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奧斯曼弗朗茨皇帝

    王(或蘇丹) 與 皇帝(或凱撒/帕迪沙) 是不同的頭銜,國家元首叫國王,則為王國(或蘇丹國),叫皇帝,則為帝國。這一般需要歷史傳統和威望。國王的頭銜級別比皇帝低。

    另外,統治者不一定要是王或帝。還有其他頭銜。

    比如(從高到低排序,括號裡面是同樣地位的別稱):皇帝(凱撒/帕迪沙/沙皇/天皇)、國王(蘇丹/沙)、可汗(酋長/埃米爾)、大公(米爾扎/米爾咱)、公爵、侯爵、伯爵。這些如果統治一個國家,則國家就叫:帝國、王國(蘇丹國)、汗國(酋長國/埃米爾國)、大公國、公國、侯國、伯國。

    另外,一個統治者往往有很多頭銜,一般對外用最高頭銜為主。比如奧匈帝國皇帝有一串頭銜,但是主要的是“奧地利帝國皇帝”和“匈牙利國王”。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英國。英國統治者有過“印度皇帝”的頭銜,但是一直是王國,統治者頭銜一直是國王,“大英帝國”並不是正式稱謂。還有就是托斯卡納公爵利奧波德二世,他還有頭銜“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頭銜與國家是否強大沒有固定的關聯。比如英國強大但是統治者仍然是國王,而琉球弱小統治者頭銜卻是天皇。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統治者不過是可汗而非皇帝,級別和酋長差不多。頭銜的選擇有主觀和客觀,有時候統治者不願意採用高頭銜,而有些時候則是因為不被承認。

    有一些低頭銜的國家是名義上或者實際上效忠高頭銜國家的。也有一些低頭銜的國家沒有宗主國,外交地位和高頭銜國家一樣。

    至於實際上的區別,王國(或蘇丹國)與帝國並不大。

  • 2 # 鉅兆弱電服務

    傳統意義上,帝比王高,帝封王,不過西方所謂的皇帝和中國的皇帝不同,西方無論皇帝還是國王均需羅馬教廷的加冕或者認可,中國沒有國王,中國皇帝一般把對手打趴下了,找的受命於天的好理由,然後祭天祭地,建社稷壇,稱帝即可,無需任何人加冕,只需人民接受和認可你的統治權即可,不認可的話一般憑實力說話,誰不服就打到服,西方皇帝(除拿破崙外)一般都信奉宗教,中國皇帝自己就是天子,受命於天,信自己,西方的皇帝和國王一般不長久,很難傳承,都是貴族間傳承,中國大部分屬於父子+朝代傳承,均以(一統)為治國理念,所以只有近現代中國以前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 3 # 第五玥璋

    王國就是王,帝國就是帝,這不是以面積,武力和實力來衡量的。周王朝不比秦帝國疆土小,但那個時代沒有帝國一說;所謂帝國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才發生的。希望不要混淆。

  • 4 # 四都火雞

    帝國和王國都是君主國,之間的區別在一般人看來不是特別明顯,但它們之間大致的區分標準是有的❕

    所謂帝國,指的是以皇帝為君主的國家,一般領土廣闊,常常擁有屬國,並左一個文化區域內支配地位❕

    在歐洲,最早只有一個文明區域,所以也只有一個帝國~~羅馬帝國❕後來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西羅馬帝國,教廷分裂,形成了兩個文明區域,於是同時有了西歐天主教區域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東南歐東正教區域的“拜占庭帝國”❕

