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熱劇追不停Y
-
2 # 故事的ABC
願你歷盡風帆,歸來仍是少年
陳念和小北都做出了自己對對方的選擇,得到了應有的歸宿,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存在的是初心、熱忱與看待世界的眼睛。世界就算黑暗也會存在光,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本心,堅持自己選擇的道路,就算曆盡風帆,也要勇往直前,裂縫中總會存在陽光;
待你滿載歸來時,仍如少年的你。
-
3 # 浮光書影娛樂
答:因為電影的評分和票房,昨晚去影院看了《少年的你》,中途多次被影片觸動,忍不住偷偷流淚。看完後那一刻,內心想到了很多。
1、校園暴力的發生,父母逃脫不了責任,學校和警方不應該簡單應付。母親不易,父親缺席,讓陳念過於懂事。在這部影片中,陳唸的母親是個四處躲債的老賴,讓高三的女兒自己應付學業和生活,她只是偶爾偷偷回家看下孩子。陳唸的母親雖然是打著攢錢讓陳念上大學的旗號,雖然她也愛陳念,但是相比與重視孩子的那些家長,陳唸的母親做的太差勁了。
她放心陳念,知道她可以處理學業,也能應付生活,所以她悄悄離開,把陳念留在隨時會被人追債的老屋中,她忘記了陳念只是個孩子。
陳念是懂事的,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她被魏萊一夥人剪了頭髮,拍了裸照,打的鼻青臉腫。當她帶著一顆支離破碎的心回家,卻沒有母親的關懷和家長出現去追責。
試問一下,那個受了欺負的孩子回家,不想看到媽媽關切的問候,不想看到爸爸忙著為自己伸張正義的安心?但是這一切,陳念都沒有,媽媽在忙著為陳念上大學努力攢錢,爸爸沒有出現過。
開始我很奇怪這裡邊為什麼陳念沒有爸爸,後來我想陳念之所以懂事,可能就是因為父親的缺席,讓她看到了相依為命的母親的不易和艱難,所以她才會那麼懂事,不想讓媽媽操心。
她明明被打了,被拍裸照了,恐懼和難受的要死,但是當母親接通電話,她還是忍住哭聲,忍住想要尋求母親懷抱的渴求,告訴媽媽自己一切都好,不用掛心。
看這一幕看的時候,太難受了,懂事的陳念不想讓母親擔心,但是這種懂事也害了她自己。恰恰是她的隱忍,給了魏萊回頭求她的理由,造成了魏萊的死亡。
假如說陳念家庭和睦,父母都在身邊,陳念也不可能想把事情都自己扛,陳念遭遇第二次校園暴力時,事後也不會就此了結,那麼後面的悲劇也不會發生。
所以說,每一起校園暴力的背後,都有家長的忽視,更重要的是,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造成的影響。
母親拋棄,讓缺愛的小北自暴自棄,在遇到愛時,只想緊緊抓住。
小北呢,剛剛出場就是被一群人摁在地上打,是陳念看不上的那種街頭小混混。在遇到陳念之前,他過慣了這種打架的生活,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這樣。
試想,連自己的親生母親都不要自己了,小北還會熱愛生活嗎?但不要忘記他還是個孩子,他冷酷不羈、毫不在乎的樣子,只是想形成堅硬的外殼,掩飾住自己內心深處的孤獨和自卑。
陳念是第一個問他疼不疼的人,也正因為這樣,陳念走進了小北的內心,讓他感受到了被關心的滋味,讓他感受到了被需要的溫暖。
小北最開始保護陳念,或許是出於男孩的義氣。到來後面,在和陳唸的日常相處中,小北漸漸感受到了陪伴的溫暖,看到了陳念被欺負,他彷彿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
因此在陳念失手害死魏萊時,小北會義無反顧替陳念頂罪。他們好像匍匐在泥濘之中,但是希望彼此都走出去。
這裡邊,小北的性格是誰造成的,無非就是拋棄他的母親。一個孩子在沒有愛的環境中長大,遇到問題很容易偏執,他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對抗世界。
