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壹安

    從陽明先生諸多介紹文字可以知道,先生從小即立志成聖賢,做為人生第一等事,並在其後的歲月中礪行不輟。在空暇時光裡,在種種打擊磨難中,所思所想無非是聖人處此境當如何。當他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以聖者之標準來規範的時候,他離聖人其實只差一個龍場悟道了,所有機緣相遇,他自然成就了自己,也為後世點亮了人生的航燈,只是在世人都講陽明心學的當今眾生中,有幾人自以聖人言行指引自己的生活,志心不改。

  • 2 # 歐陽毅澤

    陽明從小便立志爭做聖賢,處處向聖人學習,但是這並不是他成為聖賢的原因。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成為聖賢的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王陽明從小便有了當聖賢的念頭,處處向著聖賢學習,這雖然不是他成為聖賢的原因卻是他成為聖賢的原始動機,因為有了這個動機 他所做的種種才能被理解。

    2,王陽明天資聰穎,思維活躍。說實話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和人是有區別的,天才是存在的,而王陽明就是一個天才。按當年明月的說法 王陽明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其聰明才智 經常能夠舉一反三,讓師傅們頭疼不已,他十二歲做的那首《蔽月山房》則體現出了他具有辯證法的思想。正因為不死板,所以才會有創新,正因為有創新所以才會出現新思想。

    3,程朱理學已經不適用於當時的環境。當適時明代經濟發達,商人開始活躍。對於思想解放的要求也漸漸提出。於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事件也就發生了,一心成為聖賢的王陽明聽從了朋友的建議從程朱理學之中尋找“聖賢之道”,遵從“格物致知”的原理 在家“格竹”七日,最終體力不支病臥多日。這一事件 使得王陽明對當時佔主導思想的“程朱理學”產生了懷疑,從此 他決定尋找另一條聖賢之路。

    4,弘治14年,時任司法部庭審官一職的王陽明王大人外出旅遊,在杭州一座寺廟中與禪師座談,以一句“你想你媽嗎?”的話成功使禪師還俗回家。這件事讓他知道 人性(感情)是無論何時何地也不會泯滅的。

    5,龍場悟道(與社會各層次的充分接觸)。因為政治原因,王先生被貶到龍場做了驛丞,面對這窮山惡水 他並沒有得過且過。而是用自己的言行改變了這裡的一切,並得到當地民眾的愛戴。於是在瞭解了一系列的人的善惡忠良,與普通百姓和窮兇極惡之徒的充分接觸後 某一天的晚上他在自己的石棺中頓悟了。也就是說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心學思想理論,至此 心學大成。

    6,以上5點可以說是王陽明成聖賢的內因,現在我們來說說外因(家庭環境很重要!)。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大影響不需在言,我們看王陽明的家庭狀況 一家上上下下都是高幹子弟 知識分子。而且他們家不窮,從不為吃喝發愁。在這種環境下,他比別人就要優秀很多!

    7,統籌兼顧,全面發展。瞭解了王陽明的歷史你就會發現 他從小就有安邦定國的理想,因此也曾苦讀兵書 苦練武藝,並且從未廢棄。真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少年啊! 因此才能在寧王謀反的時候以文官的身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並取得勝利。這與他自身的才能是分不開的。

    8,忠君愛國,一心為民。做官是個好官,為臣是個忠臣。他並沒有違背自己的理想和諾言,於是 他也終於成了立德 立功 立言皆居絕頂的聖人。500年來無人能出其右!

  • 3 # 尹禾

    “一生俯首拜陽明”,這是跨越國界的崇拜。

    對於這位大儒聖賢,為表敬意,本文均以“陽明公”來稱呼和敘事。

    何為聖人

    古今公認的成為聖人的標準是達到“立德”、“立功”、“立言”,做到“三不朽”。標準是很明確的,但是對於聖人的認定仍然有爭議,有多說,中國自古聖人很多,包括三皇五帝、人文始祖等;有的說中國有五大聖人,分別是老子、孫子、孔子、墨子、韓非子;有一種說法是中國聖人不過兩個半,分別是一個孔子、一個陽明公、半個曾國藩;按照現在市面上比較普遍的王陽明傳記,明陽公時期承認的聖人是孔孟和朱熹。不過無論哪種說法,能被認可為聖賢,即使只算半個,也是對其一生德行、功績、思想的極高評價。

    對於“一介儒生”這一說法,我們看前面這些被認可為聖人的先賢,無一例外的是儒生出身。為何如此呢,因為“立德”、“立功”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並非難事,古之賢臣都可以做到,伊尹、管仲、魏徵、于謙等等,武將也有很多人,李牧、王翦、蒙恬、岳飛等等,雖然名額也極其有限,但是和聖人相比,還是相差了一個境界,而越過這個境界的瓶頸,就是“立言”。

    何為立言?創立學說,成為名言,永為後人傳誦。這件事情的難度想必不用我多說了,所以很多先賢都無法跨過這道瓶頸,這也是陽明公當年的困擾,當然此為後話。現在我們只需要明確,為什麼聖人要從儒生做起,因為需要有足夠的文化積澱,才能突破這道瓶頸。

    天才少年?

    作為擁有非凡使命的歷史人物,一定是天生異象的。陽明公也不例外,陽明公的母親十月懷胎,有一天夢見仙人送子,然後陽明公就出生了。一般孩童學說話都是從“媽媽”開始,不過陽明公畢竟是聖人的胚子,四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一開口竟然會朗誦文章。一般孩子撒尿和泥的年紀,陽明公已經熟讀四書五經了。如果僅僅如此,這也不過是個“神童”而已,與眾不同的是,陽明公十二歲時做的一首詩,《蔽月山房》:“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圓。”這是什麼?這是辯證法啊!一下子上升到哲學的範疇,這就是能成為聖人的天賦。

    立志

    可能是覺得看書作詩還不夠,陽明公開始了對人生的思考,於是他問老師:“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老師說:“當官”。王陽明很不滿意這個答案,他說:“讀書做聖人才是最重要的事”。陽明公認為孔子也不是生下來就是聖人,大家原本都是平凡的人,既然孔子能成聖人,那我有何不可?這可就不得了了,想做官、做詩人、做廚子都有人可以教你,但是聖人這個職業,去哪找人教呢?不過不要緊,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年幼的陽明公已經立志做聖人,那麼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求索之路了,這就是志向的力量,要麼實現理想,要麼滅亡在尋求理想的路上,幸運的是陽明公成功了,為世人留下了偉大的“心學”。

    格物

    為了實現自己的聖人夢,年紀輕輕的陽明公開始了東一榔頭西一斧的鑽研,他這學一點,那學一點,就是想搞明白什麼才是人世間最大的學問。好在前朝既有“聖人”,明朝太祖朱元璋為了美化出身,在前朝找到一個像樣的先祖,並將朱子理學作為本朝的根本,而朱熹自然水漲船高在明朝被奉為聖人。至少在陽明公年輕時,這種想法是深入人心的。

    有一年,他請教當時的大理學家婁諒如何做學問,婁諒告訴他要讀朱熹的書,他回去細細研究,發現朱熹對格物致知非常推崇,說白了就是萬物都存在一定的道理,如果沒有就是你還沒發現,想做好學問就要找出這些道理。明陽公按照這個方法,找到一棵竹子盯著看,他覺得自己智商應該沒問題,如果萬事萬物都有道理,那麼竹子也有道理,那就看看這竹子到底蘊含了什麼道理。據稱他盯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直到自己都要掛了,都沒弄明白竹子的道理,他第一次對朱熹的學問失望了。

