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葦渡江62209306
-
2 # 閒看秋風999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於是宋,元,明,清以及後世的儒家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是"理學",其創始人為北宋的周敦頤、邵雍及張載。繼後有程顥和程頤等人繼續發展,最終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研究理學的學者稱為“理學家”。理學家們認為"理"是萬物的起源(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名字也不盡相同,如天、道、上帝等),而且它是善的,它將善賦予人便成為本性,將善賦予社會便成為“禮”,而人在世界萬物紛紛擾擾縱橫交錯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稟賦自“理”的本性,社會便失去“禮”。因此,如果不能抑制私慾的膨脹,則偏離了天道,不但無法成為聖賢(儒家最高修為者,人皆可達之),還可能會迷失世間,所以要修身,進而保持人的本性(存天理),以達致“仁”的最高境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然後就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融"人慾"於天理之中(不是"滅人慾")。理學家還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透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哲學上定義為客觀唯心主義。
另一派則是以王守仁領銜的"心學"。王守仁認為,心是宇宙的本原,“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哲學上定義為主觀唯心主義。王守仁還作有"四句詩"來教化: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簡而言之,朱熹們認為,若要"致知",必先"尋理"(天理);而王守仁們則認為,若要"致知",必須尋求"內心"的力量。
-
3 # 中道共享智庫
王守仁的致良知思想源自孔孟,孟子說良知是不慮而知而能的,是心的本體狀態。因為被外界的慾望矇蔽,按陽明先生的說法是,就象本來澄淨的鏡子生鏽了,因此致良知說形象點,就是把鏡面的鏽去除,“存天理”,去多餘的人慾,達致本來的良知。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清楚,歡迎交流。
-
4 # 任重行遠
首先,儒家實際上是成功組織學,陽明心學也不例外,他們追求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說到底他們是管理的學問!我們把組織看做一個整體,那麼由於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思想不同,所帶能量的正負也是不同的,如果正能量和負能量的能量差不多那麼組織的力量是為零的,如果正能量大於負能量這個組織是有力量的,是能夠繁榮的,反之,負能量大於正能量這個組織就無力就會分崩離析!在組織當中正能量就是善,負能量就是惡!當一個組織當中永遠充滿正能量,那麼他就會永遠存活下去的,這就是儒家為什麼能為萬世開太平的原因,因為儒家文化是提倡善的是使組織一直充滿正能量的文化,這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屹立不倒的原因!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就是孔子的仁孟子的善朱熹的理,都是指人的善性,人的正能量!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以儒家就是要求每個執政團隊裡的每個人都要做到至善的境界,這樣的團隊才是有力量的才是充滿正義充滿正能量的!這就是儒學的意義!中華民族如果還要延續下去要永遠屹立不倒就離不開儒家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哪一天儒家文化如果沒了,中華民族就離滅亡的日子就不遠了!我們不要無知的叫囂打倒儒家把儒家文化徹底剷除,如果沒有儒家文化中國早在清朝以後就滅亡了還哪有我們的今天?所以只要儒家文化還在中華民族就滅亡不了!
-
5 # 魯鈍亂評
如何正確的認識自己而不被現實所矇蔽?在得意時或失意時,在高興或悲傷時,在成功或失敗時,在順境或逆境,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長短處,能夠客觀認識深處的人文社會環境,做到不偏不倚,不驕不躁,冷靜的分析自己和環境,如是應該才能算是做到了致良知的致字的功夫。而良知含義比較寬泛,可以是天理人倫,自然大道,不同時代的代表含義應不太相同。但如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句詩的大體境界相當,屬於積極正面的面對人生。這個回答有沒有新意?
