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嘎爾江南書院

    內聖指個人修養以聖人為己努力的方向,以達天人合一,外王指個人行為力求通達天地人的道理,圓融萬事萬物和諧人情世故,以達事皆圓滿。

  • 2 # 抱殘守缺

    “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道)。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

    雖然“內聖外王”一詞不是直接出自儒學和孔子之說,但《天下篇》作者所闡述的“內聖外王之道”與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處,這就為儒家採用這一術語提供了理論依據。

    儒家經典《大學》所提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把個人修身的好壞看成政治好壞的關鍵與這一觀點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步驟)被視為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途徑,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被視為內聖之業,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視為外王之業。“內聖外王”這一儒家思想也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以及哲學等產生重要影響。

  • 3 # 瀟湘彩虹

    “內聖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學術之一,但它的出處卻是莊周的《莊子*天下》,其文曰:“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學方。”而莊子的思想的啟發又來自老子,所以在“內聖外王”的師承應該是道家老子,儒家孔聖人是學生。

    “內聖外王”的意思是什麼呢?“內聖”指的是一個國家的一號人物對國家內部的管理,也指對自身品德的修煉要求。“外王”則是指一號人物對國外的政策方略,也指處理人際關係的指導性思想。

    由於老子跟孔子是師徒關係,道儒兩家有些思想是交叉的,所以到了宋代儒釋道就三家合一了,聰明的學術大師把“內聖外王”之學引入到了這三家合一的學術,整合成了一門新的學術——理學。“內聖外王”就成了理學的“學術法寶”之一。

    “內聖外王“在孔聖人看來是將道德因素植入政治體系的治國學說,終極目標是使社會能夠實現良性迴圈,各種秩序有條不紊,社會內部各色人等各歸其位,其意義和影響非常大,就應該把道德作為要求統治者的政治執政方向。反之,如果沒有道德作為執政方向,就會產生不和諧現象,重則失綱常,社會無法有正常秩序。

    “內聖外王”是有先後順序的,先“內聖”後“外王”,治理國家和個人終極目標都能適用。實現個人終極目標,先厲煉自已的修為,等時機成熟了,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治理國家而言,先做“內聖”才能“外王”,一個是前提,另一個是結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 4 # 牧水1

    所謂內聖外王,過去指心達至善而事功天下。過去知識分子少,行當也不多,讀書人的出路是從政謀天下福利,即是形勢使然,也比較有可行性,作為知識分子最高理想是可以的。現如今,讀書人多得很,行當也多得很,就不必以政而功天下了,對內聖外王,我們可以變通一下,心達至善仍可追求,而事功天下不必強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大家,我們完全可以把外王理解為事當積極盡力,即所謂"君子以自強不息",用今天的話來說,低調為人高調做事,就近於內聖外王。

  • 5 # 夢中想著你211620873

    這種不切實際的“內聖外王“儒家學說,是要求君王刻意修道為聖人,才能主宰世界的一切,才是王者。那個君王能做到呢?!這不是胡說八道是什麼?!君王只知道暴力,不服就殺人,哪管你聖人不聖人,不服我聖人照樣殺。這種希望飄渺的幼稚想法,是改變不了現實的!

  • 6 # 邢百里

    謝邀。內聖外王是借用莊子首創的這個詞來表達儒家提出的修齊治平。內聖外王莊子怎麼說的,這裡已有達人說清楚了。修齊治平來自四書之一的《大學》,裡面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的目標可表達為“內聖”,即用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內是對自身的要求,包括學習、修養。“外”是指學習致用。“王”在儒家的概念裡已不同於莊子對王的理解,而是指孔孟提出的“王道”,簡單地說就是以“仁”治國。“外王”對應的就是儒家提出的治國平天下。平天下不是掃平天下的軍事行為,而是使天下太平。

    由於儒家的四書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必讀書,修齊治平或者內聖外王至少在明面上是當時讀書人的追求。

