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麥娛樂RYE
-
2 # 火炏焱燚fire
鎮守漢中
魏延[4]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於沔陽自稱漢中王,並定治所於成都,於是當留大將以鎮漢中,當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全軍上下聽聞此事一片震驚。一日,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道:“今天委任你這個重任,你打算說點什麼嗎?”魏延朗聲答道:“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併了他。”劉備聽後感到十分滿意,群臣也為魏延這番話而稱讚其雄豪。[5]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劉備稱帝,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
公元223年(建興元年),四月劉備去世,五月,劉禪登基,魏延被封為都亭侯。[6]
功勳卓著
公元227年(建興五年),諸葛亮為預備北伐,進駐漢中,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公元230年(建興八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漢中地區,其中兩路因大雨退還,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魏延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獲得大勝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還假節,進封為南鄭侯。[7]
公元231年(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據《漢晉春秋》記載,司馬懿使張郃攻王平於南圍,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獲甲首三千級,司馬懿還保營。[8]
公元232年(建興十年),魏延與劉琰不和,言語虛誕,諸葛亮責備劉琰,劉琰其後作箋道歉。
進獻奇計
魏延每次隨軍北伐,都請諸葛亮給他統領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前漢將領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所以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1] 依《三國志》補註《魏略》的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因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願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並認為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而不用。[9]
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唯獨楊儀不屑魏延,與他勢成水火,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的舉動;諸葛亮愛惜二人,費禕也常為二人調解。
魏延的性格造就了他的英雄事蹟,也為他的死亡埋下了伏筆。
-
3 # 三腳插頭
魏延在演義裡是與諸葛亮不和,在諸葛亮死後就謀反,進而被馬岱斬殺,
但在此之前,魏延一直都是蜀漢非常倚仗的將領,別的不說,單是讓他鎮守漢中,這一件事就足以看出蜀漢對他的器重。
漢中在什麼地方,看圖
左下角即是漢中,向北翻越秦嶺,便是關中平原,魏國腹地,向南翻越米倉山,便是四川盆地,蜀國腹地。兩片地區在歷史上都是富足地區,人口聚集,物產豐富,能養得起大量軍隊,屬於帝王之資。三國以前,中國的兩次統一,秦朝始於關中平原,漢朝始於四川盆地,足見這兩處地區的重要性。
而漢中,夾在兩個地區中間,其軍事地位可想而知。更何況,漢中毗鄰漢水,同樣物產富足,可以囤積不少兵糧。漢中的得失,對於蜀國和魏國,都是足以撼動國本的頭等大事。
魏延鎮守漢中多年,魏國雖未發動大規模戰役討伐漢中,魏延沒有施展的機會,但是,保一方水土免於戰禍,讓疲敝的益州得以休養生息,對於經歷了荊州失陷、夷陵大敗的蜀國來說,至關重要。單此一功,魏延就稱得上英雄。
除此之外,魏延另一大功績是陽谿之戰。此戰本該是曹真伐漢中的一次普通戰役,但由於天氣原因,曹真伐蜀沒有實際執行,陽谿之戰成為了雙方這次接觸裡唯一的大戰。魏延與吳懿深入魏國腹地,大破魏國雍州刺史郭淮的部隊,成為自己在歷史上的成名之戰。
這一戰擊敗的郭淮,也是魏國名將,面對諸葛亮及姜維的討伐,郭淮多有勝績。魏延面對他能大獲全勝,這等戰績,在蜀國奪取漢中之後,已經很罕見了。而且,這一戰也撼動了魏國在羌人地區的統治,姜維後期伐魏得到羌人很多支援,和這一次的戰果有很大關係。
這兩樁事蹟,已經足以讓魏延成為蜀漢的英雄了。因為夷陵大敗以後,蜀漢的戰略就只剩下了鞏固漢中防線,以及北伐關中。魏延在這兩項戰略上都有大功。
圖來自地圖帝,以及知乎ID:大內義興。
-
4 # 劇綜分析獅
關於魏延這個人物算不算英雄,我們要從兩個角度去分析,從小說演義的角度看,魏延腦後有反骨,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最後因謀反而死於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之下,可謂大快人心。
但是根據陳壽《三國志》中記載,,他一生對蜀漢忠心耿耿,立下汗馬功勞。
軍功一:嶄露頭角建安十六年,魏延開始跟隨劉備征戰,在劉備北上抵抗張魯的時候,魏延成功駐守葭萌關,為前線大軍的前進守住後方。
後來又在平頂廣漢郡的戰役中,屢獲戰功,升遷為牙門將軍。後來隨軍攻克重鎮雒城,並在包圍成都戰役中,立下功勞。
軍功二:鎮守漢中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王,定都成都,在鎮守漢中的職責上,在多數人都認為一定會是張飛,包括張飛自己。
