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維陷阱A
-
2 # 真一道子
天下事物,有得必有失,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這是規律。
“多藏必厚亡”語出《道德經》第四十四章。這一句,與上一句“是故甚愛必大費”是前三句(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的答案。凡事甚愛其身的人,必然是愛慾纏身,只顧自身物慾滿足,所以一生精力完全消耗在物質追求上,為物役一生,故曰“大費”。在老子眼中,這些人是耗費自己、浪費一生來滿足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慾,而不是利用這短暫的人生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過份的貪求物質與慾望的人,必定要勞心勞力,大費精神,結果失去越多。貪求利祿的人,必定喜愛寶貴的珍品,但是珍品藏得越多,反而使人嫉妒怨恨,結果往往身遭橫禍。
貪財貨又復不知滿足的人,雖然自身用之不盡,可是偏要多藏厚貯,其將來亡失的機會或越多。老子深知“身”是肉身之存在,財貨是生存之需要,人之生存,不能脫離居住飲食的生活條件,但是,君子以道生財,以直取貨,不妄貪無厭,這才是老子教人“財貨貴實用而不必多藏”,積財不如積德,愛貨不如愛身,重身不如重德。人若能明悟,君子愛財,取諸於道,且還諸於道,以多餘而用不盡之貨財回饋社會,樹立德於人間,這樣才是老子所言之本意。
知足常樂,知足的人,他的心就減少貪求,身心自然超於無憂無慮之間,遠離了羞辱侮蔑之事,更不會遭到危險的禍事,像這樣的人,可以與天地共長久了。
-
3 # chendelin陳
藏為釋家摩尼珠,
老子道家道可道,
儒家仁義禮智信,
三家合一取精華,
大千世界一真人。
-
4 # 管庸書舍
“多藏必厚亡”,從文字字面理解就是平時積累的財富極其豐富了,死的時候必然會被厚葬,死時會有許多的財富隨葬,中國的厚葬制度從先秦時就盛行,這在世界歷史上找不出幾個民族象中華民族這樣重視葬禮,因此中國的歷史往往與墓葬有很大的關係,從隨葬品中能發現許多歷史的印跡。
老子說這個話肯定不止這麼簡單,他的意思更是以一種哲學的眼光看待財富的多少,他應該是批評過度的積累財富,最終這些錢不用掉等於沒有用,用現在的眼光看:錢就是花的,鈔票不花和廢紙一樣,連手紙不如。在世時積累了數不盡的財富到頭來還不如想開些。
-
5 # 山野老人
《道德經》四十四章寫道,“名與身孰輕,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名聲與生命哪個更可親,生命和財富哪個更重視,獲得與喪失哪個更有害?所以說過分的珍惜反而會更大的破費,過多的收藏反而會招致嚴重的損失。知道滿足,不會遭到侮辱,知道停止,不會遇到危險,可以長久平安。
生命,名聲,財富到底哪個更重要?這三樣東西對於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生命,名聲和財富都是身外之物;有生命而不顧及名聲,人生就沒有什麼意義;有生命,有名聲而沒有財富,生命之道也難以為繼。這三者孰輕孰重,真不是簡單就可以作出決定的。老子的觀點是告訴我們,要把握好度,不要“甚愛”,不要“多藏”。
三十多年前,從我們家鄉到省會城市五毛錢的火車票,大家都想盡辦法逃票。現在從我們家鄉到省會城市是19元錢的火車票,而現在就很少有人逃票。其原因就是在三十年前掙五毛錢不容易,寧可被查出來接受懲罰也不願主動買票,這是名聲與五毛錢相比,寧可要五毛錢不要名聲。現在19元錢與名聲相比,寧可要名聲而不要19元錢。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名聲不止值19元錢,這是看重名聲。三十多年前看重五毛錢,而輕視名聲,是名聲不值錢。“身與貨孰多”,這不是一句簡單的話就可以得出結論的,它離不開社會大背景,離不開各人所處的地位。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高尚的價值觀,就必須構建社會主義的雄厚物質基礎,這是歷史教給我們的知識。
-
6 #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部《道德經》短短五千多字,卻講盡修身、治國、養生之因循自然之道。
