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
2 # 糖芯衣
92年出生,14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單位分房子趕緊入手91平米兩室兩廳一套,花了27萬,然後結婚生子,現在雄安新區一出,我們縣城的房價蹭蹭的上漲,我現在的房子大約漲到七十萬以上了,而且現在買房子要求本地戶口不說,首付,貸款利率都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後當時我們一起參加工作沒買房的同事現在是房子首付都交不起了,哪怕家裡資助也是很困難的,我現在覺得房子目前來說仍然算是奢侈的必需品,有房子就是有家了,這種感覺租房子是永遠感覺不到的,有了房子每天覺得回到這裡就很舒心就很踏實,所以我依舊覺得中國近期來說的話,房子不會有太大的跌落,有個房子仍舊是我們這些年輕人的長期奮鬥目標!
-
3 # 宸紛往事
現在買房絕對沒有任何賺錢可能,有點苗頭就能給你砸下去。前面說過多次了,這次忽悠漲房價去庫存是非常成功的,錢已經進入樓市,不可能再讓他跑出來去衝擊外儲。房價不可能再漲了,再漲就會有大量套現,有套現就能成為外儲的對手盤;外儲是最關鍵的點,你只要確認外儲是老爺們的錢,不可能給P民,其他一切都能想明白。
房價一定是暴跌,因為貨幣緊縮大家沒錢了。貸款人能搞出什麼事?該還貸還貸,又沒有個人破產保護。現在的房價,跌一半也不會停的。暴跌比提高首付更能鎖住交易。房價下來,地賣不上價,房地產產稅一定會出。 大部分買房的剛需經歷都差不多:苦逼好幾年賺點錢,房子一買,立馬返貧,還得繼續苦逼工作還房貸;等你房貸還完,以為自己要走向人生巔峰,房價一個暴跌,又特麼返貧了。房價一漲一跌,完美收割。這個大輪迴,除了極少數聰明人,大部分人是逃不掉的。大部分人是紙面富貴夢一場。 普通人奮鬥這麼多年買套房子,最後房價暴跌不說,還賣不出去,跟返貧有什麼區別?你忙了這麼多年,既沒有提高多少消費水平,也沒存下錢,就賺了一場黃粱夢。
-
4 # 文明互鑑
2017年已進入了傳說中的金九,然而,樓市的春天似乎並沒有如約而來。
開發商捂盤待售相機而動,二手房多空對峙難分勝負,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限購軍團,政府又一口氣打包推出了租售同權、共有產權、集體用地可入市租賃等政策,要給中低收入者一個說法。
經過多年來多空和政府的三方角力,今天的樓市已然脫離了經濟學規律,呈現出一派無人看懂的混沌氣象。
形勢如此複雜,2018,房價究竟是漲,是跌?
不說廢話,先上結論。
2018年,樓市繼續上漲的機率極大,不確定的只是幅度。依據是什麼?
