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陌上花開Lavender

    上邪

    漢·佚名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2 # 小墨文史

    釵頭鳳·紅酥手

    陸游(南宋)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釵頭鳳·世情薄

    唐婉(南宋)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 3 # 知也Lsy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長相思•山一程》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還君明珠雙淚珠,恨不相逢未嫁時。

    —選自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 4 # 天其書法

    第一首,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明白如話,讀起來琅琅上口,表達的是人們普遍共鳴的思鄉之情,所以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炎黃子孫最熟悉的古典詩歌。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第二首,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母愛。尤其是詩的最後兩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被廣為傳頌。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第三首,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的這首詩尤以第二句最為有名,影響最大。“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激勵了多少輩華人奮發向前,人不死,奮鬥不止。其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堪稱絕唱。

    第四首,曹植的《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連同這個典故,都廣為華人熟知。曹植運用了十分貼切、淺顯生動的比喻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並因此逃過一劫。每當再出現兄弟相爭時,華人都會想起這首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五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這兩句詩形象地提示了一個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望遠,必須登高。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也激勵著華人昂揚向上。

  • 5 # 青雲110091658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①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的這首詩是我們初中時要求背誦的古詩,當時老師只要求我們理解釋義並背誦,而沒有深究其背後的故事。此詩是作者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間入東川節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時作,是對妻子王氏的回信,詩中寫到: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何時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花;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李商隱常年離家,遠在異鄉為官,與家中愛妻山水相隔,綿綿情思,唯有託付彩箋尺素,況且山長水闊,鴻雁幾時到。此時的李商隱在欣然憧憬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想象裡,這真是個久別重逢的歡喜場景,可他卻不知道此時妻子已歿,自此陰陽兩隔,再難收到他的一片熱望,再已無法相聚。而李商隱還在滿懷期待地等待著回信,那封載著噩耗的回信。

    ②《項脊軒志》

    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shèn)漉(lù),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餘稍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shǔn),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堦(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本文是歸有光以項脊軒為線索,敘寫自己一生並藉以懷念祖母,母親以及亡妻的回憶性散文,本文感情抒發平平淡淡,平淡中敘寫著家庭的衰敗,祖母母親及妻子接連亡故,而自己仕途不順,功名未就,今已青絲成雪,身心俱疲。經歷了這一生的變故,回首向來蕭瑟處,心中無可悲無可喜,皆化為一味平淡。歸來半生,孑然一身,物是人非,而項脊軒猶在,院中當年妻子親手栽植的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

    陸游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釵頭鳳•世情薄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陸游與唐婉雙雙富有才情,陸游十九歲那年與唐婉喜結良緣,夫婦之間伉儷相得,琴瑟甚和。這實為人間美事。遺憾的是身為婆婆的陸游母親對這位有才華的兒媳總是看不順眼,硬要逼著陸游把他相親相愛的她給休了。陸游對母親的干預採取了敷衍的態度;把唐婉置於別館,時時暗暗相會。不幸的是,陸母發現了這個秘密,並採取了斷然措施,終於把這對有情人拆散了。有情人未成終生的眷屬,唐婉後來改嫁同郡宗人趙士程,但內心仍思念陸游不已。在一次春遊之中,恰巧與陸游相遇於沈園。唐婉徵得趙士程同意後,派人給陸游送去了酒餚。陸游感念舊情,悵恨不已,寫了著名的《釵頭鳳》詞以致意。唐婉則以此詞相答。同年秋,唐婉抑鬱而終,陸游半生沉溺於對唐婉的思念之中,而趙士程無納妾也不再續娶。

  • 6 # 浪費口水的魚

    高中語文課本中收錄的詩詞,六本書中翻看無數遍,只有讀到蘇軾的《江城子》時讓高中時的我心中一片淒涼,反覆去讀,越讀越悲!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古人寫男女之間的詩詞不少,大多抒發男歡女愛之情。但是蘇軾的這首詞確非同一般,透過對於妻子梳妝這種極具女性溫婉的動作回憶,時隔十年,一個動作就讓蘇軾已淚流滿面,這種痴情讓我無比動容,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思念??蘇軾內心得有多痛苦才能寫出這種詩?

