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桐花籽籽

    這個菜譜比較簡單,感覺做的也不錯。希望喜歡。

    一、菜譜

    1)用料

    牛排一塊、粗粒的海鹽、現磨的粗粒黑胡椒、橄欖油

    2)在家享受西餐廳的美味煎牛排的做法

    牛排的選擇根據自己喜好來。這塊是安格斯肉眼300天谷飼。另一面油花更漂亮一些。一塊重250G左右。厚度約2cm。

    這塊油花就更迷人了。是安格斯頂級牛小排。重量150G。我其實喜歡肉眼多些。實在不知道自己喜歡那種肉。可以每種都買一塊回來。逐個吃吃。選出自己喜歡噠。

    好了。開始做牛排。首先前一天晚上把牛排從冷庫拿出來放到冰箱的保鮮層。冷藏解凍一晚。第二天在取出來放置到室溫!記住千萬 不可以直接拿出來化凍。然後在恢復室溫才可以開始調味!在牛排表面撒大量的粗海鹽。鹽的用量就是你感覺差不多了的時候在多一點。控制不好的話也不要緊。最後吃的時候不夠味可以直接撒一些。然後撒適量的現磨黑胡椒。可以要粗一些哦。黑胡椒不要太多。以免煎糊了出現苦味。在抹上橄欖油。這個多少你自己看著辦。做菜木有比例哈。兩面都這樣操作。之後我喜歡靜置10分鐘。當然你直接煎也可以。

    燒熱你的鑄鐵鍋。鑄鐵鍋保溫效果很好。真心比不粘鍋好用哦。不一定非要買我這種條紋的牛排鍋。鍋子燒到非常熱。用手粘水撒進鍋子裡。會馬上蒸發就足夠熱了。然後放進你的牛排。不用放油。剛才已經在牛排表面抹過油了!牛排入鍋以後不要去反動它。最少頭一分鐘不要動。我這塊牛排厚度是2cm。所以我一分鐘翻一次面。每面煎了2分鐘。總共用時4分鐘多點。鍋子夠熱。不要頻繁反動。才會有漂亮的表面!

    條紋鍋就是能煎出好看的格子紋。一般的鑄鐵鍋煎出來的牛排有焦化層的面積更大。更好吃哦!煎出自己喜歡的成熟度以後。夾起你的牛排立起來。快速的把側邊也煎一下。這部純屬個人喜好哈。我就喜歡這樣。很快的煎一圈。把煎好的牛排放在一個網架上。放在溫暖的地方靜置。靜置的時間最好和你煎牛排的時間相等。我放烤箱開發酵檔。醒了5分鐘。在網架下面放一個盤子哦。醒牛排的時候會滴出一些汁水的。順便也溫盤了!這個時候你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配菜。義大利麵。炒蔬菜。沙拉。土豆泥。都可以。自由發揮啦

    切開!是不是好粉好嫩呢。我吃不了很生的牛排。5到7分最合適了。全熟就有些浪費一塊好肉了呀。一塊好的牛排真的不需要醬汁。煎牛排的鍋子加一些熱水。煮到還剩一丟丟水的時候可以用來當做牛排的澆汁。也不會搶走牛排的味道。

    小貼士

    1:鹽的用量是你感覺差不多了的時候在多一點。到底多多少隻能說多做幾次就熟悉了。無法掌握的話也不要緊。反正吃的時候可以在撒一些呀。

    2.鹽的選擇很多。普通的細鹽當然可以。但是我真的真的非常建議試試粗粒的鹽。粉色的岩鹽。粗粒的海鹽。黑色的煙燻鹽。會帶來不同的風味,而且因為鹽顆粒粗。不會很均勻的分佈在牛排表面。吃的時候口感更為跳躍。層次豐富。

    3.牛排熟度的判斷。如果你的牛排和我的差不多後。。那麼每面兩分鐘。共計4到5分鐘的熟度絕對適合大家。如果不一樣厚大家可以參考莊祖宜的影片。透過按壓手掌的肌肉變化去判斷。4.如果家裡有溫度計,可以插入溫度計檢視。不過我覺得這個對戰斧牛排比較合適。因為那傢伙夠大。三分熟對應的溫度約50度。五分熟約58度,7分熟約65度。

