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生劍氣45958540
-
2 # 依戀秦淮
羅憲是蜀國滅亡之後,依然抗敵守土的蜀國將領。羅憲一聽,他尤其痛恨東吳的趁火打劫,在東吳覬覦益州之際,他奮力抵抗。羅憲氣憤的對將士們說:“吳國與我國本是盟友,是唇齒之邦,如今我國傾覆,吳國不但不憐憫我們的災難,卻想趁機漁翁得利,我寧可投降魏國也絕不做吳國的俘虜。”這就是羅憲寧降魏國也不降東吳的原因。
-
3 # 中孚鑑
羅憲,字令則,他曾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官員。他為人正直誠實,對士人不倦怠,好幫助於人。所以他還是頗有名氣的。蜀漢後期,因為後主劉禪寵信宦官黃皓,黃皓因此得以專權,很多大臣也依附於他,但羅憲為人正直,不肯依附黃皓,所以黃皓對羅憲很生氣。於是就把羅憲貶為巴東太守,讓他做了鎮守巴東的閻宇的副將。
後來在魏國攻蜀的時候,羅憲守永安城。當時魏國有鄧艾和鍾會兩路軍,蜀漢姜維和鍾會在相持之時,鄧艾偷渡陰平,從而很快到了蜀都城下,蜀漢派出軍隊抵抗失敗後,劉禪就聽從了譙周投降的建議,於是投降。
而當時羅憲守的永安得知成都之事後,永安城中人心惶惶,一些長吏也逃走了,於是羅憲就將一個作亂的人斬了,如此永安城中的百姓才得以安定。後來得知劉禪投降後,沒多久羅憲則就投降了魏國。
那羅憲為什麼寧願投降魏國也不願投降東吳呢?
首先,羅憲師從譙周,當時譙周的門人稱羅憲為子貢。而譙周後來又是極力建議劉禪投降魏國的。
因為當時情況是魏強而吳蜀弱,蜀國選擇投降時,覺得魏國可以滅吳,而吳不能滅魏。若投降東吳,是一辱,到時東吳被魏所滅,蜀還是要再受一辱,兩者相比。投降於魏是好於吳的。再則當時劉禪都已經投降的魏國,羅憲不投降魏國又能如何呢!
而羅憲之所以寧願投降魏國也不肯投降東吳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他覺得東吳趁火打劫,不顧同盟關係,這讓他心裡很惱火。
因為在三國長時間內,都是吳蜀聯合抗曹的,吳蜀是同盟的關係,是唇齒之邦,而當魏國攻打蜀漢時,之後蜀國又失敗,作用盟國、唇齒之邦的東吳不僅沒有幫助蜀國,而且還派出軍隊,表面上說救援,其實真實的目的是想攻打羅憲守的永安。
羅憲覺得東吳不顧同盟之宜,不幫助、體恤倒還罷了,反而還要從中取利,所以羅憲氣不過,所以羅憲進入投降了魏國而不願投降東吳。
羅憲降魏後,又在東吳入侵時,守住了永安,抵擋住了東吳的入侵。此次永安之圍解除後,羅憲因功被封為陵江太守、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任武陵太守。
魏國晉王司馬昭去世後,其子司馬炎繼晉王位。沒多久司馬炎篡魏稱帝,羅憲被封為西鄂縣侯。後又進升為冠軍將軍、假節。羅憲去世後,追封羅憲為安南將軍,諡號為烈侯。
-
4 # 陳之煜
羅憲,荊州人士,也就是說他也屬於劉備集團中的荊襄實力,也是劉備賴以依靠的巨大力量,而羅憲也被劉備委以重任鎮守永安,作為益州東邊的屏障。一直鎮守永安,可是益州被鄧艾鍾會大軍攻破,就在這個時候東吳居然想趁機佔便宜,直接攻佔益州還沒淪陷的地方,這種事任何人遇到,都很不爽,明明是盟友,結果東吳想的不是過來幫忙,而是想趁火打劫,對於這種情況,羅憲認為魏國雖然有滅國的行為,但是魏國別人是明打明的,可這東吳,明著叫盟友,暗地裡總是捅刀子,當年關羽兵敗荊襄,劉備兵敗夷陵,這蜀漢這麼快滅亡,或多或少都是因為東吳產生的連鎖反應。所以這羅憲肯定認為魏國真小人比東吳偽君子好,還有原因曹魏當時已佔據天下六州,而且永安位於長江上游,投降東吳那麼永安還會是曹魏頭號攻打的目標,而且東吳肯定不能趕來支援,畢竟益州中北部已經盡歸曹魏,如果投降東吳,後面曹魏也會攻打永安,為了永安的百姓,羅憲也不願意讓永安再受到戰火洗禮。