    迷茫

    格物這條路明顯是走不通了,搞不好小命都搭進去了。於是陽明公開始研究其他傳世的哲學,無論孔孟之道、諸子百家還是佛教道教、兵法辭章都有所涉獵。這就是沒有人教的“弊端”,你要走許多“彎路”。為什麼要打上引號呢?因為一句看起來正確的話,其實並一定真的正確。比如我們透過多年進修,獲得了了“經濟學”、“管理學”學位,雖然能夠很快掌握一個領域的相關知識,可是在不知不覺中很多人就被知識所禁錮了,失去了想象力。比如知名的企業家,馬雲是學外語的,馬化騰和李彥宏是學計算機的,他們都不是學管理和經濟的,可是卻成功的管理了數以萬計的員工,獲得了億萬的財富,他們的管理才能都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擁有超強的實用性。沒有人教他們如何成為首富,一切源於他們自己的探索。

    陽明公這段迷茫的時期,並不是毫無意義,沒有人教他如何做聖人,因為巔峰之路只能自己去探尋。後來看這個時期陽明公所走的“彎路”其實還是很重要的,這些為他“立德”“立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心學”核心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現實

    成為聖人這種理想,大家一般都會嗤之以鼻,甚至連他的家人,都憂心忡忡,一度以為陽明公的腦子壞掉了。沒辦法,這個理想太縹緲,凡人實在無法理解,畢竟還要生活,需要回到現實,於是陽明公從父命娶妻,又遵循家人的意願去考去公明,而且想要“立德”、“立功”,在明朝不當官基本上是做不到,陽明公其實已經熟知成為聖人的流程,前兩個環節是跨不過去的。其實此前陽明公名氣已經很大了,當時的內閣首輔李東陽都很看好他,稱他有狀元之才。於是陽明公在28歲的時候正式入了,其實過程也有些曲折,不過還是達到了目的,畢竟做官什麼的只是陽明公的副業,他還在為成為聖人而努力。然而仕途也不算十分順利,當時他得罪了大太監劉瑾,先被貶到貴州龍場,後來在路上被追殺,索性逃脫,繼續上任。這殘酷的現實對陽明公的打擊還是很大的,甚至讓他對自己的追求產生了動搖。但是我們都知道,主人公的小宇宙爆發是需要外力刺激的,只要達到那個點,就會喚醒出無盡的力量,帶著陽明公突破了瓶頸。

    龍場悟道

    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陽明公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陽明公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初步感悟到全新的理論,非常深切地瞭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種苦思後的徹悟。這段時間的成就,史稱龍場悟道。

    知行合一

    悟道之後的陽明公,就如同找到了解開一切枷鎖的鑰匙,開始無往不利。也開啟了自己“立德、立功、立言”之路。

    正德三年(1508),陽明公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這是“心學”的核心理論。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關於“心學”,我並沒有太深入的學習,也未能感悟到其中精髓,所以在這裡不敢褻瀆陽明公的思想精華,只是將一些普遍的認知展示給大家,具體內容就不做詳述了,我們只需要知道,陽明公的“心學”對後世多個國家都有很深的影響,由於後來朝代的某些政治原因,政府視“心學”如下山猛虎,不敢讓其流傳開來,所以直到近代才又逐漸被人們熟知。

    聖人

    到此,陽明公已經滿足了全部成為聖人的條件。

    “立德”,陽明公在當時已經聲名遠揚,實乃道德之典範。“此心光明,亦復何求”。

    “立功”,平定寧王之亂,平定思田、諸瑤叛亂,剿滅南贛盜賊。單獨哪一項,在和平年代都屬於大功一件,滿足了“立功”的要求。在世被封伯爵,追贈侯爵,幾乎是文官的最高封賞。足見功績之突出。

    “立言”,心學影響了明朝後半段,甚至對整個東南亞的思想體系都有所影響,“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

    這就是為什麼陽明公可以被稱為聖人,此心光明,亦復何求。

  • 4 # 蕭大俠學堂

    王陽明

    (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對於人生存在意義所作的哲學反思,獨具一格的心學思想流傳至今,響徹中外,在中國、北韓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它高揚主體意識對現在的社會也具有深刻的意義。面對節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生活,疲憊不堪的人們精神生活逐漸荒蕪,心靈也越發孤獨。王陽明的心學高揚主體意識,強調內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灑脫,對改善現代人的精神狀態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讓疲憊脆弱的現代人重新獲得強大的內心,在浮躁的社會中獲得內心的寧靜、充實與幸福,是現代人修養身心的最佳指導思想;同時,王陽明的心學對現代人個性的發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業的開拓進取也都有著有益的啟示。由此,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此三者是雖久不廢,流芳百世的。據說,中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

    王陽明心學核心理念——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能夠指導我們開啟、運用與生俱來的正能量,強大自我內心,洞徹世事人心,走出人生困局,成就人生價值。從明到清,又及民國至現代,無數政治家、思想家和仁人志士,都將王陽明奉為心靈偶像,對陽明心學頂禮膜拜並深受其益。

  • 5 # 江南史館

    研習先生《傳習錄》略有心得,簡單分享下:

    (一)立志,先生少時即有成聖賢之心,還在私塾讀書時,先生敢於向老師提問,直言讀書的目的何在?私塾老師回答,利祿功名,光宗耀祖耳。先生答曰:乃成聖賢爾。少時立志於此,且能持之探索,此乃一大因素。觀先生成名之子弟,張太嶽、曾文正,莫不從立志開始。

    (二)知行合一。先生從立志成為聖賢后開始探索成為聖賢之道…先是追尋朱子格物,格了7天竹子,倒地而病,終究不得法。後來又追尋佛家、道家之思想,終究無法頓悟。直到龍場悟道,一言道破天機:聖人當從自心提出人人皆可聖賢...先生的一生探索都在體現知行合一。先生常說,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不知是為不行。做任何事,都需要實踐和探索,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探索,成就了先生的心學四偈: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格物,為善去惡是良知。一舉奠定心學基礎!

    (三)分享。先生傳播學問,隨時隨地隨人,心學追隨者上之廟堂高官,下至黎庶貧民莫不涉及。先生不分親疏,予以分享。有一個縣衙小吏問先生:予公務案牘頗多,恐沒有時間修習。先生答曰:修心於日常中,你處理訴訟,不能因為別人辭藻華麗就興奮,他人木吶不言就氣憤,你要做到無私慾處理。先生門生莫不如是,先有徐愛修《傳習錄》,後有冀元亨獄中教囚犯修習心學,先生於龍場教化土著,皆樂於分享。另一聖人孔子也是。

    (四)胸懷,胸懷大到什麼程度?萬物寂化為一體,我心即宇宙,我心即天理。時間萬物,皆是一體,當無善無噁心體出現時,萬物一體。當貪慾私慾物慾橫流時,良知則被遮蓋住。但凡成聖者,莫不以天下萬物為中心,而非個人利益得失。

    研習越深越覺先生之偉大,創立西湖心學派初衷也是希望以心學探究浮躁中的幸福之學,為追求幸福之人尋一條路。路雖遠,不行不至,有先生為榜樣,不敢言放棄……

  • 6 # 夢露居士

    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寥寥無幾。為什麼王陽明能做到呢?