如今世人開口必談成功、有用,可他們不知世間萬物天道輪迴,每一個事物與其對立面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每個人成功後意氣風發只欲更上一層樓,只有老子反向思維“功成身退天之道。”。
我們追溯歷史,細思那些協助帝王開疆拓土,卻終遭兔死狗烹的名將歷史,不得不佩服老子為人處世大智慧。其實“功成身退天之道”,與老子《道德經》中另一句“多藏必厚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多藏必厚亡”出自老子《道德經》第44章,原文如下。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老子開篇三問綜合在一起,就是追問名利與自身生命哪個重要?有時我們為夢想中的輝煌已失去了自我,如果我們過度偏愛某種東西,勢必會付出代價,而我們得到的物質越多,最終我們也會失去那麼多。
難道我們為成功辛苦打拼得到的一切,最終都會失去嗎?當然不是,老子之言更有深層含義。
世間萬物皆有度,超出界限則會物極必反,向反向發展。老子之言警示世人切莫貪慾太盛,一旦貪心過度誤入歧途,就可能將以前所得悉數奉還。因而我們只有戒除貪慾,懂得滿足,順其自然自能長久無虞。
呂不韋堪稱戰國末期一代梟雄,可其卻被嬴政一封書信逼得飲鴆自盡的結局令人唏噓。
呂不韋原在趙國經商,他為人精明頗懂經營之道,自知商人縱使累積千金,還是士農工商最末一等。於是呂不韋時刻尋找契機,試圖棄商從政謀求人前顯赫。
要說呂不韋確實慧眼識珠,他初遇秦國質子異人,就知其必是潛力股,不惜重金拉攏異人,甚至還將愛妾趙姬送於異人為妻。後趙姬生育一子,就是日後秦始皇嬴政。
呂不韋鼎力襄助異人登上秦國國君之位,終於可以參言政事踏足仕途。後異人早逝,嬴政年幼登基,趙姬身為王太后沒有治國智慧,只得依靠呂不韋保持秦國運轉。
當時呂不韋已官拜秦國丞相,背後有趙姬撐腰,又以嬴政仲父身份把持朝政,其煊赫權勢達到頂峰,早已超出了常規權利範圍。
可是呂不韋不懂得“有權而不戀權,到位而不越位”的道理,不知收斂放慢腳步,遂開始廣納天下門客形成自己的政治集團,成為秦國最大的政治勢力。
呂不韋追逐權勢不停息,卻不知自己早已成為嬴政如鯁在喉必除之人。嬴政自幼頗有遠見不是庸碌無為的傀儡,也許他親政後還感念呂不韋舊恩,只借嫪毐之禍將呂不韋免職遣返封地洛陽。
嬴政只給呂不韋寫了一封信,將其數十年功勞一筆抹殺,只詰問他憑何得享秦國食邑封地,憑何自稱仲父?他即無功無名那就與全家皆遷徙到蜀地去吧。
信中寥寥數語透著嬴政的決絕,呂不韋自知嬴政性格還會有後續殺招,於是為尊嚴亦為護家人周全,選擇了飲鴆自盡。呂不韋為權勢搏命,卻不知適可而止,可以說他死於嬴政之手,更死於自己手中。
讀史可以明智,借人之智完善自己。我們觀呂不韋之禍,反思老子“多藏必厚亡”之道,即知凡事應適度而為,萬不可為追逐名利迷失自我,以防物極必反,我們得到越多卻被反噬失去更多。
-
7 # 神農私語
《道德經》原文是: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翻譯成大白文意思是:
名聲和生命相比,哪個更重要呢?生命和財產相比,哪個更貴重呢?得到和失去相比,哪一個更有害呢?如果一個人過分的熱愛名利,執著於某些慾望,他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如果一個人想積累更多的財富而不知收斂,那麼他必將因為這些貪多得到的財富,而遭受慘重的損失。所以說知道滿足,懂得適可而止,才不會遭受屈辱,才不會遇到危險,才可以保持長治久安。
這是一個深刻的人生智慧,對我們後代依然有警示作用,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追求“物慾”沒有錯,因為物質是生活幸福的前提,但是過度深陷於其中,不知道知足,不知道停止就是自己的問題。
不要把外在寵辱得失看的比自身更加重要,因為人生外物豈能一生常伴於你的身邊。我們主觀能夠主導的層面是自己擁有的慾望,但是我們不能主導的卻是外物的變化得失。人生三窮三富過到老,中途必然會出現變化,如果你把外物看得非常重要的時候,那麼外物的得失變化對於你來說,就是迎頭而來的沉重打擊,更不能做到坦然順應。過度執念的富貴名利出現變化之後,對於自己是一個無法承受的災難,所以越是執念越是痛苦。
財富聚集的太多的人,失去的時候損失就大,由此可見,富有的人還不如貧窮的人過得無憂無慮;地位爬得越高的人摔的也會越慘,所以由此可見,地位高的人還不如卑賤的人過得平安。你以為的好未必是好,你以為的平凡未必是糟糕。對於外在的名利,最合適的一個態度就是“有則開心,無則也能知足,但是絕不過分的追求”。
-
8 # 大書歪說
為什麼追求愛情追不到?
