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媽蘭萱
-
2 # 鄉村小農人兒
大家好我是小曹,來回答您的問題。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饅頭,饅頭也是人們比較喜歡的一種主食,現在很人在蒸饅頭髮面的時候,還是喜歡 用加鹼的方法,因為放鹼揉麵蒸處理的饅頭,味道比較好吃。但是放鹼也是有技巧的,如果不小心把鹼放多了,會非常的影響到饅頭的口感和饅頭的顏色,鹼放多了也可以用一些方法進行補救的。
方法一
發現鹼放得稍多了點後,應推遲一段時間再蒸,靜置讓其緩醒,儘可能地讓鹼跑掉。如果時間來不及,可把溫度提高到28℃時迅速繁殖,分泌出大量的酵素和乳酸,當與鹼發生反應後能生成一種中性的鹽,這就使麵糰既無酸味,又無鹼味。
方法二
若鹼加得確實很多,可適當加些老面,也叫麵肥,同時要加些生面,重新揉和在一起。因為,在單位體積內,老面多了就會帶老面味,蒸好的饅頭也就不爽口,適當加些生面,就能解除異味,蒸出的饅頭也就光滑鬆軟,清甜可口。按經驗,每加50克老面,需加200克到250克生面。
方法三
若饅頭出籠後發現蒸黃了,可立即將蒸鍋水舀出一部分,然後向鍋內倒進一些醋,再用文火蒸饅頭10~15分鐘後,鹼與酸反應,饅頭就變白,而且不會有酸味。
方法四
蒸饅頭如果鹼大了,首先是面色發黃,其次是口感略鹹,再次是味道難聞。既然是鹼大了,咱就酸鹼中和:往蒸過饅頭的水裡倒上 100~200毫升的醋,把饅頭放回蒸鍋中再蒸 10~15 分鐘。這樣饅頭的顏色就變白了,味道也不鹹了。
-
3 # 味蕾冷鍋
鹼放得稍多了點後,應推遲一段時間再蒸,靜置讓其緩醒。如果時間來不及,可把溫度提高到28攝氏度左右,此時,分泌出大量的酵素和乳酸,當與鹼發生反應後能生成一種中性的鹽,這就使麵糰既無酸味,又無鹼味。若鹼加得確實很多,可適當加些老面,也叫麵肥,同時加些生面,重新揉和在一起。加生面是因為老面多了就會帶老面味,蒸好的饅頭也就不爽口,適當加些生面,就能解除異味,蒸出的饅頭也就光滑鬆軟,清甜可口。若饅頭出籠後發現蒸黃了,可立即將蒸鍋水舀出一部分,然後向鍋內倒進一些醋,再用文火蒸10-15分鐘後,鹼與酸反應,饅頭就變白,而且不會有酸味。
-
4 # 美食匯匯樂
北方人以麵食為主,包子、饅頭幾乎成為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蒸包子做饅頭看似簡單的一項工作裡邊包含的學問可不少,從和麵到發酵再到上鍋蒸,每一個細節都是學問,稍有差錯和處理不當,就會使我們的工作前功盡棄,做出來的包子饅頭不是發酵失敗,出鍋以後起不來死塌塌的感覺,就是一股酸酸的味道很難吃,所以做饅頭蒸包子這項工作必須不斷總結經驗,不斷積累多多的嘗試,經驗多了才可能找出其中的門道兒,記得當初自己學做饅頭的時候做的很難吃,但是慢慢地摸索,各種百度各種查,然後問了好多人,經過無數次的失敗之後終於做出來了好吃又可口的饅頭,所以有句話說的好失敗乃成功之母嘛。廢話不多說了,讓我們直入正題,看看這位小夥伴的疑問。
蒸包子、做饅頭什麼情況下放鹼?
首先我們看一看蒸饅頭的話放鹼的作用是什麼?以前的時候沒有酵母粉,人們做饅頭都是用老面發酵,現在由於酵母粉的產生,人們蒸饅頭做包子越來越簡單了,不用做老面直接用酵母粉發酵就可以了,酵母粉發酵的過程是利用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二氧化碳氣體分佈在麵糰中,使麵糰膨脹從而達到發酵效果。如果發酵不足,做出來的饅頭口感不好,起不來,硬邦邦的感覺,如果發酵過度,會產生酸性物質,做出來的饅頭會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很難吃,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會加一些鹼,把麵糰中酸性物質給中和掉。還有以前的老面發酵法,因為老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菌種比較雜,所以發出來的面都有一股酸味兒,所以用老面發酵的話,發酵完之後也要放一些鹼,中和掉產生的酸性物質。但是這個鹼的量要掌握好,一般情況下一小捏就可以,自己慢慢摸索就知道了,鹼放過量的話也很難吃,做出來的饅頭黃黃的苦苦的。
那麼包子、饅頭鹼放多了,有什麼補救方法嗎?