    第一,王陽明作為一介儒生,能縱橫疆場,因為他學習、實踐過兵法。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大家想到思想家,總覺得他們是坐在書齋裡做學問的書呆子。但是王陽明卻不是這樣的人,他不僅學問做得好,還能帶兵打仗,屢建功勳。

    王陽明並非行伍出身,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為何能常打勝仗呢?

    王陽明自小就心繫天下,心懷國事。當時明朝屢遭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所以少年王陽明立下了報國志向。

    當時王陽明跟著父親住在北京時,曾經出居庸關一個月,考察山川地形。

    後來王陽明還專心學習兵法,練習騎射,而且騎射功夫相當好

    王陽明做官以後,曾經被派去威寧伯的陵墓。他把修陵的工匠們編成隊伍進行操練,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實行軍事化管理。

    所以王陽明雖無行軍打仗的經驗,但是卻熟知兵法,並對練兵有一定經驗,不是紙上談兵之人。王陽明的經驗,真對上精兵強將未必能取勝,但對付一般的敵人是足夠了。

    我們再看看王陽明的幾次戰果。

    王陽明第一次用兵是剿滅江西的盜賊山匪。第二次是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第三次是剿滅西南土瑤叛亂和斷滕峽盜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平定寧王之亂。

    但是寧王叛亂事實上沒有想象中可怕。當時天下安定已久,雖然正德皇帝昏庸無道,但是百姓的日子還過得下去。

    而且寧王朱宸濠也不是什麼好鳥,他經常隨意殺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員和無罪百姓,強奪官民田產動以萬計,並劫掠商賈。

    所以寧王造反名不正言不順,不得人心。只是剛起兵聲勢很大,所以天下震驚,各地準備不及,所以寧王順江而下,連打幾個勝仗,圍攻安慶,準備攻取南京。

    而王陽明之前經過剿滅盜賊,已經積累了一些用兵打仗的經驗。這時王陽明糾集兵馬,攻取了寧王的老巢——南昌。這時寧王面臨兩個選擇,第一是繼續攻安慶,然後取南京;第二是回師救南昌。

    其實如果寧王能一鼓作氣攻下南京,佔據半壁江山,還能和朝廷分庭抗禮。但是寧王選擇了回救南昌,證明了他有勇無謀。寧王的軍隊,沒有經過大戰的歷練,完全是靠寧王許下的賞賜,才維持著強盛的氣勢。現在前進受阻,老巢又被端了,自然士氣低落。所以一戰就被王陽明打敗了。寧王造反,前後僅四十三日就被王陽明平定了。

    第二,王陽明能建功立業,因為他學說的精髓是“心即理”與“知行合一”。王陽明真正做到了這兩點。

    王陽明因為上疏反對劉瑾,被廷杖四十,流放到了貴州龍場驛。

    王陽明在龍場的絕境裡,計較的卻不是個人的榮辱得失,而是自己尚未了悟真理。

    王陽明為悟真理,日夜靜坐思索。一天夜裡,他在睡夢彷彿聽見有人同自己說話,便突然頓悟了。王陽明從床上一躍而起,歡呼跳躍,把隨從們都驚醒了。從此他心中不再有疑惑,開始了自己的傳道生涯。

    史稱“龍場悟道”。

    王陽明到底頓悟了什麼呢?

    其實王陽明頓悟的內容,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王陽明的全部學說,其實都是從這三個字上來的。

    當然,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個人的本心。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

    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說明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知道對錯的。

    王陽明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個盜賊,他讓盜賊脫衣服。先脫外衣,後脫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盜賊脫,盜賊就不幹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賊,但內心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本心。

    王陽明進一步說,既然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應該時時努力去做對的事,不去做錯的事,這就是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塵埃就被擦乾淨了,人也就回復了原本的良知。

    寧王朱宸濠叛亂,各地方官員無不遁逃。唯有王陽明迎難而上,組織軍隊平叛,也不是為了建功立業。

    他的想法很簡單:國家需要我,所以我必須挺身而出。這就是知行合一

    至於此去,是成功,是失敗,是平定叛亂,還是馬革裹屍,並不在王陽明的考慮之中。

    正因為如此,面對叛亂,王陽明的心沒有猶豫,沒有動搖。他才能勇往直前,抓住戰機,擊敗寧王,建立功勳。

  • 7 # 長虹潤滑油脂有限公司

    1:生而不凡。2:年少有為。3:娶妻諸氏。4:步入仕途。5:被貶悟道。6:平定江西。7:平定叛亂。8:立院講學。9:總督兩廣。10:病逝歸途。主要成就

    功績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思想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陽明心學並非單一地、直接地淵源於陸九淵心學,其直接的源頭是“陳湛心學”。陳獻章開明代心學之先河,經過弟子湛若水,而影響王陽明。對陽明心學與陳湛心學的淵源關係,學界一直有明確的說法。如朱維錚說,“陳獻章,是王陽明學說的真正教父”;“廣東,是王學的策源地”。

  • 8 # 月下讀書

    我感覺之所以能三不朽最重要的是立功,因為平寧王亂,建立了功績,才讓更多的人關心他的心學,更多的人去聽他的講學,因為人總是會去學習成功的人,所以他的一些事蹟才會被人熟知,守仁格竹,龍場悟道等等。

    等很多人去研究他的學問時,又發現其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論,放之萬物皆有準,信者逾眾,才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冠絕有明一代。

  • 9 # 石門磊哥

    現在主流的史學家認為,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算半個。儒學大家認為可以稱為“聖人”的只有: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等四人。

    我先來介紹一下王陽明在“立德、立功、立言”這三大方面的成就。

    首先談“立德”。立德方面,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而且桃李滿天下。相信很多人都研究過“知行合一”的深刻含義,並且也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知行合一”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字面意思不難理解,真

    正做到又談何容易。

    再談“立功”。很多研究中國歷史的專家認為,中國歷史上打仗最牛的文人有三個,分別是:諸葛亮、王陽明、毛澤東。王陽明的立功主要體現在軍事方面,他多次替朝廷平叛,從無敗績,堪稱大明王朝最傑出軍事家。

    最後談一下“立言”。王陽明創立的心學,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成為儒學的又一宗理論。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內心之中。萬事萬物都是依靠人的認識而存在的。王陽明說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王陽明的一生是短暫的, 但他留給世人的財富卻是無窮的。由他創造的理論絕不僅僅屬於中國, 也絕不僅僅屬於古代, 王陽明所煥發的光芒超越了時間和空間, 深刻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

  • 10 # 最愛歷史

    王守仁,別號陽明,1472—1529

    1

    30歲之前,王陽明的人生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

    說得直白點,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他少年時期喜歡習武,不肯專心讀書,總是偷偷溜出去做孩子王,左右排程,如戰場上排兵佈陣一般。

    父親王華見了,很生氣:“我家世代以讀書顯貴,用得著這個嗎?”

