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希望星晨58298869
-
2 # 古代人物說
我認為漢宣帝在誅滅霍家過程中採取了以下步驟。
第一:封賞霍家,韜光養晦。漢宣帝即位之後,加封霍光17000戶食邑,並賞賜大量金銀、絲綢等。高調錶彰霍光為維護漢室江山兢兢業業,勞苦功高。在霍光提出還政時,漢宣帝堅決不同意,並進一步給霍光放權,朝事事無大小均先告知霍光。
第二:捧霍光以安撫霍家。霍光死後,漢宣帝以帝王葬禮的規格安葬了霍光,漢宣帝和太皇太后(即漢昭帝的皇后,上官皇后)親自弔唁。
第三:培植親信,削弱霍家勢力。霍光死後數月後,拜張安世為大將軍(張安世的哥哥原為衛太子的門客),後拜魏相為丞相。把霍禹從右將軍晉升為大司馬,實為明升暗降。
第四:逼反霍家。漢宣帝得知霍顯派人毒殺許皇后之後,並沒有立即對霍家動手,而是將霍氏家族子弟調離京城,使得霍家人生活在憂慮之中,最終逼反霍家。在霍家密謀反叛後,漢宣帝名正言順誅滅霍氏家族。
-
3 # 珞珈山下話青史
劉病已親政後,先是韜光養晦,採取了以下步驟。
本始元年(前73年)正月,招募郡國吏民資產在一百萬以上的遷移到昭帝墓地平陵。大將軍霍光向宣帝叩請還政於君,宣帝謙讓再三,仍委霍光以大任,並對群臣論功行賞。五月,鳳凰聚集於膠東郡、千乘郡,赦天下。六月,為其曾祖母衛子夫、祖父劉據、祖母史良娣、父親劉進、母親王翁須議諡號,設定墓地園邑。
本始二年(前72年)春天,宣帝以水衡錢修建平陵,遷移百姓到此起住宅。六月,為漢武帝立廟[73]。秋,發兵助烏孫軍隊擊匈奴。
本始三年正月癸亥日(前71年3月1日),皇后許平君去世。五月收兵,校尉常惠率領烏孫軍隊大勝匈奴。
本始四年(前70年)正月,下詔減少宮廷饌膳、屠工和樂工,使其參加農業,官員都要上報捐助穀物數字,輸入長安倉,以幫助朝廷賑貸貧民[77]。三月乙卯日(前70年4月17日),立霍成君為皇后,赦天下[78]。
地節二年三月庚午(前68年4月21日),霍光病逝,宣帝與上官太后親自臨喪,並按皇帝規格的溫明厚葬霍光[79]。四月,宣帝開始親政,因思念霍光的功德,就委任霍光侄孫樂平侯霍山領尚書事總攬朝政,而令群臣還要常向皇帝報告工作,以便皇帝掌握下情。宣帝五天一聽事,從丞相以下各署奉職奏事,以敷陳其情況與措施,考試其政績與能力,朝廷機構由此完備周密,人員配置得當。上下同心同德,沒有苟且偷安之
地節三年四月戊申(前67年5月24日),立皇子劉奭為皇太子,大赦天下。封太子外祖父許廣漢為平恩侯。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平定霍氏謀反,對被霍氏所矇蔽裹脅而沒有具體犯罪事實的一般參與者一律赦免]。八月已酉日(前66年9月17日),廢黜霍皇后。
-
4 # 山有扶酥
漢宣帝是漢武帝之後又一位雄主,他打殘匈奴、威震西域,使漢朝又一次崛起,開啟了中興盛世。就這樣一位有魄力的皇帝,即位之初完全被霍光架空,活像一個傀儡。
霍光是漢武帝晚年任命的大司馬、大將軍,首席託孤大臣,是昭、宣時期的股肱之臣,他輔佐漢昭帝休養生息,勵精圖治,迅速恢復了漢帝國的元氣,這個是無法磨滅的功績。
同時也是一個手握生殺大權的權臣,儼然成了帝國的一把手,他排除異己,尤其是親手廢了坐了27天皇帝的劉賀,其權勢可見一斑。霍氏家族的勢力盤根錯節遍佈朝廷,霍光的兒子、從孫、女婿、心腹擔任帝國的禁軍、政治重要的部門。漢宣帝想要奪回權力,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一、隱忍負重霍光廢掉劉賀後,迎劉病已(劉詢)為皇帝。一個光桿皇帝面對權勢熏天的霍光,簡直是如芒在背,極其不舒服。漢宣帝可不想重蹈劉賀的覆轍,只能隱忍負重,韜光養晦,對霍光言聽計從。不僅如此還給霍光加封邑1.7萬戶,漢宣帝看起來就像個軟蛋一樣,帝國一切照舊。就連自己的結髮之妻許皇后死於非命都不敢徹查一番,隱忍到了極致。
二、培植勢力六年後,漢宣帝的機會來了,因為他終於熬死了霍光,他不再隱忍,準備悄無聲息的換換帝國的血液,培植自己的勢力。提拔邴吉、魏相等擔任中樞部門,還把依附霍家的張安世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把霍家擔任禁軍系統的親戚統統收回了印授,調離京城,把兵權收了回來。讓史、許兩家外戚領南北軍,畢竟把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放心。
三、架空霍氏漢宣帝採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把霍光的兒子霍禹提拔為大司馬,實際上只是個虛職,並不擁有兵權,光桿司令而已。把霍山、霍雲(都是霍去病的孫子)提拔到尚書部門。實際上,漢宣帝又稍微改了下規矩,百官上奏可以不經過尚書,直達天聽是可以的。這麼一弄霍氏的權力全部被架空,漢宣帝順利地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同時這一手能起到暗示霍家的作用,你們鬥不過我,乖乖滾蛋吧!
