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風掃落葉我掃你微信
-
2 # 斌格謙
網路購物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便利,大部分人享受著便捷購物、多選擇、橫向比價、省時省力的樂趣。但對少數人,網購是內心的痛苦煎熬——剎不住車,成癮了。網購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經濟負擔,家庭矛盾,甚至搭上了性命,賠上了健康。
據《2012年中國網上購物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網購達8090億元,佔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4.4%,網購人數達到2.12億,網購在國內網民中的滲透率提高至41.5%。
此前淘寶網釋出的網購族群報告顯示,深夜11時後購物的“夜淘族”總人數居然超過2200多萬人。
如此龐大的網購人群中,很多人已經習慣了網路購物的便捷,上到大型家電,下到衛生紙、鉛筆都在網上購買。跟快遞見面的時間比跟朋友見面的時間還要多。究竟怎樣才算網購成癮了呢?
上網一搜,見諸報端的“網購成癮”的例子有不少,有的3個月網購花費9萬元,有的因網購影響夫妻感情及家庭和諧……新聞中多個鮮活極端的例子告訴大家:這是病,得治!確實,網購成癮跟吸毒成癮、賭博成癮的性質一樣,為心理疾病。
我是網購成癮者嗎?內心痛苦+影響生活 才是成癮
很多人心理有個疑惑,自己也很愛買,是否已經出現網路購物成癮了呢?廣東省社會醫學研究會心理諮詢委員會委員何日輝表示,千萬別亂給自己蓋“成癮”的帽子。心理學上,“成癮”要符合以下兩個特徵:患者對自己行為的危害有認識,但卻無法控制,內心非常痛苦;患者的社會功能明顯受損,如造成了家庭衝突、妨礙了工作等。
對網購感到愉快,又有此經濟能力,也沒影響家庭生活,只是喜好網路購物,並不構成“網購成癮”。那就好好享受購物吧,別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了。只要沒有產生不良影響,這種“癮”不該被視為病,也就沒有必要做醫學干預。
【剖析上癮】強烈的興奮感和愉悅感是形成原因
何日輝介紹道,“癮”的突出特點是患者明確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害,卻無法自控,強烈的興奮感和愉悅感是形成原因。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成癮的機制是某一種物質或者行為,作用於人的大腦獎賞效應環路,導致體內的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遞質短期內大量釋放,使人獲得強烈的興奮感和愉悅感。由於這種感覺太強烈,使得體驗過的人一直想追求這種感覺,成癮行為就開始形成。
何日輝表示,從某種角度來說,只要是能夠改變大腦對外界的感知的物質或者行為,都可以成癮。所以,任何東西、行為都可構成癮。
有心理醫師發現,網購成癮其實和購物癖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有強迫傾向。容易出現網購成癮的人多是青年女性、青少年。好發因素是內心空虛、對環境不適應、有交往障礙等。
他們享受的往往是網購時精神的亢奮和愉悅,但一旦過了這個勁頭,發現買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而且信用卡也刷爆了,又會有強烈的失落感。
多癮可共存也可引發其他精神問題
何日輝在門診中發現,對部分上癮的重症病人,有多種癮同時存在的現象,醫學稱之為“共病”,如有些患者有賭博成癮,同時又有濫用藥物成癮。
網購上癮者花大量的時間在上網購物上,使得患者更缺乏跟社會的交流,不但自己內心衝突,還容易跟家庭起衝突。因而,有部分成癮者可併發抑鬱症,這是導致自殺的潛在原因。