魏萊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太過極端。
魏萊在這裡邊很壞,是校園暴力的發起者。她和同學是害死胡曉蝶的始作俑者,胡曉蝶死後,她們又把目標轉向了陳念。
接受警察審問時,魏萊裝作一臉清純,毫無悔意,眼神無辜,覺得胡曉蝶的死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大家只是和胡曉蝶玩耍,說出來的話,毫無人性。
表面認錯,風頭剛過,魏萊就對陳念再次下手,夥同人打陳念、減掉陳唸的頭髮,給陳念拍裸照。
最後怕事發又來找陳念,對著陳念下跪,說給陳念錢,接著又瞧不起和她一起的朋友們。其實可以看到,魏萊的性格已經扭曲了,在她眼裡沒有人是不能出賣的,沒有問題是不能用錢解決的。
而魏萊的媽媽,始終堅持自己的女兒是最優秀的,並且一直告訴自己的孩子,你和別人不一樣。魏萊的父親呢,因為她復讀的事,一年都沒有和她說話。
魏萊額父母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給魏萊營造了一種優越感,讓她覺得自己獨一無二,所謂的欺凌也只是遊戲而已,這樣的魏萊能不出事嗎?
2、每個受傷害的少年,都有可能因為世界的冷漠而走錯路。這部影片中,除了讓很多人反思家庭教育問題。更讓人值得思考的是,遭遇校園暴力時,家長和周圍人的冷漠態度。
家長不要總把孩子之間的矛盾覺得是一種打鬧。
其實這部劇中,很多人感覺這些孩子的家長,形象好像都弱化了,但是我們想想,其實很多校園暴力還有青少年犯罪事件,都是因為父母和老師不當一回事,才造成了更嚴重的後果。
大人瞭解這個世界的殘酷,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那只是孩子間的玩耍。但是,對於孩子本身而言,校園欺凌對於他們很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
這並不是孩子脆弱,而是他們接觸的世界有限,格局和認知都比較狹隘,一旦遭遇校園暴力,他們多年以來建立的黑白分明的價值觀轟然倒塌,內心必然會遭到很嚴重的打擊,很容易走極端。
就像求救無望的胡曉蝶,就像感覺法律不能解決問題根本的陳念,他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到了絕望的本質,最後才會走錯路。
不要把傷害當成開玩笑,更不要冷漠不管。
胡曉蝶跳樓之前,班裡的女生朝她座位上到髒水,用紙團丟她,周圍同學沒有人幫她,魏萊還覺得那是同學間的玩笑。
胡曉蝶跳樓之後,同學們圍著胡曉蝶的屍體,瘋狂拍照,但無人覺得悲傷。大家把一個生命的死去,當做無聊高三生活的調節劑,沒有人為她惋惜和難過。
有人說,這個有點不現實,但這個不現實嗎?甘肅女生跳樓時,樓下圍繞的看客,不正是這種情況嗎?
陳念覺得正是自己和同學的冷漠,才讓胡曉蝶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她勇敢地為胡曉蝶蓋住屍體,但是欺凌又轉移到了自己頭上。
在面對著和胡曉蝶一樣的欺凌套路時,陳念終於明白,是大家的冷漠害死了胡曉蝶。所以她後面才會去保護,繼她之後受欺凌的那個女生。也正是因為這種幫助,讓她在一起陷入危機。
從胡曉蝶死後,可以看出,陳念一直在反抗,反抗校園暴力,反抗大家的冷漠,這個反抗的過程中,小北一直和她站在同一佔線。
但是,就像最會被欺凌的那個女生說的,陳念你還有人保護,我沒有人保護一樣。有很多的人,在遭遇著孤立無援。
所以看完這部劇,每個家長除了正式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外,都應該重視校園欺凌。每個旁觀者都想想,自己遇到這種現象,應該怎麼做。
魯迅說過: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但是今天你對別人的冷漠,就是日後他人對你的冷漠,所以啊,大家都好好改變一下吧!
