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遼天鶴
-
2 # 書香阿里
在殷商時期中國就有史官的設定,曹魏時期正式設立著作郎一職,專門從事國史編寫工作,這也是歷史上設立專職修史官的開端。司馬炎代魏後,繼承了曹魏的著作官制度,並且設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專門修史機構—著作局。因著有一個健全完善的史官制度,曹魏,特別是兩晉是較高的史學成就。
至於東漢修史的記載,從班固撰《漢書》開始,到《東觀漢記》的最後一次續修是在東漢靈帝、獻帝時期。《史通·古今正史篇》雲:“熹平中,光祿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楊彪、盧植著作東觀,接續紀傳之可成者,而蔡邕別作朝會、車服二志。後坐事徙朔方,上書求還,續成十志。會董卓作亂,大駕西遷,史臣廢棄, 舊文散佚。
晚出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作,如三國吳謝承、晉薛瑩、華嶠、謝沈、袁山松以及南朝宋范曄、梁蕭子顯的七家《後漢書》,晉司馬彪的《續漢書》、張瑩的《後漢南記》,無不取材於《東觀漢記》。
所以曹魏時期,連年伐戰,曹代漢業,“史臣廢棄”,會影響到對東漢修史的延續性。但經歷改朝換代,無論魏晉,期間都是有修史的,但它的高度被《東觀漢記》的光環掩蓋了,只是在這基礎上的小修小補。直到南朝宋的史官范曄編撰《後漢書》,總結了前人修東漢史的不足,使得《後漢書》比前人修的東漢史更優秀。人們更喜愛范曄寫的《後漢書》。漸漸的魏晉時期人修的東漢史被《後漢書》所掩蓋,到後來就失傳了,只有范曄寫的《後漢書》完整的記錄了東漢的歷史,流傳至今。
-
3 # 鄜延路節度使李
三國時期一直到南朝宋時期就有不少寫東漢的史書,最後留下來的就只有《後漢書》和《東觀漢記》,除了這兩部書之外,還有六部。稱之為《八家後漢書》
清人姚之駰、孫志祖、王謨、黃奭、汪文臺等為此作輯佚工作,其中以汪文臺輯錄較為全面,輯有謝承《後漢書》8卷、薛瑩《後漢書》1卷、華嶠《漢後書》2卷、司馬彪《續漢書》5卷、謝沈《後漢書》1卷、袁山松《後漢書》2卷、張璠《後漢紀》1卷,合為《七家後漢書》,末附佚名《後漢書》佚文1卷。
但汪輯本所使用輯錄的底本尚有脫漏衍訛,並非佳本,同時未輯張瑩《後漢南記》。近人周天遊為彌補汪輯本之不足,重為輯佚校注,出版《八家後漢書輯注》,是目前較好的輯本。
八家《後漢書》的內容,分別為:
謝承,三國吳人。撰《後漢書》130卷,隋志、舊唐志記載皆同,新唐志作133卷。紀、志、傳俱全,且有所創新。〈兵志〉、〈風教傳〉為此書所獨創。從佚文推斷,〈獨行〉、〈方術〉、〈逸民〉、〈列女〉諸傳當由此書所始創。此書中所述江南名士甚多,其佚文數量較多,多半為範書所失載。此書的地方色彩較濃厚,詳細記載三吳事而略記京洛事。魯迅有輯本。薛瑩,三國吳人。撰《後漢書》100卷,隋志、兩唐志記載皆同。此書佚文數量甚少,僅光武、明、章、安、桓、靈六帝紀論及少數人物傳散句,從佚文內容來看,有一定的史識。劉勰《文心雕龍》中對謝承書、薛瑩書評論“疏謬少信”。司馬彪,西晉人。撰《續漢書》83卷,隋志、兩唐志皆同。有帝紀9卷、志8卷(亦稱為《續漢志》)、列傳65卷、敘篇1卷。書定為名《續漢書》,顯然是為了接續班固《漢書》而作。八志內容儲存完整,由梁人劉昭作注,獨立刊行,後併入范曄《後漢書》中。佚文數量僅次於謝承《後漢書》。唐人李賢為范曄《後漢書》作注時,引用司馬彪《續漢書》內容多達149條,遠在他書之上。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續漢書》內容註釋東漢末年之事也最多。劉勰《文心雕龍》中稱讚此書“詳實”。華嶠,西晉人。撰《漢後書》97卷,隋代時僅存17卷。有帝紀12卷、皇后紀2卷[1]、列傳70卷、譜3卷,無志。華嶠改志為典,原計劃寫10篇,可惜未完成而卒世。後由二子華徹、華暢整理完成。劉勰《文心雕龍》中稱讚此書“準當”。范曄撰《後漢書》時,以此書為主要藍本,直接襲用論贊多達十處,佔范曄論贊的十分之一。謝沈,東晉人。撰《後漢書》122卷,隋代時僅存85卷。僅存〈光武帝〉、〈安帝〉2紀及〈禮儀〉、〈祭祀〉、〈天文〉、〈五行〉、〈郡國〉5志佚文,列傳佚文甚少,內容多與範書相同。魯迅有輯本。張瑩,東晉人。撰《後漢南紀》55卷,隋代時僅存45卷,兩唐志皆作58卷。書早亡佚,佚文數量也最少。唯漢安帝見銅人的記載,為此書所獨載。袁山松,一作袁崧,東晉人。撰《後漢書》100卷。此書紀傳品質不高,志書較全,佚文亦多。劉勰《文心雕龍》中對張瑩書、袁山松書評論“偏駁不倫”。張璠,三國魏人。撰《後漢紀》30卷,為未完成之作。此書流傳不廣,散亡亦早。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東觀漢記》和《後漢書》