-
6 # 作者陳橋
我們現在所說的學習,絕大部分指的是學習知識。知識,是外在的,我們也可以說知識就是世間的理。他是獨立於心的東西。但是陽明認為心就是理,也就是良知,他這個提法,對於我們學習到底有什麼幫助呢?舉學英語的例子。
學英語,是從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原因開始的,有人為了加薪,有人為了出國,有人為了愛好,但是如果我們不停的去質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來學英語,最後到你能夠非常清楚而堅定的告訴自己,你為了什麼?如果這個根本的原因是好的,你就會更加堅定,如果這個出發點是,惡的,你學起來肯定沒有那麼大的動力。這個過程就是不斷的致良知。
只有當我們內心對於英語的良知,這根本的原因,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的時候,英語的學習規律,學習的道理和方法才會凸顯出來,也就才會變得有意義。也就是我們通俗所講的,只要你有足夠強的願望,你一定會找到方法。
它帶給我們的啟示和幫助就是,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先從自己的內心出發:你到底是為了什麼學?你學習這個東西的良知是什麼?而不是一開始上來,就找很多的方法開始學。
有個故事,說一群小朋友在一個老人的窗戶底下踢球,又鬧又吵。老人走出去跟小朋友說:謝謝你們來陪我踢球,你們踢得這麼好,我今天每個人獎勵十塊錢。第二天他獎勵八塊,第三天他獎勵五塊,到第五天的時候,他突然不獎了。這些小朋友都覺得沒意思,不好玩就不踢球了。
這個例子能夠非常好的,說明學習要從致良知開始,也說明心即理是什麼意思。
心即理就是,當你把心搞定的時候,理自然就會出來。
-
7 # 一凡論道
人類的學習通常分為三個層次;用眼、用腦和用心,
以看書為例,絕大多數人看書只是用眼睛去看書、部分人看書的時候會用大腦、會思考,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會把書看進心裡去,用心在看書的人,學而能用,體悟至深,因此,看一本當百本。
只通過我們眼睛的只是過目就忘,只通過我們大腦的知識,我們往往只停留在懂得道理道理的層面;唯有透過我們內心深處的知識我們才能深刻的領悟,並且能夠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而一個人要真正做到用心,就必須要做到致良知,很多深邃的道理和複雜的關係都是在於一顆澄明的內心裡,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根本上只是我們自己與自己自己的關係的一個外化而已,可以說,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這就是心即理的原理。致良知就是心如明鏡,深邃洞見,那麼我們看到一切關係,學習一切知識都是洞若觀火,沒有雜質和噪點,直指根本;同時,我們還可以知行合一。
-
8 # 教育老兵
從這個角度說,馬雲所言的有願景,有行動,瞄準一個點捅下去見出血來,也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我的總結是,上面牛人說的都對,但它不只有明悟,也有行動。
-
9 # 永恆不滅的記憶
人總是被外界的事物所誘惑,從而造成內心的不安。
人要用良知,就是內心,來對待事物!而不是外界事物擾亂了本心!!
致良知,用自己的心來對待!不是讓外界的事物來打擾它!從而的是,保持自己內心的安寧,不擾亂本心的前提,去做人,做事!?
-
10 # 冬天的溫暖rxm
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功夫運用爐火純青,讓人望塵莫及,我認為沒有什麼高深的神秘,就是此心的運用和把握。正所謂良知在每個人的身上,人人皆有良知,只是大家不願意去致良知罷了。致良知確實不舒服啊,說著容易做著太難了,平白無故的付出,沒有回報的奉獻,長期如此,試問幾人樂意!看著聖人遠不可及,實際自己本就是聖人,只是不願意去做而已。致良知的功夫非一朝一夕,不在實事上磨練不行,不時時剋制反思不行,不刻刻忍性止欲不行。而如今面對物質的極大豐盈,時時的快感充斥而來,那種感覺似乎比起精神的磨礪更加真實具體。正所謂講道理不如給點錢來點實在,好像更有誠意和有解決之道,所以眾人對名利趨之若鶩……。其實給錢不也是致良知嗎,良知從來不排斥實實在在的行為,絕不是空、高、虛,那就是順其自然的為而無為,做了發其本心,不求回報,此心不過分功利,只求萬世之名和利人之利,我得七分與人三分……這樣的名利才是合理之道,也是良知的顯現。 倘若此心只在物上求,那終難有安,更難有樂,因為本心一直被矇蔽,看似為所欲為,名利俱全,實則心靈漂游,毫無可依,本心不在的身體只是軀殼……。說的有點多了,最後,致良知需要人人踐行,永不停息。
-
11 # 張翼遠
王守仁,號陽明,為近世儒學史上的大家。作為我國思想史上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學思想有三大命題,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王守仁晚年著重提倡“致良知”,他曾說:“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可知,“致良知”既是陽明心學思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又是陽明心學思想的邏輯終點。
“致良知”三字,看似簡單,但初學者要真正全面理解“致良知”的內涵,尤其是“致”字,卻並不容易。
