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營養師劉天偉
-
2 # 誠鄰安全
這個是絕對錯誤的,主食是提供了人類主要營養物質和能量。他們所說的主食含有大量澱粉,即所說的糖類,糖類攝入過量會導致肥胖。要注意,是過量才會導致肥胖。脫離劑量談危害都是耍流氓
-
3 # 雞蛋魚蛋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不吃主食,特別是長期不吃主食,對身體有很大危害。
長期不吃主食的危害
1、不吃主食為減肥不可取
有人不吃主食是為了減肥,實際上主食是提供身體能量的必需品,不吃主食體內能量供應不足,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蛋白質,可能導致營養不良,並不代表可以減掉脂肪,反而還危害身體健康。
2、不吃主食易導致低血糖
主食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饅頭、米飯、煎餅等,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特別是澱粉,如果長期不食用主食,會容易導致低血糖,使人出現心慌、頭暈、精神萎靡等症狀,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3、大腸癌、結腸癌
不吃米飯,而空腹大量進食魚、肉等高蛋白質食物,不但浪費蛋白質,還增加了身體內的廢物產生。因為蛋白質分解之後,會產生大量含氮廢物,不但增加了肝臟和腎臟的負擔,還促進大腸中的腐敗菌增殖,影響腸道微生態平衡,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而脂肪攝入過多,也容易造成結腸癌高發。
4、心血管病
由於許多蔬菜是用過多的烹調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裡,容易讓油脂攝入增多。同時,增加蛋白質和脂肪豐富的禽畜魚類的進食,也會導致體內脂肪囤積過多,不但會引起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也會接踵而至。
5、導致脫髮
節食減肥者以蔬果為主食,不吃肉類和主食,這樣一來,蛋白質、脂肪和微量元素,這些頭髮生長的重要物質都會嚴重不足,頭髮的生長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脫落也就不奇怪了。
碳水化合物(即主食)攝入不足,身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也就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有毒廢物不能及時排除,就會造成膚色黯淡、臉色難看。
主食類食物攝入過少,會對大腦健康形成危害。近年來,腦部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與不以穀物為主食和動物性食物攝入量激增有很大關係。
主食那麼好吃,別再讓自己餓著了。心疼~
-
4 # 出彩人生
這個我也不知道,我一直認為主食有利於健康,爸爸媽媽奶奶從小就和我說不吃飯長不高,那是不是長高了就不用吃了哦呢。不得而知,專家都說出書說這個問題,我也不懂這方面。
-
5 # 健康圈內人
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身體必然要動用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熱量。脂肪分解會產生酮體,易導致酮症酸中毒。體內蛋白質分解,日久則會導致消瘦、乏力、抵抗力低下,極易繼發各種感染等。
另外,如果單純控制主食量,卻不控制油、零食、肉類食物的攝入,不僅會導致每日總熱量超標,對血糖控制不利,還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
6 # 小一時空
-
主食,此處主要指以澱粉為主的糖類食品。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糖,似乎成了膳食中的‘十惡不赦’。
尤其是一眾崇尚時尚生活的美眉們,幾乎是談糖色變,唯恐避之不及。動不動就嚷嚷“不吃主食”,只吃蛋白類,維生素類就可以了等等。
主食真的有那麼讓人討厭了?! 只吃蛋白類和維生素就能變得苗條,變得健康美麗嗎?!
-
其實,對一個生命體來說,糖類! 是其必需的營養素之一。
按營養學的專業概念,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注意哦,是必需!)有7類,
即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礦物質)、膳食纖維(纖維素)。
這七種營養素在生命體內可謂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這樣的你,身體內的生命代謝過程才能相互協調,平衡運作;生命不息,代謝不止。
-
-
-
其實很容易理解。生命體有各種各樣的活動,
所謂生命運動(大腦思考,心臟跳動,空氣呼吸,食物消化,當然還有外在的肌肉運動等等,等等),都需要源源不斷的能源供給,
而為我們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主要營養素正是糖類和脂肪。
其中尤其是糖,它是生命活動所需能源的主要和直接提供者,生命的動力之源!
