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豪諾媽媽育兒記
-
2 # 濟州運河印象
不要在寶寶面前談論某種食物不好吃,或者有什麼特殊味道之類的話。
對寶寶不太喜歡吃的食物,多講講它們有什麼營養價值,吃了以後對身體有什麼好處,而且父母應在寶寶面前做出表率,大口大口香甜地邊吃邊稱讚那些食物吃起來味道有多好。當寶寶表示也想吃一點時,要及時表揚ta。
讓寶寶與全家人一起吃飯,如果是大寶寶,可以經常和不挑食、不偏食的小朋友一起吃飯,創造一個愉快的進餐環境,並且鼓勵他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學習。
嚴格控制寶寶吃零食,兩餐之間的間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時,使胃腸道有一定的排空時間,這樣就容易產生飢餓感。古語說:“飢不擇食”,飢餓時對過去不太喜歡吃的食物也會覺得味道不錯,時間長了,便會慢慢適應。
改善烹調技術,不讓寶寶把不太喜歡吃的食物挑揀出來。有的寶寶不吃雞蛋黃,可以把生雞蛋與麵粉調和,烹製雞蛋軟餅或是雞蛋麵條;不吃胡蘿蔔的,可以做成胡蘿蔔豬肉餡包子或餃子。等吃完飯,再告訴孩子他所吃的食物。
柚子媽媽曾經看到過一個妙招,對付挑食偏食的寶寶,在吃飯的時候,給寶寶描述一個場景,讓身體的器官賦予生命,因為它們需要什麼而無法自己獲取,必須透過寶寶的口來幫助它實現,這樣,在身體器官發出指令後寶寶就必須吃下不同的食物,在充滿童話的氛圍下吃下種類豐富的食材。
媽媽們不妨試下。
-
3 # 每日一安利
創意食物:
改變食物外觀或者形狀,比如孩子不喜歡吃棗,可以做紅棗豆漿喝;孩子不愛吃韭菜,可以給孩子包韭菜餡的水餃。
變換口味:
經常的把食材變換不同的烹煮法,改變口味等,讓孩子有新鮮感。
勾起孩子飲食興趣:
對菜進行裝飾,對面食用動物修改花樣,吸引小朋友的興趣。
去除食物異味:
有些食物,比如魚有魚腥味,羊肉有羶氣味,海鮮有海水腥味等,家長要注意遮蓋部分食物的特殊的味道,例如,加檸檬或薑片去魚腥味、處理青椒時,不僅要把內部清洗乾淨,還儘量多泡一會。
鼓勵孩子去嘗試新口味:
孩子都有喜新厭舊的情況,同一種食物、菜餚吃多了,就不想吃了,家長可以讓孩子嘗試新的口味菜餚,提高孩子的飯量。
-
4 # 漫步育兒路
我深深地理解題主的痛苦和無奈。相信無論誰,遇到這樣的事,心裡都不會輕鬆。
但是,我首先想問:
挑食這個事對孩子的生長髮育造成干擾了嗎?孩子已經18歲了,該生長髮育的也生長髮育了,即便這個問題現在得到了糾正,也不會對他的生長髮育產生什麼作用了。
所以,我們何必在意他吃什麼、不吃什麼呢?
其次,
繼續糾結這個問題的後果是什麼?根據你的描述,18年來,你一定為此吃了不少苦,和孩子之間也一定因此產生過不少爭執和矛盾。
可以想見,如果這個問題繼續糾結下去,你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也會持續下去。
18歲,從法律上說已經成年,從生理和心理上說,正在成熟和獨立。也就是說,他正在慢慢地脫離你,脫離家庭,走向社會。你覺得,一個讓他感覺到溫暖親切的父母更讓他留戀,還是一個與他矛盾重重、連吃飯都看不慣他的父母更讓他留戀?
