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美大觀
-
2 # 多維元素z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吃飯,睡覺,過神仙日子?
不對,人活著的意義是實現人生的價值,人出生到死亡,從開頭到結尾,如果不看過程,會覺得毫無意義。
范蠡,張良有才能,當然想要發揮出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幫助勾踐、劉邦實現霸業,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留名青史,正是實現價值的途徑。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兩個人的具體表現:
一、范蠡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
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越國戰敗過了兩年,越王勾踐將要帶著妻子到吳國當奴僕,他想帶文種。范蠡願隨勾踐同行,說:“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且具有敢於擔當的高貴品格。
范蠡深受道家思想影響,並將其發揚光大,自身放蕩不羈的性格,又有經商的才能,深諳為臣之道。
主動投奔明主,討厭政治黑暗,為君主實現復國不懼危險。
遇到勾踐正好複合他的預期,政治開明,國力弱小正需要他這樣的人才,他也正好能夠發揮自己才能建立一個政治開明,無為而治的國家。
勾踐滅吳,越國稱霸,目標實現,泛舟西湖。
二、張良張良先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儲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兩人相見如故,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複雜的形勢中,具有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發揮。
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張良曾和一個大力士一起行刺過秦始皇,失敗。後機緣巧合獲得圯上老人的贈書。
韓國覆滅,讓他確定推翻秦朝的目標。加上對劉邦的信任,認定跟從劉邦能實現這個目標。
當人生目標達到後,自然無所留戀,歸隱山林。
三、總結1.范蠡和張良都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完成了目標,也就是實現了人生價值。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實現了目標,努力工作大半輩子,該是時候退休了。
2.文種和韓信之類人生目標更貪心。文種渴望更多的榮華富貴,韓信想要更大的權利。以至於對君主和形勢分析不全面,不現實。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確定自己的目標要根據實際出發,審時度勢,以免招來麻煩。
3為目標要不懈奮鬥,不怕艱難困苦。范蠡、張良最終能實現人生目標,都是因為年輕時候勤於學習思考,實施時不怕死、勇敢擔當。在人生目標實現前,沒有一刻鬆懈。等到我們目標實現那天,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和樂趣。
-
3 # 胖胖的老公
雖然勾踐、劉邦都有一些兔死狗烹的行動,但是其實還是有區別的。至於范蠡、張良兩人為何還會盡力輔佐勾踐、劉邦,無非以下幾點:
需要舞臺展示自己范蠡、張良都是學有所成的謀士,特別是張良還一心想復國,他們都需要平臺去展示自己。夫差、項梁都曾邀請過,但是他們都拒絕了,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發揮的舞臺。(張良遇到誰都不太懂他的意思,唯獨劉邦一聽就明白,有的人天生就是做搭檔的)
人主微末時都禮賢下士可以說勾踐、劉邦對范蠡、張良言聽計從,無論是內政、外交,還是軍事戰略,只要能說出個一二來,立馬採納。當然也不侷限於這兩位,對其他人才同樣渴求,畢竟術業有專攻。正是這樣的品質,使得范蠡、張良得以盡展胸中所學。
都有脫身手段這也是我前面提到勾踐與劉邦有區別的地方,勾踐是個狠人,所以范蠡直接玩失蹤。但是劉邦不同,劉邦最忌憚的是韓信,其次是其他軍事武裝的諸侯,最後才是這些功臣文人。對於像蕭何、張良這些,只要不是太貪功,有弱點,劉邦就能維持平衡。蕭何是自汙,張良是修仙加上體弱。
聰明人想留名青史,這就需要尋找屬於自己的平臺,然後向世人展示他們的聰明,當然他們也知道什麼時候該隱退。
