-
1 # 何義575
-
2 # 寧靜視窗
首先,樓主提這個問題就顯得本人有點斤斤計較了。其次,如果這個姑姑已經獨立生活,按照我們那裡的風俗作為長輩也是要給晚輩壓歲錢的。
回到問題根源上,逢年過節,一年就這一次,大家不要為了紅包傷了和氣,其實我很贊同給小孩壓歲錢10元到20元最合適,為什麼呢?
第一,這個數目的壓歲錢,大人不會在意多少,這是一種意識形態,我們只是給孩子討個歡喜。
第二,正是因為不會在意多少,這壓歲錢才是真正的壓歲錢,會在小孩子手中由他們自己去花。
第三,反觀當今,紅包越包越大,但這些錢真的去了哪裡?和小孩兒有半毛錢關係麼,反而更多的人在算計誰家有多少個小孩,去拜年會不會吃虧的現象!
我們一大家人就三個晚輩,沒次出去拜年,最大的紅包就是50元,這是一種親戚交際,現在的都市生活本來已經讓我們的親情觀越來越淡了,就逢年過節帶著孩子回去走走親戚,讓孩子們知道,這些親戚和我們有一絲血脈關係。
在此提倡,不要年味兒隨著我們這代人的年齡增長淡了,人情味兒也跟著淡了!
-
3 # 一起走過的日子115601
7歲了一分壓歲錢不給 現在自己有孩子了覺得能掙回去了,沒見過這樣的姑姑,你就不給她,孩子姑姑既然好意思你也好意思,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
4 # 使用者3434510285812892
我孫子12歲了,我老公的堂弟,堂妹們從來沒有給過一次庒歲錢,不管怎樣孩子也是叫他們叔叔阿姨的,後來他們都有孩子了,每年年初一就帶著孩子來我家,進門就叫著紅包,紅包,我還不是每年都給的,沒辦法拉不下來臉,量大福大。
-
5 # 大世風華
吃虧是福四個字是自欺欺人。
不過這類小事,給就給吧。
她怎麼做是她的事,你怎麼做與別人何干,有時候從心一點也是可以的。
-
6 # 烏王子
看到壓歲錢,說實話很頭疼,遠近親疏給的錢都會有不一樣的。之前她不給是因為家裡困難還是其他的原因?一年一次沒有必要為這個而傷了血親的感情。
在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是否在猶豫,應該是把收到的壓歲錢換一個紅包給回去;還是給的紅包數量的多少,在你心中,你比較在意的是給多少,給少了你會覺得難受,給多了,之前的那些年都沒有收到,今年第一次收到就要給出去那麼多,很不舒服。
按照你的想法來,你覺得合適的方式來。
紅包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新年的一份期待和收穫,寓意著討個好彩頭而已。自己量力而行即可
-
7 # 小舞老師講故事
每個地方的習俗應該不一樣。我們這邊就是未婚的姑姑姨、舅都不用給孩子紅包,但是結婚了成家了不管有沒有孩子就要給下一輩紅包了。
我孩子今年也七歲了,家裡親戚多有很多姑姑叔叔的,但是很多親戚結婚晚,所以基本也不用給紅包。
有的親戚也說,反正紅包都是孩子家長互相之間換來換去的,不用給也行。反正也沒啥意思,都是一樣錢。但是發紅包是孩子們過年很期待的一件事情,也是我們長久留下來的一個習俗,把錢放在紅包裡在孩子們拜年之後發給孩子們也是給他們的一種愛和鼓勵。
題目中的這個姑姑有了孩子後發紅包應該就是想互相換紅包,覺得之前自己沒孩子給了紅包就吃虧了。這種想法真的有些不太合適了,畢竟都是一家人,發紅包也是對小輩的新年祝福。姑姑給了紅包,我覺得我們也應該給她的孩子,但是以後如果和她有涉及到錢的事情就一定要仔細再仔細。
-
8 # 大樹286165743
這是典型的利已主義者,在她的思想深處或行為的背後,一切都是為自己著想,為自己的利益為重,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對於這種人,大可不必與她計較,因為跟這樣的人過於計較,太不值得,感覺自己也變成像她一樣的人了。世上最割不斷情感,就是血脈相連的親情,決不能把親情與利益和金錢捆綁在一起,要用自己的真誠,真情來感化對方,讓她為自已的私心感到慚愧。
-
9 # 熱情的冷暖自知
凡是沒有平等的。給就給了,你不給就說明你和她是一樣的人,別太計較。這都是小事。
-
10 # 姐妹花來了
親戚之間不要過多的計較,傷和氣!七年沒給就沒給,咱大度點,或許她就是這麼一個小氣的人,沒關係!
-
11 # 大步向前1992
自己大度點,不要跟她計較,告訴自己吃虧是福,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
-
12 # 小玖的時間
再還回去,等他不給咱家孩子的時候就不要給他了。顯得好看還不傷和氣
-
13 # 淑點點
可以給,包上十塊二十的就行,金額不要太大,本來親戚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面子上還是要過得去的
回覆列表
按我們這裡的風俗,未結婚的算未成年人,是不用給小孩壓歲錢的。兒子他姑姑未結婚時不給他壓歲錢也算合風俗,相反按理是你還須要給她壓歲錢。現在應該是雙方都向對方後兒女派壓歲錢,當然如果是她不行這方面的風俗,也就算了,不過就她結婚起,你給的壓歲錢也應該是停止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