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年馬上就要到了,窮竟是是過農曆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有人說北方過二十三,南方過二十四,為什麼?
8
回覆列表
  • 1 # TT生如夏花

    “臘月二十三,灶神爺上青天。”小年便是民間祭祀灶王爺的節日。過小年時,人們都有祭灶王、掃塵土、貼窗花等習俗。時光如白駒過隙,我們即將迎來2017。農曆春節是全球華人的節日,而小年是春節的前奏。那麼,2017年的小年是哪一天?

    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2017年小年時間則是:2017年小年為1月20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星期五。

      小年的由來

      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小年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關於祭灶,還有一個傳說有關,由於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爐灶,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駐一位灶神來監督考察這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小年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每家每戶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有歡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儀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

    小年習俗

     1、祭灶王

      古時臘月二十三日,宮庭用黃羊祭灶,這種祭灶禮儀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民間祭灶則用糖瓜、關東糖、糖餅等供品,以祭灶君;用清水草料祀灶君之馬。相傳灶王每到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向玉皇大帝票報人家善惡。家家戶戶於二十三日更盡時,在院內立杆,懸掛天燈,由男主人跪拜,祝以隱惡揚善之詞,嚴禁婦女主祭,婦女只能在內室掃除爐灶。祭完之後,將灶君神像揭下,與紙元寶等一併焚燒。

      2、掃塵土

      掃塵土即掃年,實際上就是進行家庭環境衛生的清理。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傳統上,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3、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4、貼春聯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

      5、宜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 2 # 臨汝一子

    這個真的是因地而異,而且不能說南方還是北方了,我這樣說吧,我的家鄉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鄉鎮不同或者村莊不同,小年的日子都不一樣。我們鎮一直都是臘月二十五過小年,後來上了高中才知道我們市區北邊鄉鎮唱凱是臘月24過小年,但我們旁邊有個鄭村卻也是24,反正就是很亂,南方的村莊又大多獨姓,我們村全部都姓饒,旁邊村都姓鄭,所以我感覺又似乎會與姓氏有關,但目前主流的應該是24過小年,23的也有,25的也有,不過其他的日子目前倒是沒聽過。

  • 3 # 李大俠讀武俠

    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送灶王昇天。祭灶神為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為夏祭,後改為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為灶”。古祭灶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鱉祭六”之說。

    簡介,依照中國漢族的傳統風俗,陰曆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稱呼,恐怕是因為再過幾天,作為“大年”的春節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罷!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臺附近牆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神龕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奏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子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小年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在山東部分地區小年為臘月二十二。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由於華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儲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儲存食用。所以對華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裡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 4 # 騎士悠然行

    二十三兒,炕鍋貼兒。二十三兒,放小鞭兒。農曆二十三應為小年,這天是晚上過的,家家戶戶要吃火燒兒饃,飯前祭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同時,放一小掛鞭炮,以示喜慶。

  • 5 # 長青2020

    感謝樓主發問、邀請。頂,贊夏花。用心來作釋、答。說一點。相傳(只能說)。玉皇大帝,沭露萬物生靈。二十三日(農曆)分派各路仁者(神仙)下凡人間。維護眾民之靈。撿查人間小仙監職之責。根據其管轄範圍職責,分別先後上天洰報於大帝凡間生靈慨況。所以,才有“元霄"送燈之說。

  • 6 # 一粒魚蛋在說話

    #丁酉新春#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乏搐催誹詘賭挫澀旦績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7 # 搞笑滴

    當然是臘月二十三嘍!“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這一天灶王爺要把這一年的情況向玉皇大帝彙報工作。這天得給灶王爺上供品,主要得糖瓜一類的甜果,把灶王爺嘴巴抹甜,他才會向玉帝說你的好話,保佑你全家平安如意。“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嘛!從這一天小年開始拉開了春節的序幕。

  • 8 # 毛疙瘩5

    哈哈 , 我從不在乎什麼大年小年的。 我只儘量的把一年365天的生話調理的營養健康。就行, 我對什麼節氣都無所謂。

  • 9 # 西山詩家國

    臘月廿四才是我們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的小年!已經過完‘臘月23小年’的朋友,你們知道各地的小年’日子為什麼不一樣麼?

    其實,我也納悶著呢!

    都是華人為什麼‘小年’日子不一樣?哪一個又是正統傳承呢?