    他反問一句“讀書有什麼用”,把老爸氣得夠嗆。

    後來一度喜歡詩文,打算做一個才子文學家。

    不過,很快就又興趣轉淡。他的文友們頗感惋惜,他笑著說,即便學如韓愈、柳宗元,不過為文人,辭如李白、杜甫,不過為詩人,都不是第一等德業。

    口氣很大,然而什麼是第一等德業,他心裡其實也很懵圈。

    他對當時流行的程朱理學感到不滿意,想用實踐去驗證這些大學問,結果一無所得。

    最典型的道理是“格物致知”,於是他對著父親官署中的竹子,格了三天三夜,只格出一場病來。

    他又轉而做起一名“道系青年”

    新婚之日,遇見個道士,兩人暢聊養生成仙之道,不覺天亮了才回家。老丈人派人找了一夜,都沒找到這個女婿。

    他曾在九華山尋訪著名的仙家,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個奇人,一心想跟人家學習。結果,一個說他“官氣未散”,另一個只對他說了句玄語“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兩個好秀才”。沒了。

    他還曾是一名佛系青年

    一直到30歲之後,確切地說是在31歲的時候,他才感到佛系、道系都不靠譜。

    原因很簡單,這年八月,他在山中修煉,據說狀態很好,但忽然想念起祖母和父親來,塵緣未斷,因此果斷放棄了這條路。

    2

    羅曼·羅蘭說過,很多人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就死去了。

    因為一旦過了那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都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王陽明幾經搖擺,終於未在這個年齡“死”去。

    他獲得重生,此後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與此時截然不同。

    他開始以自己的經歷去開導別人,有那麼幾分人生導師的意思了。

    他在杭州西湖邊的寺院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人家說這和尚不視不言靜坐了三年。

    他遂繞著和尚走了幾圈,突然站定,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和尚猛地驚起。

    他盯緊和尚,問其家人。和尚答:“有老母在。”又問:“想念否?”答說:“不能不想。”

    他最後告訴和尚,聽從內心良知的召喚,好好生活。

    第二天,和尚打包離開寺院,重返人間。

    而王陽明自己,一生的大轉折也將到來。

    3

    人生沒有定則。

    沒有人能夠告訴你20歲應當怎樣、30歲應當怎樣、40歲又應當怎樣。任何時候,只要聽從你的內心就夠了。

    34歲那年,王陽明仗義執言,上疏請求釋放正直的言官,由此觸怒了大太監劉瑾。

    結果被廷杖四十,下了詔獄,謫貶至貴州龍場驛當驛丞——一個遙遠的未開化之地的卑微小官。

    劉瑾並未放過他,一路派錦衣衛跟蹤,欲加謀害。王陽明偽裝投江自殺,這才躲過了盯梢。

    禍不單行,他乘商船在海上遇颱風,命懸一線。

    他有過隱遁不仕的打算,但擔心連累父親,便遵從內心的良知,去了龍場驛赴任。

    他帶去的僕人都病倒了,他自己幹起了僕人的工作,種菜、砍柴、取水,為僕人們做飯、洗衣、熬藥,直到他們痊癒。

    大家對當地閉塞的環境叫苦連天,他遂充當一名詼諧的段子手,時時活躍氣氛。

    人生無法選擇順境或逆境,但可以選擇對待順境或逆境的態度。

    熬過百死千難,回報將無比豐厚。

    一天夜裡,王陽明忽然大徹大悟格物之旨,不覺歡躍而起,若痴若狂,隨從們都被他驚醒了。

    他悟到程朱理學果然錯了,聖人之道不應向外在事理求之,而是向內在求之,“心即理也”。

    這一石破天驚的發現,後來被稱為“龍場悟道”

    如果人生是一碗中藥湯,苦澀難嚥,唐伯虎往裡面加點糖,笑著喝下去,而王陽明就要這種原味,一口悶下去。

    4

    這一年,王陽明人生已經過半,但在世人眼裡,他的人生才算正式登場。

    劉瑾死後,他結束了三年的罪人生活,赴江西廬陵任知縣。

    此時,他頗為躊躇滿志,寫過一首詩,裡面有這幾句:

    身可益民寧論屈,志存經國未全灰。

    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瀾豈易摧。

    他到哪都不忘講學,想要把他的發現告訴更多人。信服他學說的人越來越多,以他學說為“異端”的人同樣越來越多。

    他說,世間有兩種人,要麼不解思維即任意去做,要麼懸空思索不肯躬行。

    而他,砥礪自己做一個知行合一的人。

    他自己後來總結說,我43歲以前,做事還尚有鄉愿意思(考慮個人得失)。現在開始,只信良知真是真非處,更無掩藏迴護,即便天下人都說我太狂,我也只依良知行事。

    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紛囂俗染,舉不足以累其心,真有鳳凰翔於千仞之意,一克念即聖人矣。

    王陽明的寶貴之處在於,他不像過去或現在的許多“大師”,壟斷了成為聖賢的專利。他沒有。

    他的核心理念是,人人皆可成聖,意即每個人、每件事,都有它神聖的意義。

    王艮,王陽明最著名的學生之一,是個狂傲不羈的人。

    有次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看到了什麼?”王艮答:“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麼回答,是有意懟老師,因為王艮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

    王陽明聽出他的話外音,於是借力打力,跟他說:

    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句話,放在今天,指導人生仍然頗具深意。當你心中飽含包容和善意的時候,別人也會回敬你包容和善意。

    5

    很多人喜愛王陽明,是因為他不是一個空頭學問家,而是一個實在的行動派。

    理由則源於他一生的三大事功

    但很少人知道,在這些表面的成功背後,隱藏著多少苦難困厄。

    他的每一次“成功”,都招來忌妒和毒箭。以至於他無論取得多麼輝煌的戰果,他都隨時做好了退出的準備。

    他平定過南贛的造反,但他未曾居功自傲,而是希望朝廷改良政治,不要再造成類似的造反。

    他自己只求歸隱老家。最終未獲批准,他只好在仕途路上,一直走下去。

    他在給別人的信中說,仕途如爛泥坑,勿入其中,踩進去了就很難出來。

    在最好的時候,作最壞的打算。所以他的心境,始終是平的。

    然後就是最著名的平定寧王之亂。

    當時,他要去福州,路過豐城,得知朱宸濠造反的訊息,於是先行後奏,毫不猶豫擔當起平叛的總指揮。

    當王陽明把擒獲朱宸濠的訊息上奏的時候,荒唐而奇葩的正德皇帝自封威武大將軍,正行走在南下平亂的路上。

    皇帝身邊的小人覺得“好事”都被王陽明壞掉了,遂誣告說,王陽明先與朱宸濠通謀,只是後來看到形勢不利時才擒獲朱宸濠。

    各種毀謗與刁難,如影隨形。朝廷說好的封爵行賞,也都成了空頭支票。

    面對譭譽,王陽明輕描淡寫,說自己不過憑良知信手行去,做得個狂者的胸懷罷了。

    他根本不在乎。

    要是內心不夠強大,他已經死掉好幾回了。

    在朝廷那邊,他只是平亂的超級備胎。只有當國家有難,且無人可任的時候,朝廷才會想起他。

    他暮年的時候,已經臥病在床,聖旨下來,要他即刻赴任,到廣西平定土司叛亂。

    他又做得很好,只是在當地改了政策,不費一兵一卒,就消弭了爭端。

    但因天氣炎熱,軍務勞頓,他心力交瘁,又病倒了。

    不等朝廷同意,他自己就率性選擇了返程。

    嘉靖皇帝並不體諒這些,說他無詔行動,目中無朕。那些慣於詆譭的朝臣,也都出來添油加醋,說他是“病狂喪心之人”

    王陽明或許已經聽不到這些聲音,聽到了,也從不放在心上。

    6

    從廣西返鄉的路上,王陽明病情日重。

    一天,他從一個美得出奇的夢中醒來,問弟子:“到哪裡了?”

