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柒年已生
-
2 # 輕兵器愛好者
二戰中有不少槍的彈匣是插在機匣側面或者機匣上面的,這有什麼好處或者壞處呢,我就以幾個例子來以此分析。
德國的MP18衝鋒槍是世界上最早的衝鋒槍之一,它採用側插彈匣的原因是MP18最早使用的是魯格手槍的32發蝸牛彈鼓,這種彈鼓如果做成下供彈,形狀會非常奇怪。並且側插彈匣有利於臥姿射擊,更適應一戰的塹壕戰環境。
著名的斯登衝鋒槍,斯登衝鋒槍的設計時間非常短,只有36天。所以它應該是借鑑了MP18/28衝鋒槍的,兩者槍機非常像。所以我覺得兩者是有淵源的。
德國的FG42傘兵步槍也是側插彈匣,這是因為FG42是給傘兵使用的武器,一定要控制長度,立項時給的要求是小於1米。所以就採用了側插彈匣的設計,這種設計能讓彈匣和扳機組位於同一平面內。同時要求中也寫了要能方便臥姿設計,所以不能採用更短的無託佈局。倒是英國二戰用搞的EM-1(Korsac)就是一種無託佈局的FG42。
捷克的ZB-26輕機槍和英國的布倫輕機槍都是用了上插彈匣的設計,這是因為機槍主要以臥姿射擊為主,上插彈匣有利於降低火線高度。並且也方便副射手更換彈匣。
澳大利亞的歐文衝鋒槍也是上插彈匣。歐文衝鋒槍主要以腰間射擊為主,上插彈匣能夠快速更換彈匣。後來也有一種下插彈匣的改進型,但並沒有投入生產。
側插彈匣和上插彈匣都有優點與缺點。側插彈匣使得武器的重心嚴重偏向一側,隨著彈匣中槍彈的消耗,重心還會變化,對射擊非常不利,因此現代不可能有這種設計。上插彈匣則會擋住瞄具的瞄準基線,瞄具只能偏向一側,不利於瞄準。放在現代還會阻擋瞄準鏡的安裝,是一種落後的設計。所以現在大多數都是下插彈匣了。
-
3 # 高志宏-馬到成功
眾所周知在二戰中誕生了很多的槍支,其中就包括了各種各樣的機械槍、重機槍、輕機槍、步槍等等,不過我們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一些槍支的彈匣是安裝在槍身的上方的。
舉一個例子,二戰時德國生產的MP18衝鋒槍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早的衝鋒槍之一,不過這並不是本文所要介紹的重點,我們所要介紹的重點那就是這款衝鋒槍的彈匣採取的是側插的方式。
這款衝鋒槍最多隻能安裝32發子彈,而且由於採取的是側插的形式,這就表明了這款衝鋒槍只能用臥姿的形式在戰壕中瞄準射擊敵方,只適合一戰那種近距離的作戰方式。
總而言之側插和上插所生產出來的槍支都是適合當年戰爭格局的影響,但是這種傳統的設計方法是特別不利於二戰的射擊環境,因此逐漸就被淘汰了。
-
4 # 瘋狗的輕武
側面或者上部供彈那些鬼畜們基本都是一戰作戰思路的餘孽。
我們常常能看到兩種喜歡將彈匣插在上面或者側面的——衝鋒槍-機槍
衝鋒槍:一戰時期出現的兩把衝鋒槍——義大利改自帕羅沙1915的貝瑞塔1918,不過這個等會說
另一把是比較知名的花機關,德國MP18
而一戰打的是塹壕戰,MP18設計的理念就是在一波衝敵軍塹壕的時候提供一定火力壓制,衝入塹壕之後無腦潑水。但這兩種作戰模式中,都不怎麼需要三點一線的去瞄準。而只需要端著腰射就行,可以腦補一下腰射姿勢是握著側邊彈匣更舒服還是握著下護木舒服,尤其是控槍方面。
而在塹壕防禦作戰中,如果使用下置彈匣的話,會導致身體暴露面過高。但MP18(或者說伯格曼)不會。
機槍,或者說輕機槍一般都為上置彈匣。因為全威力步槍彈的長度做不成像MP18一樣的前握把,另一個原因則是上部供彈也有利於利用一些重力來幫助彈匣供彈更順。
輕機槍這個概念在一戰時期雖然還挺模糊的,但是到了戰後有了一定思路——步兵班一級的支援火力。那會有個行進間射擊的訓練,像下面這圖。
主要是輕機槍手(自動步槍手)一邊行進一邊連續射擊壓制敵方,好讓自家步兵衝進對方塹壕搞事情。
而這種壓制對於準頭沒啥要求(上置彈匣機槍的準心在側邊),而且另一個原因同衝鋒槍,在陣地防禦的時候,如果下置彈匣會導致身體暴露面增加。還有個因素就是下置的彈匣讓槍的仰角降低,比如敵人在山上,你在下邊,下置彈匣容易插到土...
