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不言棄DZ
-
2 # 小李記生活
農業,尤其是傳統農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在選好種植基地後,已具備地利,那麼天時就是我們農業上所說的農時,羊肚菌種植下種溫度在 20 攝氏度以下,一般是平原地區每年 11 月 10 號開始符合下種的溫度,那麼要求我們每年在 11 月 10 日前,搭棚完畢;那麼山東一般是10月溫度開始符合下種時間,為了以後各種植基地能充分完成前期搭棚準備工作,各地可根據情況完成耕地工作。根據往年經驗種植經驗,
從羊肚菌種植開始第一步就是要耕地!要求微耕機耕地至少兩遍,耕深15cm~20cm。在耕第二遍之前先噴灑益富源植物營養液,每畝5-10公斤,然後翻耕。如何來判斷土地耕作到位了,深度以手扶式微耕機或耕田大型拖拉機耕作能達到最深的程度,耕地土塊基本沒有超過拳頭大小的土塊,在耕第二遍的時候,一般都能達到耕地的效果!
開箱開溝:
羊肚菌屬於好氧性真菌,開箱開溝的工作一定要做,其好處有:
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羊肚菌菌絲的生長;
羊肚菌的產量和質量和下種時間有很大關係,下種時間過早,有菌絲老化的,感染雜菌,以及在土壤時間生長過長等風險;氣溫在 20 度以下時播種。播種前2天左右觀察土壤是否過於乾燥,過幹可適當澆水然後播種。
我們下種用量標準為每畝200袋菌袋;視菌種長勢情況靈活調整。菌種開袋揉碎後撒到箱面,覆土即可,要求覆土不超過3cm,用釘耙直接來回勾動箱面土壤即可,有個別種子露天不影響。開袋後的菌種要儘快的播種覆土,不要一次開的太多,以免造成汙染和脫水。
營養袋對羊肚菌的種植十分重要,營養袋的好壞以及營養袋的質量直接影響出菇的量。營養袋要求下種三天後,開始製作營養袋,下種7天箱面開始變白,此時開始擺放營養袋。
我們營養袋擺放的標準是每畝1800—2000袋,不得減少營養袋的用量,個別品種和土質需要增加營養袋的用量。擺放營養袋時需要在營養袋上劃兩道口,劃口朝下,以最大的劃口而小麥不掉出為標準,兩條劃口儘量都緊接地面。 若為標準箱面,每箱擺兩排營養袋,間隔 0.5 米,若箱面較大可增加營養袋的排數,以麻將5筒形狀擺放,營養袋的擺放原則為儘量分散錯落。
搭建小拱棚
下營養袋後,為了防止雨水過多和凍害,需要搭建小拱棚,用白色普通薄膜(不可用防霧薄膜) 。薄膜兩端不封死。可交叉拱條,讓薄膜不落在地面上,四周通風。 基地管理與採收首先是水分的管理,土壤水分管理保持前期的溼度情況即可,但空氣溼度最好達到80---90%的溼度,這時氣溫較前期已經有了很大的升高,噴水一定要注意細節的掌控,一般早上10點前,下午4點後噴水,噴水一定要噴向空中,不可直接噴到菇體上,溫度高於18度時不宜噴水,噴水時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態寶,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羊肚菌的種植主要灌水最重要的有兩次,第一次是下種的時候,一定把水給足,第二次在出菇後,出後灌水前,每畝先噴灑5-10公斤的菌菇生態寶,然後灌水。出菇期間澆水不宜過多,儘量少澆水。只要土壤表面沒幹白就可以不用澆水。其次是蟲害的管理,出菇期間主要的蟲害是蛞蝓,蛞蝓數量的增加對羊肚菌的破壞是致命的,所以蛞蝓建議人工去捕捉。
-
3 # 大山哥倆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肚蘑,野生羊肚菌分佈於中國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北京等地區。羊肚菌是一種野生珍貴菌,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由於其菌蓋有不規則凹陷且多有褶皺,形似羊肚而得名。
