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西遊記》中的唐僧手無縛雞之力,永遠都是被搭救的傻白甜,歷史上的玄奘也這麼弱嗎?
11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3659797358

    理論上講應該是,因為佛教中有一種苦修修法,就是苦行僧,致力於吃苦消業障,想盡辦法吃各種苦頭,這種吃苦修行在現在的印度也有一部分人存在,修行人認為享受就是罪,而且,真修苦修的都有更高層師父管著,一切磨難都是一種考驗而已,可以說有驚無險,這是一種修行人必有的信念,所以,玄奘也不必一定要身強力壯,孔武有力,降妖除魔,就是這種修法,真正修行人的人必然有一些常理說不通的事兒,否則,修行也就不是“超常”的了。

  • 2 # 鋼鐵妖怪

    西遊記裡的唐僧可不是弱爆了,鎮元子說:“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這個唐僧是如來佛祖的二徒弟,因輕慢佛法,被罰轉世取經,前九次都被沙和尚給吃了,第十次轉世,觀音菩薩出手,收了孫悟空(齊天大聖)、豬八戒(天蓬元帥)、沙和尚(捲簾大將)做弟子,開著寶馬(西海龍王三太子),這是多豪華的陣容?還是鎮元子的故人。

    玄奘,出身也是名門,但靠的是自己的能耐,唐貞觀十五年(641年),玄奘42歲,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

  • 3 # 人間滋味是清歡

    不多說看百度

    [xuán zàng]

    玄奘 (唐代著名高僧) 編輯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1] ,其先潁川人[2] ,俗家姓名“陳禕(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其取經事蹟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蹟。他的足跡遍佈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你敢說他菜?

  • 4 # 一路向北ppp

    弱不弱看你對這事的角度,歷史上的玄奘至少不會騰雲駕霧七十二變,估計易筋經七十二絕技什麼的也不可能會,但經取回來了這是肯定的,不是靠什麼驚人的本領,而是超人的信念和毅力,這算不算弱爆了?

  • 5 # 國家人文歷史

    歷史上的玄奘並非總是被搭救的“傻白甜”,很多時候面對絕境都只是孤身一人。到了高昌國之後,結交了國王為好友才開始有人護送他,但是這也並非說他的旅行就自此一帆風順。比如說在取經的路上遇到強盜幾乎是常事,玄奘都巧妙的運用自己的智慧以及口才,處處化險為夷,但是這份膽識與心智就已經不是一般人了。

    在穿越西域至其留學目的地——印度那爛陀寺之間,玄奘也曾多次遇險。首先就是強盜。一路上,玄奘多次遇到強盜。在那揭羅曷國(位於今阿富汗楠格哈爾省)玄奘去朝拜佛影窟的道路上就遇上了強盜,但玄奘臨危不懼,居然說動強盜放下屠刀跟著自己一起去看佛影了。

    行程中另一大考驗還有惡劣的自然環境。戈壁沙漠還好,因為畢竟比起玄奘之前孤身一人,現在多了其他人的照應。這一段對其身體意志考驗最大的可能就是雪山了。凌山,也就是蔥嶺的北麓,是著名的冰山,海拔七千多米,終年積雪,異常險峻。山坡又冷又滑,攀越非常艱難。若遇雪崩發生、冰層斷裂,巨大的冰塊則會滿山滾落。玄奘與高昌國王派出的護送人員翻越凌山用了七天七夜。整個凌山沒有一塊乾燥之地,他們只能“席冰而寢”,而且由於氣壓太低,飯菜也根本無法煮熟。一行人過了凌山後,凍餓而死者便十有三四。

    經歷這些困難的時候,顯然但是依靠別人來解救自己於危難是幾乎不可能的。《西遊記》中玄奘的形象塑造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情節需要以及作者製造戲劇效果的需要,並不能完全等同於史實。

  • 6 # 看鑑

    2014年9月1日,在荒廢800多年後,印度的那爛陀(tuo二聲)大學重新開學。中國對那爛陀大學復課予以大力支援,先後投入了100萬美元。一所印度的大學,為什麼讓中國如此重視?那爛陀大學,究竟和中國有什麼密切關係?

