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dayed
-
2 # 歷史的影子
《繡春刀》中的魏忠賢,他曾經出任過秉筆太監
司禮監是明朝內廷中掌管太監的專門機構,下設掌印太監、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和提督太監。在這四個下屬的職位中,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
影視劇中的劉瑾,他曾經官至掌印太監
司禮監的正式設立開始於洪武末年太監機構的二十四衙門,司禮監是其中的首席衙門,自然也是權力最大的一個部門。明初廢除宰相,之後成立了內閣,內閣大臣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宰相職權的繼承和發展。權力滋生腐敗這個道理一直是明朝皇帝心中的一條紅線。所以在內閣權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為了壓制這種局面,有了“票擬”和“批紅”兩道程式。票擬就是內閣的處理意見,而批紅就是皇帝對於內閣意見的審批。隨著明朝後期皇帝的怠政行為,批紅這個程式就逐漸由太監代替皇帝來執行。而在司禮監中,秉筆太監就是負責批紅的,但是一切還沒有結束,因為批紅是否合格還要經過掌印太監的稽核,只有經過掌印太監稽核的奏摺,才可以蓋上公章進入到執行階段。所以說,能夠做到掌印太監這個職位的,可以說是走到了太監這個行業的光輝頂點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明朝太監因為和皇帝親近,所以很容易取得信任
其次,兩者誰的權力更大一些還可以從職位人員數量上可以看出。在司禮監中,掌印太監只有一個,而秉筆太監可以有四個甚至八個。這就相當於今天的職場中,管理者總是少數,而執行者總是多數,因為執行重在分工中的合作,而決策重在策略的集中。
所以由此看來,魏忠賢和劉瑾誰的權力更大已經有了結論,但是這只是從職位本身所賦予的權力而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來分析。
-
3 # 北風不熄
秉筆太監負責代替皇帝“批紅”,掌印太監職掌皇帝玉璽,當然掌印太監是老大了:“掌印秩尊視元輔,掌東廠權重,其次秉筆,其次隨堂,如眾輔焉。”當過秉筆太監的有明武宗時期的劉瑾,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掌印太監有明英宗時期的王振,明憲宗時期的汪直、懷恩,明世宗時期的陳矩等,明神宗時期的馮保。
掌印太監在明朝中後期有內相之稱
-
4 # 風陵流度
掌印太監的權力比秉筆太監的權力更大一些。
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同屬於司禮監。司禮監則是明朝二十四衙門之首,號稱第一署。
司禮監最早由明太祖朱元璋設立,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職位劃分。統管皇城內的禮儀、刑名和管理工作。也就是說,司禮監的設立最早是為了管理皇城內部事物的,並不涉及國家其他事物的管理工作。司禮監設定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八名。
但是由於後來的變化,司禮監的權力越來越大,實質上成為了管理國家事物的內廷,和外朝互相制約。
按照明朝後期的權力分配情況,內閣擁有票擬的權力,也就是把各地湊上來的奏摺用藍筆擬定一個處理意見,然後遞交給司禮監,由司禮監轉呈皇帝,由皇帝本人做最終決定,也就是硃批。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明朝很多皇帝並不親自看奏摺做硃批,而是直接把奏摺留在司禮監,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做硃批。
秉筆太監做完硃批交給掌印太監審查,合適的話就報給皇帝,然後蓋上大印再下發內閣進入執行階段。不合適的話,就直接打回並重新擬定意見。
