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談哥小宇

    鄭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寶太監,鄭和作為一個太監為什麼能得到明成祖朱棣的青睞,對他委以重任,派他下西洋呢?

    一、鄭和在明成祖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就已經跟隨侍奉了,而且在“靖難之役”的時候多次立功,是成祖稱帝的有功之臣,被成祖視為心腹,多次提拔鄭和。

    二、鄭和本人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靖難之役”之中,鄭和跟成祖轉戰南北,經歷多次戰役,他可以多次立功,肯定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出使海外的話肯定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鄭和所具備的素質和條件適合下西洋,所以明成祖最終能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的軍銜,讓他帶領兩萬餘名官兵出使海外。

    最終鄭和也沒有讓成祖失望,完美的完成了出使海外的任務,向海外各國展示了大明國的天威,眾多海外小國紛紛來朝見。

  • 2 # 為愉不為魚

    鄭和,本姓馬,因在靖難之役中立功被明成祖朱棣賜姓鄭。所以明成祖本身就很信賴鄭和。而鄭和本人也很有謀略,知兵習戰,這是他被選為正使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明成祖做決策下西洋時,鄭和正當壯年,身材魁梧。明成祖曾詢問袁忠徹以鄭和率軍出使是否合適,袁忠徹認為合適。還有就是,鄭和兼涉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背景,也為他當選正使增加了籌碼。

  • 3 # 摯守靜篤

    鄭和,明朝著名的三寶太監,因七次下西洋而流芳後世。為什麼一個太監被派作“外交官”出使他國,難道不擔心有損大明的國威嗎?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其實明朝本身就有派宦官出使的傳統。

    明太祖朱元璋有感於之前王朝宦官專權的情況,明朝建立之初就規定宦官不得干預朝政,認為宦官只適於幹些日常雜物,或者是替皇帝跑跑腿(“結使令”)。所以在明朝太祖當政時期,就有很多宦官出使的先例。

    朱棣透過靖難之役從他侄兒那奪得帝位後,由於一大批宦官在他奪得皇位的過程中有功,他開始違背朱元璋的要求,任用了一些隨他起兵的宦官擔任要職。自此,明朝的宦官開始掌權,甚至於後來還出現了像魏忠賢一類專權的太監。

    由此可見,在明成祖朱棣這裡,太監鄭和被派作下西洋的外交官並不存在身份障礙。只是,朱棣後宮那麼多太監,為什麼就選到了鄭和呢?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三寶太監鄭和。

    鄭和原本並不姓鄭,而是叫馬和。馬和的祖先本是雲南的貴族,馬家在雲南頗有聲望,因為他祖父和父親曾經到麥加朝覲,當地百姓尊稱為“哈只”(也就是朝聖者)。

    但很不幸的是,在馬和11歲時,被朱元璋派來平定雲南的軍隊所俘虜。童年的馬和長得眉清目秀,結果被軍中的大將閹割後做了秀童,14歲時,又被送到了燕王朱棣那裡。對於這個聰明可愛的孩子,朱棣也很喜歡,於是將馬和留在身邊並讓他學習了大量的文化知識。

    隨著年齡的增長,馬和表現得更為思維敏捷,辦理穩妥,深得朱棣的信任。後來,在朱棣奪取皇位的過程中,馬和更是鞍前馬後,功勞頗大。

    在爭奪皇位的戰役中,馬和在燕京鄭村壩(現北京東壩村,也有資料說是河北鄭州(現在河北任丘以北))一戰中戰功顯著,朱棣一高興,就親筆書寫了個“鄭”字賜給馬和為姓,於是馬和變成了“鄭和”。

    由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到,鄭和一方面才能出眾,另一方面也深得朱棣的信任。朱棣遇有重大任務交給他,也就不足為奇了。

    (鄭和下西洋 銅版畫)

    當然,具體到出使西洋這樣的“耀兵異域”的重大任務,朱棣也不會隨隨便便的交給身邊的一個人,就算是非常信任,那也得人盡其用,是不是?所以,鄭和能成為下西洋的最佳人選,還有其他因素。