    5.牛排一定一定要靜置以後再切。讓汁水回到細胞內。不然你一刀下去。滿盤汁水。精華都跑掉了呀。

    二、如何分辨牛排熟度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傳至中心,但還未產生大變化,切開後 上下兩側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伴隨刀切有血滲出。(新鮮牛肉和較厚牛排這種層次才會明顯,對冷凍牛肉和薄肉排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可見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綜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衡。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綜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厚重。

  • 2 # 武漢壹周

    我只會吃,所以可以教你去西餐廳怎麼點牛排,比如:不同的部位的牛排怎麼選?要幾分熟才不會露怯?先說部位,西餐廳裡常見的牛排有菲力,西冷(也就沙朗),T骨,肋眼等等。

    菲力(filet)在牛身上就小小一條,物以稀為貴嘛,價格就比較高。再加上這裡的肉質最為嫩,所以很多喜歡這一口。不過脂肪含量少,不會有豐腴的感覺,也因為嫩,所以沒有嚼頭。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肉如果煮過頭就會老澀了。

    推薦熟度:三分熟然後是西冷(sirloin)。一般的西冷牛排側面有一條白色的筋肉。這部分的肉較瘦,又有一定的脂肪含量,口感豐富。價格也相對親民。煎西冷的時候也會單獨煎那塊筋肉,也就是油脂。吃沙朗牛排就不要太在意熱量了!就是要吃肉嘛!推薦熟度:五分熟T骨牛排(T—BONE),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T字型,骨頭兩邊,小的那個是菲力,口感鮮嫩,大的那邊是西冷,稍微豐腴。點T骨就能同時嚐到兩種口感的牛肉啦,不過T骨比較大塊,食量小的人可能吃不完(本G作為硬漢反正是可以吃完),但是你可以和同伴分食的。

    肋眼(rib-eye)靠近胸部的肋骨,“肉邊骨”,懂的自然懂~這裡的肉油花分佈均勻,肥瘦相間,很香的。吃肉嘛!就是要有油脂啊!人類的基因就是讓我們對油脂和蛋白質有偏愛的。這裡的肉又有油花又耐嚼,肉感十足!

    推薦熟度:五分到七分熟然後是熟度,牛排裡面的熟度一般是奇數的。一、三、五、七、全熟。所以一般來說沒有八分熟,如果你大聲地對服務員說:我要一份八分熟的牛排,可能就鬧笑話了。

    一般來說不要點全熟的,因為這樣的牛排很硬,不好嚼。牛排是熟度越低越嫩的,三分五分七分都是不錯的選擇。

    最有格調的說法還是記住英文啦~

    這些數字分別對應著一分(raw)、三分(rare)、五分(mediumrare)、七分(medium)、全熟(welldone)。

    記不住也沒關係,永遠可以請服務員推薦熟度,微笑得體地問:那你推薦什麼熟度呢?

  • 3 # 龍哥爾

    她理直氣壯地說:90%的人在家都煎不好牛排!

    但事實是:我們有100%的把握,

    讓您在家煎出米其林水準的牛排

    1

    黃油!

    沒有黃油是萬萬不能的

    首先,讓我們達成一個共識:

    煎牛排要必須要用黃油!

    黃油不是萬能的,但煎牛排沒有黃油是萬萬不能的!

    第二,你需要新鮮的迷迭香、百里香。

    今天將以肉眼和菲力為例,

    如何在家煎出高水準的法餐牛排?

    哪怕是35塊錢的牛肉,說不定真能煎出300的口感。

    若是300塊的澳洲肉眼,準備好,上天了!

    ◇ 食材準備 ◇

    肉眼 菲力 各1塊(約150g)

    冰黃油|橄欖油 |蒜|粗海鹽|黑胡椒

    迷迭香|百里香|薄荷(可選)

    ◇ 製作步驟 ◇

    第一步:化 肉

    1. 將牛排置於冰箱冷藏室中自然解凍

    親愛的們,請不要介意您的牛肉是冰凍的,

    因為在國內不可能買到新鮮的進口牛肉

    但告訴你:沒!關!系!