順便說,意呆利第一把衝鋒槍的原型帕羅沙1915是這個樣子的,他初衷是作為輕機槍使用,所以彈匣也在上方。
而到了二戰乃至戰後這種側邊或者上方供彈的設計落伍的原因也很簡單。
塹壕這種靜態戰模式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包抄穿插的機動戰。不需要你趴著或者蹲坑,這樣下置彈匣容易插土裡的劣勢就淡化了。
另外側面彈匣會導致槍支有個腰間盤突出的怪玩意,這對於攜帶來說不舒服,容易磕磕碰碰損壞或者掛到東西。重心也偏。
上置彈匣的話因為槍管上方瞄準線被彈匣擋了, 所以只能從側面瞄,這對精度和校槍難度有很大影響。
-
5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將槍械的彈匣裝在側面包括機匣上方,不是衝鋒槍就是輕機槍,特別是輕機槍,將彈匣置於機匣上方,非常方便射手更換彈匣,有利於輕機槍火力的持續性,典型的機匣上方供彈的輕機槍有捷克ZB-26、英國布倫式、日本九六/九九式等。
至於第一把投入實戰的德制MP-18衝鋒槍,卻採用了側面供彈方式,影響了日後某些衝鋒槍的供彈,譬如英國司登式衝鋒槍就借鑑了德制MP-18衝鋒槍的供彈方式,儘管整槍研製卻參考了二戰時德軍另外一支著名的衝鋒槍MP-40式。
由於MP-18衝鋒槍最早使用了32發蝸牛彈鼓,倘若製作成下供彈,會導致形狀會非常奇特,且側面供彈方式,臥姿射擊火線降低,持槍的射手會感到更舒適,非常適合一戰時期無處不在的塹壕戰,因此,MP-18衝鋒槍就是一把為塹壕戰而誕生的衝鋒槍。
考慮到輕機槍是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且當時的輕機槍事實上也不輕,輕機槍只是相對重機槍而言的,重量都在10公斤左右,因此整槍較重,不變端起來射擊,主要是陣地戰使用,以持槍者臥姿射擊為主,大都採用了機匣上方裝彈匣的模式,降低了火線高度的同時,也方便射手快速更換彈匣。
甚至澳大利亞的歐文衝鋒槍,都採用機匣上方插彈匣的方式,因為此槍主要是以腰間挾持射擊為主,上插彈匣有利於快速換彈匣,保持衝鋒槍的火力持續性,儘管後來廠家開發了下插彈匣的歐文衝鋒槍,但澳大利亞軍隊並未採購裝備。
當然,機匣上方插彈匣的輕機槍包括極少數的衝鋒槍,會影響射手的視線,瞄準具是偏向一側的,所以現代班用機槍,就不再採用上插彈的模式,而改成機匣下方供彈具方式,或乾脆使用彈鏈供彈。
側彈匣供彈方式,儘管非常有益臥姿射擊,但卻導致槍械重心偏向一側,且隨著彈匣中子彈的射出,重心時刻都在變化,對射擊精度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控槍的舒適性。
-
6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戰爭歷來都是武器發展的催化劑,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世界級別的大戰,參戰國達到了60多個國家。而戰爭自然是用武器來說話的,因此,各國對武器的研製投入自然非常大,派生出了眾多的新型武器。而槍支更是每名士兵必須的裝備,自然是發展的重要一項內容。(↓上,斯特林沖鋒槍。下,為德軍傘兵衝鋒槍)二戰中出現了很多的自動步槍,如,衝鋒槍、輕機槍等,這些單兵自動武器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射速高;同時也有一個共同的缺點:精度較差;當然這個是相對現在的自動步槍而言的。而且供彈方式也不統一,其中的自動步機槍的供彈方式有彈鼓式、彈匣式、也有彈鏈式的;而且,有從下面供彈的也有從上面供彈的,更是有從旁邊供彈的;為什麼會這樣呢?