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鳴山泉6819
-
2 # 李銳A
要說歷屆的捧人相聲演員,第一名是劉寶瑞沒有懸念,名聲大本事強,自成一家有藝術造詣。
再往下排就是實力派的趙佩茹。然後是捧人捧不下去的馮鞏,大家看到了,馮鞏裝不了矮子了,無法再說相聲了。再往下排李文華捧出來個姜昆,把他和唐傑忠和戴志成放在一起,一下看出誰更會捧。哽哽嘰嘰可愛的楊少華。再說我覺得就是于謙了,于謙吃苦捱罵的精神超一流。這麼多捧人的沒聽過誰那樣被人說。
將來的孫越還有提升的機會。
-
3 # 我就是個碼字的
相聲界如果說逗哏第一人,一般來說肯定會有爭議,但要說捧哏第一人是誰,幾乎毫無懸念,只有一個答案:
趙佩茹
這幾乎是相聲行業公認的捧哏大師,用馬志明的話說叫“亙古一人”。
趙佩茹和小蘑菇、馬三立都搭檔過,和常寶堃一起紅遍京津,他還是在臺上唯一能“欺負”馬三立的捧哏。
侯寶林曾經也想和趙佩茹搭檔,可惜趙佩茹英年早逝沒能如願,侯寶林為此念念不忘,最後讓兒子侯耀文透過代拉的形式拜師趙佩茹,算是完成自己的心願。
不光是這三位相聲大師認可趙佩茹,高一輩的張壽臣對趙佩茹也非常客氣,一方面他們的師父是爺倆焦德海和焦少海(實際上趙佩茹的能耐多數是焦德海教的,相當於他和張壽臣是一個老師),都屬於焦家門出來的,另一方面趙佩茹不論是做藝還是為人都是得到行業內公認的。
此外,趙佩茹還是寶字輩的門長,收的徒弟也個頂個的牛,李伯祥、高英培、常貴田、馬志存等人都是相聲名家。
筆者認為趙佩茹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他是第一個將捧哏藝術上升到理論研究層次的藝人,對捧哏藝術的總結和提煉是相聲行業第一人也是最優秀的。
捧哏第一人毫無懸念,那麼其他優秀的捧哏還有誰?或者說,趙佩茹是獨一檔,誰能是第二檔?
筆者列了一個二十人的名單供大家參考(按輩分排序)
郭啟儒、郭全寶、馮寶華、白全福、朱相臣、
趙世忠、李文華、陳湧泉、張慶森、金炳昶、
馬志存、楊少華、李國盛、唐傑忠、王佩元、
石富寬、黃族民、範振鈺、李增瑞、馮鞏。
需要讀者注意一點的是,什麼是優秀的捧哏?並不是說哪個捧哏最能懟逗哏,哪個捧哏最會聊天就是優秀的捧哏,不是的。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藝術講究精煉、格調、節奏等元素,優秀的捧哏是可以和逗哏之間產生“化學反應”共同將相聲作品上升到藝術享受層次的,單純用名氣和所謂會懟人衡量捧哏是一種不懂相聲藝術的表現。
再次強調,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
-
4 # 鹹魚茶館
先說結論:郭德綱
現在相聲界公認的捧哏亙古第一人趙佩茹,是標準化的捧哏,不撒湯漏水,處處兜著逗哏,適當時候犯狗,但絕對不搶戲。舞臺重心永遠是逗哏演員,無論跟誰合作,都穩如泰山。
灑狗血式捧哏鼻祖楊少華,能把任何活兒都演成子母哏,而且捧哏包袱還要更多,戲份更重,如果沒有趙偉洲這種鬼才跟他合作,其他逗哏演員基本拿不下來,包括少馬爺也不行。
而專門為了逗哏而生的黃族民,票友出身,所有活兒都是少馬爺喂,基本除了少馬其他人他也捧不出彩。
這三人基本上就是傳統捧哏的三個極端,最標準捧哏,狗血式捧哏,全靠逗哏餵飯的捧哏。
但郭德綱開創了第四種捧哏風格,也就是逗哏站桌子裡面的捧哏大法。
而且郭德綱這種捧哏,基本上推翻了前人所有捧哏的規則,完全是開宗立派級別的,屬於顛覆式量活,所以他才是真.亙古第一捧哏。
郭德綱最開始捧哏,也就是80~90年代,他還沒大火的時候,也是被迫無奈走了老式捧哏路數。最開始在天津文化館跟陶大為合作還留有音訊,基本上跟普通捧哏一模一樣,一點都沒有亙古第一人的感覺,完全不搶戲也不亂抓包袱,心痛我桃兒太憋屈了。
