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靜64643908
-
2 # 尹先生生生
原文來自莊子《逍遙遊》“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莊子在這裡談了他對有用和無用的看法。黃鼠狼的確有用,但卻死在了獵人的機關和罔罟之中。犛牛很大,雖然不能捕鼠,但是它生存的能力非常大。那麼大的牛,誰能傷它?你說的那棵樹無用,那麼你為什麼不把它放在“無何有之鄉”呢?什麼叫“無何有之鄉”?在道家學說裡,它是非有非無的這麼一種境界,用佛教的話說就叫涅槃寂靜的地帶。既是“廣莫之野”,就可以優哉遊哉地睡大覺,也不怕別人用刀斧來砍它,也沒有其他人來傷害自己。“物無害者”,任何東西都不能傷害它,同樣任何東西也不來傷害我。“無所可用”,既然沒有什麼用,那有什麼值得憂愁的呢?我們經常在道家典籍裡看到“無為而無不為,無用而無不用”。我們看到能幹的人,為眾生、為百姓奉獻青春熱血,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回饋於社會,回饋於人民。善用心的人,儘管他日理萬機,但不動心,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可不容易。
莊子於是總結說“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莊子並不是要我們什麼事都不做,找一個沒人的地方,男耕女織養一群兒女,這是逃避社會現實。而道家所講的無為而無不為的修為和境界,首先是把我們的心田整理乾淨,不被我們內心的種種慾望所拘繫。因為嗜慾就像牛鼻繩,弄得我們一生團團轉。如果我們把這些束縛我們靈氣的、心靈的繩索斬斷,用佛教的話說,就是把煩惱斬斷,那麼我們就可以得自在。超越於煩惱,這時正好乾事。因為你的道德得到了昇華,你的智慧得到了昇華,同樣你的力量也得到了莫大的增長,這樣才能無不為。無論你做什麼事,都比別人優秀,這是題外話。
《莊子》大談無為,大談順乎自然,應該怎麼去理解呢?在先秦時代的意識形態裡儒家文化是當權派,道家學派是在野派。既然是在野派,就總要提出一些和當權派不同的意見,提點反面的意見。儒家講有為,我就講無為,但是我這個無為又是無不為的,這就比你高明。我們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並不是儒家就沒有光明面,不僅有而且光明得很。但你要會用,不會用就成了迂腐的東郭先生,成了孔乙己之類,那就完蛋了。像范進這樣的人,儘管中了舉,卻成了神經病,痰迷心竅有什麼用?也有一些人打著儒家的旗幟,高談仁義以謀私,就是偽儒。當什麼吃香的時候,總有人混在裡面撈好處,莊子看透了這種現象,並不遺餘力地加以批判。
同樣,學道也有光明面和陰暗面,有些學道的消極而無所作為,不知道自己的社會責任,這樣當然不行。學了這些學問以後,我們應該更有智慧、更有力量為社會服務,這才是學道的優秀閃光之處。有些寺院的法師,帶了很多救災的錢款和物品與一群居士去汶川抗震救災,又是捐助,又是當義工,給佛教界爭了光。這就顯出道德的祥和與光輝。
莊子是從小處舉例,而我們應從大處著眼用心。這一小段的思想,在《山木》篇、《達生》篇裡展開,就更顯宏大輝煌。日用間的東西是小事,但也是道。禪宗就強調“平常心是道”、“日日是好日”。禪師們要你每時每刻、一切時中都把心思放在“明心見性”上,放在道上。若能如此,還有什麼不能悟道的呢?莊子全書三十三篇,以《逍遙遊》作為開篇之文,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其後的堯讓天下、許由、連叔、接輿等相繼登場亮相,為以後的篇章做鋪墊。而小知大知、小年大年到至人、聖人、神人,則是《齊物論》、《秋水》、《天地》、《天運》、《天道》諸篇的開場鑼鼓。莊子後來的三十二篇都濃縮在這篇《逍遙遊》中。若能以禪宗“向上全提”的方式來參,則《逍遙遊》通篇都是活的話頭,這就看讀者以什麼方式進入(轉)
-
3 # 話兒情感
我所理解的大意:由於地處偏遠,所以沒有什麼東西能傷害它?但是它也沒有什麼用。
放眼萬物,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畏首畏尾,倒不如躲入“溫室”祈求保護。人生在世,也一定會遇到很多艱難險阻,我們需要做的是,拿出你智慧的利劍,披荊斬棘,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鍥而不捨的努力奮鬥,才是硬道理。
-
4 # 木山文
這兩句的全句話是:不夭斧斤,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意思是,不遭受斧頭砍伐,沒有東西來侵害他。無所可用,又會有什麼禍害呢?
