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資料嗎?
1
回覆列表
  • 1 # 輕輕親卿98

    目前僅有媒體曾透露:法國或與英國合作研發建造航母,但是目前英國的伊麗莎白建好了。卻不見法國的新航母。也就可以判斷媒體報道的是假新聞。或者英法後來談崩了!目前來猜測法國的下一代新航母我個人認為會放棄核動力而改為常規動力!滿載排水量應該會在65000噸左右!這裡說一下法國的戴高樂才40000噸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核動力系統功率小,不得已才把航母建的小。如果上常規動力的話。法國建個60000多噸的航母還是能做到的!

  • 2 # 淡然小司

    目前沒有資料,只是法國計劃了新航母的建造,也就是新戴高樂號。起初是與英國共同開發建造航母,採用模組化設計,這樣可以減少建造成本,節約資源,還能實現各自的需求。就是目前英國已經建好的“伊麗莎白親王”和“伊麗莎白女王”號倆艘航母。

    可是法國卻在中途退出,可能的原因是,財政問題,還有就是現實的需求問題,法國目前擁有的“戴高樂”號航母可以滿足現在的需求,對於新航母的需求沒有英國那麼迫切。可是英國卻依然靠自己完成了倆搜航母的建造,也是實現了英國人的敢於天下先的精神,建立的雙艦島設計航母,全電推進系統等。只是後來的驗證雙艦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有點,可是艦島上氣流的紊亂給戰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再有全電推進系統並不成熟,故障率太高,對於航母這樣的重兵器,確實很難接受。

    所以法國的新航母同樣繼承了方式與英國聯合研製的藍本,同樣是雙艦島設計,法國同樣遇到了很多瓶頸問題,不單單是資金的問題,法國依然需要英國的幫助,解決那些他們共同面臨的問題。實在技術不行,那還得求助他們的老大~美國,美國有這樣的能力能幫助他們。如果法國就此放棄新航母的研發建造,那麼其大國地位更是朝夕不保了,如果能堅持建造下去還能留有一部分大國顏面。

    至於具體資料那也只能參考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一些基本資料了。至於法國能更改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還沒有真的落實下來。估計排水量應該在6萬噸左右,動力系統應該會是常規動力,畢竟當年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並不成功,核反應堆的功率太小了。法國如果再用核動力推進,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資金和技術,這也是其難以承受的。

  • 3 # 巴黎八卦資訊

    法國是全世界少數一個作戰能力完善的軍事強國,陸海空三軍實力都很強,為了保持這一地位高傲的法國人一直不斷追求技術創新。然而今日的法國跟歐洲其他的國家一樣陷入了軍費危機,這些年來法國軍費縮減力度甚至超過了領國英國,這也導致了法國的新航母計劃被無限期延期。沒有足夠的預算使得法國新航困在財政問題上,不過近日印度卻向法國丟擲了橄欖枝,這讓法國面臨著艱難選擇:真的要為了獲得印度的財政支援,而向印度提供本國先進的技術支援嗎?

    目前法國海軍主力僅有一艘航母戴高樂號,這艘航母排水量僅42000噸左右,是除美國外唯一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然而再看看與相鄰的英國皇家海軍,雖然曾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無航母可用的狀態,但兩艘新型七萬噸航母都已經處於建造之中,對比法國新航母竟遠遠還沒開工!

    法國新航母PA2是戴高樂的下一代艦型,由法國泰利斯防務公司設計。據悉放棄了上一代航母的核動力配置,採用了與英國新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相似的雙艦島設計,排水量大約六萬五千噸,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數量也將增加至50-60架。可以說這款新航母水平僅次於美軍,如果建成可以與英國人的女王號航母可以並稱歐洲雙雄!