-
4 # 愛暉花影視圈
《少年的你》終於是上映了,作為今年最讓人期待的電影之一,果然沒有讓人失望,它和以往的校園青春片有很大的不同,這次的題材很大膽,直擊當下最敏感的校園暴力問題,真的是太真實了,尺度大的驚人,從電影一開場就上演中學女生跳樓自殺事件,毫不遮掩,直奔主題,讓我始終有一種窒息感,兒時的記憶也是不斷的被回想起來
說真的我是很幸運的一個人,生活在充滿校園欺凌的年代,卻因為自己的表哥而免受傷害(別人都不敢來欺負我),整天聽到他們打來打去,欺負這個,包圍那個,確從來沒有影響到我的生活,一直都是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不過心裡還是挺擔心表哥的,無數次看到長輩被叫進學校,心裡也不是啥滋味,他真心是不想上學,在這只是為了混個簡單的文聘,但是那些被他們欺負或者針對過的人就比較慘了,生活影響很大,每次解決問題的時候,卻總是被大人風輕雲淡的一句“小孩子總會打打鬧鬧”而無視。更重要的是在那個年代,努力考出去才有出路,中考,高考大過天。在中環境之下,想求助別人是基本不行的,正如電影中的陳念,沒有人能幫助她,家長,學校,同學,警察,都不能,能幫自己的只有自己。
以前看過一本小說叫《壞蛋是怎麼煉成的》,他的人設也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班級尖子,深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但卻是學校裡最長被欺負的物件,自身身體瘦弱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學校管理鬆懈了,作為一個比較一般的中學,經常有校外年齡不大的不良少年進出。這些人年齡都不大,由於各種原因不再上學,在社會上糊混。見到軟弱好欺的學生,不是找茬就是要錢,或許這樣他們能體會到一種成就感吧! 而被打的少年,眼睛裡都是委屈的淚水,心裡也不停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他們總是欺負我?為什麼他們不欺負別人?為什麼會是我?沒有人能給他答案,他也不想讓家裡人知道自己在學校受人欺負,軟弱的人不代表他們就沒有自尊心,相反他們的自尊心別任何人都強。終於有一天他受夠了,他決定要反抗,即使打不過也要打,不然別人會一直欺壓在自己頭上,明明自己什麼都沒有做錯。小說中固然有一些虛構飄無的東西,但是他的本質在告訴大家要想自己不被欺負,自己一定得變強。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每個人都變成像小說裡的人物一樣,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我們可以做的:
1、找一個地方好好的哭一場,然後堅強的走出來
2、找到自己最相信的人,要把這個事和他分享,多一個人幫你分擔,可能會好受很多。
3、不要抱怨自己被欺負時沒有站出來幫自己的小夥伴,換做是小夥伴被欺負自己也不一定會站出來保護他,能做的就是努力變得強大,做一個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自己所愛的人的人。
4、要有適當的示威和反抗,即使打不過也要傳遞一個資訊,我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5、人生很長,會有陰暗,也會有陽光,我們向前看,向美好的事物看齊
-
5 # 琉琉聊情感
看完《少年的你》,我最先想到的是陳唸錯手把魏萊推下階梯,她當時的內心活動,我覺得她心裡一定很害怕,怕因為這件事而毀了自己未來的路,但同時她又是高興的,終於沒有人會找她麻煩並欺負她了。
電影中陳念和小北的那段對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只有透過高考考上好的大學,去北京,才能真正走出去,離開現在這樣不堪的生活,她想透過讀書,考試,來一步步走向光明的未來,可是現實中只有欺負著她的“魏萊”,真的很諷刺。
“如果可以的話,保護世界”“那說好了,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正是活得那麼相似的兩個人,相互同情,小北一直走在陳念身後,小心翼翼保護著她,這一幕幕讓我感動,忽然想到我還身後還沒有過那麼一個保護我的人,想到這不免傷心起來。
