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287275412李澤祥
-
2 # 拎得清的趕路者
從來沒有在前進的道路上放棄過不斷的去改變,調整和提高自己。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永遠是時代大潮的追趕者,很難說自己在某種狀態下就絕對的能夠對自己感到十分的滿意了。
-
3 # 最小右
如何改變自己,成就一個更加美好的自己。辦法有很多。大概說幾點。
1.避免計劃謬誤
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做計劃——假期計劃,下班計劃,工作計劃。但是絕大部分計劃都沒有很好的完成。很大原因是我們很喜歡把時間安排的滿滿的,那樣看上去會讓自己很有成就感(我在說我)。但是,這樣的計劃往往可行性不高,原因是,人都是即時性考慮的動物。我們在做計劃的時候經常考慮的是單一資訊(即關注當前的計劃),而忽略分佈資訊(過去類似的經驗),很少考慮過程可能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對時間的消耗。如果一直沒有發現自己的這個問題,很容易在這種一直完成不了任務的場景中讓自己產生無助感,更加沒有信心,甚至厭惡自己。
所以,在安排計劃的時候不要太強迫自己爭分奪秒,預備些機動時間,每件事情都給多10%~20%的時間。那樣就可以避免計劃謬誤,讓自己不至於總是在計劃中失敗而產生習得性無助感。一步一個腳印,那樣自己也會有更多的信心。
2.瞭解大腦決策機制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瞭解大腦決策過程的目的是預測自己的行為,並且更好的把握住。
比方說,我知道大腦的情緒中樞——杏仁體,對不同情緒的敏感程度不一樣,尤其對恐懼最為敏感。這也是損失厭惡的生理原因。
所以當我在思考到底要不要進行的時候,我更多的是提醒和暗示自己,如果不努力會失去什麼,而不是告訴自己能夠得到什麼。前者對自己的行為更加具有引導性。
同樣的還有一個“deadline效應”,我們害怕沒有完成任務帶來後果,所以,到最後關頭往往會有效率的提升,比如害怕掛科,從而讓自己“all in”,只有體會過的人知道效率到底有多高。所以,我們可以適當地結合獎懲機制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時間的限制,提高自己的效率,從而更好的提供改變自己的動力。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如此的例子,不再贅述。懂得這些行為的決策機制,可以更快的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比如自己會知道因為什麼而偷懶,會知道因為自己而鬆懈,當自己有這樣的念頭的時候就能很快地反饋自己。
3.保持身體健康
生理機制是個人行為的影響因素之一。睡眠不足會抑制甲狀腺激素分泌,從而降低神經系統興奮,影響葡萄糖等營養成分的吸收。大家應該也是深有體會,當自己身體疲乏的時候,做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神,更別說“改變自己”這種非常燒腦的事情了。所以,儘可能保持正常的作息,不要讓自己的能量消耗的太快。同時,多鍛鍊身體,那樣可以促進多巴胺因子分泌,讓自己快樂,提高自己的應激水平。讓自己擁有更多信心。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別在讓自己更美好的願景實現之前,把本錢給賠了。
4.熬過“臨界期”
我們很多人之所以會保留以前的行為模式,是因為我們曾經受益過這種行為,當環境改變的時候,行為模式卻還保持著。改變這種路徑依賴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行為模式是屬於運動記憶,甚至與身體的激素反饋結合,是非常牢固的。但是,只要方法得當,還是可以實現的。
張愛玲也說過“忘掉一個愛過的人,最好的辦法是愛上另一個人。”同樣的,改掉壞習慣的辦法是用新習慣來代替。而這個過程中最痛苦的是,初期的記憶遺忘和代替。只要熬過,往往就會成功。