這裡是講一個道理。有一種叫樗的樹,樹幹樹廇盤解,彎曲不能用。是無用之物。木匠不來砍伐它,反之,有用的好木材卻被砍掉了。有用的遭害了,無用的安全了。"無用"好?還是"有用"好呢?而且莊子還講了,可以將此樹栽在鄉土或曠野。能逍遙地躺在樹下。無用的樹就有用了。這就是說事物的好壞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而且是可以轉化的,這就有了樸素辯證法的思維。
莊子是一位思辨大師,善於用一些具體事例來闡發深刻的道理,這是其中的一個小事例。
-
5 # 哲學驛站
“物無害者,無所可用”是《莊子·逍遙遊》中的最後一句話,原文是:“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莊子說,樹木要想不遭到刀砍斧伐,最好是不成材,因為一無所用的東西,沒有誰會傷害它,哪裡會有什麼困苦呢?
莊子繼承老子關於事物的對立面可以互相轉化的觀點,用他那比喻的手法和幽默的筆風,對於事物的相對性進行詳細論述。
莊子提出了“齊是非”,否定人類認識的正確性。認為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由此出發來追求精神自由,最終把樸素辯證法變成了相對主義主義。相對主義片面地誇大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取消事物之間的界限,從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觀存在。
-
6 # 朱八戒CC
莊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性的人物。莊子與老子形成老莊學派,在漢代封為“南華真人”,《莊子》後來被尊稱為《南華經》。《莊子》的開篇之作《逍遙遊》最後的四句話是“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不用,安所困苦哉!”
《逍遙遊》是莊子人生的處世哲學高度概括,他嚮往一種飄逸空靈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主張清靜無為,以養天年。最後四句話說的是:一棵大樹巳經老朽,木工覺得沒有使用的價值。而莊子認為,如果把它移植在虛無的鄉土上,寬廣無際的曠野裡,它可以枝繁葉茂,來往行人可以在樹的底下逍遙自在地採涼歇蔭。大樹同樣可以逍遙適性,蔭庇蒼生。它既沒有受到斧頭砍伐的傷害,也不因為所謂無所可用而感到困苦。
“物無所害,無所可用”,是告訴我們遵照自然本性地生活,不讓許多的規矩和禮法約束自己。不讓自己受到傷害,由無用而無不用,無為而無不為,那就沒有任何憂愁與困苦。悠然自在,逍遙處世,何樂不為。
“無所可用”並不是要我們什麼都不做,而是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修為和境界,讓自己的內心無所欲求,具有最崇高的道德品質。這樣自己也有著聰明的智慧和創造能力,為大眾為社會奉獻青春熱血,成為有用之才而無所不為。
《逍遙遊》,看似逍遙不逍遙。莊子是透過這種方式更好地探索自然的發展規律,研究道的奧妙無窮不可言。透過逍遙處世,豐富他的哲學思想,開啟他的文學靈感,激揚文字,語出驚人。 -
7 # 易生說
可以由點到面的來理解這句話
從前後文來看《莊子》中“物無害者,無所可用。”是《莊子》第一篇《逍遙遊》裡的最後一句話。
原文如下: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人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闢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簡單來說就是:
惠子說:大葫蘆沒用。
莊子說:是你們不會用。舉了個例子,同樣是讓手不皸裂,有的人用它來獲得封賞,有的人卻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絲絮,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惠子舉了個例子反駁:一顆大臭椿樹,因為疙疙瘩瘩,不符合繩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樹枝彎彎扭扭,也不適應圓規和角尺取材的需要。所以就算長在路邊,木匠看也不看一眼的。
莊子再次舉例,來昇華了自己的論點:先生你沒看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低著身子匍伏於地,等待那些出洞覓食或遊樂的小動物。一會兒東,一會兒西,跳來跳去,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上下竄越,不曾想到落入獵人設下的機關,死於獵網之中。再有那斄牛,龐大的身體就像天邊的雲;它的本事可大了,不過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這麼大一棵樹,卻擔憂它沒有什麼用處,怎麼不把它栽種在什麼也沒有生長的地方,栽種在無邊無際的曠野裡,悠然自得地徘徊於樹旁,優遊自在地躺臥於樹下。大樹不會遭到刀斧砍伐,也沒有什麼東西會去傷害它。雖然沒有派上什麼用場,可是哪裡又會有什麼困苦呢?”
