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遼一家親
-
2 # 夜鷹觀星城
誰便找個老農問下,你拿兩畝旱地換他一畝水田,人家願不願意。家在南方,村裡高產的水稻田都是幾百上千年的耕耘才成為肥田的。剛開的地不說距離水源,就光育肥得下多大的力啊。南方丘陵地區的土壤大多貧瘠
我們江浙這一帶就算從良渚文明開始算五千多年的農耕史,人口又密,適合開墾的田地早就開發了。良田是佔一處少一處,無論哪都補不回來的。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建設公路、鐵路等交通路線是必要的。城鎮化建設,城市擴張也是必要的。問題是,這些必要的建設擠佔了大量的耕地,優質耕地糧田被佔用後,如何保證國家耕地紅線,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城市快速擴張的地區集中在中國中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區恰恰是土地平展的糧食主產區、經濟發達地區、交通網稠密地區。城市擴張、交通路網建設必然要擠佔耕地。但被擠佔農田能夠補充嗎,地域不一樣,分列表述:
一、平原、主盆地地區以四川天府新區為例:
1)土地
天府新區成立於2010年,人口預測600萬人,涉及成都高新區南區、雙流區、龍泉驛區、新津縣、簡陽市,眉山市的彭山區、仁壽縣,規劃面積1578平方公里。大家看看,這個地區沒開發前是四川盆地優質耕地區域。
四川天府新區的總體定位為:中國西部地區的核心增長極與科技創新高地,以現代製造業和高階服務業為主,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區。其五大核心功能包括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現代高階產業集聚區、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業宜商宜居城市、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沒有提到農業怎麼辦!
規劃2020年四川天府新區總人口350萬人,建設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公里以內;2030年總人口500萬人,建設用地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以內。
新開發的高原、丘陵土地糧食產量不到優質土地的三分之一,四川哪裡能夠開發1800平方公里的新耕地來補充建設用地。
平原、盆地城市無節制的擠佔優質農田擴張,沒有在規劃中提到如何補充被擠佔農田。也就是說,這類城市擴張沒有考慮農田缺失後的補充措施。
2)人口
城市擴張必然對應人口的吸引、集中,透過一層一層的吸引,最終體現為經濟最落後地區的小農村年輕勞動力被吸走。沒有年輕的農業勞動力,原來落後地區的小流域片地農田被逐步放棄耕種。也就是說,城市規劃建設中只考慮本區域發展前景,根本沒有考慮其他區域經濟被侵佔的情況。
華北平原地區的城市發展在本省根本沒有可以補充耕地的高原、平臺、丘陵、緩丘,被城市擠佔,就完全是永遠缺失。
總結:平原地區城市擴張擠佔的農田沒有可能透過開發高原平臺、丘陵、緩丘來補充。
二、具有較大盆地+高原平臺、緩丘省區情況,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城市群發展為例:
1)土地
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城市群發展,主要集中在關中平原。
這個區域盆地達15000平方公里。渭河平原又稱關中平原。在陝西省中部。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南接秦嶺,北到陝北高原,平均海拔約500米,東西長300 公里,西窄東寬,成三角形,西窄東寬。這裡自古灌溉發達,盛產小麥、棉花等,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
陝北可以開發的所有土地都開發了能如何。按照新開發3倍土地做補充,需要開發45000平方公里。整個陝北黃土高原全部開發也就60000平方公里(還沒拋除原1000多萬人口用地)。理論上陝西完不成上述目標。
2)人口
陝西全省人口3800萬,關中區域人口2500多萬,佔全省68%。這部分城市化後,另需要多少人來開發荒地來保障。就按照1:1人口計算。陝西需要再增加2500萬人口開發高原荒地。這樣這些人口又需要45000平方公里荒地以供開發。也就是說,陝西需要新開發10萬平方公里荒地才能滿足。
總結:陝西關中城市群開發,城市擠佔的農田,陝西不能透過開發高原丘陵、緩丘補充農業糧田的缺失。
三、以高原高臺、丘陵、緩坡為主的城市擴張,以蘭州白銀經濟區開發為例。
蘭州、白銀原黃河盆地已經開發完畢,城市擴張主要以黃土高原平臺、荒地、緩丘為主。
1)土地
整個經濟開發區以黃土高原平臺、緩丘為主,對耕地擠佔極少。缺點是,域內自然條件差,開發成本遠大於平原城市佔用農田擴張費用,尤其是前期城市基礎功能開發投入大,見效慢。
蘭州實際開發荒地、緩丘情況
蘭州城關區青白石緩坡開發情況,左邊小區已經開發,東面一期土地已經平整。
看看,蘭州安寧區開發的荒山情況
至少說明城市開發中,緩丘、平臺可以開發。
再看看,蘭白經濟區其他地方
白銀南緩坡開發
白銀市靖遠劉川工業園。縣城北區開發情況
透過上圖看以看出,蘭白經濟區內工業對緩丘、平臺的開發成多點開發格局;
1)說明在黃土高原佈置工業是可以成功的;
2)佈置農業成本太高,從圖示看沒有開發農業的專案。
平原、盆地擠佔農田擴張城市,很難透過高原、緩丘、平臺開發得到補充。擠佔一個人的土地就需要增加二個人的土地,六倍原土地的荒地來補充。土地和人口都沒法滿足。因此,必須加大對平原、盆地城市擴張土地的控制。1)城市擴張,總不能將失去土地的人口,強制去開荒。這些人變為失去耕地的城市人。開荒的人就按照1:1計算,就需要新增加2倍人口的荒地開發。荒地能達到優質土地的三分之一產量已經非常不錯了,這樣計算平原、盆地優質土地需要六倍荒地開發。沒有這樣多的土地可供開發。
2)人口,全國1年新生人口也就1700萬,高考計劃錄取近1000萬。只要有大專文憑當前都可以落戶到大型城市(西安等城市,大專就可以落戶),那來的人口去開荒。
3)不能完成土地資源補充,另一個辦法就是減少人口來滿足平均耕地要求。
有水無人也不能改變沙漠狀態看看蒙西高原沙漠,沙漠中的湖泊像繁星一樣。沙漠並沒有變成綠地,這需要人去治理。
引水到西北可開發的土地資源區,農業開發是不現實的。收益太低,沒有人口去開發。平原地區的人不去。高原地區的青年人寧去平原地區打工也不種自家的田,開荒只是想法而已。
解決辦法1)嚴格控制平原、盆地地區城市擴張佔用耕地;平原城市工業增加稅收。
2)鼓勵高原平臺、緩坡開發工業;
3)工業優先佈置在可開發荒地區域,加大政策扶持。
平原地帶城市佈置工業開發成本少,宜居、生活條件好,但將一步步失去賴以生存的耕地。
高原地帶城市佈置工業開發成本高,生活艱苦,但可以減少耕地損失,併為將來改善荒漠地帶打下基礎。
看看,國家對蘭白經濟區交通佈置的支援。說明,高原平臺、緩坡佈置工業是有前途的。近幾年沒有發現大型支援農業開發的水利工程,至少說開發緩丘等農業還不成熟。陝西、內蒙古、寧夏多次提出加快西線調水。建設黃河黑山峽水利工程,在蒙西、河套、河西走廊、陝北黃土高原可開發40多萬平方公里的耕地,將黃土高原變成全國重要的糧食基地(可以去看看,黃河上游水利規劃)。
例如:河套、陝北黃土高原海拔1100--1350米高原平臺、緩坡,使用黑山峽水庫自流灌溉區域。河西走廊、蒙西高原大家自己去查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