    2. 這一步是解決冰凍肉口感最重要的步驟:

    化開後,用紙充分吸乾肉表面血水,請充分吸乾!

    這利於煎的過程鹽晶體顆粒留在肉裡。

    第二步:化黃油

    肉眼牛排版本

    1. 首先用中火熱鍋,約1min

    2. 加入冰黃油,並放入2-3勺橄欖油與適量香料

    Q:黃油可不可以被取代?

    A:NO!NO!NO!黃油可保證牛排的香味、口感以及金黃的色澤,尤以動物黃油為佳

    ▲注意: 只放黃油容易糊鍋

    所以還是要加些橄欖油

    3. 黃油融化同時,在牛排上正反面撒上鹽和黑胡椒

    至於量,均勻覆蓋就好

    有人會有用鹽提前醃牛肉的冷習慣,大可不必!

    煎之前撒上調料就可以讓肉更入味,

    完全不必提前醃製。

    4. 距離放入黃油約2min,

    鍋似糊非糊時,放入肉眼,大火

    1. 入鍋後不用動,讓肉底部自然結成一層皮;

    2. 煎的過程要保持大火才能保證表皮金黃酥脆。

    5. 入鍋煎70秒左右,可以翻面,我們跟著影片計的時,超準的,請相信我們!

    TIPS: 煎的時候如果牛排容易焦?WHY?

    那說明你的火不夠大,或是入鍋前血水沒有吸乾

    6. 注意以下動作:

    用勺子將融化的黃油反覆澆在牛排表面上

    TIPS油淋的目的是,讓所有香味慢慢滲到肉裡

    通常高階法餐廳廚師們都會這樣做

    如何判斷肉眼牛排的熟度

    喜歡偏生口感的話,這時就可以關火~

    大約再煎1min50s,可達到五分熟

    TIPS:所有本文用到的時長,都是電磁爐情況,家裡煤氣灶的比電磁爐更大,可稍稍減少些時間。

    可以在這時先出鍋,讓肉回緊一下,

    再放回鍋中煎一小會

    這點非常重要!

    關火,快速盛出

    △五分熟的肉眼

    怎麼可以保證牛排肉嫩且汁水足?

    Stephane的建議是,牛排煎好後,放置5分鐘,讓肉回緊後再吃,口感才是最佳的~

    我們在現場觀察Stephane加黃油的頻率:

    一開始只加了1塊(iPhone插頭大小)

    1min30s後,追加了2塊

    3min40s時,追加了4塊;共7塊。

    別糾結加多黃油會不會發胖,健不健康,好吃是王道!

    菲力牛排版本

    菲力的煎法和肉眼是一樣的,關鍵在於掌握好煎的時間

    最佳:

    翻面後大約煎30s,關火快速盛出

    這也是菲力最嫩、口感最佳的狀態↓

    偏熟:

    如果喜歡偏熟的朋友,

    可以在翻面後煎70s左右出鍋

    撒上少許鹽和黑胡椒,就可以開動了!

    相比菲力,肉眼油脂多,

    就算在家不當心煎的時間稍長了,油脂足夠還是嫩的。

    所以在家煎牛排更適合選肉眼

    再囉嗦幾句:

    很多人上了美食主持人的當,追求的牛排要“入口即化”

    這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牛不同的部位,追求的口感本身是不一樣。

    像這樣在家做出的牛排,餐墊、餐具、酒杯擺好。瞬間儀式感就出來了。

  • 4 # 食聞奇葩說

    最專業,也是最簡單的。買一臺家用低溫烹飪機(2-3000塊)。牛排裝進真空袋,放入黃油一塊,迷迭香一顆。塑封。入水容器裡60度加熱45分鐘,妥妥的五成熟。 拿出來以後,表面用廚房紙擦乾,火焰槍噴掃兩面各5秒鐘就好了,傻瓜式操作。