    在遠東,則有以皇帝為君主的“中華帝國”❕

    一般來說,中華帝國的皇帝只有一個,不過也有例外,當中國處於分裂的時候,中國可能同時有幾個人自稱為皇帝❕

    然而,這些皇帝之間一般是不能互相承認的,並且當其中的一個皇帝向另一個皇帝稱臣的時候,這個皇帝就必須去掉帝號,改稱為王❕

  • 5 # 老蛋一枚

    王是爵位,與公侯伯子男類似,統治階級的一種職稱。。皇帝是人間最高職位,比如教皇,皇帝,皇帝這點東西方都差不多。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幹另一個皇帝,或者把所有競爭帝位的王爵全乾掉才有資格稱帝。西方,英王,法王都是教皇冊封的,神聖羅馬的皇帝則是打敗教皇才獲得的皇帝權利。大英帝國也是日不落之後才叫的,沒日之前叫得被歐洲打成狗。拿破崙的資本主義皇帝是戰勝各個國王之後,獲得的權利。東方可參考我國春秋戰國,從廣義來講,春秋是代表中原文化的周王帶著各個公爵侯爵與代表荊湘文化南方楚王對抗的時期,而戰國是各個王爵爭奪帝位的時代。之後的中國歷史則始終圍繞誰當皇帝發展,而王位成了帝位的附屬品,所以沒什麼存在感。東西方的差別其實就是一個統一過,一個一直沒統一。最後說下,日本和朝鮮自稱的皇,只不過意淫,古代都是封王,那時候敢粘“皇帝”一個字,現在就沒那麼多麻煩了。。

  • 6 # 花間醉賞

    那麼多不懂的人在瞎逼逼,都看不下去了。王國是分封制,國王下面是大貴族,然後層層分封。地方貴族既是行政長官也是地主,擁有行政財政甚至鑄幣權;而帝國皇帝是唯一所有者,地方官是皇帝任命的,隨時可以換,只有行政權,沒有所有權。領主和知縣的區別,領先同時也是地主,而知縣不一定是地主。中國西周之前也是分封制的王國,所以叫周王;戰國秦漢以後都是帝國,所以叫皇帝。

    所謂封建制度,就是分封建設,特指王國體制,中國秦漢以後帝國體制不能叫封建社會,那是帝國時代了。

  • 7 # 我只是一個JUSTWE

    哎……帝國和王國的區別就是你對周圍國家的認識和控制還有要擁有高於周圍的科技國民要富裕說白了GDP要高,秦朝被說成帝國是現在人說的秦有科技可是沒有錢對於周圍國家沒有控制力更別說貿易,漢朝算一半的帝國因為很快經濟支援不住就分裂了,唐算是一個帝國雖然很多人不想說唐強可是唐朝就可以說一個帝國,元這是一個國家雖然周圍都是自己人的地方雖然地方大可是沒有科技 沒有持續的經濟沒有可控的王和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帖木兒為什麼是帝國地方沒有元的大可是它就是帝國因為經濟 科技 對於周邊國家的認識和交易然後擁有足夠的經濟貿易這樣促就了帝國的名聲,要是就按照地方大來說是帝國的話拜占庭在後期所有的地方還不如我們一個市大可是它就是帝國,對了這裡指的科技是文學 天文學 地理 戰爭學 工匠學等一系列學科我就不一樣說因為麻煩所以就說成科技了請勿噴。

  • 8 # 公民康明誠

    這個問題應該就西方(歐洲)和東亞兩個傳統君主制地區的狀況分別回答。

    羅馬帝國自奧古斯都建立帝制以來,其最高統治者的正式封號都是元首(元老院首席元老),這帶有共和制殘餘的影子。自戴克裡先皇帝改制以來,元首被正式稱為多米努斯(即主人),這之後的羅馬帝國統治者被史學家稱為“皇帝”,也是整個歐洲帝制的開端。

    羅馬帝國首任元首奧古斯都

    羅馬帝國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宗教色彩,元首兼任首席祭司,這在羅馬帝國全面皈依基督教之後更顯得尤為突出。愷撒(即羅馬君主)被視為神在俗世間的唯一合法代理人,而這隨著羅馬綿長的國祚而深入人心,成為歐洲歷史和心理的一部分,即只有羅馬帝國統治者,或者他的合法繼承人才能被稱為皇帝。

    公元476年,西羅馬被日耳曼蠻族攻陷,西羅馬地區失去了俗世的普世統治者,而此時在羅馬城的基督教最高領袖教皇正因為教皇利奧一世曾勸退蠻族領袖阿提拉的入侵軍隊而擁有如日中天的聲望。日耳曼人、匈人、高盧人、法蘭克人、底層羅馬人,失去了皇帝的所有西歐人找到了唯一的精神核心——教皇。此處我們按下不表,稍後我們繼續敘述。