    法國人在“戴高樂”核動力航母因為建設倉促,導致戴高樂這艘40000噸的航母有很多設計缺陷,因此法國決定這次讓英國參與新航母的建成。主要就是想吸取英國航母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法國人相信女王號的優秀動力裝置可以補充戴高樂級動力的不足。從新型航母PA-2的設計佈局就可以斷定了。新航母的甲板除了引入雙艦島以外基本和戴高樂相差無幾。它的起飛區、降落區比例、升降機數量、升降機位置和戴高樂高度相似,本質上就是一個放大版的戴高樂,因此在我看來,很難說這是多麼先進的新一代航母。

  • 4 # 兵工科技

    圖注:法國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目前,法國僅有一艘航母,即21世紀初服役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但根據2018年2月9日在法國部長理事會上提交的《2019-2025軍事規劃法案》稱,“戴高樂”號航母將於2040年退役。因此,法國將啟動系列新航母研究以替代其海軍唯一的“戴高樂”號航母。

    據法新社的訊息稱,法國海軍有兩個選項,一是在“戴高樂”號航母服役時獲得新航母;二是“戴高樂”號航母退役後獲得新航母。但無論採用哪個方案,從航母研製週期的科研規律出發,航母從建造到具備初始戰鬥力至少需要10年時間,法國新一代航空母艦的技術研發和初步設計工作現在應該迅速展開,這樣才能保證2025到2030年前後展開航母正式建造工作,於2035到2040年完成全部建造工作並形成戰鬥力。

    目前關於法國新航母的設計和技術細節,絕大部分尚未公佈,但據法國造艦局DCNS透露,法國下一代航空母艦將採用通用原子公司的電磁彈射系統EM A LS和先進阻攔裝置AAG,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也在向法國海軍積極兜售E-2D“先進鷹眼”預警機,可以預測,法國下一代航空母艦在排水量和尺寸規模上,估計應與“戴高樂”號相當,但電磁彈射器和先進預警機,將使得法國新一代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仍然在世界航母中名列前茅。

    當然了,以上只是推測,未來並不排除法國建造噸位更大的航母,但噸位更大的航母,意味著更多的軍費支出,這對於法國政府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5 # 區域拒止

    法國完全沒有這個建設新航母的計劃。

    幾年前,法國曾經計劃在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基礎上設計的法國7萬噸級PA2航空母艦,但金融危機帶來了預算緊縮,油價上漲又使得核動力方案再次顯得很有誘惑力,基於英國設計的航母專案隨即被擱置,法國開始考慮新的設計。

    法國DCNS 公司面向桑巴國推出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該艦基本上可以看作 戴高樂 號的常規動力放大版,滿載排水量估計在 5-6 萬噸之間。 法國DCNS 公司為本國設計的PA DSX 也是這樣的航母,只是在其網站上公佈基本引數的要稍微大一點,排水量與伊麗莎白女王級差不多。

    從國際防務展上 DCNS 曬出的出口型航母方案來看,其煙囪尺寸和外形來說,應該不是蒸汽輪機,而是柴油機,那麼速度就不會快多少,最大航速有個26節是很可能的,但是因為戴高樂號的速度就是個坑,法國應該不會再跳一次,而且航空燃油和彈藥的裝載能力要比核動力差一些。

    如果法國自己用,採用核動力,那麼使用現役艦/潛載核反應堆,核動力版 PA DSX 需要配備 3 臺法國 K-15 型,至於美國的 核動力,對於法國來說傷自尊,又可能被卡脖子,而且美軍使用的是高濃縮鈾,法國海軍使用的是低濃縮鈾,技術體系完全不相容。

    圖為K-15反應堆截面圖

    總之,法國航母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政府缺乏財政能力去支援建造航母,戴高樂號一艘航母,長期的巡邏執勤後,就需要很長時間的維護保養週期,對於法國來說就無航母可用。

  • 6 # 漁娃奶爸

    法國新航母資料來啦!2020年12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正式宣佈將建造下一艘航母

    新航母可能叫做“PANG”(Porte Avion Nouvelle Generation),由法國核巨頭法瑪通公司 (Framatome)設計,並提供核動力系統。PANG將作為法國海軍未來的旗艦,在2038年左右取代現有的“戴高樂”號,而屆時“戴高樂”將會正式退休。