還有的成癮者本身有其他心理問題,導致了網購成癮。“成癮的人還往往伴有心理障礙和人格障礙,這也是導致成癮行為容易反覆的原因之一。”他說。
屬於行為成癮的一種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實物才能構成上癮,實際上,行為成癮也是“成癮”中的一大類別。何日輝介紹道,“癮”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對物質成癮,二是行為成癮。網購成癮屬於後者。
物質成癮的種類很多,包括毒品成癮,如海洛因、鴉片、大麻、K粉等,也包括止咳水、安眠藥、食物成癮等;行為成癮中,最常見的是“賭博成癮”,還有近十年來被社會高度重視的“網路成癮”,患者沉迷上網以後明顯地損害了其社會功能。
物質成癮因為有“物質”的存在,所以它對身體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家屬更容易發現。而行為上的成癮對身體的損害更不明顯,又有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短時間不易顯現。但是行為成癮同樣會影響心理、人格和社會功能。
不是道德敗壞
對“網購成癮”的人,大眾常將其與“道德”“墮落”掛鉤,這是不恰當的。何日輝表示,“網購成癮”跟道德無關,因為上癮者本人也極其痛苦,他能意識到有問題,只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還有人認為,這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其實成癮的因素相當多,相當複雜,也跟意志力有點關係。但若真成成癮病的患者,並非意志力強就能控制和改變的。就如吸毒者中不乏有大量意志力非常強的人,但仍要用綜合手段科學戒毒。
其實“癮”是一種身心疾病,是多因素作用下的結果,可跟生活壓力、個人情緒、交往障礙、不適應環境等有關。
何日輝介紹道,成癮的成因目前仍有爭議,有研究認為,成癮者體內激素有改變,但是激素改變造成了成癮,還是成癮造成了激素改變,還沒有定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成癮現象越來越多見。這跟社會因素有關,經濟條件好轉,不像在舊時代能否吃飽飯,能否生存下去都是個大問題;還跟社會觀念有關,當網路購物成了潮流,很多人也要趕上這個潮流;社會發展,人的精神空虛,也是它的又一個成因。
受社會風氣影響,很多人過度追求物質,沒有自我約束力;還有有些家庭教育觀念落後,跟孩子缺乏交流等。
有些身體疾病可引起“上癮”
從生理角度講,有些身體疾病會引起上癮,但不屬於心理學上所說的“成癮症”。
影響內分泌的腫瘤(腎上腺腫瘤、垂體腫瘤等)可使患者出現“癮”,例如,腎上腺腫瘤可引起患者的性亢進,嚴重者就構成了性成癮。
再如,對躁狂症(雙向情感障礙)者,有一個表現便是瘋狂購物,但患者買的東西會全部送給他人。
新聞連結:- 今年6月14日,重慶沙坪壩一名28歲的女子李某因網購成癮難以控制而選擇自殺,所幸搶救及時,挽救回生命。李某幾乎每年都要在網上購買數萬元的衣物和化妝品。但她收入不高,經常透支信用卡,前段時間因為網上促銷活動,她又透支了一萬多元,感到無法原諒自己,並難以向丈夫交代,最後選擇了自殺。
- 去年11月22日,蘇州張女士因網購與丈夫發生口角,一氣之下剁了自己的左手大拇指。原來張女士平時下班後,沒事就上網團購,光是“雙十一”就在網購上投進了近萬元。事發當晚,張女士又坐在電腦前網購,連正在哭鬧的女兒都無心理會。夫妻倆為此大吵,張女士衝進廚房,剁了自己的左手大拇指。幸而搶救及時,她的手指被接了回來。
- 去年,寧波的一對85後小夫妻,正在如漆如膠的新婚期。但妻子網購成癮,一碰電腦就控制不住。“雙十一”那天,她更是從前一夜凌晨開始奮戰,直到第二天中午,下了近二十個單子,花費近2萬元,而這些錢都是從信用卡中透支的。多次勸阻無效後,老公一氣之下告到法院,要求離婚。
-
3 # 阿姚記事
你好,網購是會上癮的。