王陽明曾說:“致知,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這裡的“致”,可解釋為“推廣擴充到”。如人有孝心,可及於父母公婆;人有愛心,可及於他人甚至於小動物;人有進取心,可及於正當的事業乃至體育運動。從字面上來看,“致良知”是最簡易的工夫。但事實上,王陽明曾指出:“人孰無良知乎,獨有不能致之耳。”可見,致良知也是最難的工夫。若不肯“致”,即便良知天賦,也只是一種浪費,也只是個愚不肖。正如王陽明所說:“心之良知是謂聖。聖人之學,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聖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賢人也;自蔽自眛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雖其蔽昧之極,良知也未嘗不存也。苟能致之,即與聖人無異矣。” 既然良知天賦,則聖愚的差別就在一個“致”上。普通人若能切切實實地致自己的一分良知,便離聖人近了一分,致自己的十分良知,便是十足的聖人。
但如果簡單地將“致良知”理解為致固有的良知於事事物物,也不夠全面。王陽明曾說:“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言下之意,固然人人都有良知,但良知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才能逐步開悟,而這必然需要透過學習才能達成。可見“致良知”還有第二層意思,那就是“致良知”是終生不可停的“事上磨”的大學問。有人以為王陽明在倡導讀書和學習上有點消極,以至於阻礙了科學的發展,這是極大的誤會。王陽明說:“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他根本不是要戒人窮理。只是,朱子學者的讀書窮理、格物致知,是在向外求理,即便人持有恭敬之心,畢竟也只是對知識和物理的恭敬,而不像致良知,是對生命和良知的敬畏。朱子學者似乎終生有讀不完的書,格不完的物,待到自覺學已有成,已垂垂老矣,故終其一生只有學問,少有事功。而“致良知”,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特別有針對性、特別持久、特別容易見效、特別系統的學習。所以他曾自信地說:“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卻是有根本的學問,日長進一日,愈久愈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尋討,卻是無根本的學問。”此言不虛。有良知的人,欲致其治病救人的這份良知,必然會自立志起便關注乃至努力學習與醫術相關的學科知識和實踐技能,不光肯學,還盡力學得精,正所謂惟精惟一。有良知的人,欲致其在國防科技上報效祖國的良知,必然會自立志起便關注乃至努力學習相關科學技術。哪怕在家當一名家庭主婦,若要致其相夫教子孝敬父母公婆的良知,一定也會努力學習有關家政、烹飪、理財和護理等知識技能。
王陽明的“致良知”思想與孟子所說的“凡有四端(作者注: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分別為仁義禮智的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極為相近。孟子的“擴而充之”,擴即是致良知的第一層含義,充則是致良知的第二層含義。可見王陽明根本不是要人束書不觀,空談心性,更沒有想當然地認為良知天賦,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王陽明自身卓越的政治才能、軍事才能,正是得益於“致良知”。倘若他終生埋頭讀書,或許便只是個大學者,甚至只是一個老學究。
因此,“致良知”的本意,即不斷地致天賦的良知於萬事萬物,不斷地學習以使良知愈發開悟。如此,則工夫越精,本體越明;本體越明,工夫越深。大道至簡至易,易知、易學、易成。
王守仁在《書朱守乾卷》中雲:“人孰無是良知乎?獨有不能致之耳。自聖人至於愚人:自一人之心,以達於四海之遠,白千古之前以至於萬代之後,無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天下之大本也。”在他看來,良知是完全與生俱來的,不假外求,人人所固有,是有教無類的理論依據。
正德十二年(1517年),“安定”南贛地區的“山賊”後,王守仁總結了農民為何造反的根本原因:在於民風不善,在於民眾缺乏應有的禮制約束,法制觀念淡薄。因此,要徹底清除贛州地區的“山賊”,就必須清除心中的賊。
去奢侈,訂鄉約。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王守仁回到贛州,開始其教化工作。很快,他就親自擬定一份告諭,首先指出了禍亂始於民風不善。“山賊”存在的時候,一直襲擾老百姓,弄得老百姓窮困不堪,但是卻還有奢侈浪費的習慣。做一次喜事或喪事就全部耗盡了多年的積蓄,甚至負債度日。即使在豐收年景,也難以度過青黃不接的時候,一旦遇上天災人禍,只有流亡成為流民,或上山為寇。
其次,王守仁還列出了一些要革除的陋習:家中有喪事,不用鼓樂,不請和尚道士做法事,不大肆宴請賓客;子女應趁父母在世時及時行孝道,不要等到死了才空費錢財;婚嫁娶,不計較財禮嫁妝,不大會賓客等,並要求“十家牌鄰互相糾察.容隱不舉正者,十家均罪。”
此外,王守仁還倡導節約,推出全面進行社會改革的措施--《南贛鄉約》告諭,期望能透過民眾的自治,以穩定社會。
興學校,行教化。要想讓老百姓從內心自覺地接受禮制的約束,還是透過興辦學校進行系統的教授傳統道德。很快,王守仁在南安、贛州全面恢復社學、興建書院,發動社會力量辦學,採用官督民辦的方式,將境內祠堂中所供的鬼神佛像全部拆除,改建為社學,還出面解決社學的校舍等問題。為了尋找優秀教師,王守仁下令讓所屬各州縣官員,加緊訪求“學術明正,行止端方”的鄉儒為教師,“量行支給薪米。以資勤苦;優其禮待,以示崇勸”。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家長,管教好子女,讓他們必須尊師重道。教學內容主要為三綱五常,封建禮儀等。
王守仁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這一千古真理!