    今天,西山詩詞客就帶你走進浩渺博深的歷史,一探“小年”的源頭。

    河南鄭州的朋友會說:”小年是臘月23。“

    安徽淮北的朋友就反駁了:”小年是臘月24!“

    江西崇仁的朋友說:“小年明明是臘月25嘛!”

    山東濟寧的朋友會很奇怪,說:“正月12才是小年吧!”

    其他外省的朋友這時候也會七嘴八舌的擠進來,有的說正月15是小年,有的說臘月29是小年,還有的把除夕當小年......紛紛為本地的‘小年’來正名!

    大家這麼一爭論,突然發現‘小年’不一樣的地區居然那麼多,而且好像和地域也沒啥關係。於是,乾脆咱們大家輪流過小年,接力傳遞新年的喜慶氣氛!

    可是,任何傳承都有根源,為了不迷茫,我們還需要從源頭探究。

    ▲既然祭灶是小年的儀式,那麼,我們就從‘祭灶’和‘小年’的關係來探究,按照“小年這一天是祭灶的日子、是中國年的開始”這個原則來分析,以分辨出哪些地區的小年才是正統傳承,從而明確哪一天才是真正‘小年’。

    小年的傳說來歷有很多,宋朝始定!

    ▼灶神傳說和古曆法結合,形成了祭祀禮儀

    東漢班固在《白虎通》中說:“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也“

    看了這段話,很多人都理解為:祭灶的日子是在夏天。

    其實,班固是說:先秦等古代夏民族的祭灶禮儀以‘拜火’為主,所以能夠生生不息。

    早在先秦時期,人們把食物和火聯絡在一起,原始的‘拜火’崇拜慢慢變成以‘祭灶’為主的崇拜,並漸漸演化為一種祭祀儀式。隨之,灶神、灶君又慢慢地被具化出來,從圖騰信仰演變成神話信仰,於是,最早的神也就誕生了。

    淮南王劉安《淮南子·禮論訓》中說:“炎帝作火,而死為灶。”

    國家大事,在祭在祀!因為,祭祀必須是固定時間。

    但是,在上古時期,天文學的進步又影響著曆法的修訂和完善。先秦至漢,在這過程中出現了夏曆、三統曆、四分曆、太初曆、新四分曆等等曆法,它們更替的頻繁,記錄混亂,讓後人模糊了‘祭灶’的時間。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制定了《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以12月為歲末,祭祀活動放在12月,這和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曆基本一致。

    所以,東漢泰山太守應劭考證了班固的《白虎通》等經書,在《風俗通義》中說:“孟冬之月,其祀灶也。”

    從此以後,‘祭灶’的時間基本被固定在臘月,也就是一年的歲末。

    ▼祭灶與小年逐漸合併

    這說明在東漢時期的湖南、湖北一帶,祭灶的日子放在了臘八,但沒有明說是小年。

    這說明在那個時期的河南一帶,祭灶的日子也放在了臘八。

    這是第二個在傳記中明確‘祭灶’日期的古代文獻,並明確了灶神是臘月25日上天庭彙報一年的大小事項。

    在此之後,隋唐時期沒有祭灶的記錄,直到宋朝,在范成大的一首詩中才又一次體現出祭灶這一天就是臘月24日。

    范成大《祭灶詩》: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小年日期的考證記載

    這裡的‘臘明日’就是臘月初九,這一天雖然被稱為小年,但並不祭祀灶神的,而是敬謝‘天地君親師’。

    顯然,這裡的小歲就是小年,而小年的日子是冬至這一天,也就是在11月裡面。

    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到了南宋,周密也說宮中以臘月24日為小年,臘月30日是大年,也就是除夕。

    ▲所以,從古代關於‘祭灶和小年’的記錄文獻來看,直到南宋時期,臘月24日才真正稱作小年,並和‘祭灶’儀式合二為一。

    在《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有記載:“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

    因此,直到清朝乾隆時期,臘月24日還是小年,傳承有序。

    只是到了乾隆後期,因為國庫財力吃緊,才把臘月23的‘祭天’和次日的‘祭灶’儀式合併在了一起,小年也跟著改成了臘月23日。

    小年的不同劃分標準

    單獨按照地域來劃分‘小年’是不準確的。因為‘小年’這一天不僅牽扯到歷史變革、人文情懷,還受到習俗、行業和政治的影響。

    ▼按照地域來劃分,一般來說南方的小年是臘月24日,而北方小年是臘月23日。

    ▼按照曆法劃分,老黃曆的小年是臘月24日,而萬年曆的小年則是臘月23日。

    ▼按照古代習俗來說,官家是臘月23,民間是臘月24,而在水上討生活的則是臘月25。所以,又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