最後,
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回答這個問題,要看你的孩子需要什麼。
一個18歲的孩子,需要的絕不是飲食方面的指導,而是立身處世方面的指引:他需要向你傾訴學業和生活的壓力、人際關係的苦惱,希望得到人生方向的指引。
這才是你需要第一個18歲的孩子做的事。
抓大放小,祝願你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
-
5 # 育兒知識匯
想要改掉18年的挑食習慣,需要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堅定的決心,建議從以下方面來嘗試:
1.固定就餐時間
每次用餐的時間儘量固定,不要飢一頓飽一頓。
2.飯前不吃零食
養成自律的好習慣,飯前兩小時不要吃任何東西,亂吃零食會影響食慾。
3.就餐時專心致志
用餐時不要邊吃邊看電視或玩耍,吃飯時間不要做其他無關的事。
4.心理暗示
遇到不喜歡的食物,暗示自己如果是在荒郊野嶺,這個食物不吃就會面臨死亡,珍惜眼前豐盛美味的食物。
5.觀看求生紀錄片
沒事的時候,也可以看看荒野求生的紀錄片,當你看到那些求生者能夠無所不吃,並接受它們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吃點自己不喜歡的食物真的是太幸福了。
-
6 # yi笑er過
家長可以把平時孩子不愛吃的食物換種方式煮給孩子吃,做成那種小動物形狀、或能吸引孩子的及做成不同的顏色,比如包餃子可以給孩子用胡蘿蔔汁和菠菜汁和麵,包成迷你型的,建議家長要用能吸引孩子的方式去做,讓你的孩子吃了這一餐還想著下一次什麼時候再吃。
-
7 # 菽大米
這個很簡單,孩子都喜歡稀奇古怪好看的東西,那就把孩子挑食的食物做成漂亮卡通好看的動物植物水果等樣式,味道最好吃點就行了,所謂的色香味俱全說的不僅是成人對食物的追求,也是小孩對食物的追求!
-
8 # 南拳過家家
目前為止,只有豬不挑食。
孩子只是用智商和邏輯能力選擇吃讓自己開心的食物,何必想方設法讓孩子做豬才做的事呢。
另外,即便是大人也只是選擇吃讓自己舒服、自己想吃的食物,而不是用營養均衡去做每一頓飯。又為何如此想盡辦法讓孩子做自己都不會在意的事情呢。
大人按照一家人喜歡吃的食物,綜合地做好每一頓飯,然後端上桌。剩下的是每個人自己的事,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這樣的氛圍不是最好的嗎?!
-
9 # 農村媽媽幫
首先是要保證父母不挑食,再就是如果有孩子不喜歡的菜時父母就要搶著吃給孩子看並告訴孩子如果你不吃就會被我們吃完了,告訴孩子這個菜特別好吃,還有就是哄孩子說吃了會變漂亮,會長高等等。
-
10 # 酒多無益談育兒
孩子挑食、偏食抑制孩子增體重、長身高。
孩子挑食影響孩子身體健康發育。
比如:孩子不吃海帶、魚、紫菜、雞蛋,容易出現缺血性貧血,造成孩子頭髮稀疏、發黃、髮質脆易斷。
孩子挑食,食慾不佳,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容易誘發腸胃病。
挑食的孩子抵抗疾病能力減弱,容易遭受其他傳染病侵襲。
下面我建議從8個方面糾正孩子挑食習慣:1、固定就餐時間。
在孩子就餐時,保證孩子一心一意就餐,杜絕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就餐;杜絕孩子一邊玩手機一邊就餐。就餐結束,立馬收拾碗筷,清洗乾淨,與剩餘飯菜一併放置櫥櫃。如果孩子吃飯時因其他事情耽誤了吃飯,杜絕孩子再吃,等下一餐吧!
2、就餐要有儀式感。
講究就餐禮儀,有條件的要全家人聚齊就餐。就餐的席位按長幼次序依次排列座位。大人、小孩一人一席。就餐時不幹其他與就餐無關的事。嚴禁孩子帶玩具到餐桌,嚴禁大人帶頭邊看手機邊就餐,帶壞孩子!
