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之悟
-
2 # 時光隧道2019
伊特爾堡位於奧地利西部的伊特爾村附近,建於13世紀。在二戰期間,這裡關押了一些法國政要,其中包括兩名前法國總理保羅雷諾和愛德華達拉迪爾和兩名前法國總司令馬克西姆韋根和莫里斯加梅林以及戴高樂的姊妹和法國抵抗運動成員。
1945年5月初,納粹控制的德國和奧地利的土地盡數淪陷,盟軍遇到的阻力非常小,但在遠離奧地利的一些地區,還有黨衛軍的殘餘力量在打游擊,伺機襲擊盟軍。5月4日,駐守在伊特爾堡的黨衛軍聯絡了附近的國防軍部隊。 他們想把關押在城堡的囚犯全部槍斃。
約瑟夫·岡格爾
約瑟夫·岡格爾少校是一名國防軍軍官,他鑑於大勢所趨決定倒戈,透過美軍傑克·李上尉聯絡上了美軍第12裝甲師。 岡格爾少校和美軍的李上尉,率領美國士兵,兩輛載有國防軍士兵和奧地利反抗軍的卡車以及謝爾曼坦克準備救出關押在城堡的囚犯們,他們越過橋樑進入城堡。
主攻很快開始。 13名德國士兵,16名美國士兵和一名奧地利抵抗運動成員,對抗100至150名持有88毫米炮和兩架Flak 38高射炮的黨衛軍部隊。謝爾曼坦克提供了機關槍火力支援,直到被88炮摧毀。
在這場戰鬥中,國防軍和美軍的進攻非常不順,黨衛軍獲得了短暫的勝利。
此時被囚禁於此的法國網球運動員讓·博羅特拉砸倒了牆壁並逃了出來,向正在附近的美軍第142步兵團提供了有關敵軍的資訊,於是第142步兵團加入了戰鬥。
大約下午4點,第142團到達伊特爾堡,黨衛軍迅速被擊敗。大約有100人被俘。
岡格爾少校在戰鬥中被德軍狙擊手射殺,他是本次行動中唯一犧牲的同盟軍成員。他被譽為奧地利民族英雄,沃格爾市的一條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李上尉因保衛城堡的行為而獲得了傑出服務十字勳章。黨衛軍傷亡人員不詳。
這場戰役被稱為二戰中最不可思議的作戰,被收錄到史蒂芬·哈丁的著作《最後一戰》中。
-
3 # 那年那月那兵說
伊特爾堡戰役在戰略上毫無意義,僅僅是一次規模小的不能再小的戰役而已。
伊特爾堡戰役之所以引人關注並青史留名,完全是因為伊特爾堡戰役的特殊性,在整個二戰中,伊特爾堡戰役是唯一一次德國國防軍與德國黨衛軍的直接對抗,同時也是唯一一次美軍與德國國防軍成為戰友而協同作戰,還是唯一一次美軍指揮官指揮德國國防軍的戰役行動。
▲現在的伊特爾堡
伊特爾堡是靠近德國邊境的奧地利小鎮,曾經是一處私人別墅,因臨近伊特爾堡村而得名,德國黨衛軍於1942年接管了伊特爾堡,並把伊特爾堡改造成了一個高階戰俘營,其中關押的囚犯都是大名鼎鼎的法國政府和軍隊的高階人物,包括法國的前總理保羅-雷諾以及愛德華-達拉迪爾,一戰法國名將魏剛,法國陸軍前總司令馬克-西姆韋根和莫里斯-加梅林,以及法國抵抗運動領導人戴高樂的妹妹和妹夫等。
▲當時的伊特爾堡
伊特爾堡戰役的背景二戰進入到1945年之後,納粹德國大勢已去,失敗已經不可避免,就連一向忠於希特勒的德國黨衛軍也開始軍心渙散。
雖然仍然有部分頑固的黨衛軍在拼死抵抗盟軍的進攻,但在奧地利伊特爾堡,負責看守法國戰俘的黨衛軍高官已經棄城而逃,黨衛軍看守們也在隨後逃離了伊特爾堡,短暫獲得自由的法國高階戰俘們卻時刻在為自己的安全擔心,因為德國黨衛軍的兇殘是人盡皆知的,而且伊特爾堡附近還有黨衛軍第17裝甲擲彈兵師的殘餘兵力存在,由於擔心黨衛軍第17擲彈兵師的散兵遊勇重新攻佔伊特爾堡並處死全部戰俘,不想坐以待斃的法國戰俘於是決定派人外出求援。他們最終派出了一名南斯拉夫人和捷克人外出尋找援軍。
正是這次求援最終引發了伊特爾堡戰役的爆發。
▲德國黨衛軍
伊特爾堡戰役的經過1945年5月4號,被派出尋找援軍的那個南斯拉夫人首先找到了美軍第142步兵團,但因為142步兵團有臨時任務,而沒有立即去支援並解救伊特爾堡的法國戰俘。
