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依依影音創作
-
2 # 在奮鬥路上小青年
整體上來說,這部片子,比起《你的名字》討論的話題有了很大的改變,核心就在於《你的名字》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世界系作品,主要探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有的其他元素都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服務的。而《天氣之子》雖然也同樣是一部世界系作品,卻主要探討的是人與社會的關係,涉及的元素有了指數級的上漲,難度也急速提升。
因此,我對導演的思路有了一些更系統的想法,具體來說,電影或者說電影裡的角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少年狀態(未進入社會)——“成人狀態”(被社會賦予意義)——“新狀態”(自己賦予自己意義)
一、少年狀態
在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剛剛從母親病房裡出來的陽菜,還是離家出走的帆高,本質都是一個純新人,或者說是一個純粹的少年。他們對社會一無所知,由於被迫或者主動的原因,闖進了社會,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友好(帆高的“東京真厲害”、陽菜打工虛報年齡被解僱被迫去風俗店)。
這個時候的他們是充滿了衝勁,但是現實直接鋪面而來一波冷水。
這個部分的電影,也是比較沉寂的狀態。
二、“成人狀態”
然而伴隨著帆高找到了編輯社的工作,帆高在工作中得到了被認同的快樂,(雖然被剝削,每個月收入只有3000日元),但某種意義上,這個時候的帆高,是初步被社會所接受,成為了一個成年人。於是這段時間的帆高開始逐漸向圭介(小栗旬那個角色)轉變,也更加現實,以至於從夏美嘴裡說出了,你怎麼越來越像圭介了。這個時段的帆高越來越現實,即是隱約猜到了陽菜和天氣之間有關,但還是順口說錯了希望天氣變好的回答。
陽菜同樣如此,定製天氣活動的成功,陽菜也從工作中得到了被認同的快樂,即是感受到了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越來越透明,但是由於社會的認可,陽菜還是覺得很高興,願意堅持下來。而這種被社會賦予的意義發展到極限,就是夏美的告知,只有犧牲自己,才能徹底拯救東京的天氣。
而這就形成了本劇最大的衝突,男女主因為社會賦予的意義,獲得了短暫的安穩和幸福,卻又被社會賦予的更高的意義(OR責任),要犧牲這短暫的、渺小的幸福。
在社會的壓力下(包括讓天氣變正常的責任,警察追尋帆高的壓力,社會逼迫陽菜和弟弟分開的壓力),帆高和陽菜在第一次選擇中,選擇了妥協。
而這正是我們大多數人所選擇的一樣。所以顯得真實的可怕。
三、“新狀態”
故事的轉機,發生在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即帆高發現了陽菜的真實年齡。這使得帆高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過去對陽菜的依賴,最終回想了自己的初心,自己的責任,也就是社會賦予的意義並不是帆高真實所追求的,這只是維護帆高和陽菜之間小小幸福的一個過程,過程怎麼能喧賓奪主,代替目標呢?
於是帆高徹底拋棄了所有社會賦予的意義和責任,不惜一切開始重新追回陽菜之旅,也是本片的高潮時刻。
而陽菜,也在帆高重新找到她的那一刻,重新獲得了生命的意義,因此順利的將祈求用在了自己身上,重回大地。
但是,帆高雖然做出了選擇,但是在之後的三年,帆高也一直在搖擺和懷疑中,自己是否做得對,是否因為自己犧牲了整個東京的天氣,帆高無法做出回答,這也是帆高無法面對陽菜的原因之一。(電話什麼的當然是藉口)
在與立花瀧的奶奶、圭介的進一步交流中,這兩位給出的答案是世界很大,你們只是其中之一,無需自責。即弱化社會賦予意義的壓力,來讓男主釋懷。