    其一,鄭和本身就是做“外交官”的經歷,而且非常成功。

    明朝初年,朱元璋實行“海禁”制度,到朱棣時,逐漸有所放開,但卻引來了一幫日本浪人到東南沿海作亂,也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倭寇”。對於猖獗的倭寇,明朝一面積極打擊,一面派了人到日本去作交涉,要求日本“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並最終使得日本剿殺了一批海盜,獻表嚮明朝稱臣,簽訂了貿易協議。

    完成這個艱鉅任務的人,就是鄭和。也就是說,鄭和是有遠洋外交的成功經驗的。

    (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

    其二,鄭和有一定的航海和造船方面的知識,更有謀略,具有軍事指揮才能。

    前面說了,鄭和有遠赴日本的經歷,航海知識肯定積累了很多。鄭和還擔任過建造宮殿和船舶的官職,對建造船隻方面也有很多經驗。這兩點,讓他成為了遠洋航行的上好人選。

    我們知道,鄭和下西洋時帶了多達兩萬多人的軍事力量。能把這兩萬多人很好的組織起來,並具備在遠離母國的地方的作戰能力,這也是很考指揮者的能力的。鄭和在靖難之役中,隨著朱棣南征北戰,經歷過數次大戰,實戰經驗極其豐富。把這兩萬多人的軍隊交給鄭和,應該也算是很好的選擇。

    (鄭和下西洋 演出實景)

    綜上所述,鄭和雖不幸在童年時淪為一太監,但卻以其過人的本領贏得了明成祖朱棣的賞識和信任,成了下西洋的執行者和領導者,並在青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4 # 開心侃史

    鄭和,原名馬和,小名三寶,後來被朱棣賜姓“鄭”,後世稱他為三寶太監,是為數不多風評極好的太監之一。鄭和在永樂年間六次被朱棣封為正使,統領艦隊下西洋。

    我認為朱棣第一次派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朱允炆,此後五次派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彰顯大明的富強,順帶尋找朱允炆。下西洋的任務很重要,前者屬於朱棣最擔心的事情,後者屬於大明的國策。那麼為什麼朱棣偏偏要派一個太監下西洋呢?

    鄭和是朱棣的心腹

    鄭和11歲時被傅友德、藍玉俘虜,14歲時被朱棣看中,讓他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此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朱棣挑選知識豐富的官員給鄭和授課,並且讓他隨意閱讀藏書。永樂元年,姚廣孝收鄭和為徒,姚廣孝是朱棣最信任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朱棣對鄭和的信任。

    鄭和通兵法、知戰事

    鄭和被俘虜之後,這個十一歲的少年或者說兒童就開始了他的軍隊生涯,跟隨明軍南征北戰。本應該玩耍或者讀書的年齡,卻在一場場殘酷的戰爭中努力的活了下來。

    我無法想象鄭和在多年的征戰中受了多少苦,但軍隊確實是鍛鍊人的好地方。鄭和養成了吃苦耐勞、抓住學習的機會不放過的精神。在受到朱棣系統的教育以後,鄭和成長的飛快。在靖難之役中,他跟隨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在鄭村戰役中,朱棣採用了他的計策大敗李景隆。

    鄭和粗通航海

    鄭和的父親和祖父都信奉伊斯蘭教,而鄭和也是一個虔誠的教徒。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去聖地麥加參加朝聖。鄭和小時候的生活條件應該不差,因為他的父親和祖父都去過麥加。祖父和父親也經常給他講述去麥加的歷程,如何的跋山涉水等。也正是因為這樣,鄭和小的時候接觸了許多關於航海的知識。

    正是因為以上三個原因,朱棣選擇了鄭和帶領艦隊出行。

    借用梁啟超先生的一句話:“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 5 # 使用者3989386434

    兩個原因吧,鄭和比較有能力的!懂得航海,也知道外邊世界是什麼樣的!第二個就是他是朱棣的親信!比較信任,同時,他還有個任務就是找建文帝!

  • 6 # 百粵天話史

    鄭和,從雲南被抓後,成了太監以後,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小孩,就一直跟著朱棣在外打仗,既勇敢,又有計謀,在戰鬥中還救過朱棣一命,朱棣把他當義子一樣看待。總是跟在朱棣身邊,就像朱棣的貼身護士一樣,在朱棣身邊一呆就是幾十年,得到朱棣的重用,也幫助朱棣,做過很多重要的事情,朱棣自然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他最信任的鄭和去了。

  • 7 # 李涵說

    今天我們在提到鄭和的時候,幾乎都會忘了他是個宦官的身份,而是稱呼他為航海家。這是因為他七下西洋(也有八下西洋的說法)的輝煌,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都是無人能企及的壯舉。

    那麼,大家都很好奇,作為一個宦官,鄭和為何能受到永樂皇帝朱棣的信任呢?

