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核先生科普

    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解答:

    一、近年來全球地震頻率是否增加了?

    二、高層建築林立,能夠改變地殼的執行規律?

    圖釋:全球地震帶分佈圖

    近年來全球地震頻率是否增加了?

    以下資料是我根據中國地震臺官網歷史資料檢索,並親自整理的。

    時間跨度從2012年到2020年,地震臺官網可以查詢到2012年以後世界各地地震發生時間、地點、震級、震源深度等資訊,2012年後,世界各地的高樓如雨後春筍一樣拔地而起。

    震級選取7級以上的較大地震,6級地震相當於釋放一顆1.5萬噸TNT當量的炸彈,屬於強震,如果震源不深的話,可摧毀160公里範圍內的建築,地面的一般建築將會受到嚴重破壞。

    圖釋:根據中國地震臺官網整理的全球6級以上大地震

    從上面可以看出,儘管近十年來全球高樓不斷湧現,但全球6級以上地震頻率並沒有明顯的增加趨勢。

    從以上事實就知道,地震和建設高樓沒有任何聯絡了,為了更有說服力,我們再來看看建設樓房到底會不會對地殼造成影響。

    以500米高的摩天大廈為例,根據建設標準,地基的建設深度在50米左右,一般的高層住宅地基深度也就20米到30米。

    陸地上的地殼厚度有30多千米,厚的地方有60千米,地殼下面還有100多千米的岩圈。

    地球上建房子的地基不會對地球造成絲毫影響,移動的建築材料相對地球,大概就相當於手背的灰塵移到手心上吧。

  • 2 # 超弦

    全球地震頻發的原因並沒有這麼簡單,它存在著多種因素。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

    我國有多條地震帶,四川、臺灣是地震頻發地,在2019年,我國有資料統計6級及以上地震發生過3次,分別是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公里;4月24日西藏林芝市墨脫縣6.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6月17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2020年初臺灣又經歷4.7級地震。那麼為什麼地震如此頻發呢?是不是人類建造的高層房屋過於密集而導致?

    其實不然,我們的活動僅限於地球表面,然而地球的內部遠比我們所製造的建築要大而重的多。地球的平均半徑r=6371km,質量約為5.96×10^24千克,但是即便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築----王國大廈,它的設計高度為1600米,已經超過了最低的雲層,總投資120億英鎊。即便如此它在地球表面高度的佔比仍然微乎其微。因此人類的建築對於地球地殼的運動微乎其微。

    地震成因一般是由地球本身的運動造成的,最受廣大人民認的就是板塊運動。

    說起板塊運動學說,就不得不提起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1910年的一天,魏格納偶然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極為相似,由此開啟了板塊構造學說的新時代。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內部相對穩定的板塊(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是在海洋,其餘五大板塊都包括有大塊陸地和大面積海洋。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釐米到10釐米的速度在移動。由於“極移動曲線”和海底擴大等提供的證據,大陸漂移的確是正在發生的事實。1965年,科學家運用計算機使地球各個大陸以現有的形狀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底地形、地震位置、火山活動等活躍部位都連線成為帶狀,於是"板塊構造學說"這一革命性的見解應運而生。

    大部分地震是由於地球的板塊運動造成的,大陸板塊以及海洋板塊之間的對沖擠壓導致了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昀多,而且破壞力也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其他的也有如火山地震呢、人工地震等等。總的來說,遇到地震不要慌張,一定要冷靜,有足夠的時間的話一定要逃到足夠寬闊的室外,如果無法逃離險情,一定要尋找到建築物的結構點尋求暫時性的庇護。

  • 3 # 月靈心74

    為什麼全球頻發地震,原因過度使用地殼原油,過度開採地下殼心資源,大部分地下殼心空動,支撐地表失衡,地平面大片高樓聳立,也會影響地殼變動,致使地翹發生不平衡,如果地震頻發在山區地帶,大部分誘發地震,是因為水土流失,土石松動,山林破壞嚴重等,還有!人為開山採石等,地球外表看上去是圓型的,按科學理論,地球上有大片海洋,高山平原,如果沒有海洋平衡在地球上,地球呈現給人類的視覺,就不是圓型,而是扁型物體,如海洋上升或下沉,都會影響地殼變動,大自然造物都有規律的,人類應該重視生態平衡,不要亂去改變地球,一般地球都會上演百年,或千年一次的地翹週期變動,小地震的晃動,是地殼內心引起的,一般不會影響人類,如地殼內心在高熱能的擠壓下,地球會經歷大的變動,就會發生慘烈地震,科學家們根本不可能改變,地心撒發的能量,在自然面前,人類比螞蟻還渺小,畏懼自然是人類的常態,強大的國們是改變不了,大自然怒發的場景,人類只能學會,與自然平衡生存,人類跟自然是同命同體的,在人類還不會自行飛翔之前,敬畏自然是人類的命運!

