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張良,初漢三傑之一,其投靠劉邦團隊,其真正的價值在哪裡?是僅僅因為他的謀略嗎?
20
回覆列表
  • 1 # 北社野老

    張良投奔劉邦對劉邦的戰勝項羽建立大漢王朝提供了許多很價值韜略。

    第一,讓劉邦把稱王稱帝一統天下的思想埋藏的很深,從而麻痺了項羽。讓劉邦接受漢王封號,退到蜀地去,他又燒掉棧道,表示再無東進之意,而實際操練兵法,很快又打了回來。

    第二,他給劉邦推薦韓信,既給劉邦安排了奪取天下的軍事統帥,還是麻痺項羽,因為韓信並不被項羽看好。

    第三,他巧妙地調整了劉邦與韓信的關係,利用韓信的力量垓下一戰徹底打敗了項羽。

    第四,後來他又安排四皓出山,安定了劉邦初創的江山。

  • 2 # 漯河小史哥

    張良對劉邦的十大主要價值貢獻:

    1.計取宛城

    兵不血刃輕取宛城,南陽郡望風而降,解除劉邦西進的後顧之憂。賄賂秦將,敵人後僅以2萬人馬輕取通往咸陽重兵把守的最後一道關隘。

    2.鴻門斗智

    劉邦採納張良建議回軍霸上,頒佈約法三章收攏人心。鴻門宴賄賂項伯智鬥范增,解劉邦必死之局。

    3.計封漢王

    張良賄賂項伯,誘使項羽在巴蜀之上加封劉邦漢中之地,給了劉邦東山再起的大本營。

    4.火燒棧道

    張良把棧道燒了為劉邦最後擊敗項羽埋下伏筆。

    5.調虎離山

    張良告訴項羽劉邦不足為慮,齊國才是心腹大患,調虎離山導致彭城被劉邦攻下。

    6.下邑獻謀

    在彭城劉邦60萬大軍被項羽三萬大敗後,張良告訴劉邦策反英布,買通彭越,重用韓信,用好這三個人,那麼楚可破也。

    7.勸諫分封

    阻止劉邦分封,防止了虛弱自己的力量的戰略錯誤。

    8.安撫彭韓

    封了齊王,賄賂了彭越,最終合圍項羽於垓下,擊敗了項羽

    9.勸都關中

    張良讓劉邦放棄了定都洛陽的想法,定都了更好的關中。

    10.諫封雍齒

    快速平息功臣分封之爭,免除了一場血雨腥風。

    【總結】

    太史公評張良:“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

    張良出生貴族世家,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任過五代韓王之相。在韓國被滅後,刺殺秦始皇,雖然失敗但張良也因此聲名鵲起。後來在進關中、鴻門宴及之後的暗渡陳倉上,張良都給了劉邦極大的援助;在韓王成被項羽所殺後,張良的匡扶韓國的夢想破滅,於是盡全力去幫助劉邦奪取天下。項羽殺韓王成客觀上幫了劉邦的大忙。

    後來劉邦接連收降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個諸侯,得兵56萬。那時候的劉邦,準備乘項羽全力攻打田榮之機直搗黃龍,滅掉項羽;但是沒想到項羽親率3萬精兵給打得落花流水。後來還是張良給劉邦出謀劃策,拉攏英布、彭越和韓信,可以說,正是因為張良的這個計策,才讓劉邦起死回生,最終完成垓下“十面埋伏”之計,逼得項羽烏江自刎。

    當論及楚所以失天下,漢所以得天下時,劉邦道出其中的關鍵在於並用三傑,他語中盛讚張良道:“夫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由此可見,張良對劉邦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他也不愧為“漢初三傑”。

