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級心理諮詢師高莪
-
2 # 怕冷的搶匪
其實這種狀態不用過於自責,因為越自責這種情緒越會反過來加重!首先要知道我們的大腦是能不動腦就不動腦的運作機制,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在舒適圈生活,越過舒適圈就會覺得不舒服!另外,人們都不想失去已經得到的。這兩種原因就導致了大部分人雖然對現狀不滿意,但是很難改變的源頭!那怎麼辦呢?如果真的想改變,首先可以每天做一兩件曾經沒有試過但並不太難做的事,先讓自己別有那麼大壓力(比如做頓飯),否則壓力太大或者目標很難實現的事情自己根本沒動力去做,這是會更有挫敗感!當你經常做一些小事,不斷的覺得自己的自信和自尊水平得到提高時,你做事情的動力會更強!這個方法就難在太過簡單而往往讓人很難堅持,試著做一個月你會發現你真的願意主動去解決很多問題喲!
-
3 # 一點心理學
對現狀不滿意,但是又脫離不了現狀,只是因為現在你的能力還撐不起你的夢想。
欲戴CROWN,必承其重。你已經認識到了現狀的問題,但焦慮沒有用,要付出實際的努力,這個過程不會那麼簡單。
與其焦慮,不如做一點自我分析:你的長處是什麼,擅長什麼?除了現在的工作,你還能做什麼?
如果能找到答案,在工作之餘做起來。現在有很多“斜杆青年”,意思是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的一群人,他們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比如,有人的主業是HR,副業是攝影師,是營養師等。
如果你暫時看不出自己能做什麼副業,那麼,你有什麼興趣愛好,把愛好發展一下,說不定有新的出路,至少能有效地緩解焦慮。就像有人愛養多肉,自己養得非常好,發展到後來教別人養,賣多肉,也做成了大事業。
關鍵是要多嘗試,不要只是空想。
另外,主動找優秀的人學習取經。別人如何能做到,而自己不能,差距在哪裡?
再就是,不要放棄。任何人想超越現在的生活,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而且努力不一定短期內能見到成效。很多人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覺得迷茫,看不到希望,所以放棄,而其實,越是沒有方向,越是要堅持。
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每天堅持做,也能產生複利效應。選擇正確的領域,選擇適合自己現狀的領域,明確自己的目標,然後全力以赴。
-
4 # 醒悟人生75069606541
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但又離不開現狀。說明雖有慾望缺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吧!咱們空想是解決不了現狀的,即使有機會了那咱也得勝任才行,所以因該默默的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等待時機,成功需要先付出才會看見朝陽。
-
5 # 曲奇味的氟西汀
焦慮並不是一個垃圾情緒。這是一種情緒訊號。
對現狀的不滿意讓你產生內心的焦慮,說明你的內心機智是健全的。如果現狀明明不適合生活,你依然很滿足,懶得改變,這才是一種心理疾病。
那麼我們說情緒是一種訊號,而不是垃圾。這個焦慮的訊號就是在釋放一個資訊,你需要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
現狀之所以叫現狀,它裡邊有現在倒下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狀態只是這一段時間才會有的。
要麼你保持耐心靜待改變,要麼你鼓足毅力做好心理準備去主動改變。
沒有不可能改變的現狀,除非是時間未到。
-
6 # 奔跑747803
這是惡性迴圈。當你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夢想,只有繼續加油。有句話送給所有人願共勉――努力到竭盡全力,拼搏到感動自己。
-
7 # 停一停思變君
這是一個關於目標的問題。
人無遠離必有近憂,古人早已給我們指出了問題,有了長遠的目標,我們就不會盲目,同時也就會勁兒往一處使,達到目標,就會有優越感,焦慮也就慢慢地消除了。
下面就說下,如果給自己定目標。
短期目標短期目標不要給自己定的太高,要訂的低一點,因為短期目標作用就是一步步給你樹立自信心,讓你比較容易實現。
完成目標要記著給自己獎勵,比如看場電影、短途旅行等,犒勞下自己,同時也是釋放壓力的時候。
逐步對目標的等級提高,慢慢加大難度,這樣循序漸進,你的自信就來了,焦慮也緩解了。
長期目標長期目標就是人生目標,這種目標會使你內心不再感到迷茫,不再畏懼寂寞,是慢慢人生路的一盞明燈。
長遠目標最好和自己的興趣愛好捆綁在一起,不關乎利益,讓它成為你內心的一個朋友,時時陪伴著你。
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的就是社會興趣,要建立在積極的意義之上,這樣也可以釋放內心的壓抑與能量。
最後提醒下朋友,不要小看焦慮,焦慮處理不當會引發好多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症等,一定要學會釋放心中的壓抑,可以多跑步,多看書等。 -
8 # 草草影視
對自己現狀不滿意,但又離不開現狀,我只能說感同身受。
如果說努力學習,我覺得太過籠統,可能您自己也想這樣,但主要是不知學哪方面,有沒有這種感覺?您都已經在這裡提問了,那麼不如從現在開始學習自媒體,不懂的就搜一下,有很多領域,能學到很多。
-
9 # 情感美文八七小妖
想要有朝一日脫離現狀,就要在現狀中更加努力。確定人生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擠出來時間去向著目標努力。