之後來北京跟王玥波等人合作,上電視說過幾段,有捧哏也有逗哏。捧哏的風格稍微有點提升,跟王玥波說子母哏,兩人基本平分秋色。但還是沒有神社班主時期的聖人光環,過於收斂一點都不霸氣,可見當時主流相聲界已經開始迫害他,讓他不能大展拳腳施展亙古第一人的才華,心痛我角兒淚奔到廁所然後暈倒。
然後就到了第三個階段,德雲社大火,郭德綱的第四類捧哏風格逐漸成型,並且越演越烈,終於走到了歷史的巔峰。
最典型的就是跟徐德亮合作的《我的大學生活》,一句話一搶詞兒,動不動就扔一個邪門的包袱,斷背山什麼的簡直神來之筆,完全不顧徐德亮對劇情的推進,反正舞臺焦點就得是郭德綱。這場因為文字是徐德亮創作,所以郭德綱只能靠著超神的現掛能力,製造臨場包袱,但也達到了三分逗七分捧的境界,也就是逗哏只有三分包袱,捧哏有七分。
再到後來德雲社大洗牌,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人崛起後,郭德綱的第四類捧哏法進入了最高境界,也就是教學式捧哏。逗哏演員說的每一句話都糾錯,然後再反制一個包袱,如果逗哏演員心理素質差一點,比如岳雲鵬這種,直接就會被撅暈在臺上,直到忘詞兒為止。那時候郭德綱就會全面接管舞臺,開始了捧哏單口表演。
這種捧哏的神境界,用專業術語來說,即使放一根電線杆子在桌子外邊,郭德綱也能把它捧活了,反正詞兒跟包袱都在捧哏這裡,是電線杆子還是人類都不吃勁。
當然郭德綱這種全新捧哏大法,也有不靈的時候,目前為止有三個特例,讓他的量活不能完美施展。
第一個特例是高峰,高峰屬於活太瓷實,而且心理素質也好,畢竟是歷史上也排的上號的捧哏大家範振鈺的高徒。高峰本來就是捧逗都強,而且他模仿的是馬派相聲,不吃老郭那一套,所以郭德綱橫吃豎要的量活大法,高峰也能應付下來,基本上可以跟老郭五五開,不會像票友徐德亮那樣三分逗七分捧。
第二個特例是曹雲金,曹雲金是COS郭德綱第一人,颱風跟節奏感都是高仿郭德綱,所以郭德綱給曹雲金量活,基本上搶不到便宜。郭德綱要搶戲,曹雲金一秒就能懟回去,曹雲金也是迄今為止郭德綱所有徒弟中,能把郭氏捧哏壓制到最佳效果的人。
第三個特例是侯震,《歪唱太平歌詞》是古今第一神段子,估計祖師爺聽了得提著刀出來追這兩人。侯爺一嘴爐灰渣子,全場下來沒一句人話,侯爺的攪和能力簡直無敵,最後把郭老闆也說崩潰,不得不找李根救場。這也是郭氏量活第一次大潰敗,粉絲看著比淚灑未央宮還心痛我角兒。
綜上,郭德綱捧哏是最強,只要不遇到高峰侯震曹雲金就行。
-
5 # 美麗人生20267
本人年紀不大,老一輩相聲接觸不多。覺著捧哏演技一定要到位,否則帶節奏帶不起來,沒法錦上添花甚至雪中送碳。演技好的肯定不能只侷限與相聲舞臺,從拍電影角度來看,皇后,馮鞏不僅拿過榮譽,更是得到廣大群眾喜聞樂見。這二位大師應該屬於當今一流,馮鞏虧在搭檔太弱。
現今相聲行業全靠德雲社的努力才不至於沒落,德雲社捧哏在自我心目中排第一的肯定於大媽啦,其次是周九良,比較喜歡他的風格,然後就是賣萌搭檔和少主搭檔。
-
6 # 凹形磨刀石
聽過趙佩茹和馬三立兩位的《對對聯》,那可真是把馬三爺咬的死死的,太厲害了。用少馬爺的話說就是一肚子能耐,臺上不累,拿逗哏的工資,在後臺還有地位。
-
7 # 米爾刀子
捧哏聽過的有朱相臣,馬志存,王佩元,李文華,馮鞏,黃族民,于謙,這些都屬於大家,各有自己的風格,主要是和逗哏的能默契,很多捧哏老藝人基本是嗯哈這是,你別捱罵了,基本沒有互動。
-
8 # 再言春秋
引言
常聽相聲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門以兩個人表演為主的傳統藝術。這兩人一個是捧哏,一個是逗哏。
