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帝國五千年

    三國本身就屬於一強兩弱的狀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早已言明需要聯吳抗曹方能復興漢室。

    襄樊之戰後蜀漢失去荊州這個北伐出口

    在建安二十四到建安二十五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情,而襄樊之戰的結束直接確定了三國鼎立各方的版圖。此後一直到西晉建立都未發生較大變化。

    這段時期對蜀漢來講是巔峰也是衰落起,建安二十四年上半年,劉備佔領漢中擊退曹操,進位漢中王。七月左右關羽起荊州三萬軍北伐,隨後包圍襄陽,樊城,曹操在荊州勢力只剩下襄樊兩城,此時可以說是劉備的巔峰時期。

    然而襄樊之戰後期由於東吳的加入,關羽被殺荊州被東吳佔據,曹操雖然抵抗了關羽的進攻但是漢中之戰和襄樊之戰,曹操這邊都在減員,想要南下統一天下已經乏力。

    劉備雖然得到漢中但是曹操遷走了大部分人口,只得起地為得氣人,算是小勝。但是荊州的丟失對於蜀漢來說損失慘重,荊州丟失不僅讓蜀漢損失一個北伐出口,而且對於蜀漢的人口,兵源和人才造成極大損失。

    如果荊州不失蜀漢後期人才的也不會那麼匱乏,而引起連鎖反應的是張飛在劉備東征時被手下殺害,蜀漢又損失一員大將。劉備東征被陸遜所敗損失五萬多人和大量人才。

    接連的打擊使蜀漢又成為最弱的一方。反觀東吳方面在這段時期實力不斷增強,不僅佔領荊州大部分,而且後方穩定,曹丕南征時也被陸遜擊退。但即便如此東吳還是無法與曹魏抗衡。

    蜀漢內外部不穩,只有聯吳抗魏才能渡過難關

    經過數次戰役蜀漢和東吳這對盟友早在襄樊之戰時已經走到了盡頭,但是在夷陵之戰後劉備卻同意了吳國的重歸於好的方案。而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派使臣從新與東吳締結盟友關係,這與當時的環境和蜀漢的理想有莫大的關係。

    夷陵之戰後蜀漢不僅面臨東吳的外部威脅,還面臨著南中等地的叛亂。東吳的威脅被劉備親駐白帝城和趙雲諸葛亮也駐紮在白帝城有很大的關係。再加上東吳需要對抗曹丕的征伐,在章武三年已經破解了。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三國志.先主傳》

    但是蜀漢內部卻在這段時間極其不穩定,章武二年末,漢嘉太守黃元叛亂,章武三年被楊洪平定。

    劉備死後益州豪族雍闓,高定等人聯合反叛,雍闓殺死蜀漢大臣。但是此時蜀漢還面臨著曹魏的威脅,所以採取了安撫政策。但是叛軍並沒有示弱,東吳方面還遙授雍闓為永昌太守,所以蜀漢與東吳的盟友關係很微妙。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三國志.諸葛亮傳》

    建興三年,諸葛亮解決外部壓力之後開始率軍南征,最後平定南中各方叛亂,採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政策,收復孟獲,而雍闓也被叛軍殺死。

    南中被平定之後諸葛亮決定已經可以進行北伐,為什麼諸葛亮不為劉備等人報仇進行東征?前面有提到魏蜀吳三方屬於曹魏獨大,蜀漢和東吳弱下的局面,假若征伐東吳最終只能消耗蜀漢和東吳雙方的實力。

    最後曹魏必將乘機消滅蜀漢和東吳,而諸葛亮進行北伐一方面東吳方面也明白蜀漢和東吳不能發生對立,另一方面劉備和諸葛亮最大的目的就是復興漢室。

    只要消滅了北方曹魏,那麼東吳自然會被統一,諸葛亮要完成復興漢室這個目標,就必須北伐,而非東征。

  • 2 # 一葉小舟168521774

    關羽是被東吳直接殺死的,張飛,劉備也是因東吳而死,按說,東吳是蜀漢的死敵了,可是終其一生,諸葛亮卻是東吳堅實的盟友。

    這是為何,其中,又有何玄機呢?

    在三國曆史上,魏,蜀,吳三個並列的國家中,魏國最強大,吳次之,蜀漢最弱小,無論是國家疆域,社會人口,經濟實力,軍隊數量都是如此。

    但是,從各自君王的主觀意識上講,他們都想推翻其餘兩個國家,從而統一整個中國。

    然而,東吳和蜀漢任何一個想獨立完成這個任務,都是不可能的。而強大的曹魏想統一時,又不能同時滅掉兩個國家。即便這時,兩個小國不結盟,在此時,另一個也不可能作壁上觀,一定會趁火打截撈上一筆。

    可是,東吳和蜀漢的其中一個誰也不會聯合曹魏去滅掉另一個,因為,那樣做無疑於與虎謀皮。在失去了牽制力的情況下,下一個被消滅的一定是自已。

    孫權和諸葛亮都是一流的政治家,這個低階的錯誤,誰也不會去犯的。

    曾經,東吳為了得到荊州,和曹魏有過一段短暫的合作時期,在曹丕咄咄逼人的逼迫下,即時的改弦更章了。

    也就是,東吳和蜀漢的結盟是勢所必然。

    具體到蜀漢來說,諸葛亮有更多的無奈和無助。

    劉備一生高舉的旗幟是匡扶漢室,諸葛亮心中的志向也是如此。單從這一點講,曹魏容不下蜀漢,蜀漢更是無法親近曹魏,從政治思想上講,他們就是死敵。況且,一個政權的主導思想,或者說政治基礎,應該是一以貫之,而決非是忽左忽右的搖擺。因為,政治思想的模糊或搖擺,能更快地擊垮一個國家,比外部力量的攻擊更歷害。

    諸葛亮是一流的政治家和軍亊家,雖然,從心理上他有一百個理由不願意和東吳結盟,從現實出發卻不得不和東吳結盟,因為,這是蜀漢生存的法寶。

    所以,攻打曹魏是政治理想的必須,也是恐固聯盟更結實的動力。

  • 3 # 文史學徒夢九霄

    劉關張三人死後,諸葛亮把矛頭最準曹魏是當時時代背景下一個軍事家出色的戰略選擇,如果蜀吳繼續交戰,那麼最終漁翁得利的絕對是曹魏,這是無論諸葛亮還是孫權都不想看到的。