-
圖中的氧化分解就是糖的氧化產能(產生ATP))的過程
-
好了,有人要說了,既然這麼重要,那為什麼平時總聽說主食要少吃呢?!吃多了讓會增肥呢?
沒錯!關鍵就在這個量的把握上。
不能多多益善,但也不能因噎廢食!
而且這個‘少’還得因人而異。
那麼我們就再來看看吃得太多和吃得太少各有什麼壞處。
吃得太多,很簡單,多餘的糖類物質就會轉變為脂肪,
所以,美眉就變肥妹了呀。當然還包括肥胖帶來的諸多後遺症。
-
-
吃得太少了呢? 分開了說吧。
首先,如果是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前提是你每天攝入的能源基本滿足或者稍稍少於你每天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源。
在此基礎上少攝入一些,那就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減肥的效果。
因為你少攝入的那部分,機體會透過分解體內的脂肪來氧化供能。
-
-
那麼,是不是就越少越好嗎?!
非也!!
前已述及,機體生命活動每天需要能源,需要ATP。但你外界不提供,或者供給量不足。怎麼辦?!
那就只有分解自身的組織,脂肪分解完了,那就繼續分解自身的蛋白質等成分,直接後果是造成體內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代謝失衡,紊亂。
長此以往,進一步使得機體逐步虛弱,直至影響正常的物質代謝過程,生理機能受損,以及由此所導致的諸多病症。
-
-
本來,體內的糖,脂類,蛋白質三大物質代謝,它本身就是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一個平衡系統。
只有各種營養素攝取均衡,才能充分代謝,如果再能堅持適當的健身和運動,正常狀態下也就不會有太多的剩餘脂肪積累。
如果你長期過於偏重於某一兩種,導致的是整個平衡系統的紊亂,病理狀態自然就會層出不窮。
-
-
還有一點,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因人而異’!!
比如:
如果美眉們碰巧富貴在身,每天的工作就是吃飯,睡覺,美容,血拼。
好,那你確實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那就吃少一點吧。
如果像俺這類女漢子,體力腦力,家裡家外,忙個不停,
如果也想效仿伊人,那就是典型的東施效顰之態,
萬一哪天你的生命之輪轉不動了,這天也就塌了...
-
-
說到因人而異,還得加一句。
上述之言,指一般體質,個別那些‘只喝水都肥胖’之特殊體質者不在其列。
說到此,又想起一個朋友,男性,常年堅持大運動量健身,風雨無阻。
大概也是被一些所謂的養生食譜洗腦了吧,也說自己最好要少吃或不吃熱量食品,還說只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就可以了??
-
-
有人可能會說,我堅持不吃主食一段時間,真的瘦下來了呀。
當然會瘦。
“很多人也因此真的體驗了短期的“成功”,體重在三個月中持續下降。
然而不幸的是,他們的快樂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只要重新開始吃主食,體重就會一路反彈,回到從前。” ......
那你就堅持吧,堅持長期不吃,那會是什麼後果呢?
前已論及,不再重複。
-
所以啊,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膳食可不是戀愛,戀愛要專一,膳食得博愛!
七大營養素,你給予它們平等的愛,它們才會還你一個美美的帥!
-
-
7 # 王旭峰營養師
碳水化合物被分解後其實就是糖類(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那就意味著糖類攝入會過量,而糖類聽起來就沒碳水化合物那麼友善了,什麼高血糖、糖尿病、肥胖症、動脈粥樣硬化等等都和它脫不開干係。
先來看看這個說法的依據在哪?
