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那一年的唯一一部三無劇,無明星,無女主,無愛情,卻火的要死的劇,傻傻的許木木,自以為很聰明的成才,媽似的班長史今,耿直的五六一,七哥高誠,七連的每一個人和他的歷史,死老A那些傢伙們,還有草原的五班 真好
7
回覆列表
  • 1 # 釣了條娛

    時間過得真快,《我的團長我的團》已經播出八週年了。

    3月4日,“團長龍文章”段奕宏率先在微博發文道“8年了,8年了,一個兄弟都別落下,明天一定Sunny燦爛,@我的團長我的團官博。”

    此微博發出後,張國強、李晨、邢佳棟、王迅、範雷等主演紛紛響應來“報到”,又惹溼了眾多劇迷們的眼眶。

    劇雖完,情未散。八年的征途,兄弟情誼,不曾改變。

    《我的團長我的團》由《士兵突擊》原班人馬共同打造,述了一群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見的潰兵抗擊日本侵略者,用血肉之軀書寫一曲鐵血衛國的悲壯戰歌。

    可惜的是,這部被寄予厚望的戰爭劇在開播後譭譽參半,最後有些慘淡收場。

    可在喜愛它的劇迷們心中,不論第幾次看,依然會熱血翻滾,感動到淚崩,是當之無愧的戰爭劇「NO .1」。劇中每一個人都是真實的,他們有私心,有憤恨,有不甘,他們是不折不扣的糙漢子,更是一群不屈不撓的抗日勇士!

    死啦死啦

    原名,龍文章。川軍團團長。

    龍文章幾乎是從天而降。這一切都從褲衩開始,他被只有一條褲衩的“人渣們”打了一槍,然後大喊“我是你們的團長”。誰都知道這是個謊言,他們的團長是那個揮著小鞭子、留著小鬍子的虞嘯卿。

    他就是一個騙子,自稱是趕屍世家,能與鬼魂對話。他什麼都沒有,衣服是偷的,軍銜是偷的,連名字都是偷的,身上唯一不是偷來的東西就是爹媽給的骨肉!

    一個迷一樣的人!把一幫炮灰活著帶回禪達,讓虞嘯卿氣的吐血卻又無可奈何。整天神神叨叨沒有一句實話,卻又能讓整個炮灰團把命交給他而沒有怨言,能讓兄弟們跟著他放心的衝一回!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亮劍》中的團長“李雲龍”讓我知道了什麼是軍魂,《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偽團座“龍文章”讓我明白了什麼是信仰。

    煩啦

    原名,孟煩了。自稱小太爺,北平兵,川軍團副官、傳令官。

    少年時期的他,心中充滿了幻想和自豪,相信一切美好的東西。但在父親的教育下,善良、自豪、充滿幻想的主人格被壓制。

    一個通達英語的高材生,面對日軍坦克,用半秒鐘決斷,躺下裝死。日本人的刺刀非常敷衍了事的刺入兩寸,從此有了一條作為對日戰爭證據的殘腿,但也從此丟失了魂魄。

    忽悠了太多新兵送死之後,他的主人格開始被徹底的被壓制,美好的品質在他是身上是徹底的看不到了。陰險,惡毒,自私,懷疑一切,所以負面的情緒充斥在他的腦海,他徹底的成為了一條談笑風生的毒蛇。

    迷龍

    原名,張迷龍。東北兵,川軍團輕機槍手。

    在收容站這群爛泥人渣中,他顯的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因為比起嬋達當地人,他也算箇中產階級。可他卻用一把色子把自己輸的和他們一樣,因為他要去前線去打鬼子。沒人知道他經歷過什麼,但當他唱起918那首歌的時候,我們才明白,他對家有著侵入骨髓的渴望。

    緬甸回國途中,憑自己的勇敢、執著和善良,還撿了一個漂亮媳婦和兒子,最後用幾近無賴的方法給自己老婆孩子掙來一所皇宮(炮灰們這樣認為)般的宅子。

    “你要讓我來呀,誰他媽不願意來呀,哪個犢子才不願意來呀……”

    不辣

    原名,鄧寶。湖南兵。

    對生活積極,敢於冒險,對朋友盡心照顧。做起事來有股子狠勁。敢帶領弟兄用破槍圍攻縣政府,又在贖槍的時候可以砍下自己的小指。

    不合時宜地到處唱反調以及欺負廣東兵“蛇屁股”是他的天職。這個傢伙的每次出現彷彿總是籠罩著一團陰雲,長相欠打,說出話來更是欠打。驚動全國觀眾的“中國要滅亡,湖南人先死絕”可就是出自他口。