    一、劉備之死蜀漢元氣大傷

    劉備白手起家,好不容易積攢的家底,因為關羽之死對東吳發動戰爭,結果夷陵之戰一敗塗地,損失殆盡。

    夷陵之戰劉備所率領的基本是自己最精銳的荊州軍班底,荊州軍隨劉備東征西戰,戰鬥力極強並且忠心,但是夷陵失敗讓劉備手裡的精銳部隊算是徹底廢了,益州之兵,蠻夷之兵雖然也因為劉備得到了川蜀之地可以徵調,但是戰鬥力和忠誠度要打很大折扣。

    面對頹勢,諸葛亮的認識很清晰,就是要穩定局勢,再徐徐圖進。

    二、東吳有陸遜

    夷陵大勝之後,不少江東吳將建議陸遜乘勝追擊,剿滅劉備,但是作為當時東吳軍事統帥的陸遜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就是魏蜀吳三國,終究曹魏實力最強,如果繼續追擊蜀漢,曹魏背後插刀子,蜀漢倒戈一擊,這是當時的東吳無法面對的。

    陸遜作為東吳的架海紫金梁,擎天博玉柱,是周瑜之後最有戰略眼光的儒將,不過不同於周瑜的心懷天下,陸遜並不想激進的再爭奪疆土,而是想要守住江東的一畝三分地。

    此外作為東吳最高領導者的孫權,那時還不是晚年的昏庸,並不好大喜功,也能清晰的認識到東吳的不足,孫權面對蜀漢曹魏一貫的作風就是見風使舵,喜怒無常,你說你的,我幹我的,摟草打兔子撿便宜我可以去,讓我當出頭鳥我不幹。

    三、曹魏的正統

    自古以來中原地帶都被老百姓認為是正統的地位,無法動搖,在老百姓眼裡蜀漢還是東吳不過是偏安一隅的軍閥割據勢力,曹魏政權才是正統地位。

    如果蜀漢和東吳攻打曹魏,那是名正言順要拿正統民心,而二者如果自相殘殺,不過是軍閥混戰,讓曹魏漁翁得利,這一點孫權和諸葛亮都清楚,所以夷陵之戰後,雙方就各自修好,互給臺階,不過是政治上面都想佔點先機罷了。

    後來孫權稱帝,蜀漢和東吳平分天下,根本沒考慮曹魏,雖然很多地盤跟蜀漢和東吳沒關係,但是兩家直接分了天下,等於再次迴歸聯盟狀態,那意思就是有朝一日真的幹掉曹魏,地盤的真正歸屬咱們在開戰解決。

    總結:諸葛亮北伐曹魏是和東吳一種心照不宣的戰略聯盟,比如諸葛亮第二次的北伐實際是為了配合東吳對曹魏的進攻,但是其實曹魏實力畢竟在那擺著呢,人才兵力都是其他兩國無法抗衡的,大家都關注的是諸葛亮北伐曹魏,其實孫權一生也有十幾次北伐,但最後都無功而返,對戰曹魏其實不只是諸葛亮指向的矛頭,而是當時背景下東吳和蜀漢共識的正確戰略部署罷了。

  • 4 # 尖刀出鞘

    導讀:這也是諸葛能夠稱道的地方,哪個人不想隨心所欲,碰見仇人就希望幹掉它,遇見不爽的事就大發雷霆,但是世事哪能如此隨意,哪能讓你如此稱心,諸葛亮深知蜀弱曹強的境況下,蜀國要想生存下去,必須依仗與吳國聯手的力量,家國大事與個人恩怨相比,諸葛亮不得不把殺將大仇暫擱一邊。

    夷陵之戰過後,蜀國國力衰微,傷筋動骨之下必須與吳國聯合;

    夷陵之戰前,蜀國關羽就因為被呂蒙偷襲,最終兵敗身亡,而這一仗也是蜀國國力的轉折點,要知道當年劉備憑藉漢中之戰,正面擊退曹操,蜀中稱帝且國力達到巔峰,遠在南方的關羽親率荊州兵,關羽攻曹仁,水淹于禁,生擒龐德,襄樊一戰讓關羽威震華夏。

    正是襄樊一戰過後,東吳發現蜀國荊州兵力空虛,至此收復被劉備久借的荊州時機已到,所以成績發難,以致日後劉備親率蜀國5萬精銳討伐東吳,前期劉備勢如破竹,後期被陸遜在夷陵火燒連營三百里,此戰直接造成蜀國精銳軍隊喪失,青中年將領凋零。

    夷陵之戰直接宣告諸葛亮的“隆中隊”戰略破產,沒有了實力作為支撐的蜀國,一統天下、復興漢室終究只是“水中月,鏡中花”,這時的蜀國內憂外患之下,不得不選擇繼續聯吳抗曹,否則兩頭得罪的蜀國,此時很難生存下去。

    諸葛亮北伐迫不得已,時間在魏不在蜀,蜀國要想生存就必須北伐;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不是因為諸葛亮很大方,而是孟獲作為當時嶺南一帶的頭領,如果能收穫孟獲的人心,將比殺一萬個孟獲還有效,這樣也能順帶解決蜀國境內長期的叛亂,可以讓蜀國專心發展,減少國內消耗。

    諸葛亮消滅南方叛亂,穩定完國內的局勢,總算把夷陵之戰過後,奄奄一息的蜀國給救了過來,但是此時的北方曹魏,領土還有人口遠高於蜀國數倍,三分天下之中,蜀國已經成為最弱的一方。

    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對於蜀國當時來說,諸葛亮之所以剛穩定下來沒多久,就大肆北伐,主要原因在於時間拖的越長,蜀國和魏國的發展差距將更加龐大,趁著自己還在的時候,爭取北伐以換取戰略空間,一來是堅壁清野讓魏國難以平穩發展,二來可以給東吳看看,蜀國仍舊是那個可以與魏國戰鬥的國家,這樣的盟友仍有分量,所以諸葛五伐中原,即使無功而返,也給當時的魏國邊境造成大量震懾,致使魏國邊境地區出現大量荒地,難以穩定生產。

  • 5 # 歷史縱橫帝

    導讀:以千秋忠義為代表的劉關張桃園結義後的兄弟情義在野史中也有種種內鬥,如同竹書記年記載中顛覆堯舜禹上古帝王的禪讓傳承一樣不堪。當然無論如何劉關張數十年的奮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蜀漢,哥三的死亡直接或者間接都與東吳有關。那麼為什麼承擔白帝城託孤之重的諸葛亮的目標一直指向曹魏呢?肯定有比私恨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身弱小的蜀漢朝局的穩定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更高階的政治訴求。

    劉關張的兄弟情是千秋忠義還是其他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我們也不對張飛被殺後劉備淡然的表態“噫!飛死矣”來深究劉備當時真正的心態。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備集團憑著借來的荊州成就了橫跨荊益蜀漢;但是盛極而衰,在兩三年內因為荊州劉關張先後殞命。這才有了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歷史事件,但是諸葛亮執掌蜀漢大權後對外目標一直是曹魏而不是仇敵東吳?