為什麼努力工作真心待人得不到重視?
為什麼拼搏半生卻落個潦倒中年?
為什麼名聲地位難以提高?
為什麼金錢財富看得見抓不著?
面對生活煩惱,人生困惑,不必過分糾結,也許只是認識還不夠。老子的《道德經》流傳千古,經久不衰,正是因為揭示了事物執行的規律,讓後人得以方便直接的認識瞭解天地大道。
”多藏必厚亡”出自第四十四章,原文為: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名聲與身體哪個更親近?
身體生命與物質財富哪個更重要?
獲得與丟失哪個更有害處?
過分的貪愛一定付出大的代價,過多的追求寶藏一定更快的滅亡。
因此知道滿足就不會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滅亡,長久的生存下去。
人要自尊自重,名望、財富、嗜好都是身外物,適當追求、擁有,千萬不要過度!從小讀書學習,都是為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失去了讀書的快樂,過分的追求成績。
有了心愛之人那天,開始為她牽腸掛肚,恨不得每時每刻粘在一起,愛的過度,辛苦了自己,厭煩了別人。
工作中,為了金錢為了地位,趨炎附勢,放棄了家庭,放棄了身體,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培養孩子,過分的關注,害怕輸在起跑線,報了這個班報那個班,卻也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老子告誡我們,要看重自身,看輕名利,不過分追求物質享受。立身立德。 -
9 # 每日讀書A
原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譯文名譽和身體哪個更值得珍惜?身體和財物哪個更重要?得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珍惜必定會造成大量的耗費。豐厚的貨藏必定會造成慘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害,因此才能長久生存。解析老子在這一章主要討論了應該如何看待人生追求的問題。在老子看來,人的最高追求應該是健康長壽,而不是對名利財物的瘋狂佔有,過分地追求名利地位和財富只會消耗大量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分地耗費精力對生命有百害而無一益,所以追求物質財富和名利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對財富和名利的追求不知滿足,這是一切禍患產生的根源,所以做到適可而止對我們的人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名譽和生命哪一個更值得我們親近?財富和生命孰輕孰重?得到和失去哪個害處更大?老子在此向我們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這是幾個棘手但大家都必須面臨的問題,如何才能將這幾個問題回答圓滿並且做到身體力行?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老子向我們亮明瞭他自己的觀點:人應該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對待名利和財富要淡然,不可無限制地追求,要知足常樂,不可貪婪成性。老子所提倡的重生貴己的觀點,並不是貪生怕死,這是建立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基礎上的生,而不是苟且偷生的生。老子講的是對名利和財富來說,不貪慕虛華、美名,而要珍惜自身的價值和尊嚴,不可自賤自輕。“甚愛”就是過度地貪愛虛名和地位,其結果會怎樣呢?必然會耗費大量的精力,付出很大的代價。“多藏”就是對財物的過度追求,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得到財物和失去人格與自由比較起來,實在是得不償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句話是老子處世觀的高度濃縮和最確切的表達。哲學上有“矛盾會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一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極必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極限,一旦超過這一限度,就勢必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人們常說真理再向前跨出一小步就是謬誤,一點不假,這是經過實踐論證而得出的結論。知足是明智的,知足就會少一些恥辱;知道適可而止也是有大智慧的表現,只有知道停止,方能長盛不衰。人生在世,其本身就是很多偶然因素的組合。