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斌工場
-
2 # 簡單愛噢噢噢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大家似乎正在形成一種習慣,每到超市或者商場看到某件商品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用手機比個價,如果網上的價格更便宜的話,往往會放下商品選擇網上下單。在這樣生活習慣的鉅變面前,大型超市的黃昏似乎已經來臨了。近期,有新聞報道,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宣佈合肥的兩家門店,於4月12日起關門停止營業。從2008年沃爾瑪進入合肥市場之後,經歷一段高速發展時間,但是2013年之後沃爾瑪開始在合肥陸續關閉門店,截至目前已在合肥關閉7家門店,僅剩一家門店。不僅僅在合肥關店,在全國範圍內,很多城市也紛紛選擇關閉門店。截止2016年,沃爾瑪就全球就關閉269家門店。無獨有偶,4月1日,瑪莎百貨正式關閉上海的最後三家門店,選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3月24日,大潤發上海港澳店關門。這些大名鼎鼎的超市相繼關店,似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馬雲為代表的電商,甚至有朋友開玩笑說:看現在的超市,最大的感覺就是馬雲過後,片草不留。
記得瀚哥在今年年初就曾經寫過專門的文章,論述《為什麼24小時便利店才是永遠不會被馬雲打敗的商業模式?》,但是三個月過去了,超市關店潮繼續,那麼24小時便利店真的會取代所有的超市嗎?
一、為什麼便利店會成功?
90年代開始在中國風靡一時的超市,雖然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接受的生活方式,但是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崛起,物流體系的日益完善,以京東為代表的一系列電商系物流已經可以做到了當天配送的地步,物流時間由原先的幾天縮短成為了幾個小時,電商平臺的低價格和快速物流體系成為了摧毀超市的不二法門。正如瀚哥說的對於電商而言,永遠沒有辦法破解2小時消費圈的魔咒,因為再快的物流體系都很難做到兩小時之內的完全配送,不可能在你跑步的時候實時給你送來你需要的東西,所以便利店就產生了。但這只是一方面,瀚哥之前專門說過超市為什麼會失敗,今天我們來談談便利店為什麼會崛起?
一是對於碎片化快節奏消費的滿足。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高速的進化過程中,現在的消費觀念往往是追求便捷、快速、碎片化。這就導致了原先的購物時間被加速破碎,時間成本越來越多的成為了大家考慮的焦點,在有限的時間下,很多人都願意把時間花費在文化、休閒、娛樂的領域。的確從價格來說,便利店的價格普遍會高出一般商場10%以上,但是由於便利店面積小,品種集中從而可以比超市提供更多的即時消費體驗。再加上由於生活節奏的不斷加速,人們在家加工食材的時間正在快速減少,便利店中的關東煮、包子、速食米飯等等便利飲食,會讓追求快節奏的人在短時間內達成自己的需求。
二是便利店正在成為多元消費的便民平臺。瀚哥由於在支付產業中工作,經常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多元化金融終端,在實際和各個零售企業尤其是便利店運營企業交流的時候,這種多元金融終端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原因就在於便利店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購物之餘,往往還是提供所謂免費開水、微波爐加熱、手機充值、金融水電煤繳費、POS取款、金融多元終端服務等等多元化的資訊服務。這些都是傳統的超市並不擅長去做的事情,此外,大量的電商也開始與便利店合作,由於不少社群的快遞接收存在問題,物流出現了最後一公里難題,在大多數的大城市,便利店可謂遍地開花,這些便利店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類似於快遞站點的功能。此外,研究日本等便利店極度發達的國家,便利店可以提供的服務還有繳稅、影印、銀行信貸、金融理財、車票機票預訂等等服務,這些服務收入甚至可以達到一家便利店的50%以上,可以說便利店有可能從一個商品的售賣地點,變成了一個多元化生活服務站,給周圍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三是便利店正在成為精選商品的集中地。相比於大超市,便利店還有著更有利的優勢,這就是精選商品,大超市提供商品往往多而全,經營範圍非常廣闊,但是便利店的選擇範圍都是小而精的,就是消費者必然急需的某些商品,一些大的或者低頻消費的商品便利店會主動地放棄掉,透過商品種類的主動放棄,雖然選擇餘地減少了,但是消費者的購買頻率卻在快速提升,而一般低頻消費的商品又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電商來解決,小而精滿足急需需求也就足夠了。
