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道輪迴220010
-
2 # 山色歸讀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從軍,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
《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有14個兒子,21個女兒。分別如下:
兒子:
常山王李承乾(母長孫皇后)、楚王李寬(母不詳)、鬱林王李恪(母隋煬帝女楊妃)、濮王李泰(母長孫皇后)、庶人李佑(母陰妃)、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蔣王李惲(母王氏)、越王李貞(母燕妃)、高宗李治(母長孫皇后)、紀王李慎(母韋妃)、江殤王李囂(母燕妃)、代王李簡(母不詳)、趙王李福(母楊妃)、曹王李明(母楊氏)
女兒:
襄城公主、汝南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 、長樂公主(母長孫皇后)、豫章公主、比景公主、普安公主、東陽公主(母長孫皇后)、臨川公主(母韋貴妃)、清河公主、蘭陵公主、晉安公主、安康公主、新興公主、城陽公主、合浦公主、金山公主、晉陽公主(母長孫皇后)、常山公主、新城公主(母長孫皇后)
-
3 # 深夜守望者的港灣
唐太宗的兒子 唐太宗在封建帝王中很有作為,卻拿自己的兒子們沒有辦法。他為他們操心勞神、灑淚頓足,甚至下過殺子詔,史家記下這類宮廷軼聞,我們不妨利用它來認識一下封建社會。 李世民有14個兒子。按慣例,立太子以長,餘為王,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礎,可是非嫡長子立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長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兒子總是處於一種極為特殊的地位。而結果呢,這些天潢貴胄絕大多數不成器,下場也很可悲:其中3個被殺,3個自殺,3個早夭。1個被“幽閉”,兩個被廢為“庶人”——這等於被開除出李家戶籍——爾後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雖得善終,卻平庸無能;第9子李治,就是後來的高宗,雖貴為天子,卻把大權拱手交給武則天。後來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殺戮,不能不說是高宗的昏聵所致。這樣一算,李世民這14個兒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舊唐書》的作者談及太宗諸子,感嘆道:“子弟作藩,盤石維城。驕侈取敗,身無令名!”李世民的繼承者,只有這14個“候選人”,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也就於此可見了。 唐太宗的大兒子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聰明,8歲即封為皇太子。不想成年後喜好聲色,漫遊無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兩面派,當著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宮,便與群小褻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廢,深嫉受太宗喜愛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確有野心,心懷奪嫡之計。 於是雙方各樹朋黨,想下毒手。後來,承乾甚至想謀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獄後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兩年後死在那裡。李泰也被“幽閉”起來,35歲就死了。 唐太宗有鑑於此,曾下了一道詔書:“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望者,兩棄之,著為令.”(《新唐書·太宗諸子》)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紙空文。 第3子吳王李恪,是隋煬帝女兒陰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對。