正是因為有自己和別人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所以我們才變得這麼爭強好勝,我們害怕丟面子,所以我們才處處爭取比別人強,名譽、地位、財富是最能顯示自己強的標誌,為了比別人強,有的人不惜利用各種見不得人的手段來爭取對財富和名位的大量擁有,在此過程中,他們出賣的是自己的人格,耗費的是自己的精力,換取的呢?是一點點可憐的自尊,這種以沉重的代價換回尊嚴的行為值得嗎?我們不否定利用聰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來爭取財富和名譽是光榮的,但我們必須把握一個度,要適可而止,以損耗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來換取財富和名位,同樣不值得。
-
10 # 道本管理學院悅讀
這個問題可以用生活中的一個例子來理解一下:比如人體需要的營養和養分的總量是一定的,過度地暴飲暴食就會造成營養的過剩。而過剩的營養則會造成身體的負擔,久之就會威脅身體的健康,造成健康隱患。因此,任何東西過剩了,都可能潛伏著危險。
這就是從日常生活的小例子來解讀這句話的意思。
當然,道德經是一本系統性很強的智慧書,對於任何一句話的理解都不應該脫離開全章和全文的綜合系統而孤立、抽象地進行理解。否則,可能就會出現斷章取義、意義偏差等問題。
一孔之見,僅供參考。
-
11 # 佛與道
比句原文: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出自《老子·德經·第四十四章》
解釋: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歷史上富可敵國的人物如和珅、胡雪巖、沈萬三、呂不韋等都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都沒遵循老子所說。但有一個被民間稱為財神的范蠡卻可以全身而退,明哲保身。
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人,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歷史上最有名的美女西施就是范蠡調教出來的,傳說幫助越王勾踐振興越國時他明確提出了商品價格對生產與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當地處理好穀子價格與其他商品價格的關係對生產與流通的作用,共同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勾踐復國後,范蠡知道勾踐此人可以共苦不能同甘,於是迴歸山林隱退。後來定居於定陶,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非常樂善好施,肯於幫助別人,屢次散財,也可以說是慈善第一人,所以也有“富而行其德”的評價。那麼,范蠡的財產有多少呢?據史料記載不完全統計陶朱公的財產有貳拾億兩刀幣,《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鉅萬”。 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為財神。
我們處在的這個時代,經濟飛速發展,雖然我們做不到富可敵國,但是我們應該努力奮鬥,讓自己能夠實現財政自由。在這個過程當中,心中始終要牢記不忘初心,能夠知足所以不辱,做到知止所以不殆,可以長久。
-
12 # 使用者7106414231272
道德經的解釋,或者中國古典經典的釋義,常常是字珠字譏,言約而意廣。一字於此此義,於彼彼意。不可象現代科學一一對應,一一落實。而要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或者大小互換,多少互移,長短互形,以意會,比擬的方法,抓住事物當下的面目。若以為中國的古典哲學是反對具體的,細節的,簡約的,公式化的,於己是封閉,畫地為牢,不為此地而強為此地,直接違反中國哲學強為的忌諱。而現代科學敘述的方式也並沒有跳脫出道的範疇。所謂明道若昧,現代科學的科學模型很明顯的忽略了次要的矛盾,而集中注意力於主要矛盾,主要的問題之上。
而且在證明的過程中,也只是運用事物發展過程中某一段必然的趨勢,以最沒有毛病的說法的名義,以至於形成公式,於其他的過程當下還迷糊的、找不出來唯一解釋的,實際上是不肯說出來的,是科學絕對絕緣的部分。
具體於某一個道,其中的矛盾,於具體的行為方式的左右我們可以大致羅列出來。
名與身
即是理論與實踐中問題的關鍵與訣竅
身與貨
就是訣竅的前提與訣竅本身的關係;核心競爭力與具體實際運用中的取捨。事物進行的前提條件與真實能力的關係。事物發展的方向時機與真實的企圖之間關係
得與亡
即是運用道做事情,為了得到什麼,因此而不能夠做什麼或者要付出什麼代價。
所以,中國的哲學是非常講究整體觀念的。
集中注意力於一隅,難免認為這就是世界的全部,或者大部分,而忘記了其他部分。
