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4
回覆列表
  • 1 # 大輝小夢

    陶淵明是我們所熟知的的東晉田園詩人,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官,從小他就是個官二代,早前他也是一腔熱情,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後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陶淵明有五個兒子:陶儼、陶俟、陶份、陶佚、陶佟。同時他也跟所有的家長一樣,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才。給孩子寫過許多詩文。自己雖然歸隱了,但是給孩子的教導上沒有少。

    他在給孩子的文章《命子》中先是追述祖先功業,接著勉勵長子陶儼繼承祖輩家風,努力成才:“名汝曰儼,字汝求思。溫恭朝夕,念茲在茲。”

    可是事與願違,幾個孩子都不爭氣。有一篇題目叫《責子》中可以看出來,詩云: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大概意思就是說: 老夫我有五個兒子,沒有一個喜歡紙筆。阿舒已經十六歲了,論懶惰,無人能相比。阿宣快十五歲了,還是無心學習。阿雍、阿端十三歲了,連數6和7都不會。通兒快九歲了,每天只知道找梨子和板栗吃。

    看著像是指責,可是讀來滿滿的的老父親心理。這樣一幫熊孩子,他並沒有生氣,只是以風趣幽默的口吻責備兒子們不求上進,與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

    陶淵明的心性確實超然,在《和郭主簿》中“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就深感欣慰,大發感嘆:“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五十三歲時,陶淵明病情加重。重病中的他自恐時日無多,便留下帶有遺書口吻的《與子儼等疏》。疏言:“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詩中他深深地責怪自己,覺得自己沒有養家餬口的本事,讓孩子們飽受飢寒。足見其作為父親,對子女的疼愛。

    後來陶淵明這5個兒子都沒什麼大作為, 陶淵明在飲酒作詩、雅興翩躚時,傻兒子們正手拿瓜果伴在身旁,嬉嬉鬧鬧。他沒有任何抱怨,相反這個老父親心裡想的是什麼都比不上身體健康和家庭和睦重要。這些也讓不少中國家長感嘆:應該學習陶淵明,不給孩子那麼多壓力。很有愛的父親,很機智。

    歸隱田園後,溫馨而普通的生活,讓陶淵明感受到了最本真、最自然的農事與健康,留下了那麼多的傳世名作。有很多隱居的文人墨客相比較陶淵明都有一股不甘,只有他,是真正地腳踏黃土,面朝南山,懷抱妻兒,看“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 2 # 師明禮

    陶淵明對兒子們是很慈愛的。

    陶淵明有五個兒子,在他五十多歲的時候,他給兒子們寫過一封家書《與子儼等疏》,感情真實,可以讀出一個老父親對兒子們的慈愛之心。

    在這封信裡,陶淵明說自己年老生病,可能命不長久了,可是家庭貧苦,幾個兒子們年齡不大,卻要擔負著打柴擔水的辛苦,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可見他是很心疼兒子的。

    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與子儼等疏》

    陶淵明又特別說,這幾個兒子不是一母所生,但是他們要相親相愛,他舉了管仲鮑叔,伍舉歸生,韓元長的例子,要他們學習,互相關心,互相扶持,可見陶淵明的父愛之情。

    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穎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濟北汜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與子儼等疏》

    陶淵明還寫了自己對生死的看法,人生的志向,其實這也是變相的給兒子們傳達怎麼去做人,怎麼去生活,是很感人的。

    另外,陶淵明還寫過一首非常詼諧有趣的《責子詩》,寫了他的五個兒子不求上進的樣子,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表面吐槽,實則疼愛。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固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責子詩》)

    這首詩說什麼呢?意思是老大十幾歲了,懶得要死,老二不愛學術,老三老四都十三歲了,還不識數,老五就知道吃,讓我這個老爹怎麼辦呢?這是命啊!我還是去喝酒去吧!