    教皇利奧一世勸退“上帝之鞭”阿提拉

    此時的東羅馬,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的火種猶存,雙頭鷹旗幟(羅馬國徽)還將繼續飄揚到1453年,直到那時毀於奧斯曼的鐵蹄。那一年,君堡陷落,亡國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沙場。在那之後,這個悲慘老人的侄女索菲婭公主歷經磨難,下嫁俄羅斯君主伊凡三世。至此,俄羅斯自認為作為羅馬帝國的女婿合法繼承了羅馬帝國的法統,遂自稱第三羅馬,其統治者也從大公升為沙皇,即是轉譯自拉丁語Caesar。

    那麼,有第三羅馬,那第二羅馬呢?(當然正統的羅馬帝國是第一羅馬)別忘了教皇,基督教的時代已經到來了,第二羅馬早在10世紀就建立了,只不過它出名的是另外一個名字。

    962年,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經歷了多年日耳曼人自己的混戰與拼殺,蠻族脫去了野蠻,皈依了基督教,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此時這裡是教皇的地盤)接受教皇的加冕,被封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當然後世一般省略德意志),此即為第二羅馬。這個“神聖羅馬”是一個鬆散的邦聯式國家,它名義上統治西歐近千年,直到戰神拿破崙打到維也納城下推翻它。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西歐唯一可以使用emperor這個稱號的君主,它由選帝侯選舉產生,由教皇加冕認可,幾乎無實權,因此這個神聖羅馬帝國可以被認為是教皇和封建領主們(國王、大公、主教們)共治俗世西歐的妥協產物。簡單說,在西歐,皇帝只能有一個,那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國王之類的領主可以有很多,國王名義上效忠皇帝,正如騎士效忠領主。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

    羅馬帝國倒在廢墟里了,但後世假借羅馬帝國之名的皇帝們又站起來了。

    再說中國。“皇帝”一詞被認為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創舉,“德高三皇,功蓋五帝”,統一中國的秦始皇除繼承傳統中國最高統治者的“天子”稱號外,自封“皇帝”,後世因之。

    皇帝者,天子也。天之子,代天牧民,統御萬方,因此只能有一個皇帝。即使發生分裂,多帝自立,最終必將統一,皇帝只能有一個,這一點東西方完全一樣。

    這就要提到古代中國的貴族爵位制定了。按照周禮,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各封爵各自有采邑或封地,有自己的官僚體系和獨立經濟。後世雖對封爵的權利和封地等有損益,但基本繼承周禮。

    在皇帝制確立之後,為了安撫親貴勳戚和功臣良將,各朝在傳統的公侯伯子男之上增添了名為“王”的爵位,位在公侯伯子男之上,皇帝之下,一般分為親王和郡王。與西歐相同的是,此時的王也要效忠皇帝,對皇帝和帝國負有義務。不同的是,中國的王的權利來源一般來自於皇帝的賜予;而西歐的王的權利來源來自於自己的血統、采邑、騎士的效忠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東亞傳統的朝貢體系下,中國周邊番屬國的國君理論上也是中國的“王”級別,一般由天子冊封其為親王或郡王,在屬國代天牧民,如明朝的越南、朝鮮等。

    朝鮮世宗大王李裪,服五爪龍袍,為明郡王服制

  • 9 # 解qinghao

    帝國一般具有三個特徵:

    1、統一且遼闊的疆域。

    面積小或者是割據政權、非大一統政權不能稱為帝國。

    2、高度中央集權或君主專制。存在民主政治的不是帝國。比如羅馬共和國,是民主共和政體,具有最高權利的執政官(例如凱撒)。周朝不是不是中央集權,而是實行分封制,所以也不是帝國,只能是王國。