認為結果高於一切,難免目光短淺,只考慮當下自己的收穫,於事物以後發展前景,潛力,培養,可能新產生的矛盾或者就不放在心上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使是在其位,謀其政,今日事,今日畢,言必行,行必果,以全域性,歷史的觀點來看,算不上是盡心盡力盡責任。著相是一種說法,私心重又是一個說法,當事人大部分的心理反應是覺得特別委屈,認為領導說話不腰疼。
華人的要求樸素,在哪一個層次就要有哪一個層次不變的方略,就要有哪一個層次的上進心。
中國講究方圓。
方之君是乾。乾者,代表事物發展的具體形態。事物的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不可能是與規劃嚴絲合縫的,總是要有出入的。所以所謂的方,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不變化的方,是唯心,唯書,唯人,唯物的。有過則改,見善則遷,才是真正的方。認真二字的落腳點就在於變化的方上。不懼人面斥責其過。為了國家人民的幸福,甘願承受一時的不理解,俯首甘為孺子牛。為了民族的利益與尊嚴,雖百死而不悔,雖千萬人吾往矣。
圓之君為坤。坤代表事物形成的形態。世界是變化萬千的,世界是這樣的就不是那樣的。事物的存在於歷史是白馬過隙,一瞬而已。當於當下事實就是事實,無論你多麼看不順眼,它都是存在的,要發揮作用的。所以力量的排列組合就是坤卦的要義。
所謂的圓,就是在現實面前,行得通,站的正,立得穩。
無論多麼的努力,都要在現實面前檢驗。行不通必然通通改正。故,即使多愛甚費,也必然多藏而厚亡。
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
明白道理,必然在事件上努力,閉過,改善。所以知止不殆,知足不辱。
鹹之為卦,從感而少心,何哉?
政之有治,從清而多物,何故?
-
13 # 水杯喝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百家爭鳴,老子很反對儒家的仁義禮制。老子認為實行禮制就強調了表面形式,內心的忠信觀念會反而淡薄了,這樣必然會導致虛偽,成了社會混亂的根本原因。(第三十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堅決主張“絕仁棄義”,完全拋棄掉儒家所提倡的仁義原則。
老子同樣反對墨家的“尚賢”主張,因為人人都爭相當賢人的話,就會產生競爭,就會有勝利和失敗的分化,形成社會動亂。老子對法家的態度亦是如此,認為法律條令越詳細、越明確,盜賊就越多(第五十七章:“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老子提出了自己治理社會的穩妥方案,先要讓統治者無慾無為,(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十二章: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第六十三章:民之難治,以其上之友為,是以難治。)再讓百姓也無慾不爭。(第三章:常使民無知無慾。)百姓沒有追求,不去競爭,天下自然安定。
如何實現老子所提出的無為而治呢?主要有兩條方針,第一是要”小國寡民“,讓百姓分散居住,形成許多小國家,每個國家都不與外界交談,這樣國家就好管理,人民就沒紛爭。第二是要實行“愚民”,(第五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具體方法就是不讓人民使用先進的工具,不讓人民到處遷徙以防開眼界,讓人民處於安於現狀的狀態。
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政治主張核心就是取法自然,無慾無爭,無為清靜,從而求得社會的安定和平,使百姓迴歸其自然質樸的本質。
在《道德經》老子寫到,“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還有說到,“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老子認為即便是金銀珠寶丟滿堂室,沒有任何人能夠守得住。
瞭解老子的政治主張以及他對財富的態度後,我們來看“多藏必厚亡”也不難理解了,《道德經》中的關於這句話的全文是: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步殆,可以長久。意思:名聲和身體哪一樣對人更親密?身體和錢財哪一樣對人更重要?獲得名聲和喪失生命,哪一樣對人更有害?所以,過分地貪戀名聲錢財,必定會造成極大的耗費;過多地儲存財物,必定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懂得滿足的人就不會招致屈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遭受到危險,這樣才能使生命長久。
財物再多有什麼用?老子提出功成身退才是大道,即便金玉滿堂也會有守不住的一天,人要學會適可而止,才能活的長久。
-