    是不是很搞笑?也說明了這個做老爹的對孩子的寵愛程度~~~~

  • 3 # 探尋歷史奧秘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末至南朝宋著名詩人,他的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流傳千古,膾炙人口,而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也今人稱讚,但是陶淵明也受到了一些質疑,比如:他是一位好父親嗎?

    陶淵明

    是也不是。

    說陶淵明是一位好父親,是因為他對於他的兒子是很愧疚的,這在《與子儼等疏》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在《與子儼等疏》中,陶淵明說:“……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們從小便受盡辛勞,不知何時才能不再受苦,陶淵明就慚愧的不知該說些什麼。且陶淵明一生五仕五隱,可見他為了家人的生計也是作出過努力的。而這對於陶淵朋來說,是極其堅難、勉強的,由此可見,陶淵明是想當好父親的。

    說陶淵明不是一位好父親,是因為他並不符合現代人對“好父親”的標準:即給予孩子物質保障,並教育孩子成才、成器,這兩點陶淵明都沒能達到。雖然陶淵明對於兒子十分愧疚,但是他不會為此就將自己困於官場這個籠子之中,陶淵明在《與子儼等疏》中說“餘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這裡有一個典故:在東漢時,王霸和令狐子伯是朋友。王霸隱居耕田,令狐子伯做了宰相,王霸並不覺得丟人。可是當王霸見到令狐子伯的兒子時,心裡十分難過。別人家的兒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可自己的兒子呢?“蓬髮歷齒,未知禮則,見客而有慚色”,王霸傷心不已,躺在床上久久不肯起來。王霸的妻子便勸他說:子伯的富貴和您的高潔誰更可貴呢?你怎麼能忘記自己的志向與原則,為了兒子貧寒而愧疚呢?可見,陶淵明不會為了孩子為五斗米折腰,更不會放棄自身高尚的情操。

    而陶淵明的五個兒子都不成器,陶淵明在《責子》一詩中是這樣描寫的:“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這幾個兒子不僅沒有繼承父親陶淵明衣缽,“總不好紙筆”,且一個比一個不成器:老大阿舒(陶儼)十六歲了還“懶惰不復實”,老二阿宣(陶俟)不愛文術,阿雍(陶份)、阿端(陶佚)十三歲了,連六和七都不認識,小兒子阿通(陶佟)九歲了,整天找吃的,是個小吃貨。而陶淵明倒也無所謂,他覺著這些都是“天運”,無須計較,而他則繼續喝酒(還有人認為,他喝太多酒導致兒子智力低下)。陶淵明嗜酒如命,哪有時間教育孩子。可見,在家庭教育方面,陶淵明也是失敗的。

    綜上所述,陶淵明沒有選擇犧牲自己,成全家人,而是成全了自己,這無可厚非,畢竟,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別人為自己犧牲。

  • 4 # 碼農讀歷史

    晉朝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只當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就厭倦了腐敗的官場,憤然辭職,回鄉隱居,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詩人的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卻很骨感。

    晉安帝義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本就一貧如洗的陶家又遭遇火災,陶淵明只好攜妻帶子遷居他鄉。

    義熙十一年(415年),朝廷徵召陶淵明入朝任職著作佐郎,陶淵明稱病謝絕。

    幾年後,王弘任職江州刺史,結識了陶淵明。

    陶淵明連一雙鞋都沒有,王弘派人去給陶淵明量量尺碼,給陶淵明做了一雙新鞋子。

    重陽節到了,陶淵明沒有酒喝,王弘身著白衣,親自給陶淵明送酒。

    史書稱其妻子翟氏和丈夫“志趣亦同,能安苦節,夫耕於前,妻鋤於後。”

    但是窘困的生活使得翟氏也難免發一發牢騷,陶淵明抱怨妻子不夠溫柔體貼——“恨室無萊婦,抱茲苦心。”