從整個《逍遙遊》全篇來看《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講的是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對《逍遙遊》的 理解,是理解莊子哲學思想的關鍵。
《逍遙遊》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相對逍遙:莊子透過小大的分別來判斷人或事物在受物質形體束縛下的相對自由。借鯤鵬遊弋與翱翔、鯤鵬與蜩鳩的對比來描繪逍遙的物象、逍遙的小大之別以及逍遙受形體束縛所表現出的相對幸福。受形體束縛的相對逍遙算不上逍遙的極致,真正的精神領域的自由才是逍遙的最高境界。
第二部分,講絕對逍遙:消滅物我界限,無所待而遊於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由。
第三部分,用案例再次論證相對和絕對逍遙:堯讓天下於許由,藐姑射之山的神 人,惠子憂瓠落無所容,置大本之木於廣漠之野。
所以莊子給惠子講的是大樹之用,不為世用,無所可用,方是大用,方能不夭斧斤,不為物害,才能安所困苦,闢禍得安。
從莊子的哲學思想來看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享年84歲。與老子合成老莊,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莊子的逍遙不是是王公貴族出身,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宋襄公。是個富n代,他可不是因為貧苦而逍遙的。傳統文化裡面,莊子獨樹一幟,莊子的思想源於老子,但是更加脫俗,自由奔放,意境清奇。
大鵬扶搖直上,並不能算逍遙,因為它有所依賴,有所憑藉,假如合適的外部條件消失,沒有九萬里長風,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它就只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的待在水邊。沒有約束,無需憑藉,自由通透,來去自如,這樣的境界,就是逍遙遊。
莊子所處的亂世,他給惠子比喻,靈巧如狸貓黃鼠,雖東西跳粱,不闢高下,但也難逃過,中於機辟,死於網罟之命運。連大若垂天之雲的犛牛,也不能執鼠,為其所欺。機巧靈活的不行,體大力壯的也不行,於是才有莊子無用為用,辟世獨立。才有把大樹栽在"廣莫之野的無何有之鄉",硬是突破現實,避免合汙。這是寄沉痛於悠遊的無奈之選擇。
當你的心不再依賴任何事物,不再依附任何事物,自由,通透,沒有羈絆,沒有糾纏,你就可以逍遙遊。
總結一下:《莊子》中“物無害者,無所可用。”是對最逍遙的境界的一種描述,小用不如大用,大用不如無用,無用才是真正的大用!無害無用,突破二元對立,才是真正的逍遙!
-
8 # 顏小二述哲文
“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出自《莊子》,這是莊子心中的“無用之用”,世人眼裡的“無用”,反而成就了所謂“無用者”本身的自由與逍遙。莊子這裡並不是要人去追求“無用”,還是在暗示我們,如果人過度追求“用”,反而容易陷入困境,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的時候,低調謙遜些好,不要太爭先,更不要太功利。
想要具體理解莊子這句話中的“無用之用”,我們還得結合上下文來理解。
1、莊子的“無用之用”在《莊子》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今子(惠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這句話其實不難理解,大抵是在說,惠子有一棵非常大的樹,這棵樹之所以可以長得這麼巨大,主要原因在與這棵樹長得不合規矩,於是對人而言屬於無用的存在。在莊子眼中,大樹既然長成了大樹,就當讓它在“無何有”的地方,“廣莫”的曠野裡自由瀟灑地生長。人也可以精神放鬆,十分逍遙地躺在樹下。不會有人用斧頭來砍樹,沒有什麼可以傷害這棵樹。因為這棵樹無用,對於樹而言哪裡還會有什麼“困苦”。
也就是說,在莊子的心裡,惠子的大樹之所以可以長得這般大,是因為這棵大樹長得“不合規矩”,對人沒有任何用處。於是,因為對人沒有用處,反而免於斤斧的砍伐。那麼,我們不難得出,成就大樹之大的,在於大樹的“無用”,所以莊子要突出的,是“無用之用”,而“無用之用”也是“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2、莊子“無用之用”的處世智慧:不要拘泥於“用”,避免太過功利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大抵可以瞭解到“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這句話中所揭露的“無用”之妙用了。大樹因為無用,反而可以免於被砍伐,繼而不受砍伐的困苦。這也就是說,有時候,世人汲汲追求的“用”,往往會使得人不自由,身心被桎梏,繼而陷入困苦中。