    PANG的設計引數動力:2個220兆瓦的K22反應堆長度:300米寬度:40米滿載排水量:75000噸最高速度:27節(與戴高樂一樣)升降機:2臺40噸級彈射器:3臺General Atomics的90米電磁彈射器甲板面積:16000平米機庫面積:5000平米載員:約2500人(含空勤)雷達:Thales 海火(SeaFire)防空導彈:帶有MBDA ASTER防空導彈近防武器:Thales RAPIDFire艦載機:32架達索SCAF隱身戰鬥機,2~3架E-2D高階鷹眼,數量未定的無人戰鬥機Thales 海火(SeaFire)

    SeaFire是一款全數字AESA多功能雷達,配備四個固定天線面板,可支援艦船同時防禦各種威脅,包括傳統威脅,非對稱威脅或超高速威脅以及高度機動性。

    Sea Fire可提供遠端3D監視、地平線搜尋、表面監視和火力控制,可以同時檢測和跟蹤300km範圍內的800多個目標,同時提供潛在攻擊預警。

    SCAF隱身戰鬥機

    關於SCAF就不細說了,太科幻了,不知道最終成品(如果能造出來的話)會打多少折扣。總之就是一架未來飛機,非常理想化的那種,不過也許是我想多了……

    Thales RAPIDFire近防炮

    未來的海軍部隊將面臨著包括無人機、高超音速導彈等非常複雜的威脅。RAPIDFire方案是一種可以應對多威脅(空中和地面),多環境(陸和海軍)火炮系統。

    RAPIDFire具有整合在炮塔上的光電火控系統,可以依靠先進的演算法和自動彈藥管理系統,為操作員提供最佳的反應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射擊精度。RAPIDFire結合了CTAI(Nexter Systems和BAE Systems的國際子公司)開發的新型40毫米火炮。該系統使用的彈藥將和陸軍版本一致,且未來將改為使用智慧防空炸彈(A3B)彈藥。

    按照計劃,PANG將於2025年切割第一塊鋼板,海上試驗則定於2036年開始,2038年正式服役,這與“戴高樂”的退役時間相吻合。

    (本文圖片援引網路公開資源)

  • 7 # 科羅廖夫

    法國要建造一艘7,5萬噸的核動力航母。據環球網報道,綜合法新社,《費加羅報》,《世界報》《快報》等多家媒體訊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當地時間12月13號視察全球最大核反應堆製造商之一的法瑪通(原子能巨頭阿海琺的反應堆業務)以後,正式宣佈法國將在2025年開始建造一艘全新的航空母艦,和“戴高樂”號航母一樣,新航母將使用核動力系統。法國將新型航母命名為“龐”級。

    據悉,法國新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將達7.5萬噸,長約300米,甲板全寬約80米,甲板面積16000平方米,機庫面積5000平方米,兩臺提升能力為40噸的側舷升降機。在動力系統上,新航母將配備兩個功率約為220兆瓦的K22型核反應堆,航速可達27節左右。相較於“戴高樂”號航母上K15型核反應堆(功率150兆瓦)的25節航速,新型航母的功率和航速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時,K22核反應堆的應用將使得法國在未來可以建造更大的航母。

    而在艦載機的方面,法國人計劃該航母只是在服役初期短暫使用現役的“陣風M”艦載機,但不再採購新的“陣風M”系列機。法國轉而將目光投向了法德聯合研製的新型戰機專案。並且還將使用法國在研的未來航空作戰系統(SCAF),使用有人駕駛的艦載機和艦載無人機協同作戰,而艦載機搭載數量則是30架左右。