  • 3 # 劉皇叔講作文

    在我看很多關於西漢劉邦的演繹裡,對於一些細節沒有講述特別清晰,劉邦本來一個盲流,一個在逃犯,後來風雲際會成了起義軍兩路大軍其中之一的領導人,負責西向戰略,直擊關中,策應項羽。這個過程中,張良陳平酈食其等的加入,到底蘊含著什麼意義,包括後來的韓信,英布等歸附漢王,又蘊含著什麼意義,多認識不清,只是覺得劉邦得了此人之助如何如何,張良等又出了什麼高超的戰略戰術等。下面,我就講述下我自己理解的張良等歸附劉邦背後蘊含的重大意義。一、張良,韓國貴族後裔,祖父輩皆為韓相,國破家亡,孤身漂泊,立志抗秦復韓。張良歸附劉邦後,立即放棄了過去的抗秦復韓思維,立志幫助劉邦抗秦,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意味著六國餘脈最傑出的代表放棄了過去的國本位主義思維,單純想恢復過去戰國七雄的格局思想破產了,已經不是為了恢復原來的幾個國家而戰鬥,而是要誅除暴秦,建立新的政權。後來魏王豹等的加入,也蘊含著這個意義。項羽勝利後分封諸侯王,其實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腦子裡就是最當初的恢復自己國家自己家族榮光的思維。真正有高度的人,都不看好他。投資在他身上的勢力集團,為什麼越來越少,就因為項羽只是代表了舊楚國貴族的利益,這是一種短視行為,逆歷史潮流的思維。2、張良是陳勝起義前最著名的反秦鬥士,親自策劃並參與了多次反秦行動,特別是博浪沙刺殺秦始皇事件,使張良成為諸多反秦力量心目中的偶像,其號召力無人可比。張良歸附劉邦,代表著諸多反秦力量對劉邦的認可,和投資。既然張良這樣的榜樣旗幟人物都看好劉邦,其他人呢,就更不用說了。項羽也對張良抱有好感,可惜,張良選擇了劉邦,放棄了項羽。3、張良歸附劉邦,同時也意味著反秦力量由分散模式進入統一模式。之後的反秦力量就是兩條戰線,項羽集團戰線和劉邦集團戰線。兩個集團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貢獻,在此之外,沒有第三條戰線存在。集中力量辦大事,正是由於力量的集中,項羽這裡迅速擊敗章邯軍團,劉邦迅速進入關中,二人合力給了秦王朝最有力的打擊。這與陳勝吳廣起義時各地起義風起雲湧但各自為戰最後被一一撲滅形成鮮明的對比。4、張良歸附劉邦,意味著外來勢力集團對劉邦的認可,改變劉邦團隊清一色的沛縣老鄉會組織,成員清一色的武人(曹參、樊噲)組織,這種組織成分的改變,也使諸如韓信、英布等外鄉人才有了歸附的環境和可能。包容性的團隊,使越來越多的外鄉人,外來勢力在劉邦這裡獲得生存空間和價值認可,並有了利益變現的可能與期許。而項羽那裡,除了江東老鄉會以外,基本沒有其他勢力看好,當然也就沒有其他勢力投資了,先前加入的也都逐漸放棄了他。趕走范增,其實也是趕走了江東士族階級的投資與幫助。反過來說,也是江東士族階層放棄了項羽集團。5、張良陳平酈食其等的加盟,還意味著士族大夫階層對劉邦的看好,和投資。秦王朝對於士族大夫階層的蔑視和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也是殘酷的,“焚書坑儒”徹底將士族階層推向敵對的一面,這一巨大的群體需要找到新的代言人。最後,他們選擇了劉邦集團。他們給劉邦帶來了戰略團隊,和戰術團隊,使劉邦集團從一個“破壞者聯盟”變成了“建設者聯盟”,並由此獲得了更大更多的人才認可與加入。

  • 4 # 馬鳴晉襄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了故鄉。山西省襄汾縣有個小山脈叫“龜山”,傳說是張良故里或者後來隱居的地方。山頂有張良墓地和一個小廟宇,後人所建,周圍有好幾個村子,村名都帶“張”字。村名能流傳兩千多年必然有一定的可信度,而我想說的是,世代為韓相的張良家族在臨汾一代也就是古韓地影響力巨大!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況且張良曾經為報國仇僱人狙擊秦始皇,這種影響力的加成我覺得比出謀劃策更關鍵。當然了,根據《史記》來說,僅僅鴻門宴一次操作就足以說明子房的價值了,功高莫過救主嘛。後世作品中對張良价值的肯定那就不勝列舉了,羅貫中曾透過水鏡先生之口說張良是興漢四百年的人物,諸葛亮比之更強。顯然,後來的歷史證明諸葛亮根本沒有達到張良的高度,可見一斑...