觀眾會根據各自的喜好不同,而去偏愛於某一個演員。有的人喜歡逗哏,而有的人就喜歡捧哏。但真正懂的人其實很清楚,相聲是一場買賣。捧哏與逗哏是無法獨立存在的。除非你說的是單口,只要是對口,那重要性就是一樣的。
分析俗話說得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不懂相聲的人,往往會把注意力都放到逗哏演員上面,而忽略了捧哏演員。只有懂相聲的人,才明白,捧哏到底有多重要。
捧哏的重要性人們在聽相聲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三分逗,七分捧”。很多人對這句話有誤解,覺得這句話是在誇大捧哏的重要性,而否認了這句話的合理性。這種理解是有誤區的。
作為一門語言藝術,相聲的目的就是讓人去笑,至於用什麼去笑呢?就是人們所說的包袱,包袱的使用有一個鋪墊的過程,逗哏的演員是在鋪墊、敘述上描述這個包袱,但最後翻這個包袱的時候,需要有捧哏演員來。
而相聲最終表現得好與壞,給聽眾帶來的歡樂有多少,最關鍵的就在於“翻包袱”這個過程。“翻包袱”並非是簡單地用語言來完成,還要配合觀眾的反應,要給觀眾明白包袱的時間。
所謂的“三分逗,七分捧”,並非是在表演舞臺上的貢獻比例,而是在最後“翻包袱”的時候能不能讓包袱響了。而這個響與不響,則決定著一場相聲是否達到應有的效果。
直白點說,一個再優秀的捧哏演員,把包袱埋的再好,敘述的再好,可到了捧哏演員翻包袱的時候,出現了紕漏,沒有顧忌到觀眾的理解與情緒,或者沒有掌握好翻包袱時候的節奏和時間,這個包袱都不會響的。
相聲的特殊性相聲是一門很普通,但同時很奇妙的藝術形式。
說它普通,是因為只要能開口說話,就可以嘗試去說相聲。至於行與不行,是不是那個材料,非得上了舞臺才知道。
有些演員沒有師承,在相聲界管這種人叫海清。他們憑藉自己對相聲的理解,也能闖出來一片天地。雖然在名義上不被業內承認,但卻有著很深的藝術造詣,這裡面最為典型的,就是現在碩果僅存的的老前輩之一楊少華。
也有一些演員,憑藉著自己的天賦異稟,在相聲界闖出一些名頭,在有名了之後才拜師。譬如說曾經名動天津的相聲五檔之一的戴少甫,還有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弟子吳兆南。他們都是闖出名號之後,才有的師承。
說白了,這門藝術的門檻不高,深的是門檻裡面的東西,需要的是天份。
有天賦的人,比如楊少華、戴少甫、吳兆南,他們沒有人教也能說好。而沒天份的人,拜什麼師都沒有用。
而相聲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完全要憑藉演員的個人魅力。
同樣的包袱,不同的人使,效果就會完全不同。說過歪批三國的人很多,但最為經典的,還要數侯寶林大師的作品。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相聲是一門藝術,既然是藝術,那就是要有受眾。
有了受眾,就會出現“粉絲糾紛”。有的人喜歡張三,那有的就喜歡李四。真要想找到一個公認的捧哏第一人來,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現在的捧哏演員中,石富寬、于謙,孫越,雖然達不到傳奇這一級別,但說是超一流也絲毫不過分。
但如果要是把這些捧哏演員進行一個全方位比較,個人還是認為趙佩茹要更勝一籌。因為他的成就並不僅僅在藝術的本身。
首先,作為寶字輩大門長的趙佩茹,不僅個人能力突出,還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弟子,李伯祥、高英培、常貴田、馬志存等相聲名家都是趙佩茹的弟子。
而且,作為一個捧哏演員,趙佩茹並不侷限於捧哏。他是捧逗俱佳,還能說單口,是一個全面的相聲演員。