現在的商品千花百樣層出不窮。就同一類的商品而言,都有幾百種選擇,無論是去超市,實體店購物還是網路購物,我們都可以百裡挑一。有一種幹大事的感覺。當我們在這些,大打折扣的商品中,仔細敲鍵盤,細算就會省下一些錢,或者得到一些小禮物。可能是商家送的贈品。這種網購的喜悅。有時候去超市也買不到。
而且現在網購相當的方便,只要手機開啟連上網。就可以在各種網購平臺挑選自己心儀的產品。可能半夜睡不著或者失眠的時候再看一下。網上自己的購物車都會精神抖擻。甚至拿起了自己的小計算機,算起了劃不划算這個問題。有時候沒有話題聊了,跟朋友聊天也會將自己的購物車聊的興高采烈。某一天,我們把自己心儀的那個商品下單了之後。雖然錢包空空如也,但是當我們收快遞,去開啟快遞的那一刻,這種開心是無法形容的。
但是網購這種東西還是要學會剋制,理性消費。
-
4 # 驀然若夢
“網購時一種病,我想你病的不輕,和淘寶旺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君不見賬上錢財滾滾去,網店包裹日日來……”這首被網友篡改的歌詞,也道出了王瑞夫妻的矛唇所在,誰也想不到,曾經備受二人追捧的網購,而今卻成了二人的殺手。“
網購時一種病,我想你病的不輕,和淘寶旺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君不見賬上錢財滾滾去,網店包裹日日來……”這首被網友篡改的歌詞,也道出了王瑞夫妻的矛唇所在,誰也想不到,曾經備受二人追捧的網購,而今卻成了二人的殺手。
“這日子沒發過了”,看到家裡有送快遞的,王瑞的心裡頓時就起怒火。“買,買,一天到晚買東西、這家非讓你給敗了!”這半年來,妻子張倩喜歡上了網上購物,最多的時候,一天會有5個送怏遞的,一個月能消費一萬多,這著實讓王瑞有些吃不消。
說起來妻子學會閱上購物,還是王瑞教的,但讓王瑞想不到的是,他這下卻給妻子開闢了新的購物戰場。從第一次對網購半信半疑的小試牛刀開始,張倩便陷入了網購的“江湖”。她每天就像患上了“強迫症”;一上網,開啟的網頁全是些貨品,似乎把網購當成了自己的減壓方式,“到網店狂購,不停下單,感覺很暢快”。漸漸地,膽子就大了起來,連彩電、空調都從網上買。小東西就更別提了,甚至連花生米都是從網上訂購的。網店送來的包裹到處都是,家裡擺得簡直像個倉庫。
最讓王瑞窩心的倒還不是這個,“關鍵是她買的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浪費,一時半會兒根本用不上”。有一次,張倩想給家裡要添置一個優跑機,就花2000塊錢訂了一個,買回來用了不到半個月,就扔到陽臺上了;她聽人家說,喝豆漿好,就買回來一個豆漿機,又說喝果汁好,又買回來一個榨汁機,可這兩樣東西都沒見她用過幾次。很多東西買回來她甚至懶得拆封,堆在一旁。半年下來,家裡的存款數額直線下降。
張倩的狂購終於讓王瑞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開始阻止妻子網上狂購物的行動。張倩也挺後悔的,並一再保證,以後再也不這樣了,可是一坐到電腦旁就忍不住上去看看收藏的網宿有什麼新貨上架,或者瀏覽一下網站有什麼時尚新品推出。可往往就是這麼隨意地看看,不經意間就會買下不少東西、不然她就會覺得手癢心癢。
王瑞說:“以前只聽說,網路遊戲讓人上癮,可誰知道網路購物也讓人中毒不輕。張倩一個月的收入有五千多元。以前除了零用,每個月還會有些盈餘。可是現在,不僅薪水花得乾乾淨淨,而且每個月信用卡還還有透支。我工作的一家外資銀行,今年形勢非常不好,大幅裁員,雖然保住了飯碗,可是工資已縮水大半。金融危機了、我曾多次提醒張倩要控制消費,萬一遇到裁員風暴,連生活都成“問題。”
張倩似乎聽進去了,在家裡看不到她上網淘寶了,可是不久王瑞還是發現了問題,原來信用卡的對賬單有幾筆不對。再三追向下,張倩承認那是她在辦公室下的訂單,而買的東西都是改送那裡了。這下王瑞更惱火了,明明知道現在家裡的經濟情況,還是我行我素,還把他和這個家放在眼裡嗎?如果按照這樣的消費水平,家裡的積蓄很快就會被她花光,而自己的這點薪水也填不了網購的窟窿,王瑞越想越發愁,終於忍不住和她大吵。而張倩也覺得很委屈,就這麼一點事,值得這樣大動干戈嗎?是不是大小題大做了。再說了,她上網買東西,是考慮到一些東西的價格比較實惠,這也是為了給家裡節省開支,他怎麼就不理解呢?