東觀漢記《東觀漢記》是一部以紀傳體撰寫東漢歷史的史書,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當代史。記事起於光武帝,終於靈帝,由漢代劉珍、延篤等撰,因修史館設於東觀而得名。
《東觀漢記》前後經過四次修纂。漢明帝時,明帝讓班固與陳宗、尹敏、孟異三人共撰《世祖本紀》,又編次光武帝功臣和平林、新市、公孫述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此次與班固合力修史者,除陳宗、尹敏、孟異三人外,尚有杜撫、馬嚴、劉復、賈逵等四人,是《東觀漢記》的初次修纂。
第二次修纂在漢安帝永寧年間,鄧太后下詔命劉珍、李尤、劉、劉毅等著“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據《史通·古今正史篇》,還尚有《紀》、《表》、《外戚》等傳,時間起於建武,終於永初,書始名《漢記》,不久,工作地點遷至南宮東觀。後來劉珍、李尤等人相繼去世,伏無忌、黃景等奉命續修〈諸王〉、〈王子〉、〈功臣〉、〈恩澤侯表〉及〈匈奴南單于〉、〈西羌傳〉、〈地理志〉,此書自此始具規模。
第三次修纂在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桓帝命邊韶、崔寔、朱穆、曹壽續修,作〈孝穆皇傳〉、〈孝崇皇傳〉和〈順烈皇后傳〉,又增安思等皇后入〈外威傳〉,崔篆諸人入〈儒林傳〉。崔寔、曹壽又與延篤作〈百官表〉和順帝功臣〈孫程傳〉、〈郭鎮傳〉,又作〈鄭眾〉、〈蔡倫〉等傳,共撰成一百一十四篇。
第四次修纂在漢靈帝、漢獻帝時,靈帝熹平年間,蔡邕、馬日磾、楊彪、盧植、韓說、劉洪等繼續修書,作〈靈帝紀〉和列傳四十二篇。蔡邕據其師胡廣傳授給他的“舊事”草成十志初稿,入東觀後即與張華、劉洪共撰十志,作《朝會》、《車服》二志。後因事徙朔方郡,上書求還,並續成十志,後避桓帝名諱,改稱“意”。
此十志,據《後漢書·蔡邕傳》李賢注引《蔡邕別傳》,有〈律歷〉、〈禮〉、〈樂〉、〈郊祀〉、〈天文〉、〈車服〉,據《史通》,尚有〈朝會〉,嚴可均《全後漢文》注謂除前8志外,缺者乃〈五行〉、〈藝文〉也。但因漢末戰可及董卓西遷長安,以至散佚不全。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遷都許昌之後,楊彪進行最後一次總整理,但未能把散逸的篇章如數補齊。
《東觀漢記》成於眾人之手,經幾代人不斷遞修才成書。[5]直至東漢以後,仍有續補。但無一人對此從頭至尾進行整理加工,形成“著述無主,條章靡立”的現象,所以各篇之間,詳略不一,筆調不一。但由於《東觀漢記》是官修當代史,修史者擁有豐富的材料來源,從起居注到私家著作,都可以直接取材,故保留大量原始材料。
後漢書《後漢書》是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南朝劉宋時的范曄(398年-445年)所著。本書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續漢書》補入),記載了從光武帝稱帝(25年)起至漢獻帝禪讓(220年)的195年曆史。
後漢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