    但是不管怎樣,翟氏還是陪伴陶淵明,含辛茹苦把五個兒子撫養成人,度過了艱難的後半生。

    次子陶俟,乳名阿宣;

    三子陶份,乳名阿雍;

    四子陶佚,乳名阿端;

    陶淵明對五個兒子的表現都很不滿意,他在《責子詩》中寫到: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詩文的大意就是:

    大兒子阿舒已經十六歲了,出了名的懶惰。

    二兒子阿宣馬上就十五歲了,卻不喜歡學習寫作。

    三兒子阿雍、四兒子阿端都十三歲了,還不識數,六、七都分不清。

    這就是命啊,一醉解千愁吧!

    雖然陶淵明對兒子們的不爭氣很苦惱,可還是沒有忘記教子的責任。

    陶淵明五十多歲的時候,身體就已經很虛弱,便給五個兒子寫了一封遺書《與子儼等書》,告誡兒子們雖然你們不是同母所生,但是你們一定要團結友愛。

    “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

    “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

    窮爸爸陶淵明在深深自責的同時,叮囑兒子們要團結友愛,學習古人的節操,看重情義。

    也許是陶淵明對兒子期望值太高了,既希望兒子們成才,從而擺脫貧窮,又希望兒子們像自己一樣保持“君子固窮”的高尚節操。

    實在是讓兒子們無所適從。

  • 5 # 貓在盪鞦韆

    陶淵明有五個兒子,分別是陶儼、陶俟、陶份、陶佚、陶佟,根據陶淵明的《責子詩》所寫,這五個孩子“總不好紙筆”,不求上進。阿舒十六歲了,“懶惰故無匹”;二兒子阿宣更無心向學;阿雍與阿端是雙胞胎,十三歲了,連六和七都不認識;最小的兒子還一個勁兒地饞嘴,是個小吃貨。

    後來五個兒子沒有一個成才,陶淵明對此的態度是複雜的。儘管他在《責子詩》中安慰自己“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大體上表現得平和通達。然而他在“自恐大分有限”時,給兒子們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家書,其中表達了強烈的愧疚之情。《與子儼等疏》中先後寫到:“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陶淵明歸隱後的第三年,一場大火燒燬了他的八九間草屋和幾乎全部家產,陶家逐漸困頓下去,乃至於“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有時甚至不得不出去叩門尋求幫助:“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陶家孩子們也必須參加勞動,才能生活下去。想到孩子們一直打柴擔水,不知何時才能免除這種辛勞,陶淵明難過得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我們看他剛添長子陶儼時對孩子的希望,就不難理解他的愧疚。他特意給兒子起名為儼,希望兒子能夠做到恭敬嚴謹。因為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陶淵明還特地為兒子取字為求思,希望兒子能夠像孔伋一樣有所作為:“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可是孩子們現在只能靠辛苦耕作來養活自己。這離當初的期許確是很遠,做父親的自然難免會失落,心中湧起強烈的自責之情。

    既然對兒子們抱有這樣高的期許,辭官歸家帶來的就不僅僅是輕鬆與安適,而且也有愧疚之情,那為什麼陶淵明不選擇重返官場,給孩子們提供較好的物質保障呢?畢竟“最高超的心靈,也逃不出物質的需要”。陶淵明曾這樣解釋過自己不願再做官的原因: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

    陶淵明說自己性情剛直,才能拙劣。這裡的“才”應該指的是在官場上的逢迎之“才”,在這篇《與子儼等疏》的後面陶淵明也稱自己“日月遂往,機巧好疏”。這樣的自己與官場潛規則相違得太多,繼續做官一定會招致大禍。何以見得呢?這就要從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說起。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是什麼樣的呢?如果穿越到魏晉時期,我們會看到窮途之哭的阮籍。阮籍對當時的高壓政治不滿,但不敢說出口。他三緘其口保持沉默,因此保全了性命,但卻難消胸中之塊壘,只好借酒消愁,只能在路的盡頭放聲大哭。我們還可以看到性情剛烈的嵇康,拒絕和司馬氏集團合作,就被砍了頭,臨死之前彈奏的《廣陵散》成為絕響,兒子也託給別人照顧。