14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善講矛盾“是《道德經》的行文特色,你的疑問源於沒看懂首章“道、無、有”三字的關係,這是貫穿全經的背後紅線。下面由此閒聊幾句,供參考。
【1,本章思想】
標題句所在的第44章表面意思是人在“悟道和迷道”時的狀態對比,背後意思是三個:(1)只知“有”,不知“無”,人不能知“道”。(2)矛盾是“有”的外衣,凡是“有”的,都不長久,無法永恆,總是趨向兩極態,永在變化中。(3)在“中”近道,無為是“道”,遠離矛盾,萬物能壽。
【2,字面解析】
這句話由矛盾構成,故是在講“有”:(1)“多”是與“少”相對的一極。(2)“厚”是與“薄”相對的一極。(3)“亡(無)”是與“生(有)”相對的一極。(4)“藏“是與“舍“相對的一極。(5)“必”在強調“道”的絕對制衡性和超越性。連起來看,此話是講“道、無、有”的關係,與首章相同。
為何會“多藏必厚亡”?老子在前面章節反覆講了,萬物趨極,終被“道”強制,盛極必衰。同理,“多、藏、厚“至極態,都將趨向“滅“,滅是“無、空”的意思。再進一步看,“道”生萬物,沒有矛盾性,故萬物本質也無矛盾性,不該趨極,應常在中態;反之,若趨極,就違背“道性”,自相矛盾,此時觸發“道”的最高約束力,被“道”懲罰。
【3,句義辨析】
標題句是個悟道的經驗語,指人與物的關係,即多易失,藏易少,厚易迷,亡易禍。但人與道的關係卻相反,悟道就無多少、無藏舍、無厚薄、無亡生,就超越了矛盾,跳出矛盾之外,不受矛盾束縛。所以,此句的反義在強調人要悟道,才能順道,而不逆道,才不被“道“所制,才有真智慧,這也是老子的暗示。
【4,句義的教育性】
人若悟道,以“道”為財,用之不竭,在之無窮,就不會生“貪心“,不會有“私心”,不會存“我心”,最終是無慾的。無慾就無為,無為就無爭,無爭就無敵,無敵就無害,無害就無苦,無苦就無樂,最終超越一切,達到永恆自由和圓滿。所以,人迷於物,就是迷在“有”上,“有”的虛假性是欺騙人的根源之一。人不悟“無”,就跳不出“有”的圈套,也就沒法證道。智者覺無,愚者陷有,命運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道”的強制力。
【5,句義的引申解】
主要是三個:(1)人和物都生於“道”,本是平等和一體的,不能相爭,沒有得失。人迷道,是災難的開始。(2)積物逆道,生貪違道,得就是失,故智者能警之,愚者常昧之。(3)人有為,易背道;人無為,易順道。人有為,必多災;人無為,必安寧。人有為,常惑己;人無為,常慧己。
總之,此句也在講“人慾、人心和人智”,告誡世人“欲為苦根,得為失根,迷為禍根“。道不遠人,人自遠之;遠之趨極,自我滅亡。人生易自誤,命運易自害,能不謹慎?
-
15 # 鋒的智慧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正說明了道德經的弊端所在,即缺少邏輯推理。書裡只講其然,未講其所以然。這也造成了理論很難傳承,另外就是容易形成洗腦效果,讓人盲從。
回到主題,為什麼“多藏必厚亡”。這裡不說道德經想說什麼,他說的也不一定對,我只是用自己的理論解讀一下其中的道理。
人的慾望是不斷加強的。沒工作沒飯吃的時候,人一月1000工資就很滿足,一段時間後,他會想要2000,一段時間後會想要4000,然後是一萬,儘管3000的工資就能過得很舒服。人最初對物質的需求是生存需要,這個時候對物質的追求是自然的本能,沒有善惡之分。滿足生存需求之後,人對物質的追求就不再是自然的本能,而是慾望。
人是生而完整的,完美的。人在生命初期只要滿足生存需要就會開心的享受生命,釋放自己的能力。慾望的出現意味著人不再覺得自己是完整的,慾望就是人渴望得到自認為能夠完整自己的事物金錢權力或名譽。但是,人本來就是完整的,只是人以為自己不完整,而人越是追求完整就越是認為自己不完整。這是人性的弱點。人越是追求就離目標越遠。人只有不追求才能滿足追求。當達不到目的的時候,人以為是自己追求的不夠,於是更加追求,從而變得更加不完整。
多藏其實就是指追求得到,受自己慾望支配後的收穫。人以為外物可以讓自己變得完整,也就意味著人認為外物代表了自己的存在,即認為外物才是自己。於是無視了真正的自己。人越是追求就越是失去真正的自己,而失去真正的自己就是死亡。慾望支配下追求的結果就是物多而人亡。
-
16 # 九龍王龍九
此語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老子在此章中以反問的形式問出了幾個問題:名聲與生命誰重要,身體與財貨誰重要?得與失誰更有害?以上三個問題都是在為後文鋪墊。名聲與生命,大家都會說選生命,但在抗日期間,如果鬼子逼你做漢奸,你選留名還是留命?身體與財富,大家都會說珍惜身體,但在你至親至愛之人患病,你身無分文。還會珍惜身體嗎?得與失,大家都會選擇得!但武大郎得到了潘金蓮,他快樂了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老子用幾個反問證明了一個道理,即辯證的看待事物,看待得與失!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蘇轍在《老子解》解道為:愛之甚,則幾可以求之者無所不為,能無費乎?藏之多,則攻之者叉眾,能無亡乎?
