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霽視角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但有時科舉並不能代表人生成敗,同治皇后的父親,清朝唯一一位旗人狀元崇綺,他的一生卻充滿了悲劇色彩。

    父親被革職,家道中落,努力讀書考中狀元

    崇綺的家族是清朝頗有名望的名門貴族,他的父親是咸豐時的重臣賽尚阿,他的妻子是鄭親王端華的女兒。但可惜他父親因為剿滅太平天國不給力,被咸豐叛了斬監侯,家也被抄了,崇綺也受其父牽連,被革去工部主事官銜,崇綺只得奮而讀書。

    清朝入關後,為了得到漢人的支援,恢復了明朝的科舉制度,並於1646年舉行了會試、殿試,產生了第一個狀元,然而接下來連續三次科舉,狀元都被漢人收入囊中,這讓滿人面子上很過不去。

    於是,1652年,清廷將科舉分設為滿榜、漢榜兩科,這樣分開考試,滿人就有優勢了,所以當年產生了第一個滿榜狀元——麻勒吉。

    1655年會試,產生了第二位滿榜狀元圖爾宸,自這一年後,清廷不再設滿榜、漢榜,於是圖爾宸成了最後一位滿榜狀元。

    自此之後科舉遵循清朝祖制“滿不點元”,“旗人不佔鼎甲”。1865年,崇綺參加科舉考試取得殿試第一名,當時慈禧、慈安太后都不知道應該不應該給他這個狀元,徵求大家意見時,閱卷大臣延煦說:“但憑文字,何論滿漢。”於是崇綺便成為清朝第一個名副其實的旗人狀元。

    直到1904年,清朝一共產生了114名狀元,只有3 位是旗人,若說麻勒吉、圖爾宸能拿到狀元是借滿漢分榜的光,而崇綺的狀元可是貨真價實的滿漢一體考試下的狀元。

    女兒封皇后,同治身亡,他勸女兒以死保節

    崇綺奪得狀元后,照例進入翰林院修撰,同治9年(1870年)崇綺升為侍講,並充當日講起居注官,整天陪伴在皇帝左右。

    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到了大婚的年紀了,選來選去,慈安相中了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同治也十分中意她,被立為皇后,崇綺搖身一變成了同治的老丈人。

    同治成婚後,夫妻二人感情和睦,但可惜阿魯特氏與慈禧不能友好相處,偏這時同治因病去世了,慈禧將光緒接入宮中,讓光緒以咸豐嗣子的身份承繼大統,阿魯特氏和光緒是叔嫂關係,她一個年輕寡婦在宮中地位非常尷尬。

    慈禧將同治之死全怪罪到阿魯特氏身上,慈禧十分恨她,認為她剋夫克子。崇綺得知慈禧的意圖後,知道女兒位置尷尬,又是年輕寡婦,為保名節,崇綺勸女兒以死保節,阿魯特氏便絕食而亡。

    自縊身亡以示忠誠

    女兒死後,崇綺以身體有病為由請求辭官,但未獲批准,之後崇綺歷任鑲黃旗漢軍副都統,熱河駐防都統、盛京將軍、吏部尚書、禮部尚書,迎來了事業的巔峰,但同時也是他生命終結的開端。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皇帝西逃,崇綺和榮祿等人偽裝成皇帝鑾輿往南走,試圖調虎離山,然而八國聯軍根本不搭理他們,反而在北京城內瘋狂屠殺當初支援義和團大臣家人。

    而他留在京城的妻子為了免受侮辱,便在家裡挖坑,讓全家以死保節,家中僕人不忍下手,崇綺的兒子就自己點燃了窗欞,全家人都靜靜地坐在原地,從容地等待死亡的到來。

    《清實錄》記載:

    先於京師陷時,預掘深坑,率子散秩大臣葆初及孫員外郎廉定,筆帖式廉容、廉密,監生廉宏,分別男女入坑生瘞,闔門死難。"

    當全國家焚的訊息傳到崇綺耳裡時,崇綺猶如五雷轟頂,他留下一首絕命辭“聖駕西幸,未敢即死,恢復無力,以身殉之”後,自縊殉國。

    結束語:

    崇綺一生如同股市K線圖般,時而高開時而跌停,他經歷過暴漲時的喜悅,也經歷了跌停時的悲傷。從名門望族、權臣之子,到家道中落,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狀元,再次崛起,卻又經歷喪女之痛,再次迎來事業飛騰,卻又遭遇全家遇難。