3、體驗各種食物。
兩三歲的嬰兒味覺器官已經發育完善,斷奶後,家長要結合自己的家庭情況,有意為孩子準備各種食材,讓孩子體驗各種食材的口味,藉以幫助孩子熟悉、認知、感知各種食材的酸、苦、甘、辛、鹹等味道,適應孩子的口感。
4、豐富食物品種。
一日三餐儘可能保證不重複,換著花樣做給孩子吃,麵食、米飯、蔬菜、肉類等食材,要多變,不要一成不變。孩子喜歡吃的,不能讓孩子一次吃個夠;孩子不喜歡吃的,一定也要孩子時常的吃上一點。
5、鼓勵孩子嘗試。
對孩子不願吃的食物,家長要給孩子講明該食物的來歷緣由、營養價值,帶領孩子嘗食,在孩子淺嘗輒止時,要適時鼓勵。也可把孩子不願吃的食物,少量的加在孩子喜歡吃的食品中,慢慢地中和孩子的口味。
6、喂孩子輔食要早。
孩子未斷奶前,家長就有意的給孩子新增輔食。輔食包括商店裡購買的肉質類成品,還有自己做的蔬菜和瓜果汁液,讓孩子儘早適應各種肉質、蔬菜或瓜果類食品。在孩子斷奶後,就容易接受許多口味不同的食物。
7、冷盤熟菜混著吃。
有些孩子喜歡吃冷盤,有些孩子喜歡吃熱菜。同樣的菜不同的冷熱做法,讓孩子吃到就是賺到。比如:西紅柿,有些孩子喜歡涼拌放糖的,有些孩子喜歡西紅柿炒雞蛋,那麼,我們就根據孩子的喜好,適當的做些調整就妥了。
8、刺激味大的食材。
蔥、蒜、韭菜、芫荽等蔬菜,有些孩子感覺味大,不喜歡吃。家長把這些可以作為料理的食材剁碎,加入到帶餡的麵食中,用其他主食的主味沖淡孩子不喜歡吃的食材味,讓孩子一點點的適應,慢慢糾正孩子的挑食、偏食行為。
-
11 # 洋蔥媽媽的小可愛
孩子挑食是很多父母的困擾,因為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況,我的孩子一開始也挑食,現在每天吃三頓主食,2頓奶粉,長得白白胖胖哦!幫助孩子改變這個習慣的方法如下:
1,在飯菜品種多樣化、多變及合理搭配上,在烹調製作的質量,包括色、香、味及其造型上,在選用餐具上多下功夫,使小兒能夠保持旺盛的食慾。
2,家長要以身作則,至少儘量不在小兒面前挑食,防止對小兒的不當誘導;避免在小孩進食時批評訓斥小兒,致使小兒情緒不快,影響食慾;給小兒盛飯菜時要少量多次,使小兒增加進食的信心;如果小兒因一時的進食興致不高,尚未完全吃飽,寧願等會再吃,也不要強令吃下。
3,對小兒吃零食的量、次數要有所控制。、儘量食物要多種多樣,如果寶寶不愛吃炒菜,可以變成包子、餛燉,菜肉丸子,水餃等,讓孩子喜歡、接受。
4,即使孩子不願意吃某一種食物,家長不要強行逼迫孩子吃,儘量用溫柔的語言跟孩子溝通,瞭解食物的好處,讓孩子試驗性嘗一嘗,第一次不喜歡吃,第二次可能有些接受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可能就喜歡上這種食物了。
-
12 # 95的小志
孩子總挑食怎麼辦 挑食主要影響孩子的營養不均勻,對正在發育的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有些營養過量,但是有些很缺乏,出現了問題就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 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其一,根據孩子的口味進行烹飪方式多元化,不單調,孩子多不吃飯大多數的原因在二個方面。一個是自身消化功能,當吃飯的時候嚴重挑食,不吃青菜。而且解決這個問題措施主要是在菜品種上做的菜做到色香味俱全,看著就有胃口 ,還要做到營養搭配均勻,而且不要天天做同樣的食物,這樣吃多了就不太會想吃。最好的方法就是換著吃。徵求一下孩子想吃什麼 。
其二,食物的種類要多樣化,不要單一,蔬菜與水果並行。這樣豐富了孩子的味覺,
其三。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大人的要從動帶起。積極響應,並做好榜樣。根據孩子們不喜歡的食物換一種方式比如做成餃子。水果盤。從習慣上根本上解決孩子們的飲食習慣。從而使孩子在成長中營養均勻。健康成長
-
13 # 陽陽園長聊育兒
如其說糾正孩子的挑食,我更想說作為父母可以透過孩子挑食這個現象來了解自己的孩子,剛剛為人父母的爸爸媽媽們要有意識地瞭解,所有的發生都是成長的好機會,是孩子們用另外一種方式讓我們瞭解他的機會。