碎片化消費的滿足,多元化服務的平臺,精選商品的集中地這三點組成了便利店成功的關鍵。
原本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如果做生意的話,應該是生意越來越好做才對,但結果卻事與願違,現在無論是線下實體店,還是電商,甚至是微商,都在喊生意不好做。實體店因為資金和人工的不斷上漲,使得出現了大批的實體店的關店潮。電商由於流量費用的不斷升高,物流費用的不斷上漲,也失去了原本的價格優勢,目前的現狀是90%的電商無法盈利。微商在經歷了前期的紅利期之後,也在今年急轉直下,有些微商經歷了銷量的斷崖式下跌。
這麼多現象,究其原因,和過度競爭不無關係。做生意需要一個環境,在消費者給定的情況下,當銷售產品和服務的商家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後,一定會有人不賺錢,這和這些商家自身的能力關係不大,因為市場容量有限,例如一個小池塘可以養100條魚,再多水裡的氧氣不夠了,但是有好事者為了放生,一下子在池塘中放了一千條魚,結果可想而知,有900多條魚會因為缺氧而死掉。
現在無論是線下實體生意,電商生意,還是微商生意,都是相同的情況,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遠遠大於購買者和需求者,造成供大於求,往往都會變成紅海市場。眾多的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在有限的市場空間內進行慘烈的競爭,在競爭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會出現踩踏事件,造成很多人生意慘淡,血本無歸。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就是要改變人們做生意賺大錢的固有的思維模式,讓很多人不會去選擇做生意,讓每個領域內做生意的人,迴歸到正常的數量,能夠保證大多數的生意人都能賺到錢。而而對於創業者來說,儘量避開所謂的紅海市場,找一些目前還沒有那麼多人關注,競爭不是很激烈的市場,相對活下來的機率會更大一些,競爭也沒有那麼殘酷。
-
3 # 秀氣的老男人
最近幾年,伴隨著電商的突飛猛進,實體店的日子愈發的難過。但就這兩年,很多人都感覺到身邊的便利店越來越多,甚至連資本和電商巨頭也在大舉進入這一行業,併購、擴張訊息不斷。
中國便利店到了爆發的時候
提及便利店,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海,遍佈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已經是上海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伴隨著消費升級,不止是上海,便利店在越來越多的城市迎來的爆發式增長。
北京一直被認為是便利店的“天敵”,有知乎使用者將原因總結為“三個半”——冬天寒冷,只能做“半年”生意;夜生活不豐富,只能做“半天”生意;馬路太寬隔絕人流,只能做“半條路”生意。再加上北京獨特的“大院文化”,社群和街道之間缺少有效聯通,都是封閉且獨立的存在。即便如此,最近兩年,北京市場上的便利店數量和品牌都在增長。
在大連、重慶這樣的二線城市,很多人也切實感覺到了便利店越開越多。這些便利店有別於傳統的小賣鋪,除了24小時營業,還提供便當、熟食等,並且還設定休息區等設施,一開張就吸引了很多顧客。
商務部在2017年第四季度釋出的《中國便利店景氣報告》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便利店行業整體景氣指數為71.28,環比第三季度上升2.03。《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也指出,2018年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銷售達1900億元,而且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
為什麼便利店開始爆發式增長?
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很多商超的日子過得無比艱難,可為啥便利店能異軍突起?
