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野苦樵
-
2 # 茶餘飯後行
嫉賢妒能。楊修太聰明瞭,能力超過了曹操,曹操不高興,透過一系列的盤查後,認為此人才太高,我恐怕養不住他,既然不為我所用,留你是個禍害,不去讓你死在我的手裡。如是而已就殺了楊修。怨冤緣淵
-
3 # 仁者厚德載物
曹操非常愛才,所謂“唯才是舉”,就是說曹操選拔優秀人才的標準是隻重視才而不重視德的極端實用主義,即黑貓白貓逮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因此曹操集團成為中國歷史上優秀謀士最多的一個軍事集團。
由於曹操的手下優秀人才太多,因此曹操對待優秀人才的態度只能唯我所用,不能唯我所用的優秀人才或者讓曹操感到不舒服的優秀人才,曹操一般殺起來毫不手軟。
曹操的實用主義也是當時的環境決定的,像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才比如諸葛亮孔融等一般都是忠君愛國的正統思想,不可能死心塌地為曹操篡漢建魏服務,因此曹操對道德高尚的人才非常反感,這也是曹操的頭號謀士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加九錫被曹操逼迫自殺的原因,誰用高尚道德來要求曹操無疑是踩了曹操的尾巴。
因此有很多高尚正直的優秀人才被曹操屠殺,比如孔融華佗崔琰婁圭桓邵陳宮高順等,名士邊讓甚至全家三百多人全部被曹操屠殺。
還有一些優秀人才是因為讓曹操感到不舒服而被曹操殺害,比如神童周不疑是曹操兒子神童曹衝的好友,因為曹衝14歲早夭,曹操看到周不疑就想起曹衝而傷心,加上週不疑不識抬舉拒絕做曹操的女婿,因此曹操派人殺害周不疑。
還有為曹操官渡決戰擊敗袁紹立下頭功的許攸,許攸是曹操的老同學,在曹操面前居功自傲,經常喊曹操的小名“阿瞞”,對曹操不夠尊重,最終激怒了曹操而被殺。
至於題主提到的謀士楊修也是因為太聰明,經常對大家說破曹操的真正想法激怒曹操而被殺。曹操說口令“雞肋”,楊修馬上想到曹操的真正意思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讓大家收拾行李準備撤退。
所謂天機不可洩露,曹操號稱阿瞞,是任何事都要儘量瞞住別人以留一手,而楊修總是說破曹操的真正用意,讓想把自己包裝成高深莫測的最高領袖形象曹操忍無可忍,最終殺害了楊修,可以說楊修是高智商低情商的典型。
-
4 # 弋南海
楊修過多幹涉了立儲的事宜,雖然楊家也是大家族,但是立儲這件事曹操十分在意,內心已經將曹丕視為繼任者。但是楊修對曹植的扶植使得曹植威望不斷上漲,對曹丕影響很大。曹操殺楊修就是為了告訴其他人不要在立儲上過多參與
-
5 # 殘荷
曹操是一個非常愛才的人,帳下聚集了一批有才的名士,而楊修便是諸名士中出眾的一位。他是東漢名臣楊震的玄孫,太尉楊彪的兒子,他學問淵博,非常聰慧,建安年間被推選為孝廉,在任郎中和主簿時,表現出了出眾的能力,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那麼惜才的曹操為什麼要殺了他呢?我認為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楊修恃才傲物,很愛在曹操面前賣弄。他這麼做的本意可能是想得到曹操的賞識而加以重用,結果卻恰恰相反,弄得曹操十分反感。最著名的有三個例子:一次是曹操任丞相之後修府第時,工匠修好後曹操不滿意,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走了,工匠不知何意。楊修告訴他們,門內加一個“活”字就是“闊”呀,你們把門修大點就可以了!後曹操看到改建的門,十分高興,問是誰知道我的意思?答曰楊修。此時曹操一笑了之。第二次是有次曹操把一盒酥餅放在桌子上,並在盒蓋上寫了 “一合酥”就出去了。楊修來了,看到後就讓人把這合酥餅給分著吃了。曹操回來就問你們怎麼把我的酥餅給吃啦啊?楊修站出來說道,這是您讓我們吃的啊,“一合酥”把“一合”分開不就是一人一口嘛。這件事,在賣弄聰明的同時還含的戲弄主子的意思,曹操雖面帶笑容,但心裡一定暗生怨恨。第三次最為過分,徹底激化了曹、楊之間的矛盾,這次是曹操帶兵出去打仗,仗打得很不順,退兵沒面子,打吧又很難取勝,到了夜晚將領來問口令,這時曹操正在吃雞,隨口就說一句,“雞肋、雞肋”。楊修聽到口令是“雞肋”之後,對身邊人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啊!