    寥寥幾句,就能讓我們時隔千年的現代人清楚的想象到蘇軾在黑夜裡孤單的背影,一個人哭的淚流滿面,不能自已!他都腦海中都是她,她那時梳頭髮的俊俏容顏~~~

  • 7 # 許爾千山萬水身

    我覺得是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虞美人·聽雨

    [ 宋 ]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歷代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但是在蔣捷詞裡,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詞人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出發,透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讀來悲從中來。

    第一幅畫面:“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它展現的雖然只是一時一地的片斷場景,但具有很大的藝術容量。“歌樓”、“紅燭”、“羅帳”等綺豔意象交織出現,傳達出春風駘蕩的歡樂情懷。少年時候醉生夢死,一擲千金,在燈紅酒綠中輕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一個“昏”字,把那種“風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的奢靡生活表現出來。這時聽雨是在歌樓上,他聽的雨就增加了歌樓、紅燭和羅帳的意味。儘管這屬於紙醉金迷的逐笑生涯,畢竟與憂愁悲苦無緣,而作者著力渲染的只是“不識愁滋味”的青春風華。這樣的階段在詞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恆而短暫的。以這樣一個歡快的青春圖,反襯後面的處境的淒涼。

    第二幅畫面:“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一個客舟中聽雨的畫面,一幅水大遼闊、風急雲低的江秋雨圖,一隻失群孤飛的大雁。這裡的“客舟”不是《楓橋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驚起一灘鷗鷺”裡的遊船,而是孤獨的天涯羈旅,孤獨、憂愁、懷舊時時湧在心頭。這時的雨伴隨著斷雁的叫聲。這一個“斷”字,聯絡了諸多意境,同斷腸聯絡在一起,同親情的斬斷聯絡在一起,有一種人生難言的孤獨和悔恨。“客舟”及其四周點綴的“江闊”、“雲低”、“斷雁”、“西風”等衰瑟意象,映現出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坎坷遭際和悲涼心境。壯年之後,兵荒馬亂之際,詞人常常在人生的蒼茫大地上踽踽獨行,常常爾奔曲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萬種離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這幅江雨圖中。

    “而今聽雨”的畫面,是一幅顯示他當前處境的自我畫像。一個白髮老人獨自在僧廬下傾聽著夜雨。處境之蕭索,心境之淒涼,在十餘字中,一覽無餘。江山己易主,壯年愁恨與少年歡樂,已如雨打風吹去。此時此地再聽到點點滴滴的雨聲,卻已木然無動於衷了。“悲歡離合總無情”,是追撫一生經歷得出的結論,蘊有無限感傷,不盡悲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瀾不起,但徹夜聽雨本身,卻表明他並沒有真正進入超脫沉靜的大徹大悟之境,只不過飽經憂患,已具有“欲說還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三幅畫面前後銜接而又相互映照,藝術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歷程。其中,既有個性烙印,又有時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風流、壯年飄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見一個歷史時代由興到衰、由衰到亡的嬗變軌跡,而這正是此詞的深刻、獨到之處。

  • 8 # 雙魚黑白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 ·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 9 # 醉甍飛閣亭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作者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當年她是五十三歲。那時,她已處於國破家亡之中,親愛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離異鄉,無依無靠,所以詞情極其悲苦。

    真是心疼她那個時候的處境。最讓我心疼的是那一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也是一句千古絕句之一啊。在我心中如果太白是“男詩仙”的話。那麼李清照是“女詩仙”。古今第一才女啊。

  • 10 # 東湖聽語

    一直都很喜歡南宋才女李清照的婉約風格,她的很多詞雖算不上特別虐心,但足以讓我們刻骨銘心。這首《聲聲慢-尋尋覓覓》比《醉花陰》更讓人痛徹心扉。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丈夫趙明誠也因病去逝。這時期她的心情悲傷至極,作品也隨之沉鬱悽婉。這首《聲聲慢-尋尋覓覓》主要寫她對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把自己孤寂悽慘的心境展現到了淋漓盡致。

    李清照對音律有著極深造詣,這首詞也是可以用來演唱的。首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些疊詞極富音樂美,有如聽到一個傷心至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之後,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

    接下來說到天氣還沒有變暖,本來打算喝酒禦寒,奈何冷風太凌冽。望著天空中飛過的大雁,昔日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傷心之感更甚。因為太難過,即使院子裡的菊花盛開,卻沒有賞花的心情。“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抒發了獨孤之感,從早到晚都是一個人。

    最後一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堪稱寫愁的最高境界,雖然只有幾個字,卻很難被後人超越。如今,“怎一個愁字了得”已成為年輕人的口頭禪,用來表達心中的愁苦。

    李清照的詞婉約大氣於一體,讓人刻骨銘心,不愧是曠世才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人總喜歡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到處散播負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