(↓上:捷克ZB-26輕機槍;下:勃然輕機槍)使用目的,設計理念不同::二戰時採取彈匣供彈的都是衝鋒槍、輕機槍這樣的自動武器。當時二戰時期對這類武器的使用的理念主要是依靠連續的射速短時間即可以射出很多的子彈,採用掃射的方法靠子彈數量彌補精度的不足。二戰時的輕機槍,衝鋒槍對精度的要求並不是處於首位,主要是連續的射速。因此,對供彈方式對槍支帶來的影響不夠重視,所以,就出現了側面彈匣供彈和上面彈匣供彈的方式;而這樣佈置對戰壕中的作戰有利,也有利於運動中的手持。(↓下:司登衝鋒槍;下:勃然輕機槍)
供彈方式對射擊精度的影響:我們知道槍支的精度受槍支重心的影響,如果採用側彈匣供彈,彈匣內裝有二三十發的子彈還是有一定重量的,對於槍支的軸線重心會產生偏離,特別是自動步槍,射擊時產生的振動嚴重,因此,對精度會帶來不利的影響。當時只所以還採取這樣側面供彈的方法主要的考慮的瞄準基線的降低,另外,側面供彈的彈匣按裝要比由下面供彈的彈匣方便。其主要原因還是使用的理念主要是強調火力而輕視精度。當然這樣的側面供彈的槍支的精度也處於可接受的範圍。(↓日本九六式輕機槍)
上面彈匣供彈:這樣的供彈方式主要是輕機槍,採用上面供彈的輕機槍雖然解決了槍支軸線重心的偏差問題,但對於瞄準會產生影響,由於有彈匣的遮擋,視線受阻,因此,其準星、缺口(照門)都需要偏離槍支的中心線,這樣會對瞄準時的舒適性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由於彈匣在上面也會遮擋觀察視線。採取運動中短停頓射擊時會影響操槍的握持性,上面彈匣供彈沒有下面供彈好。容易變產生軸線重心左右搖擺,影響精度;(↓布倫輕機槍)
典型的槍支代表:側面供彈的槍支有很多,當時屬於時尚,比較著名的有英國的“司登”衝鋒槍,該槍採用的就是側彈匣的方式,司登衝鋒槍二戰中可謂是名槍,其中走火現象也是出了名的;德國的MP18衝鋒槍,這款槍採用了側裝彈匣加蝸牛彈匣的奇特供彈方式,我國抗戰時也有引進,俗稱“花機關”;德國的FG42傘兵步槍也採用側彈匣供彈;英國的斯特林沖鋒槍也是側彈匣供彈;這樣做看來主要是為了在戰壕中或是臥姿射擊時便於隱蔽,不至於把頭抬的過高。機槍也有側彈夾供彈的,日本二戰時的九二式重機槍就採用了側彈夾供彈方式;(↓德國p28衝鋒槍)
上彈匣供彈的步機槍:衝鋒槍中奧大利亞的“歐文”衝鋒槍就是採用了上彈匣供彈的方式。機槍中更是普遍,如,著名的BZ-26捷克式輕機槍。英國的布倫輕機槍。日本的九六式輕機槍,還有英國專門為國民政府研製的“勃然”輕機槍都是採用上彈匣供彈的方式;另外日本二戰時期的歪把子輕機槍採用了漏斗式的供彈方式並且也是側面供彈。這些上面供彈的槍支為了能瞄準,都採取了準星瞄準缺口偏移的措施。日本的歪把子更是乾脆把槍托整個做成歪向一側的。(↓注意瞄準器的位置)
總之二戰中槍支的供彈方式主要以方便使用,便於隱蔽為目的,對精度要求不高,正是這樣的指導思想影響到了槍支供彈方式的設計,因而出現了側面供彈和上面供彈的方式出現。也是武器發展的一個客觀階段和必須要走的一個過程。(↓上:德國P18衝鋒槍,俗稱花機關;下:奧大利亞“歐文”衝鋒槍)
-
7 # 都市南鄉子
二戰前後,因為步兵自動武器的發展,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以搶佔先機,所以,有這些奇特的設計和產品毫不奇怪。主要還是考慮人機效應和握持的方便與否,出發點都是出於如何既方便使用,又能快速供彈,以保持自動武器火力輸出的快速穩定和持續性。
-
8 # 慕什塔戈
