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轉折鄧海鋒
-
2 # 文心之華
人體有365個穴位,對應一年365天;
人體有12條經絡,對應一年12個月;
人體有24節脊椎骨,對應24節氣;
人體有兩支隻手,對應黑夜和白天;
人體有7竅,對應一個星期7天。
哦,不對,星期是基督教文化,跟我們東方科學梅關係,7竅門對應的是七仙女。
-
3 # 憩園春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忙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這即是二十四節氣歌,也是小時唱的兒歌。陰曆為什麼能夠永久保持下來,因為她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的體現,是人們對大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總結,特別是陰曆中的二十四節氣,對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什麼節氣種什麼莊家,很有講究。例如黃河流域春天“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夏天“初伏蘿蔔,末伏蔥。”秋天種大白菜必須在立秋前後五天,否則白菜不包卷等,因此,二十節氣很科學也很重要,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併發揚廣大!
-
4 # 讀書人說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把二十四節氣當陽歷看,每年二十四節氣的陽曆日期基本上不變,有出入也就一天,其用處主要在於天文、氣候、農事等方面。
-
5 # 李遠照0022
二十四個節氣是:1立春,2、雨水,三、驚蟄,四、春分,五、清明,六、穀雨,七、立夏,八、小滿,九、芒種,十、夏至,十一、小暑,十二、大暑,十三、立秋,十四、處暑,十五、白露,十六、秋分,十七、寒露,十八霜降,十九、立冬,二十、小雪,二十一、大雪,二十二、冬至,二十三丶小寒,二十四、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分十二節和十二氣。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起了很大作用。農民根據什麼節氣開始播種,什麼節氣開始收穫。比方說,春天,春分前後開始播種穀子,小暑後開始收稻穀。又例如,山茶秋分後才有油份,早收了便榨不出油。再如,立冬後方可以臘肉。早了,臘的肉會發臭和生蟲子。等等。
-
6 # 緣圓起名
眾所周知,一年有四個季節,分別為春、夏、秋、冬四季;一年也有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節氣的名稱便已說明這段時間的氣象條件及萬物之變化。那麼,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節氣?
什麼是節氣?
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
早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已形成二十四節氣。它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結晶。
節氣分為二十四節氣,分別為十二個節和十二個氣,每月一節和一氣。有二十四節氣歌為證: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重要性在哪裡?有什麼價值?
綜上所述,顯而易見,一目瞭然的就可發現24節氣的重要性,就是在農耕方面嘍。農人耕耘收穫,每視節氣為標準。下面我們分別來說說24節氣,對農耕產生的重要作用。
一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四立分別是24節氣之一,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之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立是開始的意思,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二 雨水
雨水節氣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農人期盼的土地開始復甦。
三 驚蟄
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蜇,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認為這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從驚蟄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開始活動。這也表示農人的土地,開始被各類昆蟲翻動。
四 春分、秋分
表示晝夜平分,此兩天晝夜相等,古時統稱為日夜分,這兩個節氣又正處在立春與立夏,立秋與立冬之間,把春季與秋季各一分為半。分別代表著農人的春耕、秋收。
五 清明
天氣晴朗、溫暖,草木開始現青,清潔明淨的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此時,農人的農作物開始生長。
六 穀雨
降雨明顯增加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
七夏至、冬至
表示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來。中國各地最熱的月份是七月,夏至是6月22日,表示最熱的夏天要到來了;中國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2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到來了,故稱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晝最長,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分別稱之為日長至和日短至。
八 小滿
小滿之時,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未有成熟,故稱小滿。
九 芒種
芒指芒作物,種是種子。芒種表明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
十 小暑、大暑
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中最熱之季節。小暑是開始炎熱,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十一 處暑
處是終止、躲藏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夏天快要“躲藏”。
十二 白露
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的較多,呈現白露。此時,已是農人開始收穫的季節。
十三 寒露
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也更涼,故稱寒露。
十四 霜降
氣候已漸寒冷,有白霜出現。
十五 小雪、大雪
入冬以後,天氣寒冷,開始下雪。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積雪。
十六 小寒、大寒
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有什麼價值?
要說24節氣對農耕有什麼價值?我的天,價值大去了。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又有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可見,農人耕種後收穫的糧食對我們人類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人類若想生存下去,離不開糧食、蔬菜、瓜果……只有這樣,我們人類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發展科技,強壯祖國,不是嗎?