    3、向外擴張。比如宋朝就稱不上帝國,當然也不是一個大一統政權。

  • 10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狹義的王國和帝國都是君主國,只是君主的稱謂不同:王國的君主多稱國王(英文king),帝國的君主多稱皇帝(emperor,也有的稱為可汗、蘇丹、哈里發、奧古斯都等等,但這些音譯詞其實都可以翻譯成皇帝)。那麼王和帝有什麼不同呢?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統一中國前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名義上都是周天子冊封的諸侯,不要說稱帝,連稱王都是一種僭越行為。各國君主根據周天子冊封的爵位分別稱公、侯、伯、子、男。隨著周天子權力的日益式微,楚國率先稱王,到了戰國時代七雄相繼稱王,這時的戰國七雄可以被視為是已獨立於周王室之外的獨立王國。秦始皇統一華夏後認為自己的功業超過了歷代君主,直追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於是從秦始皇開始中國君主開始稱皇帝。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歷史上的帝國其實是指的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郡縣制國家,而王國則是在特定歷史時期由中央政府冊封的王爺所領有的封國。嚴格意義上而言:秦以前的夏、商、周都不能算作帝國,因為夏、商、周實行的是分封制,君主稱王而非稱帝。而所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一開始連王國都算不上,只是後來隨著勢力的增長逐步過渡為王國,秦國更是在過渡為王國後又進一步崛起成為帝國。

    秦以後的漢、隋、唐、宋、元、明、清等大一統王朝可以稱之為帝國,而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樣的分裂時代嚴格意義上是不能稱之為帝國的,雖然這些分裂時代各政權的統治者都自稱為帝,但根據中華傳統帝國的定義: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當有多個並立的皇帝時其實都不是貨真價實的皇帝,當然在他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相當於是關起門來當土皇帝。

    歐洲歷史上的羅馬帝國大致類似於中國的秦漢帝國,幾乎囊括了當時歐洲所有文明地區,所以羅馬是當之無愧的帝國。隨著西羅馬帝國的覆滅,歐洲進入分裂動盪的中世紀。這時取代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各部族在原來西羅馬帝國的疆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日耳曼王國,這些王國中勢力強大的也有心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一統歐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歐洲各國也形成了一條關於帝國的認證標準:誰能入主羅馬城接受羅馬主教冊封為羅馬人皇帝才能算是貨真價實的皇帝,如果只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終生未能踏足羅馬城,那隻能算是王國而非帝國。所以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歐中世紀嚴格意義上只有獲得羅馬教廷認證的神聖羅馬帝國可以名正言順稱帝,其它國家是不能稱帝的。

    其實當時的歐洲和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類似:王國內部又分封有許多貴族封地,中國人在翻譯歐洲的貴族爵位時直接就套用了春秋戰國時代的公、侯、伯、子、男這些名稱。所以今天的歐洲有盧森堡大公國、摩納哥大公國,這是因為他們的國家元首連國王都算不上,而是由國王冊封的公爵。其實在中世紀公爵之下還有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以及騎士領地,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來連盧森堡、摩納哥這樣的公國尚且不大,我們可以想象如果當年的侯爵國、伯爵國、子爵國、男爵國以及騎士領地能有多大。

    從中國和歐洲的歷史來看:帝國應該是疆域足夠遼闊到能將同文同種同質的整個文明體系包納其中的,統治或支配民族眾多,擁有極大的國際影響力的君主國;而王國及其之下的公國、侯爵國、伯爵國、子爵國、男爵國以及騎士領地則是侷促於某一地區的君主國。照此標準判斷:西方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中東地區的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等等都是當之無愧的帝國。

    但其實關於帝國的定義至今還不能說是絕對明確的:按我們剛才的定義在東亞文明體系內就應該只有一個帝國,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以朝貢體系的方式確立了自己作為東亞唯一帝國的地位,周邊鄰國自己關起門來稱帝者有之,但在中國面前基本都稱王而不敢公然稱帝。但有一個國家例外——日本始終堅持稱天皇,這實際上是對中國的帝國身份和朝貢體系的否定,那麼稱天皇的日本算不算一個帝國呢?甲午戰爭後李氏朝鮮斷絕了和中國傳統的朝貢宗藩關係後也自稱大韓帝國,這幾乎就是一個笑話了。