《後漢書》本紀和列傳的作者是南朝劉宋時的范曄(398年-445年),他寫此書是為了“欲因事就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此書綜合當時流傳的七部後漢史料,並參考袁宏所著的《後漢紀》,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後漢史為正史。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曄因牽涉與孔熙先等謀立彭城王劉義康案坐獄,在《獄中與諸甥侄書》中明言:“既造《後漢》,轉得統緒。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無例,不可甲乙辨,後贊理近無所得,惟志可推耳。博贍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被殺時四十八歲,當時《後漢書》志稿尚未完成。
原有二十一家撰寫東漢歷史,《隋書·經籍志》錄《後漢書》八家,今僅存范曄《後漢書》和袁宏《後漢紀》,餘者皆散佚。因《後漢書》有紀傳而無志,南朝劉昭把晉朝司馬彪《續漢書》八志(律歷、禮儀、祭祀、天文、五行、郡國、百官、輿服)分為三十卷與之合刊,成今天《後漢書》。
《通典》述科舉考試規定“《後漢書》並劉昭所注志為一史”,“唐時功令,習《後漢書》者並昭所注志為一史,故續志注三十卷得以儲存,至宋不廢耳”。
《後漢書》的評註,最早有劉昭注范曄《後漢書》一百二十五卷,後有唐章懷太子李賢注。李賢所注代表了清代以前《後漢書》評註的最高水平。清代有惠棟作《後漢書補註》,王先謙繼惠棟後又撰《後漢書集解》一百二十卷,對歷代註釋《後漢書》的成就作了一次全面性的整理,是為集大成之作。
-
4 # MJ爸爸的書城酒窖
有事不決可問誰?大家都懂的……
有兩本書《後漢紀》和《漢晉春秋》,題主可以去了解一下。
《後漢紀》,編年體東漢史,記事溯自公元17年王莽元鳳四年綠林起義,止於公元220年漢獻帝延康元年曹魏代漢。全書30卷,21萬餘字。
作者袁宏(328年-376年),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所著《後漢紀》、《三國名臣贊》現仍存世。
《漢晉春秋》,該書記述史事起自東漢光武帝、止於西晉愍帝281年間,其所記述的三國史事,以蜀漢為正統,魏武雖復漢禪晉,尚為篡逆,遂以晉承漢。
作者習鑿齒(317-383,或328-413),字彥威,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東晉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以上兩本書,都符合題主說的“曹魏兩晉”時代作者所做,關於東漢的史書。
-
5 # 人生路遠333
“正統”王朝的概念源自孔子編撰的《春秋》。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東周王朝日漸衰微,從西周的“號令天下,莫敢不從”變為“虎落平陽被犬欺”,堂堂周桓王居然被鄭莊公的軍隊射了一箭。但孔子的態度始終“尊周”,以周王朝為正統。
什麼是正統呢?無非就是具備“合法性”,或者說“名正言順”。這牽涉到古代的一個概念“名分”。
為什麼說西晉是正統王朝, 東晉卻不是? 最重要的兩點, 東晉都沒有
嚴格來說,“正統”兩個字需分開解釋。在西周時期,古人就有一種觀念,“君子大居正,王者大一統”,意思是君子看重居身、處位的“正”,王者看重天下一統。對君王而言,兩者一樣重要,缺一不可。總之,王者希望擁有被天下普遍認可的名分,否則就不是正統。
取代東周的秦朝是否“正統”,後世就有爭議。更不用說東漢之後,三國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裂四百年,自稱皇帝的梟雄層出不窮。究竟誰是正統,誰是”僭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就拿南北朝前期來說,北魏和東晉都宣稱自己才是正統王朝,對方不具備合法性。後世的史學界也對此各執一端。如果依據《春秋》的觀點而言,西晉屬於正統,但北魏和東晉都不算正統。
東晉傳承自西晉,為什麼西晉是正統而東晉就不是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為什麼說西晉是正統王朝, 東晉卻不是? 最重要的兩點, 東晉都沒有
配圖
一、皇權繼承的問題
首先要從西晉說起。有人說,西晉篡奪曹魏的政權,為什麼是正統呢?