    從諸葛亮的《隆中對》策略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政策始終是聯吳攻曹;這既是最終戰略目標實現的需要(興復漢室),也是蜀漢政權脫離軍閥的必然

    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曾經把未來規劃在《隆中對》中詳細描述,尤其是在第二個階段橫跨荊益完成後的策略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也就是說蜀漢立國後的國策就是聯吳抗曹,任何私怨都不能影響國家的最終戰略目的。西川歷史上誕生過無數的割據政權,但是由於西南資源的匱乏底蘊不足幾乎沒有一統天下的先例。有人可能說秦漢,但是秦漢的根基都是在關中。蜀漢如果想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最終戰略目標,必須要迅速擊敗曹魏;蜀漢國小民疲沒有單挑曹魏的能力,必須有東吳這個幫手配合。否則蜀漢伐魏就如同以卵擊石,曹魏憑藉龐大的國力拼消耗也能耗死蜀漢。

    蜀漢北伐如果不是為了“興復漢室”這樣的政治人設,也許可以多存在很多年。但是這樣就無法脫離軍閥的層面,所以在北伐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聯手東吳是必然的結果。夷陵之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孫劉兩家在聯盟上是有共識的,以荊州歸屬和劉關張殞命為代價得來的孫劉再次聯盟更穩固。

    本來諸葛亮就不同意劉備發傾國之兵征伐東吳,夷陵失敗後外有魏吳、內有叛亂,蜀漢政權經濟即將崩潰的現實也不允許和東吳死磕

    劉備是一代梟雄,如果不是被張飛逼的騎虎難下也許未必肯攻吳;即便是攻打吳國的目的重要原因也是收復荊州,當然打的旗號還是為二弟報仇。蜀漢政權來之不易,劉備漂泊半生才有了這點家底怎麼可能有魄力直接梭哈。並且蜀漢的國策必須在“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政通人和的情況下才能覓得一絲良機攻伐曹魏。咱們再來看劉備巔峰時期的形式:真正的橫跨荊益,也就是現在湖南、四川的精華部分都在劉備控制手中。劉備絕對有席捲天下的機會和實力,這點讓東吳非常忌憚。這和抗戰後期的民國的形式一樣,劉備隨時可以順江而下威脅東吳。而為了奪取西川的北方門戶漢中,劉備為了讓東吳牽制曹操才割讓了荊州幾個郡給東吳。但是即便如此,關羽鎮守的荊州始終保持著北可伐曹、東可吞吳的可能性。所以當夷陵之戰後蜀漢被關入三峽以西,沒有威脅的蜀漢才能成為東吳真正的盟友。

    倉促賭國運的蜀漢在夷陵戰敗後陷入危機:此時的蜀漢精銳盡失,幾乎家家戴孝;曾經富庶的益州經過漢中之戰、建國封賞、夷陵大戰等消耗,已經到了《出師表》中諸葛亮所說的“益州疲弊”的程度。也就是說經濟即將崩潰, 再堅持伐吳蜀漢立刻崩潰。第三、蜀漢損失巨大,南方趁機發動叛亂讓蜀漢顧此失彼“南中諸郡,並皆叛亂”。因此無論是為了穩定治休養生息,還是北伐需要都不宜與東吳開戰。

    失去荊州後蜀漢已經成為三國最弱的政權,面對實力最強的曹魏、蜀吳兩國只能攜手防止天下被曹魏一統的結局;況且蜀漢北伐也需要東吳從東線的牽制,防止曹魏沒有後顧之憂與蜀漢決戰

    蜀漢徹底失去荊州後其實已經成為最弱小的政權,看起來面積龐大的雲貴以及橫斷山脈地區其實只是名義上臣服蜀漢而已。說來了我不搗亂就對得起蜀漢了,至於說貢獻賦稅、承擔兵役徭役基本上就沒有了。所以失去荊州後真正支撐蜀漢的只有益州一地,與東漢末年的軍閥沒有什麼區別。東吳雖然吞併荊州但是相對還是比較貧瘠,為了生存無論是蜀漢還是東吳都有聯手抗曹的需要。在失去三峽以東的荊州支點,蜀漢在休養生息後也只能透過漢中北伐曹操實現近乎渺茫的意圖了。失去荊州後蜀漢失去了順江而下攻擊東吳的可能,那麼還要想翻身就得學漢高祖劉邦進關中進而俯視天下。透過北伐收復長安,把曹魏趕到黃河以東形成南北朝時期北周的版圖形式才有可能翻身。如下圖所示:到時候理想中的蜀漢可以北周的版圖,待到實力強大後平定曹魏所在的北齊版圖;然後集中力量破長江天險拿下東吳,徹底實現蜀漢的統一。如果依據這個觀點的話,蜀漢首先面對的敵人也不是東吳而是曹魏。

  • 6 # 愛歷史君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諸葛亮是個有眼光的戰略家,他一早就在《隆中對》提出過相關的觀點。

    (劉備集團曾經佔領的荊州地區)

    1、“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曹操勢力很強,雖然做了很多壞事,但是現在(207年的時候)劉備還鬥不過他。

    2、“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孫權有實力,有謀略,手下賢能的人又聽命於他,不能和孫權鬥,要把孫權當成自己的盟友。

    (《隆中對》是諸葛亮戰略智謀的結晶,但是也有不少問題。後期劉備也沒好好去遵循這個計策!)

    那麼,劉備的地盤從哪兒來?答案是先拿下劉表的荊州,再拿下劉璋的益州;接著就是鞏固荊州和益州這2個根據地,還要繼續聯合孫權。等到“天下有變”,劉備就可以北伐——從益州和荊州同時出兵,恢復漢室了。劉備還真的奪取了荊州部分地區(核心地區江陵是向孫權“借”的)和益州,《隆中對》部分實現了!

