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靈獨覺

    存在必有其道理。老子不是反對,而是想說不要過分的誇大,不要執著。舉個例子:有些人老人活著的時候不去孝順。死了以後每年準時上墳燒紙,鼻涕一把淚一把的。而有些人老人們活著的時候盡心盡責。那麼等老人去世之後。就算是不去又如何。你覺得哪個是孝順呢。

  • 2 # 國學隨筆

    老子是不主張,不是反對。原因如下:

    昨天剛看的第十八章然後發了篇亂想筆記正好今日與你分享。

    郭德綱先生說過一句話:"不是我有多優秀,只是同行的襯托。"不知道他是否看過道德經,但是他這話就如同老子為什麼不希望看到孔子和孟子提倡的仁義一樣。都具有辯證思維。

    超級喜歡他的相聲

    《道德經》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大道要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

    孔子提倡"仁",孟子提倡"義",他們的時代正是春秋戰國社會比較混亂,缺少仁義的時代。所以老子,不是不喜歡看到"仁"和"義"而是不喜歡動亂不堪,大道廢弛的時代,這種時代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

    但是問題又出現了,為什麼說仁義的出現是因為大道的廢棄?而沒有廢棄的大道就不能顯示出仁義。下面我舉三個例子說明老子的這種辯證思想。

    竹刻道德經

    第一個例子,孝,帝舜,是孝的典範。我們來看看他的父母兄弟所做的事情。他們讓舜修補穀倉頂,在舜登頂修補時卻在下面防火,舜手持斗笠做減速才安全跳落,也是多虧當時生產落後穀倉沒有多高;還有次他們讓舜挖井,他父親瞽叟和異母的弟弟象則在上面填土,舜挖掘地道才得以活命。即使這樣舜也沒有去坑害報復他的親人們,而這些事讓人們看到了,傳頌出來才有了舜的孝名,如果是父慈子孝人們怎會認為理所應不會互相傳頌。

    第二個例子,忠,其實自古以來我們看到的忠臣大多來自於亂世,比如耳熟能詳的岳飛、文天祥等。他們幾乎都是悲慘的結局,為了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在盛世之中,很少有人會被稱為忠臣,都是賢臣名將,如房謀杜斷等。

    第三個例子,得權之前的王莽,就如同一股清流,他在家孝敬寡居的母親,照顧兄長的遺孀,在外結交名士待人謙和有禮,本身潔身自好,有儒者風範。而他的同族兄弟們則整日尋歡作樂。所以王莽名聲、人品對比之下必定日漸盛隆。

    郭德剛先生看沒看過道德經並不重要,這種思維才是我們要學習的,才是我們要用於生活中的,有些話我們乍聽之下難以理解但是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其中的深刻道理。

  • 3 # 逍遙谷逍遙

    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不是反對仁義,孝慈,而是就明瞭當時社會的現狀,當時社會不如上古時代,人們能抱道守德,沒有落入後天二元對立中,落入二元對立中,人們就有了分別心,有分別心以後,就產生分爭,有分爭就有動亂,有動亂就開始有戰爭,社會永遠無寧曰,解決方法,教肓人民迴歸純樸,返回先天,抱道守德。

    大道廢,

    有仁義。

    智慧出,

    有大偽。

    六親不和,

    有孝慈。

    國家昏亂,

    有忠臣。

    解釋如下:

    上古時代,人心純樸,大道盛行,順天行事,國有聖君,家有孝子,仁義不顯。

    當世風改變,人們廢道棄德,大道衰廢而不用,大道難行於世,人心落入後天陰陽之中。

    逆亂叢生,才顯出仁義的可貴,仁義之行就出現了。

    大道善行之時,人們不知道什麼叫仁義,也顯不出仁義在什麼地方。

    到了中古時代,出現了王道和霸道,智慧之君,不重視道德,而重視智慧文才,

    上重視聰明才智,下以虛偽狡詐應之,雖然聰明不應虛偽,而狡詐離不開才智。

    當家道和諧無間的時,子孝於父,父慈於子,六親祥和,顯不出有什麼孝慈,一旦六親失和,若有人行孝慈之事,就難得可貴。

    當天下太平時,顯不出誰是忠臣,誰是奸臣。

    一旦國家動亂,奸臣賣國求榮,忠臣捨身報國。

    所以說:國家動亂有忠臣。

  • 4 # 無名草2020

    老子對“仁義”、“智慧”、“孝慈”並沒有

    持反對意見。

    他的“大道廢,有仁義”,

    他的“智慧出,有大偽”;