兩個人誰也不服軟,戰火不斷升級。王瑞乾脆和張倩搞起了AA制,唯恐妻子把他的薪水也給“支付”了。這一下真傷了張倩的心,她隨即去法院起訴了離婚。
如果家庭中你的愛人正在備受強制購物的苦惱,首先要了解,她的購物可能並非故意,強制的戒除與爭吵,有時會加強這種行為,甚至導致關係破裂。她很可能患上類似成癮障礙飽心理問題。據美國調查類似的購物成癮傾向的人口大約有1000萬,佔美國總入口的1/30。
大多數成癮者在心理上會有三方面的可能、第一種是童年嬌寵過多,內心有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因為過多的被愛與被呵護會形成“以自我中心”的孩童心理狀態,不能夠應對壓力與管理需要;第二種是來自父母所給予的愛的不足,受傷的心靈會透過不斷地佔有物質滿足慾望,達到對缺失的禮償;第三種則來自面對壓力與焦慮的無助,購物癖是尋求依戀與安全感的需要以及填補空虛的慾望膨脹的“有效”途徑。而王先生的妻子則屬於第一種情況。王先生AA制的理財方式看來是合理且應當的,擔對於妻子心理就像是把孩子手中的棒棒糖搶走或給正在吸乳嬰兒斷奶一樣痛苦、被空前的拒絕感與拋棄感所包圍。此時先要解決婁子的焦慮,找到壓力源,安慰與陪伴並協商規劃逐步戒癮,遠比爭吵與AA制的執行要好。如果仍不能自制則可考慮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輔導。
-
5 # 九鼎職場全能解說
不是網購上癮是你內心在作怪。
網購本身就是消費,根據你需要的產品進行消費,而不是看到喜歡就下單,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就好了,虛榮心也是導致你一直想購物的的原因,這時候要擺正三觀,自己收入能支撐你多大消費訂單就消費多少,不要為了虛榮心去透支你卡里的額度,做到自制需要你自己,其他人幫不了你。
-
6 # 宿遷阿龍
有可能在一段時間裡是這樣吧,我有過類似的經歷,著迷於淘寶網購。時間長了,也就不那樣了,倒是總上淘寶去看。但不是每次看了都買了。你可以時常注意一下,家裡是否有成堆的用不到的從淘寶買來的東西,如果有些,就要自己剋制一下了。
-
7 # 黎明中的我們
真的會上癮,因為人的慾望會不斷增加,尤其是大資料時代,系統給你優惠券,讓你覺得自己買的物品超值,很划算。其實你就中了大資料的招了,它會不停的向你推薦你經常瀏覽喜歡的東西,天天出現在你眼前,是你買的慾望不停增加,所以網購真的會上癮。除了你真的沒錢(。◝‿◜。)
-
8 # 亓小魚
會的!
有段時間,我超喜歡網購。那時自己開了個店,每天快遞小哥會把包裹送到店裡,看著角落堆的滿滿的,心裡感覺很滿足!
那段時間,什麼東西都從網上買。大到電器,小到頭繩。一天不買點東西就覺得不自在,哪哪都不提勁。高峰期一天幾十個包裹,快遞員都很熟了。手機上購物網站app都好多個,這個買點那個買點,這個狀態大約有幾個月,後來覺得花銷實在太大,而且發現買回來的東西確實不太滿意,特別是衣服,差別太大了,就漸漸的收手了。
現在不怎麼網購了,多半會去實體店買,滿意度高些。
-
9 # 我帥的一啤吖
我覺得會吧 之前加了個美妝店微信 他家經常做活動 看到活動就忍不住買買買。然後就會想不通為啥忍不住買買買呢 現在家裡還上百片面膜呢 終於有天看到小紅書上有人說類似的問題 因為人的貪心呀。一下子醒悟了 這種心理就是貪心呀 總覺得錯過了就沒有了 其實它就在那裡 買了那麼多用不過來 哎
-
10 # 浩瀚星空小星星
有時候很多人會對網購有精神上的依賴,大家在無聊的時候通常會開啟手機,選擇一些網站來消耗時間,那個購物網站通常就會成為大家的首選,即使不是購物類網站,我們通常開啟一些其他的APP也會經常推送一些購物的訊息,久而久之,我們會把很多的時間花費在上面,有時候就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購物依賴症。
-
11 # 直覺思維
網購不用出門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同時收到快遞就像收到繼續一樣會有驚喜的感覺,當然會上癮啦!
“一入網購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網購成癮帶來的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造成經濟上的壓力或損失。網路購物過程中,一般都是透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付款,這種虛擬交易,很容易降低人們對於金錢的敏感度,不知不覺中就花了很多錢,使得自己的錢包捉襟見肘。
網路購物的盛行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網購大軍中來,據齊魯網報道,沉迷於網購的人群當中不僅有女性,男性也一樣,網購成癮不一定就是網購強迫症患者,但是任其發展就很可能發展成為強迫症,時間長了還可能使患者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比如說不願意和他人接觸、變得固執等等。
-
12 # 茶語心理
看情況
1,有需要才淘寶,因為價格優惠,這個叫勤儉持家吧?