    也就是說,諸葛亮一開始就沒想過和孫吳發生衝突,而是時時刻刻想著和孫權集團聯盟。但是劉備不這樣看,劉備的勢力越來越大之後,就對孫權開始傲慢無禮了。尤其是後期劉備和孫權兩個人,為了江陵一帶的地盤,不惜撕破臉,打了起來。

    (關羽丟荊州,蜀漢損失巨大。此後劉備攻打吳國,更是差點賠光了本錢)

    關羽丟失了劉備佔領的荊州地區(核心地區為江陵),劉備起兵伐吳,最後夷陵之戰大敗。這個時候如果蜀漢集團還是和孫吳集團繼續死磕,肯定只能讓曹魏得利。所以,諸葛亮很清醒,一定要聯合孫權,同時出兵打下魏國的涼州,蜀漢還有翻盤的希望!

    (沒了荊州地區,蜀漢只能出漢中走秦嶺北伐。諸葛亮一直沒有打過東吳佔領的荊州的主意,目的是想專心對付曹魏集團)

    總之,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把矛頭直指曹魏的原因:1、諸葛亮一直不想和孫吳集團翻臉,一直把孫吳集團當成拉攏的“合作物件”。2、劉備死之後,蜀國國力衰弱,再和孫吳糾纏,不但打不下什麼地盤,還可能讓曹魏集團“漁翁得利”。

  • 7 # 談古論金

    在蜀漢後主劉禪繼位的第一年蜀漢建興元年(223),諸葛亮就遣使與吳修好,《三國志》原文為:

    遣尚書郎鄧芝固好於吳,吳王孫權與蜀和親使聘,是歲通好。

    我們不難發現,劉備也是在這一年的早些時候去世,蜀漢和東吳重新通好的時候,其死與東吳直接有關的先主昭烈皇帝屍骨未寒。這是不是意味著諸葛亮包括後主忘記國仇家恨呢?卻又不然。

    從根本上來說,諸葛亮做出這個敵人和同盟者的取捨在於他是一個現實主義的政治家和戰略家。

    第一,這和蜀漢政權的合法性有關。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的上表中提到『曹操階禍,竊執天衡』,另一上表中提到『唯獨曹操,久未梟除,侵擅國權,恣心極亂』,群臣擁立劉備為帝的文書中也提到『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可以說,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建立在曹魏篡奪漢朝皇帝之位是最大的敵人這個前提之下,誰是最重要的敵人不容忽視和改變。

    第二,這和蜀漢政權的號召力有關。

    蜀漢政權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劉備集團,對蜀地從士族豪門到平頭百姓,都是一個外來的軍事集團,伐魏反曹,雖然也會因為沉重的軍事經濟負擔引起反彈,但畢竟有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義名分,還能作為號召,而如果只是因為劉關張等人的私仇與東吳為敵,號召力幾乎為零。

    綜合這些因素,諸葛亮必須也只能把矛頭直指曹魏,而為了對付曹魏,也必須與東吳化解仇怨,重修盟好。

  • 8 # 歷史黔

    原因在於特殊的三國鼎立格局

    劉關張三兄弟皆直接或間接死在孫權的手上。

    公元220年,關羽在襄樊之戰中被前來支援的徐晃援軍與駐守樊城的曹仁聯合擊敗,後來得知孫權偷襲了大後方,荊州之地盡失,無奈從襄陽、樊城撤退南下,而在路途中,關羽派使者檢視江陵等地是否也落入孫權手中,而孫權手下大將呂蒙得知,關羽使者到達江陵,熱情招待使者,並帶其遊覽了江陵情況,江陵雖落入東吳手中,但是呂蒙並沒有對江陵大肆屠殺,而是安撫百姓,為有病的百姓治病,而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做給關羽士兵看的,使者回來後,從使者那裡打聽到自己得親人安然無恙,便無心戀戰,行軍途中便四處逃散,而本來有數萬人馬的關羽,如今只剩下數百人。

    而吳軍步步緊逼,最終關羽敗走麥城之後被擒拿,最後被吳軍斬殺於臨沮。

    公元221年,劉備興兵伐吳,張飛作為先鋒率先從閬中出兵江州,而在出發之前體罰了手下兩名將領張達和範強,而兩人因此懷恨在心,趁張飛去睡之際,將張飛頭顱割下,投靠了孫權,並將張飛的頭顱獻給孫權。

    公元223年,劉備伐吳兵敗,軍隊損失慘重,將軍馮習、張南、傅肜、程畿等盡皆戰死。讓劉備剛建立的蜀漢政權搖搖欲墜,劉備因此生了一場大病,最後逝世於白帝城。

    劉備臨終前將蜀漢託付給諸葛亮,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從223年---228年致力於蜀漢內部建設,平定南蠻地區,此後蜀漢才真正意義的上的統一。

    蜀漢政權穩定之後,諸葛亮發起了對曹魏的討伐。

    而這有人就不懂了東吳給予了蜀漢那麼大的創傷,劉關張三兄弟盡皆死於東吳之手,為何諸葛亮不是伐吳,而是北伐曹魏呢?

    其實這是受三國鼎立格局的影響,看似是三國鼎立,其實實力懸殊很大,三國總共有天下共有13州,而曹魏獨佔九州,東吳佔據三州,蜀漢佔據一州。

    三國中最屬蜀漢弱小,而東吳和蜀漢要想生存下去,就要聯合起來,這樣才對能對抗曹魏的進攻,而如果東吳、蜀漢兩國再打起來,最終得利的還是曹魏,所以夷陵之戰之後,孫權和劉備都知道不能再打了,兩國便握手言和。

    而諸葛亮一向是主張孫劉聯合的,所以蜀漢政權鞏固之後,因為東吳是盟友,而唯一能打的就是曹魏。

    其次就是諸葛亮想完成劉備一生的心願,劉備的心願便是興復漢室,而曹魏表面輔助漢獻帝,實則是漢賊,而劉備和曹魏的關係便是你死我的。

    而諸葛亮想要完成劉備的心願,必然要率先攻打曹魏,所以蜀漢政權穩定後,諸葛亮便準手北伐。

  • 9 # 天山月3

    諸葛亮當年隆中決策時的戰略方向就是聯吳抗曹,這即符合當時的政治形勢,又符合劉備集團的整體利益。劉備不是要光復漢室嗎?那隻能去挑戰曹魏集團的合法性,北伐中原,實現統一大業。這也是蜀漢的即定方針。後來由於關羽驕傲自大和剛愎自用,惹惱了東吳偷襲荊州,吳、蜀走向了對抗。劉備伐吳大敗,削弱了蜀漢的整體實力。此時蜀國要抗衡魏、吳兩方的進攻實在是力有不殆。於是諸葛亮在劉備死後不久就恢復了與東吳的同盟關係。此時東吳的孫權經過和劉備夷陵之戰也清楚地認識到曹魏的威脅才是最主要的,只有走吳、蜀聯合的道路才能抗衡強大的魏國。當初劉備手下的元老級人物關羽、張飛自恃勇力和功勞以及資歷,看不起東吳,也不把聯吳抗曹的戰略大計當回事,一夥驕兵悍將使得諸葛亮無法貫徹這一方針。自吳、蜀二次結盟一直沒有出現問題,也給諸葛亮的幾次北伐解除了後顧之憂。