    他的人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最後在絕望之下自縊殉國。

    參考資料:《清實錄》

    《清朝狀元榜》

    【END】

  • 2 # 薇薇polly愛紅樓

    一切要從這位阿魯特氏皇后的出身說起。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綺是旗人狀元。清舊俗是所謂"滿不點元、漢不選妃"。旗人狀元極為少見。這位崇綺是在試卷密封看不到名字時慈禧太后點的。這位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太后親點,誰敢駁回。最後還是隻論文章,不以滿漢一一崇綺成為了大清狀元。

    崇綺是鄭親王端華的女婿,阿魯特氏的外祖父是慈安太后的姑父。阿魯特氏同慈安太后有親。

    鄭親王端華是慈禧的丈夫咸豐皇帝為兒子定下的顧命八大臣之一。為了權力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奕忻打倒了顧命八大臣的勢力,這就是所謂的辛酉政變。

    慈禧太后從未喜歡過阿魯特氏這位兒媳:

    1.肅順、端華等顧命大臣是慈禧太后在政治上的對手,是死敵!肅順等還可能對咸豐皇帝說過"效勾弋故事"這樣的對慈禧極為不利的言論。阿魯特氏是端華的後人,就足以讓慈禧大為煩感。

    2.阿魯特氏同慈安有親,在極重權力極有城府的慈禧眼中,阿魯特氏必然是慈安平衡後宮,制衡自己的籌碼。慈禧對阿魯特氏必然極為忌憚。

    3.阿魯特氏是慈安看中的皇后人選,慈禧選中的是另一個姑娘富察氏。同治皇帝在二人中選了慈安看中的阿魯特氏,在慈禧眼中親兒子同自己不親,必然大怒,而後把怒氣全會撒在兒媳身上。

    同治皇帝活著時,慈禧對阿魯特氏就極冷淡。民間有很多關於慈禧不準同治同阿魯特氏同房,於是同治就去了八大胡同等傳聞(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同治皇帝死後,沒人保護的皇后阿魯特氏的地位變得極為尷尬:

    1.兩宮太后慈安、慈禧都不捨皇權,她們不會讓出太后的寶座!阿魯特氏成為棄子。

    2.新皇帝不是同治的後輩,而是堂弟光緒皇帝載湉。兩宮太后還是太后,阿魯特氏這位皇后已毫無地位,無法自處。

    3.慈禧太后把同治皇帝的死亡歸咎於皇后阿魯特氏。這是足以讓阿魯特氏家族滅門的大罪。

    4.阿魯特氏的存在意味著兩宮太后總是名不正、言不順!這時慈安也不會再保護她。她的死亡是必然。

    5.阿魯特氏的死亡也未能停止慈禧對她家人的清算。崇綺也像棋子一樣被逼自盡殉國。

    “聖駕西幸,未敢即死。恢復無力,以身殉之”。自縊於蓮池書院,以死殉忠。

    皇權決定了阿魯特氏必須死!就看是怎麼個死法。與其被慈安、慈禧看不順眼而整死,不如自盡吧。這樣可能得個一為先帝殉葬,得一個忠貞節烈的名聲。在死後得一個孝毅哲皇后的好諡號。崇綺勸她女兒餓死,是為保家族的無奈選擇。

  • 3 # 圖文繪歷史

    同治死後,皇后阿魯特氏的父親為什麼要勸女兒自殺呢?答案很殘酷,慈禧要逼死阿魯特皇后,不好自己出面,下人出面怕鬧出什麼異端,讓她父親去勸說,才能把事兒做圓呼了,所以阿魯特皇后的父親崇綺,在慈禧的威逼之下,無奈勸自己女兒隨了同治帝。

    阿魯特皇后畫像。

    清宮檔案裡當然不會記載阿魯特皇后的真正死因,清德宗實錄說她因為同治去世,傷心過度,病了,慈禧還去看望過,後來就病死了,而在滿人後裔的眾多口述中,則提到阿魯特皇后的死大有文章,當年同治歸西,慈禧有奪權想法,奈何名正言順的皇后肯定是最大的障礙,於是讓其玉碎,這在滿人世家是心照不宣的秘密,清亡後才敢公開討論,啟功先生在其自傳第一章,我的幾位祖上和外祖上一文中,仔細敘述了慈禧借崇綺之手,逼死皇后的事實。