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的關係類似於今天辦公室主任和辦公室幹事的關係。下面呈報上來的檔案,先由辦公室的幹事給出批覆意見,然後交給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任覺得合適,就簽字並蓋上辦公室公章,然後下發給下級單位開始執行。如果辦公室主任覺得幹事的批覆不合適,就直接打回給幹事,再次做出批覆。等到合適了,就簽字蓋章,下發執行。
管理公章的那個人是否給這份檔案蓋章,就決定了這份檔案最終是否具備合法的性質。
所以,掌印太監的權力比秉筆太監的權力要大一些。
-
5 # 125878215蜂獾
感謝悟空邀請。司禮監由太監掌管,明初權力不大,中後期由於皇帝怠政,皇帝經常讓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皇帝批閱奏摺,事實證明每天批閱大量奏章皇帝一個人難以辦到,非常辛苦勞累,所以秉筆太監用硃筆批閱奏摺,批紅成了司禮太監主要職能,秉筆太監代皇帝批紅,是在代行皇權,也不是取代相權內閣首輔的權力,由此可見明朝皇帝授權秉筆太監代行批紅,就是讓秉筆太監代為處理國政,也是利用太監牽制內閣大臣,代表皇帝監督控制內閣機構,確保皇權不受損害不受侵犯,司禮監當然有總管太監,而且還掌控提督東廠,總監內外事務,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都要服從司禮監總管太監。
-
6 # 穿越再現彼岸
明朝前期,司禮監的宦官們沒有多大的權力,他們的權力受到皇帝的制約,而前期的明朝皇帝個個都非常精明,不可能讓司禮監的宦官們大權獨攬的。
司禮監權力的延伸。按照《明史》記載,朱元璋時期的司禮監權力非常之小,如下:
掌冠婚喪祭禮儀、制帛與御前勘合、賞賜筆墨書畫、並長隨當差內使等人出門馬牌等事,及督光祿司供應諸筵宴之事。
可以說就是掌管皇帝禮儀的一個小衙門而已,是太監十二監司的其中之一。十二監是:司禮監、御用監、內官監、御馬監、司設監、尚寶監、神宮監、尚膳監、尚衣監、印綬監、直殿監、都知監。(司禮監所在地圖)
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司禮監的地位才開始迅速提升,到明英宗時期高漲,成為輔助皇帝辦公的內廷,逐漸與外廷的內閣相對應。
明英宗之後,司禮監一躍成為十二監之首,出現了很多職位,其中司禮監掌印太監一人,秉筆太監、隨堂太監數名,有時候秉筆太監並不是一個人。在權力的分配上,掌印太監排在第一位,秉筆太監排在第二或者第三位,掌印太監可以提督東廠,實打實的權力第一。
譬如明英宗時期的王振、明武宗時期的劉瑾、萬曆年間的馮保都擔任過司禮監掌印太監。(明英宗像,司禮監權力達到頂峰是他在位時期)
司禮監中掌印太監、秉筆太監到底誰的權力更大?明朝時期,司禮監是皇帝的內臣,按照規定是掌印太監排在第一位。但是,規定是一回事,實際操作就是另外一回事。
皇帝可以隨心所欲的掌控權力,尤其是內廷的司禮監;也有的太監可以運作權力,這就產生了很多變數,權力到底誰最大則就看運作權力的人了。
譬如著名的大太監魏忠賢就是秉筆太監,他不是掌印太監,不過他提督東廠,這才是實際的權力。當時的一把手掌印太監是王體乾,他的這個職位是客氏和魏忠賢的運作而得來的,自然甘願讓魏忠賢掌握實際權力了 。(雍正皇帝的批紅,明朝中後期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批紅,掌印太監審閱蓋印,皇帝批紅都用紅色的筆墨。明朝皇帝懶啊)
當然明朝的皇帝也可以明確誰是司禮監的一把手,也就是實際的掌權人,譬如任命秉筆太監掌握實權,而職位上並不做調整,將掌印太監架空,只負責蓋印,沒有發言權。掌印太監的權力在明朝皇帝心目中是隨時可以調整的,不會拘泥於官位形式。
因此,掌印太監是名義上的一把手,在實際權力運作中未必是一把手,主要看司禮監內部權力的實際運作人,有時這個運作人是皇帝,有時是司禮監內部的一些人,權力的博弈在這一部門之外決定。
-
7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
在明朝,無論是掌印太監還是秉筆太監都隸屬於司禮監,從職位劃分上看掌印太監在司禮監中排名第一位,而秉筆太監位列第二位。但是有句話叫事在人為,往往決定權力大小的不僅僅是職位的高低,還要看這個職位上的是什麼人:一個強勢的人,即使他屈居次位,也可以將權力運用的淋漓盡致;一個軟弱的人,即使他身居首位,也只會大權旁落,淪為他人的傀儡。