先來看看大多數孩子出現明顯挑食的年齡段差不多都在2歲左右。2歲大家都知道是兒童開始發展自我意識的重要階段。何謂“自我意識”就是開始知道世間有一個“我”,但是在不是十分確認前,就需要不斷透過拒絕,說“不”來讓自我得以確認。這個“不”不是成人的不,代表絕對的拒絕,不可以,孩子的不是在區分你和我的不同。不是理性思維下的堅定拒絕和不認同。他需要更多地感受到個人生活的自由,包括個人口味和胃口的選擇權。所以我們暫且把這個階段的挑食看做是一個發展、成長階段!
有了上述的理論說明之後,家長第一點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孩子當下的選擇。不要被是否今後就再也不會吃這樣東西了的想象嚇唬自己,即便是這樣也沒有什麼可怕的,總有某些人不吃某樣東西也依然健康。更多地去看這個事件背後,是否是我們自己的恐懼和焦慮在讓我們遠離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認知。
第二點:將食物儘量做得孩子喜歡的樣子,增強孩子的對食物的興趣。例如不喜歡青豆的孩子可以讓青豆成為小豬佩奇的眼睛和嘴巴。
第三點:孩子發現零食的魅力之後會對零食產生極大的興趣。吃飯前不能吃零食孩子是無法理解的。避免引發孩子對零食更大的慾望和興趣就是不要用吃完正餐才可以吃零食這樣的方式賄賂和獎勵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迷戀零食。
第四點:當孩子真正餓的時候是不會太挑食的,這一點成人也是有感覺的。叫飽了不好吃,餓了甜如蜜。
在集體用餐的時候讓孩子獨立用餐,不吃也不再給予其他食物,兩餐之間只給水和適量的水果。透過挑食把家長,尤其是祖輩支得團團轉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有趣和有價值感的事情。
第五點:父母不過分強調減肥或者素食以及過度養生的生活方式。因為孩子未來要走出家庭進入集體環境,外面那些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會引導孩子對不同生活有著更大的好奇和探索。有可能會對父母的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產生排斥,造成孩子對食物的錯誤、混亂的認知。
最後想說的是生理的傷害遠沒有心理影響帶給孩子的損失更大。生理影響可見和可調整、可治癒。但是心理影響具有滯後性,當影響呈現時要想改變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兼顧生理需要的同時,也關注父母對孩子挑食過分焦慮和擔心對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影響,才是比較理性的思考吧!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身心健康地茁壯成長!
-
14 # yu ling
寶寶挑食的壞習慣不好,一定要改正。怎麼改呢?這個要循序漸進,一開始可以在他喜歡吃的食物裡稍微加一點其他他不喜歡吃卻很有營養的東西,然後一天增加一點,一定不要急,一定要一天一天慢慢新增,慢慢的,寶寶就會習慣那個味道了。做寶媽的,尤其要有耐心,還可以多換點花樣,做的秀色可餐,不信寶寶會不想吃,看到就想啃一口。
-
15 # 時尚育兒圈子
如果父母親友當中有偏食現象,而且這種行為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和寬容,那麼寶寶就會認為挑食偏食理所當然,甚至覺得這是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獲得更多關注的一種方式。特別是3 歲以上讀幼兒園的寶寶,開始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有時候會透過“挑食”來向大人證明自己的獨立性。對於這種挑食,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不偏食挑食,同時對寶寶保持平常心,淡然處之。
巧妙利用故事書、動畫片中的人物吃某些東西的場景,激起寶寶吃這種食物的興趣。有位媽媽告訴我,她的女兒以前不肯吃青菜,她就跟寶寶講“你看,美羊羊每天都吃青菜,所以長得那麼可愛、漂亮,你要不要和美羊羊一樣哦?”美羊羊是這個小姑娘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對於媽媽的這個提議欣然接受。再以後每次好好吃完飯後,她都會問媽媽:“媽媽你看我長得像不像美羊羊呢?”