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後來,無忌輔立李治後,就藉口“謀反案”殺李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於冤獄。 第5子李 ,先封楚王。他整天與小流氓鬼混,尤其愛好打獵。長史屢諫不聽。太宗怪長史輔導無方,換了敢於犯顏直諫的權萬紀任長史。貞觀十七年,李派刺客殺了權萬紀,發動叛亂。結果李 事敗亦被殺。 第6子李 是個浪蕩公子,被廢為庶人,死於流配地巴州。第7子李惲,縱情享樂,使州縣不堪其勞。肅宗上元元年自殺。第8子越王李貞,“頗涉文史,兼有吏幹”,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後來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第10子紀王李慎,雖然聰明好學,可惜是個懦弱無能的膽小鬼。李貞勸其反武,他不肯“同謀”——可武則天還是殺了他。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與庶人串通謀反,貶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殺。這顯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認可的。 第2、11、12子皆“早夭”。 總計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於非命”!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是李世民之過?是保傅失教之錯?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宮中親自盤馬彎弓教育諸子,頗有不忘傳統的味兒。可見是重視教育子女的。他還親自為太子擇飽學如於志寧、孔穎達等人為師,但一切措施都無濟於事。他為此深感苦惱。 在頒佈殺李 詔時,他承認自己沒有管好兒子,“上慚皇天,下愧后土,嘆惋之甚,知復何雲”,禁不住“為之灑泣”,算是嚐到了這些苦果的味道。 李世民當然認識不到,導致他的兒子們一個個腐化墮落的滅亡之咎,蓋在於腐朽的封建制度。 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儘管規定了嫡長傳世的一套辦法,但它卻無法保證皇位的和平過渡。覬覦皇位,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相互殘殺,這是許多皇室後代死於非命的重要原因。 “驕侈”二字,更是促使這些人墮落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規定了這些“龍種”的特殊地位。李承乾8歲便被立為太子,成為東宮之主。東宮內,有文臣聽他支配,有武士為其鷹犬,有妃嬪 供其淫樂。 有一次他竟說:“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新唐書》) 封建帝王們原想以這些特權來抬高兒子們的地位,以便鞏固家天下的統治,結果卻事與願違,走向反面。這是封建制度使之驕侈取敗的,英武如唐太宗,亦無如之何! 太宗(李世民)二十一女。 襄城公主,下嫁蕭銳。性孝睦,動循矩法,帝敕諸公主視為師式。有司告營 別第,辭曰:“婦事舅姑如父母,異宮則定省闕。”止葺故第,門列雙戟而已。 銳卒,更嫁姜簡。永徽二年薨,高宗舉哀於命婦朝堂,遣工部侍郎丘行淹馳驛吊 祭,陪葬昭陵。喪次故城,帝登樓望哭以送柩。 汝南公主,蚤薨。 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嶺南,更嫁劉玄意。 遂安公主,下嫁竇逵。逵死,又嫁王大禮。 長樂公主,下嫁長孫衝。帝以長孫皇后所生,故敕有司裝齎視長公主而倍之。 魏徵曰:“昔漢明帝封諸王曰:‘朕子安得同先帝子乎?’然則長公主者,尊公 主矣。制有等差,渠可越也?”帝以語後,後曰:“嘗聞陛下厚禮徵而未知也, 今聞其言,乃納主於義,社稷臣也。妾於陛下,夫婦之重,有所言,猶候顏色, 況臣下情隔禮殊,而敢犯嚴顏陳忠言哉!願許之,與天下為公。”帝大悅,因請 齎帛四十匹、錢四十萬即徵家賜之。 豫章公主,下嫁唐義識。 北景公主,始封巴陵。下嫁柴令武,坐與房遺愛謀反,同主賜死。顯慶中追 贈,立廟於墓,四時祭以少牢。 普安公主,下嫁史仁表。 東陽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進為大長公主。韋正矩之誅,主坐婚家, 斥徙集州。又坐章懷太子累,奪邑封。