-
12 # 順其自然逍遙遊
陽明先生是明心見性之人,也就是覺者悟道者。
格物致知,明心見性。這八個字觀想,有智慧之人即可見道。
革除物慾,到達本心良知,即使良知的說法亦不存在,因為有良即有不良,不思善,不思惡,不思不思,止於至善,即是圓滿究竟。
-
13 # 夢歸秦淮
王陽明認為“良知”在每個人的心中,但是人人都有私慾,私慾矇蔽了良知,所以不能展現出來,但只要透過內心的不斷自我反省和頓悟,就能夠達到致良知乃至知行合一的目的。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核心和精華思想,它最早源於“龍場悟道”。“龍場悟道”是在一個較為安靜的環境下,透過砍竹子,王陽明結合自身的遭遇和經歷不斷地反思,內求真理,最終頓悟。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在“龍場悟道”中,王陽明認識到“心”是感知萬事萬物的根本,世間是非曲直的的標準是良知,但是良知並不是靠外求,而是透過內心的頓悟和反省,良知真理就在心中。
致良知的實質就是擴充現實良知,恢復本體良知。在實現致良知的過程中,最主要的矛盾障礙就是私慾。
曾經看到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良知猶主人翁,私慾猶豪奴悍婢。”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才是最真實的自我,良知猶如一家之主頂樑柱一樣,但當主人生病的時候,私慾就會為所欲為,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主人吃藥,讓他恢復健康,這樣主人就可以重新掌握一家之主的地位,私慾就會退縮乃至蕩然無存。
由此可見,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依良知而行,去偽存真,存善去惡,最終做一個懂得知是非,能夠分辨和區分善惡的人。哪怕現在是一個大奸大惡之徒,如果一切能遵從內心,遵從良知,那麼私慾不好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少,也可以變得越來越好,致良知是一個不斷踐行和修正的過程。
乾貨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長。
-
14 # 定慧堂
“你絕對不能為了賣一種藥,而去發明一種病”。這就是對“致良知”最好的回答!
眾所周知,王陽明的“致良知”是在陸九淵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理論上講,陸九淵心學與王陽明心學發生於同一個年代。“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意在開始對自然規律的探求,而且用一個“吾”字,代表了“我”的化身。
應該講,陸九淵的心學比“致良知”、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要整整高出一個世界。即,陸九淵的大腦思維的確是沒有邊界的,他的大而無外是面向宇宙的,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有邊界的,啟示應該是小而無內了。
如果說王陽明已經“辯證唯物”,那麼陸九淵仍然“唯物辯證”,只是將眼界與研究的內容放大了。 “我”與“吾”是一個人的兩個映象!陸的境界比王陽明要高一個維度,可惜生在了中國,沒有人理解,更沒有人認同!
最近,有關faceboo 洩露個人資訊的事件在世界上鬧得沸沸揚揚。但扎克伯格在聽證會上,迴避一切疑點問題及攻擊性指認,無論這是否是真的,但給人的印象便是Facebook已毫不保留,他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即Facebook正在為自己的罪過贖罪,認識到其責任,並且已經制定了具體的計劃來解決資料隱私問題。
扎克伯格面對自己公司已經出現的問題,不是費盡心機狡辯推脫,而是直面問題坦率承認,並真誠道歉全力解決。Facebook 的股票當天就上漲了4.5%,這就是對扎克伯格“致良知”的最好認同。
《華爾街日報》如是評價扎克伯格,“扎克伯格顯然已經為一場馬拉松式的辯論做好了準備,他保持著終點線的速度。並且他深知,馬拉松不是觀眾的運動,真正的選手只有他一個人。在他十分確定自己想要什麼結果時,他很善於把自己的決定解釋清楚並終止不必要的討論”。這一點,值得全世界學習。這是“致良知”的一場精彩表現和論證。
反觀我們自己,有少數華人,現在除了嘴上天天講“致良知”外,但誰又在實際工作中真正的在“致良知”呢?