而具體的辦法,我是建議,寫日記。因為這種模式非常容易看到自己的行為變化,從而達到監督的目的。不過,日記的目的主要是監督,不能保證自己大幅度提升,但是能夠提高改變成功的機率。諾,你看,胡適的日記,在7月16日的時候,還是反省了自己一次,雖然……
5.避免短刺激
這裡的短刺激是兩方面的,一種是干擾類短刺激,一種是執行類短刺激
我們的大腦擁有很多進化遺留下來的部分,而其中有一個部分是影響我們決策的——邊緣系統。所以,我們的一些行為會跟原始動物一樣,短視,享樂。我們在決策的時候,經常會因此而選擇那些能夠讓自己能夠儘快感受快樂的事情。它會告訴你,“看書真累,還是刷知乎輕鬆。別看書了,拿起手機。”這種刺激就是干擾類的短刺激。他是會阻礙自己進步的。而心理學的研究是,一個小時候能延遲享樂的人長大後會更有成就。所以,到底能不能成功改變自己,也就看自己能不能很好的“延遲享樂”,不急於時間的貼現。至於具體的辦法,我在我的另一個回答有所闡述。我就不再重複。
另一種就是執行類短刺激。其實,很多能夠讓自己很快看到自己進步的行為,都很少有長期效果的,就像磕了藥的運動員,能夠短期提高自己的成績,但是藥效過了,就恢復到常規水平。很多讓自己感覺“改變就在眼前”的行為,比如說“靠節食來減肥”。但是沒有能量,反而讓自己對自己的控制能力降低了,過一段時間吃的更多。比如說,快速看完一本書,很有成就感。但是實際上自己其實收穫無幾。所以我們也要耐下心來,選擇最笨的辦法,收穫反而會是最多的。
最後,因為我瞭解大腦的決策機制,我能夠預測,很多人可能看過之後,收進收藏夾,但是卻再也沒有開啟。也知道,很多人看了之後,可能明天繼續玩遊戲。也有人,心血來潮兩三天,然後打回原形。因為我也是過來人,所以我還是要加上這句說了很多次的話:所有的知識如果沒有經過重複和鍛鍊,進入自己的大腦,成為思維的一部分,幾乎很難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正面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思維、方法論進步卻很小的原因。所以,請儘可能去使用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讓他們進入思維當中,包括這個答案。
-
4 # 引路人666666
現在就改變,立即行功……
真正的痛苦,沒有人能與你分擔。你只能把它從一個肩,換到你的另一個肩。生活就像一架鋼琴:白鍵是快樂,黑鍵是悲傷。但是,只有黑白鍵的合奏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心態放平,痛苦與歡樂都笑著迎接,細心品味,也只有這樣,生命才算完整。勇敢承擔一切風雨,扛過去,就是最美的晴空。--共勉(徐明清)
-
5 # 國人的力量
其實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目的就是想改變自已。學習,工作,永遠都在努力,永遠都在進步中學習。活到老到老,永無止境!
-
6 # 如意在心
作為退休老人,我認為只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適合養要的環境就很可以了,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
-
7 # 郭創輝郭股
天天都在忙,
改變想當然,
奮鬥從無止,
脫貧赴小康。
人生該勤奮,
現狀滿說慌,
學習知識棒,
奔康學藝幫。
-
8 # 幸運受害者
說句難聽的,如果你已經考完大學了,想真正改變自己很難,機會和時間都不是那麼允許,不過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逐步改善自己
-
9 # 天使的翅膀0768
我從沒想過要真正改變自己,只是長大了想法成熟了,潛意識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不要過分扭曲自己,我們應該每年都在進步。
回覆列表
是在不斷學習過程中加深對新事物的認識,對七十來歲人來說不是太容易的。
小師付:不可亂點,能把錢弄沒。我說老伴可說我一頓。小師付替我來出氣,先問我妻二人誰養老金多後,讓妻更好伺候我,我元旦聽到的最愛聽的話,移動小師付真好心。
還多個提筆忘字毛病,晚飯酒後明顯。我在這裡勸年青人一句:趁年青學啥可快,一到六十多可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