法國戰俘們的希望並沒有因此而破滅。
因為被派出去的那個據說是廚師的捷克人也沒有無功而返,他在奧地利抵抗組織的幫助下聯絡上了德國國防軍的約瑟夫-岡格爾少校,約瑟夫-岡格爾少校既是德國國防軍軍官,同時也是奧地利抵抗組織成員,約瑟夫-岡格爾決定帶兵去解救伊特爾堡的法國戰俘們,但也擔心自己勢單力薄,不是黨衛軍的對手,於是約瑟夫-岡格爾決定尋求美軍的支援。
很快約瑟夫-岡格爾就聯絡上了美軍第12裝甲師的傑克-李上尉,並決定向美軍投誠,而傑克-李上尉在徵得上級同意後,接受了約瑟夫-岡格爾的投誠,並統一指揮約瑟夫-岡格爾及其手下的德國國防軍士兵。
於是二戰歷史上最不同尋常的一幕出現了,傑克-李上尉派出了兩輛謝爾曼坦克以及16名美軍士兵,率領著搭乘兩輛卡車的13名約瑟夫-岡格爾手下的德國國防軍士兵以及1名奧地利抵抗組織成員,組成了一支40人的小分隊開始向伊特爾堡進軍。
與此同時,得到訊息的德國黨衛軍第17裝甲擲彈兵師也派出了150左右計程車兵企圖奪取伊特爾堡的控制權,戰鬥就這樣打響了。
傑克-李上尉的40人小分隊自然打不過150人的德國黨衛軍,好在5月5號下午,完成了任務的美軍第142步兵團及時趕來支援,最終打退了德國黨衛軍,完成了解救伊特爾堡的任務。伊特爾堡戰役以美軍的勝利而結束。
伊特爾堡戰役的影響伊特爾堡戰役勝利結束了,但約瑟夫-岡格爾少校也在戰鬥過程中被黨衛軍狙擊手擊中,不幸犧牲,約瑟夫-岡格爾少校也是在伊特爾堡戰役中唯一犧牲的盟軍成員,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伊特爾堡戰役以其特殊的情況而名垂青史,戰役規模雖小,但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在波瀾壯闊的二戰歷史中也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約瑟夫-岡格爾少校也算死得其所了。
-
4 # 薩沙
這其實就是一起無足輕重的救援行動,盟軍只有4人受傷。
只是因為,伊特爾堡內的囚犯身份特殊,才會如此有名氣。
伊特爾堡本來是奧地利的一個豪華酒店,在1943年4月被改造成一個高檔監獄,關押特殊犯人。
這些犯人都是法國的政要或者社會名流,包括前總理愛德華·達拉第和保羅·雷諾、將軍毛利斯·甘莫林和馬克西姆·魏剛、外交官安德烈·弗朗索瓦-龐賽、工會領袖萊昂·儒奧、夏爾·戴高樂將軍的姐姐瑪麗·艾格尼絲·戴高樂、網球明星讓·伯勒特拉等。
希特勒囚禁這些人的目的,只是防止他們在美華人打過來以後成立新的法國政府。
同時,扣住這些名人也可以作為人質,用於交換一些被俘的德國高階人員。
所以,這些政要在伊特爾堡並沒有受到什麼虐待,嚴格來說只是軟禁而已,不能自由離開城堡。
1945年5月,盟軍已經打到了奧地利,軍隊已經殺到距離城堡60公里的沃格爾鎮。
該鎮的德軍潰逃,但還有大約一二個連的武裝黨衛軍拒絕投降,試圖抵抗。
城堡中的法國政要急於和盟軍接觸,讓美軍派人來營救,就在5月3日開始連續派多人去救援。
搞笑的是,此時城堡的看守們也跑了。
前達豪集中營司令官愛德華·魏特見大勢已去,在城堡內自殺。
城堡的黨衛軍看守隨即作鳥獸散,政要已經自由了。
這種情況下,他們用看守丟棄的輕武器武裝起來,等待盟軍救援趕到。
他們派出去的人,找到了兩路神仙,一路是本來是德軍後叛變的奧地利民族主義游擊隊,指揮官是前德軍甘格爾少校。
另一路則是美國陸軍第21軍第12裝甲師第23坦克營,他們是最靠近城堡的軍隊。
甘格爾少校帶著小股部隊,首先達到城堡,協助政要們防禦。
當然,他也可以藉機和美軍拉上關係,畢竟他是前德軍。
這邊美軍第23坦克營派出數輛坦克和幾十名士兵救援,但因道路上的橋樑被炸燬,最終只有
10多名美軍和2兩輛坦克趕到,還有奧地利游擊隊的10名士兵,1輛裝甲車。