-
5 # 遊戲探索機
然而就在蜀國滅亡之際,東部卻有一位邊將挺身而出,以少勝多擊退了數萬想要趁火打劫的東吳兵馬,維護了蜀國最後的尊嚴。此人就是羅憲,在遊戲《三國志11》中,他擁有特技“鐵壁”,該特技名字聽起來非常符合其史實形象,從能力上看,他的統武在後期武將中也是排在第一梯隊的,可見此人確實很牛。下面探索機就和大家討論一下為何羅憲寧願投降魏國,也不肯投降蜀國呢?
其實按一般人考慮個人利益的角度來看,羅憲降魏不降吳理所當然,此時的羅憲就好比現在職場裡的一個優質人才,原來的老東家破產倒閉了,現在要從魏、吳兩家裡面選一家就業,顯然去實力更雄厚的魏國得到的回報會更多。
不過羅憲沒有一般人想的那麼俗,這從他拼死拒吳就能看的出來,事實上羅憲對蜀國很有感情,內心對趁火打劫的盟友吳國深惡痛絕,所以他才最終決定拒吳降魏。
蜀國剛剛滅亡,吳國皇帝孫休就派將軍盛曼以援救的名義來爭奪土地,還排步協增兵援助,結果被羅憲領兵出城打得大敗。
後來孫休勃然大怒,又派名將陸抗親率三萬兵馬來增援,此時羅憲手裡只有兩千兵馬。然而儘管敵我實力差距懸殊,羅憲仍然毫不畏懼,一邊向魏國求救,一邊堅守永安,在內有瘟疫,外無增援的情況下苦守了六個月之久。最後魏軍攻打吳國的荊州,吳軍怕退路被切斷,這才匆匆離去,羅憲成功守住了永安。
-
6 # 巴山夜雨涮鍋
初,劉禪使巴東太守襄陽羅憲將兵二千人守永安,……及得禪手敕,乃帥所統臨于都亭三日。吳聞蜀敗,起兵西上, 外託救援,內欲襲憲。憲曰:“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背盟徼利,不義甚矣。 且漢已亡,吳何得久?我寧能為吳降虜乎!”保城繕甲,告誓將士,厲以節義,莫不憤 激。吳人聞鍾、鄧敗,百城無主,有兼蜀之志,而巴東固守,兵不得過,乃使撫軍步協 率眾而西。憲力弱不能御,遣參軍楊宗突圍北出,告急於安東將軍陳騫,又送文武印綬、 任子詣晉公。協攻永安,憲與戰,大破之。吳主怒,復遣鎮軍陸抗等帥眾三萬人增憲之 圍。 ……羅憲被攻凡六月,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太半。或說憲棄城走,憲曰:“吾為城主, 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棄之,君子不為也,畢命於此矣!”陳騫言於晉王,遣荊州 刺史胡烈將步騎二萬攻西陵以救憲。秋,七月,吳師退。晉王使憲因仍舊任,加陵江將 軍,封萬年亭侯。
從史料可知,羅憲寧可投降敵人(魏國),而不投降盟友(吳國),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奉君命投降。
當時,蜀漢皇帝劉禪已經投降了魏國,並且向各地守將釋出命令,讓他們也投降魏國。這種情況下,作為蜀漢臣子,服從君主命令而投降,是符合道德要求的,也是一般大多數人的正常選擇。當然,有那些在亡國之後依然抗爭到底的志士,比如蜀漢的姜維,還有後世宋末的合川釣魚城等,這種節烈是超出一般人的。所謂“抗爭了很偉大,不抗爭也不卑微”。羅憲具備中人以上的道德,沒有學姜維一樣死戰到底,並沒什麼可詬病的。
其次是看清天下大勢,不願二次受辱。