    朱棣

    首先,鄭和是朱棣的近身內侍,是朱棣的親信。鄭和原姓馬,名三保。1371年出生在雲南一個貴族家庭。當時的雲南還處於元朝殘餘勢力的控制中。後來,明朝大軍平定西南,明朝開國名將藍玉在戰亂中將鄭和擄走。明軍班師回朝後,十歲的鄭和被送到宮裡淨身成了一名太監。隨後,他又被送到北平,進入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的王府裡。鄭和來到燕王府那年只有14歲,因為他聰明伶俐,做事勤快,很快取得了朱棣的信任。

    鄭和為何被送到朱棣府中?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朱元璋將一些受過訓練的小太監送到各藩王府上,目的是監視自己的兒子們。有的說,這只是明朝宮中的規矩,各王府的太監統一由宮裡調配。不管是何種原因,都由此成就了一段明君信任名臣,並開創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時代的佳話。

    鄭和受到朱棣信任的第二個原因,則要歸功於鄭和極強的個人能力了。鄭和與我們固有印象中陰險毒辣,鼠目寸光的太監不同,他之所以受到皇帝的恩寵,不是因為他善於討皇帝歡心,而是因為他出眾的才幹。

    朱元璋死後的第二年,即1399年,朱棣發動政變。當時28歲的鄭和領兵為朱棣打前鋒,立下赫赫戰功,成長為一個有勇有謀的帶兵將領,由此更加受到朱棣的青睞。朱棣得了天下後,為表彰鄭和的戰功,欽賜“鄭”這個姓氏給他,併為其改名為和。馬三保由此正式更名為鄭和。至於為什麼賜姓鄭,而不是朱,史學界廣泛流傳的說法認為,鄭和在鄭壩村之戰中立下了重要戰功,所以賜姓鄭。不僅如此,朱棣還加封鄭和為正四品銜的內官監大太監,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大太監,成為皇宮大內最有權勢的太監之一。後世經常叫鄭和為三寶太監,這是因為後來的宣德皇帝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民間訛傳為 “三寶太監”。

    我們都知道宦官專權是明朝歷史上最受人詬病的痼疾。其他朝代雖然也有宦官惑亂朝綱的事情發生,但在明朝達到了頂峰。幾乎每一任明朝皇帝的身邊,都有一個或幾個干預朝政,甚至隻手遮天的大太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與明朝皇帝利用宦官制約外臣的權術分不開。而宦官受重用,也許就是從鄭和開始的。

    鄭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朱棣極力推動的。那麼,朱棣為何在剛剛登基不久,屁股還沒有坐穩龍椅的情況下,就推動這項浩大的工程呢?

    其實明代就已經有人開始探究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了。一種觀點認為,朱棣篡位率軍攻入南京後,沒有找到建文帝的蹤影。有傳言說建文帝已經坐船逃往海外,朱棣顯然不會放過這個逃亡在外的侄子,於是派鄭和出海搜尋。

    另一種觀點認為,朱棣想成為比肩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一世英主,於是派遣鄭和出海遠航,向各國展示天朝上國的國威,秀一秀肌肉,逼迫他們臣服。《明史·鄭和傳》說: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這段話明明白白的記載了鄭和下西洋的兩個目的。

    據史書記載,從1405年開始,鄭和七次率艦隊遠航,航跡大多在印度洋,最遠到過非洲。因為明朝時將這一海域統稱為“西洋”,所以才有了“三寶太監下西洋”的說法。鄭和最後一次出海是在宣德六年,也就是1431年,明宣宗命鄭和再次統率船隊出海。此時,鄭和已經60歲。這一次,他帶領的船隊周遊了十七國,並於兩年後返回中國。但花甲之年的鄭和沒能再看到家鄉的土地,在途中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關於鄭和下西洋使用的寶船尺寸有多大,一直是後世爭論不休的話題。據《明史》記載,鄭和寶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換算成今天的計量單位,寶船的長度有136米,寬約56米,比一個足球場還大,排水量超過了8000噸,如果滿載的話,可達萬噸。如此龐大的船身足以稱得上全球第一艘萬噸巨輪了。

    不過,因為鄭和寶船無論是實物還是建造方法,都沒有流傳下來,所以今天找不到太多證據來證明寶船的尺寸。那麼,這些重要的資料去哪兒了呢?