  • 7 # 靈魂流浪者D

    內聖外王出自於先秦·莊周《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內聖外王”之說雖首見於《莊子》,但卻是儒家的基本命題。北宋的周濂溪、張橫渠、二程的貢獻是以內聖作主。既然以內聖作主,那麼首先講的就是道德。什麼是「內聖」呢?就是內而治己,作聖賢的工夫,以挺立我們自己的道德人品。「外王」就是外而從政,以行王道。內聖的工夫是每個人都能作的,就是如孟子所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外王就不一定了,它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內聖的工夫不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做,而且必然能做,這是第一義。 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儒家的思想中,內聖和外王是相互統一的,內聖是基礎,外王是目的,只有內心的不斷修養,才能成為“仁人”“君子”,才能達到內聖,也只有在內聖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安邦治國,達到外王的目的。同樣,內聖只有達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義,外王實現了,內聖才最終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立身,通達了,也不要忘記使別人也能立身,通達。也就是說,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也要滿足他人的需要,兩者都滿足了,才是一個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內聖外王之道”。立己,達己是基礎,立人,達人是歸宿。

  • 8 # 正義中醫

    “內聖外王”的本意: 道德政治統一“仁政”觀

    “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內聖外王之道"。"內聖"注重外在規範的約束,"外王"強調維護社會制度的穩定。

    一、“內聖外王”與修齊治平

    內聖外王”之道,後世學者無一例外將其歸於儒家的主要思想,但並非儒家首創。“內聖外王”一詞最早出自《莊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道)。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其內涵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此得知“內聖外王”也就是所謂的修齊治平

    二、“內聖外王”與克己復禮

    在“內聖”方面,孔子主張,“為仁由己”。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仁人,關鍵在於自己。正所謂“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為起點,而以“治人”為終點。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在孔子的思想中,內聖和外王是相互統一的,內聖是基礎,外王是目的,只有內心的不斷修養,才能成為“仁人”“君子”,才能達到內聖,也只有在內聖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安邦治國,達到外王的目的。同樣,內聖之有達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義,外王實現了,內聖才最終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立身,通達了,也不要忘記使別人也能立身,通達。也就是說,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也要滿足他人的需要,兩者都滿足了,才是一個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內聖外王之道”。立己,達己是基礎,立人,達人是歸宿。

    綜合上述觀念,內聖者即克己,克己者“為仁由己”;復禮者即“修己以安百姓”換言之,克己復禮是因,“內聖外王”是果。

    三、“內聖外王”與仁政觀念

    孔子“內聖外王”政治思想中,體現了道德與政治的直接統一。儒家無不講道德,也無不談政治,認為政治只有以道德為指導,才有正確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實到政治中,才能產生普遍的影響。沒有道德作指導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這樣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難以長久的。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統治者只有先致力於聖人之道,成為“仁人”,才可能成為天下愛戴的“聖主”。

    怎樣才能成為道德家呢?按照孔子的言論,要做到“仁”與“禮”,達到內聖,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以下層百姓為物件,以利樂為主要工具,輔以刑政,試圖達到“名人倫”的目的,來穩定民心,穩固統治。 道德與政治的統一,也就是由“內聖”到“外王”。這裡,“內聖”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外王”是“內聖”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結果。

    “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換言之,“內聖外王”實際是講道德與政治統一的“仁政”觀念。

  • 9 # 阿斌哥影視

    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其內涵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雖然“內聖外王”一詞不是直接出自儒學和孔子之說,但《天下篇》作者所闡述的“內聖外王之道”與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處,這就為儒家採用這一術語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辨析

    “內聖外王”作為一種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強調的是在既定的社會體制下的自身修行,並不對外部社會制度有所訴求,要求制度的建設與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層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對肉身的保障。與西方民主、憲政、自由主義制度相比,“內聖外王”中的透過內修的濟世功用,以實現個人理想和達濟社會,進而達到王道社會這一中國傳統政治理想,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專制皇權導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張缺少分權制衡、社會制度建構的非正義性而導致其實施起來較難,常常出現“內聖不外王,外王不內聖”的局面,是一種政道有餘但治道不足的表現。

