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地道農民魯班傳藝之人
-
2 # 我是青鳥
古人做詩,最忌同一首詩中字詞重複,而“一字詩”卻是要“一”字多次乃至十幾次反覆出現,不能有重複與拖沓之感,而且詩的內容還要與一定的事物相應。這本是難而又難的事,可是,古代一些名家卻竟相玩起“一字詩”來。
唐人王建有一首詩:
一東一西壟頭水,一聚一散天邊路;一去一來道上客,一顛一倒池中樹。全詩用了八個“一”,全統一到一幅風景畫裡。
宋朝大學士蘇東坡,有一次外出訪友,來到江邊渡口,可是渡船剛剛離岸,於是蘇東坡便喊船家駛回來,接他上船。船上的人都認識這位大詩人,笑著起鬨,故意難為他,讓他即景賦首詩,詩中必須含有十個“一”字,然後才能接他。只見他放眼江邊景物,若加思襯,便脫口吟出一首“一字詩”: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頓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連用十個一字,文句清爽,琅琅上口,描繪出一幅恬靜的漁舟晚景,卻無累贅之感。
元代有人寫過一支散曲《“雁兒落”帶過“得勝令”》,寫人生的悽苦: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裡。尋一夥相 識,他一會,咱一會,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據說,清代大學士紀曉嵐有一次陪駕出巡,乾隆皇帝見江中有一葉漁舟正搏浪而行,便命紀曉嵐即景賦詩一首,詩中必需有十個“一”字,這位機敏而又博學的大才子,面對如畫江景,沉思片刻,便出口吟到:
一篙一擼一漁舟,一丈長竿一寸鉤。皇上聽了這兩句詩,頻頻點頭讚許,可是紀曉嵐卻蹙眉捻鬚一時續不出下句來。乾隆見他一臉窘態,便擊掌笑到:‘大學士這回被難住了!’沒想到皇帝的這一舉動竟觸發了紀曉嵐的靈感,他馬上又吟到:
一拍一呼還一笑,一人獨釣一江秋。皇上聽了連連稱讚。全詩二十八字,“一”字十個,竟佔三分之一多,卻毫無重複單調之感,並有節奏強烈、韻律和諧之美。不過也有人說,這首詩沒有擺脫蘇詩的窠臼,只是略加改動了幾個字而已,是假託紀曉嵐之名的冒名之作。
清代女詩人何佩玉的“一”字詩:
《黃昏》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陽一鳥飛;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黃葉一僧歸。一字用得十分巧妙,讀來並不感到重複,用的貼切自然,讀來琅琅上口。
清代王士禛的《題秋江獨釣圖》中的詩: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描寫一個漁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釣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葉輕舟、一支釣杆,垂釣者一面歌唱,一面飲酒,雖然獨自釣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遙中不免深藏幾許簫瑟和孤寂。
據傳聞,某年秋天,康熙帝微服在江南察訪,他手中有一把精緻的玉骨扇子。這扇子的一面畫有“小橋流水夜”,另一面畫的是“秋江垂釣圖”。一日,康熙帝來到一家粥店,要來幾碗紅豆粥。店家哪知來的是皇上,隨即過來,從肩上取下毛巾擦抹桌子。不料,將康熙帝放在桌面上的扇子碰落在地。康熙帝連忙拾起扇子,一看,扇子邊上的一根較大的玉骨摔斷了。這時,店家一邊賠不是,一邊湊過臉看著扇子上的“小橋流水夜”,脫口而出:
一山一水一小橋,一輪明月照松梢;邊沿雖破乾坤在,一如既往樂逍遙。康熙帝聽罷,心想:這店家真乃心才不凡。“好!”康熙帝連聲稱讚。
用罷早餐,康熙帝來到粥店前的柳池邊,環顧著街上往來的行人和進出粥店的客人,見店家陪在身邊,問道:“店家,你這粥店地處鬧市,生意興隆呀!”店家剛要開口回話,一位隨從用手指划著周圍,先言道:“店家,你就再來幾句‘一’字詩吧!”店家笑著說:“那我再次獻醜了。”隨即吟道:
一西一東一江水,一顛一倒一池樹;一來一去道上客,一聚一散天邊路;一勵一精治國好,一歌一舞贊君主。康熙帝聽了龍顏大悅、心滿意足。真可謂:風流皇帝風流事,野店何妨有才子。
-
3 # 文華軒
歷史上有關一字詩的故事還是很多的,下面來簡單地介紹一下。
一、講故事之前,先來說明一字詩的特點“一”筆畫最少,可是經詩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為神奇。一字詩中用了多個“一”字,含義不俗,有“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陽一鳥飛;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每個“一”都錯落有致,如同白描,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極具詩情畫意。
二、有關一字詩的經典故事1、