  • 10 # 俞遠通

    三國演義,不是歷史,書中智謀,皆有道理,題主質疑孔明,且就演義論事。昔,孫權與周瑜,有股肱之親,諸葛亮使三氣之法,公瑾隕命,為了國運大局,孫權忍了,仲謀真奇男子也。後,關羽驕兵惜敗,成忠義,蜀吳雖結怨氣,兩不吃虧,周瑜與關公仇事,扯平矣。孔明乃戰略家,謀略勝孫權十倍,蜀吳兩弱聯合抗曹,方能有利本國前途,此是真道理,孫權尚能顧大局,況孔明乎?關公歿後,不久兇手亦斃命,演義有交待,張飛之死,乃為急兄仇,被自己人所害,與吳國無直接關係。先主大軍,失天時地利,遭火攻銳氣盡失,玄德重病,託孤白帝城,臨言哀悽,無一字囑數說,復仇於東吳也,劉備之死,與吳國亦無直接關係。劉禪即位後,諸葛亮殫精竭慮,聯吳抗曹,北伐六出祁山,保劉氏政權穩固,策略正其當而無錯。天不暇年,孔明仙逝,蜀國失其人,吳國亦衰,曹魏內亂,司馬氏取魏而代之,冥冥似有天意,三國歸晉矣!

  • 11 # 米粒閒聊

    關羽、張飛,劉備“三兄弟”的非正常死亡,均與孫吳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而為什麼劉備死後,諸葛亮卻把矛頭直指曹魏呢?這完全是因為,大勢所必趨,形勢所必然。並且,蜀漢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後,劉備就接受了孫權的求和的要求(孫權急於避免兩線作戰的窘境),並派使者到東吳覆命。這是,因為劉備的蜀漢政權已無力再戰,更怕孫權繼續攻擊蜀漢,也怕曹魏在打敗了孫吳(曹丕已發兵進攻孫吳),那麼蜀漢也就岌岌可危了。劉備雖然,穩定了東方戰線,但夷陵之戰已使蜀漢元氣大傷,並且劉備是敗在了比自己小二十二歲的陸遜手下,實在是太丟人現眼了,再加上年老和過度的疲憊,在公元223年四月病逝(剛當了兩年的皇帝)。劉備,在病逝前將蜀漢和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掌握了蜀漢政權的實際最高權力後,在外交政策方面,在繼續維持與孫吳的和平關係前提下,積極的再次建立與孫吳的盟友關係。為此,諸葛亮先後在公元223年和公元224年,兩次派鄧芝訪吳,終於重新建立起了蜀吳聯盟,並以此聯盟為基礎,開始了北伐曹魏。諸葛亮之所以採取聯吳、伐魏的政策,有三個原因。第一,在道義上和政治方面,曹魏是篡漢的大逆不道者,蜀漢與曹魏,是屬於漢、賊勢不兩立的關係。第二,蜀漢與孫吳,則是唇、齒之間的關係,他們均無力單獨對抗曹魏,只有聯合抗擊曹魏,才會使他們有長久的存在的可能。第三,蜀漢與孫吳之間,如果互相攻伐,均沒有實力,很快的吞併對方,只會造成雙方的損兵折將、兩敗俱傷,從而送給曹魏快速擊敗蜀、吳的機會。所以,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是大勢所趨的,是正確的決擇。

  • 12 # 神經蛙讀書會

    因為諸葛亮的“隆中對”從一開始就是以東吳為援,先取北魏。

    這跟個人仇恨沒關係,只跟戰略大方向有關係。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說得很明白。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才是諸葛亮的戰略規劃。

    劉備伐吳本來就與隆中對相悖,諸葛亮一直都是反對態度。

    劉備取下漢中後,應該先鞏固政權,先把南夷平定,然後結好孫權鞏固聯盟,讓關羽好好守住荊州,這才是正道。

    但是關羽在後方未穩的情況下,自作主張攻打襄樊,給了孫權機會,導致失荊州,自己被殺。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把犯顏直諫的諸葛亮、趙雲都留下,在既無謀臣也無大將的情況下,自己貿然帶兵出征。又違背兵法遠離水源上山紮營,導致夷陵大敗,全軍覆沒。

    這是他們的問題,不是諸葛亮的問題。

    諸葛亮後來攝政做的所有事都是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實行的,只不過關羽丟了荊州,導致不能兩路出兵,而只有一路明顯戰力大減,所以最後也沒有北伐成功。

    而後世姜維也是完全按照諸葛亮的規劃做的,只是劉後主寵信宦官,又胸無大志,最終不成乃天意,跟諸葛亮沒太多關係,他已經把身為丞相能做的事都做到了!

  • 13 # 知常容

    格局小與格局大的區別在於:格局大的看到的是局勢,格局小的看到的是個人恩怨。

    劉備是被陸遜氣死的,關羽是被馬忠伏殺的,張飛則在伐吳之時,死在自己的部下手中。按道理整個蜀漢必須要和東吳死磕到底,以報大仇。

    劉禪繼位之後,諸葛亮大權獨攬,不但沒有興兵報仇,反而和東吳結盟。

    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三國志諸葛亮傳》

    我估計不止提問者有疑問,當時蜀漢內部肯定也是有疑問的,但諸葛亮就是做了。

    當時派了誰去呢?

    鄧芝。

    鄧芝怎麼跟孫權說的?

    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

    換句話說,連孫權都不相信蜀漢會和自己結盟,所以不見鄧芝。孫權最後是被鄧芝說服才結的盟。

    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下了苦功夫才和孫權結盟的。

    劉備生前只是和孫權講和而不是結盟。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三國志先主傳》

    結盟比講和更進一步。結盟意味著孫權對荊州的所有權得到蜀漢的承認。

    這一點別說現在很多人不理解,在當時肯定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別人佔了我們的地,氣死了我們的皇帝,結果我們承認別人佔了我們的地是合法的,還要說服別人與我們結盟。

    格局小的和格局大的差別就在這裡,格局小的只記得過往,只記得眼前,格局大的是看到整個天下大勢。

    當時東吳與魏國相和,互派使臣。聽完鄧芝說的馬上與魏斷和與蜀漢結盟。

    鄧芝怎麼勸?