同樣面對個人隱私洩露問題,看看百度李彥宏對於個人隱私提出的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觀點吧:中國公眾對於隱私並不是很在意,他們更願意用自己的隱私去換取便捷!
這不是“致良知”,而是在不誠實的“施狡辨”。“誠實”就是“致良知”,離開了誠實,一切良知都只能只是託詞和欺騙!
-
15 # 當年青山
王守仁是明朝的理學超級明星。因曾在紹興陽明洞修道,所以被世人尊稱“陽明先生”,即王陽明。他學習過朱熹和陸九淵的理學著作和思想,又發展和改變了宋朝的理學。並在二十出頭的年紀,曾經按照朱熹探索宇宙終極奧秘的“格物窮理”法,認認真真“格”了七天七夜竹子,結果一無所獲,還大病一場。從此認定一竹之理尚不能格,又怎能格天下之物?!於是,轉了戰場,開始花更多精力研讀佛經和道經,和道士談養生,與和尚說禪機。並最終悟道,建立了理學2.0版本:“心學”。 王陽明的“心學”的精髓:良知良能。意思是,每個人都有天然的知,和天能,不需要刻意造作。何為“致良知”呢? 王陽明認為,人的“良知”就是“初一念”/“是非念”,而“非良知”是“次一念”/“利害念”。其中“初一念”是善的,因為他是以“是非對錯”為判斷標準。而由“良知”發出的“初一念”能帶來天然的,不用後天學習的“良能”。如:兒女從小就自然懂得要孝順父母。 雖然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良知”,但同時也存在“非良知”。這就人性的複雜面:相容了“天使”與“惡魔”。例如有一天你看到前面的路人掉了錢包,心中的天使會鼓勵你把錢包送還給他。可心裡的“惡魔”也會馬上出來蠱惑你留下,並羅列出種種利己的好處:1.有錢可以下館子大吃一頓2.有錢可以買一直捨不得買的名牌衣服.......於是,惡魔和天使開始了無聲而激烈的“辯論”。如果是聖人,當然可以將心中的惡魔的一張臭嘴,牢牢粘住。但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他們的“利害念太重,私慾太多”,很容易就“高舉惡魔的右手,宣佈惡魔才是獲勝方”。
所以,王陽明提出了“如何才能保持住良知”的問題。答案是三個字“致良知”,即不能用“次一念”去壓倒“初一念”。而具體的辦法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
16 # 夢露居士
我的碩士論文寫的就是王陽明的思想,下面說說我對王陽明“致良知”的理解。
第一,什麼是良知?
王陽明認為,任何人都天然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種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就是良知。
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親、友愛兄弟,知道偷盜是不對的,知道小孩快掉到井裡去了要拉一把。
王陽明說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王陽明手下抓到一個盜賊。王陽明讓他當眾脫衣服,先脫了外衣,後脫了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他脫,盜賊死活不願意了。王陽明說:你雖然是賊,但也有羞恥之心,這就是你的良知。
第二,為什麼人還會做壞事呢?