    法國同時為新型航母搭載電磁彈射助飛系統,艦島上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等等。計劃安裝3條電磁彈射器,這種電磁彈射器引發了法國國內激烈熱議,法國方面認為,目前法國還沒有著手研製電磁彈射,按照新航母的進度,翻過根本無力為新航母配備國產的電磁彈射器。反觀全球,只有中國和美國擁有電磁彈射器,法國很可能重走戴高樂號進口美國彈射器的老路,從美國引進電磁彈射器,這樣一來肯定又一次被美國敲竹槓。當初建造戴高樂號航母時,購買美製蒸汽彈射器和E-2C艦載預警機,就花掉法國11億美元,高出了美國國內報價的3倍。

    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法國此次的新航母計劃在技戰術指標上,全面超越了“戴高樂”號航母,戰力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作為法國海軍實力的代表,“戴高樂”號航母已經服役了19年,這艘於2001年服役的老將,自誕生以來,可謂是榮辱與共,諸多的光環加持下,其缺點依舊令人唏噓。比如25節的航速,“頭重腳輕”的設計,不能同時起降戰機的飛行甲板等等。

    所以法國人不止一次動了建造新航母的念頭,早在2018年10月份,時任法國防長帕爾麗再參加巴黎國際海軍防務徐海事展上,就曾宣佈要建造新航母,但最終卻是無疾而終。而這次,不僅由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宣佈,同時又公佈了時間表等諸多細節,新航母將在2025年開工建造,2036年開始交付與海試,2038年左右正式服役,造價約為50億歐元,上限為70億歐元,屆時將會提供200個工作崗位。

    在經濟低迷,國內矛盾尖銳的情況下,法國人為何還要在航母領域持續投入呢?作為歐盟的發起國之一,法國人充當的是“火力擔當”,而另一個發起國德國則是“經濟門面”。但是自從英國加入以來,其“攪屎棍”的一貫行事風格令法德兩國頗為苦惱,以往在歐盟內部,凡是由法德兩國牽頭的事務或倡議,英國人總要在背後捅刀子或者說風涼話,這就令法德兩國非常不爽。

    而在“脫歐”持久戰中,英國不僅坐地起價,而且獅子大張口,令早就囊中羞澀的歐盟更是火冒三丈。現如今,英國脫歐大局已定,令法德兩國終於鬆了一口氣,作為曾經的“火力擔當”法國,自然也要將擴充軍備提到日程上來。早在今年初,馬克龍就表示,法國作為歐盟唯一一個擁有核力量的國家,將會在歐盟中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在法國國內軍工行業看來,這將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訊息,馬克龍宣佈建造新航母計劃後,作為承包商之一的法國海軍集團波梅萊就表示“我們對這一宣佈感到高興,這將使法國在法國擁有核航母的有限的大國中保持領先地位”。

    在法國海軍集團前CEOHervé Guillo眼裡看來,“採用核動力絕對必要,未來的新型潛艇也將從新型核反應堆的研發中受益。”比如“戴高樂”號航母上的K15核反應堆,原本是為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而研發,但它同時也讓“梭魚”級攻擊核潛艇的後續升級發展受益。提振國內軍工行業發展的同時,法國新航母計劃更有利於武器出口,法國人此舉可謂是“老謀深算”。

    “龐”級建成後,將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新型航母的大型航母,大幅度提高法國海軍對外干涉能力。新航母計劃彰顯了法國作為歐盟領導者的勃勃雄心,但同時我們還要打一個問號,航母真的能如期完工?建造費用真的能控制在50億到70億歐元之間嗎?更重要的是,法國人所預期的技戰術指標是否能全部實現,因為這關乎法國未來在海上事務的話語權……

  • 8 # 羅點

    法蘭西一艘航母都難養好,經濟一團糟,國內民怨沸騰。對外本想扛起歐盟獨立建軍大旗。可惜實力只靠打嘴炮。最後倫為美國很班。再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多極化演變過程中,如與德不能帶領歐州成為一極。則歐盟早晚垮掉。什麼母都救不了法國。獨立的法國己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創業學劉備,管理學曹操,守成學孫權。這種說法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