    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

    這就是東吳與蜀漢的共同利益也是結盟的基礎。

    結盟給蜀漢帶來了什麼好處?

    蜀漢在劉備死後,一團亂,國力弱,內部亂,當時南中反了,諸葛亮乾脆就閉關了。你看蜀漢當時連南中都沒有辦法搞定,可以虛弱的可以了。

    其次外部魏國和吳國都看著,稍一亂,那魏國必會進兵,兩國夾擊之下蜀漢能撐下來嗎?

    再次南中反了,他們主要受哪股外部勢力干擾?

    東吳。

    闓又降於吳,吳遙署闓為永昌太守。——《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

    當時雍闓是選擇投降東吳,換句話說東吳已經將手伸到蜀漢內部。

    結盟之後,外部環境變好,魏吳不再和睦,內部環境也變好了,南中變成蜀漢內部事件,東吳自然沒有理由再支援雍闓。

    一下子一團麻的事件都被理順了,蜀漢也開始漸漸穩定下來,穩住了。

    穩住之後,就需要凝聚人心,怎麼凝聚?

    諸葛亮就利用漢復漢室,北伐來凝聚人心,既然與東吳結盟了,那北伐只能向魏國開刀了。北伐並非是一統天下。因為當時蜀漢與東吳結盟時說得很清楚,天下二分,蜀漢與東吳各佔一半。

    吳主與漢人盟,約中分天下,以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漢,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資治通鑑·魏紀三》

    更重要的是凝聚人心和開啟蜀漢生存空間。如果拿下涼州和長安,那蜀漢的生存危機就解決了,拿不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這才是北伐的真正動因。

  • 14 # 公明淏

    公元223年四月,劉備病逝,五月,劉禪即皇帝位。冊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始治理國家的事務。後,又加封諸葛亮為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都由諸葛亮決定。

    陳群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太史令許芝、謁者僕射諸葛璋分別致書與蜀漢首相諸葛亮,向其陳說天命人事,希望蜀漢能舉國稱藩,而諸葛亮看到這些信,於是便寫了這篇《正議》,公佈天下,表明了嚴正立場,並削帶鞭撻了那些對他提出投降建議的魏國臣子,大義凜然、氣勢恢宏。

    全文如下:昔日西楚霸王項羽,不以仁德對待百姓,即使力量強大,有帝王的威勢,最終還是身敗名裂,成為千古遺恨。

    如今魏國不吸取項羽滅亡的教訓,反而去追求效仿,即使曹操有幸不死,他的後代子孫也必然要滅亡的。那些寫書勸降我的人,他們一把年紀了行事卻順從賊子之意,就像當年陳崇、孫竦稱讚王莽篡漢一樣,討好盜賊,卻還是被盜賊逼迫而死!

    光武帝創業時,率領幾千人就在昆陽郊外一舉擊潰敵軍四十萬。足見以正道伐淫邪,勝敗不在人數。曹操詭詐,糾集十萬人來戰先帝,妄圖救張郃於陽平,卻只落得狼狽逃竄,不但辱沒了精銳之師,還丟掉了漢中,此時他才知道,國家是不能隨便竊取的,沒及他退軍回到家,就已染病身亡。曹丕驕奢淫逸,篡奪帝位。即便你們幾個像張儀、蘇秦那麼能詭辯,說得天花亂墜、滔滔不絕,也不可能詆譭堯、舜,白白浪費筆墨而已!

    正人君子絕不會這麼做。《軍誡》說:“如果一萬名士卒,抱著必死的決心,那就可以天下無敵了”。昔日軒轅皇帝率領幾萬士卒,還能擊敗四位帝王,平定天下。何況我們有幾十萬兵馬,是在替天行道,討伐有罪的人,那誰還能夠與我們匹敵呢!

    這篇《正議》雖然是大義凜然、氣勢恢宏,但是,未免也太強詞奪理了……

    按照這篇文章的說法,諸葛亮討伐曹操是因為曹操像項羽一樣“不以仁德對待百姓”?據我所知,無論是曹操還是項羽對待百姓都是無微不至的!否則,老百姓為什麼要擁護他們呢。

    曹操、項羽動輒以百萬大軍號稱,哪來的?不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擁護支援是什麼。

    曹丕驕奢淫逸、篡奪帝位?公元229年諸葛亮沒死。孫權是不是也稱帝了!怎麼孫權就不是驕奢淫逸、篡奪帝位了呢?如果是,為什麼不討伐孫權。而且,關羽、張飛、劉備都是死在了孫權的手裡:

    關羽被孫權處決、張飛被人暗殺後把首級交給了孫權、劉備在夷陵之戰被孫權燒成全軍覆沒,隻身逃回永安……一年後亡命。對於蜀漢來說,應該是血海深仇!

    討伐孫權才是諸葛亮應該做的。因為,劉備臨死之前還有迴光返照的時候:在獲悉曹丕為了給夷陵之戰的劉備報仇(戲談),幾乎動用了傾國的軍力,其豪華程度,連曹操都望塵莫及。劉備大喜,於是至書陸遜:“賊兵已經在江陵了,我也準備再東征,將軍你還能行嗎?”哈哈哈,說明劉備並不死心!他說:“我竟受到陸遜的挫折侮辱,豈非天意啊!”

    只要劉備還有口氣,就要和孫權死磕,諸葛亮不是不知道。不過,劉備臨終託孤的時候,也是要把蜀漢政權交給諸葛亮的!這可是當眾宣佈的!!同時,諸葛亮也是當眾表態了,要誓死效忠劉禪!!!

    至於諸葛亮當眾所表的態?是不是被劉備當眾託孤給逼的,只有諸葛亮自己知道。既然,政權歸我,政事無論大小都要由諸葛亮決定。劉備就是這個意思!注意,注意,一定要注意!劉備臨終託孤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說讓諸葛亮或者其他什麼人給他和關羽、張飛報仇……

    劉備沒這麼說過,至少記載上沒有。難道劉備不知道諸葛瑾現在還是在輔佐孫權嗎?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大哥嗎?所以,劉備把政權交給諸葛亮的意思非常明顯,就是——你(諸葛亮)所要做的一切都是我要去做得。

    諸葛亮完全可以這樣回答:“先主不允許我破壞與孫權的同盟關係,先主委託我討伐曹魏,匡扶漢室!”