2,囤貨喜好的網購,一聽到雙十一大促銷,不管需不需要屯一批,這個屬於貪小便宜吃大虧思維,由此思維者要特別警惕“高回報騙局”,因為想問題思路很相似,以為佔便宜。
3,心情不好就網購,這算上癮傾向了。就像心情不好狂吃甜食一樣,發洩情緒的一種途徑,容易形成惡性迴圈。
-
13 # 老侯講百家
假如某人失戀了,把工資卡上的工資全部用來消費,抹平心理的創傷叫不叫成癮?雖然花的數額較大,也不能叫成癮。網購成癮跟消費數額沒有關係,總結如下,它是一種長期的穩定的重複的,能從網購過程中感到樂趣並逐漸生成依賴感的一種狀態,就像菸民愛抽菸一樣,離不開戒不掉。 網購成癮的原因很多很雜,有一些很隱蔽,說出來上癮者都不相信,也有很多是多方面原因導致。原因分拆如下,1網路購物成了一種情緒的發洩出口。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巨大,網路能讓人暫時遠離實際生活,網購就像進了世外桃源,在這裡,你的網購你自主,只要你有可以支付的money。在這裡,你心情放鬆,找到了在辦公室裡沒有的快樂,積累的壓抑的情緒自然轉移出來。2物質化的攀比心理在作怪。最新奇最潮流的的事情或東西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到網路上,網購是現代流行潮流的一種體現。我網購,證明我走在了時尚前沿,這種心理暗示很難讓人察覺到它是人們網購背後的黑手。4網購的客觀條件。商品種類繁多,瀏覽商品不費勁,你在商場上來回作戰,一個小時逛下來腰痠背疼腿抽筋,還不如輕輕點幾個滑鼠看的東西多,而且還有這麼多跟你一樣的網購者的評論,你在這裡找到了組織啊。物流又是那麼發達,價格又是那麼吸引人,花一樣的價錢相當於比在商場多買了幾件衣服,一天換一件衣服是不是比一年穿同一件衣服的優越感強烈得多?這讓購物者從心理上得到了較大的滿足。最後,網購上癮的行為是一種跟風行為,容易在跟風中迷失自己。當發現自己容易受到他人影響也想在淘寶上淘一件商品時,就是該警惕網購上癮的時候了。以上回答你滿意麼?
回覆列表
網購是會上癮的
假如某人失戀了,把工資卡上的工資全部用來消費,抹平心理的創傷叫不叫成癮?雖然花的數額較大,也不能叫成癮。網購成癮跟消費數額沒有關係,總結如下,它是一種長期的穩定的重複的,能從網購過程中感到樂趣並逐漸生成依賴感的一種狀態,就像菸民愛抽菸一樣,離不開戒不掉。 網購成癮的原因很多很雜,有一些很隱蔽,說出來上癮者都不相信,也有很多是多方面原因導致。原因分拆如下,
1網路購物成了一種情緒的發洩出口。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巨大,網路能讓人暫時遠離實際生活,網購就像進了世外桃源,在這裡,你的網購你自主,只要你有可以支付的money。在這裡,你心情放鬆,找到了在辦公室裡沒有的快樂,積累的壓抑的情緒自然轉移出來。
2物質化的攀比心理在作怪。最新奇最潮流的的事情或東西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到網路上,網購是現代流行潮流的一種體現。我網購,證明我走在了時尚前沿,這種心理暗示很難讓人察覺到它是人們網購背後的黑手。
4網購的客觀條件。商品種類繁多,瀏覽商品不費勁,你在商場上來回作戰,一個小時逛下來腰痠背疼腿抽筋,還不如輕輕點幾個滑鼠看的東西多,而且還有這麼多跟你一樣的網購者的評論,你在這裡找到了組織啊。物流又是那麼發達,價格又是那麼吸引人,花一樣的價錢相當於比在商場多買了幾件衣服,一天換一件衣服是不是比一年穿同一件衣服的優越感強烈得多?這讓購物者從心理上得到了較大的滿足。
最後,網購上癮的行為是一種跟風行為,容易在跟風中迷失自己。當發現自己容易受到他人影響也想在淘寶上淘一件商品時,就是該警惕網購上癮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