有些寶寶不喜歡蔬菜,蔬菜的顆粒偏大或質地偏硬、吞嚥過程中有不適感,從而對其留下了不佳印象。所以,家長需要對照上述可能性,看看寶寶究竟因何拒絕嘗試新食物。無論怎樣,家長都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斥責或焦慮,要安排寶寶跟大人同桌進餐,透過愉悅積極的就餐氛圍吸引寶寶對陌生食物的興趣。
除了擁有敏感的心靈外,寶寶的觸覺和視覺也十分敏銳。他們=喜歡那些顏色豔麗、漂亮而小巧的食物。受此啟發,很多聰明的媽媽開動腦筋,巧手把寶寶的餐盤做得富有情趣,把食物做得可愛,由此激發寶寶吃飯的興趣。
-
16 # 亞瑟的天空
跟孩子是不能硬講道理的,一來他們聽不懂,二來如果方法不對的話,也不但收不到效果,還會使得其反。
其實好的童書和故事都會在很多方面給孩子帶來啟迪,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可以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而且,讓孩子自己從故事裡悟出道理,比大人告訴他要怎麼做管用得多。
我的兒子在幼兒園的時候,也有挑食和偏食的毛病。甚至因為不吃蔥,不吃胡蘿蔔,不敢在幼兒園裡吃飯,哭著不肯去幼兒園。 我想推薦一本繪本《肚子裡有個火車站》給你,當時就是透過這本書讓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的。
這本書以一個小姑娘的肚子為場景,把消化的過程用精靈工作裝火車運輸的畫面來體現,充 滿想象力,又形象有趣。我兒子當時正好對人體結構非常感興趣,對消化器官完全不陌生,所以那本繪本他很容易接受,而且愛不釋手,翻來覆去地看,反反覆覆地讓我講。
比如從胃的山洞裡裝好火車廂,遇到一扇門,那扇門開啟通向的是小腸。火車穿過大腸隧道,到達終點,司機把車廂裡的東西從一個小門裡倒出去,這些東西會掉在一個白色的容器裡。是什麼?“我知道!馬桶!” 孩子準保喜歡。
故事裡的小姑娘吃了大塊的肉,不咬碎就嚥下去,所以肉塊剛好掉在一個小精靈的頭上,小精靈被砸暈了。一大口麵條沒嚼碎就落下來,小精靈被纏住了。這個情節幫助孩子知道“吃飯要細嚼慢嚥”。
小姑娘吃了很多東西,小精靈忙碌不堪,突然一堆雪泥狀的東西從食管裡湧入,原來小姑娘又吃了大量的香草冰激凌和草莓奶昔,於是火車站被凍住了,小精靈們穿著棉衣凍得哆哆嗦嗦地站成一排,罷工!抗議!舉著的標語寫著“我們要全麥麵包,不要冰激凌!” 這個情節幫助孩子知道“冰激凌再好吃,也不能老吃,而且,吃的時候,不能大口吞嚥,最好在口裡含一會,溫度變高一點再嚥下去。”
繪本里還有音律有趣的歌謠,比如“精靈喜歡西藍花,希望你也愛上它”。我記得我兒子當時就不愛吃西藍花,就是看了這本書,知道小精靈喜歡,而後慢慢接受了西藍花的。
“ 美味食物進嘴巴,牙齒把它咬成粒。
顆粒來到肚子中,精靈把它變成泥。
火車廂被裝滿了,一路飛馳不休息。
肚子裡的火車站,每天都在陪伴你。”
以後孩子再偏食的時候,你可以把這個故事續編一下。我記得當時我兒子就喜歡吃肉不喜歡青菜,我就趴在他肚子上,假裝聽聽裡面有沒有小精靈提抗議。這一招很管用啊,孩子不一定我們說什麼就聽什麼,但是肚子裡的小精靈說的話,可要聽的。
建議你跟孩子一起讀這本書試試看。希望可以幫到你。
-
17 # 麥豆醫生
孩子挑食、偏食、不好好吃飯,一直是很多家長困擾的一個問題。每次做菜時這不吃、那不吃的,無論做什麼菜,孩子都不感興趣,這樣很多媽媽都倍感頭疼。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有關孩子挑食、偏食的事兒。
導致孩子挑食、偏食的原因有哪些?1、長期喂孩子:在1歲左右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但有的家長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還堅持喂他,以至對孩子的飲食興趣造成不良影響。