以長孫無忌舅族也,故武后惡之,垂拱中, 並二子徙置巫州。 臨川公主,韋貴妃所生。下嫁周道務。主工籀隸,能屬文。高宗立,上《孝 德頌》,帝下詔褒答。永徽初,進長公主,恩賞卓異。永淳初薨。道務,殿中大 監、譙郡公範之子。初,道務孺褓時,以功臣子養宮中。範卒,還第,毀瘠如成 人。復內之,年十四乃得出。歷營州都督,檢校右驍衛將軍。諡曰襄。 清河公主名敬,字德賢,下嫁程懷亮,薨麟德時,陪葬昭陵。懷亮,知節子 也,終寧遠將軍。 蘭陵公主名淑,字麗貞,下嫁竇懷悊,薨顯慶時。懷悊官兗州都督,太穆皇 後之族子。 晉安公主,下嫁韋思安,又嫁楊仁輅。 安康公主,下嫁獨孤謀。 新興公主,下嫁長孫曦。 城陽公主,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誅,又嫁薛瓘。初,主之婚,帝使卜之, 繇曰:“二火皆食,始同榮,末同戚,請晝昏則吉。”馬周諫曰:“朝謁以朝, 思相戒也;講習以晝,思相成也;燕飲以昃,思相歡也;婚合以夜,思相親也。 故上下有成,內外有親,動息有時,吉凶有儀。今先亂其始,不可為也。夫卜所 以決疑,若黷禮慢先,聖人所不用。”帝乃止。麟德初,瓘歷左奉宸衛將軍。主 坐巫蠱,斥瓘房州刺史,主從之官。咸亨中,主薨而瓘卒,雙柩還京師。子顗, 封河東縣侯、濟州刺史。琅邪王衝起兵,顗與弟紹以所部庸、調作兵募士,且應 之。衝敗,殺都吏以滅口。事洩,下獄俱死。 合浦公主,始封高陽。下嫁房玄齡子遺愛。主,帝所愛,故禮異它婿。主負 所愛而驕。房遺直以嫡當拜銀青光祿大夫,讓弟遺愛,帝不許。玄齡卒,主導遺 愛異貲,既而反譖之,遺直自言,帝痛讓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會御 史劾盜,得浮屠辯機金寶神枕,自言主所賜。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 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更以二女子從遺愛,私餉億計。至是,浮屠 殊死,殺奴婢十餘。主益望,帝崩無哀容。又浮屠智勖迎佔禍福,惠弘能視鬼, 道士李晃高醫,皆私侍主。主使掖廷令陳玄運伺宮省禨祥,步星次。永徽中, 與遺愛謀反,賜死。顯慶時追贈。 金山公主,蚤薨。 晉陽公主字明達,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嘗見喜慍色。帝有所怒責, 必伺顏徐徐辯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譽愛。後崩,時主始孩,不之識;及五 歲,經後所遊地,哀不自勝。帝諸子,唯晉王及主最少,故親畜之。王每出合, 主送至虔化門;泣而別。王勝衣,班於朝,主泣曰:“兄今與群臣同列,不得在 內乎?”帝亦為流涕。主臨帝飛白書,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閱三旬不常膳, 日數十哀,因以癯羸。群臣進勉,帝曰:“朕渠不知悲愛無益?而不能已,我亦 不知其所以然。”因詔有司簿主湯沐餘貲,營佛祠墓側。 常山公主,未及下嫁,薨顯慶時。 新城公主,晉陽母弟也。下嫁長孫詮,詮以罪徙巂州。更嫁韋正矩,為奉冕 大夫,遇主不以禮。俄而主暴薨,高宗詔三司雜治,正矩不能辯,伏誅。以皇后 禮葬昭陵旁。
-
4 # 開小差的貓
35個子女,包括14個兒子,21個女兒。
兒子不是篡位被殺,就是發配邊疆,要麼畏罪自殺,還有貶為庶人。
女兒好多都是生母不詳,結局好的貌似不多。
封建時期,女性只是換取政治利益和籌碼的犧牲品。
感啟用在這個大時代,不結婚還養得活自己,感恩
-
5 # 青石5340
李世民有三十多個兒女,李承乾8歲就立為太子,初始有較好的口碑,後來由於騎馬摔傷了腿部,成了瘸子,個人性格發生了改變,與眾幕僚密謀自保計劃,後敗露,被廢為庶人。李世民對李泰寵愛有加,疑有奪嫡之嫌,後改封順陽王。二位同母長兄先後被廢,九子李治貞觀十七年被封為太子,李世民雖子女眾多,有嫡位傳承的只有長孫皇后所生的這三個兒子。
-
6 # 閒的蛋痛來研究三國
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女一共35人,子14,女21 屬嫡出的7人,皆為長孫皇后一人所生(三子四女)。
子
皇太子李承乾(母長孫皇后)
楚王李寬(母不詳,早薨)
吳王李恪(母隋煬帝女楊妃)
魏王李泰(母長孫皇后)
齊王李佑(母陰妃,後廢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
蔣王李惲(母王氏)
越王李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為晉王,母長孫皇后)
紀王李慎(母韋妃)