    據坊間傳說,成化年間,明憲宗想檢視鄭和下西洋的海圖等資料,於是就派官員去查,但是找了很久竟然沒有發現任何關於鄭和船隊的資料。原來,這些資料被當時主管戶部的左侍郎劉大夏給藏了起來。他為什麼要這麼幹?是誰給了他熊心豹子膽,敢把如此重要的檔案資料私藏起來呢?他的回答是,當年鄭和多次下西洋,花費錢財無數,耗費國力過巨,所以我已經把所有檔案都銷燬,你們就不用再找了。

    這件事是真是假,我們不得而知,但鄭和海圖及造船圖紙等珍貴的檔案資料神秘的失蹤了卻是事實。

    那麼,假如真的是劉大夏將檔案藏了起來,他所說的下西洋耗費巨大,又是否有事實根據呢?

    劉大夏

    據《明史》記載,鄭和每次出海的船隊都由260餘艘船舶組成,隨行工作人員加上軍隊可能在在五萬人以上。可以想象,如此龐大的艦隊行駛在大海上是怎樣壯觀的場面。由於人員眾多,所以開支也極為巨大。據估算,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總花費大約在600萬兩白銀。

    當然,鄭和下西洋大大促進了與各國的貿易,而且帶回了鉅額黃金和白銀,收益不菲。

    既然有收益,劉大夏這些官員為何還要私藏甚至燒燬下西洋的資料呢?

    一種分析認為,明朝的國庫分為內庫和外庫,外庫相當於朝廷的國庫,內庫相當於皇帝的私房錢。鄭和下西洋確實帶回了大量金銀財寶,但都獻給了皇帝,進了皇帝的內庫,而鄭和船隊花的卻是外庫的錢,致使國庫空虛。

    個人認為,這種花公款飽私囊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皇帝這樣做,很難讓群臣信服,也難以跟天下子民交代。

    我倒認為另一種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古代封建王朝沿襲了千年的朝貢貿易拖垮了明朝國庫,不得不停止出海。

    從唐代以來,我國封建王朝對來朝貢的國家一般都有相當豐厚的回賜。這種"貢"和"賜"的關係實際是不等價的,賞賜要遠遠多於進貢。說白了,來朝貢的國家就是抱著佔便宜的心思來的。那些小國可不在乎虛名,你說我是你的附屬國,那就是好了;你讓我來朝貢,那就來好了,反正得到實惠是真的。後來,不讓這些屬國來朝貢都不行了,因為所有人都想來佔便宜,大家爭著搶著來朝貢。因為路途遙遠,有些國家的使者乾脆賴在長安不走了,沒事就以朝貢的名義覲見大唐皇帝陛下,討點好處。

    到了明朝初年,開始實施閉關鎖國的海禁政策,絕對禁止私人對外貿易,所有的外貿都要以朝貢形式進行,朝貢貿易達到頂峰。鄭和下西洋屬於官方性質,與各國官方的貿易往來也大多是以朝貢方式進行的。你向我進貢價值一兩銀子的地方特產,我會以幾倍於你的金錢或物品回賜給你,以顯示我天朝上國的實力。這樣的貿易不賠錢就出鬼了。而朝廷之所以明知虧本而樂此不疲,一方面是面子使然,另一方面也有外交考量。畢竟,向世界宣揚我天朝國威,使萬國來朝,是讓皇帝感到倍兒有面子的事。

    不過,這種賠本賺吆喝的朝貢貿易顯然不會給明朝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反而導致“庫藏為虛”,財政負擔越發沉重,最終不得不結束了下西洋的活動。所以,與其說劉大夏藏起了海圖資料,我倒是認為,極有可能是皇帝與大臣們達成共識,封存了資料。至於後來這批資料的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總會老去,我們應該留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