2、食物單調、味道不佳:很多家長可能廚藝不佳,習慣常做一種飯菜或者孩子愛吃就總給孩子做什麼,這樣也會造成孩子偏食、挑食。
3、邊玩邊吃:很多孩子在家常常是邊玩邊吃,邊看電視邊吃,這樣就分散了孩子的食慾。
4、餐桌氣氛不良:家長在餐桌上訓斥孩子,強迫孩子進食,使得孩子在吃飯時精神緊張,容易導致孩子沒有食慾,誘發挑食、偏食行為。
5、家長不良示範:有些家長自己有偏食的習慣,兒童階段正處於模仿及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這也會間接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行為。
孩子挑食、偏食應該怎麼辦?1、 保證規律的用餐地點和時間:固定每天3餐+2-3次小吃/點心的地點和時間,進餐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一般控制在20分鐘。吃飯的時候,不要跟孩子玩遊戲,幫助孩子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
2、讓孩子熟悉、參與食物製作的過程:讓孩子參與食物的選擇和購買,讓孩子認識不同食物,瞭解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與製作,可以增加孩子進食的積極性。
3、鼓勵嘗試新的食物:千萬別因為一次拒絕而放棄這種食物,可以隔一段時間再次嘗試,一般直到15次左右孩子果斷拒絕該種食物時,再放棄嘗試。
4、適當加餐:除了正常飲食外,考慮單獨補充一些營養物質,儘量避免含食品新增劑的食物,但也要適當的控制進食量,以免影響孩子正常吃飯。
5、多進行家庭聚餐:和孩子已經吃飯、吃點心,儘量跟孩子吃一樣的東西,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做好示範,首先自己不能挑食、偏食。
-
18 # LittleVoyage小啟航
寶寶如果有挑食的壞毛病,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營養不均衡,繼而影響到寶寶正常的生長髮育。
有些家長選擇打罵的方式來強制寶寶糾正這些壞習慣,但這樣很容易引起寶寶的逆反心理。其實,糾正寶寶飲食的不良習慣千萬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講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創造愉快的用餐環境讓寶寶與全家人一起吃飯,或是與不挑食的小朋友一起吃飯,並鼓勵他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學習。
嚴格控制寶寶吃零食吃零食不僅沒營養,還會影響寶寶正常的食慾,因此家長要嚴格控制寶寶吃零食。
另外兩餐之間的間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時,使胃腸道有一定的排空時間,這樣更容易產生飢餓感。
更換烹飪方法家長可以將寶寶不愛吃的食物換一種烹飪方法。
例如寶寶不吃雞蛋,可以將雞蛋與麵粉調和,烹製雞蛋餅或是雞蛋麵條;不吃胡蘿蔔的,可以做成胡蘿蔔混合餡的餃子或包子。飯後再告訴寶寶他所吃的食物。
告訴寶寶食物的營養價值對於寶寶不愛吃的食物,多講講它們有哪些營養價值,吃了以後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寶寶樹立良好的榜樣,邊大口的吃邊稱讚那些食物吃起來味道有多好。當寶寶表示也想吃一點時,要及時表揚孩子。
給寶寶安排豐富的戶外活動古語說: “飢不擇食”,即飢餓的時候對不愛吃的食物也會覺得味道不錯。寶寶經過活動後肚子餓了,吃起來東西來就會覺得很香。
-