  • 5 # 河東來

    張良投靠劉邦,象徵著道家貴族勢力已經接受了儒家平民勢力的崛起,儒家平民勢力在國家體系中已經佔據了主體優勢。

    韓信投靠劉邦,象徵著兵家貴族勢力也接受了儒家平民勢力的領導,儘管他心裡在軍事理論方面還是看不起儒家平民出身的劉邦,要靠蕭何的追趕才會回頭,且一再標榜自己用兵可以“多多益善”。

    道家的史官司馬遷由於信仰的關係,對張良給予了世家(類似於諸侯國國君)的待遇,遠超老子(道德家)、莊子(道家道派)、韓非子(道家法派)、申子(道家術派)等道家精英,他們被列為列傳,只是作為思想派系傑出人物。

    張良是比較堅定的道家貴族,被秦始皇滅國後,敢於在博浪沙僱傭力士擊殺秦始皇,雖然未遂,但也表現出相當的氣節。

    而他在秦始皇被推翻,劉邦取得楚漢爭霸的勝利後,按照道家傳統“飛鳥盡,良弓藏”,悄然隱退,說明他對劉邦取得江山非常滿意,否則他肯定會像針對秦始皇一樣,孜孜不倦的組織暗殺活動。

    為什麼道家講究“功成身退”,因為道家貴族一般都把自己當作醫治國家這個“病人”的醫生角色看待,飄然物外,他們追求的與帝王的關係是老師與朋友的關係,只是“共患難”,不會“共享福”。

    兵家貴族項羽也有一個類似於張良性質的道家貴族人士范增,他也想成為項羽的“帝師”,但由於項羽的剛愎自用,把他給逼走了,項羽惟一依靠的核心力量就是“八千江東子弟兵”,最後這“八千子弟兵”打光了,項羽深感成為“光桿司令”的困惑,拒絕渡江,選擇了自刎。

    所以張良的投奔劉邦,是具有社會階層意義的,表示漢王朝的出現是大眾的意志,儒家平民取得天下,是大勢所趨。

  • 6 # 歷史與嬌娥

    感謝提問,您的問題挺有意思的,張良之所以投靠劉邦,或者說劉邦之所以會選擇張良當軍師,僅僅是因為張良的謀略嗎?

    大道相通的道理

    其實很多問題都大道相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分享一個我自己的小故事。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孩童時期有沒有經歷過「被家長追著餵飯」的經歷,反正我小時候相對於「吃飯」,最愛的就是「玩耍」,所以說「廢寢忘食」的玩兒也是常有的事,那我小時候吃飯是因為自己想吃嗎?還是說因為自己餓了?又或者說是迫於父母的壓力?

    換個角度說,家長之所以在我們小時候餵飯,是因為她們知道飯菜裡面有營養,吃了之後寶寶就會長得高長得壯?還是說為了盡到撫養義務,到飯點了就應該吃飯?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隻是想說明一個道理,一個大家其實都知道但卻「自欺欺人」而選擇「刻意迴避」的道理:很多事情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偶然中的必然,尤其是生活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影響因素必然不止一個,就拿吃飯而言,除了人們主觀的各種感受以外,身邊的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也尤為重要,怎麼可能用「僅僅」來描述呢?

    那麼在我看來張良和劉邦互相選擇的影響因素,除了張良的謀略以外,還有哪些呢?