我有個好朋友,在公司的一個崗位上做了好幾年,沒什麼發展,還很辛苦。可是迫於家裡父母身體不好,她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小城市工作又很難找,她只好繼續著討厭的工作。她立志想考事業編和公務員,於是每天早上五點鐘起來學習,八點鐘上班,晚上下班還要學幾個小時。把能用的時間全部都用上了。終於在去年考上了事業編制,擺脫了自己討厭的現狀。現在的她看起來比以前開心了許多。
所以說,如果你定好了目標,付出了努力,討厭的現狀只是一時,你終究會對它說再見。但是一直自怨自艾,很痛苦,又每天安於現狀,不去努力,不去爭取,那就只能一直再現狀中掙扎。
-
10 # 稻丁亞村
不要陷入別人成功的故事裡,而迷失了自己要去的方向,如果感到焦慮,就學會做你自己,因為其他人已經有人在做了。
-
11 # 心覺
人的一生,多被煩惱困擾,佛家雲:煩惱即菩提。為什麼說煩惱就是菩提呢?原來,所有的答案都在問題裡,只要你清楚描述困難,那麼你就能找到答案。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你的情緒——焦慮。是何因導致的焦慮呢?——是對現狀不滿,又離不開現狀。為何不滿呢?——是並非100%如你心意,比如只滿意了你60%吧。為何離不開呢?——原來它又給予了你另外的40%。湊成了現在的100%,也就是你不滿意又離不開的生活。
你想拋開這40%去外界追求所謂的滿意,但你又不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因為畢竟這40%相對來的輕而易舉。
不知道你發現了答案沒有,焦慮原來就是因為只想要好的,而不接受不好的。
其實,生活本就是苦樂參半的,我不壞,怎麼才能體現你好?我不黑,如何才能顯示你白?
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答案,你就去看大自然就好,它永遠無私的包容著萬事萬物,而為何我們的心胸只想接受自己喜歡的呢?給你的建議是:
生活成就了現在的你,如果不滿,那就去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我想你這裡提到的離不開,並非不想離,而是不捨得離開,如果不願意離開,那就做好現在的角色。
知足 才能常樂!
-
12 # 大師心理
對自己的現狀不滿,又離不開也輕易不敢改變現狀,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趨避衝突。建議您在以下幾個方面做點功課:
一、合理評估自己的現狀。去科學評估一下,你的現狀,能不能發揮個人能力?所得所獲能不能滿足個人生活、事業需求?你不滿足的點有哪些呢?
三、有沒有更高更理想的追求?也要用心想一想,到底自己有沒有更加理想的目標追求?是不是有一個更為遠大的方向?這個追求這個方向是不是清晰可見的?是不是有實現的可能性的?
四、對理想目標評估風險。如果有一種更大的追求在眼前,就對他進行一番風險評估。我們說“投資有風險”,拋開現狀,走向一個新的領域,也需要進行方方面面的投資的,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去看看這個風險有多麼的大,有沒有規避掉這些風險,或者說突破這種風險的可能性?
五、找到制約著自己有可能成功的點。制約你成功的點有哪些?來自於身體方面?智力方面?資源方法?資金方面?把這些方面一一的列舉。
六、有沒有實現更高理想的可操作性強的方法。面對上述風險,上述制約自己的點,有沒有一些可以突破的,可操作性很強的方法呢?把自己的方法也列舉出來。去進一步評估他們的可操作性,評估其安全性。遙望星空一定要腳踏實地啊。
七、付出你的勇氣與行動!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果前邊的一切皆有可能,你就開始你的行動吧。無需糾結,去進行一番勇敢的冒險和突破吧。
八、如果還是沒有勇氣與行動,那就心安心得老老實實呆在現狀裡吧,從此以後,別再作任何糾結了。因為糾結久了,就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啊。
-
13 # 心理諮詢師海霞
您提到的困惑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但又維持現狀,止步不前,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先分開來看待這個問題,先說您的現狀。
您提到了不滿意,想改變,但是是否存在著目前的現狀,還可以維繫的問題?因為如果目前的現狀都維繫不下去,就不是您思考是否改變的問題,而是您不得不改變的問題。
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對現狀不滿,但是沒有任何改變的行動,李佳琦曾經說過,什麼時候人的行動力是最快的呢?那就是後面有虎,前面有肉的時候。
所以你要看一下自己的老虎在哪裡?自己的肉又在哪裡?
也就是說,你的反向刺激在哪裡?你的正向刺激又在哪裡?透過雙向的刺激來找到自己,不得不改變的動力。
簡單地說,就是如果你一直這樣繼續下去,會造成什麼樣的讓你無法承擔的後果,這是反向刺激。
在腦海裡勾畫出未來你想要的生活的樣子,然後倒逼自己成功,這是正向的刺激。
不同的人反向刺激和正向刺激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但大部分人都是反向刺激,效果更好一些。
另外,在您的這個問題的背後,老師想和你一起覺察一下,很多人現狀不太滿意,卻不想改變的原因,除了上面我們說到的內動力不足的問題,還有可能是因為不改變帶給你某些好處
比方說你可以悠閒懶散自在的生活,而你也沉浸在這種舒適的表象之下,無法自拔。
還像溫水煮青蛙的狀態,煮煮的時候讓你比較舒服,但如果人生一直沒有成長,一直沒有變化,就和煮熟的青蛙沒什麼太大的分別,想一想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結果是你無法承受的呢?