-
4 # 讀史先森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不論是范蠡所處的春秋爭霸時期,還是張良所處的秦末起義時期,勾踐和劉邦在當時都是值得輔佐的人主。
勾踐被吳王夫差大敗時,無處可逃,想一了百了。范蠡攔下了這個亡國之君,並且陪同勾踐到吳國當牛做馬。表現他的“忠”心不二。
勾踐被釋放後,臥薪嚐膽。不僅對范蠡委以重任,而且親自到田裡和農人一起耕種,減免老百姓的稅賦,即便在現代人看來也是體恤民苦,與民同樂的一代明君了。
在古代,讀書人追求“學而優則仕。”
換言之,古人講究四民,士農工商,士的地位比較高。
同時,“士為知己者死。”范蠡出身貧賤,不受待見。只有勾踐欣賞他的才華,掏心掏肺,可以說知人善用。
這樣不計貧富的朋友值得兩肋插刀。
再說劉邦。開局只是沛縣一個小小的亭長,竟然也能斬白蛇起義,何其魄力。正如其所言:“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帝王之氣躍然紙上。
在秦王出遊時,項羽說道:“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同樣不甘示弱:“大丈夫生當如斯。”
張良給劉邦打工,自然是選擇相信了劉邦寫的創業計劃書。
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入仕幾乎是古代讀書人唯一的途徑。
不論是勾踐還是劉邦都懷揣了創業夢想,並且具備了實現夢想的絕大多數特質。吃苦耐勞,有遠見性,有執行力,有機遇和發展的空間。何況生逢亂世,找一個安家之所談何容易。
不論是范蠡還是張良在之後其實都做到了功成身退。
再結合周時分封同族人,之後還是一家人你爭我搶。歷史經驗證明: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如果給歷代統治者開個掛,用上帝視角審視有功之臣,那麼指不定會少許多兔死狗烹的可悲之事。
-
5 # 微山秋水
有些時候,人生是無奈的。
上古賢君有堯、舜,光武中興有劉秀,都是很好的君主,跟著他們創業自然無後顧之憂,但是范蠡、張良不能穿越啊。
因此,你想要成大事,實現自己的抱負,只能從當代的豪傑中選擇。
勾踐、劉邦都是時代的佼佼者,他們與同時代的英雄比,有成就霸業之志,有識人用人之能,有容人所不容之量,不管你選擇不選擇他們,人家都有強大的帝王之氣,成功是大機率事件,團隊贏了個人才能勝,不選擇他們,選誰呢?
同患難不代表同富貴。
范蠡、張良都是聰明人,清楚自己主公的為人,偉大的抱負既然已實現,青史留名已成事實,何必再冒著兔死狗烹的風險謀求高位呢?
因此,他們功成身退是相當明智的。
-
6 # 小龍女5505
雖然才華蓋世、謀略左出眾,但也想輔佐雄主建功立業,成就一世輝煌偉業,然後再功成身退留下一世才名於千秋萬代,也不枉白活一生。所以范蠡、張良既輔佐了一代雄主,建立了輝煌偉業,又得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
7 # 笑非殤
我的理解是“人各有志,相互利用罷了。”
范蠡、張良都是有抱負的人,生於亂世,英雄輩出的年代,他們在擇主上是不可能不花心思的,一個能讓他們施展抱負的主子。
范蠡選了有能力,有野心,有魄力,能隱忍又有身份的勾踐。勾踐在“臥薪嚐膽”中數幾年,范蠡是知道的,就是因為看到這樣的勾踐才會下定決心跟隨這樣的主子。張良同樣選擇有能力、智慧、胸懷天下的劉邦。他們在擇主自然也知道他們所選的人即使現在多麼愛才,呵護自己的羽翼,又怎麼會真如表面那麼信任他們?但又有幾位當權者真的完全信任任何人?
范蠡、張良都不傻,自然也知道自己將來會有怎樣的結局,但他們為自己的理想,放手一博又如何?既然擇主自然要擇有希望的主子,這樣自己才華才會得以施展。而這位主子不可能是天下平定之主,是能改朝換代的主子,亂世出英雄,天下太平又怎麼彰顯自己的才華,能力?
勾踐、劉邦後來的成功果真是離不開范蠡,張良等這些跟隨二主身邊的人。他們最後都被加官進爵,但范蠡、張良聰明不只聰明在選主,還聰明到後來交權。
范蠡在勾踐穩坐王位後便請辭官職,交付兵權等,那是范蠡年齡不大,本可以繼續在朝堂上施展拳腳,可他知道如果繼續為官只會讓勾踐起疑心,忌憚自己,怕自己有謀逆之心,他不僅自己請辭還多次勸說與他並肩作戰的文種,可文種沒有聽范蠡的,留戀官場,在范蠡辭官沒多久文種便被以“謀逆”罪叛死刑。范蠡到時沒有後代,只有西施,後來范蠡辭官後的真正結局不可知,有說與西施相伴雲遊四海。
張良的結局不一樣,張良有後代,就是因為張良識時務,他的後代受到重用。
所以不是說明知道“兔死狗烹”還要去全力輔佐,君臣本就是不可全信,他們全力輔佐往大了說是為百姓儘早結束戰亂之苦,往小了說是為自己的才華,抱負得以施展。君臣之間我需要你,你同樣也需要我。成功後的選擇才是決定你生死的結局。
有時候舍下才是最大的獲得!