    他的“六親不和,有孝慈"以及“國家昏

    亂,有忠誠”等觀點,其實都是在說明

    “道”,總是向著相反的方向運動著的。

  • 5 # 空山—卻吉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十八章的譯文理念

    第十八章

    大道癈,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

    嚴可均曰:“有人義”,各本作“仁義”。“智惠出”,王弼作“智慧”,或作“慧知”,非。

    洪頤烜曰:“智惠出,有大偽”,烜案“惠”當作“慧”。釋文字作“知慧”。說文:“惠,仁也,從心從○。”“慧,儇也,從心,彗聲。”“惠”“慧”不同。論語衛靈公“好行小慧”,釋文“魯讀慧為惠”,是假借字。

    紀昀曰:案“慧”“惠”古通。

    謙之案:“癈”當作“廢”。景龍、廣明均作“癈”。字鑑曰:“廢,放肺切,說文‘屋頓也’,與篤癈字異。”又“人義”當從諸本作“仁義”,莊子馬蹄篇“道德不廢,安取仁義”,即本此。

    六親不和,有孝慈。

    嚴可均曰:“孝慈”,大典作“孝子”。

    羅振玉曰:此三句“廢”下“出”下“和”下,廣明本均有“焉”字。下“國家昏亂有忠臣”,“亂”下亦必有“焉”字,石泐不可見。

    謙之案:室町本有“焉”字,與廣明同,“亂”下亦有“焉”字。“六親”,王注:“父子、兄弟、夫婦也。”呂覽論人篇曰:“何謂六戚?父母、兄弟、妻子。”譣義作“孝慈”二字是。左傳昭二十五年正義,詩小雅采芑孔穎達正義,引老子有增字與誤倒處,“孝慈”二字則同此石。

    國家昏亂,有忠臣。

    謙之案:淮南道應訓引此句同。範本“有貞臣焉”引王本“貞”字同。皆川願本“忠臣”作“忠信”,與上“孝慈”對文。又“昏”字,宋刊河上本、趙孟俯本、樓正本作“■”,敦、遂本、諸王本、傅、範本並皆作“昏”。案說文:“昏,日冥也,從日氐省,一曰民聲。”段注匡謬引戴侗六書故曰:“唐本說文從民省,徐本從氏省,晁說之雲因唐諱‘民’改為‘氏’也。然則說文原作‘■’字,從日,民聲,唐本以避諱減一筆,故云從民省。”

    丁仲佑曰:“考漢碑‘■’為正字,‘昏’為別體。……又舊唐書高宗紀‘■’字改‘昏’,在顯慶二年十二月。據此知‘■’字因廟諱,故改從‘■’之別體‘昏’。試觀唐顯慶前之魏碑,凡‘■’皆從民,顯慶後之唐碑,因避諱皆作‘昏’。”(說文解字詁林辰集日部)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無韻。姚文田:義、偽韻(十一麻去聲)。

    鄧廷楨:廢、出亦韻。鄧曰:“‘出’,古音讀若易鼎初六‘鼎顛趾,利出否’之‘出’。‘偽’,古音讀若訛。堯典‘平秩南訛’,漢書王莽傳作‘南偽’。”又高本漢:廢、義、出、偽隔句為韻,亂、臣為韻。謙之案:“義”,古皆音“俄”。洪範“無偏無頗,遵王之義”,唐玄宗改“頗”為“陂”,其敕略雲:“朕三複茲句,常有所據,據下文並皆協韻,惟‘頗’一字,寔則不倫,宜改為‘陂’。”吳棫曰:“古‘義’字皆音‘俄’,周官注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協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為‘乂’,改‘頗’為‘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沒矣。”今證之以易:“鼎耳革,失其義也;覆公餗,信如何也。”中庸:“仁者人也,義者宜也。”知老子此章“義”亦當音“俄”。“偽”字,案莊子知北遊:“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偽亦屬歌部,與為、虧協。顧炎武曰:“詩‘民之訛言’,石經作‘偽言’;漢書王莽傳‘以勸南偽’,師古‘讀曰訛’;郭璞注方言‘偽言訛’。