    弟子回答:“青龍鋪。”

    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

    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

    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

    弟子說,還有一大段距離。

    王陽明又是一笑,說,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

    次日凌晨,他把弟子周積叫進來。

    周積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

    王陽明用盡最後一點氣力,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他病逝於舟中,享年57歲。此時船位於江西南安地界。

    曾經,有個叫徐樾的弟子,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上一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確信自己得到了心學的真諦。

    王陽明讓他舉例說明,徐樾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

    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

    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

    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很快又重燃興奮之情。

    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

    無論何時何地,無人能替你看顧自己的內心。我們行走在黑暗之間,沒有星月,沒有燭光,只有壓力,只有苦難,路途陷入絕境,只在這一刻,遵從內心的選擇,恍然就有光明在前。

    此心光明瞭,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

    王陽明如此教導學生,他自己也如此踐行到底,到了臨終一語。

    7

    王陽明說,他的良知之說,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的。

    縱覽他的一生,確實失意連連。但越到艱難處,他越發彰顯內心的強大。

    而我們認為他的人生開了掛,那已經是他身後許多年的事了。

    王陽明在世遭誹謗時,好友湛若水替他辯解說:

    若夫百年之後,忌妒者盡死,天理在人心者復明,則公論定矣。

    湛若水說對了。王陽明死後56年,獲批從祀於孔廟。

    一切跟他作對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他則從誹謗者口中那個提倡“異端邪說”的狂病之人,變成了五百年才出一個的聖賢。

    一直到晚明,他的心學塑造了整整一個時代。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他說。

    他對個體價值的肯定,撼動了傳統的價值體系。晚明社會風氣的自由奔放,追根溯源,不能忘了王陽明心學的啟蒙。

    在中國歷史上,在心學之前,從來沒有一種學說,能夠如此肯定個體價值。

    史學家余英時稱之為“一場偉大的社會運動”。他說:

    (王陽明)是要透過喚醒每一個人的“良知”的方式,來達成“治天下”的目的。這可以說是儒家政治觀念上一個劃時代的轉變,我們不妨稱之為“覺民行道”,與兩千年來“得君行道”的方向恰恰相反,他的眼光不再投向上面的皇帝和朝廷,而是轉註於下面的社會和平民……這是兩千年來儒者所未到之境。

    如果不是明清易代之後,清朝統治者再次祭起理學的大旗,中國肯定也會出現一個像西方那樣的文藝復興時期。

    可惜,歷史的程序可以被打斷,卻永遠不能夠被假設。

    在今天,物慾膨脹,階層固化,每個人都揹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這個時候,學學王陽明,關注放逐已久的內心,或許有朝一日就會明白,我們所追逐的東西,十有八九都毫無意義。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王陽明以他的一生,書寫了一個大大的真理——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內心。

    致敬,王陽明!

  • 11 # 是落落吖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

    王陽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譽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釋、道三家之學說,而且上馬能戰,下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書,是一位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全能大儒。

    立德

    致良知。王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

    人若果能完滿地致良知,完全復歸本心,那就能獲得天地間最大的樂,這種快樂周遍通達,暢於四肢。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良知,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惡習、慾望遮蔽埋沒。所以王陽明教我們“致良知”,致的功夫其實就是發現本心、體悟良知的過程。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至少包括兩層意思:

    其一,是要以所“行”體現所“知”。古人說,該為不為謂之陋,不該為而為謂之惡。一個人的“知”是正抑或謬,是豐抑或寡,“知”與“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透過具行來驗證,站在客觀上說,就叫觀其行而非光聽其言。

    其二,“知行合一”就是強調“知”與“行”兩者要同步,就是強調“心裡明白”與“見諸行動”,之間“不容毛髮”。心念一動,立見行動,沒有絲毫時間差。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隨”,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從容去付諸實踐。

    別小看這一念和一行的時間差,這“差”往往令功敗於垂成甚至丟了卿卿性命。

    立功

    王陽明一生,立下不少功勞: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這些對於一介書生來說,實在難能可貴。這其中又有什麼秘訣嗎?

    此心不動。王陽明一生帶兵打過很多勝仗,平定叛亂。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說,自己喝和朱宸濠對戰時處於劣勢,他向身邊的人釋出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他說了四次,那人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立言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

    四句教是王陽明心學的精闢總結,王陽明晚年所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

    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這是王陽明對中國思想的貢獻,也成就了其三不朽中的“立言”。

  • 12 # 尋根拜祖

    中國自西周以來,被稱為“聖人”的很多,幾乎每個學派都會推出一位聖人,不過真正得到公認的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按照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標準,王陽明堅守“良知”,德耀四方;他憑一己之力,平定寧王叛亂;他創立的“心學”為儒家思想,找到了活水源頭,成為中華思想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何為“三不朽”聖人?

    聖人是指“才德全盡謂之聖人”,即才能和德行都達到盡善盡美程度的人。這個說法很含糊,沒有具體指標,因而各個學派、宗派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聖人,比如堯舜禹、老莊、孔孟等曾被人譽為聖人。

    提出“三不朽”標準的,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大夫叔孫豹,他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唐初十八學士之一,孔子的第三十一代孫孔穎達,又對三不朽做了詳細說明:“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此後,普遍以這個標準界定聖人。

    在三不朽中,立德側重於道德操守,及其對後世的價值觀影響;立功則是指建功立業;立言是指可傳承的思想學說。胡適曾經用三個英文單詞來概括三不朽:worth、work、words。用大白話來概括三不朽就是:德行操守人人誇,工作成效牛上天,思想學說稱宗主。精神、物資、師道三個維度,都做到極致,這樣的人,就叫聖人。

    王陽明的“三不朽”

    王陽明名守仁,號陽明,原名王雲。據說王陽明長到五歲都不會說話,他祖父根據“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給他改名“守仁”。就在改名的當天,王陽明終於開口說話了。

    一、“致良知”陽明立德

    這個故事可見王陽明的特立獨行,他的追求似乎與常人不一樣。其實早在他十二歲時,就說過一句話:科舉中榜不是第一等大事,讀書做聖賢才是最要緊的大事!小小年紀,就立志做聖人,羞煞天下為功名忙碌一生的讀書人。

    王陽明曾經兩次進士落榜,面對父親的安慰,他卻說:“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一個志向高遠的人,心裡的強大,讓人須仰視!

    王陽明認為,心即理,不需要向外求,良知人皆有之,也不需要向外求,人只要做到在事上磨練,保持良知的本性,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天理”。王陽明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德行,就是在他的這個思想下,釋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正德元年,以太監劉瑾為首,組成“八虎”,把明武宗玩弄於鼓掌,將明孝宗遺令的三位輔政大臣劉健、謝遷、李東陽悉數罷黜,並將數百位大臣殺害的殺害,罷官的罷官,下獄的下獄。

    王陽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因為上疏反對劉瑾對大臣們的迫害,被劉瑾杖責四十,發配龍場驛。一路上,劉瑾對他尾隨追殺,逼得他偽裝溺水自殺,才逃過一劫。王陽明在窮苦的邊瘴之地,苦熬了整整三年。

    倘若他對劉瑾略表恭順,哪怕不與劉瑾為敵,他也不會遭此大難。他的“良知”告訴他,劉瑾作惡,禍亂朝政,殘害百官,他必須旗幟鮮明地踐行他的“知”,不管面臨什麼結果!