  • 4 # 工作原理

    高層房屋引起的地震因素微乎其微

    在我自己的觀點看來的話,我認為高層房屋引發地震的因素並不是很多。地震越來越頻繁,一定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我們最廣為人知的地震原因是大陸之間板塊的運動造成地殼衝突,導致強烈的地震又或者是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從地震的成因來看,基本上跟高層房屋結構沒有太大的關係,我認為近年來地震頻發,很有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人類的活動加劇,導致地殼板塊的運動變快。人類的生活和存在是會影響人整個地球的執行狀態的,比如說溫室效應,導致冰川融化,冰川融化還有可能會導致板塊之間的運動速度加快。所以我們會感覺近年來地震變得頻繁了,而地震的頻繁,並不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很有可能就是各種因素組合在一起。

    但換個角度,換句話說,其實古代的時候地震災害也很多,其實我們沒有感同身受罷了。目前來說還沒有科學的地震預測技術,以及科學防治技術。還是得從大家自身的防震意識做起,以防萬一!

  • 5 # 太空情報員

    全球地震頻發的原因並沒有這麼簡單,它存在著多種因素。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

    我國有多條地震帶,四川、臺灣是地震頻發地,在2019年,我國有資料統計6級及以上地震發生過3次,分別是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公里;4月24日西藏林芝市墨脫縣6.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6月17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2020年初臺灣又經歷4.7級地震。那麼為什麼地震如此頻發呢?是不是人類建造的高層房屋過於密集而導致?

    其實不然,我們的活動僅限於地球表面,然而地球的內部遠比我們所製造的建築要大而重的多。地球的平均半徑r=6371km,質量約為5.96×10^24千克,但是即便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築----王國大廈,它的設計高度為1600米,已經超過了最低的雲層,總投資120億英鎊。即便如此它在地球表面高度的佔比仍然微乎其微。因此人類的建築對於地球地殼的運動微乎其微。

    地震成因一般是由地球本身的運動造成的,最受廣大人民認的就是板塊運動。

    說起板塊運動學說,就不得不提起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1910年的一天,魏格納偶然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極為相似,由此開啟了板塊構造學說的新時代。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內部相對穩定的板塊(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是在海洋,其餘五大板塊都包括有大塊陸地和大面積海洋。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釐米到10釐米的速度在移動。由於“極移動曲線”和海底擴大等提供的證據,大陸漂移的確是正在發生的事實。1965年,科學家運用計算機使地球各個大陸以現有的形狀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底地形、地震位置、火山活動等活躍部位都連線成為帶狀,於是"板塊構造學說"這一革命性的見解應運而生。

    大部分地震是由於地球的板塊運動造成的,大陸板塊以及海洋板塊之間的對沖擠壓導致了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昀多,而且破壞力也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其他的也有如火山地震呢、人工地震等等。總的來說,遇到地震不要慌張,一定要冷靜,有足夠的時間的話一定要逃到足夠寬闊的室外,如果無法逃離險情,一定要尋找到建築物的結構點尋求暫時性的庇護。

  • 6 # 印象飛舞第

    高層建築集中,區域性地面輕微下沉,這些現象是存在的。但是因為高層建築的重量改變地殼運動規律,那就言過其實了。高層建築物的基礎會透過樁基與地面下的岩層結構接觸,厚重巨大的岩石層絕非人類活動能夠影響的。

    地震是地球表面地殼在“漂移”過程中,呈岩石狀的板塊移動和擠壓時,因隆起或裂開產生受力不均勻,導致斷裂破碎和垮塌引起的。地震的頻度和地質活動的強弱有關。比如說馬裡亞納海溝,就是因為該海溝為兩個板塊輻輳俯衝帶,太平洋板塊在這裡俯衝到菲律賓板塊(或細分出的馬里亞納板塊)之下,形成深達11000多米的海洋最深處,這其中的力量是巨大的。再比如說喜馬拉雅山脈的隆起。印度洋板塊向北俯衝,產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地,這次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一般情況下,地殼板塊作為地質層較冷的物質,在炙熱的地幔岩漿上緩慢漂移,板塊相對地幔較薄,但是一般陸地的板塊也至少有40公里厚度,這麼厚的岩層,質量面積遠遠超出人類活動可以影響的範疇,所以城市裡密集的高層建築,相對於地質板塊而言,只是附著在地面上的“皮毛”,絲毫不會影響地質活動的固有規律的。就像螞蟻打洞不會影響地面安全是一個道理。

