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喜歡圖書,想成為一名圖書編輯,不知道做編輯有哪些要求?
7
回覆列表
  • 1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作為一名圖書編輯,個人素質上的基本要求:

    如果你僅僅是當一個文字編輯,看看稿子,修改病句、錯別字,調整一下篇章結構,你只需具備基本的語文基礎即可。當然如果你會寫文章,而且文筆還不錯,我相信你當案頭編輯會非常勝任的。

    如果你不滿於案頭工作,希望做點組稿工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策劃”,你恐怕要了解一個行當或者一個專業,不能說你對這個專業有多少發言權,至少你不能說外行話,也不能在專家面前無言以對。對某個專業,你可以懂得不如專家深,但是不能比專家窄。如有可能你要比專家懂得面寬。如果你是做大書,你對你所做的題材必須有深入的瞭解與準確的判斷。這個題材出現任何情況,你都應該是最先了解到的。你只有站在這個題材涉及領域的最前沿,你才能組織出面向市場的選題。要做到這一步,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閱讀的東西要多,知道的情況要雜。

    如果你想做好組稿工作,你還要學會與作者打交道,這就需要你學習社會心理學,知道如何說服作者按照你的規劃寫作。你還要懂得相關法律,只要這樣你才能與作者訂立一個雙贏的合同。你不僅要與作者打交道,還要與很多方面發生聯絡,比如相關協會、賣場、媒體,這些方面的人都是你需要交往的。朋友越多,你瞭解到的資訊越多,瞭解到的資訊越多,作出判斷的依據越雄厚。為了與周圍的人打好交道,你還要發展自己的幽默細胞。說話幽默,會讓你與人打交道時省去很多時間和力氣,效果卻是非同一般。

    如果你要做點外國作者的圖書,你還要儘可能多地掌握外國語言,進而瞭解外國出版狀況以及圖書本身和圖書市場特點,還要學會與外國出版商、代理商和作者打交道。要知道外國人的特點、外國人的忌諱,跟外國人打交道出問題怎麼辦,如何說服他們接受你的觀點和意見。

    組稿時間久了,你就要讓讀者的形象在心目中準確呈現出來。拿著這個形象或者畫像找賣場,找專家矯正,從而最後確定你未來的讀者是一個什麼樣子。有了這個畫像,你便可以更主動地尋找符合影象的產品,只要影象上的一兩個關鍵要求得到滿足,只要圖書做得不是太差,你的書一定能賣得好。

    如果你還是不滿足,想在圖書出版方面有更多建樹,你就要多學一些東西,比如哲學以及各種常規思維方式,有了這個就等於有了理性的分析方法和判斷程式。你還要學一些軍事理論,包括古代兵法,學習一些古文,這樣你不僅判斷力提高,表達力也會強化,這對你追求更多目標會有很大幫助。

    如果你想拓展發展寬度,你恐怕就不能閒著了,還要學習很多與圖書出版似乎沒有關係的東西,結交與圖書出版似乎沒有關係的朋友,參加一些與圖書出版似乎沒有關聯的活動。只有你站到山外邊,你才能發現山裡的風景美在哪裡,不美在何方,才知道如何調整,如何把控全域性。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到了這一步,你的眼光已經不侷限在圖書出版領域,你會越過圖書出版看到很多以外的東西。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站得高了,看得遠了,做起事情來會非常得心應手,有些事情甚至是易如反掌。如果能做到這一步,你的發展方向就遠不止一個,而是好幾個。不僅發展有保證,而且興趣也會多樣化。

    最後一句,不論是做什麼,創立獨家品牌,使之長久不衰,是你成就一切事業的關鍵。獨家品牌最要緊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信守承諾,另一個是職業素養。這兩點做到了,你就會朋友多多的,業績大大的。

  • 2 # 靈殿同學的萬花筒

    如果想成為一名圖書編輯,除了基本要求以外,一些特殊的要求是個人適應圖書編輯工作中自我培養來滿足的。

    圖書編輯有很多種類,比如教輔編輯、暢銷書編輯和文史哲編輯等。因此,從事圖書編輯需要一些基本要求:

    1、文字功底好,有圖書編輯組稿經驗,中文專業為好。

    2、有創意思維,能夠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對待事物接受能力強,誠實肯幹。

    3、教輔編輯和專業書籍編輯要求有一定的專業知識。

    4、有一定的電腦操作水平,能夠使用一些作圖(PS)、文字編輯工具(word文件),熟悉網路。

    5、圖書編輯主要包括排版、製作、分類等內容,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料整理能力以及軟體運用。

    6、 具備一定的繪圖設計能力,書的封面設計好與壞體現一本書的外貌魅力程度。

    由於圖書編輯的日常工作比較繁瑣,細節比較多,程度繁瑣,因此這要求從事圖書編輯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素質和工作道德。

    1、對待工作要持耐心態度,認真完成

    2、對待工作持負責態度,從不含糊

    3、對待工作要有上進心,從不抱怨工作的辛苦

    4、工作過程中要細心嚴謹,特別是審稿的過程中,稿子不得存在錯別字。

    除此之外,圖書編輯者需要有一定的溝通能力,不僅是在工作上與同事協商工作調整,而且在與作者打交道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根據選題確定作者以後,與作者協商過程中要懂得如何委婉提出對作者的寫作要求,有技巧地徵得作者的同意,這都與個人的交流溝通能力有關。當然,如果作者是一些外國作家,那還需要克服語言障礙,習得多門語言,既方便自己與作者協商,也有利於日後編輯工作中語言的翻譯,可見語言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圖書編輯者需要接觸各種選題,因此須豐富個人的閱歷,提高各種領域知識的儲蓄量。圖書編輯者為適應不同種類圖書的編輯,比如教材類編輯需要學習或者瞭解其他領域的知識資訊,妥善處理和整理這些知識和資訊;文學類編輯則需要多閱讀文學類的書籍,提升文學上的感受力,在文字功底上也需要下功夫;人生哲理類編輯則需要多多去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領悟人生道理。

    想成為一名圖書編輯,達到以上的要求基本足矣。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圖書編輯,那麼除了以上的要求以外,還有更多的要求等待你去挑戰和拼搏,你需要更加努力提升個人的素質和修養以及綜合能力,以適應工作中變化莫測的要求。

  • 3 # 壹斐說電影

    因為經常有人問圖書編輯是幹嘛的,每次很詳細地回答之後都沒有存檔,所以乾脆把圖書編輯的工作流程簡單地寫一下~~~如果想要進入圖書行業的小夥伴,可以先做個心理準備。

    一、選題階段:

    1. 尋找適合的稿子和作者,瞭解作者初步簽約要求。

    剛入行的時候,這個部分是最難的,建議初入行的人,先按照自己的興趣,選定一個自己想要做的選題方向(比如心理勵志、言情小說、旅行書、懸疑、外國文學、歷史、人文經典等等),然後找找這兩三年來這個領域上出過的新書,找銷量最好的前十到二十名,買下來(或者去書店翻),去看文案、包裝、內容。有這些暢銷的同類書做參考,尋找稿子的時候就會漸漸自帶準針了,當然,也可以直接去找這些書的作者約新稿,這就是後話了。

    2. 製作選題單,包括選題內容、型別、賣點等等。

    選題單每個公司的格式都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內容,一定是寫清楚這本書的賣點,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連出書時可以打的文案廣告語都先擬定好。選題單展示的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以及你可以給這本書增加價值的方式。選題單的目的,是說服大家為什麼要做這本書,讀者的購買理由是什麼。

    3. 在選題會上介紹選題,說服選題小組透過選題,確認簽約條件底線

    4. 與作者談判簽約條件,籤合同

    二、包裝製作階段:

    簽完合同,拿到稿子之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讀全稿。一邊讀,一邊要問自己:稿子是否有大的問題需要作者改寫?稿子的篇章結構是否需要調整?這兩個都是需要及時跟作者溝通的地方,因為一旦進入後續的流程,再做這兩個修改就比較耗時耗力了。比如,之前做的一本書,交稿的時候都是散落的短篇,拿到稿子之後就要想如何把這些短篇分章,分章的邏輯和順序怎麼設計等等:)