丞相是要馬上退兵了,我們快收拾東西去吧!”最後整個軍營都在忙著收拾行裝。曹操知道後,非常生氣,隨後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把楊修殺了。由此可見,在楊修面前,曹操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沒有一點秘密可言。曹操本來就生性多疑,他不會容忍別人把自己看透。如果楊修看透了只是埋在心裡也就算了,而他每次卻要在眾人面前抖落出來,不說曹操,就是別人也不會容忍,這不是在作死嗎!其次,是楊修摻合到立儲的問題上了。曹植雖很有文采,但治理國家並不是僅靠文采就可以的,在理政才能上,其兄曹丕顯然更有天賦。所以曹操想立曹丕。但楊修卻想廢長立幼,站到了曹植一邊,出謀劃策,想方設法讓曹植爭寵,爭位。這在曹操眼裡這無異於禍國的舉動。如果不除掉楊修,即使將來曹丕掌權,曹植很可能憑楊修的智謀,為爭權奪利鬧出不小的動靜,弄得骨肉相殘,兩敗俱傷。可以說,這才是楊修被殺的根本所在,“雞肋”這件事,只不過是給曹操殺楊修提供了一個名正言順的絕佳機會。即使沒有這件事,他也會找別的機會除掉他!
至於說到楊修該不該死,我認為,他死得不冤。遇到這樣一個臣子,哪個主了都不會放過,何況是一代梟雄曹操呢?
-
6 # TonyDeng
楊脩是死於小聰明,為人臣子大忌,沒殺錯他的。殺他的原因很多,逐漸積累起來的,具體情節太長,不詳細說了,《三國志》裡面都有,不是演義。
-
7 # 嶽劍
主要因為參與到曹操繼承人的爭奪的問題上。因為前面袁紹就是前車之鑑,這個也令曹操最頭疼。
楊修數次猜中曹操心意後居然還發賤到處跟人說,這一點就令曹操很不爽,但最重要的,是楊修看不清形勢,攙和到曹操兒子繼承人問題上,在當時曹操親族和親信謀士們都沒敢亂站隊麼?他楊修一外人竟然白痴到幫助他們,試想關於繼承人的問題, 如果站對了隊也就算了,但關鍵是他還站錯了隊,所以最後被曹操最後以擾亂軍心的罪名被斬首。
所以,楊修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至於說曹操嫉妒他的才能,才把他弄死,這個想法有些白痴,因為曹操手下比楊修有才的人多的是,難道他們會冒生命危險跟著曹操嗎?
-
8 # 晚亭與落霞同暉
楊修做為曹操丞相府中的內臣一一楊主薄,天資聰穎、才華橫溢。
本來甚得曹操青睞和歡心。但最終卻落個被曹操所殺的下場,自然有其原因。
楊修之聰明按現在的說法叫小聰明,又鋒芒外露,不知收斂,更不懂保護自己,所以這一類人在歷史上難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曹操,"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但生性多疑是他一生的罩門。而恰恰在這一點上,楊修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屢犯曹操大忌,終招致殺身。
一,小聰明害了楊修:
1,曹操在新修的一座園子的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幾天後來此見門己改窄,問其原因,下人答,楊主薄交待的,門中寫活,是丞相嫌寬之意。
2,曹操徵張魯久攻不下,又斷了糧草,進退猶豫。一次晚餐正在吃雞,部下問當夜口令時,脫口而出"雞肋"。之後巡營時見眾人正打點行裝,問何意,此時的楊修率先回答,"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丞相豈不正有退兵之意。
3,一次友人給曹操送來一合點心。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字,揚長而去。回來後,酥已被眾人吃光,問眾人原因,皆說楊修讓吃的,楊修出來說,這是拆字謎,一人一口酥之意。
曹操平生最忌自己的心思被人猜到,自此對楊修起了殺心。
二,參與曹操立儲家事,終導致殺身。
曹操一直看好他才高八斗的兒子曹植,並欲立為世子。
而同為放蕩不羈性格的楊修和曹植是密友,兩人常在一起徹夜狂歡狂飲。自然是曹植爭奪儲位的死黨。加上曹丕從中使詐。
當曹操傳曹植議事時,曹植、楊修等人還在醉臥中昏睡。惹得曹操大怒!從此打消了立曹植為世子的念頭!並把氣一股腦的撒在楊修身上,認為正是他帶壞了曹植。
前之大忌,今之憤怒,終於痛下殺手,斬了楊修。
嚴格講,是楊修的小聰明屢犯曹操多疑性格的大忌!屬於自己害了自已!