現代人類之所以會被肥胖、心臟病、癌症、阿爾茨海默症等各類慢性疾病困擾,罪魁禍首就在於“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高碳飲食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如何控制糖類攝入量,如何平穩地升高血糖。
如果過量攝入碳水化合物,而不注意平穩血糖,導致單位時間內糖分攝入過多,胰島素積極分泌就會在短時間增加糖分到細胞的供給和儲存,多餘的就成為糖元甚至脂肪。所以確實可能引起肥胖。
而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於動脈硬化,阻塞,冠心病等等,這些可能會是由於長期過量的糖分轉化為脂肪,脂肪擴充套件到內臟和血管中,讓血管壁狹窄,血壓升高等等引起,所以也不無道理。
至於其他慢性疾病當然很多時候都和三高和心腦血管慢病有重要聯絡,這也可以聯絡到糖分過量的條件上。
但是這些不利因素的造成有幾個前提就是:碳水化合物過量食用、無法控制單位時間內血糖平穩上升。
不吃主食是肯定不健康的。
不吃主食的話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基本為零,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缺少碳水化合物人不但沒有精神、頭暈乏力,而且反射速度、思考能力也會有所下降。
另外碳水化合物的缺乏一定會造成飢餓,造成更容易去攝入那些高脂高油對人體更沒好處的食物。
主食中不僅僅是含有碳水化合物,它們也富含B族維生素,一些蛋白質、少量礦物質和氨基酸。不僅缺少主食攝入容易引起B族維生素不足,而且研究還表明,不吃主食可能情緒會容易低落、抑鬱、消極。
另外一方面,能量的消耗優先從碳水化合物(葡萄糖)開始,一旦碳水化合物殆盡,人體就容易選擇其他攝取的營養來代替消耗,比如蛋白質類,還會引起每日蛋白質的攝入不足。蛋白質是肌肉組織的重要成分,長期下去肌肉含量也會不足。
只要沒有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正常吃主食完全不存在任何不健康的問題,並不是“不吃主食”,而是“保證正常量吃主食”。
另外主食中,特別是精緻米麵由於質地鬆軟,顆粒較細,所以易於被人體消化,升糖速度極快,如果不是消化能力低下或正在發育身體、瘦弱,大量需要能量的人群,都可以選擇在精緻米麵中摻入粗雜糧質粗、纖維素豐富的食物來平衡血糖上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主食可以攝入量最大的一層,它是生命活動的基底,是必須要攝入的東西。只要做到合理吃主食,完全不會對健康有任何影響。
-
8 # 只有營養師知道
不吃主食肯定是不健康的做法。
雖然有很多說法說高碳飲食帶來的後果嚴重,其原因是因為碳水化合物的過量攝入,導致糖分(碳水化合物最終會被分解成糖分)攝入過量,糖分短時間內無法被利用完,在身體中最終儲存為脂肪,長此以往,容易導致肥胖、三高、各種心腦血管慢性疾病。
但這絕對不是指“攝入了主食”引起了這些問題。我們每天的生命活動,工作學習,基礎的代謝都需要充足的能量,而這些能量絕大部分都是由主食來提供,如果少吃主食,不吃主食能量肯定供應不足,長期下去還會引起B族維生素攝取不足,導致B族維生素缺乏症;研究也有表明,缺少B族維生素嚴重還會引起失眠、頭疼、抑鬱等不利症狀。每天的主食要供應足夠,不僅能夠保證能量供應,提高辦事效率,而且能有效增加飽腹感,避免我們因為飢餓去攝取一些其他的高熱高脂食物,避免飢餓引起暴飲暴食。
主食中雖然含有很多糖分(碳水化合物),但這些糖分供生命運動所需,食用適量不會囤積成脂肪,只是如果過量食用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容易熱量超標,最終糖分囤為脂肪。但如果是零食、甜點中的糖分,不僅直接吸收,瞬間升高血糖,而且又毫無飽腹感可言,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利用,就被被存為糖元、脂肪。
所以適量吃碳水化合物是絕對合理的,它是人體重要的功能物質,不可缺少,只是不要過量食用,並不是“不吃”。
-
9 # 營養老爸說營養
如果你認為主食就是饅頭、花捲、米飯、烙餅、麵條、粥或者其他各種稻穀類食品的話,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不吃這些主食你也照樣會健康,而且有可能會更健康。
至於為什麼祖先到我們一直用稻穀類食物作為主食,主要因素是其產量大、好儲存、易加工、口感好、花樣多,事實就是這樣。