假如霍家有自知之明的話,都統統辭職回家,就會相安無事了。但是他們怕毒殺許皇后的事情暴露,偏偏要作垂死掙扎,聯合上官太后(霍光的外孫女)陰謀廢掉漢宣帝。暫且不論此事能不能成功,反正最後被人揭發,漢宣帝大手一揮,霍氏一族至此連根拔起。屬於漢宣帝的時代就要來臨!
總之漢宣帝為了保命,也是為了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先裝軟蛋隱忍了霍光六年之久。直到霍光去世以後,漢宣帝才有條不紊的穩定住了局面,先是培育自己的勢力,後又明升暗降的逼反了霍家。最後結論,欲幹大事,必先學會隱忍,蓄勢待發!
-
5 # 君臨萬方
故事的開頭,還要從漢武帝說起。正是因為武帝晚年的猜忌,最終使得變起骨肉之間,禍起宮廷之內。但最終,皇位傳承有驚無險地度過。而在這個過程中,霍光的作用不可或缺。但長期權力在手,使得霍光走上權臣的道路,最終也為霍家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巫蠱之禍漢武帝好神仙之道,晚年性格更是喜怒不定。江充因為善於投機而獲得漢武帝重用,但江充卻是和太子劉據(衛子夫所生)有仇。因為漢武帝的年齡越來越大,江充擔心太子登基後會殺掉自己,因此決定對太子動手。
江充詐言太子用木偶詛咒漢武帝,此時太子和漢武帝分隔兩處,太子想要見武帝說明情況,又擔心在這個過程中被江充殺害。不得已之下,太子起兵,準備殺掉江充。但不知道內情的漢武帝,卻認為太子造反了,於是父子兩人相互攻伐。最終,太子劉據兵敗,上吊自殺。
太子的賓客都被誅殺,就連太子的兒子(漢武帝孫子)都沒能倖免。太子一脈,只有幾個月大小的劉病已(太子劉據孫子,漢武帝曾孫)被人保護下來而得以倖免。後來,有人替太子劉據鳴冤。已經醒悟過來的漢武帝,夷江充三族,並且把劉病已的宗籍給恢復了。這也為後來劉病已登基,掃除了最大的障礙。
等到漢武帝感覺自己身體不行的時候,原本作為接班人培養的太子劉據已經身亡,其餘的兒子不是早亡便是不成材。不得已之下,漢武帝只得讓自己最小的8歲兒子劉弗陵即位,霍光(霍去病同父異母弟)、上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車騎將軍金日磾為輔政大臣。而且為了避免外戚專權,漢武帝還提前處死了漢昭帝的母親。
霍光輔政漢昭帝、漢宣帝漢武帝留給漢昭帝4名輔政大臣,其中金日磾早死,得以善終。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為了和霍光爭權,密謀殺掉霍光,廢掉漢昭帝。只是後來事情暴露,上官桀、桑弘羊被殺,霍光獨掌權柄,就連當時的丞相都不敢和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爭鋒。
漢昭帝在位三年的時候,立霍光外孫女為皇后。霍光想要自己外孫女生下皇子,成為未來大漢天子。只是皇后在位十年,終究沒能生下一兒半女,而此時漢昭帝卻突然駕崩,並且絕嗣。
漢昭帝駕崩後,在皇太后的詔書下,立漢武帝孫子劉賀為皇帝(漢廢帝,第一任海昏侯)。只是劉賀在位27天,便幹下了一千多件壞事,因此又被霍光聯合太后廢掉劉賀。而事情的真相,可能是年長的劉賀,不經意間表達了對霍光專權的不滿。
昌邑(劉賀)群臣做亡輔導之誼,陷王於惡,光悉誅殺二百餘人。出死,號呼市中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而此時,在漢武帝的近親中,只有他的曾孫劉病已(漢昭帝的侄孫)適合當皇帝。劉病已雖然被漢武帝恢復了宗籍,但一直流落在民間,依靠父親的外祖母史家和岳父許廣漢兄弟(漢宣帝娶了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後來立為皇后)。