    公元七世紀,唐朝高僧玄奘從首都長安出發,歷經四年艱苦的跋涉來到那爛陀。他在這裡求佛學法,並帶回了大量佛典。他的經歷被改編成《西遊記》,從此他的故事家喻戶曉。如此看來,那爛陀應該是一個寺廟,怎麼會被稱為“大學”呢?那爛陀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讓玄奘歷經千難萬阻也要到此求學?

    公元五世紀,那爛陀已經成為古印度名副其實的學術中心。與一般的佛教寺院不同,那爛陀不僅是古印度,或許是世界上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在這裡不僅學習大乘(chéng)學說,還包括世俗經典,以及因明和宣告學,甚至醫學和數學也要研究。

    這些昔日的佛堂曾經瀰漫著極其濃厚的學術氛圍,培養了數以萬計傳承佛法的學者。那爛陀每日開設一百多個講壇,所有的學生兢兢業業,不敢浪費一寸光陰,也不敢違反戒律。僧徒幾千人,都才能出眾學問淵博。名傳外國者就達幾百人。

    今天,在印度國家博物館和那爛陀寺佛學院裡,依然儲存著玄奘用過的物品。而那爛陀的遺址,也恰恰是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才被髮掘的。玄奘從那爛陀帶回的佛教典籍,也深遠地影響了中華文化。因為中國僧人玄奘,那爛陀與中華文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 7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對玄奘法師的興趣,當然是從《西遊記》開始的。

    卻說這麼多從《西遊記》裡汲取靈感創作而成的作品,私以為,唯周星馳抓住了些筋骨。這主要是說唐僧。他真的很愛哭,幾乎是動不動就哭。百回本《西遊記》裡,神仙妖怪到佛祖菩薩,皇帝朝臣及貧民百姓,前前後後哭了不下兩百次,這裡頭唐僧的眼淚要佔一半。孫悟空看不下去,常罵:“師父莫哭,一哭就膿包啦。”這句話又不似緊箍咒,治不了唐僧,後來索性不說,倒是老實饢糟的二師兄把這個話茬子撿起來,罵師父不說,罵悟空也是這個罵法,倒更顯得他憨厚老實。

    唐僧雖金蟬子轉世,前生在如來座下聽誦佛經,卻是個最沒佛性的人。逢難必哭,又時常思鄉過度,他有兩句口頭禪,一則是“前方有山,恐生妖怪,是必謹防”;二則是“道路漫漫,不知何時才能功成回故土”。孫悟空聽了這話也總有答對。起初他聽唐僧說這樣的話,心裡煩躁,後來他也漸漸習慣了。師徒情誼漸深時,他也說上幾句安慰的話。比如他說:“只要你見性至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又說:“師父,你常以思鄉為念,全不似個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與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類似的話變著法兒說,絕不重樣。他嘴裡口口聲聲喊唐僧師父,事實上他們的師徒關係卻是倒過來的。

    要說唐僧是十世修來的羅漢,理應一出生就帶有慧根的,但統共一百回的小說,唐僧靈光時只有兩處。

    一處是發願上西天拜佛求經,你道他為的是什麼?他不為自己功德圓融,不為唐王江山社稷,他為的是黎民百姓能超脫苦海。菩薩說,只有大乘可以實現這一宏願,小乘是不行的,他就毫不猶豫決定上西天了。一百回的《西遊記》,每一回都在考驗他的決心,他沒有一回動了心的。如如不動,這是真正的佛心。

    第二處則直白一些,在取經路快走完的時候。這時師徒四人降了犀牛精,路經天竺國,忽然一日見了座高山,唐僧又悚懼,說起了那句口頭禪:“徒弟,前面山嶺峻峭,是必小心。”孫悟空笑道:“這邊路上將近佛地,斷忽無甚妖邪,師父放懷勿慮。”唐僧仍然心焦,接著老毛病又犯:“到天竺國都有兩千裡,還不知是有多少路哩。”悟空說:“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的《心經》忘了麼?”

