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人天相老三來也
-
2 # 破局三板斧
困局,就是因為資源不足而被困在局中;開啟局面,就是破局,破局唯有依靠“調整資源”。
清華大學寧向東教授說,管理就是破局。所謂局就是“企業與各種資源構建關係的總和”,當企業與資源的關係不能幫助企業實現目標的時候,就要重新構建新的關係,這個過程就是破局。方法是:增加“正資源”,減少“負資源”,或者重新建立現有資源之間的關係。困在局中,就是因為資源不足企業銷售困局,就是客戶資源不足。
企業管理困局,就是管理人員資源不足。
企業產品困局,就是研發資源不足。
企業營銷困局,就是推廣資源不足。
企業品牌困局,就是策劃資源不足。
企業經營困局,就是資金資源不足。
企業發展困局,就是戰略資源不足。
企業質量困局,就是工藝資源不足。
破局第一招:引入新資源既然已經知道困局是因為資源不足,破局當然要引入新資源。例如人力資源、資金等。
案例1:IBM引入郭士納出任董事長兼CEO
由於小型機和微型機的發展,嚴重侵蝕了IBM賴以生存的大型機業務,IBM大型機的銷售價格和銷售量連年下滑,企業陷入虧損狀態。
1993年,IBM已經連續三年虧損,高達168億美元。
IBM成立了一個20多人的搜獵委員會,委託了兩家獵頭公司,準備為IBM找到一個新的掌門人。
一個毫無科技背景,銷售餅乾的CEO,郭士納,臨危受命執掌IBM(為了說服郭士納,連美國總統都出來做工作,拯救IBM,就是拯救美國)。
有人戲言:郭士納只不過是過來為IBM料理後事,替藍色巨人收屍來了。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IBM在郭士納的帶領之下,提出“電子商務”概念,以及“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充分發揮IBM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提供“硬體、軟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優勢,讓藍色巨人重新站了起來,重返資訊世界的舞臺,併成為光芒萬丈的主角。
郭士納就是IBM打破僵局的關鍵資源,成功破局。
案例2:喬布斯成功為蘋果從微軟公司拿到1.5億美元救命投資
蘋果公司與微軟公司就如同一對天敵,分別掌控Windows世界和OS世界,喬布斯多次嘲笑比爾蓋茨是“小偷”和“沒有品位”,可見兩家公司之間的關係都多糟糕。
在喬布斯重返蘋果後的1997年8月6日,當喬布斯在波士頓的Macworld貿易展上宣佈與微軟達成投資與合作協議,一些Macintosh迷彷佛感覺“遭受了背叛”:“死對頭”竟然投資1.5億美元給奄奄一息的蘋果(蘋果公司此時賬面現金只夠支撐3個月)。
蘋果公司的困局是資金,喬布斯居然“不可思議”從“最希望蘋果死掉”的微軟公司拿到了救命的資金,不得不佩服喬布斯獨步天下的“現實扭曲力場”。
原來微軟公司正在遭受美國司法部反壟斷調查,如果蘋果公司掛了,世界上將僅剩下一個作業系統,微軟將不可避免因為壟斷而被肢解,這是比爾蓋茨不願意看到的。
微軟為了自己,不得不讓蘋果繼續活下去。
破局第二招:剔除負資源有些資源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力量,這時候就必須對這些負資源進行剔除,從而讓企業輕裝上陣,聚焦資源實現戰略上的突破(把錢花在刀刃上)。
案例1:香飄飄奶茶砍掉其它生產線,開始繞著地球轉圈
2009年,香飄飄奶茶被人氣天王周董(周杰倫)代言的優樂美奶茶打得滿地找牙,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開始應用定位理論破局。
香飄飄砍掉一切與杯裝奶茶無關的業務,包括已經實現盈利的兩家下線奶茶店和一個食品廠,全力聚焦杯裝奶茶。
“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3億杯,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
剔除負資源之後,香飄飄奶茶的銷量一飛沖天,廣告也變成了“可以繞地球2圈”“可以繞地球3圈”。
案例2:萬科的減法,賣掉一切與地產無關的業務
今天大名鼎鼎的房地產開發商萬科公司,在上世紀卻涉足港口、零售、汽車配件、飲用水、工藝品製造等行業。
王石認為房地產才應該是萬科的主業,而且堅持萬科只做住宅專案,為此,萬科賣掉了除地產之外的一切“負資源”。
以下是萬科賣掉的公司(部分):
今天華潤旗下的萬潤萬家零售連鎖,就源於萬科旗下的萬佳百貨。
今天華潤旗下的怡寶飲料公司,就源於萬科旗下的怡寶。
今天上市公司錦州港,萬科賣給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東方集團。
萬科汽車配件。
萬科工藝品公司(當年與美國富蘭克林造幣公司合資,中國大名鼎鼎的紅旗車模就出自這家公司)
破局第三招:重新構建現有資源的關係在既不增加“正資源”,也沒有剔除“負資源”的情況下,企業依然可以透過“重新構建資源之間的關係”實現破局。
案例1:洋河藍色經典
洋河大麴屬於中國“八大名酒”之列,但是當年最風光的時候也只不過與“西鳳”“竹葉青”的名氣大致相當。僅僅在淮安市(原淮陰市)就有旗鼓相當的 “三溝一河”,即:高溝大麴、雙溝大麴、湯溝大麴,洋河大麴。
中國名酒以茅臺和五糧液為首,它們分別佔據“醬香型”和“濃香型”專屬使用權。