19 # 秘密花園醬醬
小孩子偏食常見的原因有:長期飲食單調,家長引導不良(孩子想吃啥就吃啥),零食過多。平時應該注意,零食必須控制,適當增加活動量,增加孩子食慾,適當的變化飲食的口味,也可以適當採用懲罰方法改變孩子偏食習慣。
也有可能是缺鋅引起的偏食造成的。建議你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明確病因,有針對性的治療,治療的同時建議服用高吉星片或凱貝爾鋅硒寶片,同時高效補充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不含激素,無任何毒副作用:解除以往無機形式補充,易在體內積蓄,刺激腸胃等副作用。另外,補鋅可多食:肉類(牛肉、豬肉、肝)、海產品(牡蠣等)、家禽、蛋黃、花生米等的含鋅量豐富的食物。少給孩子吃零食。
注意葷素搭配均衡,根據寶寶喜愛烹飪花式多樣食物,以增加寶寶食慾,就餐前|個小時不要給寶寶吃任何零食和飲料,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忌食辛辣刺激燒烤類食物,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
-
20 # 兩隻小豬的時代
若果孩子挑食可以改變一下烹調方式,不讓孩子把不太喜歡吃的食物挑揀出來,如有的孩子不吃雞蛋黃,可以把生雞蛋與麵粉調和,做成雞蛋軟餅或是雞蛋麵條;不吃胡蘿蔔的,可以做成胡蘿蔔豬肉餡的包子或餃子,等吃完飯,再告訴孩子他所吃的食物,他會說原來挺好吃的,慢慢會對食物改觀的。
回覆列表
1、製作精美食物
有時候孩子愛吃一個食物,並不是因為喜歡這個食物的本身,而是受它們的外貌吸引。例如孩子喜歡喝酸奶,不是因為他們知道酸奶有多少價值,或酸奶多好喝,吸引他們的還是酸奶的卡通包裝。
同理,孩子如果不愛吃蔬菜水果,你何不換一種思維,將蔬菜或水果,擺成好看的圖案,或者孩子最近喜歡的動畫形象。你只要將食物弄的好看有趣又好吃,還愁孩子不吃飯嗎?
2、與孩子一起製作精美餐點
幼兒園經常會舉辦一些親子活動遊戲,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動手製作美食,家中會發現,在家中各種挑食各種傲嬌的孩子,居然把飯都吃光光了。並不是說親子活動的食物多好吃,而是那是他們自己動手製作的,他們很有成就感,自然吃飯就香了。其次,讓孩子一起製作美食,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3、養成飯前不吃零食的習慣
不知道小時候的你們會不會在飯前吃零食,總之,小時候小編再飯前就很愛吃零食。然後到了吃飯時間,小肚子就被零食給撐飽了,自然就吃不下飯啦。所以家長一定要養成孩子飯前不吃零食的好習慣。當然如果,孩子實在餓了,不妨給孩子吃一些酸奶7水果、全麥餅乾等比較健康的食物。
4、與孩子比賽,給孩子做示範
總有精明的孩子,精美的卡通食物也騙不過他們的小鼻子,那家長就只能另行新招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孩子都會不自覺的模仿父母的動作,所以想讓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父母平時也得多吃。很多孩子看父母吃的很香,他們就會不自覺的想吃。
5、透過卡通故事入手
很多孩子都有睡前聽父母講小故事的習慣,父母不一定要照著書本讀,可以做一些修改。在講故事時可以將孩子挑食或其他的不良習慣帶入故事中,透過故事和第三方的形象,告訴孩子他們挑食對身體的影響。
或許不是每個方法都適合你們的孩子,但是牽絆萬變不離其宗,對待孩子,父母還得有耐心,千萬不要恐嚇孩子,或在吃飯時兇孩子。孩子如果一邊哭一邊吃飯,容易被食物噎到,或將食物吸進氣管,引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