因為劉病已根基淺薄,但名聲不錯,霍光認為劉病已好控制,在這種背景下,劉病已得以即位,是為漢宣帝。漢宣帝吸取劉賀被廢的教訓,一直不敢表達對霍光專權的不滿。只是在立皇后這件事上,漢宣帝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霍光的妻子霍顯,想讓自己的小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可漢宣帝在面對眾大臣的時候,說自己有一把舊劍遺落在民間(成語故劍情深的由來),大臣們明白了漢宣帝的意思,於是立許平君為皇后,許皇后生有兒子劉奭(後來的漢元帝)。
霍顯不死心,勾結女醫生毒死皇后許平君。於是,霍光的女兒被立為皇后。在霍顯的指使下,霍皇后還想毒死劉奭,只是劉奭被心腹之人保護得很好,霍顯的計劃沒有實現。霍光前後輔佐漢昭帝、漢宣帝共20年(其中輔佐漢昭帝13年)。
在霍光輔政期間,霍氏家族勢力急劇膨脹。不僅霍光的子侄佔據了顯赫的位置,就連霍光的女婿都身居高官,女兒更是漢宣帝的皇后。漢宣帝對此“如芒在背”,只是隱忍未發。
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光兩女婿為東西宮衛尉(保衛皇宮的長官),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光每朝上,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等到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原先許平君被霍顯毒死的內幕,也被其他人透露給漢宣帝。此時,漢宣帝親自掌握了權力,其他大臣也開始告發霍光及霍氏家族的種種不法行為。於是,漢宣帝決定對霍氏家族動手了。
漢宣帝剷除霍氏家族漢宣帝是個十分英明的皇帝,在霍光專權期間裝作非常尊敬霍光的樣子,並沒有出格的表現。而在剷除霍氏家族的過程中,漢宣帝依舊採取了十分高明的策略。
第一步,安撫霍氏家族。霍光死後,漢宣帝剛剛掌握權力,漢宣帝並沒有輕舉妄動。反而是和皇太后(霍光外孫女)一起參加了霍光的葬禮,霍光葬禮的規格也十分高。
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發三河卒穿復土,起冢祠堂,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對霍光的兒子霍禹封官加爵,霍山為樂平侯,霍云為冠陽侯。其他霍氏家族,各有封賞。霍光妻子霍顯更是窮奢極欲,仗著自己女兒是漢宣帝的皇后,霍顯做下了許多不法之事。但霍氏家族不知道的是,危險正一步步朝他們走來。
第二步,解除霍氏家族的兵權。漢宣帝知道許平君的死因和霍氏家族種種不法之事後,便開始逐步解除霍氏家族的兵權。因為皇宮的警衛掌握在霍氏家族手中,不解除的話,漢宣帝是不敢動手的。
乃徙光女婿度遼將軍、未央衛尉、平陵侯範明友為光祿勳,次婿諸吏中郎將、羽林監任勝出為安定太守。其他掌握軍權的霍氏家族成員,也被封為各地太守,明升暗降便調離了京城。過了段時間,已經被架空的諸多霍氏家族成員,只要手中有將軍印綬的,又全部被漢宣帝收回,全部讓許家(許皇后孃家)、史家(漢宣帝父親的外祖母家)擔任了重要軍職。至此,霍氏家族的兵權被全部剝奪。
第三步,營造輿論氛圍。也許是漢宣帝暗中指使,也許是其他大臣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揭發霍光及霍氏家族的不法事蹟。甚至霍光專權,欺壓天子的事也被抖露出來。霍氏家族非常害怕,他們又聽說漢宣帝已經知道許皇后被毒死的真相,於是開始決定造反。