    所以不要覺得今天的人類很強大,人類目前可以改變的只是地表的面貌,但人類對地表以下的情況可以說是知之甚少

    歷史上的挖地球事件

    歷史上人類挑戰地球的事也是有過的,之前在冷戰的時候,美國人成功制定了探索深海的計劃,在當時是相當偉大的一個創舉。後來蘇聯也想要坐點大事業,就開始研究挖掘地球的工程,最終成功誕生了俄羅斯米爾納大坑。他們對於這個工程很是重視,不僅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同時還有當時最為先進的裝置,讓每一個參與工程的工程師們衣食無憂,福利各種待遇都是很好的。

    發現黃金是蘇聯人挖地球的唯一收穫

    蘇聯人是在1970年5月24日開始探查,並且決定在現在的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州扎波利亞爾內市附近位置挖掘,工程主要組成人員都是頂級的科學家,這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是很重要事情。因為待遇好,所以當時的科研團隊很熱情。當挖掘到9500米深度的時候,他們成功發現了含有黃金和鑽石,這裡的黃金含量很高,算是意外收穫了。

    工程繼續在進行著,要知道越往下挖掘,難度也就越大了,當挖掘到12226米深度的時候,蘇聯人居然表示放棄了,不想要繼續探索了。

    蘇聯怎麼不繼續挖地球了呢?

    蘇聯不繼續挖掘有著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是資金不足裝置不夠。雖然說當時的裝置已經算是最為先進了,但是在地球面前卻不算什麼,裝置無法承受住地球內部的超高溫度,這是難以繼續的。不過由於該計劃過於驚世駭俗,所以後也有人編了不少怪事,什麼蘇聯是碰到了地底人,碰到了靈異事件才停的,這些嘛,當笑談吧。

  • 7 # 悟空科學

    最近這20年,我們身邊聳立出多少高樓大廈,雖然沒有人去專門統計,但肯定是個很龐大的數字。雖然有人會說茅草土牆房冬暖夏涼,但現實生活中只要有條件了,有幾個人不是首先改善居住環境?

    而相同的時間,要說對地震最有發言權的人除了地震學家,應該就是廣大四川人民了,因為我們不僅經歷了大地震,更是小震不斷。

    地震的自然發生頻率是多久一次?

    如果有人注意過“地震”這個詞的基本釋義,對於它的基本解讀並不是自然災害,而是自然現象。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明明就是讓人聽著都害怕的事情,怎麼會被定義為自然現象。其實,這一點我們從地震的發生頻率,以及破壞性地震的佔比就可以明白了。

    實際上,地震的自然發生次數遠比很多人想象的多,根據目前的觀測資料來看,全世界每年發生的地震次數平均會超過500萬次,而一年一共也才三百多天,相當於每天都有地方發生過地震。之所以我們真實感知到的很少,主要是因為絕大多數地震的震級都小於人體能夠感受到的強度,這些三級以下的地震主要是透過地震儀記錄下來。

    另一方面,儘管時不時都有三級以上的地震發生,但這個世界也很少,大到並不是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感同身受,即便當年面波震級達到8.0級的5·12汶川地震在發生時,僅僅是我國境內也不是全部地區都有震感,又何況是哪些距離更遠的地方。所以,關於地震的訊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透過的網路平臺得知,往往也只有震級較大、破壞力較強的地震才會有官方訊息專門披露。

    地球地殼的執行規律,可能因高層房屋太集中而受到影響嗎?

    眾所周知,地球的內部構成主要有三個部分,它們由外到內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要知道僅僅是地殼這一層的厚度就可以達到數十公里,而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的發生地都是地殼這個區域。當然,截至目前,地球上已經發生過地震深度達到幾百公里的深源地震,所以,地震還有可能發生在地球內部的軟流層中,只不過這樣的地震一般不會給地震區域造成太大的影響。

    當實際上,地震的震源深度值越小,其可能給地表造成的破壞程度反而更大,因為,震級相同的情況下,釋放的能量距離地表越近就能形成越強的衝擊力。地震本質上就是能量的釋放,可能是板緣地震,可能是板內地震,也可能是火山地震,但地震的發生原因很複雜,並不只是與板塊運動這一方面有關,區域性地區的地質環境也會對地震的發生造成影響。