目前野生羊肚菌資源遭到嚴重破壞,雖然國內外報道已實現其人工栽培,但人工栽培難度比一般食用菌大,近年來隨著羊肚菌的母種分離、原種製作、栽培種製作、林地種植等技術的突破,羊肚菌實現了商業化生產,產量得到了較大提高,從而促進了林下產業的發展,拓寬了林區農牧民的增收渠道,改善了農牧民的生活水平,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播種:由於羊肚菌具有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2種繁殖方式,為了提高有性繁殖機率,提高產量,採取菌種和菌根土混播的方式。菌根土為野生或仿生態種植的羊肚菌根部含有刺激羊肚菌原基進行分化的羊肚菌次生菌絲和其他菌絲的菌落土壤,具有促進子實體形成和提高產量的作用。
提取方法:是取子實體周圍半徑20 cm,深度15 cm的表層土壤;播種時如提取菌根土壤數量有限,也可取子實體周圍土壤和菌根土按1∶1混合。土壤溼度控制在60%,溫度控制在8~16℃,培養3d即可。在播種前將菌根土均勻撒播在整好的土地表面,然後將菌種掰成蠶豆大小塊狀,均勻撒播在表面,一般3000袋•hm菌種為宜,菌根土約佔菌種的1/10。然後再進行翻地,使菌種和土壤充分混勻,最後再在表面撒5cm土壤或麥草以防菌種露出表面。
栽後管理
1、因羊肚菌是一種喜溼的菌類,在它的整個生長期中保持溼度是很重要的。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雪較多,溼度較大,加之溫度合適,則菌絲體生長良好,菌核易形成,子實體生長良好。如果在生長期,尤其早春遇乾旱,適時澆水保溼是必要的。
2、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 -16 的溫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如低於4 的寒冷或超出16 的溫度,都會影響子實體的形成及發育,故在這時候創造菌核形成及子實體生長髮育的良好條件,是十分必要的。總之,在早春對羊肚菌保持一定溫度及適宜的溼度是獲得栽培成功的關鍵。
採摘及儲存
羊肚菌子實體出土後7-10天,便生長成熟,一般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菌蓋表面蜂窩狀凹陷充分伸展時即可開始採收。採收後應清理泥土及時曬乾或烘乾,裝塑膠袋密封保藏。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豫東平原小江
摘要 種植羊肚菌可在10-12月份進行,氣溫不可太高或太低,以免它停止生長。種植的時候要先調製好栽培料,兌水發酵後進行滅菌,接著用兩頭接種法,接種菌絲。等到菌絲長滿袋後放在床面上並覆土澆水。在平時要給它散射光,並加強通風。
羊肚菌的種植技術(時間和管理方法)
一、種植時間
種植羊肚菌的時候,可以選擇10-12月份左右,氣溫應維持在15-18℃左右,這個溫度是比較適合它生長的。如果說氣溫太低或者是太高的話,它就會停止生長。
二、種植技術
1、種植前需要先要先調製好適合的栽培料,通常是以秸稈、木屑、麩皮為主的,也可以加一些磷肥、腐殖土等配料進行調製。
2、調製好栽培料之後要加水進行攪拌,發酵20天左右裝進塑膠袋中,接著放到高溫下進行滅菌。接下來就能接種菌絲了,採用的兩頭接種法,在接種後放到培養室中一個月的時間,等它長滿袋之後進行栽培。
3、給它搭建好適合的生長環境,消毒後鋪一層薄膜,再蓋上一層土壤並壓平,將菌棒的塑膠袋去除,平整的放在床面上。最後,給它噴灑一些水並覆上土,一個月左右子實體就長出來啦。
三、管理方法
在平時要注意光照的強度,特別是在子實體的生長過程中,要給它提供散射光。並注意通風,但是,不能被猛風直吹,當長雜草後,要及時清除。
-
5 # 五哥戶外
羊肚菌如何栽種管理
生物學環境
1.溫溼度:羊肚菌屬低溫高溼型真菌,3~5月雨後多發生,8~9月也偶有發生。生長期長,除需較低氣溫外,還要較大溫差,以刺激菌絲體分化。菌絲生長溫度為21~24℃;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4.4~16℃,空氣相對溼度為65%~85%。為此,栽培時間應在11~12月。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於子實體的生長髮育。忌強烈的直射光。