  • 5 # 學徒食客吃喝報告

    若在家中做牛排,沒有專業醒肉房和真空機,牙口又不好不想直接煎,我的方法是把牛肉切好,用一點醬油、百里香、大蒜和雪碧冷藏醃漬兩一天,介於溼式熟成和不熟成之間,效果也還可以。

    處理好的牛排可以開始煎了。基本上是日本牛少油,歐美牛多油(因為日本牛本身油脂夠多),願意用牛油(是牛油不是黃油)或者橄欖油悉聽尊便,看口味看心情即可。油燒到最燙的時候放牛肉——是指最燙,別以為你的鍋已經夠燙了,最燙,指的是比你以為的還燙一點,哦,是燙好幾點。只有高溫才能迅速使牛肉表面褐化,產生一層緻密層,防止加熱過程中汁水外溢。而牛肉的汁水才是嫩的原因,否則,你的牛排將會變成半成品的牛肉乾。記住,兩側也要煎!煎好一面再翻面,不停地折騰也會讓汁水流失。成熟度各憑喜歡,原則上是不超過五分熟,前提是牛肉夠好。

    伸出手,大拇指輕輕按住食指,另一隻手按大拇指與手掌相連的那塊肌肉,你摸到的硬度大概是三分熟的效果。以此類推,大拇指按中指五分熟,無名指七分熟,小指……大概不能吃了吧。

    煎的時候可以有一點香料,煎好之後取出來。若你是用橄欖油煎沒有多少油脂的肉,切記在出鍋前加一塊黃油再關火,讓餘溫把黃油融化,並且使牛肉更香。

    如果你的牛肉很厚,那麼你需要一個很大的烤箱,大到可以容納你的平底鍋。200攝氏度以上預熱好,平底鍋丟進去兩三分鐘,怎麼著也熟了。

    當牛肉煎好或者烤好,切記一句話,心急吃不了好牛排,下面這部起關鍵性作用:把牛肉放到案板上靜置十分鐘!不是心疼你燙到,而是冷卻時,肉內部本來翻騰的肉汁慢慢分佈到每一個角落,整塊肉更加細膩多汁,這很關鍵,不然趁熱切開,汁水全部流出來,你會感覺你在吃灌湯牛肉乾,慘絕人寰。

  • 6 # Yota悅她

    小Yo身為一個“愛吃肉星人”,平日三餐裡有一頓缺肉,都“心慌”到不行,排骨、肉串、培根、炸雞,以及永遠立於“肉菜食物鏈頂端”的——牛排

    關於簡單的煎牛排的小技巧,不看小Yo的,你就虧大啦!

    首先,咱們先從一塊生牛排開始說起。

    1.生牛排最好不用水洗

    因為衛生的關係,不少人買完牛排回家都會習慣性將牛排沖洗一下,但這樣做會衝散牛肉纖維及其味道。而且正規渠道購買的優秀牛排其實是不用擔心衛生問題的哦。

    2.牛排溫度要與室溫平衡

    剛從冰箱拿出的牛排溫度較低,直接烹飪會影響牛排多汁的口感,最好將牛排自然解凍到室溫,差不多20C°左右,這時再煎牛排,口感是最好的。

    3.選牛排不需太厚

    家裡的鍋和爐火溫度畢竟不像專業餐廳一般,所以不需要買過於厚的牛排,不容被煎焦又不會太難熟的厚度是最好的。

    4.牛排要20秒左右翻面一次

    為了鎖住牛排的汁水,也能更好保持牛排表面的焦香程度,每一面煎20秒左右,最好換面一次。

    5.牛排出鍋放置5分鐘左右再食用

    “趁熱吃”是不適合牛排的。將煎好的牛排放涼5分鐘之後再吃是最好的選擇,當然不是因為燙才這樣,因為這關鍵性的5分鐘,可以讓牛排的汁水慢慢滲出,提升口感不止一個檔次!

    6.熱鍋熱油最適合煎牛排

    同樣是為了鎖住牛排汁水,一定要將鍋和油燒到最熱,熱到冒煙那種。然後將牛排“譁——”一下放進鍋裡。但是切記小心熱油哦~

    掌握了這些小技巧,相信這份“香汁煎牛排”你一定會做的非常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自達ATENZA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