這種現象恰恰說明世界輕武器在初級階段,基本遵循了“敵國借鑑”的發展規律。二戰與一戰之間,僅僅時隔21年,二戰時期的槍械,大多數都是衍生於一戰中後期,至少也都借鑑了一戰時期著名槍械的設計理念。尤其是對於衝鋒槍、輕機槍這一類單兵速射式輕武器,短期內難以獨立自主研發,各國之間相互借鑑的現象尤為普遍。而借鑑的原型槍,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敵對國家的主力槍械。
專為塹壕戰量身打造的MP18衝鋒槍
“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句話雖然出自中國,但要論對其精髓的把握,外國人可比我們務實得多。史上第一款衝鋒槍,是由德國人胡戈‧施邁瑟於一戰末期研製的MP18,該槍之所以把彈匣設計在槍身左側,就是為了在塹壕戰中降低瞄準基線、減少身體暴露。儘管MP18利於躲在塹壕裡計程車兵實施臥姿射擊,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彈匣遮擋了左側視野,妨礙士兵在端槍射擊時對射界內目標的觀察和瞄準。
英軍使用的司登式衝鋒槍
然而,作為德國的作戰對手,英國為了在短期內儘快研製出一款可以匹敵MP18的速射武器,只能採取良莠不分的借鑑態度,既照搬了原型槍的總體結構,也沿襲了局部設計上的弊端。於是,在英國人於二戰期間研製的司登衝鋒槍上,出現了類似於MP18那樣的左側彈匣設計。
中國士兵手中的MP28(“花機關”)
同樣,日本於1935年研製的百式衝鋒槍,也是“敵國借鑑”的成果。抗戰前夕,中國軍隊憑藉《中德易貨協定》,從德國進口了價值1000萬馬克的軍火,其中就包括MP18的改進型MP28,這款衝鋒槍進入中國後,被改稱為伯格曼衝鋒槍或“花機關”。淞滬抗戰爆發後,日軍深刻領教了“花機關”的速射威力,於是便痛下決心,誓要給日軍士兵配備一款射速相近的衝鋒槍。
日軍士兵手中的百式衝鋒槍
結果沒過幾年,史上最醜陋的“四不像”衝鋒槍——百式衝鋒槍應運而生。從左側彈匣的結構設計上,可以看出,這完全是日本人投機取巧全盤借鑑MP28的結果。只不過,百式衝鋒槍採用的是木質槍身,這是因為當時日本為了發展聯合艦隊,幾乎把所有的鋼鐵資源全部投入海軍,根本沒有多餘的鋼材用於陸軍造槍;而且,為了延續刺刀彰顯的武士道精神,日本人別出心裁地在衝鋒槍槍管上安裝了一把刺刀。
中國軍隊引進的捷克式ZB-26
二戰時期最有代表性的輕機槍有:捷克式、布倫式、“歪把子”、九六式、傑格加廖夫等,它們的彈匣或供彈倉均被設計在機匣上方。其中,採用彈匣供彈的捷克式、布倫式、九六式和傑格加廖夫DP式輕機槍,無一例外地均把彈匣安裝在槍身上方。為什麼會存在這種奇怪現象?同樣也是“敵國借鑑”使然。
布倫式輕機槍
自從捷克槍械設計師哈力克於1923年研製出ZB-26的原型槍——布拉格二式輕機槍後,蘇聯和英國立刻意識到潛在威脅,因為《凡爾賽條約》的漏洞將隨時導致蘇臺德地區加入德國版圖,捷克遲早會被德國所吞併,到那時ZB-26捷克式就會變成敵國軍隊的“殺手鐧”。
《英雄兒女》中王成使用的傑格加廖夫DP式輕機槍
為了確保在未來戰場上,己方軍隊在單兵壓制火力上不落後於敵方,蘇聯和英國按照“敵國借鑑”的武器發展思路,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分別研製出傑格加廖夫DP/DPM式輕機槍及布倫式輕機槍。它們無論採用彈盤供彈還是彈匣供彈,其供彈口均位於機匣上方。
日軍九六式輕機槍
同樣得益於“敵國借鑑”發展思路的輕機槍,是日軍於1936年火線研發的九六式輕機槍。“九‧一八”之後,侵華日軍在實戰中發現,“歪把子”在與中國軍隊裝備的捷克式進行陣前對射時,完全處於下風,亟需“取捷徑”研發一款與捷克式火力相當的輕機槍。於是,經過一番全盤“借鑑”,幾乎完全照搬捷克式、同樣採用上方供彈的日軍九六式輕機槍就這樣“粉墨登場”了!