我們不必去看GDP增長數值、廣義貨幣M2增速、新增貸款數量、央行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城市樓盤去化率、人口遷徒地圖、小學生增長比例等等專業資料,這些變數組合在一起千變萬化,會衍生無數的可能性。
我們只看一點,當下的人們對樓市必漲的信心到底有多強大。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人們一旦對某件事情建立起了堅定的信心,這股力量會是摧枯拉朽的。
經過十多年的樓市教育,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到17年初的全國普漲,空軍基本全部陣亡,多軍已經一統天下,樓市短期震盪,長期看漲目前已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
這是十多年血與淚的經驗教訓積累下來的華人共識,想在三五年內徹底扭轉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2018,樓市看漲基本面不會有大的變化。
記得十多年前,經常有“專家”告訴人們,家庭存款應該分為三個部分,銀行儲蓄、股票、黃金各佔三分之一。當初信了這些專家忽悠把手裡的錢投到這三個地方的人,估計今天腸子都悔青了。
今天的我們,既不信任黃金,更不信任股票,也不會讓錢乖乖地躺在銀行睡覺。
至於期貨、基金、債券、外匯、收藏等多種理財方式,經過多年的市場檢驗,收益高的風險高,風險小的收益低,都已成為了小眾市場,人們堅定地把全部身家都投向一個方向——樓市。收益高而風險小,多年來屢試不爽。
現在已是多軍的天下如果說十年前的溫州炒房團名動天下,那今天的炒房軍團規模之大遠勝當年的十倍百倍,2016年一線、二線、強三線的房價如大水漫灌,輪番炒作,每座城市都留下了炒房大軍的身影。
當下一線,二線,環京,環滬,環深,幾乎所有的熱點城市全部限購,但炒房團時刻在伺機而動。目前,重慶是炒房團重點關注的區域,重慶房價由於多年來供應了大量住宅用地及房產稅等原因,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
自去年年底被熱炒開始,到目前重慶的房價已上漲60%-80%,均價1-2萬元,由於暫未實行限購,目前重慶已成為炒房團的福地,雖然有巨大的賣盤,但在強大的購買力面前,重慶房價一直在穩步起飛。
近日,長沙和濟南也羞答答地撕開了限購的口子,炒房團立刻聞風而動,成群結隊飛赴更有潛力的長沙掃盤。
在眾多的炒家中,有實力雄厚一擲千金的豪客,也有靠信用卡、小額貸湊出首付的屌絲青年。
也許有人會指責炒房客,認為他們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推高房價,讓產業脫實就虛,可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追逐利益是人之天性。
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投機,炒房客並非是高房價的始作俑者,他們只是追隨這波時代大潮分得一杯羹罷了。
捫心自問,如果是你,有資金,有機遇,只需要轉手買賣兩套房子,就能獲得工作數十年的收益,你,會拒絕嗎?
政府與多軍的角力目前,炒房客數量之多,實力之強,已到了政府不得不認真對待的地步。
再說政府近期推出的各項新政。
租售同權目的在於鼓勵人們以租房替代買房,提升租房者權益;
共有產權則是給中等收入人群一個七折買房的機會,政府入股,風險共擔,收益共享;
集體用地入市租賃的目的在於擴大租賃市場,降低租房價格,市場上可供出租的房源多了,也會牽制房價。
這些新政都能看出政府的用心良苦,確實希望拉住房價這匹脫僵的Mustang,千萬別再像去年那樣瘋漲了,一旦崩盤後果不堪設想。
租售同權和共有產權的利弊之前有很多人已經分析過,在這裡,我想重點說一說農村集體用地建租賃房入市的政策。
中國有沒有城市有大量的集體用地用來建租賃房的先例,有,這就是深圳。
談談深圳的小產權房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深圳是在一個小漁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深圳政府早年建設用地徵用的多是農業用地,保留村民集體用地。
因此,直到今天,深圳市中心和市郊仍然存在著大量的集體用地,歸屬各個村的村民所有,這就是著名的城中村。
目前,深圳仍是林立的高樓大廈和綠地公園包圍著眾多城中村的城建模式,弊端嚴重,卻積重難返。
而早在九十年代,隨著外來人口不斷湧入深圳,就開始有腦子活絡的村民在自家集體用地上修建小樓,一般是六到九層,做成小面積的單間、一居或兩居用來出租。
當先期修建農民樓的人獲得豐厚收益之後,大量的村民開始投入這項一本萬利的生意,或者借貸,或者招人入股,或者村委牽頭統一建設。