明朝的權力劃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強化皇權,徹底廢除了封建社會施行多年的宰相制服。
永樂皇帝朱棣上位後,設立內閣以輔佐皇帝處理政務,但是未免內閣權力過大,皇帝賦予內閣“票擬”的權力,所謂“票擬”就是指內閣代皇帝草擬各類文書以及對於各部門上奏的事情提出初步處理意見。
內閣對國家事務有建議權,但是沒有決定權,最終的決定權在皇帝手中,稱之為“批紅”,即皇帝對內閣的“票擬”做出最終處理決定。由於明朝中後期的皇帝都忙於各自的愛好,“批紅”的權力就落到了皇帝信任的太監手中。
最終在明朝就形成了內閣和司禮監雙權並立的局面,而皇帝居於權力的頂點,確保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不被侵犯。
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的區別掌印太監代行的是皇帝稽核蓋章的權力,即對於內閣上報的“票擬”,由掌印太監最終蓋章才能生效,如果掌印太監認為稽核不過關,有權打回重批。
秉筆太監代行的是皇帝批覆寫字的權力,即對於內閣上報的“票擬”,秉筆太監可以在皇帝的授權下寫上相應的答覆意見。
可以看到,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更多的是合作關係,他們共同分擔執行皇帝“批紅”的權力,單從分工上來看,掌印太監享有最終的決定權,因此權力在秉筆太監之上。
偶有一些異類熱播電視劇《人名的名義》裡評價李達康的時候說過:“李達康是市長的時候市長是一把手,李達康是書記的時候書記是一把手。”因此可以看出,相近兩個職位的高低並不必然決定權力的大小,凡事總有例外。
在明朝末年就出現了這樣一個例外,他就是閹黨的首領魏忠賢。魏忠賢的官職是秉筆太監兼提督東廠,魏忠賢充分利用皇帝的信任,運用手中的權力,最終成功控制了明朝的內閣、司禮監和錦衣衛,成為明朝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大太監。而魏忠賢時期的兩位掌印太監:王安被魏忠賢陷害至死,接任者王體乾則由於害怕魏忠賢的權勢,直接淪為魏忠賢的爪牙。
結語不同人對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處理辦法,不同人在不同的職位上的所能爆發的實力也不一樣。
職位順序的設定賦予了不同的職位以不同的權力,但是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只要充分掌握遊戲規則,充分發揮職位潛在的力量,那麼兩個相近的職位間權力的大小,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才智的高低。
-
8 # 古城茶巷崔先生
在古代官職大小其實從誰和皇帝比較親近就可以看來。
另外兩者誰的權力更大一些還可以從職位人員數量上可以看出。
在司禮監中,掌印太監只有一個,而秉筆太監可以有四個甚至八個。這就相當於今天的職場中,管理者總是少數,而執行者總是多數,因為執行重在分工中的合作,而決策重在策略的集中。
《繡春刀》中的魏忠賢,他曾經出任過秉筆太監
司禮監是明朝內廷中掌管太監的專門機構,下設掌印太監、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和提督太監。在這四個下屬的職位中,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

影視劇中的劉瑾,他曾經官至掌印太監