    但是,在造成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中,卻並沒有高層房屋建築太密集這一條。儘管現在新小區基本都實現了人車分流,車輛都有專門的地下室來進行停放。但是,儘管某些大型商場擁有四五層的地下停車場,但這個垂直高度並沒有很高,至少將其高度和地殼的深度相比完全不值一提,尤其是那些修建在大陸上的高層房屋。

    地殼就是地球的一個外殼,主要由岩石構成,上層物質主要是花崗岩層,也叫做矽鋁層,下層則是玄武岩層,也將其稱為矽鎂層。但是,平均厚度為17千米左右的地殼,其實也在不同地形中存在差異,比如,高原地區的地殼厚度可能達到70千米,但大洋地殼的厚度卻往往只有幾千米,而地球上地殼最後的地方正是我國的青藏高原。

    簡單來說,地殼運動的變化主要受制於地球內部活動,科學家將這股力量稱為內應力,這種力量可以讓地球的結構和物質發生變化,而地球上大陸和海洋等地形的出現和小時都與此密切相關。地殼運動被劃分為水平和垂直兩種主要形態,前者也被稱為造山運動和褶皺運動,顧名思義,這樣的運動方式常常會讓地球上形成新的龐大的褶皺山系;而後者則被稱為造陸運動或升降運動,高原、平原的誕生和海退就因此而發生,所以才有了海陸變遷。

  • 8 # 悟169911088

    這是發展中人們太注重金錢,忘記了禮儀忘記了善良之外的精神方面的東西,我敢說大家一起來修持太上感應篇,行善累德,自然災害就會慢慢變少,一方受持一方免難,天下受持天下豐洽!一起來吧同志們

  • 9 # 秋的夏天很熱

    真正的原因我想你在網上也找不出來.知道為什麼麼.地震是天然的不假.但也有一部分是人禍.這個就得聽專家如何說.相信專家的話.不傳謠

  • 10 # 梅兵一九九二

    地震和火山噴發都是板塊運動引起的,地殼厚度一般有幾十公里,再大的設施在地殼上面都微乎其微。我就簡單地說一下地球的構造,和地震發生的原因:

    我們可以很形象地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地殼就相當於蛋殼,地幔相當於蛋清,地核就相當於蛋黃。地殼就是我們眾多生命生存的地方,陸地、洋底都是地殼的一部分,是一大塊硬殼(由眾多板塊組成的硬殼),厚度一般都在幾十公里,陸地比較厚一些,海洋處就比較薄一些,海洋的最低點海溝處也有幾公里厚;地殼往下的就是地幔,地幔溫度很高,地幔上層為軟流層,呈半溶狀,大陸漂移就是地殼在地幔之上漂移,洋底也是如此;地幔再往下就是地核了,這裡的溫度極高。

    對於大陸漂移的動力,現在還沒有很確切的說法,不過我認同“對流”這一說法。在地核的加熱中心,地幔軟流層熱量增加,密度減小,體積膨脹,產生上升熱流,上升的地幔物質遇到地殼底部向四周分流,分流處的地幔物質驅使板塊反方向運動,兩側板塊分離拉開,地幔物質在此上湧,上湧的物質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新增到兩側板塊的邊緣。隨著溫度下降,地幔物質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下降流處造成板塊之間的俯衝和碰撞。

    板塊的相互撞擊會在交匯處隆起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這些山脈都是大陸板塊的相互碰撞形成的。但是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的碰撞又有些許不同,一般密度較大、高度較低的海洋板塊會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進入地幔,在海洋板塊俯衝的地方都是深海或海溝,而另一邊的大陸板塊則不同,因為下面海洋板塊的俯衝,大陸板塊邊緣的地勢會隆起。

    這些運動都會伴隨著地震。四川之所以多地震,就是因為四川在亞歐板塊的邊緣,因為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比較活躍,相互撞擊就會引發地震,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就是在這樣的運動中隆起的。

    其實大多數地震都在板塊邊緣處,如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洛基山脈、日本列島、印尼群島、東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

  • 11 # 大話風水論

    地殼有薄有厚,重量有大有小,像翹翹板,加上人為的各種車輛移動建房造成重心偏移,這是外在原因,還有九星連珠引力造成的,就像月亮帶來的潮起潮落,內在原因就是地殼底下的內部運動,內部運動估計也是受外部刺激,重量大的地方會給內部一個壓力刺激,壓進去的地方就得找地方釋放,當這個壓力到了一定的值就到了釋放的時候

  • 12 # QL青藍課堂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你說的不是沒有可能,人類還是太渺小,許多事情解釋不清。地球厚度是足夠大不假,地震的原因也給了幾個沒錯,這些都是在現有的理論水平上的,真正核心的原因,沒有人保證可以確定。古代理論基礎差,得個感冒就死了,人們認為是疑難雜症;現在得個癌症就活不了了,以後很多年後,癌症應該和感冒一樣普通。是不是樓的問題,我們應該解答不了了。