他們只有一次戰鬥,就是在5月5日早晨,大約1個連的黨衛軍發現城堡有美軍,就發動了小規模進攻,摧毀了門口的1輛坦克,炸傷了4個盟軍士兵。
這是盟軍唯一的受傷。
而倒黴的甘格爾少校在城堡內向外射擊時,被一個德軍狙擊手一槍爆頭,成為唯一的死者。
一說是德華人發現他穿著德國軍服,認為他是叛徒,所以一定要將他殺掉。
但隨後黨衛軍就逃走了,很快向周邊的其他美軍投降。
到了5日下午,救援的美軍大部隊就趕到了,法國囚犯當天就被送上車,10日就回到了巴黎。
這個戰鬥根本算不了什麼,只是因為囚犯的級別太高階才有些名氣。
搞笑的是,這些法國政要回國以後都自吹,曾經拿起武器同黨衛軍發生過激戰,自己親手打死多人。
然而,此次盟軍一共只傷亡5人,黨衛軍後來就地解散了,傷亡不明。
所以,法華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了,說一槍打爆坦克也可以。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二戰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場規模不大但十分奇葩的戰爭。防守的一方是美國士兵和德國國防軍的聯合部隊,進攻的一方則是一支德國黨衛軍。經過一場鏖戰,美德聯軍最終擊敗德國黨衛軍,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眾所周知,二戰中的美軍和德軍是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敵人,是不可能聯合作戰成為戰友的,而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才應該是戰場上的戰友,才應該並肩作戰對付美軍的。但歷史就是這樣充滿著戲劇性,以至發生了化敵為友的奇葩劇情。
(伊特爾堡)
那麼,為什麼美軍和德軍會走到一起呢?這是一場怎樣的戰爭呢?
要說清楚這場奇怪的戰爭,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伊特爾堡。
阿爾卑斯山麓的伊特爾堡是一幢英式古堡,位於奧地利西部的伊特爾村附近,最初由曼內斯家族建立於12世紀晚期。
1341年,羅伯特•曼內斯為了抵抗蘇格蘭入侵,著手將這一古堡打造成一座堅固的防禦性建築。此後,曼內斯家族的子孫一直居住在這裡。
到了15世紀初葉,這座城堡被戰爭徹底摧毀,隨後遭到遺棄。雖然曾短暫重建,但仍然沒能逃脫戰爭的摧殘,第二度成為廢墟。
到了19世紀後期,伊特爾堡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被改造成一個擁有數十個房間的豪華酒店,一度成為名噪一時的藝術沙龍舉辦地。包括著名作曲家李斯特,以及19世紀俄羅斯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等人,都曾在此下榻。
在這座城堡監獄中,主要關押著從歐洲抓獲的一些高階犯人,包括一些政治領袖、軍隊將領等,甚至還有一些體育明星。黨衛軍給這些囚犯起了一個滑稽的名字——“尊貴囚犯”。
其中就有14位法國的重量級人物,如法國的兩位總理,分別是愛德華•達拉第和保羅•雷諾,以及法軍總司令甘末林和魏剛將軍,還有戴高樂的姐姐和姐夫,以及法國工人領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萊昂•儒奧。除此之外,“尊貴囚犯”中還有網球明星“巴斯克飛人”讓•波羅特拉。
