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龜科技
-
2 # 北大青鳥優越IT學院
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是需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定位能力:對於產品一定要定好位,目標使用者是誰?服務什麼,解決使用者哪方面的問題?市場如何,對於市場中的同類產品,本公司產品的差異化在哪裡?
設計能力:設計是產品經理的基本功,透過市場的調研並結合產品的定位來設計。
溝通協調:溝通協調能力是產品經理的軟實力。產品經理不僅要與領導溝通獲得更大的資源和支援,更要與部門間溝通,爭取更多的幫助,便於推進產品的進展,還要與下屬溝通,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
控制能力:產品經理要隨時產品的開發情況,對技術人員的問題給與回答,總之在產品的全過程都要隨時掌握並控制。
運營推廣:足不出戶的產品,走不出家門的產品不是好產品,懂市場、懂運營、懂推廣同樣也是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
產品經理是一個十分考驗綜合能力的崗位,但將其能力模型逐一拆解,不外乎以下幾點:
1. 行業與市場的深入研究產品經理,不是閉門造成的工匠,還應該是抬頭看路的車伕。車應該向哪個方向開,才是最重要的。
以線上廣告為例,如果對廣告法,與醫療、遊戲等行業的政策不瞭解,盲目的去投相關行業的廣告,那就等著被相關部門處罰吧。所以產品經理需要對行業政策保持敏感。
再比如說,四大門戶時代的產品做的再好,再沒法適應後來的應用時代;PC時代的產品做得再完美,也阻止不了使用者的時間,向手機端的轉移。所以產品經理還應該對行業的趨勢有自己的判斷。
2. 商業化的思考很多人受到喬幫主影響,都是抱著改變世界的理想進入網際網路行業的,但是詩和遠方,終究敵不過眼前的苟且。
幾乎所有的產品,在中後期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如何進行商業化?
目前主流的四種變現方式:電商、遊戲、增值服務、廣告。究竟哪一種適合你的產品?這個度又該如何掌握?
以百度為例,純粹以產品而言是非常成功的產品,簡單、準確、響應迅速。但是其商業化在醫療廣告方面頻頻翻車,營收又上不去,最終讓百度在網際網路第一陣營中迅速掉隊。
3. 資料分析能力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資料積累越來越多。很多公司對產品的要求,已經不是從無到有的流程化支援。而是管理洞察,如何透過產品快速發現經營中的問題,然後進行改進,從而獲取競爭優勢。
這就對網際網路的產品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按著業務的需求,畫原型圖、寫PRD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何把產品中有用的資料進行沉澱?沉澱的資料又將如何展示?如何對資料進行洞察,發現其中的問題?如何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哪些可能透過產品做,哪些透過線下做?這些都對現在的產品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過去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現在是個個產品經理都要懂資料分析。
4. 系統化思考有一些人,表達能力特別好,總能侃侃而談,仔細聽就會發現,其中有效的資訊並不多。稍微問的深一些,就難以自圓其說了。
而另外一些人,表達能力雖然不夠好,但資訊量很有價值,而且理論基礎非常紮實,通常這種人都有很強的系統化思考的能力。
到了高階產品經理階段,系統性思考的能力就是必備的了。所謂的系統思考,就是對產品全面的、整體的思考,能夠看到事物不同的維度、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能夠看到不同要素之間的關係與相互作用。
在產品經理的工作過程中,可以透過一些軟體來實現,比如:Mindnote、Xmind等,在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用邏輯圖把相關的關聯性的問題進行層層的拆分,直到把問題拆解為真正可以落地的工作項。
5. 創新的能力“創新”這個詞,近些年有些被玩壞了。一旦說到創新,就是要改變世界,好像非要顛覆些什麼,才算是創新。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產品經理,借鑑其它產品上的成熟經驗,到自己的產品中,本來就是一種創新。
比如:把語音識別技術放在客服呼叫中心產品中,就變成了智慧客服;放在手機操控中,就是蘋果的SIRI。所謂創新,並不需要你從零開始。
因為創新有一定的風險性,失敗機率也很大。原因主要有兩點:1、忽略了自身能力和資源的邊界;2、創新並未帶來實際的使用者價值
6. 資源整合的能力作為產品經理,要面對很多不同的角色。從前端的運營到後端的研發;從一線的銷售到決定產品生殺大權的老闆。這麼多角色,哪方搞不定,都會直接導致產品的夭折,這就需要產品經理,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
如果產品經理提出了新的想法、做了新的功能,沒有得到其他人的支援,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越是大的專案與產品,需要的資源都越多,對產品經理資源整合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