江殤王李囂(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簡(母不詳,早薨)
趙王李福(母楊妃)
曹王李明(母楊氏)。
女
襄城公主
汝南公主
南平公主
遂安公主
長樂公主(母長孫皇后)
豫章公主
比景公主
普安公主
東陽公主(母長孫皇后)
臨川公主(母韋貴妃)
清河公主李敬
蘭陵公主李淑
晉安公主
安康公主
新興公主
城陽公主
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
晉陽公主李明達(母長孫皇后)
常山公主
新城公主(母長孫皇后)。
-
7 # 閒話青史
女兒多,共有襄城公主、汝南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長樂公主等20個。有說是21個,實際不準確,因為豫章公主實際是長孫皇后養女,不是親生的。
回覆列表
李世民有14個兒子,21個女兒
兒子
太子李承乾:母長孫皇后,貞觀十七年謀反按律應賜死,因太宗不捨,最後只廢為了庶人,後卒於黔州
楚王李寬:母不詳,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薨,無後
吳王李恪:妃楊氏,母隋煬帝女楊妃
魏王李泰:母長孫皇后,爭奪皇位被貶後,又重新進封為濮王。永徽三年逝於鄖鄉縣
齊王李佑:妃韋氏,母陰妃,貞觀十七年發動叛亂。事敗,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國除
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後被廢為庶人,死於流配地巴州
蔣王李惲:母王氏,妃元氏。誣告謀反,惶懼自殺
越王李貞:母燕德妃。後來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唐高宗李治:母長孫皇后
紀王李慎:母韋貴妃,妃陸氏
江殤王李囂:母燕德妃,貞觀六年薨
代王李簡:母不詳,貞觀五年薨,無後,國除
趙王李福:母楊貴妃,貴妃之位是否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間,因為和廢太子李賢通謀,降封零陵王,貶至黔州。都督謝佑逼李明自殺。玄武門之變後,巢刺王妃居於宮內撫養李元吉庶女歸仁縣主。歸仁縣主生母去世,太宗親寫詔令安慰縣主。
女兒
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蕭銳,永徽二年薨,陪葬昭陵
汝南公主:第三女,母不明,早亡
南平公主:母不明,先嫁王敬直,王敬直獲罪流放嶺南,改嫁劉玄意,陪葬昭陵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竇逵。逵死,又嫁王大禮,陪葬昭陵
長樂公主:名麗質,母長孫皇后,下嫁長孫衝,貞觀十七年薨,陪葬昭陵
豫章公主:母下嬪,長孫皇后養,下嫁唐義識,陪葬昭陵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因“房遺愛謀反案”,永徽四年賜死,顯慶中追贈比景(北景)公主,立廟於墓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陪葬昭陵
東陽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
臨川公主:第十二女,字孟姜,母韋貴妃,下嫁周道務,永淳元年薨,陪葬昭陵
清河公主:李敬,字德賢,母不明,下嫁程懷亮,薨麟德元年,陪葬昭陵
蘭陵公主:李淑,字麗貞,母不明,下嫁竇懷悊,卒年不晚於顯慶四年;墓誌為第十九女,與新唐書不符,陪葬昭陵
晉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韋思安,又嫁楊仁輅,陪葬昭陵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獨孤謀,陪葬昭陵
新興公主:母不明,下嫁長孫曦,陪葬昭陵
城陽公主:母長孫皇后,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誅,又嫁薛瓘,咸亨二年薨,陪葬昭陵
高陽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遺愛,因“房遺愛謀反案”,永徽四年賜死,顯慶中追贈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亡
晉陽公主:字明達,小字兕子,母長孫皇后,皇后病逝後,由太宗親自撫養,惜十二歲早亡。
常山公主:母不明,未及下嫁,薨顯慶時
新城公主:母長孫皇后,初封衡山公主,下嫁長孫詮,長孫詮顯慶四年獲罪流放巂州,改嫁韋正矩,龍朔三年暴亡,陪葬昭陵