    阿魯特皇后死於儲秀宮。

    崇綺曾風光一時,氣運集於一身,他是清朝唯一的滿蒙狀元,清朝有條“旗不點元”的不成文規定,但當年慈禧破例點了崇綺狀元,很是長臉,他的妹妹是同治的皇貴妃,他的女兒更是同治的皇后,人稱阿魯特皇后,他自己也娶了鄭親王的女兒,官場更是步步升遷,然而好景不長,同治是慈禧的兒子,當年同治選皇后,是經過激烈角逐的,顯然崇綺不是慈禧的人,他是慈禧對手慈安的人,所以同治婚後,慈禧處處阻攔,阿魯特婚姻並不美滿,命運捉弄人的是,僅3年後,同治帝歸西了。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為免受洋人擒拿汙辱,崇綺自縊,家人數十口自焚,以死殉國。

    情況是這樣的,慈禧已經垂簾聽政10多年了,手中權力玩得遊刃有餘,她當然想繼續掌權,但同治死了,按祖制,要在同治下一代中尋找繼承人,自己就是太皇太后,而同治的皇后升格為皇太后,歷來皇后或者皇太后垂簾聽政是理所當然的,太皇太后就有點隔的遠了,雖然歷史上有太皇太后聽政的,比如宋哲宗時期的高太后,宋恭時期的謝太后,但這兩位要麼是皇帝遺詔讓其執政,要麼是眾大臣推上去的,而且皇帝都是小娃娃,也沒有皇太后,而這幾條,慈禧一條都沾不上邊。

    清東陵惠陵,同治帝與阿魯特皇后合葬墓。

    所以慈禧想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繼續執政,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了,唯一的解決方法是繼續當皇太后,結果都知道了,她沒有在同治的下一代中選,而是選了同輩的繼承人,那就是光緒,於是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就成了極為尷尬的存在,本來叔嫂就是禁忌,不倫不類,羞辱名節,而且歷史上的叔嫂同存現象,嫂子都極為尷尬,結局都不好,比如宋太宗時期,太祖的遺孀開寶皇后,明朝朱祁鎮和朱祁鈺這哥倆。崇綺當然明白,慈禧也下了死令,如果死了還能保住名節,如果不死,也會被整死,到時啥也得不到,天命難為,才幫助了結了女兒,阿魯特皇后是絕食而死,年僅21歲。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同治十一年,阿魯特氏乘著鳳輿,堂堂正正從大清門抬進了坤寧宮,與年紀相仿的同治帝舉行了大婚儀式,並被冊封為皇后。

    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琦也父以女貴,不光得封三等承恩公,官位也一再累遷,可謂榮耀之極。

    然而在同治帝去世後,崇琦不光不安慰悲痛不已的阿魯特氏,反而還力勸她自殺。虎毒不食子,崇琦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事情呢?

    (崇琦畫像)

    崇琦出身於蒙古八旗的名門望族。

    他的父親是三朝老臣賽尚阿,也是皇帝的親信大臣。

    咸豐帝繼位後,賽尚阿被授予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等重職,一時位高權重,是朝廷裡舉足輕重的權臣。

    然而,就在咸豐帝繼位不久,清朝便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

    眼看起義的勢頭越來越猛,咸豐任命賽尚阿為欽差大臣,負責鎮壓太平軍。

    賽尚阿雖然在圍剿中小有勝利,但在太平軍猛烈的攻勢下,最終一敗塗地,不光被處以極刑,抄沒家產,崇琦也受其牽連被革職。

    同治三年,崇琦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參加殿試,並以精彩絕倫的文章被慈禧欽點為第一名。也就是說,崇琦高中狀元了。

    不過,清朝自入主中原後,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一直實行“旗不點元”的政策。但崇琦是慈禧欽點的狀元,大臣們也不敢反駁。

    入翰林院後,由於崇琦博學多才,又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慈禧便將他選為日講起居注官。讓他整日侍奉在同治帝的身側,主要記錄同治帝每天的所作所為,同時也為同治帝講解經文等。

    (阿魯特氏畫像)

    同治十一年,同治帝已經到了大婚的年紀,擇選皇后便成了極重要的一件事。

    被選的秀女,都是滿蒙八旗貴族的女子。這其中就有崇琦的女兒阿魯特氏。

    阿魯特氏生得端莊秀美,氣質嫻雅。再加上她自幼得崇琦教導,不僅能詩善詞,還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因此,在慈安的建議下,同治帝將她選為皇后。