    陶淵明在《感士不遇賦》中描述過當時的政治環境:“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在“魚駭鳥驚”的高壓之下,陶淵明對現狀不滿;孫恩叛亂、桓玄篡國、劉裕專權,整個國家處在動盪之中,陶淵明更有恐懼之心。

    孔子曾曰:“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意為當國家無道之時,還是早點避禍退隱。陶淵明先後五次做官,做過桓玄和劉裕的參軍,但都辭官歸家。後來劉裕專權殘忍殺害大臣,陶淵明曾經在《飲酒》(其十七)中透露了自己的心思:“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性情剛直的陶淵明很清楚,自己留在官場,遲早會給家人帶來禍患。從這一點來說,陶淵明辭官也是對家人的一種負責。

    現代人普遍認為好父親不僅要給孩子精神陪伴,更要給孩子物質保障。那麼,為了孩子們的未來,陶淵明就不能隱忍一點,隨波逐流,做出自己的犧牲嗎?陶淵明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嘗試?

    他一生五仕五隱,從中不難看到他勉為其難的努力,但我們更能體會到他內心的掙扎。陶淵明“性本愛丘山”,官場對於他來說是樊籠。如果只是為了物質上的充裕而把自己關在籠子裡,就是想一想也覺得非常可怕啊!所以儘管陶淵明在寫給兒子的書信中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卻也說道:“敗絮自擁,何慚兒子?”這裡用到一個典故:東漢時王霸和令狐子伯是朋友。王霸隱居耕田,令狐子伯做了宰相,王霸沒有覺得什麼不好。可是當王霸見到令狐子伯的兒子時,心裡就不淡定了。別人家的兒子衣冠楚楚、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自己的兒子卻蓬頭垢面、缺牙豁齒、缺少禮儀,看到客人還忸怩不安。兩相比較,差距有點大,王霸傷心了,躺在床上久久不肯起來。王霸的妻子開導他說:子伯的富貴怎麼能比上您高潔的情操呢?怎麼能為了孩子忘記自己的本心?

    足見,陶淵明期望孩子能有美好的未來,但讓他為五斗米折腰、放棄潔身自好的情操,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他是做不到的。

    其實站在現代的角度,拋開招致禍患不說,為了孩子的成長完全犧牲自己的人生,就一定能成為好父親嗎?一個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選擇同流合汙的父親,又怎麼教誨自己的孩子在逆境中勇敢追夢呢?又怎麼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父親”這一精神大旗呢?

    我們還是來看看陶家孩子們對父親棄官回家的態度吧:東晉義熙元年,也就是公元405年,41歲的陶淵明放棄了彭澤縣縣長的職位,回家當農民。當看見自己家簡陋的房屋時,他不由“載欣載奔”,高興地跑了起來。孩子們得知父親要回來,早早地等候在門口,看見父親歡欣雀躍,最小的兒子阿通也就是陶佟才7歲左右,說不準還會撲進父親的懷抱。陶淵明牽著孩子們的手走進家門,發現桌子上的酒壺已經裝滿酒,這時他的心中一定會溫暖如春吧:妻子翟氏不僅沒有責備自己,還貼心地準備好了自己愛喝的酒。無論是妻子還是兒子都對陶淵明的回家沒有一句怨言。

    陶淵明辭官回家,雖然沒有給予孩子充裕的物質條件,卻避免了禍患及身,更給予了孩子們更多的精神陪伴。同時他也以自己的人格操守告訴孩子一撇一捺的“人”字到底該如何寫。儘管他的孩子沒有成才,卻都成長為自食其力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回家的陶淵明仍然是一位好父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豆進口來勢洶洶,玉米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