3.土壤:土壤pH值宜為6.5~7.5,中性或微鹼性有利於羊肚菌生長。羊肚菌常生長在石灰岩或白堊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黃色壤土、沙質混合土中均能生長。
4.空氣:在暗處及過厚的落葉層中,羊肚菌很少發生。足夠的氧氣對羊肚菌的生長髮育是必不可少的。
土壤及植被
羊肚菌多生長在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腐殖質層上。發生的土壤型別有黑壤土、山地灰褐森林土、氫銨2g/L,氯化鉀0.5g/L,葡萄糖20g/L,硝酸鉀0.1g/L,硫酸亞鐵0.01g/L,瓊脂20g/L,硫酸鎂0.05g/L,pH值7.0~7.5。
空氣
羊肚菌屬好氣型真菌,其菌絲體生長階段和子囊果形成階段均需新鮮空氣。通氣狀況良好,有利於菌絲的健壯生長,子囊果的分化和生長髮育。如果通氣狀況不良,容易發生柄長蓋小的畸形菇,影響品質,降低商品價值。尖頂羊肚菌菌絲體生長能耐受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當二氧化碳濃度在空氣中達2.2%時,菌絲生長達到最大值。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品種,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羊肚菌於1818年被發現。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
羊肚菌為馬鞍菌科羊肚菌屬珍稀的食用真菌。野生羊肚菌,子實體較小或中等,6-14.5cm,菌蓋橢圓形至卵圓形,頂端鈍:表面有許多小凹坑,外觀似羊肚,小凹坑不規則形至近圓形,蛋殼色,稜紋色較淡,不規則地相互交叉;小凹坑內表面布以子實層,子實層由子囊及側絲組成.子囊呈長圓柱狀,透明無色:子囊內含8個單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長橢網形,透明無色;側絲頂端膨大~菌柄近白色,表面平滑,中空,基部膨大且有時有不規則的槽。
野生羊肚菌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南、河北、北京、湖南、貴州等地區。羊肚菌是一種野生珍貴菌,由於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故名羊肚菌。在自然環境下生長,單體可達二百多克,目前中國已發現的羊肚菌有20多種。
-
6 # 鄉記
1.客觀瞭解羊肚菌。
雖然羊肚菌很像翻開的羊胃,在很多地方也有“以形補形”的說法,但是它終究只是一種菌類。它就是好吃還有氨基酸等成分而已,也沒有必要去跟風種植。羊肚菌生長在低溫、高溼、降水豐富的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土壤以偏中性的腐殖土為宜。羊肚菌可在春季、夏季萌生,只要有降水和溫溼度的條件,都可以在適當的沙質混合土或腐殖土生長。當你瞭解羊肚菌的生長習性和基本情況後,也就覺得它並不是那麼神秘了,它就是一種能吃的菌類。
2.羊肚菌的種植栽培。自然萌發生長的羊肚菌具有極大的分散性和不可控因素,產量也難以保障。要實現規模化的種植,往往還得依託溫室大棚來栽培。可以在戶外溫溼度適中的10月份進行播種繁育,大棚溫度控制在15~18℃、溼度在65~85%之間,菌絲髮育時適當增加5℃左右溫度。而對於基質的準備也是很重要的,秸稈、麩皮、樹根及木屑等,以腐殖土、水、磷肥攪拌混合,為了達到發酵和滅菌的作用,需要根據氣候情況進行密封處理。接好菌絲後放在培養室栽培發育,一個月左右後去除菌棒上的塑膠袋放在打好地膜的腐殖土種植即可。整個種植過程中對澆水、換氣是特別嚴格的,根據大棚大小、高度等特性及時調整溫溼環境是最重要的。羊肚菌的生長期間不要接受強光、強風,也需合理的清除雜草。