主食是我們膳食結構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也是人體最清潔和最廉價的熱量來源。碳水化合物分解後的小分子是葡萄糖,而葡萄糖則是大腦唯一的熱量來源,所以經常不吃早飯的人總是混混沌沌、迷迷糊糊睡不醒的狀態,記憶力也會慢慢下降。碳水化合物的熱量被人體攝入後,除了會很快產生熱量並被優先利用,還會轉化為肝糖原、肌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作為應激反應或運動(包括劇烈的情緒變化)時的儲備熱量。
1️⃣碳水化合物不僅僅是存在與稻穀類食物
薯類是土豆、山藥、芋頭、甘薯的統稱,蛋白質含量比饅頭、米飯少,只有2%左右,可是氨基酸結構卻好於絕大多數穀物雜糧(除了大麥和燕麥)。薯類中只有紅薯、白薯、紫薯的碳水化合物和米飯相當,山藥芋頭則都比較低。但薯類不僅鉀、磷、鎂等礦物質含量豐富,更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山藥、芋頭等薯類食物還含有粘多糖和黏蛋白,對提升免疫力更好。其實,蓮藕和馬蹄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與薯類相似,也就是說上述食物都可以替代主食。蒸煮燜燉都沒問題,煲湯燒菜時放進去味道更好。
除了薯類食物,澱粉豆類也是可以替代主食的。比如紅豆、綠豆、豌豆、蠶豆、大芸豆、鷹嘴豆等等,這些豆類澱粉含量大約60%,非常接近粗雜糧,用這些豆類做的食物可以替代主食,而且會更健康,只是長期吃有可能會吃煩了。
4️⃣什麼情況下需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
現在大家知道了,碳水化合物包括谷薯類食物和水果,不吃主食你可以吃薯類食物。那什麼時候需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呢?一個是嚴重的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類食物直接與血糖相關;還有就是癌症患者在進行生酮飲食治療的時候,當然生酮減肥也類似。在生酮期間,必須經常測試尿酮,並在醫生和營養師共同指導下進食,並經常監測肝腎功能,避免出現危險。
主食是我們健康膳食中重要的角色,不吃主食還不吃薯類、澱粉豆類和水果的蛋白質減肥和生酮減肥都有很大風險,不要輕易嘗試。
本文圖片皆來自於網路,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
10 # 科學運動與健康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來源,長期不吃主食不僅讓人感到疲乏、無力還導致一系列的疾病。穀類中包括很多維生素,比如大麥中就含有維生素B1,能預防腳氣病等。不吃主食會導致營養失衡,古人講五穀養生,這是很有道理的。不吃主食就要吃肉類、蛋類、水果、蔬菜等。肉類蛋類過多攝入會導致腎臟負擔增加,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水果、蔬菜雖然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但不能代替主食供能。現代社會由於汙染的原因,魚類、肉類及水果蔬菜中重金屬含量高,長期不吃主食就會過多攝入一些重金屬會影響身體,損害消化系統。很多胃腸功能較弱的人,長期吃肉難以消化,另外,大多數水果屬性寒涼,女性長期食用容易導致月經功能紊亂、貧血等,不建議長期吃。不吃主食,危害很多,建議大家還是按照傳統安排飲食,無論怎樣,均衡飲食更符合健康要求。
-
11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人推崇“只吃蔬菜水果,不吃主食的”飲食方式呢?王藥師總結,大致有這麼3種原因。
1. 主食“熱量高”,吃多了會胖。其實這是減肥者的一個誤區。他們的飲食中突出的問題,不是吃主食太多,反而是脂肪和蛋白質攝入的嚴重超標。很多主食不但熱量不高,還可以提供飽腹感,反而有助於減肥。吃2碗米飯的熱量其實和嗑20克瓜子的熱量差不多,但是很多減肥人士吃一碗米飯會懊悔半天,卻心安理得地吃著瓜子,一包又一包,這是不對的。
但是對大部分華人來說,其實是蛋白質攝入相對不足,而澱粉類主食攝入過多。因為華人的飲食習慣普遍是吃肉較少,吃飯較多。而太多的主食會在體內被合成為脂肪儲存起來。所以,對於這類人來說,還是要適量控制主食的量。
2.主食“沒營養”,吃蔬菜水果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和各種維生素,吃主食能補充啥?有人說,我吃蔬菜水果可以補充身體缺乏的各種維生素,主食只能給我提供能量,這個我也可以直接從蔬菜水果中獲得啊,為什麼還要單獨吃主食?