    王八蓋子滴。

    郝獸醫

    原名,郝西川。陝西人,川軍團軍醫。

    他是個獸醫,卻成了軍醫,一輩子總想幫助別人,卻一條人命也沒救過。卻撿了、埋了好多好多孩子。

    獸醫眼中只有“娃蛙”,甚至包括刺刀相向的日本兵,他說對日本傷兵說:“日本娃娃,等你們的醫生來,用手捂住胸口。”

    他一直把炮灰團的每一個人當作孩子,有人死了,他都要去埋他們,握著他們的手,讓他們在最後還有一刻安寧。

    他是整個炮灰團的依靠。或許有人覺得我這麼說不對,可是當你看到獸醫死於日軍的炮擊,全團都瘋了,瘋的幾乎打完了所有的彈藥儲備。

    然後,炮灰們沉默了。他們知道,當他們再死去的時候,再也摸不到那雙像父親慈祥的手了,再也感受不到那最後簡單和直接的安寧了。

    康丫

    原名,康火鐮。山西兵。

    一個“土得掉渣”的山西兵,見誰都是一臉的不忿,像是欠了他半吊子錢似的,自己毛病一大堆,還總愛挑別人的理,遇見軟的就上去掐兩把,遇見比自己橫的立馬閃人,典型的小人物。

    為了活過二十五而改名康丫(山西那邊有個風俗,起個賤的名字好養活),但他最終也沒活過二十五歲。

    第九集,康丫快走的時候,炮灰們用身上的刺刀試圖組成一面鏡子的情景,讓人無言的落淚。

    “看不著,看不著,看……”

    沒能如願的,還有那碗羊肉潲子的刀削麵。

    要麻

    原名,李四福。四川兵。

    作為曾經光榮的川軍團一員,要麻一直都特別驕傲,還收了不辣和豆餅當跟班,儼然是三人團的小老大。

    他每天嬉皮笑臉,指冬指西。一會罵人笨的是“瓜娃子”,一會又罵人窩囊的是“龜兒子”,問人在做什麼是在“做錘子”,笑不辣被打了是“活求該”。他罵起來有時一本正經,有時又洋洋得意,與其是找揍,更像是在調侃。

    他的死著實有點冤。明明是小鳥“布穀、布穀”的叫聲,一轉眼就變成噴著火舌的槍口。要麻其實不算白死,畢竟之前一分鐘他手刃了一個日本兵。

    蛇屁股

    原名,馬大志。廣東兵,川軍團戰士。

    做事手腳麻利,跟人自來熟。平時很愛嘮叨,但更多的時候,他都在說別人,說別人的事,可他唯獨不說自己,他無法面對自己的死亡,也無法逃避自己的死亡。好在,由於說的一嘴廣東普通話,讓大家不會去理會他究竟說了什麼。

    為人所知的有三件事:其一,他打過淞滬之戰,是老兵;其二,附近能找到的蛇已經被他吃光了;其三,他把菜刀放在身上,因為他愛做飯,因為放別地兒就會被摸走,因為沒飯可做的時候,菜刀可用於自衛。

    南天門之戰時,被地道鑽出的日軍活捉,拉響手榴彈同歸於盡。

    喪門星

    原名,董刀。雲南兵,川軍團戰士。

    龍文章在收編川軍團時,他在焚燒他弟弟的皮囊,敲打成骨殖(和平年代這種事情想都不敢想),附繫腰間,隨身攜帶。由此他有了“喪門星”的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董刀雖然血性,但是他很純粹,他殺鬼子就為了報仇,他的目的是趕走鬼子,要把弟弟帶回到母親那裡去。他沒有匪氣,不霸道,他只求盡本分而已,盡兒子,盡軍人。盡兄長的本分。

    龍文章死後,他卸甲歸田,回了四川老家。好在善始善終。

    克虜伯

    原名,時小毛。川軍團炮兵。

    他應該是個隱形的富二代,從家父想送他去德國學機械就可以看的到,克虜伯話不多,說的最多的就是餓了,單純沒心機。

    在炮灰團的日子裡,被龍文章詭異的戰術和奇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喜歡看他跟死啦說,“團長打一炮噢”,死啦就會說“打一炮幹什麼,打一炮幹什麼,兩炮啊,又不是叫花子!”