郎酒以“一條赤水河,養育兩大醬香白酒”的“傍大款”策略,成功和茅臺攀上關係,銷量也開始扶搖直上。
洋河雖然有“美人泉”的故事,但是卻沒有超級品牌可以搭車,只能把自己的歷史、文化、工藝重新構建了一個新的香型----“綿柔型”,並開創了“天之藍”“海之藍”“夢之藍”低中高三個子品牌。
綿柔型洋河藍色經典,透過重構資源一飛沖天,成為僅次於茅臺和五糧液的酒廠,把瀘州老酒等品牌遠遠甩在身後。
案例2:海爾啟用“休克魚”
海爾集團的當家人張瑞敏說,很多國有企業有很好的裝置、技術和員工,就是因為經營意識和管理水平存在問題,在有市場、有產品的情況下,這些國有企業就如同“休克魚”,只要啟用就能夠馬上產生經濟效益。
這就是張瑞敏的“休克魚”理論:在被兼併企業裡把海爾的模式進行復制,就可以煥發活力正常經營。
上世紀90年代,張瑞敏率領青島海爾在10年間兼併了18家企業,全部實現扭虧為盈。
後來張瑞敏的“啟用休克魚”理論還入選了哈佛商學院案例。
剔除負資源
重新構建現有資源之間的關係
管理就是破局,局就是企業與各種資源之間的關係。
當企業遇到問題,其實質就是“資源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破局只有三種模式:增加新資源,剔除負資源,重新構建現有資源的關係。
當然,也可以兩種方式或三種方式同時實施。
-
3 # 梵迦讀書
職場中遭遇工作困局,無非是面對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罷了
三大步驟,輕鬆解決問題:1.分析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重點是什麼?
2.拆解問題,調配人手、資源,分步驟制定解決問題的每一步詳細計劃。
3.解決問題,根據人手和資源合理分配後,落地執行解決問題的方案
舉例說明:老闆讓你在5天之內,出一個線下促銷活動方案,並且落地執行。(分析問題:老闆的目的是促銷)
為達到促銷的目的,你需要制定一個合理的活動方案。(拆解問題:第1步做什麼、第2步做什麼、第3步做什麼...)比如,第一步是關於活動主題、內容的制定,第二步是參與活動人員的分工和物料製作,第三步是活動場地的選擇和考察,第四步是活動場景的搭建.
選好場地後,等場地搭建好,活動人員就位,按照計劃制定的步驟,活動就可以順利進行下去了,活動執行完畢。(解決問題:最終達到老闆要求的促銷目的。)
只要學會套用這三大解決步驟,我們就可以對人員和資源進行合理安排,有步驟、有條理地解決問題,走出職場困境了。
很多時候,我們在遇面對職場困境時,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抓住工作問題的重點,進行科學分析和合理拆解,從而陷入了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如果能明白問題的重點,就可以抓住問題的核心,有步驟地進行分解和執行,困局自然就打開了。
如果對你有用,請給我一個免費的關注和贊呀~
-
4 # 白鷺長江共一天
在職場中,時常會面臨工作難題或困局。我從業二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工作困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解決工作困局的信心。
如果信心丟失了,那你就失去一切了,誠如拿破崙所說的,怕敗者必敗。
以我一次臨危受命的經歷,分享以下三點體會。
首先,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曾經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職場如同戰場,同樣需要了解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所面對的困局,只有這樣做,處理困局才能得心應手。
有一次,集團分公司的發生一個職能部門”整體腐爛“的嚴重問題(即部門貪汙腐敗、管理混亂、投訴嚴重及人心不穩等問題),老闆委任我接手該部門。
面對此危局,我全面分析了手上可使用的資源,包括領導強有力的支援,同時,在赴任之前,透過其他渠道事先了解該問題部門的人和事,並清楚了該部門和相關部門的問題所在,做到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為了萬無一失,我特地向老闆請示,並得到老闆的同意,我獲得了方便行事的許可權。
其次,慢不得,也急不得在工作中,處理問題,要有層次感,解決問題要有慢節奏的部分,也要有快動作的部分。
在處理部門危局時,我用一分為二的策略來應對:對於部門新形象的樹立和部門業務操作等實務,採取了急切且強硬的做法,以給人改頭換面的感受;對於部門內部管理,實行褒貶並用的措施,以達到啟用團隊之目的。
再次,相信自己,便是成功碰到工作困局,往往使人喪失鬥志。面對危急狀況,更是容易讓人亂了方寸,好像世界末日來臨了似的。
在危局中做決斷,難的不是找不到對應策略,而是對自己採取的策略信心不足,而是不夠自信。
在我處理該部門危局時,合規部門收到很多對我的投訴,也找我談話,但是,我一概不理,仍然保持我的處事風格,仍然我行我素,直至部門問題得到解決,最終,得到了老闆的肯定。
綜上所述,面對工作困局,自信是一切的根本。有了自信,再加上知己知彼和周密計劃,以治大國若烹小鮮之手法,如同在烹煎小魚兒時,油、答鹽、醬、醋等調料放得要恰到好處,不能多不能少,你才能遊刃有餘地處置工作困局。