對於一國將領,投降別國,哪怕是在國亡君降的前提下,總歸是一種恥辱。這一點並不因為投降的是敵人還是盟友而改變。但是,投降幾次,卻是很重要的差別。鄧艾兵臨城下時,有大臣建議劉禪逃到東吳去,譙周就反對說:“逃到東吳去同樣是稱臣受辱。而且現在魏國強大吳國弱小,魏國能吞併吳國,吳國不能吞併魏國。您要投降就投降一次,何必這會兒跑東吳去投降,過幾年再次投降魏國呢。”對羅憲而言,可能也有同樣的心態在裡面。
其三是東吳作為盟友,本身對蜀漢並不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存在。
眾所周知,蜀漢集團從208年赤壁之戰後,一路高更猛進,但在219卻因為東吳的忽然背盟,導致關羽戰死,數萬軍隊覆滅,半個荊州丟失。無論站在東吳自己的立場上,這種行為具備多少合理性,能找出多少藉口,但對蜀漢而言,這種背信棄義捅盟友刀子的行為,已經給東吳打上了卑鄙的烙印。此後數十年間,吳蜀兩國恢復邦交盟約,那是為了共同對抗曹魏下的利益結合。但在道義層面,東吳欠下的債始終沒有償還。
因此等到蜀漢將要滅亡時,利益已經不再存在,羅憲用自己的行為打了東吳的耳光:“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背盟徼利,不義甚矣。 且漢已亡,吳何得久?我寧能為吳降虜乎!”其實,東吳是不是真的打算偷襲永安,史書並沒有確鑿證據。但是,做得出219年同盟反曹的大好形勢下偷襲荊州的事,羅憲又如何能相信大廈將傾之際這些卑鄙的鄰居不會再度亮刀呢?
於是孫休也只好為他爹爹孫權當初的不要臉而買單了。
-
7 # 不沉的經遠
羅憲投降魏國是符合情理,也符合他個人利益的選擇。
羅憲是蜀漢末年的巴東領軍,在《三國志》裡對羅憲所提不多,僅僅在《霍峻傳》裡提到霍峻的兒子霍弋在蜀漢末年鎮守南中,在蜀漢滅亡時和羅憲各保一方安定。
而根據裴松之引《襄陽記》的註釋裡,提到了羅憲在蜀漢滅亡時,率軍兩千堅守永安。後來因為鍾會、鄧艾之亂,益州大亂,東吳派遣步協攻打益州,想趁機撈一把。但是吳軍抵達永安後,羅憲主動出擊,大破吳軍。孫休又派陸抗等人率軍三萬圍攻永安,羅憲堅守城池,等來了魏國的援軍,吳軍才撤退。
羅憲死守永安不肯降吳的主要原因其實在《襄陽記》裡已經提到了:
首先,蜀漢遭到魏國攻擊而滅亡,吳國在這個時候卻趁火打劫已經違背了彼此之間的盟約,就是不義之舉。羅憲自然不會輕易投降這種背義之人。
其次,劉禪已經投降了魏國,羅憲作為劉禪的臣子,此時要麼學姜維試圖復國,要麼就是跟著劉禪一起降魏。如果他轉而投降吳國,那麼就是背叛劉禪,違背了臣子之道。
第三,在蜀漢滅亡以後,吳國其實已經孤掌難鳴。即使吳國藉著這個機會,在益州奪取一些土地,也是難以和魏國抗衡,吳國的滅亡已經是僅在眼前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羅憲如果投降吳國,那麼過不了多久還可能不得不再經歷一次亡國,這對於他來說顯然弊大於利。
第四,羅憲的父親羅蒙舉家到益州避亂,曾經出任廣漢太守,顯然羅家在益州也是一個頗有聲望的大族。如果羅憲投降了吳國,那麼在益州境內的家人很可能受到牽連,這顯然也不是羅憲願意看到的。
所以羅憲無論於公於私,都應該堅守永安,擊退吳軍。事實上他的這一選擇也取得了回報,魏軍解圍後,司馬昭就封羅憲為凌江將軍,萬年亭侯,也是對他所作所為的認可。
-
8 # 帶著直鉤來釣魚兒
這個問題問的好。
如果他投降東吳了,就會有人問:羅憲為什麼投降東吳不願意投降魏國。
如果羅憲投降了魏國又投降了東吳,有人又會問,羅憲為什麼投降魏國又投降東吳。
如果羅憲不投降。。。
反正你們編吧,當年張繡殺了曹安民不也投降了曹操?呂布沒殺曹姓的,不也被殺了?