隨著一棟棟農民樓拔地而起,到2000年後,深圳關內的城中村集體用地已被農民房完全佔據。
這些農民樓施工水平差,千樓千面,樓間距極窄,居住環境惡劣,俗稱為握手樓。大量農民房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深圳的市容市貌。
但同時,也提供給了深圳中低收入階層廉價租房的機會,農民房的租金大約是商品房的1/2左右,低廉的租金讓大量低收入階層有了留在這個城市的機會。
直到今天,深圳關外的農民房建設仍然屢禁不止,在龍華、坂田、沙井、布吉等等地段,街道兩側全是密密麻麻的農民房,其數量之多,分佈之廣讓人觸目驚心。而近幾年興建的農民房已經向高層電梯房和小區化發展。
目前,深圳的小產權房數量佔到全部住房的60%左右,數量之巨堪稱全國之冠。
如此眾多的小產權房除少量用來交易外,大部分用於出租,且出租率極高,可以說,深圳早就深入貫徹了中央這一政策,大量的廉租房入市拉低租金牽制房價,但是效果如何呢?大家看今天深圳的房價便一目瞭然。
資源天然分佈是不均衡的,而且,一旦獲得了資源的城市或地段,便具備了先發優勢,會吸引更多的資源不斷流入,就如水從高處往低處流一樣自然而隨意。
反之,如果想把資源引入不發達的地區,就如同要把水從低處往高處引一樣吃力而收效甚微,為什麼西部大開發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卻不成功,就是此理。
中國城市化的程序仍在繼續,大量人口流入大城市就如水從高處向低處流一樣無法阻攔,無論興建多少廉租房,經適房都會被迅速填滿,直至這個城市再也無法建設更多房屋、容納更多人口為止。
2018,讓子彈飛一會兒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總結過往亦可預知未來。
讓我們回顧一下2002年以後十幾年的房價波動,可以看出,房價走勢大致處於三到四年一輪迴的模式,即微漲—大漲—微跌—橫盤—聚勢—盤整上攻—重新大漲這樣一個流程。
而且,每次上漲並非全國普漲,基本都是一線城市領漲,再蔓延至二線城市,最後再波及到三四線城市,漲幅也是逐漸減弱。
2006、2009、2012、2016(包括2017上半年)都是大漲年,其他年則是盤整年或小漲年,但總體一定是螺旋上升的趨勢,因為貨幣和物價的增長都是不可逆的。
但近幾年,即使同屬一線城市,樓市上漲週期也開始出現分化,2015年,深圳最先一波領漲,16年上半年上海接力,下半年再到北京。
2017年3月,隨著政策不斷加碼,一線城市房價領跌,但部分二線城市仍處在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態勢中。
梳理過往,便可以預知未來,2018年將會是盤整微漲之年,樓市上漲基本面不變,17年過熱的城市會在18年蟄伏消化過高的漲幅。
說說一線,北京現在距年初最高價跌幅10%左右,郊縣跌得更多,目前處在多空對峙的狀態,但多軍正在逐漸聚集勢能,18年盤整可能性極大,上海情況類似。
但值得警惕的是深圳,深圳最近一波大漲自2015年4月起至2016年3月,所有房價翻倍,然後是一年多的微跌與盤整。
在這期間,多頭不斷上攻,兩次收復失地,又兩次遭遇新政打壓,但到今天,深圳房價已頑強站回曆史最高位,且上漲預期明顯。
如果沒有更多有力政策打壓,2018年深圳很可能是最先啟動的城市。
2018年,雖然沒有了空軍,但政府是多軍最大的敵人,政府可以容忍房價不漲或微漲,但絕對不會容忍再來一個大漲之年。
一旦有這樣的預期,是否會有更重磅的政策炸彈推出,比如首套房80%首付,二套房全款;或者是買入五到十年內禁止賣出;或者是一個家庭限買一套房,社保資格提升至八年,都不是沒有可能的,就如同北京對商住的一招絕殺。
而且,2018年,確實看不到大漲的機會,所以,不論你是多軍還是炒房客,我都勸你,2018,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
-
5 # 待到秋來九月8丶
看了這麼多 亂髮牢騷的建議 真的不可取 我覺得都是成年人了還是得根據自身狀況 自己判斷 並且為自己的判斷負責。我也剛畢業兩年的90後,說說我的狀況吧,我在畢業後回西安工作,當時考慮到離家近而且生活成本低 並且校招給的待遇也可以。剛畢業時西安的房價大概在6000-7000 並且維持了五年。我的收入是完全高於房價的,還月供也沒壓力,父母朋友勸我買房,但我當時的想法是想靠自己付首付,不想花父母的錢,而且沒有感覺到買房的迫切需求,於是就這麼過了。 從去年起 西安房價突然上漲,本來7000的房子現在已經要10000以上了,我畢業兩年的積蓄本來是夠付首付沒問題的,現在就不夠了。同時自己租房子住總是感覺不固定,所以很後悔當時沒有買房子 現在很後悔。最後還是家裡添錢先買了一套 。 說了這麼多 也不能給你建議 因為連專家都說不好未來的房價走勢 而且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只是分享一下!