消費升級
不得不說的還是“消費升級”,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淡化了價格敏感度,提升了對品質和便利的需求,而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也催生了“宅、懶、饞、急、忙、老”等現象,便利店很好的補充了這一群體的需求。
單身經濟崛起
便利店是單身生活的標配,相關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單身人群已達2.2億人,佔到總人口15%左右。全國獨居人口已從1990年的6%上升至14.6%”,而便利店可以代替家裡的冰箱、餐桌甚至廚房,它幾乎可以滿足單身人群的所有日常需求。
經濟發展
結合國際經驗,便利店的發展與經濟水平密切相關,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便利店會進入市場匯入期,當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時(中國正逼近這一資料),便利店會進入到大幅增長階段。
除此之外,政策也放寬了對便利店的限制,在一些新開業的便利店裡,菸草、堂食區、食品加熱廚房等需要單獨證照的專案都有存在。
便利店營造了一種生活方式
與傳統小賣鋪相比,便利店提供的除了“便利”,還有一整套生活解決方案。
購物只是便利店能提供的最基礎服務,除此之外還可以提供各種服務,在灣灣川24小時智慧便利店,可以繳費、充值、買票、購物、寄快遞等等,簡直無所不能。
而這些服務,又反哺了便利店的經營,因為只要顧客進店,就存在著消費的可能。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我們終將看到便利店遍地開花,客流不斷的場景。若想趕上這一波趨勢,我們可以選擇投資一家便利店,灣灣川24小時智慧便利店以“線下實體便利店+線上商城+社群服務+鄰里圈”的新零售盈利模式打造了中國最大的新便民服務平臺,佈局整體、服務萬千消費者,全國1500多家門店就是市場對灣灣川這個品牌的認可與回饋。
-
4 # 精彩影視666
在網際網路之前的時代,商家們更加註重銷售,比如多找實體店增加亮相的機會,把它賣到外地或外國,又或者找演員明星代言,又或者多找業務員、銷售員推銷產品等。這樣做,對銷售額的提升非常有利。
因此一件產品的成本可以簡單地分為生產和銷售成本,在資訊不暢通的情況下,廠家、商家為了把產品賣出去,會增加銷售成本,拓寬銷售渠道。這樣做是適應市場的,因為這樣可以讓消費者更方便地買到產品。這裡假設一件衣服的生產成本是10元,銷售成本是20元,售價是50元,廠家、商家在各個環節中獲利20元。
但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如果還繼續這樣做,就恐怕不適應潮流了。還是以這件衣服為例,生產成本是10元,因為在網店上銷售,成本大幅降低,平均銷售成本只要5元,商家賣18元,獲利3元,因為量大,所以還是能賺錢的。
同樣的產品,實體店賣50元,網店只要18元,這樣一來,去網店購物就便宜多了。事實也是如此,淘寶、拼多多等網店,受到網友的極大追捧,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很多人已經養成在網店購物的習慣了。
這種情況,就是實體店中生意越來越難做的原因。但實體店並沒有因此退出,生產成本是10元,那我就加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把成本降低到8元,加上壓低銷售成本到6元,然後再賣17塊和網店競爭。後來開網店的成本也不斷提升,推廣費、人工費等也不少,於是網店和實體店的成本持平,形成新一輪的平衡。
因此可以說,實體店以前加價幾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如此,網際網路也正在快速普及,想靠外貿獲得高毛利潤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所以說,現在不管做什麼生意都變得越來越難。
當然堅持就是勝利✌,加油加油。
-
5 # 浪人小楚
自從2003年淘寶興起後,實體店生意就受到嚴重的衝擊,很多店主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有人因此認為,未來網購將成為潮流,而實體店則會大量倒閉。
然而據小編觀察,事實卻並非如此,實體店生意依然很火爆,很多人流量大的街道開滿了各種各樣的店鋪,餐飲店、美容店、手機店等,特別是小超市、便利店,感覺是越開越多。以小編居住的鄭州市北三環附近為例,一個街區裡竟然有幾十家小超市或便利店,每隔十幾米甚至幾米就有一家,很多都是新開的。在其它城市也基本如此,網友們都認為現在的小超市和便利店是越開越多。
大家都紛紛抱怨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那麼為什麼小超市、便利店卻越開越多呢?開超市、便利店真的很賺錢嗎?