-
9 # 凹凸曼與小小怪獸
比如二戰中的司登衝鋒槍,那時候英國武器裝備嚴重緊缺,側面彈夾設計結構簡單,順便一提,司登有的扳機都是直的,都沒費勁彎,因為那時候情況緊急到在保證可以正常使用射擊的情況下能少一到工序就少一到。
-
10 # 影音年華
二戰時期的新生槍支種類是有史以來最繁多的,各個國家的軍工廠如百花齊放般不斷的研製各種輕武器。但是格式各樣的武器基本上都是上供彈 或者是側面供彈,很少有像現代的武器採用下供彈的方式。糾結其原因就是二戰的戰爭方式。
二戰的時候,遠端武器還不是很完備,很多國家沒有導彈,空軍的飛機速度不快也受到了地面防空武器的威脅。戰場上還是以地面戰,陣地戰為主,陣地戰就少不了防禦的戰壕。所以這個時候側供彈和上供彈的武器就有了一些優勢,可以保證射手完全匍匐在戰壕邊緣,進行射擊和躲避。如果是下供彈,這個時候射擊就很容易讓射擊位置變高,露出戰壕的部分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受攻擊的機率。如果要壓低身軀進行射擊,彈夾也會被插入泥土泥沙一類的髒汙,會導致槍械出現故障。
最熟悉不過的應該是當時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隊伍所使用的捷克式輕機槍,它有一個很明顯的上供彈彈夾。
捷克式輕機槍具體型號捷克制ZB26輕機槍,一戰後,獨立出來的捷克斯洛伐克,繼承了奧匈帝國的一套完整的軍工體系,因而其軍工業非常發達。捷克工程師哈力克在布拉格軍械廠工作時,設計研發了一款輕機槍。後來這款機槍被轉移到布林諾的捷克國營兵工廠生產,並於1926年被命名為布林諾捷克國營兵工廠26式,即我們簡稱的ZB26。
在效能上,ZB26式輕機槍採用活塞長行程導氣式工作原理,發射7.92mm子彈,有效射程達700米,其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採用彈鏈供彈,而是一個在機匣上方的20發彈匣,從槍身下部拋殼,這個結構可以很好地規避沙塵的影響。同時,這款輕機槍配備兩腳架和喇叭狀的消焰器,還有一個提把用以攜行或折下成為握把,保證了其在各種戰場環境下具備通用性。
但是上供彈始終有一些弊端,第一重心太靠上,手持容易造成不穩。第二,彈匣在中間位置影響瞄準視野,為了躲開彈夾,只能把準星側移,這樣也造成了,瞄準偏移
到後續一些衝鋒槍設計都是採用了,側供彈設計。像是司登衝鋒槍就是如此。
一戰末期,德國就已研發出衝鋒槍,投入前線作戰使用。此時的英國還未意識到衝鋒槍的威力和作用,因此並未大力研發衝鋒槍。二戰初期,德軍使用MP40衝鋒槍壓制英軍火力,導致英軍作戰經常處於不利地位。為了改變這種態勢,英國基於MP40衝鋒槍研製出司登衝鋒槍。此槍重約3公斤,全槍長895毫米,使用9毫米子彈,採用32發供彈具供彈,有效射程可達200米。雖然它容易走火,有時還會卡殼,但是製作粗糙,成本非常低。因此英軍沒有嫌棄它,反而加大生產力。
到了後面,由於導彈的發明還有飛機的速度逐漸變快,地面防空武器很難在擊落戰機,飛機又成了空中的打擊能手,地面戰的戰壕已經落後。陣地戰也逐漸變為城市攻堅戰和巷戰,這個時候側供彈就會影響在城市作戰時候的運動,於是也就被淘汰了。
-
11 # 浪裡飛
我是阿飛,我來回答。
側裝彈匣是一戰時期為了滿足戰壕戰有一坨和野戰臥姿的實際而需求設計的,包括英國司登,也是在這樣的思想下才用的側裝。
二戰後沒有這種需求了,側裝只剩下重心偏移,影響射擊精度,使用不便的缺點。
側裝彈匣只是為了降低射擊基線,方便近戰時使用。二戰後,中間威力步槍彈和小口徑步槍彈的應用,突擊步槍完全取代了衝鋒槍在軍隊內的地位,現在全世界各國軍隊,幾乎不會再步兵班裡再裝備衝鋒槍了。所以瞄準基線高不高也就無所謂了。彈匣也就沒必要裝側面了。
回覆列表
這種槍支多為近戰或是單兵火力支援武器,它追求的是易於使用,而非射擊精度。
彈夾橫插比豎插便於把握人機功效高,彈夾更換速度快,更換彈夾時間短意味著先發制敵和持續性火力壓制、支援。這在近戰、班組作戰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泡殼方向可以做到任意方向,與彈夾方向不存在必然的聯絡與矛盾,你要知道彈夾與泡殼窗不是在同一直線上的。
以斯登衝鋒槍為例子,彈夾在左泡殼窗在右的設計,可以避免滾燙的彈殼燙傷人體,干擾視線的弊端,所以就會出現側面、上方彈夾供彈的槍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