-
6 # 手機使用者69947857030
剛畢業的買房是父母支撐買房,而不是自己本身要想買房的,想結婚丈母孃逼你買房。這個形勢下買房觀念是不會斷續的。樓市市場也不能盲目地持續調控下去,應該讓他消化需求量,以時間換空間來治理房價過快上漲。市場上過於干預就可能產生相反作用,因為經濟增長與房價有相依相鋪的聯絡
-
7 # -138314048
華人現在的心態是買房子就賺錢,買房子就升值,買房子可以避免貨幣貶值,不過這只是單純的建立在房屋價格之上的邏輯,拋開房子其他的物價其實變化不大,好多商品比以前還便宜了,跳不出房子這個圈子的人只以房價的暴漲做為物價的依據,這樣心態的人買不上房子能急死,不過有一點請注意,從開發商處高價買了的房子,再轉手賣出去,很難很難,現在是新房火爆,二手房不景氣,假如有房子住,手裡錢有不太富裕的人,還是安於現狀輕輕鬆鬆的過日子吧!
-
8 # 吾思墨
2014年我們這兒房價七八千,我看到了好多暴跌的訊息,如今2萬多了!該買就買,房和股票、期貨、都不一樣,地段,設施,配套,人工,好多成本在裡面,如果非要我們每個人都手裡富的流油去買如蔥的房子,那人們追求的是什麼?拿錢買貴如金的菜用?
-
9 # 樓市微觀察
剛畢業就想買房,恐怕只有華人如此了。
時代變了,固有觀念也得跟著變了。
以前是剛畢業兩三年,就要結婚生子了,買房肯定差不多就在畢業後兩三年。但是那時候房價很便宜,漲的也不多,也不會脫銷,該買房的買房,就更買普通商品沒啥區別。人們的預期是穩定的。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房地產成了支柱中的支柱。廣大老百姓發現買房可以成為千萬億萬富翁,不僅自住要買房,投資更是首選買房,房子不夠用了。
房價漲的太厲害了。在這種情況下,以往固有節奏,華人傳統成家立業方式不變也不行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窮人最先改變,因為他們沒錢。寒門學子再牛逼,你走出校門也就是個窮書生,在房價面前也得低頭。有錢人家裡早準備了幾套房。
以上,說了點喪氣話。
但現實的確是,有相當部分人必然會一輩子租房,這不是該不該買房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買得起房子的問題。
怎麼辦?上層建築只能向經濟基礎低頭。該轉變觀念了,否則一輩子都會喪下去。
-
10 # 可樂等風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或許我該有很多種生活方式!
17年6月,我大學畢業了,有一份管吃住,並且收入也可觀的工作,朝九晚五,生活過得也算有姿有色。每年定期旅行兩到三次,做自己喜歡的事,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無憂無慮,過著瀟灑的月光族生活。
一年後,身邊的朋友,都陸續買了房,或許大家都在為成家做準備?又或許他們早有準備?
生活一天一天重複上演,三年過去了,沒有任何準備的我似乎沒有任何積蓄。就在今年過年回公司開年上班,與部門同事一起去了家長邊上的西山燒香,祈禱新年開工大吉!