司禮監的正式設立開始於洪武末年太監機構的二十四衙門,司禮監是其中的首席衙門,自然也是權力最大的一個部門。明初廢除宰相,之後成立了內閣,內閣大臣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宰相職權的繼承和發展。權力滋生腐敗這個道理一直是明朝皇帝心中的一條紅線。所以在內閣權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為了壓制這種局面,有了“票擬”和“批紅”兩道程式。票擬就是內閣的處理意見,而批紅就是皇帝對於內閣意見的審批。隨著明朝後期皇帝的怠政行為,批紅這個程式就逐漸由太監代替皇帝來執行。而在司禮監中,秉筆太監就是負責批紅的,但是一切還沒有結束,因為批紅是否合格還要經過掌印太監的稽核,只有經過掌印太監稽核的奏摺,才可以蓋上公章進入到執行階段。所以說,能夠做到掌印太監這個職位的,可以說是走到了太監這個行業的光輝頂點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
9 # 魏晉風流
明朝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都屬於明朝內廷——司禮監
明代內廷以司禮監為首有十二監,下設有四司八局,合稱"二十四衙門"。除專司清洗內廷衣物、便器的浣衣局外,其餘二十三單位皆設於紫禁城內。朱元璋即位初期,各監各局編制約百人,至明中後期,多數監局在各省州縣,皆派駐直屬宦官,主管與宮內需索有關的業務,並監視疆吏民情以密報內廷,宦官人數達數萬人。
司禮監諸太監權力來自明代特有的票擬與批紅制度。
明代廢相,內閣與各部大臣奏議公事先行"票擬",由皇帝"硃批"決定可否。由於廢相後繁瑣朝議使皇帝無力負荷,加以若干君主廢弛朝政,遂有秉筆太監代為"批紅"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議交司禮監分類後,揀選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親批,或由秉筆口述大要而皇帝口決,秉筆代為"照閣票批紅",發還內閣與各部依據批紅撰寫正式詔書執行。但秉筆太監只是寫上意見,最後由掌印太監稽核,如果認為可以,就蓋上印章。如果認為不行,有權打回去重批。
明初,司禮監與各監主管設"太監"一,左右少監各一,各司設"司正"一,各局設"大使"一。以後編制擴張,各監分設"掌印太監"。司禮監以"掌印太監"為首,下設"秉筆太監"數人,首席秉筆主管東廠、詔獄等特務刑訊機構,各秉筆分管各監各司局。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明朝十二監中最具權勢的職位,有"內相"之稱。內外廷設定皆相對應,司禮監對應內閣與御史,掌印太監位尊可比首輔,秉筆則職同次輔,掌東廠者權重視左都御史兼次輔。
回覆列表
掌印太監權力大。
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朱元璋對宦官機構進行第一次調整時,增設了司禮監,其職權為掌宮廷禮儀。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第二次全面調整時,司禮監的職權則改為掌冠婚喪祭禮儀、賞賜筆墨書畫、督導光祿司供應皇宮筵宴等事務。這時,司禮監雖仍排列在內監之後,但新增加的掌御前勘合、內使出門馬牌等機要工作,無疑已大大提高了其地位。
永樂時期,司禮監仍為宦官的一般衙門。但到宣宗朝,司禮監的地位開始得到提升。宣德四年(1429年),特設內書堂,命大學士陳山專授小內使書,而太祖不許宦官識字讀書之制從此廢除。內書堂直屬司禮監,其主要任務是為二十四衙門提供有文化的宦官。負責記錄御前文字的太監和掌封進本章、發行諭批的文書房宦官亦均出自內書堂。
伴隨著內閣票擬的制度化,司禮監秉筆太監“批紅”的制度應運而生。票擬出現之後,依制閣票應由皇帝親自批答,但實際上早在宣德時期皇帝已不能做到這一點。不久,代替皇帝批紅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即應運而生。正統以後,每日所奏文書,除皇帝御筆批數本外,其他都歸眾太監擬照閣中票擬字樣用硃筆楷書批寫。與此同時,司禮監自身的權力和結構也進一步高漲和嚴密化。首先,司禮監將宦官各衙門的主要權力逐步集中到自己手中,舉凡鎮守太監的調派,同三法司錄囚,提督京營、東廠等大權皆歸屬司禮太監。其次,在組織形式上,司禮監已形成為一個以掌印、秉筆太監為首腦的和內閣部院相對應的龐大的官僚機構。司禮監實質上成為內廷的另一內閣,其掌印太監實際已成為與內閣首輔對柄機要的“內相”,秉筆太監可權視次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