    除了上文所說的王陽明對功名利祿的態度,他認為“人皆可以為聖”,所以不需要刻意模仿別人,而是保持內心的“純真”的良知就可以做到。對朝政大事的態度及處理方法,也無不透露著王陽明超越世俗的“德”。

    二、“知行合一”陽明立功

    陽明先生作為一介儒生,數次平定叛亂,尤其是在沒有兵權,空手一人的情況下,以他的勇氣和智慧,竟然平息了寧王叛亂(藩國在江西)。

    其實,王陽明完全可以不管寧王叛亂,因為此時他剛剛完成江西匪患平定,兵權已經上交,並在受命前往福建的路上。但王陽明敏銳地發現了寧王叛亂的巨大危機,一旦寧王叛亂出了江西,將目標瞄準南京,那將在大明帝國掀起軒然大波。

    時間緊迫,容不得王陽明為個人的前途考慮,他毅然返回江西,孤身一人招募義兵,並以朝廷名義,發出檄文。正是這個假檄文,迷惑住了寧王朱宸濠,使他誤以為朝廷平叛大軍到了,一直不敢揮兵南京,錯過了與王陽明決戰的時機。

    十幾天後,當朱宸濠發現上當了,率軍一路北上準備攻打南京之時,王陽明已經擁有八萬士兵,他避實就虛,突然襲擊寧王老巢南昌,逼得朱宸濠不得不放棄北上,回師救援。

    一切都在王陽明的意料之中,當朱宸濠行至鄱陽湖,遇到了王陽明的伏兵。三天水上大戰,寧王朱宸濠做了俘虜。而此時,北京平叛的人馬剛剛出發。

    朱宸濠的叛亂,對大明帝國來說就是一場巨大危機。不難想象,只要王陽明稍稍有一點私念,不主動攬責,朱宸濠一旦攻克南京,恐怕就是一場荼毒生靈的天下大亂。

    除了平定朱宸濠叛亂,王陽明還承擔了江西、福建一帶的匪患,及廣西斷藤峽叛亂。王陽明拖著病體,完成叛亂平定後,就在歸途中溘然長逝!

    三、龍場悟道創“心學”陽明立言

    陽明心學在中國思想文化史的地位毋庸置疑,後人將他與孔子、孟子、朱熹並列為儒家,四大里程碑式人物。著名的思想家黃宗羲,稱陽明心學為“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被譽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杜維明先生說:“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

    傳奇王陽明對今人的影響

    陽明心學最大的意義在於其實踐價值,對於每個人生活都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有專家認為,近五百年來,能夠把學問與個人生活和工作密切結合起來的,只有王陽明和曾國藩。

    正因為如此,陽明心學成為近現代,乃至當代人最實用的人生教科書。比如曾國藩一生以王陽明為師,毛主席也是陽明心學的踐行者,日本人東鄉平八郎有一句名言:“一生伏首拜陽明”。

    陽明心學何以對後世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

    根子就在王陽明認為心即是天理,每個人都具有成為聖賢的本性,人只要固守本心,努力踐行,就可以實現人生價值。王陽明就是這麼做的,所以他成功了,無數後人踐行陽明心學,也獲得巨大成功。

    陽明心學不光有理論,還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比如,他在陽明書院講學時,曾經留下陽明心學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嘉靖七年十一月,王陽明病逝于歸鄉的舟船中,臨終前,弟子們問他有何遺言,他留下了人生中的最後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13 # 腦洞歷史觀

    這個說起來就複雜了,首先應該要立志。

    王陽明出生於浙江餘姚,據說是王羲之的後代。王陽明的六世祖王綱跟明朝的開國功臣劉伯溫是朋友,王綱本身也是當官的。但到了後面,老王家有點時運不濟,好幾代都不出來做官,都想當隱士。到了王陽明父親這一代,情況就馬馬虎虎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父親叫王華,他的伯伯叫王榮。

    兩兄弟叫榮華,自然是取榮華富貴的意思,缺什麼才想什麼。說明在他父親這一代,家裡情況並不太好。

    但是,王陽明應該是沒吃過苦的。因為他的爹太厲害了,是個學霸。從小讀書就厲害。十一歲到私塾讀書,只讀了數個月,老師就把他叫過來,說你退學吧。

    為什麼啊?

    我會的你全學會了,接下來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教你了。

    所以,十七八歲的時候,王華就被當地的富豪請去當家庭教師,生活完全不用發愁,要讀書,人家準備了一屋子的書,只要你讀書的時候,順便點拔一下自己的兒子就行。

    所以,王陽明出生的時候,家裡的條件已經改觀。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

    到了他父親三十六歲的時候,祖墳冒青煙了,王華高中狀元,當年就進了翰林院當學士。

    按現在的話說,王陽明就是一個官二代、富二代。

    那麼,有著學霸父親的王陽明是不是也特別聰明呢?

    一開始,大家不但不認為王陽明聰明,還挺擔心他會是一個笨小孩。為什麼呢?因為王陽明到五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

    這個事情還跟他出生時發生的一件事情有關,據說王陽明在母親的肚子裡呆了十四個月才出生,出生的時候,他的祖母做一個夢,夢到一個神仙抱著一個嬰兒踩著祥雲從天而降。

    王陽明出生後,就取名為王雲。可是生下來五年,王陽明都不會說話,直到有一天,有個道士從他家門口經過,看了一眼王陽明,說了一句話:“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就是這孩子不錯,就是道破天機了。

    家裡人一聽,明白過來,馬上把雲字改掉,改名為守仁。王陽明的名字叫王守仁,陽明是他的號。

    一改名,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王陽明,也就是王守仁會說話了。

    這個事情靠不靠譜,我們現在也不知道,但是,自從王陽明會說話以後,就顯示出特別的不同。

    有一天,他的祖父發現王陽明在背誦詩文,祖父很奇怪,說你怎麼會背啊。王陽明答:我以前聽你讀過。

    說明這孩子特別聰明。

    到了王華中了狀元當京官的時候,祖父帶著十歲的兒子王陽明到京城去團聚,走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晚上祖父設宴招待朋友。這時候,王陽明突然說:爺爺,你給我筆!

    幹什麼用呢?

    我要寫詩!

    王陽明拿起筆就寫了一首詩: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這首詩聽起來像打油詩,但很有味道,揭示了觀察者位置不同,所看到的事物就會不同的道理。很有禪意。說明王陽明年紀輕輕就具有思辨能力。

    大家聽了,當然就誇,這小孩不錯,以後一定像他爹一樣,能夠高中狀元,文章名揚天下。

    結果十歲的王陽明甩出一句話:“文章是小事,何足成名?”

    文章是小CASE,靠它怎麼能夠成名?

    狂!確實狂。

    長大以後,王陽明開始上學。有一天,上課的時候,王陽明突然舉起手問:“老師,天下何事為第一等人。”

    什麼樣的人才是最牛的?

    老師回答:像你父親一樣,中個狀元,那就是第一等人了。

    王陽明搖搖頭,狀元每一科都會有,算不上最牛的。

    老師就奇怪了,狀元不牛,你說什麼才牛啊。

    答:唯為聖賢方是第一。

    要當聖人!

    老師一聽就笑了,你小子的心也太大了吧。

    因為所謂的聖人,中國下上五千年,數來數去,也不會超過一手之數。孔老師算一個,孟子先生又算一個,再往上,朱熹要算一個。

    不管怎麼樣,王陽明似乎已經立下了人生的目標,要成為一個聖人。但是,怎麼成為一個聖人呢?