更為可貴的是,趙佩茹老先生還有一顆強烈的愛國情懷。他曾和搭檔常寶堃一同到朝鮮,給志願軍做慰問演出。
這次慰問演出的結果是,常寶堃先生犧牲,趙佩茹先生也負了傷。
結語僅從“捧哏”的藝術造詣而言,相聲界人才輩出。想要找一個公認的第一,那真的要應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但要是綜合考量全方位的藝術造詣,已經在相聲界的貢獻,個人的成就,對後世的影響,那趙佩茹先生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捧哏”第一人。
作為一個“寶字輩”的傳人,我們看看趙佩茹的搭檔就能知道其強大之處。趙佩茹的主要搭檔有常寶堃、常連安、馬三立、李壽增。這裡面除了常寶堃之外,其他的都是“壽字輩”的先生。
-
9 # 鄭捕頭
一般來說,相聲逗哏演員都比捧哏演員更有名,在大部分觀眾看來,逗哏的本事也比捧哏更強,說學逗唱都拿得起放得下。然而,作為捧逗雙方合作的藝術形式,相聲不僅需要好逗哏,還需要好捧哏。所謂“三分逗七分捧”儘管有誇大之嫌,但也充分肯定了好捧哏的重要性。
說到好捧哏,你能想到誰呢?
于謙的捧哏總是四兩撥千斤,與郭德綱的配合珠聯璧合,偶爾他還能抖出幾個小包袱兒,既出彩兒又不搶戲。總之,看郭德綱和于謙兩個人的默契表演,感覺非常舒服。
除了于謙之外,當今走紅的相聲演員中不太容易找出與之水平相當的捧哏。不過要從幾十年來的相聲歷史中找,還是能找出一些來的。
那些高水平的捧哏演員
比如趙佩茹。趙佩茹曾被譽為捧哏第一人,早先給小蘑菇常寶堃捧哏,後來還曾為馬三立捧哏。由於時代侷限,趙佩茹留下的相聲錄音並不算多,但從僅有的錄音作品來看,還是能聽出他捧哏的獨到之處,可以說爐火純青。尤其他與逗哏的配合嚴絲合縫,使得逗哏如魚得水,包袱兒效果放到最大。
再比如朱相臣。朱相臣的外貌並不出眾,甚至可以用“不好看”來形容,但他獨特的嗓音和吐字發音讓人印象深刻。他和不少人都合作過,最為典型的就是和蘇文茂的合作,尤其表面附和實則反諷的手法,很容易贏得觀眾的笑聲和掌聲,為蘇文茂文哏特色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再比如趙世忠。這也是很多相聲演員都非常欽佩的好捧哏,包括現在有人評論于謙,就有小趙世忠之說。趙世忠長期和趙振鐸合作,他的表演持重老道,從來不撒湯漏水,“二趙”也成為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北京相聲表演的代表人物。
還有李文華。姜昆早期能夠一舉成名,李文華的蔫哏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文華的年紀比姜昆大不少,總是站在旁邊以過來人的身份對姜昆的行為進行審視,一些蔫蔫的包袱兒說出來,令當年的觀眾感到親切而歡樂。楊少華的捧哏與李文華類似,但除了蔫,又多了一些壞。
如今好捧哏為數極少
好捧哏是什麼?既讓觀眾看到自己的存在,有時候還能帶來驚喜,但大部分時間是作為綠葉在襯托逗哏,最終目的是使得所有包袱兒都能抖響。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過去才出了那麼多好捧哏。
然而這些年的情況有些變化,越來越多逗哏捧哏針鋒相對的段子開始在小劇場上演,很多時候捧哏還要壓逗哏一頭,抖出的包袱兒甚至比逗哏不少,觀眾似乎也非常樂意看到這樣的場面。這樣的表演逗也逗一些,但相聲味兒基本失去了。相聲不是低段位的兩人鬥嘴。
相聲創新向前走是沒有問題的,但有些傳統還是不能丟得一乾二淨。
-
10 # 使用者小艾
捧哏的大家其實很多,比如郭其瑞,王風山,馬志存,李文華,石富寬,唐傑忠,黃族民等等老前輩。現在捧哏的于謙應該是首推。如果一定要推出一個最佳捧哏,我選于謙!