    ▼按照行業劃分又有另外一種說法,叫做‘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說有功名的人家都在臘月23日過小年、老百姓是臘月24日,而道士和尚則是臘月25日。

    ▼還有的地區,比如靠近沿海的江浙滬一代,把臘月29稱作小年;四川和貴州部分山區,把臘月30日當作小年;南京一代,把正月十五當作小年。

    但是,總得來說臘月23、臘月24兩天仍是主流認可的‘小年’。而小年日期之所以不同,其實,我們可以很容易推測出來。

    南宋遺族較多的南方地區,以及受清朝政權影響較弱的地區,仍沿用‘臘月24為小年’的習俗。

    而受清朝政權控制比較強的地區基本都在長江以北,比如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和安徽部分地區,因此都改為‘臘月23日為小年’的習俗。

  • 10 # 婚道

    民小年,是民間祭祀灶君的節日。據說這一天灶王爺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家功過,過小年要送灶就是送灶王爺起程,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嚮往,期望全家平安吉祥,萬事如意。

    小年的時間叫法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因此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中國北方把臘月二十三叫小年,南方則把臘月二十四叫小年。過小年一般要吃餃子或甜食、糖果。 同時擺上餃子或甜食、糖果上供給灶王爺,因為灶王爺要上天述職,為的是讓灶王爺平安到達,然後嘴甜一點,多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以求一年平平安安。

  • 11 # 老梁冷眼觀天下

    我是河南三門峽的,算是北方人。到了臘月,距過年就不遠了。當地有句俗語叫:“臘月廿三,送灶爺上天",意即臘月廿三是小年,要打掃除,把屋子整理乾淨,做祭灶饃,並且在天黑前吃。

    至於南方廿四過小年,我對南方風俗習慣不瞭解,也就無權回答。

  • 12 # 言勸

    2019年1月28日,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為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又稱灶王節、謝灶、祭灶),民間稱為過“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送灶王爺昇天。

    這天,因為是送灶王爺昇天,所以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印風面”。東北三省興吃“灶糖”,這是一種麥芽糖,取意“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昇天”。

    古時候祭灶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鱉祭六”之說。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二十五。地域也有區分,北方過二十三,南方過二十四,江蘇南京還把正月十五當小年。

  • 13 # 陳殿江

    北方人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過去這天是祭灶的,我見過灶王爺的畫和對聯,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下界保平安。橫聯:一家之主。過小年需送灶王爺上天,也是圖吉利,灶王爺嘴上不要忘了抹些糖在上邊,意思是賄賂灶王爺彙報時要說好聽的,嘴甜點。當然人也是要借光吃點灶糖,也取嘴甜之意,從過小年起直到二月二龍抬頭,無論大人小孩見到親戚朋友都要說吉祥話,拜年話,以取吉祥之意,也算是給灶王爺長臉,不管怎麼說,灶王爺在天上給你說好活,你不能打臉。只是現在這些傳說真的變成傳說了,一些年輕人也很少見祭灶之事,也沒見過灶王爺什麼樣子了。但過小年的傳統還在,這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希望發楊光大。勿忘傳統。提前順祝大家新春快樂。謝謝。

  • 14 # ymj588888

    我是東北人,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也就是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的時候,俗稱灶王節。所以說我們東北人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 15 # 春韻劉姥姥

    馬上過小年了,究竟是農曆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2019年1月28號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是小年。

    我們北方人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

    我小的時候,記得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的要包餃子,要做豐盛的飯菜。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

    這天要給灶王爺上貢品,給灶王爺磕頭燒香,然後揭下灶王爺的神像,拿火點著嘴裡念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

    大年三十要重新貼上一張灶王爺的神像。貼這張神像嘴裡念道:灶王爺回宮降吉祥。

    文革後這些迷信活動都消失了。

    舊社會小年這天,是在外面做買賣的人返鄉回家的日子。有句話說:臘月二十三做買賣的收攤。可能是交通不便方便,路上也要好幾天。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打掃衛生,收拾家,買年貨。忙裡忙外喜氣洋洋。忙忙活活要過年啦!

    臘月二十三過了,我們這裡親戚們開始送禮了。小輩子給長輩送。我有一個小舅舅。我過幾天也要到舅舅家送禮。

    大家都是忙著累著快樂著!