    王陽明去世之後,他的好朋友湛甘泉為他寫了墓誌銘,裡面寫道:初溺於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於聖賢之學。

    這就是陽明五溺說,王陽明年少的時候,曾經沉溺於五樣東西:任俠、騎射、辭章、道家、佛家,最後才拜到儒家門下。

    其實,這就是王陽明在成聖道路上的摸索。

    比如辭章,做文章。王陽明的文章寫得很好,但透過文章成聖是他最早放棄的,他後面就教育自己的學生,說文章寫得再好沒也用,像柳宗文這些頂多是個文人。李白杜甫這些頂多是個詩人。成不了聖人。

    那還有什麼途徑呢?

    任俠、騎射,修練武藝,學習兵法,成為兵聖!

    小的時候,王陽明就喜歡排兵佈陣,自己搞一些小旗子發給小夥伴,他坐在中間指揮。

    父親王華下班回來,看到兒子不好好讀書,在這裡搞打仗遊戲,氣不打一處來,張嘴就罵,咱們家向來以讀書為要事,你搞這些有什麼用?

    王陽明反問了一句:讀書有什麼用?

    父親告訴他:讀書讀得好可以當大官,像你老子我能考中狀元,就是讀書讀得好。

    王陽明又問道:父親中了狀元,是不是子孫世代都是狀元?

    王陽明想得挺美,狀元也能世襲的?他老子聽了也笑了,這個只管一代,你要想中狀元,還得自己讀書。

    王陽明搖搖頭,“只管一代,那狀元也沒什麼希罕的。”

    史書上沒記載王華先生聽到這句話的反應,要我是王華,我當場脫了這小子的褲子打!

    又有一年,王陽明十五歲,當時,韃靼人經常進犯大明朝。王陽明找到父親。

    “我跟你商量個事。”

    “什麼事?”

    “我準備給皇帝上個書,讓皇帝拔我一萬人,我掃平敵寇,保家衛國。”

    修養特別好,從來不打孩子的王華也怒了,大吼道:“你狂到有病了,你想找死嗎!”

    我特別同情王華先生。

    父親這一關都沒過,更不用說皇帝了。王陽明只好自己幹。偷不溜的騎匹馬出了居庸關,跑到塞外踩點去了,還碰上了兩個韃靼人,王陽明二話不說,搭弓就射,對方嚇了一跳,掉轉馬頭就跑。

    就這樣,王陽明大搖大擺的考察了一番,回了家還做了一個夢,夢到了漢朝著名的伏波將軍馬援,他打小的偶像。醒來之後,他寫了一首詩:卷甲歸來馬伏波,早年兵法鬢毛皤。雲埋銅柱雷轟折,六字題文尚不磨。

    當年馬援平定交趾之後,曾經埋下一個銅柱,上面寫著“銅柱折,交趾滅。”

    王陽明很羨慕,為人當如馬伏波,以後我也要征戰沙場,建立不世功業。

    除了馬援,王陽明還有一位偶像:曾經三次出塞收復河套的名將王越。

    王陽明也夢到過王越,夢中王越把他的佩劍送給王陽明。

    很有緣,王陽明考上進士,參加工作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替王越修墳墓。

    給偶像修墳,王陽明幹勁十足,很快就把墓修好了。王越的家人為了感謝他,真把王越生前的佩劍送給了王陽明。

    王陽明大受鼓舞,回京後就寫了一篇報告:邊防八策。要怎麼整理軍務。信心滿滿,可是遞上去石牛入海,毫無音訊。

    你一個剛參加工作沒一年的工地小子就想搶兵部尚書的飯碗,你太狂了點吧。你還是搬磚去吧。

    看來,成為兵聖這條路也堵死了。

    那還有沒有別的希望呢?

    王陽明沒有放棄,他還有另外兩條道:道跟佛。

    這是什麼道呢,關注這個專欄,我們下一節再說。

    十七歲那天,王陽明的父親給他說了一門親事。王華在京當官,不方便主持婚事,就讓王陽明到南昌岳父家裡完婚。

    婚禮當天,什麼都準備好了,突然發現最重要的一個人不見了。

    王陽明失蹤了。到了晚上都不見回來。難道是嫌新娘不漂亮逃婚了?新娘趕緊告訴父親。王陽明的岳父派人去找,一直找到第二天的早上,終於找到王陽明瞭。王陽明在哪裡呢?

    一座道觀裡。

    也不知道為什麼,王陽明在新婚這天突然開溜了,跑進這個道觀,跟裡面的道士聊起來天,據說這個道士還傳他吸納之法,他一學就上了癮,跟這個道士面對面你呼我納的對坐了一整夜。

    新婚之夜,不跟老婆對坐,跟道士對坐的,王陽明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到了獻邊防八策被直接忽視之後,王陽明有點氣餒,請了病假,跑到九華山的一個懸崖上,跟在這裡隱居的道士論道。

    差一點,王陽明就準備當一個道士了。那歷史上可能會多一個名道士,少一個聖人了。

    除了從道這個途徑求聖,王陽明還準備從佛入手。他曾經寫過一首詩《憶諸弟》,裡面有兩句:終年走風塵,何似山中住。百歲如轉蓬,拂衣從此去。

    人間不好玩,人間不值得,我乾脆到山裡當個道士,當個和尚算了。

    可最終,他都放棄這兩條道路。因為他發現自己有一個無法割捨的東西。

    休病假期間,王陽明跑到了西湖的虎跑寺去玩。他聽說這裡有一個僧人已經坐關三年,整天閉著眼睛閉著嘴,不說話也不看人。

    王陽明去了之後,大搖大擺的走到這個和尚面前,說你這個和尚一天巴拉巴拉說什麼啊?又整天睜著眼東看西看什麼?

    和尚嚇了一跳,趕緊起身,好像自己的禪機被道破了。他說:我已經不說不看三年了,你怎麼說我說個不停,看個不停呢?

    王陽明反問道:你是哪裡人,你離開家多久了?

    和尚答:我是河南人,離家十多年了。

    “那你家裡還有什麼人?”

    “家裡有一個老母,不知道死活。”

    “你想他不?”

    “怎麼能不響了啊。”和尚的表情有些悲傷了。

    “你既然想她,就算你整天不說話,心中已經說了,整天不看,心中已經看了。”

    僧人抬起了頭,向王陽明合掌為禮:還請多多開示。

    王陽明說:“父母天性,本來就是割捨不斷的,你不能斷絕六根,這是人的真性情,沒什麼好羞愧的。你就算整天呆坐,也不過是心裡亂成一團麻。俗語說:爹媽就是我們的靈山佛,你不敬爹媽敬什麼啊。”

    王陽明的話一說,和尚淚流滿面,淚嘩嘩的流,說:你說得對,我馬上回家看老母去。

    和尚丟下三年的關不閉,收拾鋪蓋還俗,不當和尚,回家看老孃了。

    王陽明自己沒成聖,但總算成功阻止別人成聖。不過他勸告別人的話,其實正是他自己心中所想的。他也明白了,要從道佛入手成聖,就得出世避世,但自己是無論如何也割捨不下親情的。

    那還參什麼道修什麼佛?

    三十四歲那年,王陽明寫了一首詩《贈陽伯》:大道即人心,萬古未嘗改。長生在求仁,金丹非外持。繆矣三十年,於今吾始悔。

    真正的道在儒家的仁裡面,我被耽誤了三十年,今天我總算知道了,要想成聖,還得從儒家入手。

    王陽明終於確定了自己封聖的道路,但就在這時,一件倒黴事攤到了他的頭上。

    這是什麼倒黴事呢?王陽明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危機呢?在這個人生當中最大的危機面前,王陽明又是怎麼化解的?