但最後當男主看到女主祈禱的那一刻(我的理解是女主的祈禱可能並不是之前的祈求陽光,而是和當初在天空中和男主一起祈禱的內容),男主明白了,無論社會賦予意義的壓力多麼大,他的優先順序是永遠低於自己的意義的,於是男主釋懷的走向了女主。
完成了HE。
其實圭介、夏美的故事基本也是按照這個路線,只是圭介像是一個偽裝成人狀態的少年,夏美則是一個偽裝少年的成人。此處就不展開細說了。
————————————
第二次更新,我看到很多朋友把這部片子和《你的名字》做對比,雖然個人感覺核心還是非常相似的,但從表現來看,兩者的外在差距很大,《你的名字》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商業片,有著完整的故事和優秀的節奏。但是《天氣之子》很遺憾,也許是導演已經盡力了,也許是導演想講的實在太多,最終呈現的效果對普通觀眾而言不是那麼的好,雖然音樂、畫面都是頂級的。
有個朋友說的很對,這個作品更像的其實是《秒五》,這次的留白幅度也很大,且節奏很緊湊,如果無法完成帶入的話,可能會有很大程度的莫名其妙。
也許會隨著二刷和三刷的進展,有些不同。
祝大家觀影愉快,我明天去2刷看看。
——————————
極度致鬱。看完電影3個小時之後,我才哭出來。
在我看來,這不是講一個純粹的少年故事,更像是
一個被這個世界不斷施加壓力的社會人,用少年的心,進行反抗的故事。
最後那句“我們已經沒事了”,看的時候沒反應過來,事後回顧才讓人淚流滿面。
真心祝願大家都能找到,除了社會賦予你之外的人生意義。
——————————————————
電影后,有幸向新海誠導演提了一個問題
我的問題是:之前您的世界系作品,往往是主人公完成了成長,世界也得到了拯救,為什麼這次反過來了。
新海誠導演回答大概有兩個意思。
一是這個世界就是在向糟糕的方面發展,日本的天氣極端情況也越來越多,我無法用虛幻的東西來欺騙大家。
二是帆高和陽菜,我並不想把他們塑造成好萊塢式的英雄,拯救了愛人,又拯救了世界。他們僅僅是一個想要拯救身邊的普通人。
-
3 # 街客阿龍
1.對劇情向執著的人,不宜去看
2.自覺得已經不中二的人,不宜去看
3.對電影有高期許的人,不宜去看
接下來是觀影指南:宜放鬆無腦去看,衝著精緻的畫面和音樂以及自己心中那點少年時候的中二
整部影片劇情向很弱,誠哥講故事能力海飛繼續加油。感覺他在轉型,在一步步從秒五、言葉、君名脫離出來,這次轉型不是太好,講的故事偏中二了點。
可喜的是,畫質和音樂一直保持精美的程度,可能有人覺得在看ppt,但在我這裡是一種絕佳的享受。
-
4 # 開心帝影視
新海誠背景的最大特殊就是雲朵,光,雨水,《天氣之子》中你還是能看到這些,特別是有非常多精緻的雨滴。配樂給我留下了太大的印象,至於被很多人吐槽的邏輯硬傷,請你們代入角色仔細去看看好嘛?那是一個叛逆的離家出走的16歲高中生,你們高中的時候沒有過能為了一個人什麼都能做到的想法嘛?
裡面也不是沒有理智的人,圭介就是理智的,理智如他,我相信如果是明日香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也一定會這麼做,就像他最後被男主感動幫助男主一樣。
還有,我不認為這是個圓滿結局,最後一幕,女主在祈禱,你以為她在祈禱什麼?這樣的選擇只會有更大的壓力放在她的身上,之後的劇情必定是痛苦的。
我不禁思考電影的意義是什麼?教化民眾,傳遞力量,發洩情緒,反思現實。但電影同時也是由文學、音樂、繪畫這三匹跨越千年而颯颯奔來的雄偉駿馬所共同馱御著的嶄新藝術形式。她擁有藝術超越現實的權利。拋棄世界去選擇一點點私心是如此痴傻可笑,世界的命運維繫在兩位男孩女孩的身上又是如此荒唐顛倒。這真的只是一部小男生小女生的戀愛故事,它在幫助我們所有人想起曾經自己那段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日子。這樣的一部作品,註定不會在電影史上留下什麼痕跡,甚至不如她的前作《你的名字》,但導演仍以全部的身心精力投入為藝術保留了這一點可能性。當所有人,包括我,以為最後的結局是自我獻祭的悲壯光明之歌,或者由眾人逼迫著奉獻的現實反諷之作,這個不安定的十六歲少年給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答案。但是,誰又會把改變世界的權力交給一個十六歲的孩子呢?畢竟是那樣的一個年紀,有著屬於那個年紀的愛情。