希望老師的解答能對您有一些啟發。
-
14 # 心理學老師魏廣東
這個事兒我是經歷過的。
以我的經驗看,你之所以沒有改變現狀,是因為現狀還沒讓你痛苦到難以忍受。
如果說現狀讓你痛苦的難以忍受話,你肯定會有一天會離開現狀的。
所以說這就是一個自我衡量的過程,哪一個對我們更有利,我們可能會趨向於哪一個。
現在既然還沒有痛苦的那個非得離開的程度,那我們不如先適應於現狀,與此同時,為我們可能的變化做好一定的準備,比如說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積累一些相關的那個經驗。
-
15 # 雲上饞屋
(我就是鄉間一株小草而已)
客觀的說,這種情況是很糟糕的情況,也是很多人的情況。我的看法是:
一、靜下心來想,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自己與這個目標的距離在哪裡,條件是否具備,是目標不切實際,還是條件不具備,還是目標條件基本可以,但自己的努力不夠?
二、世界紛繁,而每一個人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時時要明白自己的渺小,而不要覺得自己有日天的本事。放低自己,不去追尋漫無天際的目標,不去攀比物質多寡,於己無益,焦慮自然減輕。
三、本事是小,成任何事,離不開條件,最大的條件就是時代,即天時。因此,順勢而為,藉助外力。時勢不可違,這是第一。在不違背時勢的前提下,分析自己的其它條件。
四、天時不可違,地利即除時代形勢之外的其它客觀條件,改不了只能適應。而人和是可以創造 的,分析自己的人際關係條件,是不是人際資源數量不夠,層次與目標願意有距離,反思自己如何待身邊過住的人,真心待人,認真處事,從今天起,反思過過,做好後面每一天。隨著身邊人際關係的不斷改善,個人生活的溫暖感受會不斷增加。
五、個人努力的第一要務,是學習。不斷的學習,學習與咱們願景相關的任何知識,努力去實踐。著眼願景,更要著手於眼前,踏踏實實,慢慢改變,累積量變,終有質變。
個人看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
16 # 閱然讀書
一份工作幹6年,我是如何完成從月入3000到收入過萬的逆襲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還是很有發言權的,首先來聽聽我的故事:
我是14年3月份到上一家公司的(今年春節前已離職,目前自由職業),是一家連鎖店,從開始的銷售,一步步做到運營,最後成為中層管理者。
開始的幾年因為職位的升遷,自我成就感比較高,對工作的熱情也很高。但是我一直都不太喜歡那個環境,每個人都特別安逸,後來公司有些衰落,加上自己對本身的工作已經輕車熟路,就開始有種老油條的感覺。找不到這份工作帶給我的價值感。
我本人屬於那種有野心和好勝心的人,愛學習,喜歡有挑戰的工作。後來的工作你們也知道,只會越來越安逸,這與我內心想要的東西發生嚴重的衝突。想離開但是沒有勇氣,在一個地方待久了,迷失的是自己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離開後可以做什麼,突然間感覺除了這份工作自己啥都不會;又想著目前的工作已經很熟悉了,雖然工資低但是做起來毫不費力,換個工作不一定比現在的好。所以你看,雖然我們對現狀不滿意,但是現狀也滿足了我們的很多訴求。
我開始早起,看書寫作利用下班和休息時間學習,發展自己的副業,這一年過得很充實,但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好在結果還不算差。終於經過接近一年的準備,今年年初我提出了離職,目前做自由職業,每天很忙碌,不過都是在為自己奮鬥。
給你3點思考建議01如果真離不開,就停止抱怨,改變自己的心態
很多時候調整心態,用另一個視角重新對待目前的工作,也許會發現事實並沒有那麼糟糕。就拿這個疫情來說,很多時候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工作
對工作不感興趣往往是因為我們做的不夠好,努力改善提升自己的能力。
02和領導協商,調換崗位
一份工作做久了,都會產生厭倦,但是前提一定是你已經將本職的工作做好。可以和領導協商調換崗位或者部門,嘗試一份全新的工作內容。
03腳踏兩隻船開啟副業
不管你是否要離開也不管你對現在的工作是否滿意,開啟一份副業是十分必要的,現在做短影片,自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多一隻手掙錢。
最後祝願你早日調整好心態,迴歸自我。
回覆列表
這個就要依靠自己去改變,
既然是認識到了,這樣很不好
你就應該用理智控制自己,相信自己
不要動不動對現狀不滿,應該自己努力
別人也是努力奮鬥改變現狀的,自信一點!勇敢面對現實,進行自我分析,自我思考,梳理目前現狀,明確目標!相信一定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