做人任性點不行嗎?我是羅憲,各種操作來一遍,增加點考古難度
-
9 # 百代千秋史
(羅憲的形象。他為人耿直,不會成為牆頭草,所以投降東吳,他需要一個站得住腳的說法,可是東吳給不出!)
感謝三國迷的好問題。其實這是有原因,一則是劉禪降魏的詔令,更主要的是對於東吳沒有及時救援、反而相併的激憤。
羅憲:對蜀漢愛得深沉
首先得看羅憲的為人和性格。年輕時以才學著名,十三歲時便寫的一手好文章。後來進入太學就讀,拜譙周為老師。當時同儕們以文立比喻為顏回,陳壽、李虔為遊夏,羅憲則比喻為子貢。羅憲個性正直嚴謹、光明磊落、輕財好施,不經營家產。蜀漢末年,黃皓干政,羅憲對黃皓不理不睬,所以被外放為巴東太守。有此看見,羅憲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很有主見和立場的人。這種人,不會做牆頭草,對自己所相信和信奉的是很堅定的。
(網遊中的羅憲形象)
劉禪投降,江山傾覆,羅憲和部下們是很痛苦的,如庾信《哀江南賦》:
“三日哭于都亭。”
羅憲率領部下們于都亭痛哭三日,不久孫吳派遣徵西將軍盛曼溯長江西上支援蜀漢,並要羅憲開放永安通道,於是羅憲陷入了兩難。
降魏還是投吳?羅憲也曾猶豫過
相比於曹魏,羅憲和東吳是有交情的。羅憲曾任蜀漢太子舍人和宣信校尉,他曾經出使吳國,很受吳國人的稱道。同時,蜀漢和東吳一直以來保持著盟友般的關係。按理說,他會敞開大門,迎接東吳大軍才對,可是他此時陷入了兩難。
一方面,是有後主劉禪的詔令。劉禪投降,自然是獻出了蜀漢全境。透過羅憲和部下痛苦三日的表現看,是得到了投降的詔書。因此,劉禪的詔令是他決策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另一方面,就是他對東吳的激憤。公元263年11月,聽聞劉禪投降魏國蜀漢滅亡的訊息,孫休停止救援。可是,第二年264年2月,吳帝孫休派陸抗、步協、留平、盛曼,圍取永安。其實就已經不是援蜀了,而是要吞併蜀漢的故土。所以,他對東吳此舉十分氣憤,表示東吳不守信用,趁機併吞巴東,隨即整頓兵馬,嚴陣以待。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他把蜀漢滅亡的氣都撒在東吳的身上,這和姜維部下在聽聞降魏之後拔刀砍石是一樣的心理機制:洩憤。
(這恐怕是羅憲和部下們的心聲。東吳出兵相逼,可是蜀漢已經投降了,原來說好的友誼呢?)