因為自己的“用”,這種“用”可以為他人帶來好處,為了好處,難免會吸引以“利”為目的人。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即便我們不大願意承認,有時候,有部分朋友交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結交他對我有什麼好處,有什麼用”,於是,每個人本著“朋友多好辦事”的原則,盡力讓自己看起來“有用”,但是以“利益”為目的結交的朋友,往往在情感上有些個“冰冷”,“有用之人”在眾多分不清“真假”的笑臉和冰冷的利益關係漸漸被束手束腳,不得身心自由。
所以從莊子之“無用之用”的處世智慧,我們能夠體會到“功利心”對我們身心的桎梏,也能理解不拘泥於“用”的逍遙。
3、總結透過上述分析,我們大抵可以理解“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這句話中折射出莊子“無用之用”的智慧了。如果從為人處世來理解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莊子是在藉著這句話告訴我們,太過功利,太拘泥於“用”,往往會讓自己陷入困境,不得自由,有時候,低調一些、謙遜一些、平常心一些,往往能讓自己的心境更加平和,身心更加舒暢。
-
9 # 問道華夏
“物無害者,無所可用”是《莊子·內篇·逍遙遊》中的最後一句話,是在回答好友、魏國前宰相、名家代表人物惠施的“答問”。原文是: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大意是:(大樹)不會遭到刀砍斧伐,一無所用的東西,沒有誰傷害它,怎麼會有招來什麼禍害呢?
本篇中,莊子認為“聖人無名”,他追求的是一種無拘無束的“逍遙”境界,達到如此境界就必須清靜無為,去己、去功、去名,最後達到“無用”之境界,恰與儒家追求功名利祿的思想相反。
“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就是對什麼是有用和無用的最後總結,重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志在不受拘束,追求悠遊自在的生活志趣。全篇反覆強調無所依憑的主張,闡述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他把人類的生活與宇宙萬物的生存相提並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現實。
《逍遙遊》是莊子最引人注目的篇章,也是莊子處世哲學的高度概括,這篇文章裡,莊子塑造了一種飄逸空靈的人生境界,他主張清靜無為、以養天年。他舉例說:烏龜是神龜,有用卻被剝皮供奉在宗祠,再也不能在汙泥裡徜徉自由;瘸子因殘疾無用而不被徵兵,就避免了戰亂的危險。
莊子的思想與他生活的年代息息相關,從東周開始,從孔子說“禮崩樂壞”到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再到莊子所處的戰國時期,整個社會已經腐朽不堪“不足於莊子語”,所以他厭惡那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拒絕入仕“害人”,鄙視功名利祿,他寧願借債度日,也不去魏國、楚國當宰相,認為那是對他的侮辱。因此他認為,在那樣的渾濁社會里,最安全的生存狀態就是“無己”“無功”“無名”。這也是他批評禮虛、仁偽的原因所在。
在這樣的整個不堪與莊子語的社會里,“有用”反而會阿諛於上層,混跡於汙濁,害民於虛偽,最終遭致滅絕和殺戮,比如吳起在楚國變法,難逃殺戮之難;商鞅在秦國變法,最終被車裂。因此他提出“物無害者,無所可用”的主張,以圖“全生”,以養天年。
-
10 # 隴西當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個開場白:吃得越好,死得越早;大自然淘汰人的辦法,讓管不住嘴的人先走。"物無害者,無所可用","物"萬物,"害"不平和;藥草是不是"偏性"食物?正是因為"害"(苦口),才是良藥,先解釋到這裡。
-
11 # 流芒流
無害者,與他人他物無利害關係。物對他也就無所作用,也就不會有對立面,不會有敵人。與物無爭,與人就更無爭。無物慾,物(質)欲對他們也無所用。別人也利用不了他。
-
12 # 那朵蓮
意思是 :沒有實用之處,又怎麼會有招來什麼禍害呢?
此句體現了莊子強調無用之用為大用的思想。莊子很注重事物的內在使用價值,“無用”是事物的外在價值,而“用”是事物的內在價值,無用很可能有大用。從逍遙遊角度來說,人應該注重內在的生命價值和自我價值,巧用“無用之用”來實現自我價值。
回覆列表
莊子中還有說過:人生來被人役或役人,才是有用的人,不能役人又不被人所役那就是廢物。可能物無害者也就是物無利用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