    不過進入到包裝製作階段,應該也是最有興奮點的階段,因為作為一個編輯,把一堆初稿變成一本完整的圖書,這個增值的階段就是這裡了。這時候我一般就會在這本書下面新建幾個資料夾,分別同時推進以下的幾個專案:

    1. 書名

    有的人可能覺得作者交稿的時候不是有書名麼,為什麼書名還要再單獨拎出來?但書名的確是包裝的最先一步。一旦書名確認下來,就相當於是確認了整本書的基調。舉個栗子,《我要喪心病狂地對你好》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兩個書名對應的封面的感覺和整本書的定位都是不一樣的。要確認書名,第一步就是確認這本書的定位,我一般用的辦法,是先尋找同類書,把它框在型別內,然後開始列出所有這本書的關鍵詞,頭腦風暴排列組合,最後拉上做這類書的同事,一起小規模頭腦風暴和票選,如果還是比較糾結,也可以在作者的平臺上進行投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個書名就是這樣以絕對優勢票選成功變成現在的書名的。

    2. 封面、文案

    之所以先確認書名,是因為在討論書名的過程中,這本書的定位,風格,型別,也漸漸得到了確認,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虛的東西,落實成具體的文案和封面了。按照理論說,應該是先有文案,再有封面,但實際操作的過程裡,封面出來之後再修改文案也是常有的事。如果文案是小改動還好,如果是大改動的話,往往封面也會跟著重頭再做——這當然是設計師和編輯都最不希望看到的場景。所以在找設計師製作封面之前,你必須要想清楚自己要做的封面的整體風格方向,這裡可以用到的工具,就是認真填寫一份《封面創意簡報》(當然不同的公司的單子的名字也有所不同啦)。

    《封面創意簡報》是策劃編輯面對設計師撰寫的一份文件,在這份文件裡,需要寫清楚的包括:圖書的成品尺寸/開本,圖書的基本資料(書名、作者署名、出版社、內容摘要、部分樣章),封面的文案以及整體風格描述。

    圖書的基本資料,這個填寫起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略去不提;成品的尺寸/開本,這個就要小小考慮一下了。大家應該對16開,32開這樣的說法比較耳熟,大概知道16開的書長得比32開的要寬要大(所以一般通俗類的勵志書經管書很多都是16開的),而小說一般為了看上去精緻文藝,不會用太大的開本,往往以32開為主。選擇開本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假設書店裡你的同類書都是16開,為了追求文藝感,你把你的書定成了32開,放在書架上陳列的時候,瞬間就比其他書矮了個個頭兒,如果再薄一些,那簡直就變成隱形人了,對圖書的賣場展示非常不利。所以建議你在做一本書之前,把同類書最好都買一本,需要量尺寸的時候也非常方便趁手。當然了,同樣是32開,也有不同的尺寸差異。至於你要選145*235,還是150*210,或是140*210等等,就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了。

    接著就是最重要的文案了。文案即廣告。一本書的廣告語,肯定需要一語中的,在讀到的瞬間能打動你的目標讀者。一本書的文案出現的位置,包括封面、封底、書脊、腰封(如果有內外封的話,內外封和雙書脊都要放文案)因為這個帖子是關於出版流程的,所以關於如何寫文案的事兒,就下次有機會再開貼聊吧:)

    等到文案確認之後,基本上設計師也能從上面的幾項資料裡瞭解到這本書的型別和基本的感覺了,但最後一項,整體風格,還是需要編輯與設計師進行溝通,面對面當然最好,線上或者電話的交流如果能聊得清楚也是ok滴。當然,對圖書的風格的描述,希望不要只跟設計師說“大氣、醒目、有品質”啦╮(╯_╰)╭

    3. 內文

    (1) 對稿件進行初步加工潤色

    (2)三審三校這部分我就不展開說了。

    其他答案裡也有,文字的加工潤色,是編輯的基本功,也是可以透過反覆訓練加強的能力。目前的出版標,差錯率是需要控制在萬分之一以下的,大家可能會覺得很輕鬆,但是實際上,剛開始看稿的時候,根本還沒搞明白情況就躺槍的情況就比比皆是了。比如“胡茬”會被扣分,正確用法是“胡楂”。目前的出版標準還是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準,有些標準中的首選詞,往往並不是大家習慣的用法,因此,也經常會收到讀者的反饋,比如:“啊,你們寫錯字了!同仁怎麼會寫成用人呢!”或者“消夜是什麼鬼啊,不是宵夜嗎!”只好慢慢挨個兒解釋嘍~~~