-
11 # 微風送吉祥1
于謙第一,不接受反駁。于謙的反應那是真快,不亞於八核大腦。郭德綱學于謙他爸王老爺子走路,于謙脫口而出:“我爸是王八呀”
-
12 # 寡歡2020
在於謙之前,我對捧哏是沒有認知的。總覺得捧哏不過是搭話,延展情節的作用,不過是完成作品而已。于謙之後,尤其是看了德雲社的相聲,覺得捧哏在相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捧哏的風格多種多樣,不同的捧逗搭檔,效果迥異。好的捧哏真的是番上有番,驚喜連連!
-
13 # 老年少2
我聽過候寶林的也看過馬季姜昆等的相聲,讓我懂相聲還是今天的德雲社相聲什麼說學逗唱等等,德雲社的相聲是前人都不能比的因為他們不但是說相聲給大家聽而且還教大家瞭解相聲懂得相聲,所以德雲社的粉絲也是德雲社的粉徒可以說大家與德雲社永遠不會分開,捧更誰第一很簡單就是德雲社捧更的在我心中都第一,其他的我一個都看不起!
-
14 # 大美不咬人
趙佩茹 ,朱相臣,張慶森,趙世忠,郭啟儒,郭全寶,黃族民,于謙。說實話,于謙的天賦太高了,但論肚囊論下功夫,還有差距
-
15 # 王亥服牛
郭全寶乃捧哏第一人,于謙、馮鞏、郭啟儒、李文華、王鳳山、趙佩茹、朱相臣、趙世忠、陳湧泉、石富寬、李增瑞、範振珏、唐傑忠、戴志誠、鄭健、王聲、陳連仲、金炳昶、馮永志、徐寶庫、武福星、大兵、趙炎、李立山、白全福、於世猷、李菁、劉雲天、孫越等人的捧哏水平也很高。
-
16 # ninelifes
老輩 趙佩茹 朱相臣 白全福 王鳳山 郭啟儒 郭全寶 謝天順
中間一閥 王文玉 杜國芝 黃族民
小輩 于謙 于丹
-
17 # 平石頭
王自健說過郭德綱“小蘑菇再世不過如此”,意思是小蘑菇相聲功夫了得,也說明郭德綱也是翹楚,所以和郭德綱搭檔的于謙也應該是逗哏第一了。
-
18 # 野駱駝來了
這個問題本身就無解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尤其是相聲行當,有他的行業特點,各有千秋,各有其粉兒,再好的演員,也有不喜歡他的觀眾,不能說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比如說跳高跳遠,鉛球鐵餅,多高就多高,多遠就多遠;而自由體操就沒那麼精準了。
相聲逗哏捧哏是一對兒,缺一不可,所謂三分逗七分捧。傳統相聲《論捧逗》說的很清楚了,沒有哪位是技藝高超的。一個出萃拔類的捧哏,搭檔一個一般般的逗哏演員,也會無力迴天,只能降為平庸。
如果說,好的捧哏演員,那可真不少。
趙佩茹 口碑好,可以對捧哏藝術實踐,做出理論總結,有利於相聲藝術更好的傳承。
唐傑忠 笑佛爺風格,不管為誰捧,都能增光添彩
李文華 蔫蔫的,穩穩的,笑點頻頻,成就了姜昆
馮鞏 裝傻充愣,急赤白臉,注重與觀眾互動,小鞏子人緣好。
于謙 即興反應快,功底紮實,現掛能力強,在應付突變的坎兒上,往往能爆出妙包袱。
孫越 託著逗哏演員往上走,有良好的審美標準和藝術辨別能力,對岳雲鵬成長,功不可沒。
以後再不要說什麼第一人,一哥,一姐的話了,風格各異,各有千秋。
-
19 # 天津一顆平常心
單說捧哏的朱相臣,郭啟儒,石富寬,于謙,範振鈺,馬志存,謝天順,唐傑忠,馮寶華,尹壽山,王鳳山。捧逗俱佳的是趙佩茹!
-
20 # HA工1
按時代化分,代代有高人,要論當代,于謙的作品影響力最大,笑點更多些!這相當於年夜飯必有的鍋燉魚!高興就好!
回覆列表
當今捧哏最好的是姜昆,他為整個中國相聲界捧哏,最後觀眾都記住了他,忘記了中國相聲。[捂臉][捂臉][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