    三、內容

    作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時代並沒有明確提出“內聖外王”這一概念,而是道家思想代表莊子所提出,但其思想內涵與孔子在《大學》所提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把個人修身的好壞看成政治好壞的關鍵這一觀點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步驟)被視為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途徑,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被視為內聖之業,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視為外王之業。“內聖外王”這一儒家思想也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以及哲學等產生重要影響。

    四、範圍

    1、對於個人

    我們每個人生存於世,都希望被別人理解,被別人尊重;都希望被世道容納,被社會接受。無論立足還是安身,都願成為一個好人,一個有所“能”的人,一個幸福的人。但客觀現實又往往事與願違。所謂人情世故錯綜複雜,愛恨恩怨撲朔迷離。即使是人言,也謂之可畏。於是有人抱怨世情險惡,有人厭惡世道人生,更有甚者,萎靡淪落,玩世不恭,以極端的個人行為洩憤於世於人。一個群體,一幫朋友,甚至一對戀人或一對夫妻,有人總認為他人或對方自私自利,對人刻薄。故而自以為是,或自暴自棄。

    其實,從“內聖外王”角度,一個人當以“內聖”的思想要求自己。通俗些講,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律己”。孔子主張“為仁由己”,只有自 己做到律己修行,就會讓人尊敬、愛戴,也會讓別人理解和尊重你的行為和意見。那樣,別人就不會遠離你,就不會孤立你。自身的修德養性,實際是為別人作著榜樣,自然也會有人、有氛圍、有思想團結於你身邊。這種團結,就可以理解為個人社會生活中的“外王”了。

    2、對於社會

    我們每個人渴望和諧安穩,追求生活幸福。這份渴望和追求,在特定的社會和平條件下,歸根結蒂,是要靠自身的良好內質。從這個道理來講,開車闖紅燈、亂貼小廣告、甚至害人利己的行為,都是不“內聖”的表現,這跟所謂的追求個人權利和自由是兩個範疇的道理。

    力求“內聖”,不是做“老好人”。“內聖外王”之道,是要求積極的內聖和外王,而不是苟且偷生、只求無過、不得罪人。“老好人”在中國古代叫做“鄉原”,孟子曾為這個名稱下過定義:“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意思是說,舉不出他有什麼錯誤,也沒什麼好批評的。對於這樣的人,孔子曾在《論語·陽貨》裡說:“鄉原,德之賊也”。就是說,“老好人”是褻瀆和偷盜了道德的人。可見,主張“內聖”,是要積極地做好人,而不是做所謂的“老好人”。我們有句老話,叫做“日久見人心”,“老好人”最終也不是被人尊敬和喜愛的。

  • 10 # 創客IP老梁

    “內聖外王”是一種儒家思想觀點,最早出現於道家典籍《莊子》:“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後來才被儒家所繼承,指的是個人修養與政治主張。“內聖”,就是將道藏於內心,自然無為;“外王”,就是將道顯示於外,推行王道。“內聖外王”,指的是內有聖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是人格理想及政治理想兩者的結合。其中,“內聖”是基礎,“外王”則是目的。“內聖外王”作為一種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強調的是在既定社會體制下的自身修行,並不對外部社會制度有所訴求,要求制度的建設與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層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對自身的保障。在中國封建社會,常常出現“內聖不外王,外王不內聖”的局面,是一種政道有餘但治道不足的表現。

  • 11 # 不同款

    對自己的要求以聖人為榜樣。治理天下奉行王道。

  • 12 # 亮夫0422

    而儒家的核心價值觀,克己復禮丶中庸之道丶以和為貴丶溫良恭儉讓

    …等。

  • 13 # 巴別塔上的尼采

    內聖是修心,是透過內在修煉以成就聖人。外王是事功,是建立王道樂土。

  • 14 # 李世安水墨軒

    文人,清流心中之天下之治。或原始祠族公社會那種和諧狀態吧!

  • 15 # 水草齋主人

    內聖是個人修為,終極追求;外王是個人修為的外在具體的衍射。也可以這麼講:做一個道德高尚的社會人。

  • 16 # 原墨顧如

    這是後世儒生撿莊子的牙慧。

  • 17 # 赭紅

    內:認識高絕、修養高尚。

    外:運用的法、無人起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ffice用哪年的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