    張良自己的目標

    張良自己的「目標」,或者說他自己的自我定位是什麼呢?

    我覺得他就是想成為一個謀士,並不想當什麼帝王。

    說出來可能有人不信,畢竟總有人覺得「所有的人都應該是想當帝王的」。

    我想說的是,你看看人家「和珅」,最大的夢想就是當「天底下第一大奸臣」!並且在他看來「背靠大樹好乘涼」,和苦逼的黃帝相比,這樣的生活又有什麼不好呢?

    劉邦的需求

    劉邦雖然出生於市井,讀的書比較少,但是他也有成為一顆帝王的野心,再者說他的自我定位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某些能力還是相對欠缺了些,所以要想成就帝王之夢的話,就必須需要謀士來輔助,那「謀士」需要有什麼特徵呢?

    劉邦當然是還需要一個很合拍、重情重義的小夥伴,畢竟如果自己的小夥伴在把自己給賣了,那總不能回家找媽媽吧,而張良的情商,或者說性格其實是相對而言符合劉邦的心意的

    當時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

    其實就算當初沒有張良,如果說劉邦決心當皇帝的話,也會找其他的謀士,這時候如果恰好碰上了李四、王麻子的話,那麼說不定歷史又要改寫了。

    換句話說,如果當年張良碰上的不是劉邦,他也會選擇一個自己身邊比較合適的人並幫助他取得皇位。

    總結

    張良和劉邦的結合,可謂是「倚天劍」和「屠龍刀」聯手,產生了最大的威力,他們聯手,可謂是最好的安排,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 7 # 帝國烽火

    張良一代“謀聖”,他加入到劉邦陣營對劉邦而言是如虎添翼,更是雪中送炭,劉邦與張良的相逢是在劉邦最失意的時候,他給劉邦帶來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很多謀略之外的東西。

    張良的加入首先給劉邦以及劉邦的隊伍帶來的信心;

    劉邦起兵之後,一直在周邊發展擴張,並且攻下了重鎮豐邑,但是劉邦第一次用人不善,他安排雍齒鎮守豐邑,結果雍齒叛變,佔據豐邑後降魏。 劉邦得知後很生氣,進攻豐邑,但是沒有攻下來,恰在此時,劉邦也生病了。

    應該說這是劉邦起兵來遇到的一次大危機,失敗加上生病,一定會嚴重打擊部隊計程車氣,甚至有可能造成部隊解散。就在此時劉邦遇到了率領一百多人要去投奔景駒的張良,張良見過劉邦後直接打消了投奔景駒的念頭,這給了劉邦的隊伍極大的鼓舞,使劉邦領導力加強。

    張良給了劉邦決勝天下的謀劃;

    張良的謀劃在當時可謂是“天下無出其右者”,他為劉邦制定了很多謀劃,其中下邑奇謀,是楚漢決戰的戰略謀劃,張良這個謀略直接改變了楚漢之間強弱的關係,將楚強漢弱改變為漢強楚弱,最終與韓信配合打敗項羽。

    張良無愧於“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評語,他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縱論天下,最終透過自己的計策幫助劉邦奪取天下,這也是後世尊稱他為“謀聖”的原因。

    張良投靠劉邦最重要的意義是教會了劉邦怎麼做帝王;

    張良對劉邦對重要的意義卻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點,張良絕非普通謀士,他更是一代帝師。劉邦從一個小混混,最後發展為天下仰望的帝王,除去劉邦個人的魅力及能力外,張良對劉邦的指導也極為重要。

    張良在第一次遇到劉邦之後,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都能領悟,這說明張良經常會將《太公兵法》上面的內容講解給劉邦聽。而黃石公在將《太公兵法》交給張良時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可見《太公兵法》就是一本帝王之學,張良也就是劉邦的帝師.。

    張良時一位奇人,現在很多人在談論張良時往往只注重張良的謀劃,卻忽略張良的“帝師”身份,而對於劉邦而言張良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帝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款武俠手遊符合你心中對武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