  • 13 # 詩領頭羊

    我有一個理論,叫做:牽一髮而動全身。意思是說,任何一個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改變,都會引起或導致整個體系的改變。

    就目前來看,近兩三百年來,隨著人類科技的日益發達,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在我們看來,被普遍公認的結果是導致了大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

    我不認為1,地下鑽探,煤礦開採。2,高樓大廈的建築。3,地鐵高鐵的建設。4,三峽大壩的建築。5,廢氣的排擋。等等

    就目前來看,普遍達成的共識是:

    1,地球平均溫度日益升高。

    2,北極長年冰雪越來越多的融化。

    3,綠地樹木越來越少。

    4,大氣層結構改變,導致氣候日益惡劣。

    ……

    不能說人類的活動,對地震頻發因素的造成,就一點點影響都沒有!

  • 14 # 搖擺的地球

    地震多發是兩極冰川融化,地球重心位置轉移,引起地軸位置轉移,地球自轉方向偏轉,地殼水平運動和偏轉運動方向改變,導致地殼運動活躍造成的。隨兩極冰川加速融化,地震和火山頻發現象還會加強,兩極冰川到融化後期,會出現超級地震和大規模火山爆發。

  • 15 # 包妮

    地震自古以來就有,因為地球是個球體在不停的運轉,太陽,月亮,地球都在自己的軌道運轉,試放著能量,這是自然的規律,世界有幾大地震板塊,李四光對中國的地震做出了貢獻,人類也是通過幾千的規律,總結地震規律,比如,天空的雲,地下水,動物,但也有一些現代人造成的,比如地下采煤,採氣。

  • 16 # 道家順其自然

    個人認為樓房在高也不是影響地震的原因,因為它的建築材料都來自地球,只不過是產生物理變化而已,至於什麼板塊,都是假說,

    厚德載物指的是什麼?可是現在地球在慢慢變博,人類在無知的吸允母親的血和精髓

  • 17 # 全網最優秀的男人

    地震頻發,是高樓房屋太集中,改變地殼運動規律所致。這樣的理由簡直太過荒唐,完全是胡說八道。能經受小行星撞擊的地球還不至於脆弱到這種程度,地震只是地球釋放內部能量的一種方式,就算地球上全部蓋滿高樓大廈,也與地震頻發沒有半點關係,地球上蓋樓就好像在南京長江大橋上放了幾塊磚頭一樣。對其本身的穩定性絲毫沒有影響。

  • 18 # 西山江口

    地震源於地球板塊運動,和高層房屋的密集程度沒有關係。地球有六大板塊和二十幾個小板塊,澳洲大陸是地球上最小的板塊,地球板塊厚度最薄的也有5-6公里(海洋板塊最薄),地球板塊上的建築物密度,對其運動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組成地殼的各個板塊是移動的,速度每年在幾個釐米左右,如果相鄰的兩個板塊對面運動擠壓(Convergence),就會形成高山。喜馬拉雅山就是在2千5百萬年前,由歐亞板塊(Eurasia Plate)和印度澳洲板塊(Indo-Australian Plate)擠壓隆起而成的,目前兩大板塊還在擠壓,喜馬拉雅上每年在往上長高。

    相鄰的兩個板塊如果移動方向相反(Divergence),就會出現地震或火山。板塊之間的間隙稱斷層(Fault),如下圖所示,Fault Scarp是斷崖,Fault Trace是斷紋。地震的震中(Epicenter)一定在斷紋處,而震源(Focus)在斷裂面(Fault Plane)的中心位置。

    相鄰板塊相反方向移動,原來板塊斷面的摩擦力不能維持平衡,出現震源體震動(Body Viberation),其振動向上傳至地表點就是震中,然後由震中向周圍擴散地震波。

    地球六大板塊之間的斷裂帶稱地球的造山帶(Orogeny Belt),環太平洋造山帶也是地球最大的地震帶,如下圖所示。圖中的紅點是活火山(Active Volcanoes),圍成太平洋火圈(Ring of Fire),大大小小的活火山有452座。地球板塊向相反方向移動,除地震之外,最多的就是火山。環太平樣火山圈也是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帶,山水變幻,而且溫泉密佈(地球斷裂間隙擴大,地熱外冒)。日本島嶼,中國臺灣,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都在火山帶上,所以那些地方地震頻繁,地質氣候複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親不在了,春節還有回老家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