經過多次經驗嘗試我總結了以下幾種辦法,大家可以嘗試下:
1:如果鹼放多了,可以把面再發酵一會兒,把面放在室溫下,讓其繼續發酵產生乳酸來中和掉多餘的鹼,產生鹽類物質。
2:如果鹼放的確實多,也可以適當加些老面同時加些生面重新揉到一起,老面多了就會有老面的味道,蒸出的饅頭不好吃,所以要適當加些生面,才能解除異味兒。
3:也可以把面中適當放一些醋,中和掉多餘的鹼。
4:如果饅頭出籠後蒸黃了,可將蒸鍋中的水舀出一部分,然後放些醋,再用小火蒸10多分鐘,這時候酸與鹼反應,做出來的饅頭就會變白,不會有酸味兒。
-
5 # 大國愛美食
饅頭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主食之一,尤其是北方人。但如果不留神鹼放得太多會使蒸出來的饅頭色澤黃且發焦,苦澀而有異味,口感很差甚至無法食用。怎樣補救鹼放得過多呢?下面給您介紹3種方法,您不妨一試。
1、發現鹼放得稍多了點後,應推遲一段時間再蒸,靜置讓其緩醒,儘可能地讓鹼跑掉。如果時間來不及,可把溫度提高到28攝氏度左右,此時,分泌出大量的酵素和乳酸,當與鹼發生反應後能生成一種中性的鹽,這就使麵糰既無酸味,又無鹼味。
2、若鹼加得確實很多,可適當加些老面,也叫麵肥,同時加些生面,重新揉和在一起。為什麼加生面呢?因為老面多了就會帶老面味,蒸好的饅頭也就不爽口,適當加些生面,就能解除異味,蒸出的饅頭也就光滑鬆軟,清甜可口。經實驗,每加50克老面,需加200克到250克生面。
3、若饅頭出籠後發現蒸黃了,可立即將蒸鍋水舀出一部分,然後向鍋內倒進一些醋,再用文火蒸10-15分鐘後,鹼與酸反應,饅頭就變白,而且不會有酸味。
-
6 # 提神
包子饅頭是北方人的最愛,吃膩了街上賣的酵母味,還留戀起家庭用老面蒸制的味道來。只是用了老面發麵蒸包子饅頭必須加鹼。蒸包子饅頭鹼放多了,也是常有的事。不過,也沒什麼,還是會有補救的辦法的。
老面發酵麵糰的基本知識發麵的原理。老面發酵麵糰是三種基本發麵方法之一。老面指發麵的種子,有些地方叫面起子,也叫“酵子”。就是上次發麵蒸包子饅頭時留下一小塊麵糰做為面“種子”。由於裡面有很多酵母菌,下次發麵的時候作為菌種用。從幾千年前人類就用此法發酵麵包和酒類,在發酵過程中麵糰中會放出二氧化碳是麵糰體積膨大,麵糰變得鬆軟就是發麵了。老面發酵。(1)取100克老面,加適量的溫水到500克麵粉中,充分攪拌成糊狀,再加入少量面分調成稠糊狀置於較熱的地方發透,然後多加麵粉和成軟硬適中的麵糰置於較熱的地方發透。讓其自然醒發8小時左右。加鹼揉鹼。根據發麵的程度,先稱量純鹼,一般是2.5斤發麵用鹼1.5錢(1錢=5克),再將鹼用少量溫水化開(以防“花臉”);在面案上撒上乾麵粉,邊滴入純鹼水邊揉搓麵糰。用手掌邊收攏邊拽開面團,如此重複這種動作,約持續10分鐘左右。加鹼過多了的補救方法發麵中純鹼加多了,蒸出的包子饅頭鹼味大,表皮發黃;過量了,吃了對胃不好。加鹼過多了,透過這幾種方法補救:
摻入未加鹼的麵糰。用老面發麵,首先要考慮加鹼過多的可能。要留下一些麵糰不要加鹼,留著備用。若加鹼多了,可加入該面團進去,揉搓一會,燒熟一小塊檢視麵糰,不發白不發黃即可。2,暫緩醒胚。當判定發麵加鹼多了,不要急著放餡包包子或揉制饅頭胚,應該將麵糰放在約30度的環境中,靜置。推遲一段時間,讓麵糰再發酵一會盡可能是鹼“跑”掉,或分泌出酵素和乳酸,當與鹼發生了中和反應,麵糰中鹼味會消退。
3,加食醋中和。暫緩醒胚,推遲蒸制時間,著急咋辦?為了加快麵糰中鹼的流失,可以在面板上撒些乾麵粉,邊揉麵邊滴入食醋並重新揉過麵糰後,靜置在溫暖的環境中,讓麵糰中多餘的鹼與醋發生中和反應,消除鹼味。
此外,若是有點大意了,對面團中的鹼量把握不準。一般來說,上氣15分鐘就會聞到鹼味,這時要在最底層籠屜縫隙處將食鹽傾倒進去,食醋一般不少於1斤(鹼味很明顯可增加醋量)。待加過去醋與水沸騰了,鹼與醋反應。蒸熟的包子饅頭表皮會變白一些,就是饅頭內部鹼黃色也會改變許多。
結語:老面發酵主要靠老面在一定溫度的環境下,讓酵母菌素起到自然醒發作用。發麵速度緩慢,都是前一天晚上和麵。發麵狀況不均勻,通常是面盆底發得不很到位。在“漫長”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乳酸菌及其雜菌。加鹼沒有具體標準,全憑平時經驗的累積,揉鹼費時費力,有時還會揉不均勻。不可否認的是老面饅頭包子鹼香味還是叫人喜歡的。不過還是要細心,加鹼多了還是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回覆列表
下面給您介紹3種方法,您不妨一試。
1、發現鹼放得稍多了點後,應推遲一段時間再蒸,靜置讓其緩醒,儘可能地讓鹼跑掉。如果時間來不及,可把溫度提高到28攝氏度左右,此時,分泌出大量的酵素和乳酸,當與鹼發生反應後能生成一種中性的鹽,這就使麵糰既無酸味,又無鹼味。
2、若鹼加得確實很多,可適當加些老面,也叫麵肥,同時加些生面,重新揉和在一起。為什麼加生面呢?因為老面多了就會帶老面味,蒸好的饅頭也就不爽口,適當加些生面,就能解除異味,蒸出的饅頭也就光滑鬆軟,清甜可口。經實驗,每加50克老面,需加200克到250克生面。
3、若饅頭出籠後發現蒸黃了,可立即將蒸鍋水舀出一部分,然後向鍋內倒進一些醋,再用文火蒸10-15分鐘後,鹼與酸反應,饅頭就變白,而且不會有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