-
5 # 靜遠商道哲學家
任思緒如浪歸大海
化習氣如空中雲彩
出廬山看天下美影
歲月靜好靈光常懷
-
6 # 職場三目
人死不能復生。即便是神醫,對已死之人也是束手無策無能為力的。
工作困局也是如此,最終無法開啟局面而歸於失敗的例子,並不少見。
真正無解的困局,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事實上,都是無法開啟局面的。
並非真正無解的困局,只是由於人們的認識不夠深刻和全面而導致難以解開的工作困局,只要改進我們的認識,創新我們的思維,開啟工作局面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們的方法是詳細的調查,取得詳盡的資料,深入的研究,找出主要矛盾,主要問題。調查研究的過程也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深入瞭解困難形成的原因和過程以及現狀,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開啟工作局面的關鍵在於尋找到突破口。
面對工作困局,開啟局面的方法是在戰術上做文章。
死死抓住自己可以有所作為的一點,緊緊咬住這一點不放。以此為突破口,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通常我們都以為戰略決定戰術,制定正確的戰略,找到正確的方向才能解決問題。
孫子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我以前也以為這是正確的。
但事實不是這樣的。相反應該是戰術產生戰略。戰略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天才家靈機一動憑空想出來的。
戰略是從戰術的肚子裡生長出來的。沒有合適的戰術不可能有合適的戰略。好的戰術的擴大深化就是戰略。戰術才是父母,戰略反而應該是兒子。戰術昇華形成戰略。
面對工作困局,關鍵是找到突破口。集中自己大部分的力量,利用自己已有的優勢突破一點。
用突破這一點的小勝利來帶動整體局面動起來,活起來。
以小勝利來樹立信心,拉動士氣高漲,這對於處於困境中的所有工作人員來說是無比重要的及時雨。
積小勝為大勝。由區域性的戰術優勢帶動產生良好工作態勢,並最終形成一種戰略優勢。
一旦大勢起來,工作的局面自然也就打開了,整個局勢也就活起來動起來了!
-
7 # 80後雲帆
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此時經常會感覺到無能為力,而且壓力山大,一方面是來自專案的壓力,另一方面可能來自領導的壓力;這個時候該如何進行處理呢?
一,勇敢面對
遇到困難,首先是要勇敢的面對,逃避是不能決解問題的;有些人遇到困難,不敢面對,總是想著如何躲避,甚至辭職,把這堆爛攤子留給別人,這不僅讓領導失望,而且自己不會有成長,人都是在困難中成長起來的。
二,冷靜思考
困難都是暫時的,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急急忙忙只會將事情搞壞,要靜下心來思考,找到問題的原因,然後制定解決辦法;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下點功夫,總體有點眉目的。
三,堅持不懈
遇到困難能夠堅持下來,那是考驗一個人的耐力和工作態度;記得當年我跟一個專案,那時候也是遇到困難,壓力特別大,領導沒有給我壓力,而是自己給自己壓力,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做好。到最後還是順利完成,沒有當初的堅持,不會有現在的自己。
四,尋求幫助
五,總結經驗
透過這次困境,然後總結一下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如何處理,雖然困境各不一樣,但是解決思路和方法都是通用的。有了這些經驗,自己不僅能夠快速的成長,而且抗住能力也將有所提升。
總之,遇到困難,不要逃避,要想辦法解決,這樣才能讓自己印象深刻,同時學習到一些處理問題的技巧,自身技能得到提升。
-
8 # 家有苗寶
“少就是多”。專注做好自己的本職,把本職工作做到無可替代,做成單位裡的頂級,不需要各方面兼顧,也不要朝三暮四,看著別人好,慢慢的很多好事就會順理成章、順其自然的找到你。
-
9 # Lanmao66688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困難與挫折,然而,在困難與挫折當中,有人灰心了、沮喪了、消沉了,從此一蹶不振,最終滿懷抱憾,在庸庸碌碌中度過一生;有人卻在困難與挫折中,百折不撓,屢仆屢起,最終獲得過人的成就。
由此可見,能否超越困境,往往在於人們面對困境時的心態;正如詩人雪萊的名言所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很多人對面困境時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些人承受不住,選擇逃避、自我放棄或其他激烈的方式,但最終都難免帶來遺憾
回覆列表
釐清困局中的人和事,分清主次矛盾;
爭取資源去解決主要問題;
把人心歸攏、讓事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