其實這也是一個對主食的誤解。研究顯示,玉米、蕎麥以及高粱米等這些粗糧中都含有相當豐富的膳食纖維。麩皮更是“纖維冠軍”,100克里面就有超過30克的膳食纖維。此外,人體需要的B族維生素,很多也來源於主食。在此也想提醒大家,現在大家多食精米精面,其實實際營養物質反而比不上粗糧,所以建議在攝入的主食裡適量增加粗糧的比例。
3. 主食是很多慢性病的源頭,要防微杜漸!有人說,大米、白麵裡面富含澱粉,也就是多糖,屬於能量密集型的食品,這些能量被攝取後,可以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從而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其實,肥胖、糖尿病等都被稱為代謝病,吃的比消耗的多就是代謝病的根源。從中醫的角度講,這是一個能量平衡的問題,往往多吃多動的人,比少吃少動和不吃不動以及多吃不動的人更健康的。所以,“主食是很多慢性病的源頭”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另外多食脂質含量多的食物或者自身代謝出現問題也會導致能量失衡,最終引起慢性病。
古往今來,中西醫對疾病的治療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是在“吃主食”這件事上卻是驚奇的一致。中醫講“五穀為養”,主食攝入不足,就很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帶來疲勞、脫髮等一系列困擾。西醫中對2萬多名志願者隨訪調查發現,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最低的一組志願者的死亡風險與最高的一組相比,增加了32%,心、腦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50%!而且,與肥胖群體相比,非肥胖群體低碳水飲食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要更強。可能很多人好奇,不吃主食頂多我會缺少主食帶來的一些物質,怎麼還和死亡掛上鉤了呢?對此,大致有以下兩種說法。1.因為富含膳食纖維的穀物攝入減少,以及為了彌補相對應熱量的減少而多攝入動物蛋白、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因素。2.另外,也有其他研究認為可能與生物活性成分的缺失有關,像是特殊的遊離脂肪酸、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植物化學物質。所以,王藥師建議大家,無論是出於健康還是保持身材考慮,大家都應該保證每天的適量的主食攝入量。建議成年人每天至少應攝入250克—400克的主食,其次少吃油條等油炸主食,這些食物含有大量油脂,長期食用對身體有害。
最近,盛產各路奇葩養生傳言的朋友圈又有最新力作,有一種說法宣稱,現代人類之所以會被肥胖、心臟病、癌症、阿爾茨海默症等各類慢性疾病困擾,罪魁禍首就在於“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因此,如果不吃主食我們反而會更健康,這是真的嗎?
回覆列表
2.我們吃的主食中,各種糧食,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這些雖然不能為我們的身體功能,可是在我們身體消化吸收時,起到了火箭推動助燃燃料的作用。
怎樣吃主食呢?我們日常生活中,餃子,包子,麵條,米飯,都是不錯的選擇。有時間,可以自己做雜糧窩窩頭,五穀粥,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天吃多少主食合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正常成年人一天的碳水化合物使用量250~400克(食物生重)。也就是半斤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