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矜悠悠
-
2 # 滬漂川妹小橋
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孩子,但我憧憬著有一天教育我的孩子,我會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先教會他(或者她)做人的道理及基本素質,明是非、辨對錯、知禮節、尊老愛幼……,常存良善之心,勿行毒惡之事;其次才是學習狀況及生活技能的培養。
-
3 # 瑜甜所是
首先要教會孩子做自己。孩子懂得做自己,懂得珍愛自己,才會有去愛其他人的能力,同時懂得做自己,就會明白自己需要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的人生簡單直接,容易有幸福感。
-
4 # Cc麻豆
我覺得教育孩子需要先教孩子自立。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始吧。到了自己可以吃飯的年齡,就讓他自己吃吧。儘管一開始可能弄得到處是,擦擦就好,總會經歷這個過程,家長只有適時適當的選擇放手,孩子才能成長。看似的寵愛其實是種有副作用的愛。
-
5 # 小墨魚哥哥
教育孩子,個人認為應該首先教育孩子從掃地開始。
如今卻有一些孩子不會掃地,家庭教育確實是主要原因。
做父母的首先要認識到孩子掃地的重要性。掃地是幾乎每個人都必須要從事的勞動,作為家庭成員,要打掃房間,作為學生要打掃教室。做員工要打掃辦公室。掃地是每個人必備的生存能力,一個連起碼生存能力都沒有的孩子,有再高的文化又有何用?今後的生活有以意幸福?
教會一開始學會掃地,其實就是教育孩子,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教育即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請從教會孩子掃地開始。
-
6 # 凡月314
教育孩子首先就是一種自已的自醒,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實現孩子圓滿中,你必須做到自身的圓滿。
-
7 # 溫差十度
教育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管遇上什麼事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做,應該做什麼等。人與人之間溝通很重要,有些事情光做可能大家不明白但是說了大家就明白了。這個要從小培養。
等孩子長大點就要教育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
8 # test2324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如果如果改成“教育孩子,首先應該教會孩子什麼”可能更合適些。
有句話我很認同,“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正是思維方式。它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關鍵”。
所以,我覺得,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要教的,不一定是具體的什麼知識和能力,而應該首先教育孩子【做自己】。
我曾經對比過我們國家人教版和國外劍橋版本的科學教材。其中劍橋版本教材的第一冊的第三章Ourselves裡,就已經開始引導孩子這樣認識-“我們是相似的,但我們也是不同的”。大家可以看課本的目錄圖片。
我在看到劍橋版這個教材時,很多地方讓我感慨思維教育的不同,這也是其中一點。
我覺得“做自己”很重要。
從心態層面來說,在基於父母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基礎之上,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要做自己,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不必要過多在意外人的看法,這樣,孩子也可以更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有利於心裡健康;
從做事層面來說,引導孩子做自己,即意味著告訴孩子不要人云亦云,對每件事每個觀點每種事物要有自己的判斷,基於這樣的思維習慣培育下的小孩,我覺得才有創新的基本可能,而創新精神明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綜上,我覺得,教育孩子,不一定要先教會孩子知識和能力,而是在父母正確的價值觀基礎之上,首先教會孩子【做自己】。
回覆列表
我希望教給他的,應該都是我現在自己缺的、並且有時會給我帶來困擾的品質。
自信我父母供我吃供我穿,但是唯獨沒有教會我自信,所以我現在彎腰駝背,儀態和那些自信的女孩相差太遠。
渡邊直美和辣目洋子是我見過的非常自信的女孩子。
她們的笑容非常有感染力,而且抬頭挺胸,非常自信,我想這個優點是成年之後很難培養起來的,所以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斷地給他鼓勵。
他做錯事情可以責罵,但是對於他的品味、他的選擇以及別人對他外貌的評價,這些都需要父母來引導,不能一刀切。
男孩,則要紳士,不能看到胖胖的女孩自信就去攻擊,這也是自卑的表現,因為他接受不了審美的其他形式,甚至可能不接受自己。
閱讀的習慣我閱讀的習慣是因為我爸非常愛讀報紙,有樣學樣的我就開始跟著我爸看報紙,然後就滿滿愛上了閱讀。
包括後來做讀書筆記、做剪報,都是從這個閱讀習慣出發來的。
現在的孩子的生活已經高度網路化了,我看到很多其他孩子都是抱著ipad或者手機玩遊戲、聊天,閱讀的習慣也越來越可貴。
我小時候愛讀書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資源的匱乏,想要有事幹,只能讀書。
所以不讓孩子過早地接觸網路,而是讓他們接觸一些圖畫冊或者小人書——沒有網路的環境下,藏書一定要豐富而且健康,不想讓孩子重蹈我小時候飢不擇食,連《知音》、醫院的宣傳書都要讀上幾遍的覆轍。
執行力很多人有拖延症,包括我也有很嚴重的拖延症,所以我更希望讓孩子從小就有很強的執行力,而不是嘴上說著“好”身體卻一動不動。
深受拖延症的毒害,必須要讓孩子有執行力。但是這一點的要求就是,家長也必須要有執行力,不然孩子會有疑問“媽媽,為什麼你說了不做,我說了就要馬上做呢?”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作為家長就要為孩子樹立榜樣,說不定自己也會無形中克服一點拖延症。
尊重別人這一點應該是必要的教育,我在慢慢的成長中,逐漸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很多不一樣的人,但他們都是好人,我們必須尊重他。
不管是穿什麼、喜歡吃什麼、喜歡什麼樣的男孩女孩,這些都是不容別人批評的。不要去追問,不要去諷刺,不要去擴散,這是對別人最基本的尊重。
尊重別人不僅意味著不傷害,也意味著要有正義感,不是很多人都在做就是對的,很多人都進n號房,但這就是不對,因為他們沒有尊重女性。
尊重是個很大的話題,我想這可能需要整個童年加青春期都需要交給他的。
不管怎麼說,希望他/她成為一個快樂自信,說到做到,關愛弱勢尊重別人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