但是意外的是,劉備選擇提拔魏延做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全軍聽聞此事,一片震驚。一次大會群臣中,劉備問魏延:“委任你如此重任,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魏延說:“如果曹軍傾全國之力前來,我會為大王抵擋住,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就會為大王吞掉他”
而事實上魏延確實做到了,在魏延鎮守漢中十餘年裡,沒有丟失一寸土地,沒有放進一個敵人。甚至他的守城戰術在他死後,仍然有效。
軍功三:北伐先鋒在蜀漢北伐的戰略中,魏延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魏延晉升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候。
魏延那是已經成為蜀漢軍中,除諸葛亮以外的二號實權人物,在北伐過程中,每次都會建言獻計,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謀”雖然沒能最終被諸葛亮採用。但是也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膽識。
魏延在其實是一個悲情英雄,一生忠心用武但是因為性格和激進的戰術主張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被安了個背叛的罪名,落下個身首異處、被滅三族的下場。
所以在歷史角度上看,魏延算是英雄,但是不算橫貫古今的大英雄。
-
5 # 雷死人不償命囧圖集
三國作為人才輩出的大時代,除卻能征善戰的萬人敵武將之外,詭計多端的謀士也成為了大熱門,但是他們都渴望著遇到明主,渴望著在青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大部分的武將都有著自己的歸屬,並且成功的讓世人記住了他們的名字,其中最著名之一的就是蜀漢的五虎上將。甚至有豪言稱,五虎上將若出現在同一戰場上,北魏毫無抵抗之力。五人在當時都是一等一的大將,但是除了五人之外,西蜀的另外一員大將魏延明明極具實力卻沒有進入五虎將之中,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作為結拜兄弟,發家之際就跟隨劉備一起流亡天涯的兩大名人,關羽張飛早就被人所熟知,而且三英戰呂布的壯舉傳盡天下,二哥關羽則以“仁義”聞名於天下,一件件事經歷了很多朝代依然在流傳。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威震華夏。但是最後敗走麥城,而吳將呂蒙則受到孫權的命令偷襲荊州,而荊州重將糜芳與士仁皆與關羽有怨,所以沒有出兵救援關羽,導致關羽遭到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無奈交出了人頭。隨後曹操將收到孫權送過來的關羽首級後以諸侯之禮安葬在洛陽。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對於關羽的看重,但是對於關羽的義氣非常歎服,明明可以除掉劉備的一條臂膀,卻硬生生止住了這個想法,同時贈送了關羽一場威名。而同樣,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的賞識,發生了華容道義釋曹操的典故。可是反過來想,若不是關羽仁義,又怎麼會得到他人的賞識。所以二哥所做的一切在後人看來是把義大於天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武聖的稱號實至名歸。
作為三兄弟中的老么在網友的眼中就沒有關羽那麼大的名聲,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喝斷當陽橋,硬生生逼得上千曹兵不敢冒進,但是除了這些就沒有什麼能表現出個人色彩的光輝事蹟,但是在演義中,張飛的武力值卻是實打實的東西這一點,做不得假,那麼位列五虎上將就不是意外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張飛的脾氣非常暴躁,只要能動手的事情通常不會用嘴解決,尤其是在對戰呂布的時候,“三姓家奴”基本上就成了張飛對呂布的專稱。
在劉備建立自己基業時張飛佔據著很大一部分的功勞,甚至在入駐四川的過程中幫助劉備平定了巴郡,巴西兩郡。在關羽死在荊州之後勃然大怒,受到劉備的命令出征東吳,但是因為張飛喝酒之後經常鞭打士卒,這讓士兵們非常惱火,便在深夜出兵之前潛入張飛賬中將其殺害。
作為著名的常勝將軍,趙子龍的一生堪稱傳奇,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是一位完美無瑕的將領。在漢末軍閥混戰的局面下,趙雲先是加入赫赫有名的白馬義從,在認識了劉備之後,便與之相隨,在跟隨劉備三十年間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戰役,但就這麼一個沒有關羽張飛的核心地位,沒有馬超黃忠的顯赫背景,愣生生從一個無名小卒,慢慢的走上了歷史的大舞臺,這幾乎成為了當時年輕人奮鬥最成功的的案例。
當然,也有很多網友為趙雲叫屈,認為劉備完全不配驅使趙雲,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與其他五虎將不同,趙雲最出名的除了他的武力值之外,就是他的德,這也是諸葛亮器重他的原因之一,趙雲一生不爭不搶,不為名利而且做人十分低調,這在當時看來根本就是很反常的事情,哪個好男兒學的一身武藝不是為了出人頭地。但是趙雲不一樣,兢兢業業做了劉備的保鏢三十多年,哪怕是小小的軍權都沒有掌握過,其中的一些因素我們也猜測不到,但是對趙雲來說從沒有悔恨。而且作為五虎將中最長壽的一位,與他的德行一定有著關聯。
人稱“錦馬超”的馬孟起作為西涼馬騰的兒子早早就成名天下,在後來馬超聯合關中各路一起反抗曹操,曾殺的曹操割須斷袍狼狽逃竄,後來曹操更是放出話來“馬兒不死我死無葬身之地”,可見馬超在當時的威名。作為三國時期最著名的馬匹產地,西涼大馬一直為各大諸侯所喜愛,把西涼作為大本營的馬騰韓遂則有著得天獨厚的騎兵優勢,所以馬超率領的西涼鐵騎在三國中也有著赫赫威名,但是到最後卻也剩下他與馬岱二人。為了能夠保證自己能平穩度過一輩子,馬超在投奔劉備之後再也沒有起色,雄心壯志全部逝去,一代英豪就這麼跌入谷底。