    炮彈上寫上“我餓了”,其實這就是他的憤怒啊,他何嘗不憤怒,被人佔領踐踏的憤怒,回不了家長的憤怒,節節敗退的憤怒,這種憤怒都體現在了他的炮彈裡,發出去也是發洩。

    小說的最後,在龍文章自殺後,他也跪在地上開槍自殺。他才是團長的死忠,哪怕死也要死在他身邊,追隨著他的信仰而去。

    阿譯

    原名,林譯。上海軍官,川軍團副團長、督導。

    在“身上只剩一條褲衩的”炮灰團,沒人會管你本應在軍隊至高無上的軍銜是什麼。但他會用盡一切辦法來維護自己做為一名少校的尊嚴。

    良好的自我感覺和很難抑制得住的“官癮”,時不時的“發話”與“命令”都要彰顯出自己的高人一頭。當然,這些都只會成為他人的笑柄。

    用超現實主義的幻想提出了“豬肉白菜燉粉絲”這個看似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成就了兄弟們生死與共銘刻終身的情誼。

    忘不了阿譯喃喃“豬肉,真的不好弄”時那絕望的表情,以及他標誌性地一甩頭一捋發,驕傲地舉起豬肉的時候,真是可愛極了,不帥但很有性格。

    當然還有他的眼淚和激動時刻哽咽的聲音。

    豆餅

    原名,谷小麥。河北兵,川軍團戰士。

    他是“炮灰團”最小計程車兵,被叫“豆餅”是因為豆餅是用來餵豬的。

    因為他質樸老實,所以大家總“欺負”他。可是他總是不說一句的由著人家欺負,最後還憨憨傻傻一樂,露出一口大白牙。

    後來,豆餅跟了迷龍做副射手,一直唯迷龍馬首是瞻,他憨厚,他把迷龍當老大,迷龍要他做什麼他就毫不猶豫的去做。在攻打南天門時,以自身做機槍的槍架,被活活震死,摔下懸崖的雷區。

    李烏拉

    原名,李連勝。東北兵。

    作為迷龍的東北老鄉,從第一集開始,他就被迷龍罵得夠嗆。兩人的恩怨源自多年前,那時李烏拉當初是他們東北軍的連長,迷龍是手下。李烏拉的失誤,導致全連犧牲,就剩他們倆。所以,當張立憲對他們登記造冊時,李連勝的每一句話,迷龍都能找出諷刺的言語。

    李連勝是被日本人折磨死的,被當成了茶餘飯後的活靶子,他的聲音沒有痛苦沒有哀求,平靜得驚人,平靜的像個英雄:“有沒有華人,給我來個痛快的……給我來個痛快的……”然後聲音一點點的低了下去。

    從林中的同胞們猶如發怒的獅子一般,在狠狠的痛擊鬼子之後,平時欺負他最兇的迷龍走到他身邊,用腳撥拉著老鄉的身體,妄想著他還是像被自己狂揍後爬起來還擊,但過了良久之後,他還是一動不動,迷龍靜靜的蹲下身子抱起了他的屍體。

    大鬍子

    原名,崔勇。河南兵,川軍團重機槍手。

    這個使馬克沁的大鬍子漢子,基本上沒幾句臺詞。

    在祭旗坡和迷龍爭槍的時候很有意思,“這是馬克沁,水冷的,和你那個是兩回事!”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虞家軍潰亂的時候架著機槍大喊讓潰兵們放下槍的那個樣子。那樣神氣,那樣堅決,那樣威武,而他又那樣平凡。

    滿漢&泥蛋

    禪達人,湖北人,川軍團戰士

    劇中露面甚少的兩個小人物。

    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很少出場,沒有露過幾次臉,或者沒有什麼臺詞,性格也不是很鮮明。但是,還是請把他們記下。

    小說裡是跟他們去打南天門了。在樹堡裡堅守的時候,為了搶空投物資中了毒氣彈,犧牲了。

    麥師傅

    原名,阿瑟·麥克魯漢。川軍團美方聯絡官。

    美國援華的上尉聯絡官,有與美軍直接通話並調動物資的權利。在南天門戰役前,被龍文章以戰略物資的名義借調到炮灰團。

    他有美華人工作的嚴謹,對炮灰團的狀態極為不齒。深入炮灰團後,逐漸理解了戰士們生活的不易,並極力為他們爭取生存的機會。

    最終在南天門戰役中,因為負傷被日軍俘虜。日本鬼子押著他來到陣地前,用刺刀向他劈刺,很有軍人的骨氣的他向龍文章央求開炮打死自己。老麥最後的話是,“我因為和你們打了這樣一場仗而驕傲”。