    ”由此知義、偽合韻。又馬敘倫毛詩正韻後序曰:“此章大、智、六、國相韻於上句之首,廢、出、和、亂又協於上句之末。”則又不但義、偽為句末之韻而已。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上頭派掌門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可以理解成一種天然和諧的狀態,這種狀態本身就是法則,是利器,是極致的追求。世界是運動的,“道”只是抽象的靜止,正如時光流逝之永恆,但萬物有興衰榮枯。河流改道,堤壩的作用才顯現出來。天長日久,河道必定壅塞,這也是“道”,既然如此,仁義就成了治世良方。故老子如龍,孔子園丁也,他們都有自己的理想國,不同之處在於:孔子把自己當成建築師,老子連引路人都懶得當。

    “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一個班級如果都是學霸,班主任管理起來很輕鬆;如果班裡都是學渣,班主任要花很多的精力去維持紀律,要想很多辦法讓學生聽得懂,學得會。家庭裡六親和,何必再去立“孝慈”的標杆?酒場上真假朋友不好分辨,太平時代好奴才很容易被當成大忠臣,而忠臣也很可能被當成有異心者。

    老子確實很高明,那他為什麼不開門授徒,把自己的金玉良方傳給世人呢?他自己也知道行不通,尤其是在那個亂世。人有智慧,往往為了達到目的而絞盡腦汁,有的人自得其樂,有的人棄若敝屣。規則肯定要有,問題在於什麼樣的規則更適合,多少最適合。信仰規則的人容易變成奴隸,鄙棄規則的人容易陷入虛空,人生短短數十載,想不通了就後退一步,答案可以暫定,可以未定,也可以不定。

  • 7 # TonyDeng

    老子一開篇就已經指出,概念總是相對的,大小、高下、遠近、好壞等等,都是相對的,這是對立統一規律,此一事物存在,就必然有對立的事物同時存在。

    當你強調忠孝、仁義、智慧的時候,就必然同時存在反面的東西,而你之所以強調,一定是因為對立的東西很顯著令到你不得不重視,才會提出強調這些。因此,當你越是說某些東西的時候,其實也意味著反面的情形很嚴重。但若沒有反面的東西,你根本不需要刻意說這些。尊重女人,女權主義的提出,是女權喪失的現實導致,如果不存在女權弱勢現實,也不需要提出女權主義。道理就是這樣。莊子比老子走得更遠,他甚至抹殺了對立的存在,這就過分了,所以莊子的思想境界是不及老子的,極端化,老子亦不主張。

    另外,智慧一詞,其實不是褒義,那是巧言善辯的意思,往往會淪入詭辯,蘇格拉底即是如此。老子主張的,是大智,大智若愚,但他反對非大智的智,大智者看起來是不智的。如果一個人很聰明,他的成就有限,金庸接受了這個觀念,所以在他書中,像黃蓉和郭靖就是典型的兩個反例。

  • 8 # 風過無痕攝有痕

    讀老子《道德經》要全篇聯絡起來讀,就能融會貫通。

    第十八章講:大道廢棄無存了,才倡導仁義;聰明智巧出現了,才產生偽詐;六親失和了,才大講孝慈;國家混亂了,才呼喚忠臣的迴歸。

    老子這一章內容,對社會秩序背後的原因作了論述,是一種哲學思辨。

    是闡述無為而治的思想。人們探求天道,私心私慾就會減少,按照自然規律攻克防守,順應天時地利人和,不強行把持,就會到達無為的境界,人民自然富足、自然淳樸,厚積恩德,根深蒂固,才能長久存在。得天下往往靠的是無為無事,如果為滿足自己的貪婪的慾望,按照主觀意識,運用強硬的手段,任意妄為,就會擾亂人心,就是一種輕率躁動的行為,便不會得到天下。

    是闡述過猶不及的道理。萬事都有一個不可僭越的限度,知道這個限度並適可而止,就可以避免禍患。在禮仁關係中,禮是人們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對人的外在約束;仁是人的本質,是修己、愛人的內在自覺性。如果只有外在約束而無內在自覺,這人的行為就完全成為強制的結果,失去人之所以為人的特點。過度強調禮而忽略仁,天下禁令越多,人民就越窮困,就會加深對立,導致矛盾激化造成社會危機。完善的治國制度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所以聖人就去除掉了一切極端的、奢侈的和驕姿的東西。