伊特爾堡監獄裡的“尊貴囚犯”享有相當高的自由和人權,他們可以帶著家屬一起坐牢,甚至也可以帶著秘書。當然了,他們的生活待遇也是其他集中營無法比擬的,不但衣食無憂,還可以享用高檔紅酒等待遇。偶爾還會得到一些零花錢。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帝國崩潰已成必然。關押在伊特爾堡內的囚犯也人人自危,擔心自己像其他納粹集中營的犯人一樣,成為狗急跳牆的黨衛軍看守的刀下鬼。
5月3日,美軍已經推進到了距離伊特爾堡40公里左右的因斯布魯克。這讓城堡內的黨衛軍看守和囚犯們更加焦慮不安。黨衛軍知道大勢已去,早晚都將成為美軍的俘虜,而囚犯們則愈發地擔憂是否能逃出生天,重獲自由。
5月4日,城堡長官維默爾上尉決定,派出一位聯絡官,尋找周邊的德國國防軍,希望他們能提供幫助。這位聯絡官幾經輾轉,找到了國防軍少校約瑟夫 • 岡格爾。
(約瑟夫 • 岡格爾)
與此同時,城堡內的黨衛軍看守們已經自亂陣腳,紛紛攜家帶口逃離。甚至包括派出聯絡官尋求幫助的維默爾上尉,也沒有耐心等待聯絡官的返回,就帶著老婆孩子跑路了。
於是,伊特爾堡實際上就完全落入了“尊貴囚犯”們的手裡。但這些人依然不敢輕舉妄動。他們知道,城堡周圍還有一些負隅頑抗的德軍,一旦離開城堡,很有可能再次羊入虎口,於是決定據守待援。
不過,伊特爾堡中的囚犯做夢也沒想到,岡格爾會成為他們的救星,讓他們的命運得到反轉。
岡格爾審時度勢,知道納粹德國氣數已盡,加上他素來與黨衛軍不和,決定臨時倒戈,幫助伊特爾堡中的“尊貴囚犯”脫身。
於是,他派出聯絡官,找到了美軍第 12 裝甲師的李上尉。李上尉立即接受了岡格爾的投誠,並帶上十幾名部下和數輛謝爾曼坦克,聯合岡格爾,一起營救伊特爾堡中的這些“尊貴囚犯”。
5月4日下午,在兩輛謝爾曼坦克的開道下,一支奇葩的隊伍到達了伊特爾堡,分別是14名美軍士兵,以及左臂上綁著一塊黑布的10名德國國防軍士兵。他們沒費一槍一彈,就被城堡內的“尊貴囚犯”們迎進了堡內,佔據了伊特爾堡。
第二天,德國黨衛軍17裝甲擲彈兵師得知伊特爾堡失守,帶著近200名士兵趕到,對城堡發起了猛攻。
(法國總理雷諾)
一場二戰史上最奇葩的攻防戰就這樣打響了。
戰鬥開始初期,由於敵眾我寡,聯軍並未獲得多少優勢,反而是進攻的黨衛軍稍占上風。謝爾曼坦克雖然具有較強的火力,但也被黨衛軍的高射炮擊毀了幾輛。
法國總理雷諾看到形勢危急,不顧個人安危,操起一隻衝鋒槍準備撲向敵人。他被岡格爾及時救下,但岡格爾卻被黨衛軍狙擊手當場射殺了。
終於,聯軍等到了援軍的到來,附近的美軍第142步兵團及時趕到。城堡內的德軍看到美軍坦克出現的一剎那,激動得手舞足蹈,高興地大聲叫喊著:“美國坦克到了!”
最後,德國黨衛軍在美德兩軍的夾擊下,潰敗而去。伊特爾堡內的所有“尊貴囚犯”全部得救,這場史上最奇葩的戰鬥就這樣戲劇性地結束了。
美軍李上尉獲得十字勳章,陣亡的岡格爾被安葬在沃格爾小鎮,被奧地利人視為英雄,並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條街道。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最後的戰役》等)
回覆列表
伊特爾堡距離今天德國邊境以南約15公里。位於奧地利西部伊特爾村附近,這座古堡始建於公元13世紀,有著悠久的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裡關押許多重要的戰俘,如兩位法國前總理:保羅-雷諾和愛德華-達拉迪爾以及兩名法國前總司令:馬克西姆-韋根和莫里斯-加梅林等等。
1945年5月5日在德國投降之前的前三天,期間德國元首已經自殺。但在伊特爾堡卻發生了一場戰鬥。
從時間來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的最後一次勝利,本質上,這是美軍和德國黨衛軍之間的戰鬥,其規模極小,在戰略上已經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