  • 15 # 古風大司馬

    我認為有三點原因:

    1、曹魏從中挑唆作梗。

    關羽攻打樊城,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雖然直接攻打荊州的是東吳,但我們從戰爭前後分析可以得出,曹操洞若觀火,曹魏從中挑唆,嫁禍於人,實打實攪屎棍角色。

    2、曹魏才是真國賊。

    曹操稱王,曹丕篡漢,長安,洛陽二帝都都在曹魏控制之下,曹魏百姓人心逐漸不再思漢,諸葛亮不是劉備,會被一時的仇恨所矇蔽。

    3、唇亡齒寒,一強兩弱的格局。

    曹魏強盛,蜀吳弱小,唯有蜀吳結盟,才能抵抗曹魏,諸葛亮、孫權都很清楚這一點。不和魏,蜀同時交兵,這是孫權的終身都在恪守的準則。

  • 16 # 中孚鑑

    在赤壁之戰後,由於曹操的失敗,讓他短時間內,無力再對江東發動大規模的征討,這就讓東吳有了發展穩固勢力的機會,與此同時,也給了劉備發展地盤的時機。

    正是因為曹操在赤壁之戰的慘敗,得以為後來魏蜀吳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取得了荊州之地,之後為了繼續發展勢力,於是決定向蜀地進發。但荊州重地卻不能丟失。不然若在未取得蜀地之前,就丟了荊州,那就讓劉備陷入了兩難之地。

    為了防止後院失火,劉備就選定他最為信任和倚重的關羽鎮守荊州。

    關羽鎮守荊州後,確實很用心,比如他曾水淹曹軍,並擒于禁、斬龐德,得以名震華夏。

    然而,想要做一個常勝將軍很難,關羽也不例外,後來關羽的荊州不僅被東吳所取,而且連他本人也遭擒被殺。

    關羽死後,劉備大怒,為給關羽報仇,就決定率領大軍征討東吳,結果在大軍出發前,三弟張飛又被部將暗殺,然後投向了東吳。

    在劉備看在,關羽、張飛之死都是和東吳有關,如此就更加讓劉備痛恨東吳了。

    然而讓劉備沒想到的是,他之後卻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打的大敗,沒多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諸葛亮為託孤輔政大臣。諸葛亮掌權後,並沒有和東吳交惡,而是和曹魏死磕到底。因為他多次興兵伐魏,雖然都沒能成功,但到死他還在想著伐魏。

    若是表面看,關羽、張飛、劉備之死,都是和東吳有關的,那東吳就是蜀漢的仇家,諸葛亮作為蜀漢重臣,似乎應該找東吳報仇的,那他為什麼把矛頭指向曹魏,要和曹魏死磕到底呢?

    關羽、張飛、劉備之死雖然和東吳有關,但這只是私仇,而蜀漢的死敵卻是曹魏,諸葛亮作為蜀漢重臣,自然要為蜀漢大局著想,不能因私廢公。

    首先,劉備是漢室宗親,他所建立的蜀漢,可以說是漢朝的延續。而曹丕卻滅亡了東漢,篡漢而建魏。

    作為漢朝的延續蜀漢政權,自然要以光復漢室為大事。而想要光復漢室,自然就要和曹魏死磕到底了。

    其次,當時雖然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但就以勢力而言,卻是魏國勢力最強,蜀國想要和魏國、東吳鼎足而立,首要就要聯吳抗曹。

    因為蜀漢只有聯合東吳,才能抗衡曹魏,以此來達到相互制衡、三足鼎立的局面。

    退一步說,如果這種相互制衡的關係一旦打破,再想要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就難了。

    所以諸葛亮只能聯吳抗曹,而不能向東吳報仇。

    最後,諸葛亮如果以蜀漢兵力去攻打東吳,以東吳的實力,縱然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他想要取勝還是很困難的。

    最為重要的是,一直以來,劉備的蜀漢就和曹魏一直相爭,而東吳孫權雖然也曾和曹魏打過仗,但還是有多次和曹魏聯合的。

    如此來看的話,一旦諸葛亮和東吳開戰,以東吳的實力,諸葛亮必須要全力以赴,而在蜀國和吳國相戰之時,曹魏一定會坐收漁人之利。

    亦或者,東吳會暫時向曹魏服軟,這時曹魏就會和東吳聯合,而不會和蜀漢結盟。

    在這樣的情況下,蜀漢同時所要面對的不單單是東吳,而且還有一個實力強大的曹魏。

    本來蜀漢的實力就弱,若在以一敵二,勝算肯定不大。這樣的結果,自然不是諸葛亮想看到的。

  • 17 # 躺著聊歷史

    其實就一句話:戰略需要。

    雖是三足鼎立,但魏國太強,強在三個方面:人才、人口、制度。

    人口和制度,與“諸葛亮把矛頭指向曹魏”的關係不大,我們只聊人才的問題。

    魏代漢前,具有戰略眼光的人才非常多,可惜,大半出在北方。

    劉備集團倒也還好,至少在三家稱帝之前沒有斷檔,可孫權這邊,自周瑜和魯肅去世之後,再沒出現過任何一位戰略方面的人才,我這裡說的不是戰術大師,而是戰略專家,陸遜不是,呂蒙差得更遠。

    那麼,什麼樣的人是具有戰略眼光的呢?是能將政治與軍事相結合,或說利用政治手段來達到軍事目的的人才。

    比如毛玠。

    天子東歸時,建議“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是沮授,而毛玠和賈詡的語氣要更正面,或說更委婉一些,分別叫“奉天子以令不臣”和“奉天子以令天下”。

    縱觀三國曆史,毛玠的戰術素養,或說謀戰的能力,二流都算不上,但他的戰略眼光,絕對是頂級。他提出的三大建議:奉天子、修耕植、畜軍資,是曹操稱霸於北方的基礎,少了其中任何一項,曹操早就見鬼去了。

    呂蒙和他完全相反,呂蒙是個一流的戰術天才,精通“厚黑學”,可他是個戰略白痴,他只能看到攻城略地的勝負關係,卻想不到戰術上的勝利,有時會帶來更加毀滅性的打擊。

    從戰略意義上來講,荊州對於劉備的重要性,遠大於孫權。

    孫權沒了荊州,依舊可以依靠水戰的優勢,將敵人擋在天險之外,可劉備集團不行,沒了荊州,漢中再緊要也沒用,如果有一隻軍隊從荊州出發,開赴江州,那麼無論是孫吳的水軍還是曹魏的騎兵,都能避開漢中,直取成都。