可以直接的說,農人只有在24節氣的正確指導下,才能更好的耕種、收穫,把握時機,顆粒飽滿,以供給我們人類享用。
-
7 # ZBLiu
二十四節氣當中最重要的是二分二至。二分二至是以太陽的視運動位置來定的。所以它是陽曆這個體系裡的。但是中國古人很早就確定了二分二至,所以不少人以為是陰曆上的東西。
二分二至是一年當中的子午卯酉。分別是四季的標誌。另外二十個節氣,就是把二分二至之間再均分,形成以十五度為間隔的二十四段。除了分和至,中國人又給每一點命了名,基本上都是相應的物候。這些物候在黃河流域還是相當準的。
二分二至是世界共有的。節氣是中國的。
-
8 # 屈建雲397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幾千年農耕時期總結出來的,它只適合於純農業社會而做為農時更替之用。隨著現在後工業時代的到來,農業在國民生活中的比重,雖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行業,但已經被工業和商業以及其他的非農行業擠壓的舉步維艱了。就拿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農曆節氣在他們的意識當中,幾乎就等於無。由其是我們自從統一使用了來自西方的公元紀年以後,農曆紀年或農曆節氣就慢慢的在我們的記憶中淡出了。
至於農曆節氣的重要性和價值,在當下的時代裡,只能夠說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難以割捨民族自豪感和戀古情節罷了。因為我們這裡所說的農曆二十四節氣,僅用之於我們(中國)自己的國內,而非全世界啊!
是中國的全世界呢?還是世界就是中國呢?
更何況由於緯度和環境的不同,二十四節氣都不可能有統一的氣候和溫度。若以西方現實和實證主義的原則來評價我們的這一引以為傲且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的話,雖然能夠得到人家對我國古人智慧的讚歎和溢美之詞。但是,當我們迴歸到當下的現實中再來感受的時候,我不知道(我們)還能有多少的自豪存在……
-
9 # 善緣4
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節氣的名稱說明這段時間的氣象條件及萬物之變化。是指導農時的標準文獻。對我國人民生活和農時農作起著非常重要指導作用!
-
10 # 小生易學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價值,大家都提到了農業這一塊,我就不多講了。
我來從術數方面略微講一下。
從古至今,數不勝數的能人志士無不在探索這個世界。而古人對於世界的探索,雖然從技術上可能有差距,但是其態度絕對是精益求精的。
無論是天干地支還是五行陰陽以至於二十四節氣,都是對於整個世界的歸納總結。不僅是名詞本身的含義,還包含了一整套體系進去。
比如陰陽,以現代哲學來看,這就是最早的辯證體系。
比如五行,是人與自然的統一,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宇宙可為木火土金水,在內臟可為肝心脾肺腎,在人性可為仁義禮智信,在五色可為青赤黃白黑等等…
再說到二十四節氣。在宇宙探索中,就是對於自然規律的歸納總結。透過對於每個節氣的性質掌握,從而應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春種秋收,冬暖夏涼。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這也表達了古人一種對於自然的敬畏、尊重。
由於古人創造了一套嚴密而又邏輯性很強的體系,至今無人可以打破,所以即便在現代人文科技如此發達的社會,我們依然不得不去遵循古人創造的體系。
雖然我們換了曆法,改成了阿拉伯數字。但是如果你想要試圖去研究古文化、古玄學,那就必須要透過陰陽五行干支節氣。
舉個小小的例子。
具體來說,比如在四柱命理中,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八字算命。
某人出生於85年一月份,但是85年二月份才立春,那麼此人出生年應該按照84年。
比如某人出生於84年十二月底,但是十二月初已經立春,那麼此人就應當是85年來算。
如果在四柱命理中年份出錯,那之後的推理就真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
11 # 心齋網易經明師
二十四節氣重要性在哪?有什麼價值?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軌道位置,以及地球自轉軸(地球南北兩極的連線)和公轉軌道(黃道面)斜交成的角度而劃分的。也就是把黃道分為24等分,每等分各佔黃道經15度。
二十四節氣在我國農村對指導農事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其含義廣泛地包括了有關天文、氣象、物候以及農作物等方面,例如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反映一年中四季的變化;小暑、大暑、處暑、小寒丶大寒以反映一年中氣溫的變化;雨水、穀雨丶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以反映水量的變化;驚蟄、清明、小滿、芒種以反映物候現象。
並且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節氣的名稱便已說明這段時間的氣象條件及萬物之變化。它與農諺一樣,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探索並總結出實踐經驗,並反過來指導一切農事活動的參照準則。
因此,二十四節氣具有極強的現實價值和意義,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對農事生產和生活的指導意義,它還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及人們認識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和順應自然規律的積極態度和文化理念。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它的文化價值也進一步凸顯出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及順應自然規律的這一古老傳統文化理念,與當今世界對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的追求不謀而合。
-
12 # Sj51586581987
這個問題的提出直接涉及到易學八卦與中國曆法(祖先觀象立卦、依卦立法),乃卦氣說的精華。中國最早的歷書一一夏曆巜夏小正》,屬於原始曆法,其貢獻是物侯。它最早發現了月份的遞增與北斗星斗柄轉動的關係。同時也注意到了銀河系方向的轉動與月份的變化關係。與巜夏小正》同時期的歷法是商曆,其貢獻是干支紀年和二十八宿。夏、商兩兩歷同時創制,互不相承。至春秋時期的歷法的突出貢獻即二十四節氣,在天文學的另一創造即"分野"(首先見巜國語.周語下》:"歲之所見,則我有周之分野。"學者徐坤在巜周易八卦歷》一書中有專門研究。中醫典籍巜內經》對易學的陰陽其及關係進行分析乃以十二訊息卦為主線來闡述人體與自然規律之間的關係。由此看來: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指導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的保貴經驗,而且對於中醫學基礎理論的構建、以及上升到中國哲學高度認識天、地、人的天命自然觀即宇宙觀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
13 # 黃進永13389821591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生產生活,在一年四季中寒來暑往陰陽消長的重要依據,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巨大貢獻。
-
14 # 二十四節氣寶貝
節氣是指太陽曆(干支歷)中
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
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
每一個,是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
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
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
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
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
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
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執行的週期。
地不言而萬物生
節氣以恆定的規律執行著
從容不迫迴圈往復,化育萬物,
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伴隨著我們的成長
你的身高、體重、衣著、容貌都在發生著變化
教育方面,節氣更像是中國的STEAM教育,跨學科,科普與自然,文化與地理空間等等
無論對於啟發孩子,還是成年人、老人都會在節氣的規律中生活,當你發現時,就會更加覺得彌足珍貴!