    是闡述道的思想。聖智、仁義、巧利三者只是一種空口文飾,不足以當作戒律來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心歸屬,就應該認識生命的本源,保持質樸,減少自身的慾望。“道”為大,天為大,地為大,人也為大,人要以地為法度,地以天為法度,天以道為法度,道則遵循自身的規律。道,通常處在無名而質樸的狀態,是向相反的方向運作的,王侯若能守護它,天下萬物將自動歸順。使天下萬民歸順,就像一切河流歸順大海一樣。

    人若經久凡塵磨礪,難免受到影響,漸漸滋生了虛偽、奸詐、善變等惡習,最終將真性情、真感情埋葬。返璞歸真、順應自然、超然物外,是老子提出的解決之道。

  • 9 # 一劍刺破孤獨

    老子是旗幟鮮明的反對儒家意義上的仁義,禮智,孝慈,忠貞的。

    按儒家的說法,仁者,愛人;義者,正義也;智者,知也;孝慈,道德之本。

    老子是一個高人,他就像一個身懷絕技的吃瓜群眾,不顯山不露水之間看清了一切,人家是外行看熱鬧,外行看門道,但他是特殊的瓜農,既看熱鬧又看門道,最後還是一賣瓜的,他的瓜——道德經,不僅國內好賣,還暢銷世界。他的思想是跟孔子剛好相反,一個出世,一個入世,一個講現實中的仁義,一個講天地間的自由。

    大道廢,有仁義,首先得說,老子的道,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但又確實像空氣一樣存在的東西,簡單說來,一個天地執行規律,一個是人心的自由和諧,以我看來,老子是有點看不起孔夫子的,老子就是覺得孔子有點傻,做事不合時宜,在那你殺過來,我砍過去,春秋無義戰的的年代,你說的那一套仁義道德有用嗎,如果有用,也不會屢次受困,惶惶如喪家之犬了。也就是說,老子覺得,在天地自然規律,自由和諧的大道面前,孔子所說的仁義道德那一套簡直不堪一提,應該直接像狗屎一樣的直接拋棄,所以一點面子都不給孔子,直接說出了:大道廢,有仁義——打戰時,誰不標榜仁義啊?智慧出,有大偽——搶奪領土,誰不聰明啊?六親不和出孝慈——一家人好好的過日子,用得著說自己是孝子嗎?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其樂融融,用得著忠臣嗎?我覺得,老子說這個話,是頗據幾分憤青色彩的。因為孔子之前從沒有旗幟鮮明的這樣來反對老子,還時時表現得很謙恭。

    也許在那個時代,孔子的仁義道德是無用,晚年的他也知道這一點,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是值得讚揚的,因為做這樣的事需要勇氣!再說,以前沒用,不代表現在無用,畢竟我們都是活在現實中的人,不能人人都像老子一樣與世無爭,要娶老婆,生孩子,養家,真正仁義道德是值得去追求提倡的!

  • 10 # 馬振廷1

    大道廢,這個大字就是解開這段迷題的一個關鍵,玄機。即然是大道誰有能力廢它呢,不感到奇怪嗎?人間小道有權勢可以改章程,可明明說的是大道,大道是宇宙自然,誰人能改變宇宙自然呢?人有這麼大的本事呢?沒有吧?只有宇宙自己改變自己。問題在哪兒?找不到主題,下面的就沒有方向解釋了。大道有利也有害,廢了利,害就產生了,那就是自然災害了,洪水,地震,大的溫疫,特大風災,旱災,兵難等,,,,。就顯得仁義的人資助救災重要了,因此大道廢有仁義就成立了。通順了吧?再下面就好解釋了,孝慈可解決六親不和的問題,忠臣可解決國家昏亂的問題。還有人認為老子反對仁義嗎?因為老子沒有理由反對仁義。按修行來說只是入靜無雜念,也不是反對這些觀念。

    智慧出有大偽,解決這以上問題是需要大的智慧的,偽為什麼不應該是為呢?難道不可認為是傳抄之誤嗎?

  • 11 # 皂羅袍3

    反對仁義、智慧、孝慈是因為老子有更高的境界!所謂的仁義智慧孝慈是在“有”了以後的解決辦法,而老子提倡在“無”這個層面就解決掉這個“有”、以及這個“有”將會帶來的問題。所以說老子的境界要更高一個層次。

    關於這個更高的境界,想打個比方:比如老子反對百戰百勝,是因為他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反對相濡以沫,是因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平均每個月回兩次孃家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