經過家鄉,不知怎麼就心血來潮,突然有想買房的衝動,就順到看了一下家鄉新開發的幾個樓盤,不曾想房價跟公司附近相差無幾。
回到公司,心裡買房的意願還是異常強烈,果然,還是去看了一個印象不錯的樓盤。也沒有多看其他樓盤,沒有任何比較,前後不到五天時間,腦一熱,就給了訂金。此前,沒有任何計劃要短期內買房的我,沒有任何儲蓄,好在我人緣還可以,就這樣跟三五好友借了首付,把房子給買了。
房貸用的是組合貸,所以在房子封頂之前,還不用還房貸,想著正好趁著這段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靠著每月的工資,把朋友的錢還上,就這樣,慢慢我發現我的生活方式全都打亂了……
發了工資,再也不會去清空購物車,喜歡的手錶,衣服也很就不去看了;也不會整天想著約上三五好友,大吃一頓;想去的地方,有了假期也不想去了……
工作上,開始有點厭倦了,想換份工作,但總是膽戰心驚,小心翼翼,不敢裸辭。求職網上掛了簡歷,也有不少公司來了解,慢慢發現,邊上著班的自己,竟抽不出空來面試,也許這就是身不由己吧!
回頭想想,此刻若是沒有供房壓力,是不是自己就可以有很多的自由跟選擇了?雖然說買了房,相比其他人,自己似乎是有點收穫,但相比失去的年輕人激情,失去的行事果斷,我覺得是不值得的!它限制了我的腳步,限制了我追求自我的心態,一切都變得步步為營!
90後,若不是非要急著買房,我覺得還是慎重考慮吧,或許年輕人應該少點牽絆,才能更大地發揮自己!你覺得呢?
我是一個剛畢業,來自河南漯河的90後男青年。如今踏入社會對於房地產形式看不清楚,也理不清頭緒,不想啃老。對於漯河這樣一個小城市,真的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這房該不該買?
回覆列表
如今在房價得到一定控制的今天,人們依然不是那個可以輕鬆度日的安享之人。因為很多想要購買房子的人在房價被控制的時候,卻有了新的苦惱,就是房地產泡沫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日益泡沫化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漸提高首付要求,對市場活動的影響很有限,政府必須收緊信貸,才能有效地控制住市場。
雖然目前為止,房地產泡沫經濟還並沒有真的到來,只是有一些苗頭,一些專家也表示很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房地產泡沫並不會對中國的金融體系造成什麼大的困難,更何況泡沫還並未到來。調控政策的出臺,一定情況的讓房價得到了回落,李嘉誠這樣的大佬也紛紛的拋售了旗下的房地產企業,不是因為別的,而是他們並不是很看好如今的房地產行業了。
他們會把錢放到一個生錢更加快速的行業當中去,這也讓人們有了警示的心態,資本家們都開始撤資了,那麼百姓們是不是應該要在這個時候拿錢買房子呢?
相信很久之前,人們就聽說過馬雲對於試點地區芝麻信譽達到一定程度的,將會不收取押金租房。而也有號稱中國房地產之父的孟曉蘇則稱,雖然未來的房子價格可能會出現下跌的情況發生,但是隻是有這種可能,未來房價還是會出現上漲,因此尤其是年輕人如果有購房需要,還是要去購買房子的。
房地產大佬們的紛紛棄牌,給人們帶來了一些啟示,遭遇了無論是政策的出臺還是銀行的收緊,這兩點讓人們和地產大佬們看到了對於炒房的熱度控制是史無前例的,因此,未來地產的走向值得人們的期待。
中國目前處在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北京上海的房價已經可以和世界頂級地產房價接軌,這無疑是一個現象級的趨勢,如果說單是一個城市可以進入世界前十的行列,那麼兩個城市同時進入世界前十的行列,就顯得有一些病態了,少了地產大佬們的攪局,相信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方向將會愈加的清晰,人們對於購房則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租房或者買房。產地產泡沫也許真的有,但目前並未達到峰值,更多政策的約束正在幫助房地產市場走向健康平穩的發展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