    我們的生活充滿Sunny!

    我們這裡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不是小年。

  • 16 # 青年剪刀手

    關於這個問題,還是相對好回答的,中國面積廣闊,南北方差異大,這不僅體現在生活方式、更體現在風俗文化。風俗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各地的差異,而小年的說是臘月二十三和臘月二十四都是對的,這個要看在什麼地方了。

    小年是過年的開端,小年又叫:祭灶節、謝節、祭灶等。而令人信服的一個說法就是“官三民四”即是:為官的人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而普通民眾過小年則是臘月而二十四,這種過節都要劃分等級的日子在封建社會是在正常不過的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祖國統一,各地文化交融,逐漸演變成北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江浙滬地區也把大年的前一天稱作小年。但也因為各地文化有差別,在小年這一天進行的活動也是不同的,但都是大同小異。

    主要的活動

    1、祭灶

    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說的對就是在小年夜這天晚上進行祭灶活動。從這一天開始,年關正式開始。

    2、灑掃庭除

    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大家普遍會在這一天進行打掃衛生,灑掃庭除,為了新的一年美滿開始。

    所以,綜上所述,最正確的說法就是:中國廣大北方地區小年是臘魚二十三,南方地區小年是臘月二十四。

    2019年1月21日 申城

  • 17 # 楚陽巷

    我們這個地方大部分村莊的風俗(河南省周口市),過小年是農曆臘月廿三日,與我村相距僅僅三里的五營張寨,過小年就是農曆臘月廿四日。為什麼?說起來,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呢!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我們這一帶天塌地陷,待一切歸於平靜之時,千里沃野,地廣人稀,於是,皇上下令整村遷徙。據說,我們這一帶的人,都是由山西大槐樹那一帶遷徙過來的,還有人說是從山東大棗樹那一帶遷徙過來的,無論是何時何地遷徙過來的,已經無從考證,反正都是外來戶。當人們逐漸安居樂業之後,有本地姓張的弟兄五人,外出做人意,從江南迴歸桑梓,天塌地陷時,他們躲過了一劫。現在,回到故鄉,故鄉已經面目全非,於是,弟兄五人隨處找到幾處地方,算是暫時定居下來。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五營張寨,即五個張寨。起先,外來人與本地人同樣過小年是農曆臘月廿三,但是,姓張的本地人,每逢年關,就災病連連,請高人指點,原來是過小年不當,應改為臘月廿四,方能保護本地人平平安安。

    有何為證?脫掉鞋看腳小指,本地人與外轉人確實不一樣。遷徙過來的人,腳小指趾蓋不完整,發軟,用手指一摳,就能夠扯去趾甲。而姓張的本地人,腳趾蓋硬且大,與外轉人有明顯區別。在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過小年的那一天,家家祭灶,用糖抹在灶上,意欲行賄封口,乞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間百戶的代言者,一年到頭,家家戶戶的實際狀況,他最知底,誰家窮富,誰家尊天與否,他老人家全部知曉。每年的小年廿三(或廿四)都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工作,大年初一五更時再次回到人間,所以人們在給灶王爺的畫像配的對聯是"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去,初一五更回"。有的對聯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

    說到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祭灶禱告時,切莫忘記禱告灶王奶奶。為什麼?你想啊,灶王爺在二十三日(或二十四)去昇天彙報工作之前,灶王奶奶的枕邊風也是至關重要啊!

  • 18 # 大鵬飛歌楓醉美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不管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都是小年,這沒有什麼錯的。

    本人從小到大,始終都認為而且深信不疑的覺得臘月二十四才是過小年的,但後來才明白了,原來臘月二十三也是過小年。主要是中國南方北方有不同的過法而已。

    南方人都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小年,小孩過年,大搞衛生,迎接新年。而北方人是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就過小年的。

    其實,這不更好嘛!南方人在北方的話,小朋友可提前一天過小年,過了這天明天繼續過。那假如你是北方人在南方的話,雖然當地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那按照北方習俗也可以自己先過呀,接著第二天再過多好啊。大家多開心哦。祝大家開心幸福過年吧!

  • 19 # 騎著馬鞭走天下

    荷花香102495856

    農家3.買賣4.王子過5臣過6.屁精王八賊都在最後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所在的企業就你們的感覺是實實在在經營還是稀裡糊塗經營,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