小編為此問了附近一位店主,他加盟了天福便利店,在地鐵口附近,面積約有20多平方米,一天的營業額是3000元左右,一個月就是9萬。按照毛利潤25%計算,一個月毛利額就是2.25萬元,扣除房租2000多元、水電費1000多元,再扣除一些損耗,因此還是有得賺的。
其實從邏輯上考慮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開小超市、便利店還是賺錢的,要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開。當然開小超市、便利店虧本的也有,主要原因是選址不當或經營不善。
總體上來說,開超市、便利店賺的錢不多,很多都是夫妻店或一家人開的,只是賺一點辛苦錢。之所以越開越多,原因是很多中老年人技能不多,而做這行又不會很累,因此很多人家靠做這點小生意營生。但隨著小超市、便利店越開越多,加上年輕人喜歡網購或者習慣去大超市購物,他們的生意一般都馬馬虎虎。
那小超市、便利店主要靠什麼盈利呢?
第一,靠菸酒。煙是國家專營產品,禁止在網路上購買,所以買菸只能去實體店購買。
第二,靠飲料、休閒食品。飲料、啤酒體積又大又重,不適合網購,所以很多人還是會去實體店和超市購買。
第三,靠熟食。比較有名的是711便利店,提供盒飯、包子、關東煮、三明治等熟食,這些產品的毛利率高,一般是50%以上。
第四,生鮮產品。一些小超市、便利店也會經營蔬菜、水果、豬肉等這些產品,因為是剛需,受到網路的衝擊又小,所以銷量也不錯。
-
6 # 使用者宋東昇
現在的便利店為什麼難做,其實很簡單,別的省事我不知道,就北京地區來說我感覺,一就是外省市的人少了,現在北京幾乎每個行業管的都很嚴,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還有就是象我們這邊個個村裡都有小賣部而且改很多,所以加盟的便利店不好做,加盟費,房租成本高呀!其實現在各各行業都不好做。
-
7 # 小趙沖沖衝
你好,現在大部分都是不好做的。跟我堂哥之前也打算一起開一個24小時便利店。實在廣州。後來調查下也是沒有做。主要原因2個。第一是,房租真的太貴。第二是,周圍的小區便利店實在是太多了。可以說是二三十米一個!競爭太大另外,現在客流量少,房租貴,導致成本高。賣價就已經遠比超市貴了。便利店東西種類少。導致平時客單價也是非常低。其實想做可以考慮做便利超市。不過成本就要高很多了所以,如果房子是自己的,不用考慮房租,自己不想上班,便利店也是個不錯的專案。租房的話,就要更用心了。因為賺不賺錢,房租都得交
-
8 # 我家有小kimi
1.因為便利店是個系統型的工作,牽涉到商品結構問題,地理位置的選擇還有活動促銷方案等。不要認為便利店就是一個小超市,隨便進點貨放到貨架上就可以賣掉了。
2.時代不一樣了,現在的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旺盛了,再加上電商的衝擊,好多東西都在天貓超市直接購買送到家裡,種類全,時間快,而且還方便。
3.便利店,便利店,什麼叫做便利店呢? 便利店就是離消費者最近的,經營即時性商品或服務為主,以滿足消費者便利性需求為第一要素。
4.加上目前房租成本跟水電人工不斷攀升,擠壓自己的利潤。
回覆列表
東西種類比不過大超市,價格比不過網店,房租上漲,老百姓手上沒錢,便利店不好開啊,得錯位競爭。提供增值服務,比如列印影印,幾百塊的印表機搞定,老客戶免費成本很低或者五毛一次,一般都是一塊,現在小學初中列印需求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