身為五虎上將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也是最晚歸順的一位,黃忠則以“老當益壯”著稱,也因為年齡過大,所以關羽拒絕與黃忠位列同一層次。在三國中年齡大就不能上戰場殺敵麼,當然不是,黃忠的存在就完全推翻了這個理論。《三國演義》中在劉表治下任職的黃忠曾與關於大戰,但是卻敗在了關羽的拖刀計下,但是關羽卻沒有殺掉黃忠,隨後黃忠設伏使關羽中計,為了還掉之前的恩情,黃忠只拿弓箭射中關羽的盔纓來取代關羽的性命。但是這一切都被韓玄知道,認為黃忠與劉備早已同謀,便逮捕了黃忠逼他就範,後來在魏延的拯救下,兩個人一起投奔了劉備。
同時期投奔的魏延戰力並不比上面的幾位差,甚至猶有過之,而且魏延的領兵能力在三國時代可謂是一絕。發掘出魏延能力的是劉備,但是在劉備死後,魏延就沒有得到好的結果。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來源於諸葛亮的一句話“魏延腦後有反骨”,就是這麼一句話就判定了魏延的死路,在劉備去世後魏延的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他為了能夠取得北伐的成功,特意向諸葛亮獻上了“子午谷奇謀”,但是遭到了諸葛亮的反對。在諸葛亮死後,與楊儀政權的過程中被馬岱所殺,為劉備鞍前馬後的一代名將甚至被安上了謀反的罪名。
-
6 # 老劉侃評書
《三國演義》中的魏延是蜀漢集團的重要將領。魏延在忠誠地追隨蜀漢集團的
二、三十年中,智勇兼備的高階將領,曾立下赫赫戰功 ,也是死的最冤的一個,當然算是大英雄了!下面有老劉跟大家講述一下魏延有哪些戰功戰績!
鎮守漢中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於沔陽自稱漢中王,並定治所於成都,於是當留大將以鎮漢中,當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全軍上下聽聞此事一片震驚。
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道:“今天委任你這個重任,你打算說點什麼嗎?”魏延朗聲答道:“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併了他。”劉備聽後感到十分滿意,群臣也為魏延這番話而稱讚其雄豪。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劉備稱帝,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
公元223年(建興元年),四月劉備去世,五月,劉禪登基,魏延被封為都亭侯。[
功勳卓著公元227年(建興五年),諸葛亮為預備北伐,進駐漢中,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公元230年(建興八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漢中地區,其中兩路因大雨退還,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魏延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獲得大勝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還假節,進封為南鄭侯。
公元231年(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據《漢晉春秋》記載,司馬懿使張郃攻王平於南圍,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獲甲首三千級,司馬懿還保營。
公元232年(建興十年),魏延與劉琰不和,言語虛誕,諸葛亮責備劉琰,劉琰其後作箋道歉。
進獻奇計魏延每次隨軍北伐,都請諸葛亮給他統領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前漢將領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所以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
依《三國志》補註《魏略》的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因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願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並認為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而不用。
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唯獨楊儀不屑魏延,與他勢成水火,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的舉動;諸葛亮愛惜二人,費禕也常為二人調解。
諸葛亮六出祁山,蜀國已基本無大將,魏延是軍中資歷最老的,但他說的話一點應有的威力都沒有.諸葛亮把姜維作為自己的心腹,繼續排擠魏延,魏延的計策一律被他看做是冒險的,不理智的,不妥當的.正是因為諸葛亮的過於“穩健”保守,才導致其最後的失敗.諸葛亮死後,魏延心存多年的積怨一下爆發,導致燒燬棧道,欲獨自出山,征討魏國.卻被早已部下陷阱的諸葛亮害死,馬岱斬下其首.魏延落了個謀反的罪名,成為了千古罪人.
回覆列表
歷史上記載魏延非常驍勇,但其他並沒有任何記載和評論能顯示出他的將才。《魏延傳》記載的很清楚,魏延是作亂被殺,很多人覺得魏延很冤枉,認為魏延並沒有投降曹操之心,屬於他很冤枉,但是不一定投降曹操才叫作亂,軍中奪權算不算作亂?還有人認為魏延是被楊儀迫害的,但個人認為楊儀是丞相府屬官,諸葛亮病逝,但丞相府還在,魏延是奪權在先。但不論怎麼說,魏延算是一員猛將。而且歷史有意思之處在於我們永遠無法窺探到歷史的真相,只能無限的接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解讀和對歷史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