蘇轍的解側重於人性,即一個人如果痴迷於某一事物,就會因為此投入巨大的金錢與時間。一個人過份的富有,則嫉妒他,打他主意的人必然眾多,能不消滅嗎?!
但這並不是這句話的全部釋義!如果聯絡前文,老子是在闡明世間的等價交換原則,即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滿足(愛)必然付出巨大的物質上的代價(費,即金錢,精力),擁有眾多的產業財富,為了保證能夠永久的擁有它們,必然要付出巨大的維護成本,而當成本超過收益之時,就是滅亡之時!
-
17 # 文開石
出處在甲本(44)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翻譯過來就是:
問一下上層的貴族和士大夫,名譽和私心哪一個更親?私心和財貨哪一個更多?得到和失去哪一個更不利?慾望不止付出的代價必然更大,貪念不除失去的東西必然更多。所以懂得返本而知足才不會受到侮辱,懂得剋制自己不正常的慾望才不會有危險,可以保持長久。
為什麼說?這裡就是在貫徹《道德經》通篇的一個觀念,過猶不及,上一篇提倡的是無為的好處,這篇說的是要剋制,要保持一個度,不能被太多的慾望打敗。
所以下一篇就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這些都是連貫的相輔相成的。
-
18 # 無名草2020
“多藏必厚亡”一句,就是提醒你我:收藏
得越多,損失會越慘重。
比如有人收藏了很多珍貴的郵票,卻又不
知如何儲存,結果發黴變質,甚至被蛀蟲
啃得稀爛,沒有任何價值了。不就損失慘
重了嗎?!
-
19 # 華民學讀道德經
“多藏必厚亡”是什麼意思? 如果說解道德經必須“以經解經”,相信沒有人反對。 怎麼才能“以經解經”才是關鍵。 道德經中雲“多則惑”,所以道德經中的“多”解釋為“惑”,與我們現在說的“多是少的反義詞”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多藏”兩字解釋成現代漢語的意思是“對(藏)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存在疑惑”。 那麼“厚”字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們通常說“這塊木板真厚”,但是我們從來人說“空間真厚”,也從來沒有人說“時間真厚”,反而道德經中的“厚”指的也許就是“時間真厚”、“空間真厚”,“厚到什麼程度?” “厚到從我們的前胸出發,經過億萬光年才達到我們的後背,即我們所說的前、後”。 所以“多藏必厚亡”的意思是“如果我們都什麼是藏有疑惑,如果我們對什麼是寶藏有疑惑,那麼肯定我們對什麼是前,什麼是後都分不清啦……”
-
20 # 玉笛劍客
簡單而言,在你不斷收藏的過程中,收藏的東西越來越多,這些東西在你心目中佔有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你的自私心也越來越重。人與物的相逢是一種緣分。有緣初必有緣盡。當緣盡的時候,你就會因物品的失去, 而深深的傷害了自己。這符合道德經理不貴難得之貨的道理。
回覆列表
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說的物極必反的道理,就和《易經》六十四卦一樣,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達到極致之後,又進入下一個輪迴一樣。
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是由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這個所謂的強弱,有的持續時間長,有的持續時間短。但最終還是要經歷輪迴的!
所以作為我們人類,在物質富足以後,一定要學會“舍”,因為“舍”了以後,就就變得不“強”了,不強了就可以再向前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有舍才有得,“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多舍多得,不捨不得”的道理,也是“捨得”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