-
9 # 子夏君
曹操為何要殺楊修?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很多人都以為是曹操嫉賢妒能,認為是楊修太聰明瞭,反而得了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下場。其實對於這個情況,仔細分析一下當時局勢就可以看出來。
曹操當時推行“唯才是舉”,願意禮賢下士。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有大量謀士和武將紛紛投奔曹操。論智謀,難道郭嘉、荀彧等輩不夠聰明?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所以曹操並不是那種嫉賢妒能小心眼的人。
那楊修為什麼會被曹操處死呢?讓我們接著分析……
楊修恃才傲物,屢次猜測曹意犯忌曹操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東漢文學家,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母為袁氏(司徒袁安曾孫女)。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196—220)被推選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
才華出眾的人,多少會有一些自傲。而楊修顯然是屬於那種才華出眾的人。楊修學識淵博,極善解謎,任丞相(曹操)主簿時,多次耍小聰明讓曹操非常不高興。
範書《楊修傳》:修又嚐出行,籌操有問外事,乃逆為答記,敕守舍兒:“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狀,於此忌修。楊修沒有告知曹操就偷偷出行,並猜測曹操會詢問的問題,提前做出回答。這種小聰明讓曹操很不爽。工作的時候耍小聰明偷懶,領導是不會喜歡的。
更何況曹操生性多疑,你還總是猜人家的意思,猜也就算了,你還直接先做出來啦!這就觸犯到曹操的忌諱。曹操的性格是“寧叫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曹操的行政模式是“我提出問題,你給我解決問題的參考答案,至於用哪個答案,我說了算”。單這一點,楊修比之郭嘉、荀彧等輩,就顯得很不會做人了。
楊修恃才傲物的性格,讓他做事太過冒進。之後的幾次小聰明更是讓曹操厭惡。
參與“丕植黨爭”,為曹丕清除障礙眾所周知,曹操平定北方勢力後,打破了漢朝不可封異姓王的規定,受封為魏王。而曹操也想立下世子,能夠繼承大業。而人選就是曹丕和曹植。
而楊修就是曹植的輔助,楊修依靠自己的才能幫助曹植多次度過曹操的考驗。深受曹植的信任,而楊修更是自信滿滿的認為曹植將是未來的魏王繼承人。那麼楊修幹了什麼讓曹植失去繼承機會呢?
著名的曹植司馬門事件,楊修就是事件的共犯。
陳志《曹植傳》:(曹)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這件事情之後,直接導致公車令被處死,曹植和楊修雖未被處死,但依然受到當時漢臣的不滿,轉而全部支援曹丕當選世子。曹操因此對曹植失望,曹丕才得以被確認為世子。
兩年後,楊修被處死,原因是楊修為袁紹的外甥,曹操擔心終始之變。以及跟諸侯(曹植)走的太近等等罪名。
陳志《曹植傳》: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曹)植益內不自安。 裴注引《典略》:至(建安)二十四年秋,公以(楊)修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乃收殺之。修臨死,謂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為坐曹植也。楊修死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死後,曹操大致三個月左右也去世了。
從這種種跡象可以大致分析出,曹操是因為楊修參與黨爭,但輔助的是曹植,於是想死前為曹丕掃除這個障礙,避免楊修慫恿曹植造反,陷入內亂當中。
楊修之死,在於他對曹操耍小聰明和參與了黨爭,而被曹操殺害。
-
10 # 每天讀史漲芝士
看過三國的應該都清楚,曹操非常愛才,而楊修祖上四世為官、聲名顯赫,與袁氏家族比肩,楊修胸懷大才、聰慧過人,被曹操任命為主簿(相當於現在的領導秘書),常伴其左右,曹操對他的賞識不言而喻。與曹操如此親近之人,最後卻喪命於曹操一聲令下,為何會淪落至此?