    進入近代後在歐洲也出現了這種國家名號和實際的脫節:由於中世紀的西歐只有神聖羅馬一個正式帝國,其它國家的君主長期稱國王。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都已具備了一個帝國的疆域體量,但這些國家的君主卻依然稱國王。所謂大英帝國是人們形容其國勢之鼎盛,但大英帝國自己所使用的正式國號卻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與此同時原本稱帝的神聖羅馬帝國卻深陷分封制的泥潭,這個所謂的帝國分成大大小小三百多處貴族封地,以致於伏爾泰戲稱:”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它甚至壓根算不上一個帝國。“而美國的誕生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美國首創民主共和制度,從狹義的觀點來看美國作為非君主國自然不是帝國,但它卻具備一個帝國的龐大體量,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來看它都具有遍及全球的巨大影響力,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美利堅帝國。

  • 11 # 蘭臺

    帝國和王國區別有很多,但是最大區別是王國裡國王和國民是自己人,而在帝國,臣子與臣子之間才是“自己人”,皇帝超然於所有臣民之上,是所有臣民的“父親”(君父)

    我們可以用中國春秋戰國和大一統之後來舉例子。

    戰國時期秦國頒佈的逐客令最能體現王國接近單一民族國家特點。

    逐客令秦人興國,唯秦人之力也。六國之客,竊秦而肥山東,壞秦而利六國。若嫪毐、蔡澤、呂不韋者,食秦之祿,亂秦之政,使秦蒙羞,誠可惡也!更有水工鄭國,行南韓疲秦奸計,入秦與呂不韋合流,大興浩浩河渠工程,耗秦民力,使秦疲弱,無力進兵,無力克旱,以致天怒人怨釀成大災。是可忍,孰不可忍!唯六國之客心有不軌,行做間人,國法難容。是故,秦國決意驅逐山東之客。自逐客令發之日,外邦士商並在秦任官之山東人士,限旬日內離開秦國。否則,一律以間人論罪。”

    蔡澤、呂不韋這可是在秦國擔任過丞相的人物,但是在秦人眼裡都是“外人”,是“六國之客”;甚至當時就在秦國擔任丞相的李斯都在被驅逐之列,所以他寫了聞名後世的《諫逐客令書》。

    其中有這麼一段“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就連擔任丞相的李斯自己都認為自己對於秦國來說是“客”。

    在這裡,不管李斯這些人付出多少努力,在秦始皇心目中,這些外國引進的人才始終是“外人”,土生土長的秦華人才是秦始皇的自己人。

    而大一統之後這種局面就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皇帝以下各族平等,這就是所謂的“天下皆為朕之子民”。

    比如漢武帝時期的金日磾,本是匈奴王子,但是得到漢武帝重用,後來竟然成為了漢武帝的四位顧命大臣之一;滿朝文武沒有誰覺得金日磾是客,金日磾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是客,他認為自己是漢武帝的臣子。

    認為天子應該“四海如一”,表現更明顯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一次,大臣楊憲將李文忠的戰利品即元順帝嫡孫買的裡八剌獻給朱元璋,想讓朱元璋用他來作獻俘之禮,但是,卻被朱元璋批評教育了一番,理由是:買的裡八剌是前朝後代,不能殺他。之後,群臣用唐太宗李世民的例子試圖說服朱元璋,朱元璋卻用唐太宗用於獻俘之禮的是王世充,而非他的子孫後代頂了回去。

    最後,朱元璋在好吃好喝地供養了買的裡八剌五年之後,甚至,以體恤買的裡八剌的思鄉之情,派遣兩個老宦官將他安全送了回去。

    這故事裡明朝大臣看待北元還是如夷狄看待,而在朱元璋這個皇帝眼中元順帝嫡孫買的裡八剌不是夷狄,而是前朝皇室,也是自己的臣民。明朝大臣們以為自己和朱元璋都是漢人,是自己人;而在朱元璋眼中,大臣們和買的裡八剌這個蒙古人才是“一家人”,都是他的臣子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控股多少就有控股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