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冄甴泩萿
-
2 # 蘭州遊
關於失業率的問題,應該是升吧。特別是2月份,失業率達到了6.2%,1月份是5.3%。失業率上升主要原因是疫情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影響,用工的需求有所減少,這樣就業的人數就下降了。3月份還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各行各業逐漸復工,消費也沒有帶動起來。再加上3月份疫情擴充套件到全球,對中國外貿影響比較大。所以第一季度GDP為負也在情理之中。
-
3 # 磚家財經
在疫情衝擊這樣特殊的情況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GDP之間出現差異並不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舉個例子大家就能理解。疫情期間,小王兩個月沒有去工廠上班,那麼這家工廠兩個月裡面就沒有能夠創造GDP,Gdp的統計資料必然會出現下降。但是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面,工廠並沒有開除小王,也就是說小王不在失業率的計算樣本里面。那麼失業率並不會上升。
而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需要一些人來幫助我們工作,比如設卡做一些體檢之類。這種情況下反而可能導致失業率下降。
除了這一點,我們還要注意到,中國正在從多個方面考慮就業問題,採取了不少促進就業的措施。這些措施有一些是在疫情來臨之前就推出來的,當時主要是考慮到國際貿易對中國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會影響就業。結果呢在客觀上穩住了失業率。
疫情畢竟是一種短期的突發問題,中國經濟依然具備長期向好的基礎。個人認為在各方面措施的推動下,中國的GDP很快能實現由負轉正,重新步入增長軌道。
-
4 # 金融臣哥
城鎮失業率下降的原因,個人覺得主要是疫情影響,疫情影響下,人民都出不去屋,沒有工作,各個行業都是關門停業,就如同我們一個縣城,九小行都停業,自然就業率就比較多,自然就完成城鎮失業率下降了!
Gdp下降的原因,更是疫情影響了,工廠停工,服務業下降,第一二三產業都下降,自然gdp就下降!
-
5 # 宋天祥
首先來普及一下有關知識。
失業率是評價城鎮登記職工失業的情況的一個指標,每個月統計一次,今年1月份是5.3%,2月份是6.2%,3月份是5.9%。
GDP是衡量一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變化情況的指標,一般是一個季度統計一次。
另外失業率與GDP之間並不存在著正 相關關係。比如2月份由於疫情影響,有些人待在家裡沒上班,自然就沒有產值了。有些行業由於是春節前接的訂單,生產基本正常,而到了3月份兒,儘管復工復產率較高,但是缺少訂單。很多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或者說作業率並不高,產出自然就少了。
-
6 # 超看財經
這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阻止了人員的流動性,很多企業開不了業,上班族上不了班,甚至很多企業資金週轉不開倒閉了,就導致了很多人失業,也因此經濟負增長!
回覆列表
中國國家統計局上週五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猛跌6.8%。
作為過去20年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中國經濟,出現了歷史性的收縮。這是這場起源於武漢、在世界各地造成嚴重破壞的大流行病所釋放出的最明顯的經濟訊號。
就在中國發布上述官方資料的同一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糟糕的全球經濟前景發出警告,預計今年的產出損失將遠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水平。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20%。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6%。
儘管經濟資料表現不佳,但整個亞太地區的股市都在上漲。一些國家重新開放經濟的跡象、以及吉利德(Gilead)開發的一種抗新冠病毒藥物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積極跡象的報道,都令投資者倍感鼓舞。涵蓋滬深兩市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CSI 300 index)上漲1%,香港恆生指數(Hang Seng index)上漲近2%。日本東證指數(Topix)上漲1.4%,澳洲S&P/ASX 200指數上漲2.3%。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在遭到新冠疫情衝擊之前就已經面臨壓力。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6.1%,為近30年來的最低水平。根據上週五公佈的資料,今年全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預計將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水平,這可能會導致政府在2010年做出的、到今年底將經濟規模擴大一倍的承諾無法實現。
一季度GDP的跌幅比分析人士預期的更為嚴重,這將給中國領導層帶來壓力,迫使他們出臺進一步的刺激措施,避免第二季度經濟再度下滑。若第二季度經濟繼續下滑中國將陷入全面經濟衰退。
政府已採取措施支援企業,它透過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以增加對困難企業的貸款,並出臺了可為企業減負1.6萬億元人民幣(合2260億美元)的減稅政策。 截至2月底,中國城鎮失業率已達到6.2%的創紀錄高位,高於1月份的5.3%。通常情況下,中國政府設定的目標是,每年至少創造1000萬個城鎮就業崗位。
本月,中國政府解除了武漢的旅行限制。隨著中國試圖開展復工復產,主要城市的交通流量和工廠活動等關鍵經濟指標也顯示出復甦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