    這就是為什麼劉備死也要奪下荊州的原因之一。孫權集團或許有人懂這個道理,卻沒人懂得壓制劉備,就是在幫助強大的曹魏。

    劉備死後,蜀漢名將凋零,諸葛亮深知荊州的重要性,但他已經無力再樹孫權這一強敵了,只能一邊派使臣進行安撫,一邊留精兵於江州等地,防止孫權再次毀盟。

  • 18 # 明1940

    劉備取得西川,己經達到他人生頂峰!所謂“三結義″也該有個完美的結局了。劉備坐鎮西川,相對穩定!在治國理政,各種利益的糾結,所謂結義兄弟難免有所分歧!這是在歷屆封建王朝在所難免的痼疾!西蜀亡在關羽的驕傲自大和戰略眼光的缺失(東和孫權,北據曹操)當孫權欲於其聯姻時,關羽則口出狂言:“虎女焉配犬子"!把一國之主辱之為犬!徹底激怒東吳。所以才有敗走麥城的悲慘結局!關羽死在魏吳聯合夾擊之下,張飛之死!劉備之亡,都與關羽之死悉悉相關!為“三結義"劃上了完美的句號。諸葛亮伐魏,因曹魏是漢賤!要恢復漢室!必伐漢賊!

  • 19 # 林長風

    個人感情都代替不了殘酷的現實,雖然關羽死於東吳之手,之後張飛、劉備的死也都和東吳有關,但諸葛亮仍然聯合東吳,將矛頭指向曹魏,正是顧全大局的一種做法,在我看來,這也是當時唯一的出路。

    三國之中,劉備的勢力崛起最晚,也是最弱的。早年的劉備一事無成,直到他遇到了諸葛亮為他進行謀劃,兩人見面時,諸葛亮為劉備描述了一副藍圖,這段對話後來被稱為“隆中對”。

    諸葛亮認為,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所以北方這片劉備就不用想了。同樣,東吳的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那麼,留給劉備還可以爭奪的地方還剩哪些呢?諸葛亮認為,就是荊州和益州。當時荊州在劉表手裡,益州在劉璋手裡,如果能把這兩個地方搶過來,一旦“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所以,隆中對的核心思想就兩個,一是“聯吳抗曹”,二是“跨有荊益”。應該說,諸葛亮的這個設想是很好的,但卻有一個缺陷,那就是益州太小,以此為根據地,很難保住處在四戰之地的荊州。

    因此,儘管後來劉備佔據了荊州,也佔據了益州,後來還拿下了漢中這個進入益州的門戶,算是建立起了蜀漢的框架,但要保住荊州卻很難。尤其是關羽在公元219年發動北伐,兵鋒直指曹魏,儘管在前期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嚇得曹操幾乎要遷都躲避,但卻被東吳的呂蒙從背後偷襲,白衣渡江,奇襲江陵,最終關羽身死,荊州落入東吳之手。

    事實上,關羽的北伐只是加快了蜀漢丟掉荊州的程序,打曹操則東吳偷襲,如果打東吳則曹魏偷襲,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如果三方都不動,相持下去,關羽也無法長時間守住荊州。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關羽才冒險發動了北伐,想要死中求生,但最終還是輸掉了所有。

    荊州一失,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所制定的兩條基本國策中,“跨有荊益”這一條就算是失敗了。劉備對此很不甘心,他盡起全國之兵,想要奪回荊州,這才有了夷陵之戰,而並非像小說中所說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只可惜,形勢比人強,劉備最終還是失敗了,夷陵一戰蜀國精銳盡失,從此轉入了戰略防禦,再也沒有了進攻的能力。

    劉備臨死時,託孤諸葛亮,那麼接下來的國策當然是由諸葛亮來定。按照隆中對的思想原則,“跨有荊益”既然已經失敗了,那麼“聯吳抗曹”的策略就必須執行下去,只有這樣蜀漢才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可能。

    所以,諸葛亮在劉備死後,除了處理內政之外,對外所做的事情只有兩件,一是“北伐曹魏”,二是“東連孫吳”。其中北伐曹魏,主要是為了凝聚國內的人心,壓制國內各種勢力和矛盾。而東連孫吳,則是為了保住蜀漢。如果蜀漢同時對東吳和曹魏開戰,等待它的必然是滅亡的結果。

    三國末期,蜀漢人口有108萬人,東吳是256萬,曹魏是443萬。當然,並不是說當時全國總共就這麼多人,這只是登記在冊的人口數。但這個數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國家實力,因為這是政府可以掌控管理的人口數。從人口數來看,蜀漢最弱,如果不聯合東吳,是無法與曹魏進行對抗的。

    綜上所述,儘管劉關張三兄弟的死都和東吳有著直接間接的關係,但從大局考慮,為了蜀漢政權的生存,諸葛亮也不得不採取“東連孫吳”的政策。看清局勢,不被仇恨矇蔽雙眼,不為個人感情所左右,而是將國家利益置於最高處,這正是諸葛亮作為一名優秀政治家的體現。所以,無論劉關張是不是死在東吳手裡,“聯吳抗曹”的策略都必須執行,這是蜀漢政權存在的基礎。

  • 20 # 叢中笑6603

    這個問題提得有道理,關羽,張飛和劉備的死,都跟東吳有關係,可諸葛亮為何不伐吳而伐魏呢?

    這就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當時三分天下,蜀,吳和魏,實力最大的就是佔據中原的曹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已以漢丞相自居,以為正統。

    而蜀和東吳實力相當,只有當蜀和吳結盟,魏才不敢輕易動兵。如果蜀吳交戰,諸葛亮興兵伐吳,曹魏就有可能報赤壁之仇,那時,諸葛亮遠在千里之外,舉兵回援恐怕就來不及了。如果此時東吳發兵追殺,蜀軍二面受敵,蜀國危矣。真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樣的局面,不是諸葛亮希望出現的。

    諸葛亮原想以自已的能力,去完成劉備之所託,然後在回師東吳,三國成一統。然人算不如天算,蜀國夷陵一戰,元氣大傷,諸葛亮就是有神機妙算之功夫,也無可奈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車時遇到救護車出急診,我們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