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每個人都有好色、好貨、好名、好利之心。這些慾望會遮蔽人的良知。
王陽明打了一個比方:人的良知本像一面明鏡,無物不照。但是人的私慾就像銅鏽和灰塵,會使鏡子逐漸失去光明。因此人的心就昏暗汙濁,所以會做壞事。
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因為私慾的遮蔽,很多人會去做錯的事,而不做對的事。比如小偷難道不知道偷東西是錯的嗎?但由於他喜歡錢財,就會不顧自己的良知,非去偷不可。
要想使這面鏡子恢復明亮,就必須花一番功夫去打磨,這就是致良知的功夫。
第三,致良知的第一層意思,就是把心中的良知推至事事物物。
要打磨這面鏡子,就要在事上磨練。
在生活中工作中,你遇到每一件事,都真真切切地按照自己心中的良知去做,不要欺騙自己。這就是把良知推至事事物物,讓事事物物都符合你的良知。
你看到不符合良知的事情,就要去為之努力,讓這個世界變成你理想的樣子。
第四,致良知的第二層意思,就是使心中的良知達到極致。
你在按照良知做事的同時,也就是在去除自己的私慾,打磨鏡上的鏽跡與灰塵,使自己的良知慢慢恢復光明。
這個時候,你的心光明純淨,無物不照,物來順應,你就成了聖人。
所以,致良知的意思就是讓事事物物都符合自己的良知,使自己心中的良知達到極致。
-
17 # 一生最服王陽明
個人理解什麼叫致良知,就是為人處事受控於良知,而不是名利,地位,或者其他利益,憑良心說話,憑良知做人,做的每件事都經得起時間和光明的考驗
-
18 # 手機使用者53667292427
有不等於會彰顯,人總會被外在事物遮蔽,牽絆,導致追求其他。反而離大道越來越遠。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時時刻刻面對事事物物時要去除私慾,回覆本來的善念,積累,盡廣大,盡精微。最後回覆本來面目。
-
19 # 喻德武
良知每個人都有未免過於絕對,應該說絕大部分人是有的,有些人一出生基因存在缺陷,或者大腦受到外力損害,影響了他的認知,如果醫治不好,很有可能是沒有所謂良知的。
有個例項,英國一個女人在一次事故中,恐懼神經受損,沒能恢復過來,從此以後她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哪怕再恐怖的電影,再可怕的事情,她看到或親歷了,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反應。
也就是說,你想有良知,最起碼要滿足一個基本條件:你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跟健康健全的人一樣。
不能滿足這樣的基礎條件,說每個人有良知,那是胡扯!畢竟,王大師不是生活在今天,也根本沒有什麼科學素養,哪裡懂得這一點?
再回過頭來,即便每個人都有良知的根基,但很容易會被塵世的喧囂所掩蓋,時間一長,就會蒙塵,即便不蒙塵,也容易被誘惑,背離了初心。
六祖慧能說: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講的心是本體,其他外物都是虛幻的,都是自我心理的投射而已。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當然是有道理的,不過這樣說就沒有什麼實踐意義,最多隻能說是一種認知升級而已。
如果這個世界都是空無一物的,那還活著幹什麼呢?不就變的毫無意義了嗎。
所以王大師主張一定要“致良知”,一定要做!
不致不做的話,就會成為空談。所以另一個大師說:
身如菩提樹
心似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切勿惹塵埃
想一想,這個話雖然境界沒那麼高,但是有實踐指導意義,主張大家要勤學苦練,追求向善,這不是更好嗎?
所以既要內求,也要外求(具體實踐),內求與外求是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既要求變,又要不變,具體要看什麼,不能一概而論,明白了嗎?
-
20 # 我是一個小書蟲
王陽明在歷史上是公認“真三不朽”的人物,他一生建功立業,講學四方,他的學說基本可以概括為三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致良知”可以說王陽明思想的精華,按王陽明的話說是“千難萬險中體貼出來的”,王陽明晚年只講“致良知”。
致良知來自孟子的“良知”和《大學》的“致知”。
“人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有“良知良能”說,“良”是固有的意思,通俗的說也就是人天生就有。
《大學》本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朱熹把它拎出來,在儒家經典中有了重要地位。朱熹和王陽明對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有著不同理解,王陽明把“致知”結合孟子的“良知”,提出了“致良知”。
致良知的“致”有層意思,一層是說,人的良知被我們的私慾矇蔽了,像鏡子一樣變得鏽跡斑斑,我們要反省,“反求諸己”,把我們的私慾,把矇蔽良知的鏽跡清除掉,還良知的本來面目。
還有一層意思是,就是“行”良知,這也是王陽明思想的特點,實踐性強。人有良知,還要“行”良知,把良知用在道德方面的實踐,把良知推廣到事事物物,不但說,還要做。
所以說,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良知,但是我們的良知都被私慾遮蔽了,之所以之“致”良知,就是克去我們的私慾,還良知本來的面目。
回覆列表
陽明先生曾經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說明我們在這個社會上難做到的就是自己對自己內心的改造或正視。聖人或者偉人就是能夠正視自己,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能夠摒棄心中的雜念和私慾,能夠一個積極的、陽光的、樂觀的心態面對世人,接受世俗的挑戰!這跟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一脈相承!如果在官場也可以用範文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來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