    唐僧信口答:“《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缽,倒背如流都難以形容我對它的熟悉,怎能說我忘了呢?”悟空笑了:“師父只是念得,不曾解得。”唐僧心急:“又說我解不得,那你解得?”悟空只調皮一笑:“我解得,我解得。”對話到此終止,師徒倆想是各自在心裡默誦《心經》。這時八戒、沙僧同時笑了,譏諷道,你我都是妖精出身,又不是廟裡的和尚,聽過講經,見過說法,擺這個虛頭,不羞,不羞。說什麼解得,怎麼就不吭聲了呢?並用言語激道:“聽講,請解!”

    悟空本是仙石縫裡蹦出來的天地一靈猴,自然化生的。初生便目運金光,射衝斗府,可以驚動玉皇大帝。為了求個長生不老方,漂洋過海數十年頭才找到師父。小時候讀《西遊記》最奇怪菩提老祖的身份,最近兩年讀點佛經,心想,這個菩提老祖最可能就是談空第一的須菩提。你瞧,他住的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可不是地地道道的佛家標示麼?給悟空一個空字,也正說明這個徒弟的本事,都是他的真傳。

    師祖登壇講課,眾人寂然,只有悟空喜得抓耳撓腮,問為何故,他嘻嘻哈哈說,聽到了妙音。其餘人還在懵懂,他已懂得弦外之音。他是內心瞭然,師父所講經義,正合他瀟灑自然的天性。師父打他三下,倒揹著手走開,他已打破盤中之謎,即便在山裡砍柴,吃爛桃山的桃,也處處留心,聆聽仙音,不知不覺六七年。心有掛礙,是聽不到世外仙音的。

    他天資奇高,唐僧收他為徒,那一回的篇目叫《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開篇一首詩,前幾句是這樣的: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為唐僧開路,逢山開山,遇水治水,這是表象,他原本的使命其實是引導唐僧的佛心。比如四十三回,唐僧聞得水聲震耳,大驚。孫悟空就笑道:“你這老師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到什麼水聲?你把那《心經》又忘了耶?”唐僧道:“你知我忘了那句兒?”行者道:“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之謂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唐僧聽了此話登時沉默。

    但猴子也有調伏不了內心的時候,這是他的劫數。跟隨菩提老祖學藝時,師父已經告訴他,將來他有三災利害,每隔五百年遭大難一次。需要見性明心,方能躲過。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他在老君的煉丹爐裡被燒過,五指山下被佛祖的佛法壓過,還有一次大劫,恐怕就是跟唐僧取經這次了。雖然修成仙道,但那是理論上的,真正見性明心,還得一次次冒險犯難。

    孫悟空上天入地,是個驕傲無比的人物,任誰都要對他敬讓三分,若不敬他,他掄起碗般粗的棒子就要打人,用他的話說:“吃吾三棒。”這就是他心裡的魔,也是他最大的障。某日路遇強盜,大開殺戒,唐僧怨他不仁,鐵了心攆他走,不走就唸咒。猴子被念得頭痛欲裂,揮淚別了唐僧,來了觀音那裡哭訴,二心這時便生了。

    “心有兇狂丹不熟,神無定位道難成”,這正是猴子一顆心難伏的時候,緊箍咒越念越不中用,他原來是個越打壓越造反的種兒。倒是觀音三句話說得他心服口服,一個人坐在蓮花池邊清洗那後悔的腸子。雖說一早被菩提老祖攆出師門,但悟空何曾停止修習呢?第十七回,菩薩隨悟空降服黑熊怪,變作凌虛仙子,悟空見了笑說:“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悟空當時頓悟。