3.羊肚菌種植的前景。根據不同的品種和品質,羊肚菌的售價也是有差異的。萬不可因為“千元一斤”等原因就盲目種植,栽培羊肚菌的成本也是相對很高的,菌種、人工和材料等粗略計算畝投入也在5000元以上,而畝產量與品質也是風險係數不低的。同時羊肚菌雖好,它屬於真菌物質,卻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食用,特別是哺乳期婦女、體質較差的老人小孩也要謹慎使用。羊肚菌的種植前景究竟怎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物極必反,羊肚菌的需求變化也是時刻變化發展的;而作為種植戶,也要注意購買正規、合格的菌種。
-
7 # 龍江小寶
、種植時間
種植羊肚菌的時候,可以選擇10-12月份左右,氣溫應維持在15-18℃左右,這個溫度是比較適合它生長的。如果說氣溫太低或者是太高的話,它就會停止生長。
羊肚菌
二、種植技術
1、種植前需要先要先調製好適合的栽培料,通常是以秸稈、木屑、麩皮為主的,也可以加一些磷肥、腐殖土等配料進行調製。
2、調製好栽培料之後要加水進行攪拌,發酵20天左右裝進塑膠袋中,接著放到高溫下進行滅菌。接下來就能接種菌絲了,採用的兩頭接種法,在接種後放到培養室中一個月的時間,等它長滿袋之後進行栽培。
3、給它搭建好適合的生長環境,消毒後鋪一層薄膜,再蓋上一層土壤並壓平,將菌棒的塑膠袋去除,平整的放在床面上。最後,給它噴灑一些水並覆上土,一個月左右子實體就長出來啦。
羊肚菌
三、管理方法
在平時要注意光照的強度,特別是在子實體的生長過程中,要給它提供散射光。並注意通風,但是,不能被猛風直吹,當長雜草後,要及時清除。
-
8 # 高原木子李
羊肚菌屬於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種植,在我們這裡從2016年開始大規模種植羊肚菌,這裡平均海拔2400左右,每一年種植羊肚菌下來,總有農戶是賺了錢的或者就是虧損了。我認為種植羊肚菌萬做好這些:
一是大棚的建設,因為這裡海拔高,一到羊肚菌出菇的時候就開始下雪了,種植就開始整夜抖大棚上的雪,但是效果不好,不抖的話,雪壓大棚凍死幼菇,抖的話,在抖的過程中不少菇被踩壞,所以大棚建設必須按照防風、防壓的標準來建設。
二是人一定要勤快和學習,特別是後期的灑水和溫度調劑不能放鬆,時刻掌握菌棚的通風、溼度和溫度。
回覆列表
一、羊肚菌種植方法
目前,羊肚菌應用最廣泛的種植方法是利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這種種植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進行良好的淹水保溼,雨水可以沿地膜向溝內流動,即使降雨天氣持續很長時間,也不會破壞邊界上的菌絲。此外,它還能有效地避免強光的影響,同時也有利於土壤的保溫,這對羊肚菌的生長非常有利。
二、羊肚菌種植要點
1.種植條件。羊肚菌種植較少的主要原因是種植條件惡劣。首先,它對土壤有很高的要求,必須在中性或微鹼性土壤中種植,土壤pH值約為6.5-7.5。此外,在種植期間,要保持足夠的外來氣體,所以通風要求也要做好,另外,在溫溼度條件下,其生長高峰期是春秋,適宜生長溫度在20度左右,溼度在70%左右。最後,羊肚菌的發育不需要任何光,強光可能影響菌絲的正常生產,因此也有必要為其提供弱光環境。
2.栽培配方:木屑75%,麵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質3%,益福源蘑菇生態珍品1%。
3.熟料脫袋培養,調整配方後,按1/1.3的比例與水混合,再用專用塑膠袋發酵20天左右,每袋500克左右。裝料後高溫滅菌,接種菌絲,通常採用兩端接種的方法,然後在22度-25度的培養室中培養1個月,裝滿袋後可培養菌絲。
4.培育子實體。一般來說,在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併為羊肚菌提供適宜的溫室栽培環境的前提下,可在一個月左右培育出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