曠日持久的永安攻防戰
東吳先派遣步協強攻白帝城。羅憲沿著長江防守,同時派遣參軍楊宗向魏安東將軍陳騫及相國司馬昭求救。之後吳軍攻入巴東,羅憲退入白帝城堅守,吳軍屢次強攻皆被擋住,之後又派遣鎮軍將軍陸抗率3萬人支援,這場攻防戰長達六個月之久。
司馬昭得到羅憲求救後認為成都剛經歷鄧艾、鍾會、姜維叛亂事件,目前已無力支援。所以派遣荊州刺史胡烈率軍攻打吳屬荊州的重鎮西陵,陸抗在腹地受脅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圍解除,羅憲擔任原職,加封陵江將軍,萬年亭侯。
(洩憤,是個很奇妙的心理機制。它能激發出巨大的破壞力和抵抗力。無論是姜維還是羅憲,採取了不同的方式。)
透過羅憲永安守備戰,可以得出幾個結論,一是蜀漢並非再戰,劉禪除了投降不是無路可走。從羅憲和部下們的痛哭三日和姜維部下的拔刀砍石來看,蜀漢軍的戰鬥意志和戰鬥力還是有的。二是東吳的失策。對於蜀漢的救援,東吳作為盟友,是有失策和不利之處。
-
10 # 基情無極限
蜀漢投降是因為沒有選擇的餘地,當時鄧艾已經兵臨城下後主劉禪投降魏國,並且要求蜀漢軍民放棄抵抗接受魏國的改編,所以羅憲駐守的永安地區理論上已經成為了魏國領地,羅憲順理成章投降魏國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至於投降東吳簡直是無稽之談,當時蜀漢朝堂對於這個問題就激烈的討論過,有大臣就指出投降東吳的不妥之處,魏滅蜀以後必定滅吳,投降東吳以後,魏滅東吳不是還要投降一次相當於做二臣 ,這個是一針見血的分析點明瞭要害之處,羅憲作為軍事將領更明白魏吳之間實力的差距,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後就是東吳作為盟友太不厚道了,救援蜀漢不成準備趁火打劫,想趁機攻佔戰略要地永安,守將羅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帶領幾千守軍在兵力極為劣勢的情況下進行了殘酷的永安保衛戰,最後抵擋住了東吳幾萬人馬的進攻,堅守了幾個月終於等到援軍,東吳的機會就此破產,在那個時候已經是仇人見面分外紅了,更何況東吳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無形中把羅憲投降東吳的可能性降成零,所以這種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回覆列表
羅憲為蜀譙周學生,時周門人稱憲為子貢。蜀漢後期,羅憲被貶至巴東太守。巴東為蜀東邊門戶,與吳荊州相鄰。《晉書》有云:吳聞蜀敗,遣將軍盛憲西上,外託救援,內欲襲憲。憲曰:“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乃歸順。於是繕甲完聚,厲以節義,士皆用命。及鍾會、鄧艾死,百城無主,吳又使步協西征,憲大破其軍。孫休怒,又遣陸抗助協。憲距守經年,救援不至,城中疾疫太半。或勸南出牂柯,北奔上庸,可以保全。憲曰:“夫為人主,百姓所仰,既不能存,急而棄之,君子不為也。畢命於此矣。”會荊州刺史胡烈等救之,抗退。加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武陵太守。泰始初入朝,詔曰:“憲忠烈果毅,有才策器幹,可給鼓吹。”又賜山玄玉佩劍。泰始六年卒,贈使持節、安南將軍、武陵太守,追封西鄂侯,諡曰烈。
從晉書看出,羅憲降魏一定是對時局有過詳細的分析。羅憲本是忠臣良將,因受黃皓迫害被貶到巴東太守實是迫不得已。但他是讀書人,有文人氣節。皇帝都已經投降曹魏,自己若不跟皇帝一起,就是背主棄義。所以他不可能投降曹魏。另外,當時蜀降,天下大勢只要稍微有點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來,吳也不可能長久,誰又會把自己的後半生壓注在一個氣候不長的短命政權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羅憲在皇帝投降後說的話是何等的義正言辭,也是非常的明事理,有眼光。在步協入侵時能大破之,說明羅憲才能出眾,有韜略,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所以後來三國歸晉,得以被司馬昭看重。人貴在能審時度勢,羅憲真乃英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