如果從皇權傳承的脈絡來看,西晉的天下取自於曹魏,而曹魏取自於東漢,漢取於秦,秦取於周。既然兩漢都是正統,曹魏迫使漢獻帝“禪讓”,獲得了名分最“正”的皇權。雖然曹魏未能統一天下,西晉卻做到了。
從秦朝取代東周算起,皇權更迭已經失去了《春秋》推崇的“大公大義”,總是以強力手段或者巧取豪奪的方式輪換,一脈相承傳到西晉。所以西晉雖然短命,其正統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認可。當然,曹魏和西晉時期,有不少頗具氣節計程車人反對他們的正統地位,這是在所難免的。就像周朝取代商朝,伯夷、叔齊寧可餓死,也不認可週朝的合法性。這個問題另當別論。
為什麼說西晉是正統王朝, 東晉卻不是? 最重要的兩點, 東晉都沒有
西晉的國運只有五十年,歷經四任皇帝。第三任皇帝司馬熾和第四任皇帝司馬鄴都死於“五胡亂華”的劫難。司馬熾是司馬炎的兒子,他死後,在長安被擁立的晉愍帝司馬鄴是他的侄子,並不是儲君的身份。不過在那種朝不保夕的戰亂裡,立晉愍帝無可厚非。
東晉就不一樣了。晉室南渡之後,以琅琊王氏為首的名門大族擁立了司馬炎的侄子司馬睿為帝。但晉元帝司馬睿顯然不是西晉指定的繼承人。東晉的國號雖然不變,只不過是江南的豪強勢力和南渡的北方勢力妥協後成立的政權。
而且東晉的皇帝們自始至終都被權臣壓制著,堪稱最孱弱的王朝。東晉不但不能統一天下,還無意北伐,只是喊喊口號或者做做樣子,直到南朝宋的一代雄主劉裕崛起,才真正決意北伐。因此,東晉既不“正”,也不“統”。
為什麼說西晉是正統王朝, 東晉卻不是? 最重要的兩點, 東晉都沒有
有人說,平王東遷,東周依然是正統,為什麼晉室南遷就不是正統了?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
周平王是西周的法定繼承人,遷都洛陽的時候,仍然是周天子的身份,天下諸侯國也承認周天子的地位。除了鄭莊公率先挑戰周王室的權威,春秋霸主齊桓公和晉文公等人奉行的是“尊王攘夷”,維護了天下的安定。東周殘喘數百年走向滅亡,被大一統的秦朝取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東晉的晉元帝沒有合法繼承人的身份我們已經說過,無需贅述。還有一個地理的因素,也是東晉不能稱作“正統”的原因。
為什麼說西晉是正統王朝, 東晉卻不是? 最重要的兩點, 東晉都沒有
這裡還以周平王東遷做比較。當時西周王朝的國都在鎬京,位於陝西西安。早在周成王時期,周公就營建了洛邑。周王朝分封天下諸侯,王室自身也享有“邦畿千里”的領地。洛邑本來就是一個陪都,還在周王室自己的領地內。所以平王東遷雖然也是躲避戰亂,但人家是在王室領地之內遷都。
東晉則是在西晉徹底亡國之後,偏安江南,在洛陽千里之外的建康(南京)立國。這當然和平王東遷的性質不同,起初連江南的豪強勢力都不太認可新生的東晉。嚴格來說,東晉和北方的割據政權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誰也別說自己是正統王朝。
那麼,誰才是下一個正統王朝呢?當然是結束南北朝對峙局面的大隋朝。
最後宣告,這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如果您不認同本文的觀點,希望海涵。
明明西晉都有陳壽寫三國志了,為什麼那麼長時間沒有人給東漢寫史書,直到晉朝滅亡,劉宋時期范曄才編輯後漢書。從曹魏篡漢到劉宋建國中間有人為東漢寫過史書嗎?
回覆列表
不是沒有人寫,是沒有流傳下來,晉代司馬彪、華嶠等都為東漢寫過史書,但是都失傳了,最後只有范曄一部《後漢書》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