宋代時,司馬光閒暇時喜爬山,一次登山至山嶺,見兩年輕人坐石上論詩,聽其即景作詩,但並不高明,有些滑稽的句子,引得司馬光禁不住獨自笑出聲來。
一年輕人覺得這笑聲中帶有嘲諷,就轉過身來,很不客氣對他說:“你笑什麼?難道你也懂詩?”司馬光沒有直接回答,而眼裡閃動著和善的目光,不緊不慢地吟道:“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話音剛落地,兩個年輕人哈哈大笑說:“這也算詩嗎?簡直是大白話,這樣的詩句,連三歲小孩也會作呀!”司馬光並不生氣,依然臉帶微笑,接著又抑揚頓錯吟誦:“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歸一望。”
這兩句詩一出口,兩個年輕人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位貌不驚人的老人竟能胸藏天地,放眼四海,不禁肅然起敬,同時也為自已剛才的無禮感到羞愧。
2、
宋朝大學士蘇東坡,有一次外出訪友,來到江邊渡口,可是渡船剛剛離岸,於是蘇東坡便喊船家駛回來,接他上船。船上的人都認識這位大詩人,笑著起鬨,故意難為他,讓他即景賦首詩,詩中必須含有十個“一”字,然後才能接他。只見他放眼江邊景物,若加思襯,便脫口吟出一首“一字詩”:
一帆一槳一漁舟,
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頓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連用十個一字,文句清爽,琅琅上口,描繪出一幅恬靜的漁舟晚景,卻無累贅之感。
3、
據傳聞,某年秋天,康熙帝微服在江南察訪,他手中有一把精緻的玉骨扇子。這扇子的一面畫有“小橋流水夜”,另一面畫的是“秋江垂釣圖”。一日,康熙帝來到一家粥店,要來幾碗紅豆粥。店家哪知來的是皇上,隨即過來,從肩上取下毛巾擦抹桌子。不料,將康熙帝放在桌面上的扇子碰落在地。康熙帝連忙拾起扇子,一看,扇子邊上的一根較大的玉骨摔斷了。這時,店家一邊賠不是,一邊湊過臉看著扇子上的“小橋流水夜”,脫口而出:
一山一水一小橋,
一輪明月照松梢;
邊沿雖破乾坤在,
一如既往樂逍遙。
康熙帝聽罷,心想:這店家真乃心才不凡。“好!”康熙帝連聲稱讚。
用罷早餐,康熙帝來到粥店前的柳池邊,環顧著街上往來的行人和進出粥店的客人,見店家陪在身邊,問道:“店家,你這粥店地處鬧市,生意興隆呀!”店家剛要開口回話,一位隨從用手指划著周圍,先言道:“店家,你就再來幾句‘一’字詩吧!”店家笑著說:“那我再次獻醜了。”
隨即吟道:
一西一東一江水,一顛一倒一池樹;
一來一去道上客,一聚一散天邊路;
一勵一精治國好,一歌一舞贊君主。
康熙帝聽了龍顏大悅、心滿意足。真可謂:風流皇帝風流事,野店何妨有才子。
-
4 # 姓氏萌叔
一”字詩的故事
1、宋·司馬光閒暇時喜爬山,一次登山至山嶺,見兩年輕人坐石上論詩,聽其即景作詩,但並不高明,有些滑稽的句子引得司馬光禁不住獨自笑出聲來.一年輕人覺得這笑聲中帶有嘲諷,就轉過身來,很不客氣對他說:“你笑什麼?難道你也懂詩?”司馬光沒有直接回答,而眼裡閃動著和善的目光,不緊不慢地吟道:“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話音剛落地,兩個年輕人哈哈大笑說:“這也算詩嗎?簡直是大白話,這樣的詩句,連三歲小孩也會作呀!”司馬光並不生氣,依然臉帶微笑,接著又抑揚頓錯吟誦:“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歸一望.”這兩句詩一出口,兩個年輕人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位貌不驚人的老人竟能胸藏天地,放眼四海,不禁肅然起敬,同時也為自已剛才的無禮感到羞愧.
2、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雞年元旦歡宴翰林學士席上,有人提出以“金雞報曉”為題,每人一詩,以助酒興.朱即隨口吟道:“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又一個大白話,這也叫詩?眾人聽了暗暗好笑,但又不敢笑.“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明月.”朱元璋詩鋒陡轉,奇峰突起,妙句迴天,群臣山呼“萬歲!萬歲!好詩.好詩”
3清·高宗乾隆,一年冬天,遊幸杭州西湖,禮部侍郎沈德潛隨駕侍從,正遊覽間,紛紛揚揚落起雪來,乾隆詩興勃發,出口就吟:“一片一片又一片,”因一時搜尋不到佳句,索興曼聲戲吟:“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他念了這三句時,突然卡殼.這時眾人正準備恭維,見此狀不禁一愣.沈德潛聽著不覺好笑,心想:什麼“一片一片又一片 ”,這也是詩?簡直比大白話還大白話,這不是當眾出醜嘛!可他臉上還是流露出一本正經在欣賞的神色,當看到乾隆正尷尬間,於是趨步上前,跪下說:“請陛下賞與臣續.”乾隆如獲救星,點頭允諾.沈德潛不假思索,出口續道:“飛入梅花都不見.”乾隆撫掌稱許:“此句大妙,卿文才出眾,名不虛傳.”當場解貂裘賜之.