  • 14 # 西域鷹眼

    王陽明,一箇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軍事家和教育家,也在世界的哲學史上佔據了一席之地,他的心學實現不僅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還“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在日本大火,促進了日本的近代崛起。

    王陽明雖然出生於官宦之家,但是他的一生也並不順暢,尤其在他說生活的那個明朝,原本想在官宦之途上有所發展的他屢屢收到打擊。也許就是命中註定,王陽明註定要成為一個樹立一家之說的偉大人物。

    據他的學生湛若水總結,年輕時代的王陽明有“五溺”,也就是經常沉溺於“仁俠”、“騎射”、“辭章”、“佛氏”、“神仙”等五種興趣愛好中,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都是不務正業,但是,也就是這些不被常人理解的舉動和行為中,王陽明有著自己天才般的思考和摸索。

    那麼王陽明是如何成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聖人的呢?

    一、立德

    其實,任何一個被尊為聖人的人,都有著普通人所具有的的一些特質,唯一有區別的就是,他們能把良好的特質發揚光大、堅持秉承,把不好的特質深深藏起,從而在人群中成為耀眼的存在。

    在他十幾歲的時候,還是一個讀書的孩子,此時的明朝已經是朝政腐敗,蒙古瓦剌把皇帝都抓去了,王陽明的心裡就產生了一個志向,那就是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十五歲的時候就向統治者獻上計策平定農民起義,但是誰會聽一個娃娃的計策呢!愛國之情是一個人心中最起碼的道德,幼小的王陽明就做到了。

    有一個“守仁格竹”的故事,十八歲時,在婁諒給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後,王陽明就實踐了起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但是一無所獲,還把自己也搞病倒了,從而他也對“格物致知”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對知識的崇拜和尊敬,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及其重要的道德素質,而對所學知識的懷疑與探索更是體現著一個人的精神道德。

    在後面的屢次科舉考試中,王陽明經常落第,當父親王華鼓勵說下次就能中了的時候,他卻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從此可以看出他心境的大格局,也能看出在他身上有不屈不撓、淡然處之的美德。

    為了救同僚而得罪了當時專權的宦官劉瑾,被杖責四十,被貶龍場,經過了九死一生,王陽明依舊不忘教化鄉民,為當地的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有浩然正氣的情義,他也有不分貴賤的氣度,這也是常人難有的美德。

    二、立功

    古代的讀書人都懷著一顆“達則兼濟天下”的心,都想在仕途上為老百姓乾點實實在在,又使自己名留青史的事情,但是現實總是很骨感,往往沒有為他們留下施展才華的位置。

    王陽明也一樣,在朝堂上常常會受到排擠。但是也有善於識人的領導,正德年間的兵部尚書王瓊就對王陽明十分賞識,推薦他到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擔任巡撫,而當時這裡的有些地方盜賊眾多,有很多草頭王,王陽明透過“詭異”、獨斷等一些偏門的手法,平定了不少盜賊,這也將他之前讀過的兵法有了用武之地,附近的人們都驚訝的稱呼王陽明是神。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朝中震驚,只有王瓊淡定的說道:“有王陽明在江西,肯定沒問題的。”果然又是王陽明在已經沒有兵權的情況下,利用35天就將叛亂平息。這原本應該是加官進爵的功績,但是在佞幸之臣的羨慕嫉妒恨下,在武宗一朝沒有得到朝廷的任何封賞,知道明世宗繼位才給王陽明加官進爵。

    一有“救火”的事情就想到了王陽明,在嘉靖六年,兩廣地區又發生了農民叛亂,王陽明又成了救火隊員,官復原職巡撫兩廣,還賜給鐵劵和歲祿,叛賊聽說王陽明來了立馬投降,之後又平定了很多叛亂。

    終是歲月不饒人,王陽明不行了,在回家的途中就去世了,靈柩經過江西境內的時候,軍民都披麻戴孝哭送,之後被朝廷加封為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後又追封為新建候,諡號文成。在他臨死前遺言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三、立言

    相較於立德、立功,王陽明更耀眼的就是立言了,立一家之言——陽明心學。現在學界把陽明心學歸為儒教學說,我覺得有點不對,因為在陽明心學裡可以看到很多道家和佛家學說的影子,更準確的說,陽明心學應該是釋儒道三教共同影響的學說。

    他的思想也是一個發展總結再探索的過程,最初學習程朱理學,遵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去尋求成賢成聖之道,結果卻失敗了,直到“龍場悟道”,王陽明才恍然洞悉“格物致知”並不是外向的,而應該是內向的,直達心靈的,創立出自己的“良知說”。而就是王陽明的“良知說”真正打通了釋儒道之間的通道,相比於理學,就更加有了貫穿古今、溝通天人的含義。

    知行合一的思想裡,強調了要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應該是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這跟馬克思主義的“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異曲同工之妙,難不成馬克思也受到了陽明心學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能夠樹立一家之言的人屈指可數,王陽明正是在他坎坷的一生中踐行著知行合一的真理,成為了一代聖人,最後還從祀於孔廟,我想這應該是讀書人的終極追求吧!

  • 15 # 歷史深度揭秘

    聖人,從古代到現在,在我的腦海裡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和被稱為“第二聖人”的王陽明,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孔子的《論語》和《中庸》,但卻不知道王陽明的《傳習錄》以及《王文成公》呢?如何成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的呢?奧秘就藏在王陽明額成長過程中:

    王陽明十歲與父進京,在金山寺與父親朋友詠詩,王陽明不假思索,“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最倚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十歲的王陽明已經出口成章,這已經不符合正常人的天賦了,然而,更令人驚歎的是,在王陽明十一歲時,他問老師“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師回答說:“讀書登第”,王陽明當即反駁:“唯為聖賢,方是第一”。小小的王陽明從這個時候開始,已經以聖賢為自己一生的追求,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明確的方向。

    王陽明科舉之路並不順利,二十二歲開始考,到二十八歲時,才中進士,當其他人都在為自己有沒有上榜而感到焦心時,王陽明平靜的說道:“吾不以落第為恥,以因落第而動心為恥”。是啊,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多少人考試在乎的都是分數呢?考試只是為了檢測學習的情況,而自己因為考的不好,就心思浮躁,情緒失控。

    大家應該知道王陽明早期一直是朱熹的尊崇者,為了懂得格物致知的道理,在院子裡觀察竹葉七天七夜,直至病倒,從此王陽明不再盲目的追崇朱熹,開始對“聖人之道”進行自己的探索,並得出結論: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我們可以仔細的思考王陽明的這句話,自己的路就應該自己走,不論是一帆風順已好,還是一路坎坷也罷,世界需要的是探索,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王陽明的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國內可能不怎麼推崇王陽明,而王陽明在日本的地位是極高的,日本人敬佩王陽明一生追求聖賢的精神,知行合一,值得我們所有人反思。“致良知”,“君子之學,唯求其是”,這是王陽明的又一核心思想,不讀王陽明之學,不知道王陽明乃聖賢人,修身只是外表,修心才是正途,我希望大家能夠記得王陽明的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最終用《傳習錄》中的一句話總結王陽明的理念:“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16 # 中陽夢金園覺悟講堂

    就因為他悟道了,明心見性了,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解決了三個問題,我是誰?我活著的人生意義是什麼?如何去實現我的人生的意義?當一個人徹底解決樂這三個問題後,一般都能做成績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眼皮寶寶,在什麼情況下會變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