-
5 # 香妃meiyi
一直以來對日劇的電影都有蠻深的情節,不得不佩服人家對畫質的極致追求,對人物的完美追求。
還是值得借鑑與學習的。
從《天氣之子》上映開始,這部電影總會被拿來和新海誠的另一部動畫《你的名字》作對比,作比較的原因,除了這兩部作品的順序上一前一後離得最近外,更重要是新海誠選擇了讓《你的名字》中的元素,再次參演到了《天氣之子》當中。
在《天氣之子》的宣傳手冊上,新海誠寫道 “如今的世界是我們自身選擇的結果。……但另一方面,對於年輕人而言…他們出生時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他們無法選擇,只能在此生活下去。”在這裡,“我們”和“年輕人”之間的差異,與其說是代際的差異,不如說是“世界系”作品的“弱倫理”及其外部的“強倫理”之間的對峙。甚至這不是“選擇”何種倫理的問題,而是“無法選擇”,不得不將自己封閉在“世界”之中的狀態。否則……否則怎麼樣呢?在這樣的對峙下,陽菜失去能力後的祈禱又有什麼意義呢?它只能在“強倫理”的社會中表現出一種姿態(“假裝”與社會發生關係、“扮演”晴女的角色),而無法承擔起任何倫理責任。一邊為大型工業製作宣傳廣告、一邊恪守“世界系”故事的新海誠,最終選擇的倫理位置,弔詭地與“宅男”們自我滿足的半封閉生活達成了一致:我的生活的全部意義與價值,來自我的日常生活——甚至,它改變與否也完全取決於我自己的決定。
論者或許可以從上述“倫理”態度中嗅出所謂“新自由主義”的文化邏輯,不過這已經距離新海誠的“世界”太遠了。(再扯一句:儘管新自由主義具有全球性,但從這裡一步過渡到文化批評,動畫片也是新自由主義,好萊塢大片也是新自由主義,看啥都是“新自由主義”,這種批評同樣很“新自由主義”。)
-
6 # 減肥深排營
《天氣之子》講述了16歲獨自闖蕩東京的男孩森島帆高,因為生活所迫最終只能加入在船上遇到的大叔開辦的雜誌社打工,而這本雜誌主要是取材東京發生的超自然現象。帆高偶遇早前幫助過他的女主角天野陽菜,後者則因為過去一次偶然的經歷成為了擁有改變天氣能力的“天氣巫女”。東京連日暴雨不斷,帆高便與陽菜合作,透過為他人實現晴天的願望來賺錢。與陽菜的邂逅,也改變了帆高黯淡的生活,他們互生情愫。
只是,陽菜的能力並非全無代價,她只能依靠犧牲自己來換取異常天氣的真正改變。當陽菜獻祭出自己的存在,身體完全液化消失,東京終於結束了漫長的雨天,開始放晴。這時男主角面臨的一個艱難抉擇是,不惜將東京淹沒,也要救回女主角,還是犧牲女主角,換取東京的晴天?
結尾男主角經歷重重險阻,選擇讓東京成為澤國,也要換回女主角的生命。在他眼裡,拯救世界什麼的,遠沒有他所愛的人的生命重要。
這部電影在向觀眾表達,理性的成年人社會,總會使人不自覺忘記了情感的力量有多強大,多美好。
-
7 # 冒菜多加香菜
《天氣之子》的雨和龍讓我想起了《河童之夏》;它的雲讓我想起了《紅豬》裡的雲海平原;它的空中降落讓我想起了《天空之城》;它的神奇少女讓我想起了《企鵝公路》;它的離家出走的孩子讓我想起了《少年的你》;它的大魚讓我想起了《大魚海棠》;它的蝌蚪魚讓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東京那場奇異的蝌蚪魚;它的最後相聚的那條公路讓我想起了《山坡上的虞美人》;它的被淹沒的公路讓我想起了《懸崖上的金魚姬》;它的天空之景讓我想起了《哈爾的移動城堡》;它的燦爛的煙花讓我想起了《煙花》……《龍貓》……《千與千尋》……神奇的事件總有異曲同工之妙!美好的電影總會讓我聯想到很多!看完之後,很震撼,很舒服,很享受!看著男主在鐵軌上飛奔,看著他們在從天空中降落……彷彿我也置身其中……我也逃離了這個世界……在另外一個神奇的世界放飛自我!“這個世界並沒有因為某一個人而改變,它只是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她並沒有拯救世界,她也並沒有毀滅世界。這個世界只是在遵循自己的發展方向在發展而已……看了之後感慨良多!這是今年我看過的最好看的動漫了!這才是藝術!