    4. 版式

    確認內文的結構和封面的調子之後,版式的調子也就確認了。內文用單色還是雙色或是四色,在設計版式的時候也要先確認好。確認版式之後,開始灌版,微調到合適的印張數為止。如有彩插,要確認是統一放在正文前或是正文後,又或者用點插法把彩色插圖(效果會更好,但人工費也更多)。

    5. 其他附屬品和印刷工藝

    最常見的附屬品比如明信片、書籤、海報、小別冊、光碟等等,還有就是一些徽章、卡貼、手帕等等非常規的附屬品。因為涉及到成本,所以做整體的包裝方案時,最好先分別詢價算好成本,確認成本不會超之後,再開始約畫手、選購原材料等等。印刷工藝和印刷的材質也有關,比如覆膜、UV、起鼓、燙金(銀、黑漆、彩金等等),這個需要和印製部門的同事一一探討實現的可能性和效果啦。在製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精裝版的時候,因為要做更為精緻的精裝書的版本,我們也比較了市面上的各種精裝的形式,最後比較選中了雙層軟皮的精裝,又聯絡了好幾家皮料廠看樣,打樣,燙印,比較。這個過程也非常有意思。

    三、徵訂階段:

    1. 製作訂單(word、PPT),提煉賣點、定位、展示封面小樣

    2. 在訂單預備會上講解訂單,介紹新書,提取意見(訂單預備會成員包括領導、編輯、銷售)

    3. 根據訂單預備會的反饋調整修改訂單,必要時修改封面

    4. 在訂單會上向所有銷售代表展示訂單,講解賣點

    5. 會後銷售發最終版訂單給各自渠道徵訂,徵訂量彙總加上備貨量,就是首印量

    四、下廠階段:

    1. 製作印製資訊採集表,明確所有下廠專案、用紙、工藝。

    2. 根據徵訂量,核算最終下廠成本率,如超標,則相應調整工藝。

    3. 製作網站以及渠道展示的圖書資料包,包括封面(平面圖、立體圖)、海報、訂單、廣告語、內容簡介書評書摘等基本資料,傳送給相關對接人。

    4. 所有非單色的下廠檔案,都需要打樣,簽字。

    5. 經過稽核後,將最終定稿的封面、內文以及圖書的其他附件(如書籤、海報等)的下廠檔案發給印製,開始下廠印刷。

    6. 某些顏色容易偏色,下廠後需去印廠盯色。

    7. 藍紙、毛書檢查。

    五、上架後營銷階段:

    書下廠之後,作為編輯可以說是剛剛鬆了一口氣,馬上又要開始緊張啦,因為書一下廠,就意味著馬上進入上市倒計時了,在圖書上架進入到讀者的手上之前,你要做的是:1. 準備營銷資料包,包括基本資料、封面圖、海報、書評、書摘、作者訪談、上市新聞通稿等等,如果可以,最好自己也拍攝一些圖書的實拍照,無論是在網站展示,還是在發微博微信的時候展示,好的實拍照都可以加分哦,比如下面這幾張,就是在家裡拍攝的:

    2. 更新豆瓣、百度百科等頁面的介紹

    3. 準備網站預售專題頁面,以及微博等平臺預售的文案

    4. 擬定一個整體的宣傳時間表,並明確時間點和分工,開始準備實施。

    圖書上架之後,營銷宣傳的計劃也就正式展開了,線上線下的活動和配合,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比如全國巡迴什麼滴,又是新一輪的腦力體力活兒啦~~

    總結起來,編輯前期做包裝,後期做推廣,合作的物件從作者到設計師到排版公司到印製到銷售等等,工作量既龐雜又煩瑣,並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就著一盞小孤燈,慢慢閱讀稿子的文藝場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電影比較能看出中外導演的風格偏好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