其實,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我們甚至偶爾會抱怨,甚至還有過對生活的絕望的時候,說說我自己吧,在我生活不順心,父母不理解,還因為太過相信昔日同學而上當受騙,那時候的我經歷過連續好幾個晚上失眠,做噩夢,極度鬱悶,心情地落到極點,好在我從閱讀大量書籍,慢慢走了出來。
我不再埋怨那些不好的人和事,我告訴自己必須放下,才能繼續向前進,我不想就這麼一敗塗地,我想要的人生還沒到來,我必須強大起來,於是我在短期內看了幾十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教會了我必須肯定自己以及相信吸引力法則,自己變優秀的時候也就吸引來和你一樣優秀的人。
陳念正是具有這樣想法的人,她相信只要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好大學,就一定會有出息,就能走出去,她也勸小北要相信未來的好生活,劇中的他們始終沒有並肩走在一起,這是一種缺憾,像極了我們的生活。
我明白,無論我們遇到多少坎坷,都要笑對生活,像陳念像小北一樣,難過的時候哭出來,然後繼續微笑,只要不放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6 # 多羅星
看完《少年的你》,我感覺有點恍惚,不清楚這是不是想看到的《少年的你》的樣子。它很真實,又有點生硬。真實在於它對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觀的展現,雖然在看預告片時就已經提前感受了電影寫實風的質感,但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還是令人觸目驚心。
影片中陳念問小北:你可以保護我嗎?同樣的問題問自己,我們其實根本沒能力保護這樣一部電影,戲中從頭至尾呈現的無力感也帶到了戲外。我們沒辦法改變校園欺凌現象仍然存在的現實,甚至沒辦法完整看到一部講述這個題材的電影。
到最後,陳念和小北還是用自己堅持的方式改變了現狀,也同時改變了彼此的生命。曾國祥在尾聲部分做了很多詩意化的處理,可能也是想淡化結局的慘烈。與國內同類型的一些講述校園霸凌題材的作品相比,《少年的你》無疑更絕望,更心驚。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十七八歲,本該是最美的青春年華,那些即將成人的少年本該在陽光下大聲歌唱。然而,在陰影裡,藏著什麼誰知道呢?不要因為一時的欺凌,而成為一生的影響。
校園欺凌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它需要家庭、學校、警方以及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關愛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小北在成長,陳念在成長,警官在成長,易烊千璽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
只要成長,就還有希望,不是嗎?
-
7 # 舟遠不見山
電影最後給出的希望,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校園霸凌已經觸動大部分人的心靈了,希望這種事情可以杜絕,成人的世界已經很難了,希望少年能夠健康成長,有更強大的內心面對長大後的世界
回覆列表
電影《少年的你》講述的學生時代事情,觀影時除了感嘆易烊千璽的演技,同時我也想起的就是我學生時代的故事。
大多數的家長都認為,學生時代是最青春、美好、積極、陽光的,包含這青春的悸動,但是也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校園暴力,性侵,迷茫。
其中校園暴力是我們這些年來最關注的話題,在我上小學初中的時候,校園暴力也發生在我的周圍,也因為膽小懦弱,沒有站出來。
每次觀看這類校園欺凌的社會問題電影,都會勾起我學生時代不美好的記憶。被欺凌過的同學,現在也不知道生活如何,但我知道,欺凌者一定還自由自在的生活著。
在大人的眼裡,這些都是小打小鬧,但是一些不該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都在偷偷的上演,片子對青少年有警醒寓意,有些成年人或許能從中回憶起曾經的樣子。
希望每位已經為人父人母的家長,多多關心自己的孩子,讓校園暴力遠離我們。
願那些被欺凌的孩子,勇敢的站出來向家長老師講述自己的遭遇,那些施暴者也早日收手。
願每個人都心存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