一、楊修把自己“逼”上絕路楊修恃才放曠,懷才卻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導致曹操由愛到忌,由忌生惡,由惡轉恨,最後怒極而斬之,大好仕途一步步毀於己手。曹操殺楊修並非其嫉賢妒能,只能怪楊修只看到曹操愛才,以揣摩曹操心思彰顯自己的過人之處,博得曹操賞識,卻沒有充分認識到曹操多疑猜忌的本性,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1.摸透曹操的心思卻不知收斂,惹得曹操“由愛到忌”。曹操新建一處花園,觀看時沒有點評只在花園的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眾人皆不知其意,曹操正為自己的才華得意時,楊修卻告訴工匠們“門添活字,就是闊字,丞相嫌你們把花園門造得太大了”,讓工匠把門改小,曹操表面稱好心底卻很不樂意。
2.賣弄聰明,把曹操的想法至於眾人面前,惹得曹操“由忌生惡”。曹操在塞北進貢的酥盒上寫了“一合酥”放在案頭,楊修見到竟然將酥分給大家吃完,並向曹操言道“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怎麼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呢?”。
曹操害怕在自己睡著時有人謀害,吩咐侍衛們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是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靠近我!”有一次曹操睡覺時被子落到地上,近侍給他蓋上,曹操立即拔劍把他殺了,然後繼續睡覺。醒來時假裝吃驚的問:“是誰殺了我的侍衛?”得知情況後曹操痛哭不已,命人厚葬近侍。就在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會夢中殺人時,楊修知道曹操是想以儆效尤,在給近侍下葬時嘆惜道:“不是丞相在夢中,是你在夢中呀!”此兩件事後,讓曹操對楊修厭惡至深。
3.捲入曹丕和曹植的立儲之爭中,影響曹操判斷,惹得曹操“由惡轉恨”。告發曹丕密謀,卻被曹丕用計化解,使得曹操認為是楊修故意陷害曹丕。曹操想試一下曹丕、曹植的才幹,命二人出城卻又吩咐守衛不得放行,楊修教給曹植奉王命出城,斬了守衛,還揣度曹操的心思擬了答辯手冊教給曹植如何回答曹操的問題,曹操知道後對楊修心生憎恨。
曹操對楊修的忌憚和憎惡由來已久,早就有殺楊修之心,與蜀軍對戰之時,楊修又從曹操下的夜間口號“雞肋”中猜出曹操有進兵不能,退兵又不得的尷尬處境,提前讓隨行士兵收拾行李,準備撤兵,還將此事告訴夏侯惇,導致全營都在收拾行裝,曹操一是怒其又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二是終於找到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把楊修除掉,以免旁人猜忌。
二、楊修之死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1.不要恃才傲物。有才華的人容易受到別人的追捧,但千萬不能因此而迷失了自己,要學會收斂,將自己所學用在刀刃上,特別是在領導面前更要謙虛低調,管住自己的嘴不亂說,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拿,管住自己的腿不亂跑,要知道自古功高蓋主的下場。
2.不要擅自揣測領導用意。作為領導身邊親近之人,學會察言觀色,領會領導意圖非常有必要,但不要事事都妄加揣測,更不能將領導的意圖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要給領導留面子,而楊修就犯了口無遮攔的大忌,禍從口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楊修不該死,但又不得不死。
回覆列表
楊修身為謀臣,書生意氣,恃才傲物,屢次參透曹操心機,以致動搖軍心,該罰,但罪不致死。曹操殺他,也非挾私報復,可能覺得他成身不足,敗事有餘,故殺之以絕後患。須知曹操被稱為一代奸雄,有"寧我負天下人,不容天下人負我"之心,逃忘路上殺父親好友呂伯奢,橫槊賦詩殺刺史劉馥,中反間計殺蔡瑁,張允,而這些人都是無辜的,殺個楊修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