漢宣帝在營造對霍家動手的輿論氛圍,而霍家決定殺掉漢宣帝,事成後立霍禹為帝。而且此時其他人勾結諸侯王的事情敗露,供詞中牽連到霍氏家族。其他霍氏家族的成員,也因為過錯,受到漢宣帝的責備。雙方都已準備動手,就看誰的速度更快。
雲、山、明友自殺,顯、禹、廣漢等捕得。禹腰斬,顯及諸女昆弟皆棄市。唯獨霍後(霍光女兒)廢處昭臺宮,與霍氏相連坐誅滅者數千家。漢宣帝在霍光專權的時候,能夠隱忍不發,反而裝作十分尊敬的樣子。一旦霍光去世,漢宣帝便迅速解除霍氏的兵權,換上自己的心腹之人。然後營造輿論,對霍家一網打盡,株連數千家,足見漢宣帝是位十分優秀的政治家。該隱忍的時候裝孫子,該出手的時候也絕不含糊。
後來,漢宣帝建造麒麟閣,紀念十一位輔佐自己有功的大臣,其中大司馬大將軍霍光仍舊位列第一。漢宣帝滅掉了霍氏家族,但對於霍光的專權卻選擇了寬容,不掩蓋他輔佐的功勞。漢宣帝的這份氣魄,也使得“昭宣中興”成為可能,把西漢王朝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回覆列表
1.劉病已早期體會過人情冷暖,世態炙涼,他上位後喜怒不形於色,先穩住霍光。
劉賀倒行逆施,只當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廢黜了。霍光讓人找來了戾太子劉琚流落於民間的孫子劉病已,並擁立當了皇帝,後改名劉詢,就是後來的漢宣帝。 宣帝繼位後,霍光繼續大權在握,於朝庭內外到處安插子侄甥婿,培育自己的勢力。
劉詢則忍辱負重,委屈求全,對霍老爺子言聽計從,在形式上給予了霍光無限的信任與尊重,縱使霍氏害死了劉病已在民間的髮妻許:平君(故劍情深的女主角),並立霍光的孫女霍成君為皇后,劉病已依然不動聲色,還坦然接受了霍女為皇后的事實。
這一步非常重要,因為,他剛從民間回到中央,劉詢既無豐富的政治經驗,又無人脈、勢力單薄;如果,一上臺就興師動眾‘’倒霍‘’,不僅會打草驚蛇,還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劉賀而被廢黜。
2.劉病已為爺爺漢武帝歌功頌德,不顯山不露水地為穩固皇位造聲勢。
劉詢審時度勢,先為自己的繼位造輿論,以標榜自己是根正苗紅的接班人。他處心積慮、費盡周章地為爺爺漢武帝立廟宇,緬懷基豐功偉績;這無異於在告訴世人自己是雄才大略的武帝的正統嫡孫,自己才是大漢江山的守護者。
此舉意義深遠,不僅穩固了自己的皇位,還慢慢地形成了自己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的凝聚力,使自己的逐漸成為天下百姓的人心所向。
3.劉詢待霍光撒手人寰後,迅速穩定了時局,並開始收攏軍權。
就這樣:漢宣帝小心翼翼地在政治強人霍光的陰影下當了六年的皇帝,終於熬死了權傾朝野的霍光。鑑於霍光對大漢的忠誠及當時霍氏家族勢力顯赫,劉詢遵循規矩,依然厚葬了霍光,還加封其家族成員以穩定時局。
同時,劉詢緊鑼密鼓地著手奪回霍氏家族的軍權,他採取明升暗降的方法,有效地解除了霍光女婿的禁衛軍兵權,另將他兩個侄女婿調離了部隊的重要崗位;而自己又趁機在朝廷重要位置安插親信,形成了黨羽和勢力;很快,劉詢就已軍權在握了!
4.劉詢收權的作派使霍氏家族鋌而走險,這就有了發動政變的事實,於是,名正言順地滅了霍氏勢力。
漢宣帝大刀闊斧地收權行為引起了霍氏家族不安與鞏惶,霍光的老婆霍顯等擔心覆滅在即,於是召集霍氏家族精英人物密謀併發起了叛亂!
這是迫不得已、鋌而走險之舉,卻正中宣帝下懷!他未雨綢繆,早有防備,很快發兵鎮壓了叛亂,並果敢地將參與者政變者處以極刑,還廢黜了霍成君的皇后職位。霍氏勢力隨即灰飛煙滅!
劉詢這四步走得穩,不僅沒重蹈劉賀的覆轍,還讓大漢江山終於回到了戾太子劉琚的一脈!@最快樂的十二 @翠蜻蜓 @斯幽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