-
8 # 全能薈聚娛樂
新海誠的風格就屬於,前期越甜,後期越虐。接下來就是要一轉攻勢。最後收尾的圖可以看到陽菜從雙馬尾變成單馬尾了(小野寺既視感)應該是經歷了某種抗爭之後能力消散或者象徵著陽菜成長讓我想起了《大魚海棠》《同桌的你》
-
9 # nadesico19
畫面和音樂完全能夠值回票價,這就夠了。劇本確實不如前幾作,缺乏回味感。無論是秒5還是言葉,主角們用自身付出的代價給劇情帶來了很多遐想與共鳴。這劇倒好,直接把東京灣獻祭了,只是為了成全小兩口,牛逼!
-
10 # 車鳴羊
一即全,全即一。有因必有果。
你的名字裡新海誠妥協了現實,雖有滅世之心但還是被主角拯救了。這次終於堅持自我,去特麼的世界!於是東京完了,喜大普奔……(開個玩笑)
對比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主角的遭遇,並不存在三觀不正的問題。
你的名字裡,立花瀧生在大城市,衣食無憂。上學上課 放學聚餐,平時做兼職外加暗戀美女學姐,還有一幫死黨相伴。這種世界是友善的,美好的。他愛這個世界,便會下意識地拯救世界。
而天氣之子,帆高登場臉上就帶著傷,在小說裡我們瞭解他是因為家暴離家出走。孤身一人闖東京,沒有身份證學生證,寸步難行,飽受挫折。16歲的少年是善良的,他滿懷善意,但現實的冰冷讓善良一文不值。16歲的少年同樣是敏感的,帆高對警察福利院等政府機構充滿不信任,甚至私藏槍械保護自己。如此稍有不慎便會墮入邪道。我待世界以善意,而世界待我以惡意,如此,便為不救世界埋下伏筆。
帆高與陽菜,宛如神鵰俠侶,天殘配地缺,天生的一對苦命鴛鴦。陽菜在帆高無助時給予他生活的希望,而帆高在陽菜即將墜入風塵中拉她一把。彼此互相拯救,相濡以沫,負負得正。這種感情融合了愛情友情親情,成為不可缺少的靈魂伴侶。如此在帆高眼中,溫暖的陽菜和冰冷的東京一比,選擇誰顯而易見。
影視作品當給人以正能量,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都達到了治癒的效果。你的名字是符合大眾,老少皆宜的爽文,而天氣之子中,摻雜和影射的東西更多。優秀的導演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日本新一代年輕人正處於愁悶階段,他們對政府的信任降到冰點。巨大的生活壓力讓他們開始消極避世。在天氣之子中,帆高離家出走,私藏槍械,已接近犯罪邊緣。但得到“希望之光”後,不僅順利畢業,考上的還是東京農業大學,現實中日本頂級名校,三年來升級學霸。新海誠在委婉地警示日本政府,很多年輕人像帆高一樣有著純樸善良的本質,在消極和積極的環境下他們的結局會兩極分化,而消極的世界終究會被拋棄,自古王朝和階級的更替,莫不如此。
一即全,全即一,有因必有果。優秀電影如同美酒香茶,細品下味道更醇。
回覆列表
這不片子的劇情看似簡單,但是特別吸引人,同時也很精緻。
《天氣之子》的故事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講述被命運操控的少年與少女,自己“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高中生森嶋帆高離家出走前往東京,他將遇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少女天野陽菜——她透過祈禱便能令天氣變晴。
這部動畫的劇情是很吸引人的,少年的純純之愛,再加上氣候異常的現象議題,簡單的故事與動人的情節,運用巧美擬真的動畫手法,讓這部動畫超級真實,情節靈動精彩。
雖然這部動畫劇情看似很簡單,單看就只是充分圍繞著“只為一人”與“只為一事”,但儘管故事簡單,劇情依然能夠引人入勝,另外劇中還配襯了幾首清新陽光的主題曲,整個作品的質感與氣味,無疑更上層樓倍增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