    阿魯特氏婚後,和同治帝相敬如賓,頗為恩愛。

    同治帝得了一位賢后,自然忘不了給崇琦諸多恩寵。

    一是封他為三等承恩公,其妻也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二是為阿魯特氏的孃家抬旗,把他們一族從蒙古正藍旗抬旗為滿洲上三旗之首的鑲黃旗。

    三是不斷提拔崇琦,以示恩寵。

    崇琦沒想到家族這麼快就興旺發達起來,也就愈發對朝廷感激不盡。

    不過,嫁進宮中的阿魯特氏,雖然深得同治帝的寵愛,但是卻被慈禧所憎惡。

    (慈禧畫像)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是,阿魯特氏的母親是鄭親王端華的女兒。而早在咸豐帝去世時,端華被指定為八大託孤大臣之一,和軍機大臣肅順等人聯手奪權。所以說,端華是慈禧政治上的敵手。

    二是,慈禧在給同治帝選妃的時候,本屬意性格活潑、外貌似她的慧妃。但同治帝卻不聽她的建議選擇了阿魯特氏。阿魯特氏是慈安選定的,這讓慈禧非常不悅。

    三是,阿魯特氏得到了同治帝的專寵,而讓慈禧滿意的慧妃,卻得不到同治帝的眷顧。

    種種的原因讓慈禧都不滿意阿魯特氏,所以在阿魯特氏入宮不久,她便對其多有刁難和干涉,並要求同治帝親近慧妃等。

    阿魯特氏在慈禧這裡,不僅得不到尊重,還屢遭羞辱,這一切都讓同治帝敢怒不敢言。為了對抗慈禧,他乾脆不再到後宮來,反而夜裡偷偷跟著太監們,溜出宮去煙花之地鬼混。

    久而久之,同治帝得了不治之症,很快便病逝了。

    慈禧認為同治帝之所以早逝,都是阿魯特氏的過錯和罪過,也就愈發容不下阿魯特氏。

    (同治畫像)

    同時,由於同治帝沒有子嗣,慈禧為了繼續把持朝政,又把醇親王才4歲的兒子載湉過繼給咸豐帝,登基稱帝。

    這樣一來,本是皇后的阿魯特氏,便成了不倫不類的皇嫂。

    她不光面臨著失去權力和地位的現實,同時也覺得慈禧這樣的安排,是對身為皇后的她的極大羞辱。再加上慈禧對她愈發不容,常常無端辱罵她。種種境遇讓阿魯特氏陷入絕望,整日啼哭不止。

    慈禧知道後,卻說,既然這麼難過,何不追隨先帝而去?

    說完這句話,還讓阿魯特氏父親崇琦去辦這件事。

    崇琦為了保住好不容易到手的榮華富貴,竟然真的硬起心腸,跪在坤寧宮外,不斷勸阿魯特氏自盡。

    阿魯特氏最終絕食而死。

    慈禧除去了心腹大患,對崇琦的表現非常滿意。

    (慈禧出逃)

    此後,崇琦官運亨通,一直做到吏部尚書等職。慈禧對他還多有恩賜,比如在他負責禮部事務時,允他乘坐二人肩輿等。

    在當時,這可是極少數大臣才能得到的恩寵,因此朝中大臣對他羨慕不已。

    不過,崇琦靠女兒的死,維繫的榮華富貴,卻並沒能堅持多久,便落得了個極悲慘的境地。

    原來,慈禧聽信了義和團“刀槍不入”等鬼話,同時看洋人支援光緒,認為權力受到了威脅。所以她縱容義和團鬧事,並向十一國宣戰。

    八國聯軍為了教訓慈禧,一路打進了北京城。

    當時,崇琦和軍機大臣榮祿,為了掩護慈禧和光緒帝等出逃,假扮成光緒帝,乘輿轎風雨兼程向慈禧出逃的相反方向疾步出逃。

    就在經過保定行宮時,崇琦的家奴追上他,告訴他北京城被八為聯軍攻佔後,他的舉家老小,為保名節已縱火自焚了。

    這個訊息,讓崇琦如五雷轟頂。萬分悲痛中,想到八國聯軍正緊隨其後,與其讓八國聯軍俘獲受辱,還不如以死殉忠。保全名節的同時,又能和家人在九泉之下相聚。

    於是,當晚夜半,崇琦便自縊於行宮房梁而死。

    慈禧聽聞後,連聲稱讚崇琦“捨生取義,大節不虧”,並予以厚葬。

    (參考史料:《清史稿》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了寶寶,你和老公處成室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