-
15 # 陳相因631
其實二十四節氣就是中國古代的“陽曆”。現在也是“立春”就在陽曆2月4、5號,“立夏”就在陽曆5月5、6號⋯
-
16 # 老人新手新手
應該是冬至和夏至:冬至,實際上是新的一年開始,太陽開始南迴歸,每天長出四分鈡,半年為72o分鐘,即12個小時,所以南北極才有半年白天、半年黑天之說。到夏至之後太陽開始北迴歸,每天開始短4分鐘……年年就是這樣週而復始……
-
17 # 澎湃朝陽
二十四節氣,對我們這些研究玄學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就是對農業種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對大六壬非常感興趣,特別是,選神和時令非常重要,
-
18 # LxSd178
二十四節氣重要性,和價值:
首先來看它的順序性,且幾千年來不能被打破,非常有意思,對農耕是很重要的。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
下半年是八廿三
而存在的價值非常多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
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現在的農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曆與陽曆結合的一種陰陽曆農曆存在閏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臘月除夕算作一年,則農曆每一年的天數相差比很大閏年13個月)為了規範年的天數,農曆紀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
天並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農曆的一年是從當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農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從公曆2008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而是公曆2008年2月4日當然有存在價值,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中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
-
19 # 易海亨通
二十四節氣對於萬物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不論植物還是動物還是山川大地都得遵循陰陽復始,晝夜更替的規律。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的時間根據不同的氣象、物象和候象平分了二十四份,每一份都有其特定的事物發展和變化規律。
春夏秋冬四季是把一年反映較大陰陽變換規律分成四份,每份裡有六個節氣。每個季節有分為孟、仲、季,孟仲季各有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又有三元,每元有五天,這樣就把一年化整為零了。
不管如何化,如何分,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和更替就是反映全年陰陽相互變化的過程。每個節氣裡的陰陽之氣是什麼情況都是固定不變的。比如夏至日,在夏至這一天,陽氣是全年最旺的一天,陰陽遵循物極必反,陽氣最旺也表示陰氣始生,故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
節氣的變化說到底就是陰陽的變化,陰陽的變化就會對植物、人、動物及事物發展都會產生影響,而且都遵循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
每個節氣都應該幹每個節氣應該乾的事,如果違背規律就等於“逆天”,就會出現不好的事情。比如對於人而言,在春天的六個節氣裡講的是“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不罰”,意思就是在春季,意思是在春季對於有生命的應該保護不應扼殺,對於萬物應該付出和給予,不應索要,只要有成績的就應獎賞,即使有些問題也不應該懲罰。這既是人在春季的養生之道,也是春季對待萬物應該持有的原則和態度,只有這樣到了夏季才能有東西長,到了秋季才能有東西收,自然到了冬季才能有東西藏。
這也是天地之道,其規律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必須尊重二十四節氣事物發展的每一個規律,才能順應天地之道,自然萬事順意。
-
20 # 靜軒逸客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曆法(或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24節氣也與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規律有關,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是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曆範疇。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當今使用的農曆吸收了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曆法補充,並透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迴歸年,形成陰陽合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回覆列表
謝邀請!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類根據一年四季的發展變氏對自然界的觀察總結而出的自然規律,是我國古代人類智慧的結晶。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它指導著人類生活和生產勞動。如,穀雨一到,農民就要去種植各種農作物,不然錯過了節氣,當年的金秋季節就會減少收穫或沒收蕕。又如,小寒節氣到了。天氣就會越來越冷,提示人們準備好保暖禦寒的衣物等等。又如冬至前後就會夜長晝短,冬季過後,白天時間逐漸增長,黑夜也會逐天縮短等。它保證了千百年來人類遵循自然客觀規律的發展要求,更好地指導人們的生產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