還有如:“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等.
-
5 # 0o天心宗正o0
關於一字詩的故事,《天心宗正》認為最典型的就是清朝陳沆的《一字詩》,我們先來欣賞這首詩。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讀完了這首詩,就來看看關於這首詩有什麼故事吧!清朝嘉慶年間,陳沆趕赴黃州鄉試,行至巴河岸邊,不巧渡船剛剛離岸。陳沆懇求艄公將船開回岸邊,渡他一道過河。艄公見他是位文質彬彬的書生,便樂呵呵地說:“相公前往趕考,必是滿腹文才。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個‘一’字的七言絕句,老夫即刻撥轉船頭。如若不能,就請相公耐心等待。”這時,江心劃過一條漁船,一個漁翁坐在船頭,身邊擱著一根釣竿,漁翁雙手划槳,身子一俯一仰,神情悠然自得,還樂呵呵地唱著漁歌。陳沆舉目四望,江心秋波,起伏盪漾,他靈機一動,當即高聲吟出了《一字詩》。
還有描繪西施一生的一字詩。
一顰一笑一捧心,一國傾廢一瞬間;
一船一槳一生伴,一日歸來一湖煙。
西施作為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完成使命後,西施和愛人范蠡歸隱江湖的故事。
描寫楊貴妃的一字詩。
一喜一悲一相對,一串荔枝一串淚。
一詩一吟一夢裡,一朝酒醒一朝醉。
一輪桂月一江秋,一個相思一個愁。
一夜一人一夢裡,一顰一笑一回眸。
把美人楊玉環的悲情一生寫的淋漓盡致,楊玉環唐朝李隆基的愛妃,最喜歡吃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給楊玉環送荔枝的快馬的情節,她與李隆基十分恩愛,後來安史之亂被大臣汙衊為禍國的根苗,一根白綾吊死在馬嵬坡,結束了繁華的一生,之後李隆基也鬱鬱而終。
-
6 # 申強老師
一帆一槳一漁舟,
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在煙波浩淼的碧波之上,遠遠只見一漁舟蕩漿而來,漁翁手持釣鉤,釣得魚來滿心歡喜。真是碧空如洗,皓月當頭,秋色滿江。
《一字詩》特點;其中用了十個“一”字,真是錯落有致,含義不俗,有“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每個“一”都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很有詩情畫意。 這首詩的作者陳沆是清代才子。據說陳沆年輕時去趕考,天晚了,當天最後一班渡船已經撐離河岸。陳沆求船家把船搖回來載他過去。
船上的其他考生說,你既然是才子陳沆,就請你當場做一首包含十個“一”字的七言詩吧,能做得出就載你過去。這時恰巧有一個漁翁搖櫓而過,大家說就依此為題,陳當即答應,於是就產生了這首《一字詩》。故事固有傳奇色彩,無需辯真偽,趣談可也。
一字詩
誦讀這首詩,首先注意詩中“一”字的讀音:“一”字作為序數時讀為陰平;“一”字在去聲字前面時讀為陽平;“一”字在非去聲前面均讀為去聲。其次,誦讀這首七言詩時,在節拍的頓歇上比較自由。為了突出這首詩中的每一個“一”字,第一句和第三句可以採用七言三頓,第二句和第四句可以採用七言二頓,這樣在表達上更為清楚和鮮明。再則,誦讀古詩要注意合轍押韻,使得整首詩富有韻律和樂感,誦讀時也更為朗朗上口。
這首《一字詩》,由於貫通全詩的“一”字用得巧妙,不但節奏感強,容易上口,而且每個“一”字都形象鮮明,很有畫面感;有的寫人,有的狀物,有的繪景,充滿了詩情畫意
古人做詩,最忌同一首詩中字詞重複,而“一字詩”是要把“一”字多次乃至十幾次反覆使用,不僅不能有重複拖沓之感,而且詩的內容還與一定的事物相應。這本是難而又難的事,可是古代一些名家卻竟相玩起“一字詩”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古時成語,幾個字就是故事,邯鄲學步博士賣驢,守株待冤,葉公好龍,自古開天闢地的來龍取脈,金木水火土,相互共存,相互制約,缺一不少。多的無窮的知識,宰相劉羅彎的電視劇唱的歌,和紳府在京,,,,,,,,,,人人看過去的官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