    全民協助

    原名,阿爾傑·柯林斯。川軍團美方軍械士。

    他後背上貼著一塊布,上面寫著漢字“全民協助,助華洋人”等字樣,後來大家就管他叫起了“全民協助”。

    在爭奪物資的時候,麥師傅被抓了。

    麥師傅被釘在十字架上,日軍從容不迫的推著麥師傅往前走,刀一下一下的扎著麥師傅,從沒殺過人的柯林斯,操起打炮,送走了麥師傅。

    狗肉

    就是那條聰明的很的狗。

    電視劇裡,狗肉沒有死。

    小說中,狗肉參加南天門之戰負傷,成了一條瘸狗,但依然聰明兇悍,狗肉在龍文章死後一直跟著煩啦,最後在十四歲時老死在禪達。

    他們是被埋進歷史塵埃裡的“炮灰”,一場場的打敗鬼子,看戰友一個一個地離去,永別。然後站起來,沒有喘息,繼續打仗,直到死去。

    就是這樣一個個小人物,活著的時候卑微,甚至連大名都很少有人記得,死後孤獨的埋在異鄉的泥土裡。

    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雖然他們已經離去,我會永遠銘記他們,這些為國捐軀的小人物們。遠征軍萬歲,抗日先烈萬歲!

    (編輯丨星橙娛樂)

  • 2 # 走在陽光下Tt

    談不上鼓勵,但有一部翻來覆去都讓我嚼不膩的劇就是康紅雷的《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吸引我的並不是與日本人嘶吼的子彈槍炮,而是戰爭之下刻畫的人性,人世間沒有比人性更真實的東西,也沒有比人性更能打動人的東西。戰爭之下,生死之間遊走,男人之間的尊嚴,民族之下的榮辱,當自己在戰場上炮火之間洗禮時,人性就變得純粹,變得真實。人性是相通的,所以我們才會感動。感謝《我的團長我的團》。。。。。

  • 3 # 影視凌凌漆

    電視劇《北京青年》鼓勵了我,讓我永遠也忘不掉!因為它讓我在平淡生活中看到了希望!讓我的內心對於堅持和奮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明白行動勝於一切的意義!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說下:

    1.四位青年一起離開北京,外出闖蕩的故事震撼了我。在劇中,四位青年決定放棄原來的格子化生活,重走青春路,外出闖蕩,尋找青春的真正意義,以及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這個劇情設定,給內心帶來了巨大的震撼。或許很多青年人內心也會多多少少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從來不敢付諸實施。這四個堂兄弟為了夢想,走出現有生活的困境,一起行動,開車出發,重走青春路,深深地震撼了我。從他們的故事中,看到了青春的美好,行動的力量。青春只有一次,走出固定的生活,迎接風雨的挑戰,最終成為真正的自己,知道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這種精神層面的意義,是每個人最需要的。

    2.四位青年自己創業,歷經坎坷的故事,深深激勵了我。四位青年在外出闖蕩的過程中,無論在深圳,還是雲南等地方,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年少的稚嫩,社會經歷少,經歷過沒錢時候的苦惱,也經歷過被人誤解的委屈。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放棄,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他們積累了經驗,收穫了人生的財富。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與內心體驗,如果他們還呆在原來的地方,是根本體會不到的。尤其是他們在深圳自己創業開酒吧的故事,讓我從中對於創業有了全新的體會,內心受到鼓勵,為創業的不易,也為他們的堅持。

    3.王麗坤扮演的任知了這個人物形象,讓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在劇中,王麗坤扮演的任知了這個女性角色,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甚至我一想起電視劇《北京青年》,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她的畫面。她對於愛情的真摯,熱誠,北京青年們對於她的友誼,幫助,體貼,照顧,關愛,都讓人難以忘記。她讓我更加明白,人生的不易,生活的艱辛,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放棄希望,要勇敢地面對生活,歷經風雨,終會迎來燦爛的明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王思聰真是你的老公或者親兄弟,你會怎麼與他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