    雖如此,他究竟還是認為自己被逐的委屈要大過殘殺人命的罪狀,這委屈去哪裡伸呢?師徒不睦招來六耳獼猴,這野猴跟孫悟空本事一般,長相一般,只是全無善心,卻是個實打實的魔,孫悟空與獼猴鬥到天上地下,無人能辨真偽,後打到如來佛那兒去,才收了此妖。如來不宜道破天機,孫悟空慧心識得:實在是神離心舍禪不定才招致大禍

    遭此一劫,師徒之間才真正剪斷二心,同心戮力,奔赴西天。曉悟不夠,還必須證悟,這西天一路險阻,諸多坎坷皆是考驗,考驗一顆心是否明淨自信,是否精誠無欺。“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金剛經》裡如來的這句話,三藏還未到西天,其實已證得了。

    小說寫得這樣熱鬧,可歷史裡那個真實的取經人卻是既無神通的孫悟空開路,也無老實的沙僧替他挑擔,沒有護教伽藍暗處保護,更沒有神仙菩薩伸出援手。走到敬佛的國家,國王敬仰他的才學,會賞賜一些盤纏,吩咐隨從一路護送,但這樣的事並不多見,他從頭到尾都抱著一路獨行的念頭,乘危履險,全因志有所存,投命於必死之地,只為尋求萬分之一的希望。

  • 8 # 黃強黃不息

    《西遊記》中的唐僧,雖然肩負使命,是西行取經團隊的領導,但是遇到危難,時常會顯示出懦弱的一面,例如第27回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化身妙齡少女、老婆婆、老公公,欺騙唐僧,其化身都讓孫悟空打死,讓慈悲的唐僧產生了辭退孫悟空的念頭。面對孫悟空三打妖精,唐僧“唬得戰戰兢兢,口不能言。”唸叨緊箍咒,寫了休書。

    在《西遊記》中,唐僧的個性呈現出矛盾性,即慈悲與軟弱,仁義與昏庸,“在他的內心世界崇高與卑微混雜在一起。”《西遊記》中的唐僧就是一個忠奸不分,是非不明,時常被妖精忽悠上當受騙的和尚。對於他一次次被矇蔽眼睛,有的讀者非常氣憤,恨不得也吃了唐僧。其實讀者的這種情況,完全是被作者牽著了鼻子。因為唐僧這樣的行為表現,是為了襯托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別妖怪,只有唐僧的弱、糊塗、愚笨,才顯得孫悟空的愛憎分明,嫉惡如仇,勇敢頑強。如果按照唐僧這個人物堅定地西行,不怕坎坷,心中有目標,捨生忘死,是不該如此地懦弱。西行取經是一條充滿坎坷,九死一生的壯舉,能夠、敢於踏上西行之路,就不是孬種。

    歷史上的玄奘就是這樣,有堅定目標,頑強意志,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的精神。《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玄奘是一位心誠志堅、勇敢無畏的高僧。遇到強盜,玄奘沒有害怕,而是勇敢面對。玄奘不但篤信佛教,而且膽識過人,大概應驗了現代時髦的話,無私才能無畏。對於自己的坎坷經歷,玄奘並沒有過多的表露,即使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述風光、風情的章節多,講述自己辛苦,遇到危險的章節還是非常少的,玄奘對自己的行為從未顯耀過,而是採取了低調處理。從他本心來說西行取經,是一種道義,責任,為普渡眾生,是份內事,不值得炫耀。

    《西遊記》借用了玄奘取經事件,演繹成故事,因此,人物的個性、行為都是服從於文學創作的,《西遊記》的玄奘並不能與現實中的玄奘劃等號。現實中的玄奘也不存在懦弱、畏難、害怕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未婚男為何要娶二婚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