-
8 # 龍媽吱吱
首先,范蠡和張良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謀士,一個助攻越王勾踐翻盤,一個輔佐劉邦稱霸天下,在事業沒有成就的時候,它們全力輔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點就是必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畢竟起初結識的時候勾踐和劉邦誰都不會在腦門上寫一行字:事成之後再收拾你們!禮賢下士面子活做的還是很足的。
畢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倆人都有對主公知遇之恩必須回報的情結。
先說范蠡,他是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的。學而優則仕,有本事的人都是想做一番事業的,正好越王勾踐給了他這個平臺,知人善用。一直懷才不遇的范蠡自然感恩戴德,傾囊相助。
再說張良,他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至張良時,韓國已逐漸衰落。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就是有名的古博浪沙張良刺秦。後來逃亡生涯偶得《太公兵法》(《素書》)(傳說),勤奮學得一身韜略兵法,他一開始本打算往投景駒,道上遇到劉邦,倆人一見如故,劉邦的器重和賞識也俘獲了張良的心,從此效力麾下,多此獻計獻策,是有名的“智囊”,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其次,古人云,達則兼濟天下,他們都有不甘人下的心,君臣觀念很重,即為報知遇之恩也為施展自己的一身才華。等塵埃落定,他們已跟隨主公多年,彼此脾氣秉性都有了解,更何況他們都是懂得審時度勢的聰明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起初是由范蠡提出,他看出了越王為人陰險,工於心計,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的本質,因此才迅速抽身離去。好友文種的下場證明他的推斷是對的。
而張良自認為個人目標已完成,再加上體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乃自請告退。由此可見,張良的覺悟是見識到殘酷的事實後而更加清醒的。
再者,就是他們效力的人隨著權柄的膨脹,可能也有變化,立場不同,他們作為謀士更會及時調整策略,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最後,我覺得這個問題就如我們知道公司未來可能會裁員,我們就不全力工作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要吃飯還怕咬到舌頭,稚子都不會。
-
9 # RHAJE7YDQZ3SXBGC
[玫瑰]實現自我價值
[玫瑰]功成身退
[玫瑰]目標達成,心滿意足,沒有遺憾
[玫瑰]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
10 # 邱際鵬
懷才者為才志而活!一切天賦極足,天生異稟的天才將才能在社會中充分施展出來,從而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以及回報視作人生的第一意義。為了這個根本目的,他(她)們將生死置之度處,甚至粉身碎骨,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與其平平淡淡,衣食無憂,委曲其才而長壽一輩子,不如轟轟烈烈,施其抱負,發揮其才,名垂青史,哪怕縣花一現,或明知被人利用,兔死狗烹也在所不惜。例如韓信現象,假如歷史可以重演,時光逆回那個時代,對於一直懷才不遇的韓信來說,明知天下一統後自己沒有什麼好結局,但為了對得起其才其偉大抱負,他依然會再次選擇投奔劉邦!總之,士為知已者活,這個知己就是賞識其才,贊同其偉大抱負並竭力促成之,使士者將才發揮得琳漓盡致的明智聖主。
回覆列表
作為一位具有很強的政治抱負的人才,范蠡之所以在可能面對“兔死狗烹”結局之下,還是決定輔佐越王勾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1)范蠡需要平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2)范蠡想要證明自身的才能。
(3)越國是當時范蠡所能夠選擇的最好去處。
(4)范蠡有要建功立業留名青史的情懷。
即使後來范蠡因為看到越王勾踐待人不義的情況之下逃離了越國,但是此時的范蠡已經實現了他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從當時眾多的學者對於他的記載來看,他在當時也達到了名垂青史的結果。
劉邦定天下後,張良適時功成身退,從這點可以看出,張良早就知道劉邦不是一個可以同富貴的君主,那他一開始為什麼還要輔佐劉邦呢? (1)在做人上,劉邦確實不太厚道,但是在政治軍事上的才能,他在當時肯定是獨一無二的。張良很聰明,懂得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而在當時,劉邦就是他可依傍的一棵大樹,他不回因為人人都有的人性上的弱點,就放棄劉邦。 (2)古代的謀士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為,一展抱負。張良心裡很清楚,能助他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人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劉邦,可以說,他們兩個人互相成就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